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国,魏王刚刚回绝了信陵君的求官请求,痴迷地看着一位衣着华贵,却看似女子,却胜比女子的男人舞剑。
韩国,韩王刚刚封赏了一个名叫姬无夜的青年将军。自鸣得意地喝着酒,认为自己慧眼识英才,将会是韩国的中兴之主。
楚国,下过早朝已经四十余岁的楚王,兴冲冲地跑到了嫣妃的寝宫。抱起正在跟着太傅学习的幼子,时不时还考校考校自己唯一的儿子。虽然这位小公子回答的不尽如人意,可楚王还是哈哈大笑。
赵国,赵王正在饮酒,太傅焦急地跑过来,向赵王诉说太子的顽劣。赵王却是不以为意,挥了挥手,继续饮酒,连话都不愿意回。太傅只能叹了口气,然后低着头,继续去教导太子。
赵国邯郸城,赵政已经收拾好自己的衣物了。门外,赵悦雇佣来的一辆小马车已经等候多时了。
“好了没啊!”门口,已经等了许久的马车夫第三次问道。
“来了!来了!”赵政扯着自己的小嗓门回应道。
终究还是要离开了,赵政心中想到。这个虽然宽敞,却显得有些破败老旧的宅子,没有给他带来荣誉和衣食无忧。却给他提供了一块遮风避雨的场所,也让他感受到了天下间最无私的爱,他的人生或者说是童年,并不遗憾。
“吱!”赵政轻轻关上门,背着自己的小行囊向着门口走去。
赵姬正站在门,安安静静地看着他。
赵政走到赵姬身边,抬头看着赵姬。朴素的头饰,褪色的衣服,却是丝毫也不能掩盖的住这个不过二十多岁女子的美丽。
赵政伸出自己的小手,俏皮地笑了起来。
赵姬微微一笑,也伸出自己的手,轻轻地牵着赵政的手,向着马车走去。
赵姬的手本不算太大,却总能将赵政的小手包裹住。本来,应该是柔弱无骨的芊芊细手,赵政此时已经能略微感受到指尖渐起的茧子。
就是这样的一双美丽却又柔弱的手,紧紧地保护着赵政,牵着赵政一点一点的长大。
“啪嗒!”坐在马车里,低着头的赵政不自主的落下了一滴泪。
察觉到赵政异常的赵姬温柔地伸出双手,轻轻地抬起赵政的脸庞。
“政儿,不要担心娘,娘自己能照顾自己。你要好好跟随先生学习,你要记住,你是秦国的公子,不能丢了秦人的脸面!”赵姬温和的嗓音在马车内响起。
赵政愣愣地看着赵姬,这个温柔无依无靠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放心。
他不知道他走后,那些无赖还会不会再来纠缠这个温柔美丽的女子,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再省吃俭用,只为给自己添一件新衣服。
突然间,赵政猛地抱住了赵姬,哽咽着说道:“母亲,政儿会好好学。政儿记住自己是秦国的公子,不会丢了秦国的脸。政儿不但会做好一个秦国公子,将来政儿还要成为秦国的王!政儿要赐母亲太后的名分!可是,母亲……”
赵政抬起头,泪汪汪地看着赵姬说道:“母亲在政儿不在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今后政儿不在了,母亲每天一定要多吃点,多休息休息。不然,政儿回来会心疼的。”
赵姬笑着点了点头,宠爱地再次将赵政搂在怀中。
马车行的很快,仿佛这个赶马车的车夫天生是个性急的脾气。没过多久,赵政便到了中隐老人的家门口。
赵姬带着赵政走到门前,刚要敲门,院子内便传来中隐老人的声音:“是政儿来了吗?进来吧,门没锁。”
“正是政儿,老师!”已经清楚这个世界是秦时明月世界的赵政,并没有对中隐老人未见其人,先知其人的本事感到多少奇怪。
赵政高声地应了一句,便推开门,走了进去。
“夫人请留步吧。”赵姬刚想跟着走进去,便听到了中隐老人的声音。
赵政一震,脚下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院子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过了片刻,赵政还是继续向着屋内走去。这次,赵政没有回头。
就在赵政重新向着屋子走去时,院子的门也“吱吱”地缓缓关上。
门外的赵姬看着逐渐消失在门缝里的小身影,神色不变。心中却很是欣慰,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终于是迈开第一步了。
院门里中隐老人的主屋并不远,好似一切设定好的一样。当赵政刚刚踏进屋门时,院门也“嘭”的一声关上了。
中隐老人正随意地靠着书桌坐着,听见赵政的脚步声,中隐老人也是随意地问道:“政儿,有怨恨为师吗?”
