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荆州寒士集团派出的第一个人才就是徐庶,接着刘备又收了一个义子刘封,再后来诸葛亮又加入到了刘备创业集团中来,荆州寒士集团的人才投资战略,最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这把政治赌博中赢了一个大满贯。
下一章我们开启新篇章,三分天下。
第一百九十五章 孙策遇刺,孙权守成()
公元200年四月中,孙策遇刺,箭中脸上,伤及神经,至此孙策变得性燥,杀了于吉后,孙策变得更加疑神疑鬼。
月底,孙策伤口感染,医药无治,孙策躺在床上,骨瘦如材,自感时日不多,招来重臣交待后世。
来人有张昭,周瑜,朱治,孙权,床边妻子大乔,抱着三岁儿子孙绍黯自落泪。
孙策望向大乔,讲道:“乔英,你扶我座起。”
大乔将孙绍放在地上,伸手去扶孙策,孙权走近,讲道:“嫂嫂,我来扶大哥座起。”
孙权今年十九,鹤发碧眼,身高七尺,生的倒是伟岸。
大乔点头,孙权走近抱起孙策,靠座在床架上,孙策咳嗽声不断,孙权心中难受,泪从眼出,袍袖拭去。
孙策靠座床架,张昭,周瑜,朱治走近行礼,“参见主公。”
孙策道:“子布如我仲父,公谨如我兄,君理如叔父,皆我至亲之人,你等无需多礼,座着说话。”
孙策卧房也是宽敞,置有胡凳几张,三人找位座下,等待孙策下文。
孙策道:“我自感时日不多,自江东起兵,以有数载,有如昨日,历历在目。”
周瑜道:“伯符好生养病,不用数日便能康复。”
孙策道:“公谨,若是我西去,我之职务皆交给我弟孙权,你等若是觉得他担得起这主公之职,便辅之,若是不济,择我孙家一人辅之即可。”
孙策当时的职务是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孙策在短短几年内平定江东六郡,有几点因素。第一:继承了孙坚的旧将和兵马,又聚集了一群寒族武将和知识份子。
第二:江东豪门旺族需要一个利益维护人和代言人。
第三:孙策勇猛善战,有能力平定叛乱,稳定地方。
孙策以少主身份过江东开始创业,打下六郡到手后,大家就开始分利益,孙策作为整个利益集团的创使人,按资历和成绩单来看,担任这个集团总裁是当之无愧的。
孙策集团内部,外部的矛盾是很多的,特别是这个集团刚开始起步,资金,人脉都存在短板。
江东孙氏集团,历坚二世,孙坚和孙策,孙坚打下了名望,留下了众多的政治资源为孙策顺利打开江东六郡铺平了道路。
孙策也明白一点,一个政权从建立到巩固,再到收服人心,是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磨合,也需要这个总裁有能力平衡各方势力,分配好各方利益,这样他孙氏顶层建筑才能座的安稳。
并不是孙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而是不能,他需要选择一个家族里有能力守成的,性格温和的人继承他的位置。
洽好孙权又符合这些条件,为什么孙策不像袁绍一样,选择最符合他性格的人做继承人。
第一:孙权是长弟,孙翊是小弟,选接班人长,这个一个传统,大家对传统都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几千年都是这样,选能,选智的首要条件是这个政权非常稳定,帝权集中,自己说的算,底下的人不敢有怨言的。
第二:江东势力也分为几支势力,孙氏集团,流亡北士,本土豪门旺族,江东士人集团,寒族新晋贵族,这几支势力经常会有利益矛盾和冲突的,需要一个调和人,这个人必须能屈能伸,性格温和。
第三:孙权长期留在孙策身边征战,跟武将,谋士们的关系不错,能快速的进行政权过渡,安定人心。
综合这三点,孙权成了继孙策之后最佳的江东政权的继承人。
周瑜道:“伯符托付之事,公谨定当不负。”
张昭道:“伯符,为何不选其子绍继之?”
张昭也是一个老传统,周瑜,朱治认为孙策选孙权为政权的继承人,是现阶段最好的选择,也能马上接手孙策的工作,不会闹出什么事情来,张昭的想法是辅佐孙策的儿子做继承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反而选孙权为继承人则言不正,名不顺的。
孙策道:“我子年幼,如何能担得起此责,现正是多事之秋,人心浮动,若不择一能者居之,我江东基业如何能保?”
士人集团当时的想法是国家统一,还权于汉室,士人思治,百姓思安就是这个道理,那为什么有很多豪门旺族,寒族士人,武将,不希望国家统一?
