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隋末定江山-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荣拿出一封信件,递给了过去,来济接过信件,仔细的看了起来,“吾弟来济,见信如故,自乱世起,兄与弟相隔万里,今闻弟重振乃父之志,深感欣慰,今有一言,望弟听之。自武帝东征高丽以来,天下纷争,群雄割据,社稷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我朝大都督王平,平定关中,收服巴蜀,百姓倾心,四方仰德,今弟有大才,统领大军,今我大隋带甲百万,良将千员,弟何不上承天意,下顺百姓,归我大隋,兄定保弟不失封侯之位,望弟斟酌,兄盼与弟早日相见。”

    “来将军还不了解萧铣此人吗?心胸狭窄。猜忌之心极重,当年董景珍在军中极为有威望,他不能容,命张绣杀之,眼看张绣功高。他又转头杀张绣,今日将军掌握军权。功高震主,以他猜忌的性格,他能容忍将军吗?”

    来济低头不语,半响叹息道:“我曾祖是梁臣,我父亲也是梁晨,我继承祖业,效忠梁朝,就是希望能再建梁国,萧铣虽心胸狭窄,但他也是有雄心抱负的枭雄,且待我不薄,他应该明白我现是在大梁柱石,不会轻易动我,现在梁朝艰难复苏,正是我竭心报效之时,请转告王大都督,我来济感谢他的一番好意。”

    张荣再三劝说,来济只是摇头不肯,心中万般无奈,只得起身告辞了,当走到门口之时,张荣淡淡的说道:“如果萧铣死了,来将军还要抱着梁国这棵无主之树,沉入鄱阳湖吗?”说完,张荣在几名护卫的护送下,登上了小船,在黑夜中摇摇晃晃的离开了。

    听闻张荣的话,来济愣住了,这个时候他的心腹大将高林走了过来,高林跟随其父亲来护儿南征北战,现在又跟随来济,是有名的水军大将。

    “高将军,张荣走之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来济疑惑的问道。

    “末将不知道,将军是如何打算的,我听说王大都督在襄阳大力发展水师,正是用人之际,而且我们本来就是隋将,归隋也是天经地义,将军为何不考虑?而且萧铣此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董景珍和张绣的前车之鉴,将军忘了吗。”

    来济摆摆手,“高叔不要着急,我虽然年幼,但是萧铣是什么人我怎么会不知道呢,糟了,不好,王平要刺杀萧铣。”这个时候来济终于想通了张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但是他有点不敢相信,两国交战,要堂堂正正,王平如此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

    “高叔,点五百亲兵,随我回豫章城,哎,张谦,你可害苦了我了。”

    。。。。。。。。。

    豫章城中一间隐秘的房间之中。

    “阁主,王统领,死士已经准备好了。”一名黑衣人说道。

    “知道了。”说话的是一名身穿锦衣,面色秀美的少年,不,应该说是少女,此人就是消失许久的琅琊阁阁主,冷雨,而他身旁站着以为面色阴冷的少年,那就是琅琊卫统领王二,现在改名王京。

    “记住你们的任务,你们不是为了啥萧铣而去的,你们是为了引起萧铣和来济的猜忌,来济已经在来豫章的途中了,你们马上行动吧。”冷雨冷冷的说道。

    王京走上前去,一一的拍打着这些人的肩膀,这些都是他的好兄弟,现在他们要去送死了,能回来多少,他不得而知。

    当他们走后,冷雨来到王京的身旁,说道:“我知道你难过,但是为了大都督的大业,一切都是值得的,大都督说了,以后会为他们立下一块大大的丰碑的。”(。)

第140章 平南之战(三)() 
萧铣的皇宫中,此刻已经是三更时分,除了侍卫们的巡逻声,听不到其他的任何声音。

    “陛下,韩子高将军求见。”殿外一名宦官的声音惊醒了萧铣。

    “传。”萧铣知道这个时候韩子高求见,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于是快速的起身,在嫔妃的整理之下,穿好了衣服,来到了隔壁的偏殿之中。

    “什么事情,如此慌张?”萧铣看见韩子高慌慌张张的样子,心头不喜。

    “陛下,臣收到可靠消息,来济的家人已经被秘密接走了,今天晚上他们将刺杀陛下,而来济将率军直扑豫章城,请陛下早做决断。”韩子高低声说道。

    “什么?来济怎敢,怎敢如此啊?”萧铣闻言,顿时大惊,“韩将军,现在该如何是好啊。”

    “陛下,臣已经派心腹之人去水师大营,抓捕来济亲信,陛下只需关闭城门,当来济率军前来之时,射杀之。”

