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铁戟温侯-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自己会领兵攻打濮阳,差一点夺取兖州,最后被曹操所败,逃亡徐州。

    “看来,很快曹操就要兴兵攻打徐州了。”

    吕布目光微凝,将手中的情报递给一旁翻阅情报的贾诩。

第七十一章 名正言顺() 
“曹操觊觎徐州久矣,此次其父遇害,正好给了曹操出兵的理由。”贾诩思索道。

    吕布不置可否,他知道曹操不久就要兴兵攻打徐州,到时兖州空虚,自己是否可以趁机攻打曹操,夺回天子?

    “不管曹操是否是借其父之死攻打徐州,到时候兖州空虚,我有意趁曹操出兵攻克兖州,夺回天子,不知文和以为如何?”

    吕布看向贾诩,期望贾诩能够赞同。

    贾诩点头赞同道:“主公说得对,曹操觊觎徐州久矣,此次正好给了他出兵的机会,无论是否是因为其父之死。最近曹操杀了兖州刺史边让,罢免王允等人,控制了天子,接下必然会腾出兵力攻打徐州。徐州富庶,少经战火,兵马钱粮甚多,曹操若想攻下徐州,必然要倾力一战,到时候兖州必然空虚,主公若想攻打兖州,必定能一战而下。”

    吕布喜道:“文和也认同本将趁着曹操东征徐州之际,攻打兖州?”

    但贾诩接下来的话,呛的吕布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贾诩了。

    “然则,诩不赞同主公攻打兖州。

    “额,为何?”

    贾诩正色道:“主公,兖州虽然易下,但我军的目标不在于兖州。兖州世家居多,不似关中世家凋零,也不像并州荒凉贫瘠,且世家凋零,主公若是攻下了兖州又如何?难道想兖州世家支持自己,提升自己的实力?”贾诩摇了摇头道:”主公的出身,注定了世家很难支持主公,他们宁愿支持出身官宦的曹操。”

    吕布泄气道:“诚然,想想董卓,入主洛阳之时,世家刁难,董卓为了占领关中,控制朝廷,不得不拉拢世家,但这些世家依然背地里反抗他,虽然和其自身残暴的性格有关,但不得不说,世家将就出身门第,这一点,某与董卓一样。”

    贾诩眼中露出赞许之色,便继续说道:“如今司隶新定,主公又因为先后平叛牛辅、李傕、郭汜之乱,后又与马腾、韩遂大战与眉县,我军消耗不少,此时宜当休养生息,然后向北用兵。”

    “北?文和说的是并州?”

    “不错,并州无主,河东和河内太守割据一方,不服主公,现在当蓄养实力,然后消灭白波谷和黑山,迁流民于并州,以巩固我放实力。”

    吕布委实不甘心的道:“如此,就眼睁睁看着曹操攻下徐州,实力又进一步上涨,而本将却是什么也做不了?”

    贾诩疑惑的道“主公目光为何一直在曹操处,曹操虽有雄才,日后实力终将大成,实乃我军之劲敌,但眼下却不是。眼下曹操就算占领兖州、豫州、徐州,但曹操日后必然要面对袁绍。袁绍现如今与公孙瓒大战于幽州,无暇南下,等公孙瓒一旦覆亡,袁绍定然会南下,到时候与曹操之间,也终将不可避免一战。有曹操去和袁绍相争,主公何必去染指兖州。兖州虽是一块好的肥肉,虽然好吃,但不好咽,主公还不如先放着,等时机成熟之后再去吃,也为时不晚。”

    贾诩哪里知道,吕布如此忌惮曹操,是因为自己梦中梦到兵败徐州,被曹操围困在下邳城。所以时时刻刻,吕布都在密切关注着曹操的势力。

    贾诩虽然不赞同出兵兖州,但吕布心中还是依然忌惮曹操。贾诩说的对,兖州虽然好吃,但不好咽,兖州北边便是黄河,跨过黄河就是河北地界,是袁绍的势力。袁绍出自四世三公,被任命渤海太守,短短一两年时间,变席卷河北,和北方枭雄公孙瓒分庭抗礼,如今更是压制着公孙瓒在幽州一带,可见袁绍的实力强大。

    若是占领兖州,届时袁绍南下,自己必然会首当其冲。正如贾诩说的,与其还不如让曹操去和袁绍直接相争。

    贾诩虽然说的有理,吕布也点头附和,但还是让贾诩密切关注兖州曹操的动向。

    贾诩心中无奈,他知道吕布定然还是想着要偷袭兖州。

    “接下来,当加紧训练兵马,趁着曹操东征徐州之际,该出兵白波谷,收复河东和河内。”

    吕布沉声道。

    贾诩道:“此二处要收服不难,不过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主公若是想要出兵河东、河内,得需要有个理由。”

    吕布自然明白贾诩口中所说的理由,这个理由是出兵的理由。虽说吕布身为太尉,但也不能无故攻伐各地,更何况河东、河西都是朝廷治下,没有朝廷的允许,无故出兵只会授人以柄,给别人攻打长安的理由。

    当然并不是说,这个理由可以无往而不利,但至少,可以激励己方士兵的士气,同时也能弱化敌人的反抗情绪。

    “文和以为呢?”

