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诸葛亮成为自己师弟,蓝华决定这便是逆史改命的一次机会,至于曹操,刘备择一而主,现还不是时候,曹操要进行官渡之战之后,才成为北方霸主,刘备丢了徐州,投了曹操,后又投了袁绍,后又转投刘表,入驻新野,是要等好几年了,自己在这荆州经营一番,不定还有些许造化。

    祝公明叫服待去煮午饭招待客人,周仓与胡车儿便去帮手,祝公明观蓝华脸面便知蓝华定有话讲,也不再论经讲道,只叫他们几人喝茶聊天。

    这便合了蓝华心意,蓝华正想拜见高人,荆州卧龙,凤雏,徐庶,还有几人蓝华也不知其人名,倒是知道一些荆州豪族,地方官员罢了。

    此时见黄承彦与诸葛亮,便想了解一番寒族中士人与后起之秀,荆州有蒯越,刘巴,大将有文聘,黄忠,魏延,蓝华倒是容易打听,只是山野名士,皆只有问江湖人便通消息。

    蓝华又起话题,“我此次去襄阳访庞德龙与水镜先生,皆不见,无此缘份也。”

    黄承彦道:“若是想见,我自当引荐一番,二位皆乃荆襄名士也,常被大族奉为座上宾,开坛讲经去了,自当不得见。”

    这便跟后世的知名教授一样,被某些大学请去讲课去了,要想见一面得有引荐人,提前预约,这个知名教授的朋友就说,我有一个朋友,叫什么,想见你一面,指导一番,知名教授就会给个面子,见上一见,至于蓝华去访,又没有预约,自然是见不到人的。

    蓝华起身行礼,“有劳黄公。”

    黄承彦道:“无须多礼,座下聊天。”

    蓝华座下,又复刚才话题,“荆襄名士颇多,不知黄公识得几多?”

    黄承彦摸须讲道:“蒯氏三兄弟皆乃人中龙凤,有识有谋,庞德公与水镜先生便是其座上客,刘巴刘子初乃是少年天才,过目不望,又饱读经书,士人皆称其能也。”

    蓝华点头又问,“些许寒族士人,后起之秀,怎不见黄公提起?”

    黄承彦道:“庞德公从子庞统虽有急智,但其人性情放荡不羁也,徐庶徐元直,此人好游侠,常求问于水镜先生,此人是精通阵法,善战事,治地方乃全才也,不过了无名望,出仕难矣,自崔州平,石韬,孟公威,石广元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是没落士家,流亡北士之后,做得计吏则不愿出仕,做得太守,刺史便无机会也。”

    蓝华道:“如此人才,浪费着实可惜。”

    黄承彦道:“几人读圣贤书,心中便有傲气,不愿出仕,自云隐鹤,一心读得圣贤书做学问。”

    蓝华道:“现天下崩裂,百姓受苦,何不为百姓计?”

    黄承彦答:“若是治世,几人倒是能将一地治理得民居乐业,若是乱世此等人物要么投得一主公进自己谋治理,若是攻城略地,非崔,石,孟之专长也。”

第一百三十三章 蓝华策对黄承彦,祝公明问蓝华心思() 
服待将午饭准备妥当,便端到亭中桌上,供几人食用,有酒,有肉,有饼,蓝华也是肚饿,见都摆好,见叫师尊用餐。

    祝公明着酒壶倒上一杯,蓝华也是备好一杯酒水,先敬师尊及黄承彦,喝完一杯便开始吃肉,吃饼。

    胡车儿与周仓还有两人服待则在数丈远一围院中吃肉喝酒,也不讲究。

    蓝华几人,肚饱便开始饮酒,边喝边讲。

    蓝华又问:“荆州如今格局为何?”

    黄承彦答:“刘表单匹入荆州得蒯家支持得蒯越之计,平地荆州宗贼,又结蔡家为亲,不出二载便座稳了荆州之地,刘表便叫蒯家掌文,蔡家掌武,平衡二方,依附二家者甚多,自是刘表也不敢动其分毫。”

    蓝华道:“刘表难道无自家势力?”