赵政一愣,随后轻轻笑道:“老师,若是政儿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您还会收我为弟子吗?”
中隐老人呵呵一笑道:“不错,不错。今天,为师就教导你这人生的第一课。”
“人生的第一课?”赵政一愣,他行李还没放下呢,这就开始上课了?
“为师要教导你的就是学会抛开情感,去分析所发生在你周围的每一件事情。”
“抛开情感?可是,老师,人若是能抛开情感,还是人吗?”赵政疑惑地问道,有些不赞同中隐老人的观点。
中隐老人对于赵政的怀疑也不气恼,反而很是开心的点了点头,说道:“世人千千万万,固然是逃脱不开情字。但有一种人,却不得不去抛弃感情。成为一个没有感情的傀儡。”
中隐老人说了一半,便不再说下去。
赵政沉默了片刻后,接过话,说道:“要做到这样,世间只有三种。其一是人世间所谓至高无上的天道,其二是没有生命的死物,其三是能名垂千古的帝王。”
中隐老人高兴地一击掌,点点头道:“是极!是极!”
听到中隐老人极其肯定的回答,赵政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中隐老人的意思,赵政怎么可能不明白。
“老师这是要将我培养成一个千古一帝吗?”赵政心中疑惑的想到。
“老师,政儿此时做不到。有负老师厚望……”赵政略感歉意却是语气坚决地说道。
中隐老人笑容不改,反而是又点了点头,说道:“你若是此时能做到这点,那么现在就能出师了。为师也就没有什么本事能再教给你了。”
“谢过老师,只是政儿害怕实在难以完成师命……”赵政见中隐老人并不怪罪他,反而更加感到歉意。
“政儿!”中隐老人收起了笑脸,也坐直了身子,不再似刚才那副懒散样,沉声说道:“你是千古难得一见的良材,这世道乱了八百年。必须要结束了,否则我华夏宗庙难存。北部的匈奴日益强大,秦国还好,燕赵已经独木难支了。”
“所以,老师宁愿燕赵亡于同为华夏的秦国手中,也不愿其亡于外族之手吗?”赵政问道。
中隐老人点点头,随即盯着赵政,一字一顿地说道:“为师相信你能办到,就算如今不行,将来,世事也一定会造就你,让你成为一个无情无感的帝王。”
赵政感受到中隐老人那似海般的气势,有些透不过气来,只能微微苦涩地点点头。
第十八章 论道
中隐老人也是叹息地笑了笑:“现在让你明白这些或许是太早了……”
“老师严重了。老师想要天下华夏之人再也不受战火之苦,政儿甚是佩服。”赵政恭敬地说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隐老人无奈地诉说着。
这次,赵政没有回应。因为,他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回答中隐老人。战国,这个乱世,比春秋更甚。春秋之时,国家无论大小,世人无论贵贱均是名大于利。而现在,已经逐渐变成了利大于名了。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相张仪欺楚了,三次蒙骗楚王,这要是在春秋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所以儒家大贤孟子才有了著名的《鱼与熊掌》。
“罢了,罢了。后事如何自有后世之人解决,我只需做好眼前就行了。”中隐老人仿佛看穿了一切,自我安慰道。
“政儿,你是秦国公子,虽然现在生活窘迫,但依然身份尊贵。你,想学什么?”中隐老人又看着赵政,笑呵呵地问道。
赵政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道:“帝王之学!”
中隐老人听到赵政的回答,浑身一震。“这就是帝星吗?只不过是一个七岁的稚子,就已经有这样的目标了吗?”中隐老人震惊地想到。
“你确定?那你为何之前又不愿意做一位名垂千古的帝王?”中隐老人沙哑着声音,疑惑地问道。
赵政严肃地看着中隐老人,一本正经地说道:“正是政儿有着七情六欲,所以政儿才想试着成为一个千古帝王!”
“如何为之?!”这次中隐老人已经不单单是震惊了,还带这满肚子的疑问。
“政儿想要报答母亲,让母亲坐上这世间最为尊贵的位子,此为孝!”
“政儿想一统华夏,兼并南越,北匈奴,一除我华夏万世之害,此为义!”
