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00-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要是能收拾了他,俺一个就够用,收拾不了,你去了也白搭。

    你带着兄弟们看好马师爷的徒子徒孙就好,诚有,你招呼下孙老头,这老头子怕是也会几手硬把式的,不然他坐不住!

    给我说说马师爷在哪屋?”

    回头拿起挂在炕头的裹腿,麻利的将裤脚扎住,紧了紧崭新的黑布腰带,李大成就打算去搬走马师爷这块绊脚石了。拳民?不过是某些人的玩具而已,玩够了就该丢了,这路不长远,不过在路走到尽头之前,还是大有机会可捞的!

第二章 欺师灭祖() 
“叔,你住的是护院屋子,出去过了月亮门就是正屋,刚刚俺过来的时候,马师爷正在让孙家丫头伺候着喝酒呢!

    孙老东家就在月亮门边上的葡萄架下坐着,还是他让俺来看看你醒没醒的,叔,你不用看就知道孙老东家会把式?”

    李诚有的疑问,李大成没有解答,心机这东西全靠一个悟性,有些人你提点他一辈子,也是个青瓜蛋子,学不会的。

    “大憨叔,大成叔越睡越壮了,这刚弄的合身夹袄又小了,自打出了平原,大成叔这瞌睡可厉害了,走道儿都能睡着,睡得好长得快,看来俺也得多睡觉。”

    看着铁塔一般的李大成走出屋子,李诚有不无羡慕的说道。

    “在平原的时候,要不是大成哥护的好,咱们能出来?他不是瞌睡了那是累着了,换你个高粱秆子前前后后跑一夜,人早没了!

    出平原的时候,咱们二十三个人可一个没少,少了一个大成哥没法跟叔伯们交代,火并马师爷你就别上去了,马师爷的徒子徒孙,都带着家伙呢!

    待会儿你可得看住了,别让那些傻小子呆愣愣的挨了刀,刀伤不好治,现在也找不着郎中。”

    李诚有、李大憨两人的对话,李大成听得清清楚楚,瞧着孙家前院里歪七扭八站着的二十个半大小伙子,他的眉头再次挑了挑,这天气穿大棉袄,真是穷人难活啊!

    孙家的大员有两重跨院外加屋后一座谷仓,前院就是黄河拳的地盘,后院是马师爷的梅花拳,前院的屋子面积小一些、也多一些,但建造的工艺却是一流,麻石墙腰青砖墙,地上铺的是糙面青石,这样的房子不出大力气、下死功夫造不出来。

    整个大院,除了灰白青三色,再也没有别的装饰了,干净而硬朗,完全不像有的大院满是木雕跟砖雕,这孙家大院的窗子很小,看来也是有讲究的。

    葡萄架下的大院主人孙老头子也不算太老,脸上虽说带着沧桑,但脑后的辫子依旧是黑的,五十多岁顶天了,因为坐在石墩上的缘故,看不出他的身高,但看身量不是个矮人,拢在褐色袖筒里的双手,怕是藏着更多的秘密吧?

    “老东家,俺去瞧瞧马师爷。”

    东家是对大户人家的称呼,这么喊,遇上心善的多少能混些粮食,这年月大户也不好做,平日里做惯了害人的恶事,闹匪患的时候少不得要牵连家人,平日里与人为善的,这个时候多半也要生些闷气,闹不好也要被人祸害的。

    “好!瞧瞧也好,小伙子不错,身板子硬朗、火气旺,病啊灾啊挺过去就没了。”

    沧桑的脸上挂上了笑容,一口还算白皙的牙齿,在透过葡萄藤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有些森然,这么好的牙口,这孙老头子还真不是一般人儿。

    “嗯!是不错!”