第一:士人在哪当官都是当,只有太平盛世,士人,士家的利益才能稳固和最大化。
第二:豪门旺族,寒族并没有士家那么天真,汉室倾危,献帝被诸候所持,平定了天下,这汉室天下也改姓了。
第三:豪门旺族只有找潜力股进行投资,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寒族士人只有靠智慧和才能才可以进入到权力中心,寒族将领只有靠军功才能变成新兴贵族。
这就是为什么曹操大军兵临赤壁,张昭,虞翻为首的士人集团主张投降,尽快天下一统,以周瑜,鲁肃为首豪门旺族,程普,黄盖,朱治为辅的军中将领,地方军阀主张联刘抗曹的的政治主张。
张昭见孙策如此答话,自己也不好意思再劝。
孙策又叫孙权,“仲谋,张昭乃我仲父,即你仲父,政务皆要交给张昭处理,你在一旁学习,军事皆交给周瑜,则我江东无忧矣,我孙氏一族无忧矣。”
这就是内务不决叫张昭,外务不决叫周瑜的典故由来,孙氏集团若是想座稳这上层建筑,就要把权力放出去,与江东士人集团,流亡北士,豪门旺族的利益联合在一起,孙权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装孙子,协调各方利益,甚至是将孙氏集团的利益巩手相让,直到有一天孙权的羽翼成长,学会了帝王权术,依靠权术为孙氏集团谋取最大的利益,让这个建筑的所有权最终属于孙氏集团。
这是一个漫长过程,孙权用了几十年时间打造和经营自己的权力王国,前半生忍辱负重,权臣接连离去,孙权后半生才扬眉吐气,我行我素。
我们来想象一下,你获得了最高权柄,你想做什么事情,马上就有人说,这不可以做,那不可以做,你会很爽吗?肯定是很不爽的。
又假如你想做的什么事情,你的丞相,你的大臣劝你不要干,你干不成的,结果你排除众议,坚决要干,一干还干输了,以后还想干些什么的话,就有大臣拿出来说事,影射你的无能,你爽吗?
肯定也是不爽的,孙权就这样的一生,最后患了严重的狂躁症,杀人无数。
第一百九十六章 孙权攻打黄祖,周瑜出奇兵()
孙策又交待了一些琐碎事情,感觉眼倦,便叫众人出房,自己休息,孙策入睡后,便再无醒过来。
次日孙策死亡的消息传出,孙权一手操办了孙策的后事,为孙策建庙立位,孙权听从其母建议,写信一封召张纮回曲阿辅政。
月底张纮从许都回曲阿,孙权僻为从事,与张昭一左一右,负责江东政务。
张纮回曲阿后叫孙权与曹操交好,与民生息,广纳江东贤能,共治地方,孙权采纳其建议,次月周瑜进言孙权举行阅兵仪式,以展军威,震慑枭小,孙权接纳其建议,举行三军阅兵仪式,孙权地位逐渐巩固。
月中孙权令周瑜,程普率步军三万剿灭叛贼李术及宗贼之乱,山越之祸,周瑜历经二年平定江东内乱。
大军休整一年,次年孙权亲领大军征讨黄祖为父报仇。
“报,孙权领十万大军已入葫芦口。”一士兵急冲冲的从外面跑进来,跪在地上,向黄祖报告军情。
黄祖一惊,从草席上站了起来,在厅中开始踱步,忧虑重重。
黄祖正在郡守府的宴客厅喝酒,开parrty,正喝的尽兴,士兵闯入报前方军情,黄祖得此消息如晴天霹雳。
宴客厅的格局是一个长方形,宽五米,长十米,高三米,两边各摆一寸高四脚桌数张,四脚桌下面放一张草席,桌上有酒斛,有碗肉,有鱼,桌角有坛,坛中有吊勺。
两边坐满了文武,足有七八人之人多,只见一人铁甲将军起身走出,抱拳道:“太守莫忧,吴巨愿领一军兵马前去御敌,斩杀孙权。”
黄祖停止踱步,望首吴巨笑道:“不知你这万人兵马,如何杀敌。”
吴巨道:“孙权大军十万,言过其实,怕不及一半,孙权水路来犯,必经三江口,我等只需扼守要塞,孙权必不能进,待其骄躁之时,我只需将一军分成数营,三路杀出,必能大败孙权。”
黄祖道:“三江口,现有兵马三千,你令你为折冲校尉,领二万兵马入三江口要塞十里外扎寨,防孙权登岸,你只需死守此地,不得出战,待我领三万兵马绕过孙权,从后击之,你再领兵与我共击孙权大军。”
吴巨道:“属下领命。”
黄祖道:“你且下去领兵马先行。”
吴巨领令,告退,黄祖重新座下,看向左右,这酒是没办法喝了,孙权来袭,那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黄祖叹气道:“孙权屡次犯境,诸公可有办法。”
黄祖下手一位谋士名陈震,讲道:“主公无需担忧,孙权来犯,只需固守城池,再叫人向刘荆州请援便可。”
黄祖心想,自己杀了孙权的老子,这个仇是结下了,自己没能力打到江东去灭了孙权,只能防守,如果有可能大败他几场,这小子就会消停一段时间了。
