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后援,何以取胜?”梁王曰:“你速去攻,吾自以大兵后应。”于是,周处以五千人欲饱飧出战,粱王故使人促之曰:“氐兵甚弱,不必传飧。”令速进兵。周处愤怒,驱兵而出,与齐万年遇于六陌坡。周处全身披挂,手执长枪,出阵与齐万年交战,大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自旦至暮,两军混战,其如氐兵十倍于我,加之兵未得食,五千人所存无几。处复奋勇攻击,战得弓尽弦绝,救兵不至。
军士曰:“眼见得粱王欲陷将军,故一卒不援,不若引退以避其锋。”周处按剑曰:“是吾效节致粱王若受王命之日也!”
遂力战而死。残军涕泣逃散。梁王肜与夏侯骏等闻周处力战而死,皆不敢出战,只得坚壁守住险要,使人请救不提。
史说李特,字玄休,巴郡西宕渠人,其先廪君之苗裔。昔武洛钟离山崩,有石穴二所,其一赤如丹,一黑如漆。有人出于赤穴者,名曰“务相”,姓巴氏;有出于黑穴者凡四姓,曰“释氏”、“樊氏”、“柏氏”、“郑氏”,共五姓,俱出皆争为神。于是,相约以剑刺石穴屋,能着者为廪君。四姓皆莫能着,独务相氏之剑悬焉。四氏不肯服,务相氏又以土为船,雕画之而浮于水,曰:“若其船浮者为廪君。”四氏亦以土为船,放于水即沉,务相氏之船又独福于是,四氏遂尊称务相氏为廪君。五姓共上土船,当夷水而下,至于盐阳。盐阳水神乃一女子,出止廪君,不得行。廪君以矢射之中盐神,盐神死,复乘土船下。及夷城,因居之。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巴人呼贼为賨,因谓賨人焉。汉高祖更名其地为巴郡,汉末,賨人自巴郡宕渠迁于汉中。魏武帝克汉中,特祖将五百余家归之。
武帝迁之于洛阳,因居之,为易姓李氏焉。
第二十五回 孟观领军伐万年
却说洛阳巴氏李特、李庠、李流兄弟三人皆有武才,善骑射,性任侠,州党皆重之。因齐万年反,关中荐饥,洛阳、天水等六郡之民流移入汉州者数万家。道路有疾病穷乏者,李特兄弟赈救之,由是颇得众心。后与其流民至汉中,上书朝廷,乞寄食巴蜀。有司奏知惠帝,诏群臣朝议。张华谏曰:“今流民甚众,宜遣人持节慰劳,且监察之,勿令入剑阁,无至乱也。”帝曰:“然。”于是遣侍御史李芯持节入汉川,慰劳流民。
芯既入汉川,流民特等以倡金千两赂芯,乞表与众入蜀。芯既受其赂,上表言流民十余万口,非汉中一郡所能赈赡。蜀有仓储,宜令就食,朝廷从之。由是流民散在梁、益,不可禁止。
李特至剑阁,叹息曰:“刘禅有如此地面经于人,岂比庸才耶!”遂起窥窃蜀中之意。
却说粱王肜恨周处劾己之仇,故不以兵接应,周处力战死之。梁王肜坚壁不战,使人持表奏知朝廷。惠帝甚忧之。张华奏曰:“陛下勿虑,臣举一人,可讨平氐羌。”帝国:“卿举谁人?”华曰:“殿中将军孟观,沉毅有文武才,若用之,可克万年。”于是,惠帝以孟观为征讨将军,领兵三万,去讨万年。孟观既受兵符,即日收拾起行,至泾阳五十里外下寨。次日,大队军马前进。齐万年已知其来,亦以兵出迎。两军相见,俱各矢石交攻。孟观身骑骏马,手搦长枪,亲挡矢石,出与齐万年交战。两马相接,兵器齐发,战上十余合,齐万年大败而逃。孟观奋不顾身,勒兵赶杀,一连大战十数阵,杀得氐兵十损七八,无敢抵敌,直赶至梁山。齐万年计穷力尽,驱残兵回,谓孟观曰:“赶人不可赶上,我今与你死战,挡我者死,避我者生。”言讫飞刀便战。孟观举枪便迎,不数合,氐兵自溃,晋兵拥前,把齐万年擒祝时孟观始令鸣金收军,押送齐万年,奏凯回朝。次早面君,惠帝诏斩万年于市,封孟观为大将军不提。
