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虎娃-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虎头虎脑,天资过人的英儿,公孙徒心中乐滋滋的。八年生活情同父子,是他看着英儿吃虎奶长大的。在英儿两岁那年,老虎又生了一仔。后来,他从山外采货回来的途中又救回了一只快冻僵的小猿猴。孩子有了伴,自己也更劳累了。一方面要协助师弟苦练百花神功;一方面要照顾好人与兽的吃喝;还要训练老虎和猿猴,更要照顾调教好英儿。几年来,忙得他都不能理会江湖之事了。
    师弟去逝后,他训练的两只老虎和大猿猴,不但通人性,还学了几招功夫;英儿天生悟性高,一岁说话,两岁学识字,三岁开始学炼基本功。并且经常与虎、猿一起出没山林,攀树登山,身体轻灵如燕,跨溪入潭,潜水捉鳖,游鱼一般,还能听懂鸟语兽言,与蛇蝎猛兽为伴而不受侵害。现在除了长得很秀气外,力气却大过了一般的成人……
    公孙徒深感欣慰,拍着师弟的墓碑说:“师弟啊,听到英儿的话了吧,我们师徒再苦练几年功夫,定要出山为你报仇,为武林除害。愿你英灵不散,保佑英儿快成材吧!”
                 
    虎娃(4)
    
    第4回 出山报仇 斩蛇救人
    
    两山之间的香溪河边,有一处依山傍水的小平地,两里多宽,五里多长。靠北山林边有几间破旧的矮草房,西头一间的柴门打开了,里面走出了个身高五尺左右,虎头虎脑的浓眉大眼的少年和一位白眉白发的身体健壮的老者,后面跟着一个稍有驼背的农家老汉。
    老汉指着西边一片长满杂草的瓦砾残墙说:“这位老爷,公子哥,那片废虚就是当年的胡家村。全村二十几户人家有十七户都姓胡,耕田、烧炭、打猎、捕鱼的日子过得挺红火。没想到十三年前,突然来了一伙强盗,打家劫舍、欺男霸女、杀人放火的强占了这村子。为首是林家三兄弟,老大叫什么林伯钧,老二叫林仲盛,老三叫林叔成,从那时起就把这胡家村改名为林家寨了。六年前,据说兄弟三人炼成了很凶的武功,弄了一条大船要到山外去闯天下,一把火烧了这寨子,全村男女老幼七十三口儿都被杀光了。因为我们三户在深山里打柴烧炭,才免遭其难。”老汉擦了擦含满泪花的双眼,指着河边的那大柳树说:“那帮恶贼经常在那大树下杀人,并把尸体投入了河中。那个教书的胡秀才叫什么胡颜文的,就是被那个林老三杀死在那儿的,林老二抢走了与胡秀才结婚还不到一年的妻子……”那少年听罢已是泪水满面了,抽泣着告别老汉说:“谢谢老人家指教,晚辈告辞了。”
    这少年就是英儿,那白发老者就是圣手怪侠公孙徒。他们共同在深山里居住了十二年之久,师徒共同修炼武功。英儿不但武功进展很快,还在深山中与各种禽兽交往,不但炼就了健壮的体魄,还炼就了很多动物的灵活身法,更能招禽引兽。为了让英儿熟悉人间事物,公孙徒经常带英儿到山外的村镇行走,让他了解人们情感。英儿虽然吃虎奶长大,在公孙徒的调教下并不乏人情感,见到村镇的孩子喊爹叫妈的,也经常问师父自己的爹妈在哪里。虽然有师徒之情,他也更想往父母之爱。
    公孙徒一是为了历练历练英儿的处世经验,还为了帮助英儿为父母报仇血恨,也为了去参加八月十五的武林盛会,更想通过武林大会期间查询有关师弟的仇人,所以决定带领英儿下山来了。
    就在此下山之前,公孙徒才告诉了英儿的身世,英儿还手捧着妈妈留下的遗物大哭了一场,他虽然没享受过父母之爱,也决心要为死去的爹娘报仇了。现在仇人不知道了去向,英儿更是咬牙切齿,没有办法,只得先去祭奠父母的亡魂了。
    他们来到大树下,英儿跪在河边打开随身的包裹,从里面拿出祭品摆好,又打开了红布包,拿出了白绢血书和玉镯,哭诉着:“爹,娘,昨日师父告诉了孩儿的身世,孩儿为爹娘报仇来了,只是那可恶的贼人现已出山。您们放心,孩儿已经十二岁了,并学会了很高的武功,还有师父和虎弟、灵儿帮助,寻遍天涯海角也要亲手杀那贼人,为爹娘报仇血恨。”虎弟和灵儿已来到他身边,英儿收好小红布包,叩了三个头,起身对师父说:“师父;我们现在去哪里?”
