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第三帝国-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件的内容不可谓不丰富,里面有很多德国给出的条件让墨索里尼非常感兴趣。比如说德国将承认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特权,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帮助意大利控制非洲殖民地。一旦德国或意大利其中一国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另一国将承认这个控制并允许另一国无偿使用。

    关键是在另外一份文件里,苏联已经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区的控制,并且对这个控制做出了克制和忍让,虽然不知道德国究竟用了什么办法迫使苏联的势力退出了这一地区,但是这份文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德国的蓄谋已久。

    既然德国准备了很长时间,那么就可以说德国在这个问题上准备的非常充分,而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却只能被动应付,孰优孰劣已经不用判断了,至少这一次后知后觉的意大利似乎是改变不了什么了。

    看到第三份文件的时候,墨索里尼已经有一点被自己的震惊麻木了,英国政府为了挑起德国东进的野心,竟然单方面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还有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的控制权,条件仅仅是可有可无的一笔“公证费”。

    现在除了在法国边境上德国用齐格菲防线讨价还价之外,就只剩下意大利还有美国两个世界强国对德国的东进野心拥有话语权了,墨索里尼现在很想知道,德国是不是也正在着手搞定大洋彼岸遥远的美利坚合众国。

    “不要在想了,我已经派出了我个人的特使,赶往美国会见刚刚接手一个烂摊子的罗斯福总统。”阿卡多仿佛一眼就看穿了墨索里尼的心思,直接开口说道:“如果没有发生别的事情,现在应该已经开始谈判了。”

    “美国不会坐视一个曾经强大的敌对国家崛起的。”墨索里尼皱着眉头说道:“不要忘了美国曾经在德国死了不少人。”

    阿卡多笑了,然后很是闲庭信步的反驳道:“你忘了,美国不是《凡尔赛合约》的缔约国,它对德国来说甚至都算不上敌人,相信我,至少在未来30年内我都不会考虑与美国开战的愚蠢行为……那么,你觉得美国有什么理由拒绝我的蛋糕?”

    听到阿卡多这么说,墨索里尼立刻问道:“什么蛋糕?”

    “一个对付真正敌人的联盟!”阿卡多笑着回答。

    “真正敌人?你是说**?”

    阿卡多指了指那摞文件:“你还是仔细看完之后再说吧,如果我是你的话,用不存在的利益换取实实在在的东西,绝对是一个合算的买卖。”

    墨索里尼皱着眉头翻到了那摞文件的最后,一个独立的法案原件静静地躺在那里,封皮上赫然写着《**产国际协定》。墨索里尼眼睛一亮,然后急不可耐的翻阅起了里面的内容。

    这个协定包括3条正文、附属议定书和秘密附件。主要内容非常简单:第一,缔约国相约互通关于共产国际活动的情报,并紧密合作,协议和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第二,对“受共产国际威胁的第三国”采取防止措施,或共同邀请其加入本协定;第三,设置常设委员会,协议**事宜。

    随后的秘密附件规定:第一,当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第二,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定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

    而这份文件后面还有一份签署文件的照片,这是一份德国与日本秘密签订的《**产国际协定》,上面双方已经签字加印,正式生效了。

    “你看!”阿卡多似笑非笑的说道:“你要保证,我给你保证,你要安全,我提供安全,我带着诚意为和平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现在剩下的一切都要看‘领袖’您的决定了。”

    “你打算独自霸占总理还有总统两个位置,对么?”墨索里尼沉默了许久,突然间冒出了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不过阿卡多听懂了墨索里尼的话外音,于是点头回答:“我可以确保这份文件和这些秘密协议被完全执行,我甚至可以排除特使前往意大利,谈判签署两国之间的完全盟约。”

    “如果美国最终放弃了,那么意大利也将保持中立。”墨索里尼把事情推给了别人,却把那些文件又看了一边。

    ……

    一辆豪华的奔驰汽车停在了一栋华美的铁门前,两名穿着礼服的仆人优雅的推开了铁门,汽车再次发动起来,缓缓的开往院子里那栋宏伟的城堡。

    在城堡正门,汽车再一次减速,一位看起来大约50岁的管家模样的人上前,在汽车停住的同时,帮忙拉开了车门。而走下车子的女人,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仿佛世间所有的美丽都融汇在那一张脸上,这个女人用她的存在阐释了倾国倾城这个词的真正含义,仅仅凭借着美丽,她就在气势上压倒了面前的十几位豪商和官员。

