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0-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誉这东西也很是微妙,有些事儿做一次就足够你信誉尽失了!振威军成军准备开拔的消息,没有给京中的王公大臣、达官贵人们任何一丝振奋,多半人现在想的是怎么去保命。

    累了一天的桂顺,夜里果然再次瘫了,啥事儿都不理就是一个劲儿的睡觉,桂贝勒这一瘫,可是吓坏了京中的达官贵人们,现在出城的路有两条,一是等着跟御驾,二是桂贝勒这条水路,振威军开拔并不影响水路的安稳,有桂贝勒在津门顶着,这条救命水路更加的安全一些。

    跟着御驾虽说是一条路子,但能不能跟,让不让跟还是个未知数,即便是跟上了也不一定安稳,现在蒙古、东北都闹义和团了,陆路很不安全。

    去南边,一来南边富庶,二来南边的诸位督抚手里还有相当的兵力,三是走水路能多带一些金银珠宝,京师的物价扯犊子,南边未尝如此,只要多带些值钱的货色,损失比跟着御驾要少的多。

    两厢一权衡,桂贝勒府这边又来了一次万人堵巷口,来换活路的人除了带着房契、地契之外,再就是大量的现金银,这些东西都是带不走的,有些人家里窖了十几万、几十万两的金银,这些东西都是带不走的,即使带上船,付出的运费也比这些金银值钱的多,不若给了桂顺。

    真正好的古董珍玩,多数王公大臣还是惜售的,他们清楚一点,洋鬼子是不会灭掉大清的,尽多再来一次火烧圆明园而已,闹完了、烧完了、打完了,大清还是大清,好东西还是值钱的。

    众人在探桂顺的口风,李大成同样也在看这些人的表现,换拳为军算是成了,京城近期最后一笔战争财,看来也是该发了。

第九十三章 小发一笔(上)() 
振威军要开拔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虽说有一万六千多督战队,虽说在底层洒了一万两千多小队长,但十多万的人马,还是需要一个磨合期不是?

    一两天的时间,靠手里的刀让振威军上下听从号令,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再者在京城之中,李大成还有一件事儿没办,那就是使馆区的粮食,一旦使馆区的人,被义和团或是甘军屠戮一空,这仇怨就结大了,这可不是战场杀人。

    你在战场哪怕杀几万人、十几万人,那是应当应分的,屠了使馆区就意味着攻打了人家的领土,虽说这使馆区建的有些丧权辱国,但这还是使馆区,一旦使馆区被屠,这战争就不是打完就走的事儿了,弄不好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那样的结果,怕是谁也承受不起的。

    但供粮归供粮,这价格还是要按着市价走的,如今京城的粮食市价是多少?好像是一千几百两银子一石粗粮吧?不管有没有人买,有多少人买,这都是市价不是?

    使馆区一万几千人,怎么也得备下一个月的口粮吧?一人一天一斤粮不太够但也饿不死,四十万斤最低了,四十万斤也就是四千石,四五百万两银子也不算太多,李大成打算卖给他们一万石粮食,一千万两银子的竹杠是响亮了一些,但世道如此不是吗?

    再者说了,李大成也不要现银,使馆区里面不是有银行吗?给开个英镑的存单就好,这时节英镑可是硬通货,这点银子与四亿五千万的赔款相比,毛都不算一根呐!

    无非是你们吃肉,桂贝勒爷要喝汤,想要粮食简单,开存单呐!

    连夜将李大憨、李大狗的人马拉出去维护秩序,李大成在城中只留了一千五的鬼头刀,还有徐九通的那六千人,这些现在可不是义和团了,而是朝廷的八旗振威军,正经的官军谁敢冲撞?

    使馆的事儿,要等着他们上杆子,一夜的煎熬之后,桂贝勒府的门外还有一群上杆子等着被敲竹杠的呢!待会儿桂顺醒了,李大成也要临走的时候,再发一笔小财。

    桂顺那厮,不仅在煎熬着门外等着出逃的达官贵人,也一样在煎熬着李大成,昨儿个忙到后半夜李大成才睡下,但是想到内城的财富、使馆区的财富,做梦都在金银堆里太亢奋了,天还不亮,李大成就醒了,可桂顺那边依旧高卧不起,熬人呐!

    跟着王五练了一个时辰的双刀,大汗淋漓的李大成也恢复了精神,别说,王亭祥那骨伤科老中医给的药膳还真不错,李大成一直在吃,或许是年轻的缘故,也或许是药膳的缘故,李大成的精神头儿一直很足,虽说一直吃肉蹲坑的时候有些不痛快,但条件如此也没法子不是?虽说是夏天了,但四九城的蔬菜不是很多水果就更少了,这义和团一通闹,卖菜的也不敢来了,再说了种菜现在也不挣钱,总的来说就是吃菜比吃肉金贵呐!

