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欲医忏悔录-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都打上了水泡。
    要知道,即使是若干年后那场震惊世界的非典事件,也没有哪家医院突然会面对超出自己承受能力无数倍的病人。而在当时的房山乡,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医生都没有几个,传染病爆发的相关反应机制更没有现在的完善,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是依靠本院的一点力量苦苦支撑。
    宿舍的床已经没了,王雨等住宿舍的医生护士就24小时窝在了病区。累了,在办公室的长椅上躺下。饿了,干粮应有尽有。回家住的医生们早晨6点就到了病房,大家挤在几大盆稀粥馒头油条烧饼前一通猛干,然后散伙开工。一名医生带一名护士负责若干张床位,起先是十张左右,后来到了20、30……。随时都可能有病人出现并发症,医生必须不停地在病房转,根本不敢坐下写病历。只好一手抱着病历得空便写几个字,一手抓着酒精棉球准备物理降温(伤寒不宜药物降温),脖子上的听诊器从来不摘下,随时准备检查。
    更苦的是护士,如果说医生们累的主要是心力,她们的体力则超负荷支出,从睁开眼睛开始,就是风车一样地转、转、转。加药水的护士一上午下来,手就酸得抬不起来。负责输液的护士,最后眼睛完全地看花了。就是抄写医嘱的护士,抄到最后也是手酸眼花无法支持。这时原来会打针的行政人员、辅助科室人员便顶上(乡医院职工会的很杂,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让她们歇一歇手。
    中午罗院长照例组织三大盆菜:红烧肉一盆、汤一盆、蔬菜一盆。花样不多,数量足够,饭管饱。这实在已经是罗院长的最大能力了,大家根本不去想饭菜好不好,一哄而上吃得开开心心,吃完照旧开工。又是一通忙乱,到了晚上,照例三大盆端上。然后继续拼命,即使是回家住的医生,也要到8、9点才回家。
    病人,却仍在源源不断地涌进。
    好在外界的支援终于来了——
    这是我亲历的事件,至今想来,犹是热血沸腾,可惜时间紧写成了流水帐,下午那章好好组织一下,争取反映出那时的特殊感受来
三 第11章 传染病爆发(中)
    “王医生,王医生。”一只手使劲地摇晃着长椅上酣睡的王雨。王雨正梦到一张宽大柔软舒适无比的大床,被这一摇,大床呼啦塌下,摔疼了的王雨恼火地睁开眼:“干什么?”
    潘佳燕被他声音一高,吓得连忙缩回手。王雨这才明白该轮到自己接班,这小丫头是来叫自己的。看着她那受惊的眼神,王雨歉意地笑笑:“谢谢你。”纵身跃起,顺一下歪在脖子上的听诊器,用力舒展双臂,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病人越来越多了,好在乡政府及时介入救治,组织了一批帐篷和钢丝床、被褥,加上王雨他们的宿舍,总算勉强容纳下来,而且医护人员的饮食条件也改善了许多。可恨的是,每天都向上级报告疫情,上面却只是象征性地派几个人下来察看,又象征性地从别的医院调了几个医生护士帮忙。可是连伤寒爆发原因至今都没找到,却要求媒体不准报道,以免吓跑了即将参加县引资大会的外商。
    幸亏伤寒是经消化道传播,倒不需要特殊的隔离条件,要是别的病也象这样,非出事不可。王雨边走向自己负责的区域边恨恨地想着。
    “药来了,快来帮忙。”一辆大卡车开到门口,却被帐篷挡住路进不来。王雨和几个年轻的医生护士立即跑出去帮忙卸药,那一瓶瓶盐水平时抓在手上没什么,但成箱成箱地搬,还真有点沉重。王雨倒不觉得如何,那边护士中最为娇小的汤银花却被压得几乎动不了步。
    “人还没有盐水重,偏偏要逞能,快回去歇着吧。”并肩战斗几天,王雨已经跟她们很熟悉了。
    “就是,小王都心疼死了,你不顾自己也要顾小王的一片心意啊。”矮子人小力气倒不小,边跑边取笑他俩。
    一贯口齿伶俐的汤银花却不理睬他们,矮子惊讶道:“咦,叫叫鸟也有哑巴的时候?”话音未落,汤银花身子一摇,倒向地面。
    “小汤!”众人都惊呼起来,幸亏王雨离得近,一把扶住她,只见她面色苍白,脸上冷汗涔涔。王雨连忙将她轻轻放平,一听心音,咚咚咚跳得乱七八糟。是频繁早搏,她有心脏病史?怎么也不说?
    护士长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哎呀,这个小丫头,叫她不要死拼命,这不心脏病发作了。”
    “不拼命行吗,上面那些老爷逛一圈就走,没有人来帮忙,早晚我们都得倒下。”矮子忍不住发起牢骚。
    “别废话,不也从别的医院协调了几位医生来帮忙了吗?”