    “好好好,你下去安排。”萧铣说完,顿时坐倒在地。

    正在这时候,殿外突然传来喊杀声。

    只见一名侍卫鲜血淋漓的来到殿内,大声的喊道:“陛下,有此刻,陛下快走。”说完便倒地身亡。

    “来人,来人,护着朕离开。”十余名侍卫围在萧铣的周围,缓缓的护着他离开,但是到来的此刻太过凶悍,十名刺客已经杀了数十名宫中守卫了,很快来到而来萧铣的面前。

    只见他们面无表情,勇往无前,好像他们不知道疼痛,杀的萧铣的侍卫人仰马翻的,就在刺客离萧铣不到一步距离的时候,韩子高率领大部人马赶到,迅速隔离刺客与萧铣的距离。

    这个时候剧情反转,这十名刺客被侍卫重重包围,左突右突,但是却无法冲出包围,很快便出现了伤亡,一个,两个,三个,但是这些人是经过严密训练的,看着兄弟一个个倒下也不能使他们感到恐惧。

    终于在经过半个时辰的厮杀,宫内就只剩下一个刺客了,此时的他已经浑身是伤,但是依然挺立在那里。

    “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来刺杀朕。”萧铣愤怒的问道。

    这名刺客擦了擦刀上的血迹,微微一笑,“萧铣,你何德何能窃据帝位?来大将军劳苦功高,战士们无不敬仰,我等就是要杀了你,投奔西隋,西隋必将封来将军为王,好过在你这里被猜忌。”

    “好,好,好。”萧铣怒极反笑,“果然不出朕所料,来济拥兵自重,现在居然投靠了西隋,这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杀了他,杀了他。”

    “哈哈,萧铣,你杀了我也没有用,来大将军已经率军前来,不日就会攻下这里,你就等着做阶下之囚吧。”说完,这名刺客挥刀自刎,在他闭眼的那一刻,他露出了久违的微笑,仿佛在说,我完成了任务,终于可以歇歇了。

    “报。”此时,一名侍卫急匆匆的奔跑了过来。

    “讲。”

    “禀告陛下,来济大将军率军已经到达豫章城外,守城将军命我前来禀报,如何处置。”

    “来济带来多少人。”萧铣焦急的问道,豫章城中只有一万兵马,如果来济带来数万兵马,那豫章城可能就守不住了。

    “禀陛下,城外黑压压的,看不清楚,来济军中没有打火把,但是听着气势,好像有千余骑兵,步兵就不知道有多少了。”士兵大声的禀报道。

    “走,朕去看看,朕就不信他来济能攻下豫章城。”

    。。。。。。。。。。。。。。

    萧铣来到城墙上,看着城外黑漆漆的一片,在城下面只有来济等数十个人在,萧铣大声的喊道:“来济,你个背主之人,朕恨不得杀了你。”

    “陛下,陛下误会了,末将听说西隋要派人刺杀陛下,特意前来禀告陛下,请陛下明察,放我等入城。”来济在城下大声的对着萧铣说道,他不知道现在城中情况如何,但是看着萧铣还在,可能对方还没有动手。

    “来济逆贼,你居然还敢强词夺理,想骗我开门,来人,万箭齐发,射杀来济者,封侯,赏万金。”此刻的萧铣已经完全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愤怒的下令射杀来济。

    看着城上密密麻麻射下来的箭矢,来济愣住了,这个时候,一名亲兵过来拉过来济,大声的喊道:“来将军,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我们只有五百骑兵,等我回回到水师大营,那里有我们数万将士啊。”

    “走。”来济狠狠的抽打着战马,快速离去。

    。。。。。。。。。。。

    当来济带领的人回到九江城外三十里的时候,一名身上插着箭的士兵骑着马赶了过来,到了近前,却倒了下去,高林下马一看,顿时一愣,此人是自己留在大营中的亲兵,于是扶着他大声的说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啊。”

    亲兵缓缓的清醒了过来,断断续续的说道:“将。。军,。。。。,韩子高。。。秘密。。。抓捕了。。。我们的人,然后。。。控制了水师,当众宣。。。。布我们是叛贼,将。。。。李将军。。张将军。。。都砍了头,水师已经。。。完全被。。。他控制了。”说完就晕了过去。

    “什么,啊。。。”来济听了,血气上涌,大声的喊叫起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自己的家人还在豫章城中,生死未卜,跟随自己多年的兄弟也被砍了头,自己现在该何去何从啊。

    “将军,将军,为今之计,是想想我们该去往何处,南梁我们是不能待了,萧铣抓住我们会把我们碎尸万段的。”高林抓住来济,让他冷静下来。

    来济在大声的发泄之后,也冷静了下来,他一眼像跟随自己的这五百亲兵望去,只见他们的眼中也充满了迷茫,眼神闪烁,他叹了口气,知道自己刚才太过冲动了,自己不是还有他们吗?