    “嗯!大成,你很不错,是个练把式的料儿,就这几手双刀的架势,杀人足够了!”

    虽说忙碌,但早晚各一个时辰的刀法是李大成每天的必修课,大刀那东西主要还是看气力,技巧的修炼李大成基本都放在了双刀之上,王五教的东西也简单,双刀也就是劈砍捅这三招五式,这也是为了让李大成速成,双刀套路想要学会、学精,时间对李大成来说太过漫长,这事儿得等闲暇的时候再说,现在要学的只能是保命的把式。

    “还是五哥教的好!五哥,此去津门吉凶难料,您这边是不是……”

    又是激将法,对这样的手段,王五这些天也有些免疫了,王五是谁?押镖走了小半生的老江湖,有些手段瞒不住的。

    “你小子有话就直说,别拐弯抹角的,咱们兄弟可以坦诚相见的!”

    这几天的功夫,王五也算是领略了他这位小兄弟的手段与风姿,桂贝勒多大的权势?在李大成面前跟个奴才也差不多,这样王五再看不出现在的振威军是谁在做主,这么多年的江湖也算是白混了。

    自己这个兄弟虽说嗜杀了一些,但手段着实有用,这或许就是行伍的手段吧?隔行如隔山,对此王五也不想评价什么,总之就是一句话,能为百姓的生计着想的不是坏人!

    没有之前的神州第一拳弹压义和团,没有桂贝勒开设的粥厂,这四九城还不知要死多少人呢?

    “嘿嘿……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是想让五哥跟程老哥、梁老哥等人一起谋划几招简单易学的杀人技。

    大刀一两招,大枪一两招,短刀一两招,拳脚一两招,咱们一边行军一边习练,这招数最好就是一天能学会,到了津门就能上场杀敌!”

    将简单易学的杀人招数传下去,这就是李大成厚着脸皮扣下梁振蒲,死不要脸拴住程廷华,不断激将王五的真实想法,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他要跟这些武林名家一起弄出几套,从力量训练到招数训练完备的杀人技,然后再将这些东西推而广之,十年或是二十年之内,让神州大地上人人习武,人人可以上战场,到时候,李大成倒要看看哪个不知死的要捅这个马蜂窝,以此立威灭上几族几国也是可以的,无非就是杀人么!这事儿简单,会端枪会扣扳机,孩子也能杀人的,四万万五千万人口都有了枪,怕个屁的坚船利炮,谁敢上岸就杀光哪一个!

    “嚯!你这几招可不容易呐!这个两招那个两招,算起来是八招!

    不过这事儿五哥义不容辞,那话儿怎么说来着?您就请好吧!”

    这些杀人技王五眼前就有,简单的三招两式传下去不难,无非就是打喉头、击后脑、砍脖子、扎心窝之类的招数,认准了位置就好,再复杂招式传了也学不会,这些不用一天,半天就能学会的。

    “多谢五哥成全!”

    “哼!这些用不着五哥你也会的!只不过你想的远了一些而已!其他人五哥不敢打包票,但五哥这里的本事,你要什么五哥给你什么!”

    李大成的心思,王五也明白,无非是传艺而已,他不怎么在乎这些,只要对路子有什么不能传的?再者说了,他也想看看自己这位兄弟,在津门这地界能有什么作为。

    “谢五哥体谅,程老哥那边……”

    “我尽量!”

    “还有就是津门的李存义!”

    “这事儿让应芳去说,应芳到了,李存义不会再选别家的!”

    “这些事儿还得五哥来统筹,我这边十几万振威军不好应付呐!行差走错,到了津门一死就得上万人呐!”

    “成了!五哥应下了,你忙你的,江湖上的事儿,五哥做你小子的鹰犬!”

    “五哥言重了!”

    “走吧!你那里怕是还有正事儿,我不耽搁你!”

    一句鹰犬也道出了王五的心意,或许是逃不出立功立言立德的怪圈,也或许是忧国忧民,但无论怎么样,王五觉得李大成这小年轻是个成事儿的人,他与维新派不同,做的多说的少,实在!这样的人或许更能入王五这些江湖侠客们的眼吧?

    这边安稳住了一个王五,另一边的桂福晋宛如就不怎么好安稳了,自打那次以宅子做过暗示之后,宛如也变得越来越黏糊了,现在的李大成虽说只有十八,但骨架子有了,虽说与强壮的相比还多少有些瘦弱,但一身的筋肉却是经过长途逃难打磨出来的,不仅结识而且韧性十足,面前一个五大三粗的小汉子,每天至少捏一遍,对李大成是诱。惑,难道对尝过一次甜头的宛如就不是诱。惑了?