    “没错,可为什么不能把病人转走一部分?别说人手还是不够,就是足够了,我们的硬件也跟不上,不能给予很好的处理啊。”矮子很不理解。

()免费电子书下载
    牢骚要发,事情要做,不理解也要做。看到满院的伤寒病人,大家就把牢骚忘到了九宵云外。眼睛里全是伤寒、伤寒。倒是病人们反倒显得轻松舒适,一副无病无痛的样子。其实发热尤其是持续发热,又伴随着消化道等各系统的症状,是非常难受的。而且伤寒严禁有渣饮食,老百姓们就理解为要饿肚子,虽然医生说可以吃一点无渣的食物,他们就是不肯吃,光是饿就够受的了。要在以往,病人们会不断地呼唤医生,恨不得立即解决。而现在他们看到护士累得倒下,看到医生没日没夜地陪在身边,反倒都不吭声,弄得王雨他们要经常叮嘱:“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说,免得误事。”
    历史经常有趣地重复,纸里包不住火却仍然要包的故事一再上演,最终纸终于被烧破了,早该到来的水也不得不来了。
    虽然晚了点,但毕竟是来了。我们可爱的老百姓是不会计较的。因为原来没有,而现在毕竟有了,这就够了。
    省、市、县,大队的人马源源不断地杀进房山乡,大堆的药品源源不断地到来,高级的专家亲临前线,给予了英明正确的指点:“你们怎么还首选氯霉素?这药副作用太大,甚至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早就该淘汰了。”
    似乎是说得很对啊,黄主任平时嗓门大得吓人,在专家面前却低得象做错了事的学生:“那应该怎么用药呢?”
    “喹诺酮类抗生素听说过吗?效果很好而副作用小,建议做为首选药物——比如环星。”
    这个环星是啥东东?黄主任们傻了,从来都没听说过。也难怪,虽然利润丰厚,但一院这样的大医院已经忙不过来了,医药代表们根本无暇顾及乡下的小市场。而乡医院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主动寻找新兴有效的药物。
    “这药好象县医药公司都没有,到哪买得着呢?”
    “这我倒可以帮你们弄。”
    “好啊,那太感谢了。”
    王雨跟病人们接触这些天,已经对他们的家庭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听专家说建议首选环星,不禁暗暗摇头。这药虽然确实是很合适,可要100元一瓶,一天要挂两瓶。病人都是农民,即便还到工厂做做,忙活一个月也多半弄不到200元,伤寒病程又长,大半个月挂下来,起码一年的收入就送给医院了,这可能吗?要知道现在氯霉素首选的治疗方案,从入院到痊愈出院,所有费用加起来平均一个病人也只要200元。
    水柔第一次跟他在听雨楼约会,就以环星为例,让他计算收入。虽然后来一直没问水柔这里头究竟有多少利润,但他早就明白了:越贵的药,水分越大。
    要是刚毕业那会,他肯定会据理力争,但现在他选择了沉默。
    专家继续去检查病人,等他出门,黄主任低低地咕哝一声:“娘的,是人是鬼都想来混乡下人的钱。”脸上随即绽开爽朗的笑意,追了上去:“叶教授,这边有个……。”
    负责记录专家宝贵意见的矮子又捅捅王雨:“一路货色。”见王雨不解,他伸手到桌肚里掏出一个空盒子:“呶,老黄建议厂长用的药,老黄亲自去买的。”
    王雨抬眼一看吓了一跳,这药一支近2000元,虽然不是最贵的药,但也实在不便宜了。
    对了,来了这么些天,还没看到过一个医药代表,不知这乡医院有没有回扣这回事?——
    提醒一下,现在的背景仍然是90年代初期,所以有些事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理解。
    比如环星,现在早不算什么新、好的药了,价钱更是便宜得很,但那时的情况确实如此。
    再比如,算了,大家自己代入那个年代去看就OK了
三 第12章 传染病爆发(下)
    “潘佳燕,9床酒精擦浴。”“潘佳燕,18床心电图检查。”“潘佳燕……。”王雨一张嘴,潘佳燕就象一只勤快的小燕子一样飞了出去。看得王雨满心舒畅:有跟班真好,动动嘴皮子啥都解决了。
    潘佳燕是某领导的侄女,学习成绩平平,中考惨遭挫折,只好待业在家。后来领导叔叔的慧眼敏锐地发现:今后医生这个职业将越来越吃香。就亲自出马把她送进了医院,先学着干起来,准备过段时间再送到卫生学校上个内招班,然后转正,就算功德圆满,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国家的保障了。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国家财政几乎是全额拨款,谁不想挤进来吃一口国家饭?