陈震本来是袁绍的谋士,袁绍不重用,这家伙跑来投靠刘表,刘表看黄祖没有什么谋士,就把陈震介绍给黄祖,这个陈震士家读书人还是有些本领的,不过到黄祖这里也没派到什么用场,黄祖每天喝酒无聊,就把这些人叫过来陪自己聊天。
江夏郡十六县,人口五十余万,良田五十万顷,年征粮草一百二十万石,大小官吏七十八人,富贾大户五十八户,士家门阀三十五户。
黄祖养兵六万,水军三万,步兵三万,各占一半,黄祖被封为江夏太守兼北镇北将军,将军也分杂牌将军和正牌的。
正牌的将军首先是大将军,统领三军,战时而设,所谓三军是步兵,骑兵,弓箭兵,战国时是四军,多一个车兵,当时水军也算是一个兵种。
大将军下面就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中郎将,校尉,这是标准的置式,当然战时将军多立功,便又置前后左右将军为将军之首,称为四军将军。
四军将军外又置四征将军(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镇将军,也是东南西北,四安,四平等等。
吴国时所置大都督周瑜,职能是为节制众将军所设,权力是非常大的,吴国的几任大都督都早夭,大概也是因为这个权力太大了,孙权集团的不信任导致心力交悴,抑郁而终。
这个问题在后面的章节为大家再详细解谜。
黄祖的这个镇北将军是郭,李把持朝廷的时候,刘表奉了数万石粮草换来的,汉室朝廷名存实亡,读书人都还是认可这个正统的朝廷的,虽然天子被董卓所持,又被郭,李所持,最后被曹操迎奉,从朝廷出来旨意还是可以得到地方的认可以。
刘表这个荆州牧还是董卓在朝时许的,那些没有名份的地方武装那只能算是土匪,叛党,当然有很多地方武装试图妄王称霸,不用数载就被剿灭,就连公孙瓒这种力害角色,他也得找朝廷请旨,拿到封职。
当然政权稳固的袁绍,他就不认可从朝廷发出来的旨意,将曹操定为国贼,结果如何?
黄祖当了这个镇北将军后就有编制,自己的部队就名正言顺了,刘表总兵力也有十来万左右,黄祖是他最信任的人之一。
孙权三军水陆并进,孙权领水军进攻三江口,周瑜领步军先乘船到武昌上岸,直取江夏,孙权身边将领非常的多,攻寨勇猛。
连攻七日,吴巨坚守不出,黄祖亲领兵马至,杀得孙权大败,苏由手下一名都伯甘宁素有勇猛,水上攻夫小得,掌数百人一马当先,要杀孙权,孙权大骇,叫人撑船快逃。
甘宁拔箭便射,凌操正在砍杀,见箭支射向孙权,跳身挡住,凌操中箭,甘宁也不在追赶,去护苏由身边。
孙权大败折返三十里一水寨,防守待援,周瑜上岸后急行军,数日便达江夏城,江夏城兵马不过千人,城中校尉吕则叫人向黄祖求援。
黄祖当知被周瑜袭城,马上带大军而回,周瑜早有防备,叫程普,黄盖设伏在黄祖回援必经之路,只等黄祖到来。
黄祖担忧江夏有失,连日赶路,三日后到达兰陵坡,程普带兵从前而出,黄祖叫人布阵冲锋,黄盖带兵从后而出,黄祖大军首尾不得顾,丢弃粮草四处逃散。
程普一路追杀黄祖,黄祖吓的面无血色,幸得甘宁领一队杀出救下黄祖,黄祖领败兵回江夏城中,至再不敢相战。
周瑜攻了数日,见不能胜,刘表令文聘领大军前来支援黄祖,周瑜撤兵,准备休整数月再来攻打。
第一百九十七章 孙权见周瑜,喝茶聊天()
公元203年七月,曹操已经打羸了官渡之战,正在收拾袁绍的四州之地,孙权发动了一次江夏之战后,无攻而返。
心中甚是苦闷,又招周瑜府上来问计,江东新稳,孙权刚继,如张昭,张肱老臣皆是主张孙权远交曹操,近伐刘表。
孙权雄心勃勃,奈何一个黄祖都难攻下,又能如何能打下这荆州之地,孙权也如他人想法一样,曹操和袁绍一战少说要个数年之久,奈何袁绍一败就吐血卧床,几子又不能同心齐心对敌,自己得想办法尽快拿下黄祖才是。
其一为父报仇,其二打下江夏,便可作为入荆州的一块跳板,为以后的诸候争霸积累资本。
周瑜到府后,孙权叫人领入书房接见。
孙权整衣,亲自出书房外相迎,周瑜远远看到孙权迎出,自是不敢托大,快步上前,行礼问候,“周瑜见过主公。”
孙权伸手去托,“公谨无需多礼,你乃我兄长,我等随意便可。”
孙权叫周瑜随意,孙权自己又如此礼重,周瑜能随意吗?显然是不行的,周瑜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和孙权相处显得非常拘谨,孙权和孙策性格完全相反,一个大方,一个谦逊,太有礼貌了反而让人觉得混身不自在。
周瑜道:“主公不知何时召我前来?”