    晨练之后的揉捏,依旧在后宅之中,这次宛如没有隔着绸衫,而是将李大成浸透了汗水的绸衫解了下来,直接在他古铜色的肩头上拿捏了起来。

    “爷,这些日子忙坏了吧?也不歇一歇?”

    有些东西就好比**,没有火星子,这干柴可以放得很久很久,可只要有了一丁点儿火星,说不准这干柴就能引燃一场空前的烈火。

    宛如这话一语双关,这一大清早的是个爷们儿就受不了这样的撩扯,浸着汗水的一双玉手,在肩头摩挲,可这感觉却不对味了,好似这双手不是放在了肩头而是放在了那话儿之上,怎能让人不怒?

    “明后日开拔!这两天的事情不少,你那边每月要用的东西备足了,有些消肿止痛的药散也要备上,走的时候咱们坐船桂顺骑马,有你难受的时候!”

    搓了搓牙根儿,李大成忍住了火气,这两天也很关键,他的精力不想用在没用的地方,别早晨爽快了夜里没了精神,今天还是有不少事儿要办的,这好比就是狙击,到了扣扳机的那一刻,不能因为睫毛上的汗水耽误击发不是?

    京城的买卖倒无所谓,多了也好少了也罢,他李大成现在应该不怎么缺银子,但振威军就不同了,到了津门就可能第一时间被投入战场,缺了一点东西,就是成千上万的死伤。

    振威军的人数是不少,可诸洋鬼子派来的人马,怎么也得上万吧?十万人或是十多万人对面一万人,十轮齐射就能死伤大半,这当然是比较理想的说法,但是不得不防呐!

    一旦前军投入了错误的战场,或是溃散冲击后军,或是带着后军一头扎进万劫不复之地,一旦死伤超过一定的数量,即使有督战队效果也是寥寥的,大队人马的溃散是根本止不住的,更何况振威军的人马都是些业余的?

    指望着这些农民、杠力、脚夫、船工、八旗游勇、地痞无赖、大烟鬼一声令下悍不畏死冲锋在前,这根本就不现实,他们自有他们的用法,等安排好了桂顺今天的差事,李大成就要去巡营,尽量发现其中不足的地方,这两天的磨合以及之后行军过程中,尽量完备一些,不然再有十万人马也不够人家杀的!

    “冤家,看你真是忙,且饶了你!”

    软腻腻、甜乎乎的一声娇嗔之后,就是一盆实实在在的冷水泼在了身上,李大成打了个激灵也苦笑了一下,女人呐!祸水!

    吃了早饭之后,就是安排振威军那边的磨合与操练,还有就是漕船的调配,这段时间李诚有与曹老二那边的压力不小,听说船工们也是在连轴转,几天几夜没睡了,这对李大成来说是好事儿,极度疲累之下,船工们的记忆力也会大打折扣,虽说孙家大院那边上了保险,但有些事儿也不得不防。

    这样一来,振威军的行军就要受影响了,大批的乘船去津门是不现实的,走过去,即使没有辎重的牵累,一天也够呛,一天一夜的连续行军,新成军的振威军绝对受不了,有八旗爷们儿的拖累,连续行军只能让军心涣散。

    依着漕船的情况,只能让振威军提前开拔了!

第九十四章 小发一笔(下)() 
处理了一下京城的收尾事宜,安排了一下振威军的行程,杂乱的事情太多,一个多时辰就这么匆匆的过去了,真正的事情还没做几件多半都是想法。

    眼见着日上三竿了,桂顺那货还是高卧不起,李大成等的实在有些心焦了,就打算过去强叫他起来,除了做买卖之外,桂顺还有许多差事儿要跟兵部打交道,好在那天没有烧了兵部,不然京津一带的布防图上哪去找呢?

    不等着李大成去喊醒桂顺,使馆区那边又派来了人,义和团跟甘军对使馆区的攻打太潦草了,连最起码的封锁都做不到,就这架势还打个屁啊!

    使馆区那边也有自己的情报渠道,一万多教民也不是白给的,找几个机灵的派出来就是间谍,京师的暴乱被李大成弹压了一次,被朝廷弹压了一次,现在还是多少有些秩序的,虽说恐慌暴乱依旧,但义和团当街杀人的事情也少了很多。

    桂顺被封了大将军,人马即将开拔奔赴津门,桂顺一走,使馆区就真的要断粮了,由不得那边不急,使馆区来了人,李大成这边就不急于叫起桂顺了,使馆区的粮食买卖也算是能让李大成小发一笔,外汇这东西还是很有用的,无论是购买枪械、机械,用银子换汇只怕少不了外国银行的盘剥,弄下一笔数量可观的英镑,对以后的发展也极为有利的,至少不用为盘剥生气不是,至少在这边讹了他们几百万上千万,也算是提前出了气。

    再将一些简单操练之法让鬼头刀传到朝阳门的营地,李大成索性在院子里喝起了茶,他也是有些太过急躁了,振威军那边需要分派武器、号衣,各自的长官也需要领人熟悉人头,再晚几个时辰过去,也不迟的。

    李大成喝着茶,桂顺睡大觉,这一拖就是大半个上午,等桂顺那边哈欠连连的走出屋门的时候,这太阳已近中天了。

    “贝勒爷,您这一觉可是睡得香甜,老子半夜睡下,天不亮起来,真是你贝勒府的长工喽!”