    黄承彦答:“刘表有二子,一人刘琦,乃是刘表发妻所生,今年尚且十岁,又有一子刘琮不过数月,若是势力便是黄祖也。”

    蓝华道:“我观蔡帽与蒯家必会有隙,必会他人所乘。”

    黄承彦笑道:“蔡帽乃是我妹夫,庞德公乃是蒯越岳父,关系不浅,两家联成一心,并不异心,只是刘表整日忧虑。”

    蓝华汗颜,不知此间有如此多厉害关系,差点误言说出诽语,若是观感掉分,以后求问至是不待见了。

    蓝华心想,这荆州之地,刘表是守不住,流亡北士,荆襄士人一心求稳,相互结亲,外来势力难以湛透,只是这曹操一来,刘表一死,连反抗都没有就直接投降了。

    这其中道理蓝华想不透,怕是这些人谁坐天下都一样,只要早些天下安定,士家人便迎治世,自有子弟出仕为官,这其中必有庞德公与黄承彦的推动,至于荆襄名士求学,也只是学得经,论之道,治理地方之法。

    如诸葛亮,庞统,皆是离经叛道的热血小伙子,诸葛亮与曹操有仇,琅琊郡被曹操以报父之仇祸害了,因此而避祸于荆州,那肯定是不愿意跟着曹操干的,至于庞统性格大概是那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家伙,这种军事天才必定想一展报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至于徐庶此人在荆州就是一个混混,低不成,高不就的,理想报复无法申展,便去投了刘备一尽所能,这也是人之常情,没投刘备之前,肯定是给刘表递过名片的,只是又无名望,又无出身,刘表最多先给公务员的活他干,一般有能力的士人,都会恃财傲物,想得到重点照顾和提拔,假如没有升迁的希望,是情愿自由自在去种田的,至于那些抄抄写写,打发时间的活,他们是感觉在浪费生命的。

    刘表最不缺的是人才,刘表这个人没有什么抱复,就是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进取心不足,又洽逢乱世,刘表在荆州能过十几年的安稳生活算是非常不易的了。

    一个人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性格,性格又决定了命运,成功是属于那种死里求生,孤掷一至,又要抛弃偏见,一心上位的人,那些死要面子,要自尊的人如何能成得了事呢,至于刘备从小经历磨难,他具备了这些条件,自然好运就会随时降临。

    蓝华思索数息,又道:“黄公观这天下何时太平?”

    蓝华不敢言曹操最后成为北方的霸主,携百万之众来取荆州,便侧敲其言,看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

    这个时候天下大势还不明了,袁绍打公孙瓒运气好,二三载就可以平定北方四州,运气不好,打个十年,八年都有可能,战争就是这样,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蓝华一样知道即定的历史。

    曹操被吕布占了兖州,曹操差点就投了袁绍,只是后来程昱相劝才止住念想,曹操花了一年时间才将吕布赶走,现在也不过拥一州半之地,刚迎来了天子,现在看起来政治资本最浑厚。

    而袁术,袁绍被很多人看好,这两大士家军阀,谋士,武将都很多,又兵广粮足的,战争潜力非常巨大,并不比曹操差多少。

    黄承彦道:“不好言之。”

    蓝华又道:“若是袁绍灭了公孙瓒,又与曹操一战,黄公观何人可一统北方?”

    黄承彦道:“五五之数。”

    蓝华又问:“江东若被袁术先定,至江东起兵攻江夏,取荆州,又当如何?”

    黄承彦道:“袁术自视甚高,只会自取其祸,荆州之地并无此忧也。”

    蓝华见黄承彦也是有此见识,便知此时讲来,便是言时过早,北方大定,没个十几载,也是难矣。

    二人一问一答,蓝华获益菲浅,不知不觉便聊了一个时辰,天色也是不早,黄承彦领着诸葛亮下山。

    黄承彦下山之后,祝公明便与蓝华单独聊话,祝公明道:“我徒适见二人,神色有异,不知为何?”