    “哼,张谦,你个老小子害死老子了,别以为老子不知道是你干的。”来济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就知道这肯定是自己中了张谦的计了。

    “将军,我们现在去哪儿。”高林小声的问道,他不知道来济是否缓过来了。

    “去襄阳,既然萧铣说我投靠了西隋,那我们就去西隋,也好让我们的罪名做实了。”(。)

第141章 平南之战(四)() 
来济带着五百亲兵直奔隋军的大营,而张谦早已经得到了消息,专门在营外迎接来济一行人。

    张谦还命人敲锣打鼓来欢迎来济,来济下马,看着张谦却一句话也不说,只见他走路都有点打颤,西隋的士兵想去搀扶他,也被他推开了。

    张谦看着来济,上前笑呵呵的说道:“来济大将军归顺我大隋朝廷,长江天险从此一马平川,可喜可贺啊,来将军,别来无恙啊。”

    来济来到张谦的面前,冷冷的说道:“张大人。”

    “嗯,是在下。”

    “张家兄长。”

    “呵呵,是在下。”

    “张谦。”

    “在,还是在下。”张谦笑呵呵的回答道。

    来济上前抓住张谦的衣领,大声的说道:“你害的我家破人亡啊,啊。”说完,来济感觉头痛欲裂,抱着头蹲了下来。

    “快,扶起来,抬到大帐里去。”张谦看着,立刻叫人前去扶起来济。

    当来济醒来的时候,急冲冲的走出营房,向营外走去,接到消息的张谦赶了过来,在后面不停的追赶,但是来济并没有理会他,而是夺过一匹马,策马而去。

    “大人,怎么让他跑了,我去抓他回来。”一旁的侍卫说道。

    “没事,让他去吧,大都督会让他回来的。”

    。。。。。。。。。。。。。。。。。

    襄阳城中,王平已经知道被来济烧毁的粮草是空的,真的粮草已经运到了前方大军的营帐中。

    “大将军啊,你可是让我担心了好长时间啊。”王平乐呵呵的对着李靖说道。

    “粮草是征南大军的重中之重,臣不得不防,让大都督担心了,请大都督治罪。”李靖拱手说道。

    “诶,不妨,姑父啊,我实话跟你说吧,李轨和李渊联合了,准备进兵大兴,而扶风郡那边只有刘安的三万大军,孤不放心,而且刘安此人,孤不信任,所以平南之战务必两月内结束。”王平担忧的说道。

    “臣一定尽心竭力。”李靖坚定的回答到。

    这时一名侍卫走了过来禀报道:“殿下,来济求见。”

    “哦,哈哈,来济终于来了,传。”王平呵呵笑道。

    来济心情忐忑的慢慢走近大堂之中,他不知道这位西隋的大将军将如何对待自己,听闻这位大都督爱贤,不知道是不是人如其闻啊。来济来到堂下,只见一名二十余岁的年轻人,面色英俊,却不失威严,来济走上前去,然后跪了下来,说道:

    “罪臣来济,叩见大都督。”

    “啊,来济将军,你让孤想的好苦啊,来来来,起来吧,赐坐”王平走上前去,扶起来济,微微笑道,“早就有人说过啊,有了来济将军,长江天险,将是一马平川啊。”

    “大都督,臣的家人都被萧铣杀掉了,臣之所以苟活至今,就是想提一水师,杀回豫章郡,将萧铣碎尸万段。”来济愤恨的说道。

    王平闻言,呵呵一笑,说道:“这仇别急着报,你的家人嘛,没事,孤给你接出来了,现在正前往大兴呢,等你打完这仗,就去大兴家人团聚吧。”

    来济闻言一愣,激动的说道:“大都督所言当真?我家人当真没事?”

    “哦,来将军不相信孤?”

    “信信,早就听闻大都督仁义天下,是臣孟浪了。”来济看着王平脸色有些不悦,于是歉意的说道。

    “嗯,来济,孤想问你,大隋的水师和南梁的水师,差距在哪里。”王平一脸正色的问道,一旁的李靖也打起了精神,想听听这位水师将军的说法。

    来济想了片刻,然后低声回答道:“船少,船小,将士弱。”

