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奈侍猓砩媳⒊隼矗嵩剑堂北谱帕蹒砩贤督盗瞬懿佟
第一百七十章 刘表见刘备,谈出兵攻打曹操()
刘备驻兵新野,两日后,刘备叫赵云护身,去拜见刘表,刘表府上宴请刘备,又叫蒯越,伊藉来作陪,其他人就不一一介绍了。
刘备入府,赵云府外守候,刘备望了一眼,众人也在打量他,刘备扼首点头示意,他一个人都不认识,不过大家都认识这个大耳朵的左将军刘备。
刘备可是出了名的,个人事记精彩的很,士林之中有仁义美名。
厅中还有几个空位,刘备扫了一眼会议厅位置,最后眼睛停在末尾的几个席位,刘备又抬头扫视着厅中几个人的脸,众人皆不看他,独有一人向他招手。
刘备乃皇室宗亲,又是朝廷封的左将军,论职位刘备是可以做在刘表位置下面一位的,但刘备这个人还是比较有自知知名的,刘备何尝不知道刘表正在试探他的态度。
刘表躲在厅后一个屏风后面,打量刘备,如此做法就是想试一试刘备为人,刘表虽然听说刘备这个人,但是真人见面,当要试他一番。
招手之人便是伊籍,伊籍乃是刘表的从事,伊籍这个人是什么人,是刘表的同学,刘表入荆州就带着他,伊籍这个人的本事,算是一般,在治世做个郡守还是没有问题的,在中央做个文秘工作那也是小意思。
伊籍这个人一直都是跟着刘表混,对刘表的忠诚度,那是没有话说的,刘表也是比较信任他的,至少伊籍这个人,刘表放心,一个没有势力,又老实的士人,总是会赢得一些领导的重用和放心。
刘备看到有人向他招手,快步走了过去,停在伊籍矮桌前,行礼:左将军刘备见过先生。
伊籍起身还礼:“伊籍见过左将军。”
刘备直身,“原来是是大名鼎鼎的伊伯机。”
伊籍道:“玄德也知我名?”
刘备答:伊伯机乃与刘荆州单骑入荆州,剿灭宗贼,平定这荆州之地,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实乃伊伯机之功也。
刘备如此说道,伊籍当然高兴了,坐在旁边的蒯越和蔡帽讥笑不以,不知道是笑伊籍,还是笑刘备。
刘备侧眼就能瞟到两人,也不以为然,反正你们又不跟我打招呼,大家都认得我是左将军刘备,我一个人都不认得,你们不上前自报家门,跟我打招呼,我才懒得理你们。
刘备知道很多人看不起自己,哪些人,士家豪门,哪些看得起自己,诸候,士林,军阀,自己有仁义美名,诸候喜欢,为什么喜欢,因为诸候作为领导一个地盘的最高统治者,他是要宣扬仁义的精神的,士林为什么喜欢,因为士人都喜欢用仁义做标榜,军阀为什么喜欢,讲义气嘛,我被别人攻打,你可以来救我,那豪门为什么不喜欢,他们更现实,讲家族利益,讲钱,他们觉得那些都是虚伪的东西,装做仁义为自己谋取利益,还不如小人。
伊籍道:“玄德,请上座。”
刘备道:“机柏不可,我座下手位即可。”
伊籍道:“玄德乃是左将军,理应上座。”
刘备扫了一眼会场,见众人皆装作没事人一般,各自谈笑,大家都知道这是刘表的把戏,刘备摇头,座在伊籍旁边。
两个聊起话题,伊籍又问:“孔融道玄德乃是英雄人物,今日一见着是不凡也。”
刘备正待解释,刘表从后堂入前厅座好,宣布酒宴开始,刘表也不跟刘备打个招呼,刘备望来,刘表只作点头回应。
刘表举起酒杯,道:“今日我等宴请左将军刘玄德,大家敬左将军一杯。”
刘备举杯回敬,刘表一饮而尽,众人仿之,刘表喝完一杯,便开始发话,“玄德从何处来?”
刘备行礼答道:“从袁绍处来。”
刘表又道:“袁绍可是托你来做说客。”
刘备道:“曹操欺君,犹甚董卓,袁绍起大军清君侧,此乃正义之事,我等天下英雄皆要群起而应之。”
刘表不答,望向伊籍,刘表意思是叫伊籍回答,两日前刘表会议就有结果,有些话刘表不方便说,便叫伊籍去讲。
伊籍道:“玄德不知,张绣投了曹操,我等出兵皆是困难重重。”
刘备望向刘表道:“若是景升许我数千兵马,我可为先锋,去攻曹操。”
刘表道:“好,玄德果真英雄也,我当叫傅巽点齐五千兵马给你。”
刘备本是试探刘表态度,哪知刘表如此爽快,一下子就借给他五千兵马,刘备五千兵马能做什么,他可是指望刘表出数万军兵一起去攻打曹操。
刘备道:“景升何时出兵?”
