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隋末定江山-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房玄龄领大兴文武恭迎殿下。”房玄龄领着众人跪在城门之下,用的却是君王之礼。

    “玄龄,辅机,还有诸位大人都起来吧。”王平从马上跳了下来,一把将房玄龄扶了起来,然后微微笑道:“孤不在京城的日子,有劳诸位大人了。”

    “为殿下效命,乃是份内之事。”房玄龄小声的说道。

    “好,好,诸位大人,李唐五路大军攻隋,最危险的就是刘安等叛军了,如今刘安已死,李轨已降,大隋稳如泰山,荣耀属于胜利者,而孤和你们都是胜利者。”王平大声的说道。

    “大都督万岁。”这个时候,冷漠率领的诸位将军也来到此地,齐声高呼。

    “大都督万岁。”十数万大军的喊声震动了整个大兴城。

    王平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并没有进入大兴城,而是对着冷漠等人说道:“点齐一万铁骑,我将亲自前去接他们,他们不可以死,也不能死,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

    王平亲自上马,带着一万铁骑狂奔而去。(。)

第158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将军,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亲自上阵,如果那不行这个关口,我拿人头来见将军。”

    此时,王君郭的参将被五花大绑,被他的亲卫按倒在地,时间已经过去两天了,可是他们依然没有前进一步,王君郭暴跳如雷,下令要将参将斩首。

    参将满眼通红,拼命恳求:“看我跟着你这些年的份上,让我再战一次吧。”

    “好,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我们还不能前进,你就提头来见吧。”王君郭现在很急,王平的军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快到大兴城下了,如果自己不追上去,那么刘安他们必亡,那王平就能腾出手来对付其他几路大军,那结果不堪设想。他已经萌生了退意,可能这个时候,刘安已经灭亡了。

    “传我的命令,第一个杀上山者,赏金千两,官升三级。”王君郭亲自督促三万大军又一次发起了攻击。

    山腰上,尸体堆积如山,两天的战斗,郑军死伤两三千人,从山腰直到山顶五步左右,都堆满了密集的尸体,鲜血已经染红了整个山头。

    隋军同样死伤惨重,一千隋军已经阵亡四百余人,连伤兵在内,能作战的还有五百余人,他们要面对数十倍百倍的敌人,要不是此地不适合展开作战,他们早就已经全军覆灭了,弓箭只剩下一万多支了,好在敌人射进来的箭可以补充他们。

    这个时候,一名年纪轻轻的小兵慢慢上前来到王义的身边,吞吞吐吐道:“王将军,我有一件事。”

    “什么事情,你尽管说!”

    小兵从怀里掏出一个小袋子,递给了王义,“这里面是我的军饷,还有一封我写的一封信,军牌也在里面,如果我死了,将军替我把这些交给我娘,让他好好照顾自己。”

    王义接过了袋子,用血在上面画了两条线,默默的放进了一个箱子里面,箱子里面已经放满了士兵们的遗言或者遗物,到最后,这只箱子将埋在这里,等待有人发现。

    又一名年轻士兵走来,取出一对玉乎镯,又取下自己的军牌,军牌上有姓名、籍贯和住址,他用一块布将手镯和军牌慢慢包上,又用细绳捆扎紧,交给王义,“这个给我娘,我答应过她,一定给她攒钱买一对手镯,现在就算我阵亡,也算了了我一桩心愿。”

    王义也收了起来,他忽然想到了自己,他是孤儿,还未娶妻,没有兄弟姐妹,不由的自嘲了一下,自己居然连个遗物都不知道给谁。

    他摸了摸自己身上,竟然一样东西都没有,他叹了口气,只好取下自己军牌,放进竹箱子里。

    就在这时,山腰上的战鼓再一次咚咚咚的敲响,敌人再次进攻了,王义将箱子一合,站起身厉声喝道:“准备战斗!”

    五百士兵纷纷起身,张弓搭箭,注视着山腰上,山腰上出现了黑压压的敌军,为首是一名身着铁盔铁甲的敌将,他就是郑军的参将,他身先士卒,率先冲了上去。

    “杀啊!”

    他一声厉吼,带着三千士兵向山头猛扑而去,王义见敌军来势凶猛,悍不畏死,立刻令道:“用巨石砸!”