    蓝华知瞒不过师尊慧眼,只好如实答知,“我常感知,天人合一,有预未来,知时势之能,我料诸葛亮日后必能开府拜相,又常耳闻黄公之名,因此失态。”

    蓝华跟祝公明学艺十载,蓝华常语出惊人,标新立异,见识非同一般,每料之事皆有中地,祝公明也不足为奇。

    祝公明扼首算是认同,又道:“我徒在张绣处非长久之计,可曾有打算否?”

    蓝华叹气,“我随董卓八载,入京三载,皆感命运之索无法挣脱,奈何天下百姓甚苦,自己根基浅薄,再多的挣扎也是图劳,只是这历史洪流的一个看客罢了。”

    祝公明道:“若是在这尘世过得不如意,便可跟为师隐居,每日论经讲道,为师也不甚无聊。”

    蓝华道:“弟子凡心未了,过不了这山野生活。”

    祝公明笑道:“伴君如伴虎,这天下现又为枭雄所持,不知何时太平。”

    蓝华回:“十余载后,这天下倒是可享片刻安宁,只是不过百年又陷藩王之乱,便又生灵涂炭,中原战火连天。”

    祝公明道:“秦统六国,赢政称始皇帝,乃用李斯,法治国家,只是法度甚严而不明,至二世而亡,又有楚汉相争,大汉基业四百余年,景帝使道家治国,申明法度,轻赋税,便有了这文景之治,武帝继而独尊儒,废百家,远征匈奴为先祖血耻,只是这武功太甚,民生皆苦也。”

第一百三十四章 蓝华与师尊答对,诸葛亮习纵横之术() 
蓝华陷入了沉默,章邯十万大军一战定匈奴,后又壮大,汉高祖刘邦数十万人被围白登,又有白登山之耻,霍去病烽烟狼山,驱匈奴千里,尽收河套之地。

    西汉有有鲜卑,乌恒,唐时有突厥,宋时有金,元,明,清朝有蒙古,这草原之地便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蓝华何偿不知,野蛮与文明之间的对抗,如同上神游戏般,永无止尽,不过百年这天下便重新洗牌一次。

    正如其师所言,水无常态,道无常形也,天下事过则苦也,执则偏也,所谓苍天不仁,以万物为草芥也,帝不仁也,以百姓为驱狗也。

    蓝华道:“师尊为何不入世传道讲经,教化世人?”

    祝公明道:“为师看淡这世间事,各人命运皆也注定,为何自寻烦恼,争来争去,也只是权力罢了,一世基业尚有仁义,二世,三世则不知民苦,四世五世便又陷入政争,不过十世便又陷入轮回。”

    蓝华道:“师尊之言,徒儿不甚认同,若是教化他人不争,与人为善,便是功德。”

    祝公明笑道:“如若丛林,若是狼要食人,便叫不抗,便教得皆如兔子般?为师之道乃是纵横之术,便是叫人共赢得利也。”

    蓝华道:“若是教化世人,叫他等知礼,仁,义,孝,这天下如何不太平?”

    祝公明道:“食肉者鄙,古语有云,天下攘攘皆为利来,若是如此好教,便没有这世间纷争了。”

    蓝华点头,这点倒是认可,两人又聊一柱香,便进晚餐,用过晚餐,蓝华便留宿在此,入夜蓝华点上油灯习书,晚上也不娱乐,蓝华也不觉得无聊。

    蓝华来此世皆有二十余载,慢慢的便习惯了,习书半个时辰,又着卷写悟,这古文言,蓝华倒是熟的很,不过也常喜欢讲些普通话。

    又过半个时辰,蓝华便吹灯,上床睡觉,次日鸡叫三遍便起床做运动,吃早餐,大天光便拿来竹棋与祝公明下棋解闷。

    下了不过半个时辰,诸葛亮便上山拜见,今日黄承彦未来,诸葛亮带一随从到来。

    诸葛亮近前不及三尺,行拜礼道,“孔明见过师尊。”