孙权道:“且去我书房,我们两人慢慢相商。”
孙权将周瑜引入书房,席炕而座,床上有桌,床上有茶与点心,可以边喝茶边聊天。
两人座好,孙权开始讲话,“我等攻打黄祖数次不下,公谨可有计策?”
周瑜道:“荆州之地,兵多粮足,我等若是强攻,也是困难,耗时费力,江夏城池坚固,黄祖又是善兵之人,不好攻之。”
孙权叹气:“现江东叛乱皆定,父亲之仇,不得不报。”
周瑜有些话也不好说,也不能说,他的想法是和刘表联合,防曹操,这样江东基业才会稳固,为什么鲁肃就能说三分天下的战略思想,第一点时机,第二点身份。
周瑜这么聪明的人想不到吗?肯定是想的到的,但是他不能说,又想说,非常的矛盾,最后也是因为这样才抑服而终,周瑜死之前就将大都督的职位交给鲁肃,因为他需要鲁肃帮他实现战略目的,也是他们江东士人集团共同的利益目标,联合荆州共同抗曹。
那我们听周瑜怎么回答孙权的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没办法回答,打仗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军资了,就去打一下,打之前先制订战略,如果没有空子钻,就只能硬打,看运气。
荆州士人集团想翻身,相转身为新权贵,他们也需要联合江东士人集团,刚好一拍即合,诸葛亮成为了外交使者,大家很多事情不用明说,但这种感觉就有了。
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并不存在,但是诸葛亮为江东士人集团算清了这笔帐,关键是诸葛亮的到来是代表了荆州寒士集团的诚意,这就足够了。
周瑜道:“仲谋你且安心,我等齐心聚力,不出数载定能打下江夏,杀了黄祖替叔父报仇。”
孙权点头,他也知道这打仗不是你说能赢就能赢的,等秋粮入库,再起大军攻之便可,自己也可以在打仗时积累一点经验,也可以和众将多磨合一下感情。
孙权又问:“张肱从许都而归,屡劝我等不可对曹操动武,但诸葛谨又言曹操正在攻打冀州,我等正是时候去偷袭许都,迎奉献帝。”
周瑜道:“仲谋以为如何?”
孙权道:“两人都言之有理,我便想听公谨之言。”
周瑜道:“主公新继,此时不可动曹操动武,且不说胜算不大,若是主,臣相疑,将士离心,我等又生内乱。”
孙权道:“公谨言之有理,现我江东人才济济,待发展些时日与民生息,定也不弱曹操。”
周瑜道:“治理地方还需地方治,主公可多启用江东豪族之人,其一,能快速稳定地方,其二,能为主公多生战资,其三,若是与我等共利,必会死忠于主公。”
孙权道:“不知公谨有荐之人否?”
周瑜道:“江东有陆家,于家,淦家,全家,步家等等,皆可用之。”
孙权道:“此事我会与张仲父提一下。”
周瑜又道:“主公也应早些成婚。”
孙权道:“母亲也有提起,江东步家有一女,年方十八。”
周瑜点头,不作应答,周瑜知道江东步家乃是传统豪门旺族,但其家主步鹭低调,孙策取乔国老之女,而非其他大家族之女,也是有此道理。
若是士家门阀,吴国老也不敢让孙权与之联姻,孙权,刘表皆是娶了豪门旺族之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有钱。
钱和权一直都是合作关系,士家也好,豪门也罢,若是没钱,就变成了寒族,士家就是世世代代当官的家族,老子当官,儿子当官,孙子也当官。
士家,顾名思议就是读书人的家族,士人又分为很多种,寒士,名士,士官等等。
孙权取步练师也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