    要见马师爷,李大成也整理了一下仪容,理了理八成新的青布夹袄,搓了搓头顶因为灰土而纠结在一起的短发,脑后耷拉着的辫子,跟从油锅里刚捞出的一般能攥出油,他自己也嫌脏没去动辫子,没法子,谁让他们是难民,不,是拳民呢!风里来雨里去饥餐露宿,平常事儿。

    “马师爷,大成来看您了!”

    一进月亮门绕过青砖照壁,李大成就看到了正在正屋坐着的马师爷了,这位的岁数比起孙老头子只大不小从,正面就能看到他有些灰白的头发,不声不响的进去,只怕会引起他的疑心,转过照壁李大成主动的打了招呼。

    “哟……大成来了,病好了吗?一块儿喝一盅吧!

    翠儿,给你大成兄弟添个酒杯,咱们爷俩要一块儿喝!”

    李大成的出现,显然扰了马师爷的雅兴,话是沉着脸说的,显然只是虚让,老马并不想让李大成入席的。

    李大成过来就是要拔钉子的,若是这马师爷识相各走各的,不识相?偌大的一个乱世,多死一个少死一个没谁会在乎的,饭都吃不上了,玩命干可不是嘴上说的磨牙话。

    大踏步走进了孙家的正屋,跟外面一样简单,除了中堂上的一副楹联、条案上的两个帽筒,只剩了正屋中间的一张八仙桌两张官帽椅。

    被马师爷称作翠儿的,应该就是孙家丫头,岁数不大、脸盘子白净,勉强算是美人儿,李大成这一眼,也换了了对面的一剜,好在是眼光,不然肉也能让她给剜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翠儿的双脚,大清朝连有些满人的女子都学着从小儿缠足,在直隶境内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生就了一双天足,只怕也不好趸摸婆家。

    “翠儿,整酒盅子的功夫,再来一盘子猪头肉,好几天没正经吃饭了,正好有酒有肉,大吃一通!”

    也不用马师爷让,李大成直接就坐在了客位,反正在座的两人都不是什么主人家,随便坐、随便吩咐就是了。

    “谢都不谢就坐了,你师父怎么教的你规矩?”

    或许是猪头肉、或许是李大成的不退让,但不管怎样马师爷的脸色都变了,黑的跟锅底儿一般,瞧他嘬牙的力度,显然实在强忍怒气。

    “师父怎么教的规矩还得问师爷,师爷,俺师父就是这么教的俺,遇着有人请饭千万不能客气,客气的都饿死了!

    师爷,俺们在这马骝山呆的够久了,明白人都奔京津去了,再不走,只怕山东的袁鬼子打到沧州呐!

    前些日子俺病了那是没法子,现在好了,再呆在马骝山,跑都没地儿跑,也就这里的人觉得马骝山是座山,在俺们山东这叫土岭子,藏不住人的。”

    孙家大院,坐落的位置很特别,抬头就能看到屋后不大的马骝山,顺着谷仓的院子上去就控制了制高点,外面的地势不用看肯定也是有利于防守的,这孙家大院不简单,马师爷傻呆呆的撞进来,现在还能活着,只能说孙老头子忍让了。

    “不怕!马骝山离着官道远,水路也不是正路,官军走不到这里的,大成,可是觉得马骝山太穷?

    不怕,师爷这里有金元宝,先给你两个。”

    一听李大成要走,马师爷的脸上立马漾起了微笑,山东来的这一帮子就听这个李大成的,前半个月,因为这小子一天总睡觉,自己才留住了黄河拳,若是黄河拳走了他的人马也就残了,手底下的人少了,遇上一般的大村进都不敢进。

    忙不迭的从怀里掏出了两个小金元宝放在八仙桌上,看金元宝的大小,一个怎么也得五两,十两金子,莫说对李大成这个土小子了,就是对一般的地主大户家,也是好大一笔钱,这十两金子怎么不得换五亩上好肥田?

    “师爷,这是从孙家弄得?”