十一月,贾谧侍奉东宫,对太子倨傲,甚不为礼。成都王司马颖入见,叱之曰:“太子乃天下之副,汝何得慢?”因是贾谧怀恨。次日,入宫见贾后,曰:“成都王勇健过人,众僚有望,不若出之镇外,免生内忧。”贾后曰:“既如此,若出之,亦宜有备。”谧曰:“封河间王司马颙为镇西将军,使镇关中,以防之。”贾后曰:“汝且退,吾告圣上为之。”是夜,贾后以贾谧言告惠帝,帝大惊。次日,诏出成都王司马颖为平北将军,令其镇邺,以河间王司马颙为镇西将军,使其驻关中。
二王受诏,各自之镇。初,武帝作石函之制,非至亲不得镇关中。司马颙乃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孚乃懿之弟也。颐轻财爱士,朝廷以为贤,故用之镇关中也。
却说南风淫虐日甚,裴頠与贾模及张华议曰:“皇后淫污后宫,吾奏帝废之,更立谢淑妃为后,此事如何?”模、华曰:“主上自无废黜之意,若吾等专行之,倘上心不以为然,将若之何?且诸王方强,朋党各异,废之且祸起,身死国危,无益社稷。”頠曰:“诚如公言,然中宫逞其昏虐,乱可立待。”
张华曰:“卿二人于中宫皆亲戚,言或见信,宜数为陈说。倘因之戒,庶无大悖,则天下尚未至乱,吾曹得以优游卒岁而已。”于是,頠旦夕人说其从母广成君郭槐,令戒谕贾后,以亲厚太子。模亦数为后言祸福,贾后反以模为败己而疏之。贾模因此得疾,忧愤而卒。贾后奏惠帝以裴頠为尚书仆射,又诏专任门下事。頠虽后亲属,雅望素隆,四海惟恐其不居权位,颇上表固辞。或谓之曰:“君可以言,当尽言于中宫;言而不从,当远引而去。倘二者不立,虽有十表,难以免矣。”頠不能从。
第二十六回 贾后谋废皇太子
却说皇太子司马遹,乃惠帝长子,才人谢玖所生。遹幼聪慧,故武帝甚爱之。曾对群臣言太子司马遹似宣帝,于是令诏传于天下。时望气者言广陵有天子气,故封为广陵王。元康元年,出就东宫。及长,不好学,惟与左右嬉戏,不能尊敬保重。
而贾后素忌太子遹有令誉,因此以密计敕黄门李已、阉宦刘才,媚谀于太子遹曰:“殿下富有天下,贵为太子,诚可及壮时极意所为,何故自为拘束?”太子遹于是慢傲益彰,或废朝侍,性拘小忌,惟好缮壁修墙,正瓦动屋,而于宫中为市,使人屠酤,手揣斤两,轻重不差。遹母谢玖,乃屠家之女,故太子好之,由是名誉寝丧。又令西园卖之葵茉、鱼盐、鸡面之属,而收其利。
当洗马江统陈五事谏之曰:“古之圣王,莫不以俭为德,故汉文身曳绨,足履革舄,以身先物,政治太平。及到末世,则有玉杯、象盏、熊蹯、豹胎云云。殿下何如不思他日临御九五之尊,身亲万机之政,而为市井之利,奢侈之用,自弃之甚耶!”太子不纳。时舍人杜锡以皇太子非贾后所生,而后性凶虐,深以为忧。每尽忠规谏皇太子修德业,保令名,远诽谤,言辞恳切。皇太子大怒,使人以针着锡常所坐毡中而刺之,两股流血。因是人不敢谏,言路塞矣。
却说贾后之母广成君郭槐,以后无子,因劝后曰:“汝年将暮,不幸无主器者,念太子遹虽非汝生,宜加慈爱,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今汝妹贾午嫁与韩寿,生有女儿,汝可求为太子妃,不然后必有变,族难保也。”后即召其妹贾午入宫商议。
贾午入宫后,达广成君之言,午曰:“太子非姊所生,妹不能许。闻太尉王衍有二女,长女妍,次女媸,娘娘可主一人,姊为太子聘之。”贾后曰:“既长女美,吾代贾谧聘之;次女丑,聘与太子。”午曰:“娘娘先为谧聘,后为太子聘之。”于是使人通知王衍,即将聘礼,代贾谧定其长女,后始与太子聘其次女。太子闻王衍次女丑陋,心甚恶之,而不敢言,无计奈何。