    “孤已经下令,造船,练将士,不过大隋水师少一个能征善战的水师大将军,传令,封来济为水师大将军,领兵部侍郎衔,并封九江候。”王平站起身来,缓缓说道。

    李靖闻言,顿时一惊,这水师大将军,兵部侍郎衔都不会让他动容,但是这九江候却让他吃惊,因为自从王平当政一来,处理王通和王阳封郡王,其他的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封爵位,而这第一个封爵居然给了来济,他不是嫉妒,而是对王平的决定佩服不已,现在封爵来济,不仅仅是让他忠心的为他效力,而且会激励其他的将军更加的奋勇争先,于是李靖微微一笑道:

    “来济将军,你可是大都督当政一来封的第一个爵位啊。”

    “没错,连跟随我多年的李靖,苏定方等人孤都没有封爵啊。”王平也微微笑道。

    来济闻言,顿时大感吃惊,然后起身叩拜到:“微臣谢大都督再生之恩,臣还有一个要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来将军,你?”李靖有些不悦,如此的封赏,他还有如此多的要求,不说他封爵会让其他诸将不满,要是再听说他有如此多的要求,那王平将如何御下,自己虽然是王平的部下,但是也是王平的亲人,不得不多考虑一些。

    来济被李靖的气势有点镇住了,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李靖将军误会了,臣的要求是,臣不愿与张谦为伍,他把臣害的太苦了。”

    王平闻言,淡淡的说道:“来济啊,张谦在梅上任之前,首先推荐的就是你,而你在上任之后,却不愿与你的兄长为伍,张谦有千般不是,孤在此替他向你求个情,来济,将来你是要随孤征战天下,首先你的胸襟要比平原大川要开阔,孤劝你一句,你不但要与张谦为伍,还要像以前一样,和他为兄为友。”

    “臣,遵命。”

    承业三年六月,王平到达水师大营,准备和萧铣的水师一较高下,他来到一艘巨大的主船之上,看着水中数百艘战船,顿时感慨万千。

    “克明,大战在即,这心窝子里,是不是砰砰直跳啊。”王平对着杜如晦微微说道。

    “是啊,又紧张,又激动,殿下,我们三十万兵马,迎战萧铣二十万人马,其中他有十万水师精锐,胜负难料啊,我到营下走了走,发现许多将士有畏战之心啊。”

    “这很正常,我们能在陆地上称雄,但是到了水中却是望江兴叹啊,他们大多不会水,但是只要我们首战打胜了,军心势气就会瞬间迸发出来。”王平气势恢宏的说道。

    这时候,水师将军来济说道:“大都督,韩子高将所有的战船都进入鄱阳湖了,很明显,他的用意是,把我们拖进湖里与他们决战,而我们又不得不过去与之决战,因为湖面远比江面上要宽广,有利于他的巨舰,如果我们登陆过江,在我们还没渡完之时,过半而击之,那样我军将惨败,所以,我们要打败萧铣,必须击败韩子高的水师,别无他法。”

    说完,王平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142章 平南之战(五)() 
张谦也叹息的说道:“大都督,据探子来报,韩子高的战船,舷舷相接,排成了水上城堡,一旦开战,他们便可以居高临下,但是他们如此布置也有弱点,那就是,他们呆板迟钝,行动不便,还有,最外边的船,挡住了最里面的船,真打起来的时候,只有最外边的船才能够充分的发挥战力,而最里面的船,就给闷住了。”

    王平听了,眼睛一亮,但是瞬间也忧虑了起来:“跟你们说实话吧,李渊已经联合了李轨,刘安也不安分,所以我们要尽快解决萧铣,班师回朝,如果能在此战中一次性解决萧铣,那是最好不过了,否则我们就要等到明年,后年,跟他一战再战,那这仗就有得打了,所以说啊,韩子高进入了鄱阳湖,孤是再高兴不过了,只要我们打掉他们在江面上的船,就能把他锁死在鄱阳湖了,那样,我们就不怕他攻击我们登陆的人马了,到时候李靖将军率军直扑豫章郡,断掉他们的粮草,两面夹击,那萧铣就离败亡不远了。”

    李靖也接着说道:“鄱阳湖共有两个出口,一是北面的泾江口,还有就是南面的南湖嘴,等我军步兵登岸,派两支重兵把守,就好像一把大锁,把湖面整个封起来了,哈哈,萧铣的步兵?不是我李靖自大,他们不堪一击,如果水师上岸与我们交战,哈哈,下面的话,我就真的不好意思说了,他们没有战马,打不过,更跑不过。”

    “诸将听令。”王平站起身来,大声的说道:“来济将军率领水师与其交战,务必让其全部进入鄱阳湖,不得出来威胁我步兵登岸,李靖大将军和徐世绩登陆后各自率领大军守住泾江口和南湖嘴,来济将军再进入鄱阳湖与之决战,务必全歼韩子高的水师,然后挥师直扑豫章城,生擒萧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