刘表答:“若是出奇兵,五千足矣,若是我大军一动,曹操必会后撤,若被曹操惦记,必会从宛城出兵攻入荆州。”
刘备道:“此时正是夹击曹操之时,若是错过如此良机,曹操有防,想再有此机会便难也。”
席中刘先道:“玄德此言差矣,两虎相争,我等得利,只需坐观其两败俱伤,我等剿灭曹操轻而易举。”
刘备道:“袁绍虽兵多将广,怕也难是曹操对手,若是我等不联曹操,待曹操得胜,我等无立足之地也。”
刘表道:“韩别驾前去许都一观虚实,若是朝中有应,曹操欺君,我等到时再议如何去击曹操。”
刘备也是无话可说,明摆着刘表是不愿意出兵的,心中也是叹气,刘表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是很难再有此等机会的,曹操可是枭雄,袁绍不是对手,刘表看样子更不是对手,自己不得以叛了曹操,跟着袁绍,袁绍成不了气候,又转投刘表,叫他出兵也是没戏,心中不免暗淡。
刘表见刘备一副灰心丧气模样,心中了然,又叫大家共饮。
酒过三巡,又叫刘备讲献帝情况,袁绍处情况,刘备一一作答。
酒宴散去,刘表单独留下刘备问答,刘表开口便问:“玄德可知我有苦处?”
刘备摇头道:“恕我无知,此等出兵良机,为何不发兵。”
刘表答:“非我不愿,是不能也。”
刘备道:“我等迎来献帝,便是正统,士人归心。”
刘表道:“你惜你乃是我刘家宗室之人,也不见外,我虽有文聘将军,但领军与曹操相战,胜算几何?”
刘备道:“若是景升有意,我愿为先锋,我二弟,三弟皆是领军好手,又是万人敌,当不惧曹操也。”
刘表道:“我若胜了倒好,若是一败,这荆州之地,如何坐得安稳,贤弟莫急,你且在新野为我守住曹操来功,立得功勋,我自有重用。”
刘备心里有数,刘表话说的漂亮,这家伙压根就只想当他的土皇帝,至于迎献帝的事情,他一点不关心,而且只是想利用自己,叫自己驻新野,帮他挡住曹操攻来,至于什么重用,怕是刘表没有什么人用,也不太信任他的手下。
刘备道:“有劳景升,我领五千兵马入汝南,攻许都。”
刘表也想试一试,成功就好,不成功也就算了,刘表没指望刘备能攻下许都的,就算十万大军,攻下许都都是困难,何况数千兵马,能有什么作为。
要是有心打曹操,那首先要联合孙权,袁绍,马腾,大家一起出兵,刘备的个人军事行动,那都是好玩,关羽也是学到了精华部分,败走麦城,就是学刘备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刘备出兵被阻,袁绍谋士议战略()
半月之后,刘备领五千兵马而出,走到半路被张绣所袭,又退返新野城中退守,叫人书信一封送给袁绍。
袁绍接信大怒,叫道:“刘备小儿欺人太甚。”
袁绍又叫郭图,许攸,沮授前来开会,商量此事。
几人到来,袁绍将信给几个看过,沮授道:“刘表不会出兵讨贼,孙策刚丧,江东也不会出兵,咋们这次凶多吉少。”
曹操和袁绍开战,孙策领一军数千人进攻徐州,被陈登所阻,孙策大败而回,几月之后,孙策被许贡门生暗算,中箭伤休养,又有一道士名叫左慈在江东传道,被孙策所杀,至此孙策便疯魔暴毙而亡。
孙权接手江东政权不过数月,怕是几年时间都没有办法对外发动战争,他要先剿灭地方匪患,治理好江东之地,这是曹操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至少大后方没有任何威胁。
袁绍道:我叫你们来是想办法,并不是叫你们来说丧气话。
沮授不语,沮授提出太多建设性的主意,袁绍一条都没有接受过,沮授的好友田丰被下狱,沮授求过几次情,袁绍都不接受,沮授也是火气大。
郭图道:主公莫忧,我等兵多将广,就算一百多猪也能拱死曹操,咋们怕他做什么,再坚持些时日,曹操必败。
袁绍说:现在就是咋们打不下曹操,搞的我心情烦燥,你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的。
郭图说:咋们现在辛苦,曹操比咋们更辛苦,咋们打的是消耗战,比谁能坚持,只要咋们齐心协心,再坚持几个月,就能不战而胜了。