    自从援军陆续抵达,八方英杰齐聚房山,人手一下充足起来。忙得够戗的黄主任终于喘了一口气,开始考虑潘佳燕的带教问题。由于在控制疫情中表现突出,王雨的技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在一次晨会黄主任半开玩笑地问谁愿意带潘佳燕时,刚好潘佳燕跟王雨坐在一起,大家一起哄,王雨也就得到了这个小跟班。
    医生们在医院里苦干,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治伤寒病,院外大街小巷的流言却突然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自来水有毒!政府已经命令停止供水了。”
    “我知道,有人在水里面扔了砒霜。”
    “是水厂原来的厂长扔的。”
    “放P,不是砒霜,也不是水厂扔的,是医院扔的很厉害的毒药,外国进口的,他们想叫大家都生病,就好赚钱。”
    流言一日之间传遍全乡,人人心惊胆战,见到水就害怕,有些病人看医生的眼神都变了。整个房山乡笼罩在一片恐怖的气氛中,部分挖井少的村庄,很快井水就见了底,性子急燥的竟然在井边抡开了拳头。在省市领导的眼皮底下出现了不稳定局面,乡政府的干部急得团团转。

()
    防疫部门的人傻了眼,在查出伤寒爆发是因为自来水严重污染后,他们立即要求水厂停水并开始了全面的消杀工作(消毒杀菌),又按照惯例没有向社会公开停水原因和伤寒流行原因,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谁知这次事件对公众影响太大,流言蜚语蔓延得比刮台风还快,眼看再不采取措施的话,后果难以预料。于是本县有史以来第一个疫情公告新鲜出炉了:
    公告:经有关部门检测,房山乡自来水厂取水口遭受伤寒杆菌污染,造成伤寒流行。政府已经全力以赴进行杀菌消毒工作,可望在短期内控制,请群众安心生活,不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公告还真有点用,病人们和医生的关系渐渐恢复正常,干劲又回到王雨等人身上。只是虽然上级很重视这次疫情,却始终不分流病人,矮子都叨咕了好多次,王雨也搞不明白:如果开始是有关部门反应迟缓不能及时分流的话,现在为什么还不分流硬是让病人住帐篷呢?他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终于有一天拦住了罗院长。
    罗院长伤寒刚爆发时眼睛整天红通通的象挂了两个灯笼,衣服皱巴拉叽的也不管,现在精神十足、一身清爽,就象刚出笼的白馒头。听王雨说完,他苦笑着拍拍王雨:“这次伤寒流行,我们医院亏损很大,虽然财政拨款不少,但那是固定的,如果有了多余支出,还得自己消化。病人走了,到哪消化?就这样都消化不了。你现在是医生,有些事情不要管,看病就行了。”
    亏损?不会吧老大,我虽然没做过生意,帐还是会算的。毛估估这次也赚大了,怎么可能亏损?王雨大惑不解,又不好意思再问。
    转眼到了标志性的一天:无新发病伤寒病人。在这胜利的日子里,有关部门领导再度亲临医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赞扬了医务人员不畏困难坚决与病魔搏斗的精神,赞扬了医务人员视病人如亲人的高尚医德,赞扬了医务人员……。领导相信,在……的领导下,在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下,肆虐的病魔一定会被击败,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哗哗哗哗,掌声如雷。领导亲切地与医务人员握手,又亲自视察了伤寒的控制情况,然后一干人等浩浩荡荡杀奔酒店,亲自视察房山乡饮食卫生情况去也。
    由于工作闲了,王雨忽生奇想:是否就是吃饭吃得亏损了?可刚从医院里奔赴喝酒战线的领导同志总计也只有一十八名,能吃得了多少钱。近千的伤寒病人起码也得为医院净赚他十来万吧,一天两桌,一桌200好得很了,吃一个月也不会亏,究竟是亏在哪里呢?
    他在傻想的时候,医生们正兴奋地围站在办公桌前,围剿五六盆香喷喷的饭菜,矮子见王雨时而停筷沉思,又捅捅他:“兄弟想啥呢,是不是想老婆了?”
