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崖摇
平定江东花了三年时间,平定叛乱后,周瑜论功行赏就封了个大都督,组水军,攻打江夏黄祖。
公元203年攻打了黄祖无功而返,周瑜也是压力巨大,眼看曹操击败了袁绍,四州之地,不用几载就能扫清余党,曹操的铁蹄是用不了几年就会踏上荆州的土地,如果这在这数年之内不能打下荆州,江东的士人集团人心就会浮动,江东政权就危危可及。
周瑜问道:“主公攻打江夏黄祖,你有何建议。”
鲁肃道:“这个打仗,我不是很在行,黄祖打不下来,一是有高城,二是兵马众多,粮草充足,有刘表后援,三是黄祖在江夏经营的有声有色的,要想打败黄祖夺取江夏郡,那就得他内部将领着手想办法,硬打是没有办法的。”
周瑜道:“黄祖用的都是嫡系人马,而且都和他沾亲带顾的,打仗没有什么能力,但是防守倒是在行的很,使用一些军策并不能奏效,搞离间也很难找到空子。”
鲁肃道:“黄祖虽然经营的还不错,但是他任人为亲,肯定有一些有能力的,不受重用的,咋们想办法联系一下,或许可以策反了。”
周瑜说:“我想到一个人,叫甘宁的,以前是做水贼的,我们这次出征差点就捉住黄祖了,是这个人带了一帮人马,把黄祖救下了,这个人的武功不在太史慈和周泰之下,不知道现在官任何职。”
鲁肃说:“我知道周泰这个人以前就是做水贼的,要他去打听一下,现任黄祖何职,如果职位太小,可以进行策反,为我江东所用,至于黄祖的其他将领,先摸清他们的底细,假如跟黄祖有隙,我们可以利用起来。”
周瑜说:“明天我去找周泰问问,必竟是黄祖的将领,对黄祖的布防情况和武将弱点还是比较熟悉,若是能策反成功,为我江东所用,又是主公一大助力。”
鲁肃说:“现在江东军打过荆州,夺取荆州七郡,有点力不从心,我还是建议主公跟刘表联合共同抗曹。”
周瑜说:“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曹操平定北方至少还要个几年,曹操要扫清北方袁绍的遗孤和余党,又要恢复北方的生产,咋们还有几年时间打荆州,只要把刘表的镇北军打垮了,夺下了江夏郡就打开了入荆州的一块跳板,再不济,我们也可以在江夏布重布,划江而治,曹操过江东就没有那么容易。”
周瑜和鲁肃的战略是十年后的计划,有远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就要规划长远一点,如果说战争是无法避免的,首先要控制战略要地,作好防守姿势。
刘表不是军阀,他身边的谋士也没有周瑜和鲁肃这种想法,刘表是中央派到地方的一个地方官员,黄祖是依附刘表的军阀之一,刘表又组建了一支军队,由刘表的侄子刘盘做了总指挥,刘表这支军队叫镇南军,黄祖的那支军队镇北军。
刘表的军事武装大概有十几万左右,也算是兵强马壮,不过这些军队都不集中,分成了几部分,孙权对荆州虎视耽耽,刘表要将军队分成几股去守各郡。
郡里也各有地方军阀把控军事力量,刘表在这乱世重文轻武,稍有见识的人就看得出来,刘表这荆州之地是守不住的。
一个书生能是土匪的对手吗?
不能,大家不用讲道理,拳头狠的就有道理,而且刘表和曹操比起来,政治上就矮了一大截,曹操以献帝的名义发动战争,说打谁就打谁,打得你还没脾气,你可以像袁绍一样,请个人,写个缴文,连曹操的十八代都骂个遍。
那样没用,骂的很爽,但是最后还是要比谁的拳头硬,刘表出身书香世家,当官也是搞政治料,军事一窃不通,刘表是文科生,你要他物理,化学搞不来。
带兵打仗也干过,不过打仗的能力还不如一个将才,当元帅的首先要是一个合格的将才,元帅都是从将军升上去的,靠数百场胜利,战功打上去的。
掌控三军,首先要有威望,就像你是皇帝,没有军中威望,士兵不鸟你,还不如一个将军打的顺。
孙权做为三军总指挥发动合肥大战的时候就输的一塌糊涂的,没有威望,士兵不服,不输才怪。
周瑜的大都督都是打仗打出来的,每次大战都亲自领兵,亲自上前线,士兵伤了就是安抚一下,孙权去学还学不来。
士兵表面上尊重你,背地里使坏,人都这样,这叫人性,曹操不同,亲自带兵打了几十年的仗,和士兵磨合久了,这个军队就产生了向心力,这是个基本的常识,随便空降一个,或者皇帝,主公领兵去打仗的,八成会输,你的士兵会认为你外行指挥内行打仗,这仗就打得乱七八糟的,不输才怪。
刘表很少四处征伐的,每天喝酒,开酒会和谋士们听小曲,这武将天天在军营里操练,经常杀敌剿匪的,你做为主公只知道享受,玩乐,你士兵怎么想?