    祝公明道:“你且随师兄入室,择几卷研读,若是不懂,便问师兄,或是来问我也可。”

    诸葛亮又礼,“谢,师尊。”

    祝公明,点头嗯了一声。

    诸葛亮直腰,叫随从将一些肉食,烙饼送去屋内,诸葛亮身边随从也是一十五六岁少年,倒也有些力气。

    胡车儿与周仓,两人无聊便在院中耍武,蓝华与诸葛亮一前一后,往藏书阁里去,路过围院,诸葛亮看了几眼,问道:“此二人,皆猛士也,不知如何称呼?”

    蓝华道:“穿胡服的乃是胡车儿,满面扎胡,穿袍的便是周仓,二人皆是我护身。”

    诸葛亮惊讶道:“为何不留在张绣处做个领军,我看二人做个将军,倒是不错。”

    蓝华回道:“两人常随我左右,叫他留在张绣处,他们皆不肯从,我乃一介书生,如若流兵山贼倒也保护。”

    诸葛亮嗯了一声,算是应答,二人加快脚步,向藏书阁去,祝明公数间木屋二间做藏书所用,里面分类堆着竹卷。

    两人近得藏书阁,蓝华正推木门,诸葛亮突问:“师兄乃是张绣谋士,若是张绣有疑需问,师兄若是在此山,张绣如何应法。”

    蓝华转身,望向孔明笑道:“曹操攻来,怕是要有些时日,如果有不决之事,便会遣人来此山找我。”

    诸葛亮疑惑,“你为何知曹操何时攻来?”

    蓝华知自己说漏了嘴,便圆话道:“吕布,张绣乃是曹操心头小疾,若是不除,与袁绍相战,必会忧许都之安也,为何是几月后攻来,我便是有知晓未来之能。”

    诸葛亮前半句倒是信,后半句不信,只当这个师兄神鬼莫测,当能分析出曹操大军所动,只当蓝华不肯明言,诸葛亮也不便相问。

    蓝华转身推门而入引诸葛亮入门,诸葛亮跟在蓝华身后,蓝华将诸葛亮引到一木架旁,上面标注,乃是纵横之术入门法,观面。

    所谓观面必是易学中的面相人格,虽非十分准确,但也可看出个八层,如刘备长手大耳,便是常爬自家桑树,调皮捣蛋的家伙,又大耳便是常备其母责骂,无脸无皮的家伙,这种倒是容易成事。

    其格则为人来熟,能说会道,广交朋友,有毅力,易取他人信任,知如何保护自己,这便是入门的观面。

    其二便是察言观色,先投鼠忌器一番,引话识其对事物的看法及底线,引入自己的主场,这便是纵横之术的进阶。

    其三便是洞察激将,洞察其心性,或对比,或贬低,或放大其弱点,让其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思考,以达到目的,这便是纵横之术的高阶篇。

    其四便是知已知彼,从小细节去悟其性格弱点,其爱好,从事纪之中悟其做事风格,处世原则,这便知对手下一步的行为,也便是入化篇。

    诸葛亮候在木架旁,蓝华从书架上拿下两卷,递给诸葛亮,诸葛亮接过,抱在怀中,两人向屋外去。

    蓝华叫诸葛亮在亭中习书,若是读完,便也篇总结或是来找自己相论。

    诸葛亮点头应是,蓝华也是无聊,便回到院中与祝公明继续下棋,诸葛亮找一草团座下,端一矮桌,将竹桌置在桌上铺开,一目十行。

    片刻后随从提茶一壶放在桌上,便于诸葛亮口渴饮茶,不过一刻诸葛亮便看完二卷,又花一刻写一百字结语。

    读完之后,便起身活动筋骨,数十息后,便去观蓝华下棋。

    祝公明与蓝华皆是吃惊,若是蓝华习书二卷,至少半个时辰,也悟语总结也得一柱香时间(半个时辰是1个小时,一柱香30分钟,也就是1个半小时,而诸葛亮半个小时就全部搞惦了,后世皆道诸葛亮一目十行,观其大略,不甚了了。)

    蓝华道:“孔明读书如此之快?”