    三千郑军士兵向前奔涌,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隋军士兵用箭射,用石头砸,一群群敌人被射死、被砸倒,但又有新的敌军涌上,后方,郑军士兵的箭矢铺天盖地射向山头,不断有隋军中箭倒下,隋军士兵被压制住,抬不起头来。

    王义见形势十分危急,索性拿着长刀亲自上前迎战,他来到这名参将的身旁,开始和他短兵相接,但是敌人太过勇猛,悍不畏死,他几次都险些被敌人砍杀,当他和敌人缠斗的时候,一名小兵过来用尽全身力气抱住了敌军参将,朝一跟支起的长枪边扑了过去。

    只听见噗的一声,小兵和敌军参将都被长枪刺穿了,王义留下了眼泪,而小兵却欣慰的笑了,嘴角好像说着什么,王义明白,他说的是照顾好他娘。

    敌方主将的死亡让敌人势气衰落,而隋军的势气高昂,将百余名冲上山头的敌人赶了下去,然后箭如雨下,郑军毫无斗志,如潮水般退去了。

    一场凶险万分的恶战,隋军阵亡百十余人,伤三十余人,他们杀死敌人千余人,包括敌人参将都死在了这里。。

    就在这时,天空传来了隆隆的闷雷声,几颗豆大的雨点打在王义的脸上,他抬起头,头顶乌云翻滚,一道道闪电划破乌云。

    倾盆大雨中,四百余名隋军无处避雨,他们静静地站立在雨中,没有人说话,山道上传来了突厥军进攻的战鼓声,鼓声透过雨雾,传到山前。

    在数百人的默默注视下,亲卫郎将王义将装满了将士们遗言的竹箱放进深坑。两名士兵用土掩埋了它。王义将一杆大隋的血红色旗帜深深插在泥土上,他抬起头,缓缓看了众人一眼。声音嘶哑道:“如果我们都阵亡,就让这面旗帜见证我们的勇烈,我们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大隋的江山,捍卫者大都督的荣耀,大都督威武,隋军威武。”

    “大都督威武,隋军威武。”

    “将军。敌军杀来了!”

    王义蓦地回头,注视着李校尉,一字一句道:“我若战死,你就是主将,要血战到最后一人!”

    李校尉默默点头,泪水从他眼中奔涌而出,王义微微一笑,“大丈夫能战死沙场,何其快哉!”

    “我们走!”

    四百名隋军士兵手执长矛和战刀。跟着王义来到了最前方,所有的士兵都没有说话,他们都知道,这是他们最后的时刻,也是最辉煌的时刻。

    隋军已经没有了巨石,没有了弓箭,只能短兵相接了,王义大吼一声:“跟我杀上去。”

    而王平的万余铁骑也狂奔着,他心里默念着,快了,就快到了。轰隆隆的马蹄声响彻了整个山头。

    “兄弟们,援军到了,让我们坚守到最后一刻。”王义拼劲全力喊道。隋军们也发出了最后的声音。

    郑军退去了,被王平的骑兵冲的七零八落的,王平走上了尸横累累的山头,伤势严重的王义最后还是死了,至此,王平的一千亲卫全部阵亡,只有一杆孤零零的大隋旗帜,依然矗立在山头上。

    王平在这面大隋血红色旗帜前缓缓跪了下来,所有将士都跟着他一起跪下,当他们挖出箱子的时候,整个大军都陷入了无尽的悲伤当中。(。)

第159章 平五路() 
承业三年八月,五路大军攻隋,杜伏威和李密在江南被李靖和来济打的节节败退。叛将刘安兵败自刎,扶风郡收服。大凉皇帝李轨被俘,太子李伯玉继位,却被苏定方困在国都金城。王世充被屈突通挡在潼关之外,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而另外一支王世充的偏师,王君郭的三万余人被王平一万铁骑衔尾追杀,三万郑军大败,隋军追杀近百里,斩首一万余人,加上在关口死伤的人,王君郭三万大军剩下不足一万五千人。

    但是这一战也让隋军付出伤亡万余人的代价,其中大兴城伤亡六千余人,尤其是王平的一千亲卫杀敌五千,最后全部阵亡,正是他们的死守,让王平的十万大军能够及时的回援大兴,一举歼灭刘安,李轨。

    一千隋军为王平的大胜立下了最辉煌的功劳,王平追谥王义为定山候,其余人或为将军,或为校尉,然后王平将自己的佩剑埋于此处,让它和这些忠魂永远长眠于此。

    如今唯一不知胜负的就只有徐世绩带着的十万大军在蒲津关或者风陵渡和秦琼战况如何了。

    李唐要想攻入关中有两条路线,一条是经霍邑,临汾,潼关进入关中,但是王世充被堵截在了潼关,李唐只有经过风陵渡,过蒲津关,进入冯翊郡,然后进入关中,而徐世绩正是前往这里抵挡秦琼的。

    风陵渡口,这是一处古老的渡口,夏日明媚的阳光洒在了黄河两岸,热浪一样的风将黄河水吹起一道道波澜,此刻在黄河的对岸,数百艘战船静静的停靠这,而岸上不远处就是秦琼的大营,这是一支十五万的李唐大军,他们本想快速渡河,不料徐世绩来的如此之快,很快占领对岸,开始布防了。