所谓的忠诚就这样的,你要给他尊言,给他别人给不了他的利益,他就忠诚了,假如其他人对你比他还好,他就反叛了,同样道理。
有句话说,你不爱你老婆,别人就替你爱了,连夫妻之间都这样的,你还能保证上下级的从属关系能百分百的忠诚?
显然是不实际的,这就跟企业一样,美国通用老板,脸谱的老板,那都是和员工座在一起吃饭的人,给员工的待遇,福利是其他公司给不了的,让你有归属感安全感。
刘表集团显然不是这样的,刘表不会经常领着武将去东征西讨,给他们预期的升职空间,不会去看士兵练武,跟士兵一起吃饭,讨论伙食好不好,要不要改进,那刘表集团怎么能保障他的集团武将们的忠诚度和向心力,保证不了,一旦遇到外敌了,那个外敌又是非常有能力的老板,肯定是大面积叛逃,投降了,这就是必然。
第二百零四章 闲论荆州事,春节过伊籍见刘备()
鲁肃和周瑜聊了半个时辰就起身离开了,周瑜并没有留鲁肃吃午饭,至于周瑜和鲁肃还聊了些什么,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写不出来了。
喝茶聊天不可能像电视里那样聊几句话题就没有了,鲁肃找周瑜聊天,或者周瑜跑去找孙权聊天,一聊几个小时,几句话,二三段主题就说完了,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看演义里的席炕聊天一段话说来说去,最多一刻钟时间就聊完了,那要是鲁肃经常跑去找周瑜聊天,那又没电视看,说两句就没话题了。
古时候不像我们现在上网,玩手机,看快餐新闻,大家聚个会,聊个天,说两句就没话题了,那他们聊天除了说正事,还会聊什么话题呢?
聊人,聊事记,僻如说鲁肃第二天又来找周瑜,喝茶聊天,正事说完了,他可以说我最近听到一个什么新闻,什么消息给周瑜听。
周瑜就发表一下意见,这叫投石问玉,聊天之中就长了见识,跟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聊天,可以让自己快速的成长,当然鲁肃是一个商贾,他的看法又跟周瑜又所不同,这叫集思广益。
当然鲁肃不可能天天跑去找周瑜聊天,周瑜也忙的很,他要经常去军营视察,听取报告,制订方案。
那鲁肃今天找周瑜喝酒聊天,明天就可以去找诸葛谨去聊天,后天找孙权聊天,这样聊来聊去,就可以得到很多的消息和见解。
古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的,就喝酒聊天,喝茶聊天。
曹操聊天就边喝酒,边讨论战事,政治,刘备是专门找些名士过来喝酒聊天,听见闻,这样才能知道有哪些能才,事件等等。
那作为主公的孙权每天都干些什么,跟张昭学理政,到周瑜军营去搞视察,慰问,熟悉他手下的那些将领。
话分两头,公元204年,徐庶投靠刘备,刘备任为谋士,相谈几场,刘备委以政务,徐庶理政皆有条理。
新春刚过,刘备府上宴客,张飞刚生一子,取名张苞,刘备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来到这新野之地后,刘备没有什么事情干,天天造人,糜夫子肚子也不见大。
刘备府上宴客之人便是伊籍,作陪的有徐庶,关羽,赵云,简雍,孙乾,伊籍跟刘备常有亲近,无聊便往刘备这里跑,刘备也是以礼相待,混的熟识。
曹操攻打冀州,刘备在新野窝着,曹操攻打并州,刘备在家喝酒吹牛,曹操平定了冀州,并州,刘备只叹了口气,曹操要来打我了。
刘备屡次叫刘表发兵,刘表以要防江东孙权为借口,荆州之地未定,屡不发兵,这曹操不把其他诸候放在眼中,单把自己视为眼中钉,若是消化了袁绍的四州之地,这悠载闲的生活就到头了。
