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群英风云录-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松弯腰行礼,惊道:“刘皇叔亲迎,松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刘备走近,牵着张松手,“子乔乃远来贵客,与我入府饮酒如何?”

    张松被刘备拉手,心中一颤,心道:“果如传闻那般,刘备礼贤下士,热情如厮。”

    张松道:“有劳刘皇叔。”

    刘备道:“子乔客气,且与我入府。”

    刘备讲完牵着张松左手一同入府,往刘备宴堂去。

    刘备边走边问:“子乔从益州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所为何事?”

    张松道:“奉主公之命,前来有事相求。”

    刘备陷入思索,不过数十息,便是宴厅,庞统,伊籍将一人领了进来,起身相迎。

    庞统拱手道:“可是益州别驾张松,张子乔是也?”

    张松拱手还礼,“正是,不知汝乃刘皇叔帐下哪位高人?”

    庞统道:“刘皇叔帐下军师庞统,庞士元是也。”

    张松道:“久闻大名,今日一见,荣幸之至。”

    庞统脸上精彩,笑道:“你也知我?”

    张松道:“荆襄隐士庞德公次子,人称凤雏的庞士元,何人不知。”

    庞统欣喜,“子乔过喻,此乃俗世之称,当不得数。”

    伊籍近身,拱手道:“伊籍伊机伯见过益州别驾。”

    张松还礼:“机伯有礼。”

    刘备见此状,心中欣赏,讲道:“子乔且上座。”

    张松扫了一眼宴堂,刘备主位左右手一位,伊籍座一位,庞统座一位,何来自己上座位置。

    刘备见张松扫向宴堂,叫道:“亲兵何在?”

    堂外有把刀亲卫,见刘备喊话,快步入堂,近得刘备三尺,抱拳行礼:“见过主公。”

    刘备道:“你且着一案(桌),放在台上,摆好酒肉碗筷。”

    亲兵道:“领命。”

    亲兵应完,忙了起来。

    刘备望向张松道:“子乔稍待片刻。”

    张松道:“刘皇叔,此乃台上位,松乃孤野陋民,如此盛情,使不得。”

    刘备道:“无妨,近得我旁,也好相聊。”

    张松叹气:“恭敬不如从命。”

    刘备道:“别驾远来是客,怠慢之处切勿见怪。”

    刘备将张松待为上宾,与曹操相比却是天壤之别,张松心中受用,脸上露喜,庞统,伊籍见惯不怪,刘备礼贤下士,能拢人心。做作一些,也是无妨。

    不过数十息(几分钟),张松一席便摆放完毕。

    刘备做请姿态,讲道:“子乔请。”

    张松笑道:“皇叔,请。”

    刘备携张松之手,往台上去,待近得自己主位便放开,自己入席座定。

    (备注:堂有一尺高台,一丈见方,摆主公桌椅,台下则摆众谋士,武将桌椅,汉朝二尺方桌,称为案,地上铺一张草席,跪在席上,盘膝而座。)

    张松屈身席地,刘备举起酒杯相敬,“此盏敬子乔,远道是客,今日我等不醉不归。”

    备注:酒杯,酒盏也称斛)

    张松托起桌上酒盏回敬刘备,“刘皇叔请。”

    刘备一饮而尽,侧盏示之,张松也不矫情,将酒盏近得嘴边,一饮而尽,示盏以表其心。

    刘备道:“好!”

    张松道:“刘皇叔真乃豪杰也。”

    刘备笑道:“备天性如此,叫子乔笑话尔。”

    张松道:“皇叔真性情也。”

    刘备提起桌上酒壶,满上一杯,起身又给张松满上一杯。

    张松心中感叹,“此人乃雄主也,此行不虚。”

    刘备给张松满酒后,席回案前,举盏再敬。

    张松托起酒盏道:“使君勿需客套,松此来便是有事相求,松也言完正事再畅饮一番也是不迟。”

    刘备将酒盏置桌,疑惑道:“子乔,有难之处尽可道来,若备能相助,定不推托。”

    张松叹道:“益州庞羲,李异弄权,主公暗弱,汉中张鲁叛乱十余载祸及蜀地百姓,,曹操又起大军欲征汉中,实则图益州也,主公叫我前来,便是有求皇叔,提兵相助,以解益州之困也,以解百姓之祸也。”

    刘备叹道:“荆州五郡新定,曹操每年提兵来攻,备有心相助,只是。。。。。。”

    张松道:“皇叔无需多虑,若皇叔起兵相助,军资,粮草皆由我等供给。”

    刘备望向庞统问道:“我等若征调几郡兵马,可征调几何?”