“天下之间,孝义二道为大善,政儿欲全此二道,怎会成为无情无感之人。”
“最后,”赵政轻轻一笑,有些调皮地说道,“老师既然想将政儿培养成帝王之才,政儿若是不去做,岂不是辜负了老师的教导。而且,天与之,不取为贼!”
中隐老人听了,久久不出声。
赵政的心中也是噗噗乱跳,刚到老师家不过一天,哦不,一个时辰还没有就大放厥词,会不会惹恼老师?
“唉,或许是我错了吧。既然政儿你能有如此的雄心壮志,为师甚是高兴。唔……从古至今想当人王,有三种方法。我都讲给你听,你选选看,哪种最为中意。”中隐老人也不再纠结,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政儿洗耳恭听。”赵政双手一作揖,做出一副认真聆听的样子。
“第一,如三皇五帝,教化万民,广施仁德,此为帝道。”中隐老人说完一顿,看着赵政。
赵政轻轻思索了片刻,摇了摇头,似乎并不满意。
中隐老人也不生气,继续说道:“第二,如周国一般,施行分封,以礼束之,此为王道。”
赵政皱着眉头,又想了会儿,又摇了摇头。
中隐老人继续说出了第三种方法:“第三,就是一如当今的秦国,以武争霸,以战止战!这是霸道!”中隐老人说道最后一种方法的时候声音也不由自主的颤抖和兴奋。
这次,赵政明显比以前思索的时间更加长了,不过,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中隐老人又被赵政的反应弄迷糊了。帝道,王道,霸道这三个人主所统治天下的方法中,赵政居然一个都看不上?
“政儿,你认为这三个方法都不适合你?”中隐老人问道。
“回老师,这三个方法虽好,却并不是永久之法。”
中隐老人听了后,点了点头,并用目光示意赵政继续说。
赵政深吸了口气,说道:“先古三皇五帝之时,万民不通教化,与野人无异。所以,三皇五帝去教化他们,给予了他们实惠的好处,淳朴的人民自然会拥戴他们。”
赵政顿了顿,见中隐老人没有打断他的意思,继续说道:“到了周王朝,过了近千年的时间,有些人开始为了自己利益,不顾及道义。周公用分封满足了这些人的**,又用周礼规范礼仪。所以,无论是上层的各国贵胄,还是底层的平民都能受益。”
“但是,到了战国,七雄而立。各国国君已经不再满足当初的土地,甚至连底下的平民也渴望能建功立业。封侯拜相,萌泽子嗣。所以,各国才征战不休,各国合纵连横,礼法废弛。也只有霸道,以战止战才能得到真正的和平。”
“所以,你想先以霸道一统华夏,再推行王道?”中隐老人一听赵政的分析,便略微猜测到了赵政的心思。
赵政先是点了点头,而后却又快速地摇了摇头。
“这个礼法被废弛,道义被蔑视的时代,想要结束只能用剑去杀光自己的敌人。所以,政儿也是认为只有霸道能将一国推至顶峰,将一国之王变成真正的天子。”
“不过,政儿却并不看好周王朝的旧礼法了。所以,也不会推行王道。”
“你想推行一个新的政法?”中隐老人眯了眯眼问道。
赵政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政儿想要建立一个以天子为中心的政法,天下万事万物均取决于天子,真正做到代天牧民。”
中隐老人皱紧了眉头,努力地思索着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赵政在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后,突然送了口气。在中隐老人这么一个绝世智者面前耍大刀,还是有不小的压力的。
不过赵政并不担心自己所提出的想法会遭到中隐老人的否决。
赵政是从后世而来的人,不论是真实的历史还是秦时明月的世界,都证明了君主****的优越性。
而历史上的秦朝,也是中国彻底从奴隶制到封建制度的转折。
当然,赵政也不是没有想过后世所谓的君主立宪制或是民主共和制度。不过在战国这么一个大染缸里生活了这么就,赵政已经彻底放弃了这样的想法。
战国不是后世,广大的平民很难得到真正的教育,根本和文盲没有区别,加上华夏广袤的地域,繁多的人口,民主共和制度是根本不行的。
也许,君主立宪制会是个看起来不错的选择。其实也并不然,战国的人心是贪婪的。在这个法制不全的社会里,上层的贵胄可是比后世的商人还要贪婪得多。一旦实行所谓的君主立宪制,那么国家一定会被这群贪婪的狼咬得四分五裂!