时广成君郭槐病笃,唤贾后至卧所,执其手言曰:“汝宜慈爱太子,勿可疏之。赵粲、贾午必乱汝家,勿可听之。”言讫而终。贾后举哀承服,以后妃之礼葬祭之。
第二十七回 贾后逼杀皇太子
永康元年正月,太子遹见贾谧恃中宫骄贵,心有不平之意。
贾谧闻知其怨己,乃谗于贾后曰:“今太子多蓄私财以结小人者,为贾氏故也,不如早图之,免累三族。”后曰:“然!”
乃使人召其妹贾午入宫,谓曰:“今闻人言太子欲结党羽,要谋贾氏,吾须废之,恨我未有亲子,奈何?”午曰:“此事容易。娘娘可诈为有娠,待十月满足,内橐物产以瞒朝臣。妹今孕满欲产,权住宫中。倘若生男,娘娘认为己子而抚养之,将来主器,有何不可?然后扬太子遹之短而害之,则贾氏三族安若泰山也。”贾后大悦,曰:“此计甚妙,但吾妹生男方好。”
于是诈为有娠,奏知惠帝。待十月足,午果生子,贾后冒为己生,养在宫中。朝野咸知为韩寿之子,而后借此朝夕图谋害太子之计。
当左卫瓘率刘卞知之,以告张华曰:“今皇后不仁,欲废太子。太子若废,天下谁归?”华曰:“君欲如何?”卞曰:“东宫俊义如林,愿率精兵万人,若得公命,皇太子因朝入录尚书事,废贾后于金墉城,两黄门力耳!”华曰:“今天子当阳,太子人子也,忽相与行,此是无君父而以不孝示天下也。虽能有成,犹不免罪,况权戚满朝,威柄不一,成可必乎?”
贾后探知刘卞欲废己,忙请贾午问计。午曰:“不可杀他,可升而出之。”于是,贾后以刘卞为雍州刺史。刘卞亦知事泄,乃自饮药而死。贾后又问贾午曰:“今事急矣,宜害太子,你有何计?”贾午乃附贾后耳畔言计曰:“如此如此。”贾后曰:“此计甚善。”
十二月,贾后诈称惠帝不豫,使黄门官召皇太子司马遹入宫。皇太子不知是计,即入宫。贾后使人监于别宫,使婢陈舞诈说圣上命赐酒三斤,逼尽饮之。太子推故不饮。陈舞称帝所赐,安敢推?故太子只得饮讫,遂大醉。贾后即召黄门侍郎潘岳作诬太子谋为犯上之书,令属草,使太子书之。太子大醉不醒,遂照草誊写。其书曰: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为了之。中宫亦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与谢妃共安,克期而发,扫除患害。
其时太子醉迷,照草而写之,字半不成,贾后使人补成之,令人扶太子回东宫去讫。次日早朝,惠帝幸式乾殿,贾后佯涕哭,将太子书呈与帝览。惠帝大怒,召公卿诸王入内,以太子之书示之,曰:“太子不仁,其书如此,将欲弑朕,合当赐死。”诸王公莫敢言者,惟张华曰:“此国之伏祸。自古帝王因废黜正嫡,以致大乱也,愿陛下详之。”裴頠曰:“可先检校传书者。”又请比校太子手书,恐有诈妄。诸王公议至日西不决,贾后惧事有变,忙上表曰:“太子虽不仁,且赦其死,免为庶人。”惠帝下诏从之。贾后使人将太子司马遹并其子司马霖、司马臧、司马尚皆幽于金墉城,又使人杀其母谢玖,霖寻亦卒。
当太尉王衍上表请离婚,诏许之。
第二十八回 王氏惠风守贞节
太子妃王氏,字惠风,乃太尉王衍之女,有贞婉志节。当太子遹见废,王衍上表离婚,不与女儿说知,只令其休随太子往金墉,别行改嫁豪士。惠风曰:“妇人再醮,在百姓家,有志之女亦所不为,况台阁之女,皇储之妃?动为天下不取,而败坏人伦,忍心害理,贻万世之笑骂乎?”即叱车仗同太子往金塘不提。