    “我们先去香溪镇找一家客栈住下。那些强盗已经乘船出山,可能在长江一带为寇,我们一定能找到他们,为你父母报仇的。只是多年来我对江湖的情况知道得太少了,明天我们先去武当山,找我那老友一清道长了解一下情况再做决定吧。”
    ……
    怪侠和英儿带着一虎一猿同行在山林野径上,时而骑虎缓行,时而展开轻功飞奔,时而边走边聊着。每当太阳偏西时,便找个村庄小镇住下。三天时间已进入武当山区了,紫霄峰已然遥目可望。
    这天,怪侠去林中方便,英儿骑着老虎先行了。当英儿刚到山岗时,却听到山下传来一阵阵奇怪的声响。站在虎背向山下望去,只见一条大蛇正缠绕着一个人在博斗着。英儿马上先发出吱吱的叫声,同时飞身向山下捕去。一条碗口粗的五花大蛇,正缠绕着一个披头散发,身穿灰色道袍的壮年汉子。那壮汉全身鼓胀,双手紧掐住大蛇的头颈,双臂直伸与大蛇拼斗着。大蛇听到吱吱的叫声,松开缠绕的蛇身欲要逃蹿,但蛇头还被壮汉紧紧掐着,大蛇全身弯曲抖动着把壮汉又拖出两丈多远。
    “畜生!胆敢在此伤人,那里逃!”英儿吼着来到近前。那大蛇见来了个才五尺多高的小孩,又涨了些胆量,头颈虽被地上的人紧掐着,一丈多长的身躯却疯狂地卷曲扫动着,地上那人也随之滚动着,地面被拍打得尘沙飞扬,狂风阵阵。英儿再发出一阵啸声,那大蛇竟停止了疯狂,全身滩软在地,筛糠般地颤抖着。
    英儿常年在山林捕蛇捉兔的,早就知道蟒蛇一类的动物除了蛇头的七寸部位为他们的心脏所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蛇打七寸”外,还知道它们的骨骼连接是前紧后松的,只要抓住蛇尾向前用力捋,它的骨骼就会节节脱落,再也无法用力了,如果脱节严重,就会死亡。此时英儿双眉倒竖,俩只小手狠狠地抓起蛇尾猛地一抖,只听一阵嘎嘎的闷响,那大蛇再也不动了,口流涎水滩死在了地上。
    英儿见那壮汉依然紧掐住蛇头不放,走到近前说:“这位大叔,大蛇已经死了,松手吧。”奇怪怎么没反映?难道人已经死了?英儿正要蹲下去看时,那大猿和虎弟驮着师父到了。
    公孙徒在山岗上已看到了这里的情况,并快速拿出了三粒药丸,自己服了一粒,又给虎、猿各服了一粒后才下山的。此时对英儿说:“等等,我来看。”
    怪侠上前先点了那人的几处穴道,那人这才松开了紧掐大蛇的手。怪侠放平了那人的身躯,拨开他的散发,仔细看了看说:“啊!这人是武当派一清道长的大弟子玉远子。他没死,是中了蛇的毒气所至,这种五花毒蛇在遇到危险时,口中会喷出毒气进行自卫的。英儿,快给他服上三粒百花丹,一个时辰就会好的。”
    英儿打开百宝囊,拿出一个白色小瓷瓶,到出三粒粉红色的药丸,喂在壮汉口中。灵儿马上递过水葫芦。怪侠说:“给灵儿也服上一粒。”