    庞统道:“主公所瞎五郡,户数八万户,人口七十余万,现兵马六万有余,若要用兵,抽调兵马,可用四万兵马。”

    刘备道:“若是我等出兵相助攻打汉中,出兵几何?”

    庞统道:“可遣上将一员,领兵万余,前往巴蜀。”

    张松急道:“皇叔,且听我一言。”

    刘备望向张松,“子乔,但讲无妨。”

    张松道:“益州之地,兵马二十万有余,皇叔只遣一员上将领兵万余相助,又有何用?”

    刘备问道:“依子乔之言,当遣多少兵马入川为适?”

    张松伸出手掌道:“五万兵马。”

    刘备叹道:“五万兵马粮资甚巨,荆州新定,如何有此巨资供应粮草,军资,曹操若是提兵攻来,如何守得住,此事不妥。”

    张松道:“此与主公书信一封,皇叔领兵入川,军资,粮草皆由我等供应,预先支付,曹操征关中韩遂,马超,没有数载不能定!”

    刘备道:“只是。。。。。。”

    张松道:“皇叔勿需忧虑,若是皇叔应了入川之事,我便书信主公相言,叫法正,孟达领数千兵马来迎,这军资,粮草便由法正,孟达一道运来,你看如何?”

    刘备道:“如此多兵马入川,益州百官必会惊疑。”

    张松道:“皇叔为何如此妇人之仁,我见皇叔有仁义,唯皇叔与孙权敢抗曹操,赤壁一败,曹操胆寒,深为忌惮,才来相请,想不到皇叔乃是贪生怕死之辈,张松告辞。”

    张松起身要走,刘备起身拉住,庞统摇头,伊籍脸上却是精彩。

    刘备拉住张松讲道:“子乔勿恼,此行入川,一为抗曹,二为刘益州解困也,若是益州百官百般刁难,事不可济,反误了大事,不得不慎。”

    张松道:“皇叔英明,是松矫情。”

    刘备道:“你且回位座好,我等从长计议。”

    张松回位座好,刘备返身回位。

    张松袍中掏出一锦卷轴,放在桌上,刘备惑道:“此乃何物?”

    张松道:“此乃西川地理图也。”

    

第三百零九章 张松献图,庞统访孔明() 
刘备惊得起身,讲道:“此图子乔怎会随身携带?”

    张松道:“此图非有西川八郡九十八县三道,上有标注城池,关隘分布位置,布兵情况,何将驻守,皇叔若取益州,非此图不可。”

    刘备斥道:“子乔是要陷我于不义。”

    张松摇头,“非我陷皇叔于不义,刘璋暗弱无能,益州让曹操夺去,不如献给皇叔,皇叔宏图大志,兴复汉室,曹操挟天子征伐诸侯,扫荡海内,天下定则汉室还存焉,皇叔仁义乃雄主也,雄才武略不弱高祖,曹操拥七州之地,此势不可争锋,皇叔却现不过五郡之地,又有何能与曹操抗衡,松献图便是助皇叔一臂之力,为何皇叔不识张松一片苦心?”

    刘备叹道:“孤与刘季玉同为皇亲,怎忍同室操戈,益州万不可取,若能入得汉中,驱走张鲁,备愿驻守益州门户以抗曹操。”

    张松劝道:“皇叔真不要此图?”

    刘备道:“子乔勿要再言,备万不可受。”

    张松收起西川地理图,叹道:“张松孟浪,皇叔勿怪。”

    刘备道:“子乔一心汉室,备感激不尽,何来责怪一说,来,我等今日便一醉方休。”

    刘备举觥敬酒,张松也不矫情,托觥回敬,不过几觥下肚,刘备醉酒上头,刘备起身离席而出,席中只剩庞统,伊籍两人做陪。

    张松望向庞统道:“皇叔仁义,果不虚传也。”

    庞统道:“子乔过喻,当年王莽篡汉,天下动乱,新野刘秀起兵讨伐赤眉而出,十载而定,才有今日汉室百年基业,今曹操行王莽事,不过天道也。”

    张松俯首思索,数息过后,张松道:“此图乃是抄本,留在身上也是无益,此图便送给士元当做参详,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若征汉中,此图定能助士元一臂之力,士元若是不弃,便当我的见面礼如何?”