    吕布自然是崇尚无力,故而没有太在意这个出兵的理由,但贾诩却想到了。

    “白波贼先前勾连匈奴,攻打长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主公身为朝廷太尉,出兵剿匪,自然名正言顺,消灭白波贼之后,便可以顺势拿下河东。河东太守王邑不过是一个文吏,不谙兵事,以至于白波贼能够肆掠河东,又如何是主公的对手。”

    “哈哈!”

    吕布笑着道:“还是文和足智多谋,就依文和之计。趁着这段时间,本将将要亲自训练士兵。”随后吕布又想到一事,问道:“苏双、张世平前往并州购粮一事进行的如何了?”

    长安粮草不多,吕布为了日后能够出兵并州,不得不将从从董卓搜刮来的金银,让苏双、张世平二人前往荆州收购粮草。荆州富庶,钱粮甚多以二人经商的手段,要想收购并不难。

    贾诩摇了摇头道:“刘表虽然无能,但粮食乃是军中必须之物,若是有人大量收购,必然会引起刘表的警惕,故而二人已经不得不分散收购粮食。”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长安粮草虽然不多,但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和贾诩商量了一些细节后,贾诩变告辞离去。

    剩下吕布一人,在书房中好好的捋捋和贾诩商量的细节。这时严馨带着一名侍女,跨进了书房。

    吕布眉头一皱,见是严馨也不好发火,心中则是想着,日后不管是谁,进来都要通报,就算严馨也不行。书房乃重地,岂能容忍随意进来。

    严馨从侍女手中接过一碗乌鸡汤,递到吕布身前道:“夫君,连日来曹操军事,幸苦了,喝了这碗汤吧。”

    吕布结果汤,问道:“怎么还没去睡?”

    严馨幽怨的道:“夫君,妾身已经来长安好些时日了,夫君一直忙于军事,都甚少来看妾身。”

    吕布喝完汤之后,道:“夫人,如今诸事繁多,的确是忽略了夫人。今日也罢,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便去夫人那儿就寝。”

    严馨喜上眉梢,从吕布手中接过空碗,将之交给侍女,而后上来挽着吕布的手臂。

    严馨也是一个美人,因为结婚和有了孩子的缘故,加之身材曼妙,体态婀娜,身上多了一份成熟的韵味,闻着那淡淡如兰花般的体香,吕布内心那压制许久的激情,如火般燃烧起来。是夜,吕布在严馨的房中休息,一夜自是春意绵绵,柔情似水。

    翌日,吕布早早的来到了军营内,和往常一样,依旧是训练骑兵。

    自从实行军队改革以来,吕布已经将长安的兵力由原先五万去掉老弱病残,只有两万步兵,和五千骑兵。

    虽然兵力少了,但是战斗力却是提上来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军队的番号已经正是更改了过来。

    赤卫骑乃是吕布的近身骑兵,人数在五百人,暂时由典韦和秦宜统领。赤卫骑乃是骑兵精锐中的精锐,装备自然也是最好的,这支兵马由吕布亲自训练。

    其余三支骑兵御林骑、虎贲骑、貔貅骑各一千五百人,暂时全都收归吕布统领,只有战时吕布才会授权麾下将领统领。

    至于步兵,禁卫军是负责守卫长安,和巩固皇宫,当然如今皇宫人去楼空,所以主要责任是护卫长安。这一部,兵力在五千,不过人数虽多,但一定要绝对的忠臣。

    虎贲军,羽林军,虎卫军、戍卫军则是虽吕布出征,至于屯田军,则是从这些骑兵和步兵中淘汰下来的士兵,这类士兵平时主要的任务是屯田,农闲之时也要训练。

    当然淘汰下来的士兵,由钟繇负责,将一些人编入到各地去屯田,由朝廷提供耕作器具和种子,一部分人编入各郡县之中,从事于缉捕盗贼的衙吏。

    这样既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也不至于让被淘汰下来的士兵们寒心。日后吕布便打算继续这种模式,征战各地之时,补充精锐,然后淘汰老弱病残。

    军营是一座巨大的军营,营中错落有致的分布着上百来个军帐。东西南北各有一处巨大的校场。清晨,一缕阳光从东边升起,给天地之间镀上了一层薄薄的纱衣。此时的军营内,已经开启了一天疯狂的训练任务。