    伸手将两个金元宝抓在了手里,李大成的双眼也冒出了精光,这年月金子实在啊!十两金子,就是五六千斤粮食,一年怎么也够吃了。

    “孙家老头子不识相,只是给了些粮食、粗酒,他一天不给咱银子咱就一天不走,这么好的宅子,怎么也得给个二百两银子的!”

    小孩子终是小孩子,两个金元宝就给唬住了,没了拆伙的危险,马师爷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浓了。

    “酒盅!肥肉!”

    孙家姑娘带着气将酒盅和肥肉顿在了桌子上,肉是月前腌制的,自家都舍不得吃,怎么就便宜了这帮土匪。

    “师爷,来一块!”

    “太咸!不吃!”

    “那我吃了,哧溜……啧……有酒有肉,给个神仙也不换呐!

    师爷,听说你对翠儿有些意思?咱们是义和拳打的是洋鬼子,毋贪财、毋的戒律还是要守的,差不多就得了,不去京城,咱们也要去天津卫的,呆在沧州算怎么回子事儿?”

    煮熟的腌肉味道还真是不咋地,进了嘴里只有一个感觉,咸!不过酒还是不错的,劲道!

    “小屁孩子懂什么,我是要试试翠儿是不是二毛子,是!他们家一个也别想跑,不是,师爷给他咱们坛口的虎牌。”

    被一个年轻人教训,马师爷脸上挂不住了,打洋人?他巴不得洋人灭了大清朝呢!

    “这么说你是不打算放手了?都要入土了,还要坏姑娘家的名节,这可不是人该干的事儿!

    师爷,听俺一句,走吧!别惹麻烦!”

    “哟……小子儿,徒孙想管师爷,那师爷就教教你怎么看二毛子,翠儿过来,让师爷给你摸摸骨!辨一辨你个丫头有没有被洋妖上身,变了二毛子。”

    给了马师爷后路,他不下就怨不得人了,不等马师爷起身去拉孙家丫头,李大成攥在手里的两个金元宝,就打在了他左侧的太阳穴上。

    “啊……”

    孙家丫头带着一声惊呼跑出了正屋,看那甩开的步子,也是个练家子啊!就冲马师爷瞧不出孙家爷儿俩的底细,这厮就该死。

    “李大成,你这是欺师灭祖!”

    太阳穴虽是死穴,但一锭五两的小金元宝,显然不足以杀死马师爷,捂着流血的伤口,马师爷有些惊慌失措,他本以为李大成这些人只是一群练过些庄稼把式的乡下野小子,没曾想这乡下小子出手就要人命。

    “俺师父死在平原了,至于你是不是师爷,难说?就是真的,老子今天就给你玩个灭祖!”

    马师爷这样的留在这世道上只能是个祸害,饿死的人、被官府砍了脑袋的,李大成一路上也见过不少,死个马师爷算啥?

    给马师爷交了底,李大成也调整好了位置,一记高起的戳脚正中马师爷的裤裆,闷闷的骨裂声再次让马师爷漏了怯,就这一身的脆骨儿就这反应速度,不在家里养老出来混什么?想混副棺材吗?

    “呃……呃……”

    躺在地上的马师爷,这才露了点把式,挨上这么一脚还不死,这老东西也算是正经练过的,可惜岁数大了些。

    “哼!为老不尊,当年老子跟着左大帅去西北的时候,你这样的东西,杀的多了去了,就你还敢在老子的家里耍横,要不是老子的闺女在家,就你这点子人老子一个也能拼掉!”

    李大成的一脚,没有让马师爷露出怨毒的表情,孙老头子的补刀,却让马师爷的眼珠都凸了出来,那怨毒劲儿,真是让人寒彻骨髓。

    “噗!”

    孙老头子还真是杀过人的老兵,一脚踏就碎了马师爷的喉骨,这活儿,利索!

    “咱们怎么说?”