    “梅赛德斯小姐,一路上辛苦了。里面请。”管家把腰弯的更低,轻声说道。

    “让各位久等了,不好意思。”梅赛德斯笑着走进屋子,一边走一边对等候她的人群点头致意:“临时决定去考察了一下福特公司的设备保存情况,毕竟收购福特汽车公司,是我来的目的之一。”

    “梅赛德斯小姐,白岚花集团,或者说德国的那位先生,真的会帮助美国走出困境么?”以为拄着拐杖的老者一边陪着梅赛德斯走向屋内,一边轻声问道。

    “当然,如果美国帮助德国在领土纠纷问题上取得胜利,在国际**问题上支持德国的强硬态度。那么白岚花集团会帮助美国增加至少30万个就业岗位。”梅赛德斯笑着说道,她一笑,似乎屋子里的温度又高了不少,几个年轻一些的官员还有商人,开始情不自禁的撕扯了一下脖子上的领带,同时吞了一口口水。

    老者点了点头:“在**产国际的问题上,美国向来是支持所有国家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美国在战后没有参加《凡尔赛合约》,这足以证明我们对德国的诚意。”

    说着说着,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城堡的大厅里,梅赛德斯很是随意的找了一个沙发坐了下去,老者也很是随意的吩咐了一声上酒水,于是有身份或者说身份够硬的人都找了位置坐下,其余的人都三五成群的在周围站好。

    老者没有等梅赛德斯开口,就又径自说道:“不过罗斯福总统还有国会的一些家伙对德国的领土要求非常不安,他们希望我可以帮忙说服那位先生放弃过分的要求,而美国也会适当的做出补偿,大家皆大欢喜岂不是更好?”

    “在我的未婚夫眼里,没有什么折中方案。摩根家主。”梅赛德斯眼帘微垂:“我们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相信您非常清楚,我也相信家主您有能力说服尊敬的罗斯福总统,并且让国会改变主意。”

    “好处呢?”老摩根很是随意的问了一句。

    “可口可乐公司的3成股份。”梅赛德斯笑着说道。不过谁也没有注意,她的手轻轻的捏在了一起。而只有她自己清楚,自己的手心已经满是汗水了。和摩根财团的掌舵人谈判,真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大约等了一分钟,在梅赛德斯准备喊出5成股份的时候,对方先开口了。

    “成交!”老摩根一脸得逞的奸笑:“年轻人,你的定力真好,如果不是略微慌张了一点,可能连这三成股份都省下了。”

    “我未婚夫说,就当交下摩根家主这个朋友也好。”梅赛德斯站起身来,却没有伸出满是汗水的手来:“我等摩根家主的好消息。”

    ……

    走出城堡,上了汽车,梅赛德斯望着窗外的风景,对司机轻轻的下令道:“给阿卡多发电报,就说我失败了,没有按照预定完成计划,多丢了可口可乐公司三成的股份。”

    “小姐,对方这么难对付么?”司机一边开车一边问道。

    “比我想象中还要厉害,或者对于世界局势眼光没那么独到,但是在做生意这一项上,他比我厉害的多。”梅赛德斯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父亲培养我经商,我也自认为深知商业理论,可是最终还是小看了这些商战之神啊。”

    不过远在柏林的阿卡多看到了梅赛德斯的电报之后大笑了起来:“不愧是我的未婚妻,比起奥地利还有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可口可乐公司的三成股份不是便宜太多了么?”

    还有一句话他憋在心中,谁也没有听见:一旦开战,那些都是拿不走的啊!

第113章 113奥地利

    奥地利政府终于在1933年7月明白了自己的处境。英国人和西欧强国为了让德国“东进”,最终放弃了他们。法国人苦于挣扎在经济危机和马其诺防线无底洞中无法挣脱,暂时也无法顾及遥远的他们。苏联人在一开始就暗中和德国眉来眼去,把奥地利还有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卖给了德国人。唯一比较反对德国吞并奥地利的意大利在墨索里尼访问柏林之后就改变了主意,竟然开始支持德国人的计划。美国人在国会讨论了一番之后,保守派力压了比较强硬的罗斯福总统,选择了支持德国人的“和平”崛起。

    绝望的奥地利政府只好打出了他们认为最为明智的一张民意牌,希望可以依靠国家人民的意志来阻止自己被强大的德国吞并。打定主意的奥地利政府宣布,将在1933年9月实行全民公投,由人民选择加入德国还是继续保持独立。