    “潘家妹子不是在这里吗?是不是嫌我们碍事?可以让开。”
    “我看啊,王雨他是吃着碗里想着锅里,还惦记着菜市场里,潘家妹子你可小心了,一定要看紧看牢,千万莫被他跑了。”
    “潘家妹子我这里有根裤腰带,借你绑牢他。”
    “要死啊你们。”虽然在一起这么多天,潘佳燕已经老成许多,但还是禁受不起这样的玩笑,在哄堂大笑声中,红着脸躲开了。
    “别胡闹,我是在想,龙抬头的酒菜味道不知道怎么样。”
    “那还用说,绝对一流,大厨可是专门从省里请来的,还是领导有口福啊。”
    “呸,我们拼命做,他们拼命吃,凭什么。”矮子不服气了。
    “吃就吃吧,就那么几个人,也吃不了几个钱,眼不见为净。”
    “你们知道什么。”老资格的包医生神秘地压低声音:“你们以为就这几个人吗?吃饭的时候有点关系的人全去龙抬头,有身份的省市领导在三楼,一般的领导跟司机、秘书等等在二楼,不是领导的七大姑八大姨九大叔们在一楼。那是天天爆满啊。”包医生灌了口青菜汤继续说:“你们知道他们喝什么酒?抽什么烟?还有,光吃饭就行了吗?吃得了还要兜着走,来者有份,童叟无欺。”
    王雨心里迅速地盘算着,这样也不会亏,到底还亏在哪里呢?——
    嘿嘿,在下也小小腐败一下——友情广告时间:
    《抗日烽火之烽火燎原》——铁血豪情,卫我中华,《佛本是道》——大神大作,看了包爽
三 第13章 一笔糊涂帐 t
    想破脑袋无用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泄露天机的,居然既不是院长,也不是会计,而是一个衣衫破烂、满口烂牙,一张嘴就能把一屋子人熏昏的外地打工者老谭。这人已经40多岁,正跟同伴哼哧哼哧地抬了一张新的木床进来,一个已经恢复得差不多的年轻病人从病房里跳出来,速度快了点,一下把他撞倒,幸亏床被走道边的空钢丝床搁住,没压着人。那病人见老谭两人站起来伸胳膊伸腿,一副没事的样子,伸伸舌头就往外走,老谭一把拉住他:“站住,往哪块跑?”
    “嘿嘿,我没跑,反正你们没事,拉住我干吗。”
    “我们没事,这床可有事了,你看看,榫头掉了不说,漆都擦掉了,叫我们怎么交货?”
    “榫头装上去就成,漆么,我赔你5毛钱,你找点漆滚一遍不就行了。”
    “说得轻巧,5毛钱,你当这是泥巴捏的床这么不值钱?”
    “本来也不值什么钱,你看这轻得。”病人一手握住床腿,轻轻巧巧地就抬起了一边。
    “胡说,这一张床要200,你5毛钱就想打发?”
    一刹那间,走道上一片寂静,几乎所有看热闹的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乖乖,200,这张床不要说用手掂分量,看看就知道是不值钱的玩意,怎么可能抵得上一般人近两个月的工资?那病人冷笑道:“你想讹老子,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

()免费TXT小说下载
    老谭叫起了撞天屈:“我要骗你不得好死,这床卖给医院就这个价,我们卖了50张全是这个价,要是医院不要这张,你就买下吧。”
    热闹一番,终于了结,包医生看毕热闹,对众同事道:“这个老谭我认识,他给我家送过家具,是家具店的伙计。他的老板是乡长的连襟。”
    王雨恍然大悟:50张烂床就10000,而此前早已经买了足够的钢丝床,估计价钱也是不菲,这一批床根本用不着,想必是借这次伤寒爆发硬塞给医院的。那么被褥等一切杂物都可以照此办理,价钱翻上几个跟头再说,反正国家的钱不赚白不赚。这次事发突然,医院里买的东西可真不少,再加上吃喝送的钱,难怪近千的病人都要亏。
    那么罗院长等有关的人岂非都有好处?TM地还是要做官。
    正在想象做官之后的风光,潘佳燕跑过来:“王老师,电话。”
    是胖子打来的,他劈头就骂:“你小子还有没有良心,吴清影为了去看你,传染上伤寒,发热都好些天了,你也不去关心关心她?”
    啊?!王雨大吃一惊,清影来看过我?我怎么不知道。可是胖子的话却言之凿凿,不由人不信:“她住在我们医院传染科里,限你今天晚上之前必须赶回来。”
    王雨连忙请假回宁城,一路之上心事重重:这些天忙于救治伤寒病人,忙得昏头涨脑,已经瘦了好几斤,竟然忘记了清影和水柔两人。清影明明因为自己那个“飞吻”非常生气,怎么会来看我?水柔明明说过几天就回宁城,自己呼机也一直都开着,可这么多天过去了,怎么一点消息也没有?她不会有事吧?而清影水柔,两个女孩,这笔糊涂帐该怎么算呢?王雨越想越头痛,只觉得比控制伤寒要困难得多。
    一下班车,王雨就急忙找公用电话呼水柔,可是她几乎从不关机的大哥大竟然关着,呼机更是毫无反应。王雨更为着急,直后悔当时没有要来她家里的联系地址。可是眼下先看清影要紧,王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