    校场之上,骑兵和步兵各自在将校的带领下进行着热火朝天的训练。

第七十二章 东观学院() 
吕布自从击败韩遂和马腾的联军之后,回到了长安,一面实行屯田之策,训练士兵,一面以苏双、张世平的商队,逐渐发展细作情报,不忘关注天下大势,正可谓是外休兵事,内修政理。

    当然吕布并不擅长政事,这些都是依靠贾诩、李儒和钟繇等人,兵事方面,则是吕布亲自带着一众将领训练。政事不擅长,但对于统帅和训练士兵方面,吕布可以说颇有心得,要说到训练步兵方面,纵看吕布麾下无人能超过高顺。

    但高顺如今屯兵在温县,窥伺河内,更何况高顺乃是统帅之才,吕布当然不会只用高顺来练兵。

    吕布亲自训练士兵,也是有自己的私心。因为吕布想实行军事改革,将军中将领的私兵收归自己麾下,此无疑会触动这些将领们的利益,会引起一些叛乱。所以在未真正大刀阔斧改革之前,只有自己亲自训练,才能收拢三军将士之心。

    如果仅仅训练自然是无法达到这个效果,吕布自然是以身作则,然后恩威并施,于军中提拔有能力的将士。这些人被吕布提拔,自然会对吕布感恩戴德,心中对吕布的忠诚无意识之间在提高,虽然眼下看起来效果并不明显,但日后这种效果会无形之中放大。

    连日来吕布亲自带领众将逡巡于军营之中,督导士兵训练,点播他们的武艺。在军营中,向来强者为尊,更何况还是带领他们打了许多胜仗的天下第一的吕布,他们的主公亲自指导,让这些士兵充满无限的斗志和豪情。

    吕布除了回太尉府处理内政之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夜宿于军营中,和士兵吃的都是同样的伙食,睡的是同样的床榻。白天吕布也亲自和这些士兵训练,无论什么样的训练内容,吕布也是带着众将和士兵们一起完成。

    现在吕布身为长安的掌权者,拥有自己的势力,不再像之前那样在董卓的麾下,所以现在吕布可以大刀阔斧想着如何提高自己麾下士兵的战斗力。

    这个时代打仗,士兵的死亡其实很多并不是战死的,而是受伤而死。因为这个时候医术并不发达,士兵们一旦被利器所伤,伤口容易感染,这个时代医术可不是像现代这么发达。那时候士兵一旦感染,便是等于被宣告了死亡。

    所以要想提高士兵的战斗力,除了训练士兵的体能外,还要改善攻城器械,提高医术水平。

    故而吕布又命人开设器械营和医匠营。器械营由李肃掌管,李肃虽然才能不行,但是让其管理器械营还是可以胜任的,自从上次被吕布杖责之后,也没有生出一些怨言。

    但有一点器械营直接归吕布统领,没有吕布的授命任何人无权指挥,李肃见吕布如此重视器械营,知道吕布对自己的信任,心中感激,对吕布的忠心更进一层。

    至于医匠营,同样人才凋零,只能暂时设立,以太尉府的名义,招募这类的医师,由于前来投靠的人门可罗雀,固然是吕布的名声摆在那儿,同样也是由于医师地位低下所致。

    除此之外,吕布还想开设学府,培养人才为自己所用。东汉时期,洛阳有东观藏书阁,内藏诸子、五经、传记等各类书籍。后董卓迁都洛阳时,蔡邕便命人将这些书籍命人装上车,运送到长安。

    如今这些书籍都藏在蔡邕的府中,蔡邕是大儒,又熟悉两汉史实,也没有因此而诘难蔡邕。吕布想开设东观学院,不仅是想招收人才,同样也想以此吸引天下才子。

    这个时代是世家门阀的天下,书籍一类全都掌握在这些世家手中,寒门子弟要想能够学到知识,不得不依附世家。

    开设东观学院,利用东观所藏书籍吸引才子,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嫡系。

    十常侍时期,为了培养自己的知识分子,对抗世家,曾经利用灵帝洗好诗词歌赋的性格,开设了鸿都门学,吕布如今正是效仿十常侍。

    但要开设东观学院,总要有个声名显赫的大儒作为招牌,才能吸引天下才子,而眼下,遍寻司隶,蔡邕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吕布早就想利用蔡邕的名声,吸引天下贤才之士,如今回到长安,在处理了军事之外,剩下的便是这个东观学院一事,想了想,吕布觉得还是得亲自找这个蔡老头。

    以蔡邕的脾气,若是一般人,哪怕是钟繇前去劝说都不可行,但吕布却可以,因为吕布救了他的女儿文姬,他欠吕布一个人情。

    去蔡邕府上,吕布还有个目的,就是前去看望貂蝉。回到长安一月有余,自己一直未曾前去看望,若不是顾及严馨,吕布早就将貂蝉娶了过来。

    如今的蔡邕可谓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躲在家中修纂汉史。这也是他的夙愿。闲暇时,于府中喝酒吟诗,抚琴唱和,倒也乐得逍遥自在。