    不过随后他们迫于强大的国际形势压力,还有德国外交官们的咄咄逼人,与德国政府签订了一个折中过渡条约,这个《德奥协定》规定“奥地利政府必须在承认自己是一个日耳曼国家的原则下行事。”

    奥地利希望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协定来缓和两国关系,推迟德国吞并奥地利的时间表,达到拖延观察的目的。等到国际形势发生变化,西欧强国走出经济危机之后,自然就可以站出来阻止德国人的扩张野心。

    可惜阿卡多并不打算给奥地利政府这样一个机会,他在拿到了几个主要国家的许诺之后,就开始抓紧部署起吞并奥地利的工作。

    1933年8月25日,一个晴朗的早晨,奥地利边境检查站里执勤的军官还有几名士兵就看见了德国境内开来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

    公路上一辆接着一辆的军用卡车,道路两旁有大批的军马还有骑兵,在卡车部队的后方甚至可以隐约看见坦克还有装甲车的身影。

    一辆敞篷奔驰军用汽车摇摇晃晃停在了距离两国边境线只有几十公分的地方,车门被人打开,一名国防军少校军官走下了汽车,摘掉了手套带着两名端着冲锋枪的卫兵走到了奥地利检查站的门口。

    “早上好!我是国防军第25装甲师独立装甲教导营的霍夫曼少校,我奉命控制这里,并且向维也纳推进。”少校一边说一边走进检查站,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去:“不要进行无谓的抵抗,那样只会让更多的日耳曼同胞流血。”

    “少校,我没有接到允许你们入境的命令!”奥地利军官皱着眉头说道:“你们这是入侵。”

    “今天早上,维也纳被**份子围攻,向德国政府正式提交了保护申请。”霍夫曼少校很是随意的说道:“现在已经没有奥地利这个国家了,只有德国的东方行省。”

    “对不起!我没有得到有关这方面的消息!如果你们执意要进入奥地利境内,我们会进行还击!”奥地利军官一边说一边摸向了自己腰间的手枪。

    两名德国卫兵已经把冲锋枪的枪口对准了他,不过霍夫曼少校似乎很不以为然,他摆了摆手:“不要这么紧张,我今天起得早了一点,再过几分钟,你就会接到放行的命令。所以你还是等等再做决定的好,免得搭上自己的小命。”

    他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外边不下300人的部队,还有这些人身后的那些坦克:“你看,如果我们直接攻击,你们也没有什么还手的机会,我们没有直接开火就是想保护同为日耳曼民族的同胞,这样的诚意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么?”

    奥地利军官点了点头,手也从手枪边挪了开,他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了电话机旁边,一边用手指头敲打着办公桌,一边看着霍夫曼少校。不得不说,德国装甲部队的制服还真他么的帅啊!

    “铃,铃,铃。”不出所料,没过多久,电话机就响了起来,奥地利军官一把抓起了听筒:“这里是边境检查站!我们这边有德**队想要通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放行!他们不是敌人!”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语气里带着无奈还有不甘,缓慢的说道:“现在维也纳乱了套,很多互相抵触的命令到处发布。”

    “上帝啊,究竟发生什么事了?”奥地利军官端着电话听筒的手有点哆嗦。

    “政府部门刚刚下令,为了避免日耳曼人民流更多的鲜血,允许德国武装部队进入奥地利,不过他再次重申了9月份的公投不会取消。”电话那边的人叹了一口气,挂掉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奥地利军官没有转身,而是掏出了自己的手枪,在所有人的眼前拍到了电话机的旁边,发出了“咚”的一声。

    “放下武器吧!这里交给他们吧!”说完,奥地利军官就走了出去,他的身后,几名奥地利士兵也都交出了自己的枪还有弹药,很是无奈的走出了自己执勤的边防检查站。

    霍夫曼少校扬起嘴角,对进来的副官下达了命令:“带上你的人,向东前进。控制遇到的一切设施,工厂,还有军营!接管这些地方的指挥权。去吧!”

    副官点了点头,带上几名士兵走出了检查站,公路上的汽车开始发动起来,带起一阵尘烟,骑兵们策马前进,整个边境检查站又一次热闹了起来,坦克和装甲车一辆一辆的驶过原来的边境线,向着奥地利境内开去。

    ……

    “签字吧。”一名德国外交官把文件按在了奥地利领导人舒施尼格面前,一脸蛮横的得意表情:“相信我!你已经没有别的什么更好的选择了!世界已经承认了奥地利归属德国!没有人会为了奥地利和德国作对!”