    英儿和灵儿都怔住了,用疑问的目光看着师父。怪侠说:“英儿,你是百毒不侵的,灵儿可不行,我刚才给他吃了一粒,还须再服一粒才可以抗巨毒,你们还有件大事要做的。”灵儿很乖地又服了一粒百花丹,美滋滋地望着怪侠。
    “灵儿,拖着蛇尾,到那棵大松树上,帮助英儿把大蛇挂起来。”怪侠指挥着说。
    灵儿胆却地抓起那蛇尾,英儿抓起蛇身。一人一猿向高大的松树上爬去。把这一丈多长的大蛇高高地挂在碗口粗的松枝上。
    “师父,这是做什么用?”英儿落回地面,不解地问着。
    “你不是还没有一件称心的兵刃吗?这大蛇的肋、骨、血、肉、皮俱全,五天内它自己的毒会使其骨肉软化成筋,全身就会干缩成比两个拇指粗一些的长鞭。柔似绳可缠腰携带,坚韧赛过精钢,宝剑利刃砍削不断,是件稀世珍宝呢。”怪侠兴奋地告诉英儿。
    当他们从大松树下走回来时,躺在地上的壮汉身子轻轻动了一下,接着哇哇地吐了几口污黑的血水,微微睁开双眼,忽然精光一闪又闭合了,并且立刻又屏住了呼吸。因为他睁眼看见的是一只七八尺身长的大老虎,心想自己刚出龙潭怎么又入虎穴了,吓出了一身冷汗,头脑却清醒了。
    怪侠来到近前说:“这位道长可是武当的玉远子吧?”
    道士听到人的声音,立即睁开了双眼,惊诧地看着怪侠,楞了一会说:“正是在下,您是……啊!您是圣手怪侠公孙前辈吧?”他说着便想坐起来。“慢动慢动,蛇毒已经排出,但还需要调理气血方可恢复如常。”怪侠说着便把玉远子的长剑和包裹放在了他面前。
                 
    虎娃(5)
    第5回    初露锋芒武当得号
    这个玉远子是武当一清道长四大弟子的老大,十多年前与圣手怪侠见过一面。他身高体壮,武功精湛,又专炼了一身硬功夫,亦属于金钟罩,铁布衫之类。这时见他双腿盘坐,掌心向上,双手合在一起,左手在右手之上,拇指轻合放于小腹前,双目微闭,运气片刻,头顶上已有白气升起。过会儿收功站起身来,单掌施礼说:“多谢前辈救命之恩,敢问前辈是从山上下来的吗?……”
    “喂,是我打死的大蛇,救了你的命,怎么不来谢我。”没等玉远子说完,英儿装作不高兴的样子说。玉远子侧脸向说话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一个英俊少年骑在一只大虎背上,冲着他摆出一付很神气的样子。
    “英儿不得无理!”怪侠止住英儿,对玉远子说:“道长见谅了,我那小徒太顽皮,请不要介意。”玉远子那能相信刚十多岁的小孩能打死大蛇?但见他能骑在大虎身上,又听说是怪侠的徒弟,想这孩子必定身手不凡。迷笑着双眼说:“谢谢小兄弟了。”
    “不客气,不客气,不知道长是刚从山上下来呢?还是要回山上去呢?我们正要去紫霄宫拜访你们的掌门呢。”英儿爽快地说。
    玉远子看了看怪侠说:“前辈是刚来武当的?要见掌门定有要事了?”