赵政就这么静静地看着中隐老人,等待了许久,中隐老人终于从沉思中醒来。
也不怪中隐老人会沉思这么旧,一个新的事物出现,总是很难让已经适应了旧生活的人接受和改变,更何况还是决定国家千千万万人的国策。中隐老人能认真思索其中的可行性,已经足够表现出他超出常人的一面了。
中隐老人又叹了口气,说道:“这种方式确实是标新立异,若能真正推行数百年,那么将来就算华夏再次四分五裂,也总归会有一个人统一华夏,这既是前人的旧制,也是人心的贪婪。一个很不错的想法,只是……”
“政儿,当然明白老师在想什么。一旦天下均由天子掌管,那么必定要取消分封,没了诸侯,就意味着没有了旧有的六国,甚至是七国贵胄,这无疑与天下贵胄为敌。”
中隐老人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所担心的就是这个。
中隐老人再次看向赵政,希望赵政能再次给出回答,一瞬间,两人的身份仿佛做了个交换。
赵政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老师,政儿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至于如何解决,只能以后再想了。”
中隐老人听了,也是一乐,暗道自己居然会因为一个七岁的稚童而陷入魔怔。
其实,后世处理诸侯与天子之间的矛盾方法也有很多,其中最出色的就是汉景帝时期晁错提出来的推恩令。经过后来汉武帝的实行,很是成功。
不过,赵政现在就是个七岁的小孩子,能提出君主****这样的想法已经是惊人了。若在将推恩令说出来,估计就会给人当妖孽看了。
第十九章 修仙之法
中隐老人也不再纠结这些了,赵政的政治天赋已经完全超出他的预料了。那套天马行空的君主制度,就是他也没有想到过。
这样的一个好苗子,他实在是不敢用曾经的方法教导。万一教导得不好,他就将是千古罪人了。
“罢了,罢了。虽然教导不了他为政理念,不过我老头子也不是就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中隐老人在心中念叨着。
“政儿,这天下诸子百家,无论哪门哪派,总有着一些传世功法。这你可知道?”
“传世功法?”赵政心中一紧,“难倒老师要教导我其中的一部分?”
一瞬间,赵政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前世,作为一个宅男,他可是十分崇拜秦时明月里的各种惊人武学。现在,终于有了能有机会能学一身武功,他怎么可能放过。
“知道,老师!”赵政连忙点点头,眼中散发着强烈的**。
中隐老人虽然有些诧异赵政知道这些,但也没有多想,继续说道:“学武之人,淬炼其身,吸取天地之精华,凝聚内力。不过,这天下,还有一种人,你或许不知道。”
“还有一种人?”赵政一皱眉头,有些不明白。
中隐老人轻轻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种人,那就是修仙之人!”
“修仙之人?”赵政惊讶地说了出来。
中隐老人很是严肃地点了点头。
赵政作为一个通晓秦时明月剧情的穿越者,自然知道,秦时明月之中秦始皇为求长生,而花费十年修建了一艘蜃楼。而秦时明月的很大一部分剧情也是围绕着蜃楼展开的。
现在,中隐老人居然说这世界真的存在修仙一途,那么岂不是说明,这世界上真的存在仙人或是修仙士之类的人?
如果这世界真的有仙人,那么秦时明月中秦始皇花费巨资修建蜃楼也就说得过去了。
毕竟,在秦时明月中,秦始皇充分地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优秀君王的能力。若说他会只因想要求长生,而被阴阳家迷惑,修建蜃楼,那简直是在侮辱他做为一个明主的智商了。
“老师,若这天下真的有修仙之人,怎么从未听说过?”赵政虽然相信了大半,但还是疑惑地问道。
“怎会没有修仙之人呢?只是世人因为他们一些其他的身份而忽略了罢了。”中隐老人十分肯定地说道。
赵政想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想到秦时明月中有什么像修仙之人的。若说真的有的话,也就只有诡异的阴阳家有点像了。
“老师,赵政还是有些不明白。”赵政摇着头说道。
中隐老人笑着说道:“你年纪还小,接触的人和事也太少,想不到也正常。不过,武王伐纣,你应该知道吧。”
“武王伐纣?”赵政震惊地看着中隐老人,不由自主地点点头。武王伐纣,是现在这个时代平民为数不多,且津津乐道的故事,赵政就算知道也不奇怪。
中隐老人微微点点头,继续说道:“武王伐纣,便是一场惊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