    看着杀伐果断的孙老头子,李大成也不戒备,捞起了桌上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漱了漱口,这才将刚才那片咸肉的味道给冲了下去。

    “吃饱喝足了,老头子跟你去天津卫。”

    “咳……”

    难道这老头子也想着混义和团,这玩意儿没前途,过不多久就得变乱党,有袁世凯在屁股后面缀着,没好儿!

    “老汉的儿子在武卫军有点差事,沧州这地界乱了,呆不住人了,再不走,义和团一波波的来,总有挡不住的一天。”

    这孙老头子是个明白人,闹匪患的时候,穷人不怕,该怕的是大户、富户,有银子有粮食谁也不想抢一身漏花的破棉袄不是?

第三章 乱世明白人() 
“老东家当过兵?”

    压下被酒呛住的咳嗽,李大成好奇的问了一句,这老头子不简单,有个儿子在武卫军,自己还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老兵,盛世古董乱世金,身处乱世金子固然重要,但手底下的本事更重要,空有金子没本事,就是乱世大肥羊,等着挨宰吧!

    一手攥着刀把子,一手攥着金馃子,这就是所谓的杀人放火金腰带,这也是乱世求存的不二准则,凭着舌头、善心混乱世,死的不要太难看。

    瞧孙家大院的规模,孙老头子是有些家底儿的,自己是个老兵、儿子是个现役的官兵,即使出了大乱子,依着马师爷说的马骝山地理,只要守家在地,也能谋个太平安康。

    这老头子提出跟着他们去天津卫,很有想法,现在的山东、直隶不说遍地是义和团,但乱民的数量绝对不少,袁鬼子杀得再凶,也扛不住灾荒年间的难民多,难民多了闹义和团的乱民也就多了,与官军相比,本土的百姓更熟悉地理,藏起来,即使真的剿杀也需要时间的。

    直隶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剿杀义和团,而且多少有些纵容的意思,依着山东紧、直隶松的现状,沧州这地界,只会涌来更多的拳民,相比李大成在平原见过的大场面,马师爷这样的只能算是小打小闹,真正那些与官军干过的拳民,可不像马师爷这样探明了情况才会动手,那些人都是脑瓜子别在裤腰带上,有今天没明天的拳匪,他们可不管你是不是良善人家,肚子饿了照抢不误。

    世代耕田的农民,没了土地、没了口粮、没了活路,再加上有些人的撺掇,没多少事儿他们是干不出来的,诚然义和团之中有不少好汉,但坏种儿更多,有了这些老鼠屎,拳民过不了多久就是拳匪,好人沾了血也会变成恶人的。

    义和团没前途,官兵也没什么前途,京津离着大乱不远了,直隶呆不住、京津更是别想,山东现在是李大成唯一的出路,但怎么回去、什么时候回去,还是要有个考量的,这时候回去只能挨袁鬼子的枪子。

    “你这后生还有些眼光,你们那边是这么叫吧?

    老头子同治十年跟左大帅进过西北,打了十多年仗,剩下的十多年走南闯北也去了不少地界,数来数去,还是直隶安稳些,沧州是个武窝子,老汉本想着在沧州地界颐养天年的,没曾想天子脚下也不安稳,这大清国不成了!

    左大帅文韬武略,还要借着洋人的外债进西北,当年老汉就知道这样的朝廷靠不住,没曾想,这楼说塌就塌,直隶都乱了,偌大一个大清国,哪里有活路?”

    孙守业觉得自己这辈子见过的大场面已经很多了,当年他是从捻军投进左大帅帐下的,长毛贼当年在江南闹了个天翻地覆,这次更好朝廷竟然引义和团入京,这些乱民岂能当做官军来用?难道这江北还要再闹一次长毛贼?