    怪侠说:“十多年没见老朋友了,此次带徒儿来访,想请贵掌门多多指点呢。”
    玉远子高兴地说:“多年来我们的掌门不断地打探着前辈的音信呢。这太好了,我也正要回山呢,我们正好同路,就由我来带路好了。”
    玉远子在小河边洗净了血污的脸,整理了发髻和道冠道袍。这才看清了,白净的瓜子脸,鼻正口方,三绺须髯飘落胸前,弯眉下一对弥勒笑眼和蔼可亲。英儿仔细地看着,想起了师父说过的一位行侠江湖的云游道士,即使是生死攸关的恶战,他依然喜眉笑目的,因此江湖人称笑眼索命云游道人玉远子。英儿更产生了敬佩之心,对玉远子说:“道长,我这虎弟可听话了。您身体还没恢复,骑上他上路吧。”
    玉远子更是笑容可掬地说:“谢谢小兄弟,我已经恢复了。你叫什么名字?”英儿天真地答道:“我叫胡英,我师父叫我英儿。是虎妈妈喂我长大的,我有两个弟弟,一个是老虎弟弟我们都叫他是虎弟,一个是猿猴弟弟叫灵儿。”说着把老虎和大猿叫到近前,指着玉远子说::“虎弟,灵儿快给道长施礼,今后我们都是朋友了。”老虎和大猿一排站立,很听话地向玉远子点着头。玉远子非常高兴地拉着英儿的手说:“你骑上虎吧,我们得快些赶路呢。”
    三人沿小路登山了,一路上,玉远子就向怪侠和英儿介绍着这武当山的上下十八盘、七十二峰、三十六涧的险路和胜景。沿途的明岗暗哨不少,但见玉远道长带人进山,也都不加阻拦了。进山时已有飞鸽传书到了山上,当他们来到紫霄宫时,门前早有一清道长率众弟子迎候了。
    老友相见,分外热情,互相引见随行人后,一清道长吩咐道童引怪侠和英儿去客房休息。老虎和猿猴本来是不能入观的,由于它们甚通人性,又是怪侠带来的,也当仆人一样允许留在怪侠身边了。
    怪侠也看出一清道长必有急事在身,忙说:“道长,我们来此多有打扰,不必客套了,玉远道长必有急情禀报,你先去吧。”一清道长说:“善哉,请老弟见谅了,过会儿,请到净室用茶再详叙别情了,告辞了。”
    一清道长走后,英儿对师父说:“这里就是紫霄宫吗?地方不大道人不少啊。”
    怪侠说:“这里只是紫霄观的迎客殿,你没看那山脊上木架林立,正在修建着的那才是气势宏伟,建筑精美的紫霄宫。再往上还有太清宫,玉虚宫更是神奇呢。”
    师徒洗漱完毕,待要坐下休息时,一清道长和玉远子来到门外,怪侠和英儿忙起身相迎。道长说:“老弟请多包涵了,因当今的皇上将御临此宫,去年拨下御款扩建本观,目前正在大兴土木。此地狭小,慢待老弟了。”
    怪侠忙说:“老哥,你我还客气什么,不去你那净室了,我们肚子饿了,快给我们弄些吃喝,咱们就在这儿边吃边聊吧。”
    一清道长深知怪侠的脾气,也只好如此吩咐下人了。
    玉远子指着英儿对一清道长说:“师父,就是这位小英雄打死那巨蛇,救了弟子性命的。”
    一清道长仔细地看着英儿,又听怪侠介绍了英儿的身世。说:“善哉,善哉,上天之道不可违,老弟真有福份啊,收得这么个筋骨神奇、天赋聪慧的好徒儿。练功快十年了吧?定是好身法,明日演练一番,我们也开开眼。”
    公孙徒忙说:“此娃长居深山,不见世面,还有待老哥多多指点了。”
    英儿见大人们如此客套,自己也无话可言,只是底头吃着道童刚刚送来的素饭在想;师父总说天外有天,能人外更有能人在。但这几个穷老道能有什么更高超的本事呢?明日自己定要好好露几手给他们看看。
    怪侠和一清道长是老友相逢了,又都是侠心义胆之人,忧心江湖风云,必是彻夜长谈了。怪侠不但了解了当今武林的一些情况,更与一清道长商量约定好到武林大会时的见面地点……
    第二天清晨,天萌萌亮时,英儿被阵阵的脚步声惊醒,师父已不在屋中。英儿到房外观看,只见山下一大块平地上,整齐地排列着很多道人,每人手执长剑在一起操练。他觉得很好玩,刚想下去看看,师父叫住他说:“起来了,我们到后山走走吧。”