史说阎缵,字缵伯,巴西人也。博览坟典,坚持雅节。其父早逝,继母不慈,力事之弥谨,乡里以孝称。国子祭酒邹湛荐为秘书监,未就。及闻皇太子被贾后所废,阎缵使家人舆棺诣阙,上书理太子之冤。惠帝设朝,缵自至御榻前上书,惠帝览之,曰:臣缵伏念前太子遹生于圣父而至此者,由于长养深宫,沉沦富贵,受饶先帝,父母骄之。每见选师傅,下至群吏,率取膏梁击钟鼎食之家,希有寒门儒素,如卫绾、周文、石奋、酃悖绰砩崛耍辔藜橱鲋日撸共患赂浮⑹戮溃灾掳芤病3妓睾牛蘖κ嘶拢痪露椴凰竭y。念昔楚国处女谏其主曰‘有龙无尾’。言年四十,未有太子。臣当备近职,虽未能自结天日,情同阉寺,悾悾之诚,皆为国计,以死献忠,伏须刑诛。
永康元年,惠帝览毕流涕,而惧贾后,终不能纳,而遣阎缵暂还。缵号泣出朝,群臣无不欷殻д摺L蛹确希谇榉夼
卫瓘督司马雅曾给事东宫,与殿中郎士猗等欲谋废贾后,以复太子。当士猗谓雅曰:“若行此事,必须交当权者方为得计,不然祸反累族。”雅曰:“右将军赵王伦执掌兵权,性贪冒,可借以济事。其府中有一个嬖人,姓孙名秀,可去见此人而说之,必然克济。”士猗曰:“如此,吾即往说之。”于是士猗来见孙秀,曰:“今国无嫡嗣,社稷将危矣。久闻足下与赵王奉事中宫,若前太子之废,公与赵王必预知之。今大臣将举事,祸必相及,何不与赵王先谋之乎?”秀曰:“君言是也。待见赵王,白之。”因是,孙秀入府,以士猗之言与赵王详述。赵王伦大悦,曰:“正合吾心。”即使人请通事令史张林到府,商议使为内应。张林从之。
期日将发。孙秀入止之,曰:“且缓之。臣窃见太子聪明刚猛,若还东宫,必不受制于人。明公党与贾后,今虽能建大功,太子必谓公居奇货冀免罪耳,心讵深德于公,不若迁缓其期。贾后必害太子,然后废后,为太子报仇,岂徒免祸,更可以大得忠矣。”赵王伦然之。于是孙秀因使人行反间计,言殿中欲废贾后,迎太子。
贾后闻知大惊,恐再复太子。先使人将司马遹更幽于许昌,复矫诏使黄门孙虑与太医令程据和药来害太子。孙虑奉贾后伪诏至许昌,谓太子曰:“今圣上有诏命杀殿下,臣不敢加刃,谨上药酒,请殿下自裁。”言讫,捣药和于酒内,请太子饮。
太子不肯饮,走至厕,被孙虑以舂药杵锥杀之。于是太子被弑,天下之人尽皆冤之。自此之后,贾后恣意专政矣。
三月,尉氏雨血,妖星现南方,太白昼见,中台星折。当张华少子韪劝华曰:“天道示变,大乱将作。大人宜早逊位,免受其患。”华曰:“天道幽远,岂能尽应?不如静以待之。”
是以不听。
第二十九回 王戎与世同浮沉
丁巳永康七年九月,惠帝、贾后以尚书左仆射王戎为司徒,阮瞻为太子舍人,王戎弟王衍为尚书令;乐广为河南尹,胡母辅之为乐安太守,谢鲲为长史,毕卓为工部侍郎。此数人皆以清谈任显,故贾后用之。
史说王戎,宇浚冲,琅琊人也。父王浑乃西凉州刺史。戎幼而颖悟,神采秀彻,视目不眩。裴楷见而旨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尝与群儿戏于道旁,见李树多实,群儿竞趋之,戎独不往。人问其故,戎曰:“树在道旁而多李,必苦李也。”群儿取之,果苦,人皆异之。阮籍素与浑为友,时戎年十五,随浑在邸舍。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一见与之交结。
阮籍每适浑家,俄倾辄去,过见戎良久,然后出谓王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雅育不如共阿戎谈。”及浑卒,西凉州故吏赙赠钱帛凡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其时。王戎既为三公,与时浮沉,无所匡救。委事寮宷,轻出游畋,性复贪吝,广收八方,田园水碓,周遍天下,积宝货钱,不知万计。