刘备虽然有时担惊受怕的,不过喝酒吹牛照样不误,时有感叹,但心有苍云之志,乃英雄无用武之地也。
刘备兵马一万左右,新野城不过方圆数十里而已,每年皆要刘表供应军事物资才能周转得开,新野乃是一县,新野本南阳所瞎,至刘备入驻后便独立于体制之外,新野有县长,这县长之职便由徐庶任之。
刘备乃是豫州牧,左将军之职,有名无实,也不可能许个太守干,刘表自己的太守都不够的,刘表招安张绣,封张绣宛城太守,划了数县于治下,张绣投了曹操,刘表便再不敢乱许太守之职。
这南阳算是大郡,三十六县,一百八十万人口,年征粮草百万,钱千万,乃是刘表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南阳太守乃是刘度,刘表的堂兄,这肥水不入外人田,其他人也并不放心。
伊籍常来找刘备也是投缘,刘备酒后说过,若是伊籍在刘表那里混不下去了,就来自己这里,至少给他个外交部长干干,刘备随口一说,并未在意,在伊籍却听到心里去了。
刘表此人生性凉薄,自私自私,韩嵩,邓先皆是刘表心腹,现在却冷落一旁,自己哪天不能给刘表出谋划策,可能自己的结果也只有当帮闲的份。
刘备此人重情,重义,好面子,又爽快的,伊籍常来混吃混喝,刘备都显得非常的热情,对他非常的尊重,当然伊籍也常会给刘备讲一些见闻,让刘备增长见识。
这说话的艺术就是如此,一个人讲话,幽默,又吹捧你,还长见识,让你我虚荣心得到满足,刘备便是这类人,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刘备平时聊天都说些什么,我们进入正题。
刘备举杯向伊籍道:“机伯,我们满饮此杯。”
伊籍是客,刘备敬酒也是正常,徐庶投了刘备后,刘备也是常跟徐庶挑灯夜聊,徐庶倒是见识了刘备的博识之才。
能从鸡毛小事讲到国家大事,能从汉高祖讲到汉献帝,当然聊的最多的,还是人才,诸候,将领的能力和性格,战绩等等。
伊籍回敬道:“玄德,我常来打扰于你,莫要见怪。”
伊籍倒是知趣的很,不过也算是句客套话罢了。
两人喝完,把酒斛放在桌上,开始聊天。
徐庶,关羽,赵云,简雍,孙乾基本上不问就不说的,听他们聊,伊籍不来的时候,刘备在府上无聊请他们过来喝酒的时候就跟徐庶聊,其他人就作陪。
赵云没什么话,都是过了蜜月期的,简雍是跟着刘备最久的,那估计一早就聊到床上去了,刚认识的时候,刘备为了拉拢你,就跟你聊天,从卖草鞋聊天偷狗肉吃,从上名校的时候聊到拉第一笔投资,从家里有一颗千年老桑聊天历史名将。
这一聊起来就停不下来了,借着酒劲就胡吹瞎坎的,聊天深更半夜了也懒得回了,头昏昏沉沉的就直接打地铺睡觉,以前跟张飞,关羽常期一起睡,后来就跟赵云睡,接着徐庶来了就跟徐庶睡。
没有一个人不被他见识所折服的,经历多了,故事也多,刘备前半生巅沛流离,又是穷苦出身,话题也多,那些长在世家里的高枝绿叶哪里听过这些稀奇刺激的玩意,跟刘备混一段时间就入迷了,死心蹋地的跟着刘备搞创业。
不图别的,就图刘备这张嘴,死的说成活的,每天喝酒聊天,听小故事那日子不知道多愉悦。
第二百零五章 名士的选择,治国的分歧()
刘备一天到晚在府上也没有什么事情干,练兵教给关羽,张飞,赵云,后勤交给孙乾,简雍,对外贸易交给糜竺,糜芳,政务交给徐庶。
自己倒成了一个大闲人,在家呆着无聊也没地方去,刘表不叫自己去喝酒,也不好意思自己去襄阳趁酒喝,那只能经常叫孙乾去拜访一下荆州名士,看谁有空的愿意过来喝酒的,就请过来喝酒聊天。
刘备为什么不亲自去拜访一些名士,要孙乾去?