    “没有经过公投,任何文件我都不会签字的!我没办法违背我的良心!”舒施尼格摇了摇头说道。

    那德国外交官冷哼了一声:“你就这么不见棺材不掉泪么?阿卡多总理已经下令,奥地利全民公投将在明天提前举行,所有德国人民都有权利投票奥地利的归属权。”

    舒施尼格一愣,然后面目变得狰狞了起来:“你们这是欺骗!为什么要算上德国人?这次公投应该是奥地利人民自己的决定!你们这是讹诈!”

    “阿卡多总理认为,既然是决定日耳曼人民的未来,那么就要全体日耳曼人民做主才行!奥地利不能独立在德国之外!我们相信这是全体德国人民的愿望!也是奥地利日耳曼人的愿望!”

    那外交官把钢笔递给了舒施尼格:“至于你!交出你的权力,然后到乡下去找个屋子过下半辈子,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我说过!我死也不会签字!哪怕只有我一个奥地利人愿意为独立自由流血牺牲!也证明有奥地利人为了真理而奋斗过!”舒施尼格愤怒的说道。

    “高尚!伟大!”外交官笑了起来:“但是愚蠢。”

    一名德**官走进了屋子,对德国外交官汇报了外面的情况:“先生!维也纳已经在我们的控制之中。第25师已经控制了所有重要地段,奥地利部队已经全部被缴械控制。”

    “不,中校先生。”外交官指了指坐在位置上的奥地利领导人舒施尼格:“日耳曼人都已经回归祖国的怀抱了!不过这里还有一个不肯投降的‘奥地利人’!”

    中校扬起嘴角,掏出手枪指向了舒施尼格的脑门。

    “等等!”舒施尼格脸色煞白。

    “呯!……”枪声响了。国防军中校无奈的耸了耸肩:“对不起,你说晚了。”

    ……

    对于德国实际上的领导人阿卡多?鲁道夫而言,1933年9月15日这天是空前荣耀的一天。这位德国领袖一直以强大德意志国家作为他的口号和目标,而今天,当他带着他的军队来到维也纳来宣布“德国和奥地利合并”时,他真正的做到了他所说的一切。

    他受到几千人的热烈欢迎。阿卡多从他的临时司令部所在地林茨来到奥地利的首都,40辆坦克在前面开路,坐满军官的警车作后卫,一路上他受到了来自奥地利各地的大德意志党信徒的欢迎。

    在路上大部分时间里,阿卡多站在敞篷汽车上,身着黑色的党卫军军官服向狂热的支持者们几乎是歇斯底里地挥手致意。他的支持者们许多人挥舞着德国的旗帜。一些大德意志党党员则把德国的国旗缝在奥地利国旗上。

    “我们此时此刻的感受,”阿卡多一边挥手,一边在维也纳的大街上宣称:“也是所有其他德国人的共同感受!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今天宣称的统一的德国,再也不会被任何人所分裂,永远不会处于分裂状态。”

    第二天。阿卡多就和奥地利的军方签署了由他作为德国总理亲自担任奥地利军队代总司令的法令,所有奥地利士兵必须发誓效忠于这个大德意志党的主席,这个领导着7000多万日耳曼人的国家领导人。

第114章 114一个时代的离去

    维也纳,一家豪华的饭店中央,德国总理阿卡多?鲁道夫正在发表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这一次演讲是为了庆祝奥地利正式成为德国的东方行省而举行的。

    “诸位!德国崛起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将共同见证整个德意志民族的振兴!日耳曼人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将会永远繁荣昌盛!”阿卡多高举起酒杯,对着他的新支持者们高声说道。

    “阿卡多?鲁道夫万岁!”所有人都高举起酒杯应和着。这里有维也纳的名流,有工业家、房产商、还有银行家甚至著名音乐家。他们对阿卡多勾勒出来的日耳曼人共荣的愿景期待不已,疯狂的支持着这个新来的维也纳主人。

    德国控制奥地利的新闻已经被公布出去,柏林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欢呼雀跃的人群,自从上一次战败以来德国先是在阿卡多的带领下拿回了自己的莱茵兰,又在阿卡多的带领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