    这时,蔡府的管家来报,说是吕布来访。蔡邕想到是吕布,自己还未曾感谢他当日救了文姬,急忙让人将吕布请了进来。纵然不喜欢吕布,但自己的确欠他一个人情,当面感谢还是必要的。

    “蔡中郎好生惬意啊。”吕布一进来就见到蔡邕正在品茶,手中还捧着一本竹简。

    蔡邕见是吕布,连忙起身,将吕布引入坐下。几月不见,蔡邕见到眼前的吕布变化已经很大,不怒自威,英武不凡的气势之间,更多了一份成熟稳重,而不是当初那个让人见了,一个空有武力的武夫。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仁主之气吧。身居高位,吕布的威势日重,而不是当初那个只知在战场之上拼杀的武夫了。经历可以锻炼人,平定牛辅之乱,击败马腾、韩遂联军,也渐渐地锤炼了吕布。

    见蔡邕出身,吕布望了望自己,道:“怎么,蔡中郎如何这样看着某?”

    蔡邕连忙道:“太尉大人勿怪勿怪,只是几月不见,太尉大人气势更甚往日,当真让人忍不住赞叹。”

    “哈哈!”吕布笑道:“蔡中郎可是说,某身上的行伍气息甚重?某不是一个武夫,当然比不得蔡中郎的儒雅气质。”

    蔡邕脸色尴尬地道:“太尉大人莫怪,邕没有其他意思。”

    “无妨,中郎大人这样说也没什么。布素来粗豪,从不介意这些。”

    蔡邕还真没有吕布说的那种意思,只好不再在这个话题上多聊,转而道:“日前听闻太尉击败韩遂、马腾联军,后又伏击韩遂兵马,如此看来,太尉大人智勇不凡,天下人都小瞧了太尉大人。”

    “呵呵。此等小事,当不得称赞。”吕布轻描淡写的叉了开去。

    不过蔡邕神色郑重的道:“说起来,若不是太尉大人平定关中,如今关中百姓又如何能够享受太平,这全因太尉大人你的功劳。”

    “我辈男儿,浴血沙场,无非是为了保境安民。”

    蔡邕不置可否,保境安民不错,不过想必也是野心驱使罢了。只是蔡邕没有点破,而后才道:“今日太尉大人莅临寒舍,无论如何都要留下,让邕陪大人小酌几杯,以感谢当日太尉大人的救命之恩。”

    蔡邕招呼一旁的管家道:“派人去厨房里准备酒宴,今日留太尉大人饮宴。”

    那管家恭敬一声,便去准备去了。

    “好说好说。”吕布道:“伯喈也别开口闭口太尉大人,既然真心想感谢我,便唤某字如何?布也唤蔡中郎字如何?”

    蔡邕心说,我唤你表字可以,你唤我表字,岂不是将老夫和你置于同辈了吗?不过蔡邕也是真心感谢吕布两次救命之恩,一次是文姬被掳,是吕布救回来的,二是被王允下狱,也是吕布救了他,两次救命之恩,蔡邕又岂会纠结这个。

    “好好,就依奉先。”蔡邕笑道。

    吕布转身看了看,不见秀儿,问道:“怎不见貂蝉姑娘?”

    “哈哈。”蔡邕抚须笑道:“原来奉先是来见秀儿姑娘。”

    蔡邕意味深长的道:“自古美人配英雄,奉先当世英雄,早已讨得秀儿姑娘的芳心。奉先且放心,说起来,吾与王允同辈,其义女也相当于吾女,秀儿又与文姬相熟,她二人姐妹情深,自然不会慢待了秀儿姑娘。不知奉先是不是要去见见秀儿?”

    “不急,既然貂蝉一切安好就好。待稍后布自去寻貂蝉。”

    吕布岂能听不出蔡邕话中的揶揄的意味。

    蔡邕眼中闪过浓浓的笑意,吕布对秀儿姑娘喜欢,自然不会再觊觎他的文姬,此时,蔡邕倒也不觉得吕布是那么的讨厌了。

    吕布不知道蔡邕心中的多余的想法,想了想道:“今日前来还有一事要与伯喈相商,还望伯喈能够答应。”

    “哦?何事?”蔡邕心中一愣,莫不是吕布还惦记着他的女儿文姬吧?说真的,对吕布,蔡邕现在谈不上讨厌,但也没有达不到欣赏的地步,所以自然不希望吕布对文姬还存在着什么幻想。

    “吾欲开设东观学院,正缺一人为院长。伯喈素来在士林中德高望重,闻名遐迩,乃是一代大儒,若是伯喈能够充任这东观学院院长一职,天下士子无不过江之鲫,前来投奔,于伯喈而言,也是一件名垂千古的美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