沮授说:打消耗战也不是你这种打法的,咋们把大军压到官渡来,假如一败连挽回的地步都没有了,消耗战首先是要讲战略,你这向小孩子打架一样,真刀真枪干,何况咋们兵马之这么多,军纪不整,万一出个什么状况就一败涂地了,打败的原则是一军,二军,三军协调作战,哪有像咋们这样,这个军混在一起搞大决战的,这跟小孩子打架有什么区别。
许攸心想:袁绍小时候就经常跟曹操打架,而且还经常打赢,袁绍也存在这种小孩子打架的想法,找一堆人来群欧,赢了才叫有面子,光荣嘛,像你沮授那种打法,赢了是你沮授的面子,袁绍自诩比曹操聪明的家伙,会听你们的才怪,你越说,越伤他自尊心,绝对会反其道而言,正确的点子是觉得不会用的,袁绍要的就是群欧打败曹操。
袁绍看着许攸,许攸正在发愣,袁绍咳嗽一声,许攸见袁绍正望自己,不得不答,许攸最近也是心神不宁,曹操送信给他,给他留了个位置,叫他不要跟袁绍混了,袁绍那个人心眼小,正确的议建是不会听的。
许攸虽然说的心动,但还找不到投降曹操的理由,不过他给曹操秘密的透露了袁绍的粮草线路运输线,算是桃李相报。
曹操派曹纯虎骑去骚扰袁绍的运输补给线也是确有其效,袁绍正想办法找个地方屯粮草,缩短补给线。
许攸跟袁绍也是不自在的很,这个家伙最近老发脾气,好像谁欠他几百万似的,底下的谋士被他骂的要死,正确的议建他不听,他自己也打不过曹操,就这么耗着,许攸也烦的很,听说审配还收到了一封检举自己的信件,许攸为这事情忧心重重的。
审配还没回来,要是督粮回来,肯定要跟袁绍告状的,袁绍心情好还无所谓,关键袁绍最近心情不好,还老怀疑手下的谋士看不起他出卖他,一说曹操怎么力害,他就上火发脾气。
许攸答袁绍:主公无忧多虑,我等粮草充足,胜利指日可待。
袁绍道:当初都是你们说,咋们开始打曹操,刘表,张绣,孙策会出兵联合起来打曹操,现在怎么怎么是刘表窝在家里观虎斗,张绣投了曹操,孙策挂了。
许攸又不能说时运不济,也不能说出师不利,只能打圆场,刘表不出兵是因为咋们还没有打败曹操,若是打败曹操,刘表肯定会出兵痛打落水狗的,至于张绣投了曹操,可能早就想投曹操了,只是现在这个时候投降是最合适的,至于孙策挂了,那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当不得数。
袁绍说:想到那个张绣投了曹操,我就来气,曹操是个什么东西,长得又矮又丑,太监之后,竟然这么多名士跟着他混,这么多武将都喜欢投靠他。
许攸不答,低头思索,袁绍瞟了一眼许攸:你是不是也觉得我不如那个曹阿瞒,也想投靠他呀。
许攸道:主公,你不要瞎说,我们三个人虽然是好朋友,但是我对你的忠诚是日月可鉴的,你放心,我不会干这种事情的。
袁绍道:最近粮草老是被劫,不会是某些人透露的消息吧。
袁绍扫了一眼众谋士,见都不吭声说话,自己叹了一口气,道:我最近心情不好,大家见谅,我老感觉这老天都帮着曹操似的,我大将颜良,文丑先后被斩,出师不利,悔当初不听田丰之言也。
郭图急道:主公,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往心里去,咋们打仗又不是靠某个大将才能赢的,想赢的战争就得靠主公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郭图说话还是比较有水准的,可以安慰袁绍,不过袁绍不知道那些说的动听词语,只是他自己的一个影子罢了,自欺欺人的一种自我安慰。
沮授听着就不爽,颜良,文丑又不是大将之才,顶多算一个武夫或者是一个冲锋陷阵的人副将,成为优秀的将才需要以下几点。
第一,领兵能力:严格的军队纪律。
第二,智慧:冷静智慧的头脑。
第三,知识量:熟知地理和战术。
第四,执行力:能有效的执行统帅的战略目标。
这四点是颜良,文丑不备具的,沮授曾经的建议是不让颜良,文丑独领一军,两军战争的打法首先要进行军事计划,再进行战略部署,颜良,文丑领军得配合谋士们的战略计划,谋士随军总领全局。
袁绍不听,袁绍不想让谋士拿兵权,只想让他们为自己出谋划策,谋士们给他想好了计划,他觉得不合自己的味口,不听不用。
袁绍就想群欧曹操,拼将,拼兵,拼实力,硬打硬的来一场,胜了袁绍面子倍棒,就像两个少年,咋们攒了很多小牌牌画纸,一个个的出,看谁力害。