    此刻黄何南岸上,五万隋军严阵以待,五千弓箭手围成一个半圈,将整个渡口封锁,在弓箭手身后是一万铁骑手执长枪严阵以待,弓箭手的封锁加上骑兵的冲杀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他们登陆成功,再者,万一他们登陆了,他们可以撤到蒲津关,那里还有他的五万大军。

    隋军主将徐世绩立在马上,远远的眺望这数里外的营地,营地里面旌旗招展,徐世绩的目光有些复杂,他很清楚对面那人是谁,秦琼,他在瓦岗的兄弟,还有贾辅顺等人,都是他的故旧。

    徐世绩是一个很念及旧情的人,他也知道对面有很多他从前的旧部,兄弟,和他一起喝酒的同僚,与他浴血奋战的兄弟,他曾不止一次想过,什么时候能再见他们一面,但不是现在,现在是战场,他绝不愿意和旧部们在战场上相见。但是王平派他过来了,而且还委以重任,交给自己十万大军,这是何等的胸怀。

    他微微的叹了口气,然后双手一握,想到现在是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岂能如此情深且常的。

    这个时候,一名亲卫对他说道:“都督,一艘小船过来了,需要放箭么。”

    徐世绩看见了,小船上只有三个人,两人划桨,一名文书,“不必射击,放他们过来。”徐世绩下令道。

    没过多久,这名文书上了岸,被士兵带到了徐世绩的面前,文书拱手说道:“启禀将军,这是秦总管给你的信件。”

    文书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件,然后恭敬的呈了上去,亲兵将书信转给了徐世绩,只见信封上写着,‘致懋公吾弟’徐世绩拆开信封,将信纸抽出来,第一句便映入了他的眼中,“瓦岗一别,徐弟别来无恙。”

    瓦岗,徐世绩叹了口气,当年在瓦岗,他们可是同甘共苦的兄弟啊,如今却要在这里兵戎相见。

    徐世绩又继续往下看,后面在简单的叙旧之后便直入主题,竟然是邀请他一起效忠李唐,然后带着他的十万大军一起投奔唐朝,一举攻下关中。

    徐世绩苦涩的笑了笑,投奔李唐,还带着这十万大军,先不说他是否会投奔李唐,光说这十万大军就不是他能带走的,现在的大隋的军队,说白了,只对一个人忠心,那就是王平。况且自从他跟了王平之后,他意识到,李唐根本就不是王平的对手。

    一旁的程咬金看徐世绩在那里发愣,便大声的吼道:“老徐,你可不能犯错啊,大都督对我俩可是信任有加啊,别辜负了大都督。”程咬金是个粗人,他不懂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只知道谁好就跟谁。

    徐世绩也被程咬金的大嗓门惊醒了,于是对这名文书说道:“你回去告诉你家秦总管,我现在是大隋的左军都督,现在两国交战,不讲私情,如果他要战,那便战,不战,便离去吧。”

    文书拱了拱手,奔回小船向对岸行驶而去。秦琼大营中,他收到了徐世绩的回话,心情也是极不好的,现在是攻也不是,退也不是。要攻打,自己必定损失惨重,不攻打,那对李世民如何交代,自己不打一仗便灰溜溜的回去了,那他岂不是被人笑话了。

    这个时候,贾辅顺走上前来说道:“总管,徐世绩是个很重旧情的人,我们都很了解他,如果总管亲自去劝他,把他的老部下也带去,再许诺官爵,或许能打动他。”

    秦琼沉思片刻,便点头说道,“我亲自前去,你与我同去。”

    片刻之后,秦琼等人上了一条大船,然后船只向对岸开去,在距离岸边数十步的距离的时候停了下来,这时候,秦琼的亲卫大喊:“大唐河东道行军总管秦琼请徐将军答话。”

    有士兵迅速禀报了徐世绩,徐世绩沉默片刻,便和程咬金催马上前到堤岸边,秦琼看见了徐世绩,见他丰神俊朗,雄姿英发,而程咬金也是威风凛凛的。

    秦琼走上了船头,拱手高声说道:“懋公和知节还好吗?”

    徐世绩也拱手回礼道:“徐某和咬金甚好,多谢秦兄挂念,我劝兄还是撤军为好,隋唐本有和解协议,为何李唐撕毁协议,擅自兴兵,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秦琼呵呵一笑。“懋公,为兄有一言,我主大唐秦王殿下,心怀大志,一心救民于水火,乃是一代贤主,为兄和弟相交,难道不知道我的为人吗?懋公乃是重情之人,难道还要与我等兄弟互相残杀吗?”