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而务鄙吝,不自奉养,故天下之人谓之膏盲之疾。戎家有好李,常出货卖,恐人得种,恒钻其核,以此毫无闻望,凡所赏拔,专事虚名。
却说阮咸之子阮瞻,字千里。性清虚寡欲,自得于怀,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善弹琴,人闻其能,多往求听,不问贵贱长幼,皆为之弹也。与司徒王戎乃通家,因来造谒王戎。
戎命坐,待茶罢,因问瞻曰:“圣人重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瞻答曰:“将无同。”咸奇之,嗟叹良久,即辟之为掾吏,时人谓之“三语掾”。后为太子舍人。不信阴阳,素执无鬼论,人莫能难,自谓此理足以辩正幽明。忽一日,有一客来相访,通姓名,问寒暄之礼毕,聊谭于名理,客甚有才辩,与之言良久。又谈鬼神之事,反复甚苦。客遂屈,乃作色曰:“鬼神之事,古今圣贤皆有其传,君何独言无也?汝不信,仆便是鬼。”言终,客变异形,须臾消灭不见。瞻默然,意色甚恶。后岁余而亡,年三十岁。
却说惠帝、贾后闻王衍、乐广二人皆善清谈,宅心事外,名重当时。乃征衍为尚书令,广为河南尹。二人谈论终日,义理愈精,言如瓶泻,口若悬河,是故朝野之人多慕效之。
第三十回 王衍专意事清谈
史说王衍,字夷甫,乃司徒王戎之从弟也。少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惟谈老庄为事。每执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故世人号为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后进之士,莫不景仰。
乐广,字彦辅,南阳人也。幼孤贫,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厌人之心,而其所不知默如也。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初,卫瓘见广而奇之曰:“自昔诸贤既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因命诸子造焉,曰:“此人如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见其天也。”时王衍自言与人语甚简,至及见广,便觉己之烦。为识者所叹羡如此。广善言而不长于笔。广为任满,欲为表让尹,不能写,请潘岳为之。岳曰:“当得君意,方可作书。”广乃作二百句语,述己之志,岳因取次便成名笔,时人咸云:“若广不假岳之笔,岳不取广之旨,无以成斯美也。”先赴任,有亲客造,去久不复来,岁余方至,问其故,客答曰:“前岁在贵座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成斯疾,因此久失奉训耳。”于时河南厅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待客,因而又问杯中复有所见否?客答曰:“杯中所见蛇复如初。”乐广乃告曰:“其蛇非真,乃角影也。”因指与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其明辨如此。广与王衍齐名,故天下人言风流者以王、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