刘备是什么身份,刘备去那刘表知道了,你不是挖我墙角,孙乾就不同,他可以谋士身份相互探讨,推销刘备的方式进行。
不过孙乾的技术也有限,反正很多人瞧不起刘备,荆州很多名士都不吊刘备的,司马徽就不怎么吊刘备,庞德公就不吊刘备,不是不吊,是没办法吊他,那蒯越,蔡帽大族之流更是看不起刘备。
这刘备就一张嘴能忽悠,什么能耐都没有,士家大族要结交的人有几点。
第一点:有名望,有身份。
第二点:大家都是士家豪门。
第三点:手握重兵的军阀。
刘备一点都不符合士家门阀的结交的条件,被列为黑三类,哪黑三类,臭老九,牛皮王,流氓地痞。
那又有寒士看中刘备,那又是为什么?也有几点。
第一点:刘备是皇叔身份,有一帮忠诚的业务骨干。
第二点:重点投资对象,可以进行政治赌博。
第三点:刘备性格符合乱世生存法。
第四点:刘备是个英雄,仁义豪爽,会识人用人,是个好领导。
寒士还是有很多愿意去冒风险博一把大的,成功就封候列将,失败了也无所谓,徐庶就是寒士集团代表的先头兵。
徐庶为什么不投曹操,不投刘表,非常跟刘备混,那就奇了怪了。
徐庶投了曹操最多做个太守,他的能力或许跟满宠差不多,又或者跟荀攸差不多,曹操也是唯才是举,有个太守干有什么不好的。
徐庶知道,自己就一个寒士,并不像荀攸那么有家族背景,也不像满宠那样是个世家大族,有很多政治资源可以作为后盾。
到曹操那里最多干个太守,还干的不爽,要想升迁首先那些家伙都死光了才轮得到自己,而且跟着曹操干是违背了自己的道义的。
徐庶是个豪侠,杀了地痞流氓才跑出来的,也是一个热血的知识份子,跟诸葛亮经常论道,受诸葛亮法家的影响,他对曹操的那一段是不屑一顾的,说白一点就是跟曹操不是一路人。
徐庶的治国理念也是法家,儒家并用,他非常推崇诸葛亮是为什么,是因为受了诸葛亮治国理念的影响。
假如当时颖川治安非常好,没有恶霸欺凌,他就不会杀人,不会杀人就不会流落在外十几载,家也不能回,老母也不能尽孝。
徐庶的治国理念就是这样的诸葛亮的法家理念,曹操问徐庶,诸葛亮的才能怎么样,徐庶说诸葛亮之才远胜于我。
曹操问胜过你多少?
徐庶答:我假如是萤火虫,诸葛亮就是皓月。
徐庶为什么投刘备,刘备这人有点好,这个你在行,全部交给你去搞,我不插手,徐庶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治务理念了。
这说明徐庶是非常推崇诸葛亮的以法治国的政治理念的,诸葛亮这个人太正了,所以打仗是不咋地,治国还是不错的,徐庶治政务,打仗出战略都非常在行,可惜摆曹操那里去了,没办法用。
诸葛亮是王佐之才,庞统是战术天才,一个正,一个奇,所以司马徽说卧龙,凤皱得一可安天下,为什么得一个就能安天下呢?
他们又有什么本事,郭嘉,荀彧,荀攸那都是世之奇才和王佐之才,打个赤壁之战就变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司马徽那不是说胡说,夸大其词吗?
我们在反推一下,这二个人是跟得谁才能安天下,是跟了曹操才能安天下的,跟了其他人还不行。
诸葛亮出山,司马徽的评价是不得其时,就是你出山了也没有用,这天下大势都已经注定了,曹操拥七州之地,士人集团利益联合在一起,你挖不倒曹操的墙的。
曹操荆州后,准备征召司马徽为臣,司马徽第二年就病死,不知道是吓死了,还是左右为难急死的,反正也最后没跟曹操混。
不过司马徽的两个学生,孟广元和石韬还是去给曹操打工去了,也没混出什么名堂。
那曹操这个老板不好吗?为什么很多人都不买他的帐,庞统甚至还阴了曹操一把?
曹操这个老板太强势了,老板强势,手下就要弱,庞统,诸葛亮那都是有主见的人,当老板和主见和员工的主见发生矛盾的时候,那员工就会过的不开心。
郭嘉,荀攸,荀彧大概就是过得不开心,一个病死,一个忧郁死,一个自杀死,聪明的人跟着曹操反正都是不得好死。
荆襄的寒士后起之秀,趁着年轻博他一把,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当刘表一死,这个机会就来了。
那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天才级别的人才,那徐庶呢?
打个比方:诸葛亮对应荀彧的专业,庞统对应郭嘉的专业,徐庶就对应荀攸的专业了。
曹操每次打仗做战略布署就找荀攸,什么叫战略,就是咋们要打吕布,怎么打,写个计划书,一步步的实施。
郭嘉是战术大师,什么就是战术,咋们现在打吕布,两军对攻,该怎么打,什么时候进攻,该摆什么战术,是诱敌还是躲草丛里来个双杀,是围杀敌将首选还是打兵,是烧粮草,还是打陷阵,是十面围攻还是大军一起冲杀,是搞奔袭疲兵还是拢敌偷城等等,非常有学问。
那王佐之才是干什么?
王佐之才就是做后勤部的,萧何以前就是搞后勤的,他功劳最大,搞后勤部并不是那么容易,刘备让诸葛亮辅国,李严为副。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李严就搞后勤的,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打仗就是打资源,打政治,夺数城,杀多少敌人兵马那不是重要的问题,关键是取得战略性的胜利。
第二百零六章 伊籍与刘备聊天,主公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