    庞统道:“我却未有回礼相赠。”

    张松道:“无妨,皇叔待我如国士,我心甚慰,若能为皇叔出力,乃松之荣幸。”

    张松讲完起身近得庞统,将地图奉上,庞统起身双手去托。

    庞统收起地图揣入袍中。

    张松道:“时辰不早了,张松告退。”

    伊籍起身道:“若是不弃,出府百米便有一驿馆,别驾暂屈几日。”

    张松道:“有劳机伯。”

    伊籍道:“无妨,你且随我同去。”

    张松随伊籍出了府,往驿馆去,张松离席不过十息,刘备便从堂外归来。

    庞统起身道:“见过主公。”

    刘备道:“士元座下说话。”

    庞统座定,刘备发话,“适才士元使眼色,叫我避让,不知何故?”

    庞统道:“张松献图,若是主公拒人于千里之外,益州奇士,名士,还有几人敢献策,献计,士元代主公收之,用与不用以后再作计议。”

    刘备道:“张子乔是何用意?”

    庞统道:“刘璋暗弱,益州名士怀才不遇,张松,法正,孟达引主公入川,助主公夺取益州。”

    刘备叹道:“刘季玉乃汝之兄长,汝何忍夺其基业,此事不可操之过急,待入川后,见机谋而后动。”

    庞德道:“主公英明。”

    刘备道:“若无他事,士元退下,孤也有些许倦意。”

    庞统起身告退,刘备道:“士元,你去找孔明,将此事知会一番。”

    庞统道:“士元正有此意,士元告退。”

    刘备道:“恕不远送。”

    庞统出府,往诸葛府去,不及一刻便至,庞统扣门,三响过后,大门打开,管家探头,见是庞统,讲道:“里面请。”

    庞统入府,往后院去。

    诸葛亮常在府上办公,若是有人来找,便叫管家引入后院来见。

    诸葛亮任职军师将军一职,负责军资,粮草调度,出谋划策,参谋。至于官员任职,调兵则由刘备亲自批示。

    庞统任职军师中郎将一职,主要工作为刘备出谋划策,形同军事参谋。

    此官职乃刘备自设,与曹操设军师祭酒类似。

    庞统入得后院,见有三人正在忙碌,诸葛亮正在一桌前批阅竹简,侧桌马谡正在分类竹简,诸葛恪则将批阅好的竹简搬回房中分类放置。

    庞统叫道:“孔明。”

    诸葛亮起身相迎,拱手道:“不知士元到来,有失远迎。”

    诸葛亮将庞统引入后院一方桌席座,诸葛恪见有客到,提热茶一壶,一盘点心置在桌上。

    诸葛亮道:“士元,今日来找,所为何事?”

    庞统道:“益州来人了。”

    诸葛亮道:“可是益州别驾张松?”

    庞统道:“正是。”

    诸葛亮道:“可是请主公入川?”

    庞统道:“孔明莫非生了天眼?"

    诸葛亮道:“非也!”

    庞统道:“那你又从何得知?”

    诸葛亮笑而不语。

    庞统又道:“张松欲请主公入川,助刘璋平定汉中之乱,不知整兵几许为适?”

    诸葛亮道:“此事士元胸有韬略,何故问我。”

    庞统笑道:“此去西川,孔明同去否?”

    诸葛亮道:“你与主公领兵前往便可,曹操正整兵征伐马超,韩遂,孙权正往交州用兵,荆州事倒也无忧。”

    庞统道:“入川将领可有人选。”

    诸葛亮道:“黄忠,魏延,霍峻,刘封即可。”

    庞统道:“云长,子龙,翼德不同往否?”

    诸葛亮手摇羽扇,只笑不道。

    庞统思索十余息,似有所悟,讲道:“兵马何处调用?”

    诸葛亮道:“武陵,桂阳,长沙,零陵,各调兵马三千,则有万余,公安,江陵兵马各调五千,则二万也,再征新兵一二万即可。”

    庞统道:“新兵无战力,不如?”

    诸葛亮笑道:“益州富饶,十余载无动乱,主公若能领数万兵马入川,刘璋定会奉上巨额军资与粮草。”

    庞统道:“主公入川,孔明可否有计取益州?”