    长毛贼乱江南,孙守业虽然没亲眼见过,但听湘军的老兵说过,江南大地十室九空、遍地白骨,有金子有银子可就是填不饱肚子,他的岁数大了,儿子在天津卫有家有业,家里的闺女这两年也该趸摸个婆家了,可这乱子一来,什么家业什么婆家,不家破人亡就是天幸了。

    “老爷子,有没有活路还得走走看,您老跟着俺们也不是不成,山东俺们最近是回不去了,袁鬼子在山东杀红了眼,难保他不跑到直隶境内,听说京津一带朝廷允了闹义和团,咱们这一路上的吃喝花销,您老是不是要抬抬手?

    再有,都三月天了,往后一天比一天暖和,弟兄们还穿着大棉袄呢!您看是不是也要抬抬手漏点儿?

    还有,这直隶的义和拳与山东的义和拳对不对路还两说,走夜路有家伙事儿胆气才壮,没家伙事儿脚跟子发软呐!”

    维护孙老头子,李大成没这个想法,水灵灵的孙家丫头被马师爷糟蹋了,可惜是可惜,但与他一个逃荒的难民何干?人家绫罗绸缎穿着,酒肉干粮管够,自己这边连双布鞋都透着八个窟窿眼儿,咱们挨饿受冻的时候,你在哪?若不是马师爷挡了他的道儿,这事儿管不了。

    孙老头子想沾着义和团的便宜,带着闺女平平安安的到天津卫,不是不成,路费总得给一些吧?

    自己带出来的那些个兄弟,可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不是叔伯亲、姑舅亲、就是姨表亲,这乱世能靠谁?还不是靠着血脉亲情来活命?

    自个儿那些兄弟,李大成刚刚也扫了一眼,大的十七八、小的十三四,虽说骨架子都有了但大多瘦骨嶙峋,他和李大憨这样的小汉子,二十多个里面只有三四个,这阳春的天儿,穿着夹袄走路都冒汗,身上罩着冬天的大棉袄,舒服不了!还有那些个上面棉袄下面赤脚的,这是要玩冰火两重天吗?

    还有一句话说的好,打狗看主人、看人下菜碟,自己这帮子一看就是逃荒的,就算真是义和拳,混成这样,别的坛口也看笑话啊!这世道破衣烂衫就要受欺负,老百姓之间也要分个贫富有无三六九等的。

    “好个后生,明白人呐!

    现成的粮食给你们糟蹋的差不多了,从马骝山到天津卫,走过去也得三四天,二十斤的豆饼一人一张足够了,路上的吃喝也全算老汉的,只要有铺子酒肉管饱!

    衣帽鞋袜只要老汉有的,你们随便拿,到了天津卫,老汉再给你这后生五十两十足的纹银怎么样?”

    李大成的条件,孙守业基本都答应了,唯独一条没答应,那就是趁手的家伙事儿,没当过兵打过仗,不知道家伙事儿有多大的分量,这帮子野小子给了他们家伙事儿,就是给了他们胆子,有了胆子这些半大小子啥事儿不敢干?这事儿吐不得口。

    “银子有没有无所谓,俺们这些人真要弄银子的话,也缺不了!

    关键是家伙事儿,如果只是老爷子跟着,家伙事儿有没有也无所谓,您家里这么一个水灵灵的丫头跟着,您老爷子就放心?

    搁俺身上,俺是不放心的,义和拳、义和团,名声叫得响,可老爷子,人心难测呐!

    要是俺有今天没明天了,再遇上这么个水灵灵的大丫头,不动手那就是伺候皇上的没吊货!”

    金子、银子、粮食,对李大成来说都没有趁手的家伙事儿管用,金子,马师爷给的那两锭小元宝还在地上躺着呢?这俩小元宝还是马师爷拿出来的,结果怎么样?马师爷躺下睡过去了,金元宝再多对马师爷又有啥用?死不带去的玩意儿而已,这时候少带些金银是个盘缠,带多了就是累赘。

    “也对!这样吧!老汉还有几头大骡子,弄个骡车驮着翠儿也方便一些,不过丑话说在前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