    诸葛亮答:“已读完两卷,不如师兄前去一验。”

    蓝华起身,来到亭中,拾起诸葛亮所写竹卷,读了起来。

    奸诈之一面突眼细,嘴阔眉扬,忠诚之一,脸阔方正,眉宇英气,奸诈之人为十,其一,利奸者,其二言奸者,其三礼奸者。。。。。。其奸诈者又各有面,其一。。。。。。。

    蓝华看完点头,“师弟真乃天才也,若是师兄十载而出,怕是你不过三载便能习得纵横本事。”

    诸葛亮面带笑容,“师兄过喻,此算不得奇。”

第一百三十五章 蓝华教棋,诸葛亮论工艺() 
已近午时,诸葛亮也不在习书写语,只是对竹棋甚感兴趣,所谓竹棋便是象棋,会下者不多,至后世唐朝方才流行,蓝华至后世来,便晓得象棋走法,不过也是不精,祝公明也是蓝华教会,二人无聊时便下几把,打发时间。

    诸葛亮自是也是不会,来了兴趣,便围着看棋,蓝华自不会修圆竹棋,皆是方形竹片,自于楚河,汉界倒是划得公整。

    蓝华见诸葛亮来了兴趣,便笑道:“孔明不知有兴趣学否?”

    诸葛亮答:“此乃杂术,若是有空,倒可一试。”

    祝公明道:“若是想习,便叫师兄教你,我去准备午饭。”

    诸葛亮道:“有劳师尊。”

    祝公明起身,让位给诸葛亮坐,诸葛亮行了一礼,接着座下,草团离得太近,诸葛亮又起身向后移了一尺,便又座下。

    蓝华摇头道:“孔明身高八尺半,若是搁在我家乡,便是蓝球中锋了。”

    诸葛亮道:“蓝球为何物?”

    蓝华答:“便是一种橡胶球,建二队,两边各有数人,在一数丈见方的场地,各置一丈高铁圆框,两队争抢,将此橡胶球扔进框中便可。”

    诸葛亮道:“倒是有趣。”

    蓝华道:“只是这橡胶球难做,这铁圆框难做也。”

    诸葛亮道:“无妨,黄公有一女,便有此手段,若是有闲,便去卧龙冈,我当去叫他做出此物,我等叫上好友,且当试试。”

    蓝华道:“可是黄月英?”

    诸葛亮道:“正是,黄公屋宅离我夜宿之地不过数里。”

    蓝华道:“甚好。”

    蓝华想到一事,又道:“你看这棋是方的,若是能修成圆的,在这棋盘上便更好执起。”

    诸葛亮回:“且将这棋带去,月英定有办法。”

    蓝华笑道:“我等用过午饭,便去可好。”

    诸葛亮道:“就此约定。”

    蓝华道:“一言为定。”

    二人不过半天时间便混得熟识,蓝华用了一柱香时间教会诸葛亮如何下个象棋,下了几把,诸葛亮便熟悉这棋走法,又下几把蓝华皆输。

    蓝华叹气,“师弟真乃天才也,下得无趣,我便不下了。”

    诸葛亮笑道:“无妨,若是不下,我便去教会庞统去下,我有对手,这棋才会有趣。”

    蓝华智商不过一百多点,诸葛亮,庞统的智商估计也高他一载,这种记忆,推理性的娱乐只有大脑计算能力好的人才玩的好,蓝华是自愧不如。

    午饭已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