    “哟……昨个儿实在是累了,再者,您不是能者多劳嘛!

    我去嘬一管儿醒醒神儿,马上就办差!”

    听到李大成语气之中的烟火色,桂顺也是打了个激灵,麻溜的补足能量之后,匆匆忙忙擦了把脸,也要打上办差了。

    “今儿,有这么几项事情你要做好!

    这第一就是使馆区的粮食,这事儿你还得进趟宫,给老婆子说说此事,咱们给使馆区多少粮食就不必说了,我这边定的是一万石,现在市面上的粮价已经到了一千四百两一石,虽说没多少买的,但也是市价不是?

    一万石粮食,一千四百万两银子,可以适当的折个价儿,不用给现银,使馆区不是有银行吗?汇丰不错,让他们给你折成英镑开个存折!

    这第二么,就是门口的冤大头们,运费又涨了,一个人十万两现银,走不走让他们自个儿看着办吧!

    第三是正事儿,进宫的时候要找兵部的人,将京津一带的地图、布防图都弄到手,若是有可能,北方的地图与布防图也要,若是兵部那边好说话,只要是地图、布防图,咱们都要!这事儿是大事儿,必须不折不扣的办好!

    第四也是正事儿,进宫的时候告诉老婆子,咱们今夜就开拔,尽量赶在明天夜里到达津门!顺便再提一提粮饷、马匹这茬儿,咱们的马匹不多,能不能从蒙古那边弄批好马?

    记住了吗?重复一遍!”

    这四件事儿都是桂顺今天要办的,只有地图跟布防图是关键,其他的无所谓,办不成也就办不成了。

    “爷,您这又是在逗我玩吧?一千四百两一石粮食,还一万石!没这个价儿啊!洋鬼子不傻,他们能要?”

    李大成开口第一件事儿,就把桂顺给震傻了,一千四百两一石粮,开玩笑了,一千四百两银子比一石粮都重,傻子才买呢!

    “咱爷们儿就当他们是傻子,不想要去内城的大街上买呀?老子倒要看看,他们怎么维持一万多人的口粮?

    明着告诉他们愿买不买,咱们就这么个规矩,一万石粮食,一千四百两一石,合计一千四百万两银子,开成汇丰银行的英镑存折,要就要、不要拉倒!

    咱爷们儿不要他们现银已经算是不错了,无非这仗咱们赢不了,这笔银子自有朝廷来买单,那些洋鬼子门清着呢!

    贝勒爷放心,他们肯定会答应!”

    自甲午战后,大清不仅海疆全失,曾左李三人用洋务运动开创的咸光中兴的猪尿泡,也被小日本戳了个底儿掉,堂堂大清举国上下尿洒了一身,亚洲第一的海军全军覆没,以亚洲乃至世界最多人口为基数的陆军就更不成了,朝鲜一战丢盔卸甲,东方的泱泱大国、天朝上邦被扒掉了衣服之后,也就是个任人欺凌的弱女子,你只要带着枪炮军舰来了,就能上来快活一番,走的时候还能带上一些妆奁之类,端的是逍遥快活啊!

    一千四百万两的空头支票,出处在哪?还是在大清朝廷身上,此战大清必败,不仅李大成瞧得清楚,洋鬼子也是一样,这些银子将来也不是洋鬼子出,还得挂在朝廷的账上,这时候命要紧,而且使馆区也不能破,一旦使馆区被攻破诸洋鬼子的在华利益就要大受影响,这笔账使馆区不认也得认,要么他们损失会更多。

    “哦……那我试试?

    其他三件,地图最重要,第二是马匹,第三是外面的冤大头!”

    桂顺也不清楚自己这位爷哪来的底气,让洋鬼子认讹,但他的话还是可信的,重复了一下李大成交代的另外几件事儿,桂顺依旧在琢磨这洋鬼子怎么会认讹呢?

    “嗯!去办吧!进了使馆区,要瞧瞧局势,说不定还能多要点儿!

    至于外面的冤大头们,让账房收钱就是了,甭搭理他们!

    马匹,除了京城现有的,最好能让蒙古那边运来一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