袁绍就这德性,这种心理,他不败真是天理难容,曹操则是广思集益,以谋为主,避重就轻,避长取短,找到对手的致命弱点,一招致命。
小时候袁绍就没赢过曹操,这一次袁绍照样没办法赢曹操,而且是输的非常彻底。
第一百七十二章 曹操,袁绍对比,袁绍处劣势()
沮授看不下去了就会说两句,听不听沮授也得说,看到蠢货固执的犯错误,沮授想忍都忍不住,就跟田丰一样,不过沮授说话的方式会比田丰温和许多。
袁绍打仗打得这种程度了,胜算还是很大的,虽然到处都是漏洞,很容易给曹操可趁之机,但是沮授的想法是如果没有意外,官渡之战以曹操退兵的结果达到预期,进入持久战,袁绍的战线会拉的更长,到时出现的问题会更多,自己想去补都补不了。
沮授道:我等可出一支奇兵,偷袭许都,抢来献帝,曹操则失了根本。
袁绍道:我抢献帝做什么,我要光明正大的击败曹操,这才是我的终极理想。
沮授又不说话了,沮授心想,袁绍太自大了,你想做皇帝,首先要平定天下,再迎士人归心,哪里有打赢了曹操你就能做皇帝了,南边还有刘表和孙权呢,你不过是一个有实力的诸候罢了,行事要小心翼翼的,当时七国争霸的时候,强大的赵国,楚国都灭了,你袁绍才多大点成就,何况皇帝也不在你手上。
沮授曾提出挟天子以讨不臣,袁绍不干,抢那献帝过来做什么,袁绍很怀疑那些提出抢皇帝过来的谋士的动机。
楚汉相争的时候也没有见过刘邦,项羽抢什么秦二世,为什么要抢献帝过来,袁绍想不明白,袁绍要去抢献帝的机会还是很多的,就算官渡大战打了起来,他还是有机会的,他明摆着是不想去抢献帝。
那天下诸候都不愿意抢皇帝来自己的地盘,就曹操把献帝迎到自己的地盘。
第一点:他们担心成为董卓第二。
第二点:这会让自己的内部加剧利益矛盾。
第三点:在皇权和霸权之间会出现不可调和的内斗。
第四点:政治上处于被动。
这些诸候有个什么共同特别,有权力,土皇帝,独裁,一个人享受到这种待遇后,你问他要不要再做臣子,忠于汉室,效忠皇帝,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打个简单的比喻,假如给你干个总裁,吃喝玩乐,整个公司你说的算,你愿意找个人做你的领导吗?
那肯定是不愿意呀,你都不愿意,袁绍,刘表肯定也是不愿意的,但心里不愿意嘴上还是要说说的,以显示自己是忠于汉室的,以显示自己重视手下人的建议。
曹操为什么迎献帝,也有几点,其他人迎献帝,不一定玩的转,曹操玩的转吗?玩的转,而且运气非常好。
我们再来看曹操,他为什么就能玩转挟天子以讨不臣的。
第一点:士人集团的支持。
第二点:曹操的理想是兴复汉室,平定天下。
第三点:唯才是举,寒族人才进入到权力中心,成为了曹操政治的忠实拥护者。
第四点:曹操长期对外战争,分散内部权力斗争,政治路线分歧的注意力。
第五点:曹操有政治智慧,有卓越的领导才能。
最早提出奉天子以征天下的是贾诩,第二提出的是沮授,第三个提出来的是毛阶,为什么郭嘉,荀彧,荀攸这么聪明的人想不到,抢献帝这张王牌。
肯定是想到的,为什么不在毛阶前面说出来,这些顶级谋士有一个共同特点,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如果这话是三大谋士说出来,以后献帝接过来,自己身上就会贴了一个标鉴。
曹操称魏公的时候,是杀了很多人,也打压了很多人的,郭嘉死的早,大概也是为忠心汉室和忠于曹魏政权问题上纠结的很,荀彧自杀,荀攸忧虑而死,曹操杀了崔琰,孔融,又罢了毛阶,程昱的官。
曹操的五大谋士,最后只剩下蓝华(贾诩),这就是把献帝接过去的的后果,公元213年曹操称魏公,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称公的性质。
公是一种爵位,可开府,封治地,在候之上,什么人可以封公,只有皇帝的儿子才能可以封王,封公,曹操为什么封公。
这个争议是很大的,当时是很多人反对的人,封公之后接着就会封王,封王了接着就可以称帝了,我们站在曹操的立场去看,曹操为什么在那个时候封公,曹操封公是在赤壁之战第三年。
第一点:激励寒族为自己卖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