    徐世绩沉默了,他没有说话,一旁的程咬金焦急的不得了,现在是什么时候了,如果他不表态,那王平知道了会怎么想,而且这些士兵都是终于王平的人,难免会传入王平的耳中的。(。)

第160章 回京() 
秦琼见徐世绩犹豫中,于是示意贾辅顺说话,于是贾辅顺大声的喊道:“徐将军,我们都想着你呢,回来吧,我们一起打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

    秦琼也高声的说道:“懋公,你若肯回来,我这个总管的位置给你做,回到太原,你也不失一个国公之位啊,王平才给你一个左军都督的职位,连个爵位都没有。”

    徐世绩被程咬金的叹气声惊醒了,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这也是秦琼的一番话提醒了他,让他瞬间想的很清楚。

    李靖、苏定方、冷漠他们跟随王平多年,才积功封为都督,而自己刚来才多久,不到一年的时间,功劳微小,王平却封自己为左军都督府都督,连马绍跟随王平最久的一个人,从王平还在山寨的时候都跟着他,到了现在也不过是大兴城的守将。

    这是何等对自己的重视,他又想起王平让他独自带领十万大军收服巴蜀,自己犯错之后也没有责罚自己,这份情意他又怎能忘记,还有,王平明知道自己和秦琼有旧,却毫不犹豫将阻挡李唐大军的重任交给自己,没有任何监视,这份信任他又岂能辜负。

    想到这里,徐世绩郑重施一礼,“多谢秦王的好意,多谢弟兄们的惦记,但徐世绩既然已经效命于王平大都督,就绝不会再朝秦暮楚,各位弟兄自己保重,秦兄也请回吧!”

    说完,他调转马头,厉声喝令道:“弓箭手准备!”

    五千弓箭手刷地举起,对准了河面上的秦琼众人,秦琼心中是无奈,只得一摆手,“回去!”

    秦琼知道自己不能这样就离开了,如果这样回到太原,那他还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上啊。

    到了晚上,在夜幕的掩护下,数十艘船开始出动了,这些船都满载着李唐的士兵,一共一千余人,他们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迅速为大军开辟一条道路,只要拖住隋军一炷香的时间,那他们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士兵渡过黄河,就算他们死光了,也会为大军赢得时间。

    隋军的防御已经没有白天的那么密集了,多数士兵都回去休息了,只留下了部分巡逻的士兵,他们是不能休息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士兵来替换他们。

    今晚的夜色很暗,且没有月光,只是天赐的良机,船慢慢的靠近了岸边,在这些船的后面有更多的船跟着。

    在接近船五十步的时候,隋军终于发现了这些船队,向天空射去了报警的响箭。岸边顿时响起了‘当当当’的声音。

    徐世绩猛然醒来,来不及换上战甲,立刻崔马来到岸边,看着河面上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船只,迅速的向岸边开来。

    “火箭准备”

    徐世绩一声令下,弓箭手随即拿出火箭,然后点燃,张弓搭箭,听后徐世绩的命令,在对方船只离岸边不到三十步的时候,徐世绩一声令下,“放。”

    顿时一波又一波的火箭朝敌方船只射去,照亮了整个天空,箭如雨下,纷纷射在了敌船之上,顿时让敌船燃起了小火。

    “投石机准备,发射。”徐世绩再次下令,这次投石机投出的不是石块,而是装满火油的罐子,当他们到达敌船的时候,碰撞开来,先前的火星瞬间点燃了这些火油,顷刻之间,数十艘船只都陷入了火海之中,开始燃烧起来,船上的士兵被火烧的纷纷跳下了河中逃命。

    整个河面上都变成了火的海洋,浓烟股滚,隋军士兵顿时传来了一阵欢呼声,而徐世绩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对面的好多人都是他的兄弟。

    秦琼站在对面岸边,目瞪口呆的望着他的士兵在火海中挣扎,他凝视半天,然后长叹一声,便回头令道:“传我的命令,撤军。”

    承业三年八月二十日,由李唐组织的五路大军攻隋,以完败的结局结束了,这次战役不仅让其他各方损失惨重,最重要的是让王平的势力再次的扩大了,大凉国不过是在苟延残喘,随时都会被吞并,杜伏威和李密因为此次的失败,变的互相猜忌,王世充刚刚恢复的元气被打了回去,而李唐在李世民的第一次掌握政权的时候,却没有以一场大胜来为他增加威望。

    雍王府内,大殿之上,王平的三位妃子都坐在椅子上,谢紫馨坐在上首,裴青儿位于旗下,杨若惜已经有六七个月的身孕了,本可以不用出来的,但是他知道,随着此次的大胜,王平离帝位又近了一步,自己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了,所以虽然身子不便,她仍然坚持着出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