    师徒二人来到后山,这里山势陡峻,怪石横生,奇松异柏错落分布着,山谷中雾气迷漫,白色雾气团团涌动着。山腰的几块大石上都有人在练功了,这是武当派的高手们练功的场所。武林人最忌讳别人偷看练功。师徒只好在远离他人的一块大石上盘坐起来,练起吐纳功来。
    红日东升。观内传来悠扬的钟声。师徒收了功,随着纷纷返回的道人回到了观中。房门口早有道童揣来洗漱水在等候了。
    用过早餐,玉远子已经来在门口了,他奉师父之命请怪侠和英儿到演武厅的。
    演武厅气势雄伟,八根一抱粗细四丈高的红漆木柱支撑着大殿屋顶。一清道长将怪侠迎进正北面的宾客席上,英儿站在师父身边。此时大厅内已围满了一色灰衣的众道人,为了礼貌,先由武当弟子演练了拳术和剑法。
    英儿仔细地观看着,看到精彩处,不禁也随众人一起欢呼着。这时才想到不怪师父经常对他夸奖少林拳术、武当剑法天下无比。如今真开了眼界,尤其玉远子的师弟玉宣子的剑法更是绝妙,舞动到精彩时只见一团白光滚动,不见人影踪迹。而后是玉环子和玉青子演练的飞抓和长枪。四名弟子各显神通,怪侠对一清道长赞赏着,并一起谈论着一些招式的精妙处。
    武当弟子演练完了。一清道长对怪侠说:“叫英儿练练看,他使用什么兵刃?随身带着吗?”
    怪侠说:“现在还没有,叫他练套拳吧。”说着转身对英儿说:“英儿,练套拳法让众位师父们指点指点。”
    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英儿早就心急手痒了。多年来一直跟师父在深山练功,没处显露自己的身手,山中的虎豹狼熊,鹰雕蛇蝎都是自己手下的玩物。与师父过招三百回合都不分上下,真有点大鹏展翅恨天低,小马狂奔嫌路窄了。听师父一说,立刻精神抖擞抖,整整衣襟,扎紧腰带,跳到厅中,抱拳向四周施礼后,便抡动一双手臂,叉步移腿打起了神影梅花拳。拳脚越打越快,须臾只见七八条身影晃成一团,已分不清那是英儿的真位了。众人看得眼花缭乱,不断发出啧啧赞叹声。
    英儿在众人叫好声中收了功法,来到一清道长身前,单膝跪倒,抱拳施礼说:“胡英献丑了,望仙长多多指教。”
    英儿演练时听得众人喝彩,心中甚是高兴,满以为一清道长会当众、当着师父的面夸奖一番呢。哪曾想到,一清道长并没夸奖,反而对怪侠说:“老弟,你的那些狠辣招数也真的是倾囊传授了。”
    一清道长上前扶起英儿,扶摸着他的头说。“英儿,报仇心切,可不能杀戮过重啊!”随后问道:“你喜欢什么样兵刃?”英儿虽然意外,但一清道长那亲切的神情,使得英儿心中很是舒服地说:“师父说,我捉的那条大蛇,可成为一条称心的软鞭,宝剑都砍不断的。得四天后才能使用呢。”
    一清道长笑着说:“哈哈,骑虎用蛇鞭,真可谓降龙虎娃啊!”众人皆欢呼道:“降龙虎娃,降龙虎娃。”英儿再次跪倒施礼说:“多谢仙长赠号。”
                 
    虎娃(6)
    第6回    丐帮受袭师徒出手
    襄阳城内北关的小校场,平时确是很热闹的集市,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叫买叫卖,三教九流,聚汇于此。人群中走着一老一少,老者头带大斗笠,盖到齐眉处,身穿灰色衣裤,手提一面铜锣,身旁的少年只有十岁出头,头梳两个冲天抓髻,粉红色飘带搭落两肩,紧身的绿衣裤,镶着白边。手中铁链子牵着一只灰白色的长臂大猿。他们走到繁华街道的尽头,在一家不太景气的茂升客栈门前停步了。看门的伙计见是两个耍猴的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