    诸葛亮摇头:“主公仁义,计无好计。”

    诸葛亮又道:“士元精于谋术,孔明不及也,何故问汝。”

    庞统笑道:“统倒是有几计,此时却不便与孔明讲。”

    诸葛亮道:“几日前卜封,有一象显士元有难也,入川后士元切记紧慎行事。”

    

第三百一十章 刘备入川,法正相迎() 
庞统惑道:“卦向何显?”

    诸葛亮道:“凤落平川之象也。”

    庞统俯首思索一番,不得其意。

    诸葛亮道:“不如我随主公入川,你守荆州如何?”

    庞统道:“你精于政务,行事用正,此行入川,需一攻于心计谋士为主公出谋划策,我随主公入川乃是上选。”

    诸葛亮道:“马季常往关中去,以有一载,此时需书信一封叫他回返。”

    庞统道:“马超与韩遂能守几载?”

    诸葛亮道:“以亮之见,不过一二载罢了。”

    庞统道:“攻取益州时不我待也。”

    诸葛亮道:“入川之事,越快越好。”

    庞统道:“统也有此意,遂与孔明相商。”

    诸葛亮道:“我明日便去见见张松。”

    庞统道:“如此甚好,若无他事,庞统告辞。”

    庞统起身,诸葛亮起身相送,送出府外。

    诸葛亮从桌上着一竹简写字,马谡道:“可是主公书信刘璋有个效果。”

    诸葛亮嗯了一声。

    马谡继续道:“即是刘璋有心请主公入川平叛,刘璋谋士有意另投主公,不如叫主公入了西川,找个机会杀了刘璋,益州唾水可得也。”

    诸葛亮笑道:“此事乃陷主公于不义也,主公岂会相应。”

    马谡道:“若不杀刘璋,这益州何时能取?”

    诸葛亮道:“士元自有办法,此事不劳我等忧虑。”

    马谡道:“还能有何办法?无非择一合适机会,告诉刘璋主公有夺取益州之心,刘璋出兵攻打主公,主公为求自保,出兵攻刘璋罢了。”

    诸葛亮摇头,“你却是能看出其中关键。”

    马谡道:“古语有云,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伐罪吊民,以有道伐无道,却也算一个极好借口。”

    诸葛亮嗯了一声,又道:“你且将士兵,将领那一类竹简整理一番,这几日便要点将兵。”

    马谡道:“孔明稍待片刻。”

    次日诸葛亮入馆驿找张松,相聊半个时辰,商定入川事议。

    张松书信一封,快马送给刘璋,刘璋见信,知刘备愿入汉中助其平叛,不过这军资,粮草却是要先支付给刘备。

    刘璋排除众议,令法正,孟达两人各领二千兵马,押送二十万石粮草,钱千万往荆州去。

    刘备点齐五万兵马,以庞统为军师,黄忠,魏延,霍峻为大将,随从谋士伊籍,简雍,从陆路入川。

    刘备留诸葛亮镇守荆州襄阳,关羽镇守南郡江陵,赵云守公安,张飞守武陵。

    此时正是公元211年九月,曹操大军正值关中与马超,韩遂大战,孙权移都秣陵,改秣陵为建业,为抵御曹操再次南征做准备工作。

    行至十余日,便遇法正,孟达迎接队伍,法正孟达安营扎寨,往刘备大营拜见刘备。

    刘备将两人迎入军帐,摆酒款待。

    法正与孟达见刘备生得方脸,大耳,一副福贵和蔼相,心中欣喜。

    刘备奉为上宾,诸葛亮,庞统两人皆推崇法正,称法正可比曹操之郭嘉,汉之陈平也。

    刘备常言,曹操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孤不及也,刘备收得诸葛亮,常与关张二人言,汝得孔明如鱼得水,后收得庞统,刘备更是如虎添翼,诸葛亮可比曹操之荀彧,庞统可比曹操之荀攸,今王佐之才,世之奇才前来投效,刘备心中如何不喜。

    法正见刘备正望自己出神,十余息不见侧目,咳嗽一声,拱手讲话:“刘使君。”

    刘备回神,笑道:“此前正想故事,失礼之处,孝直勿怪。”

    法正道:“使君如此盛情,法正怎会责怪。”

    刘备举觥敬酒,“孝直,子度,同饮此觥。”

    法正,孟达,举觥回敬。

    刘备酒到嘴边,一饮而尽,发话道:“久闻孝直,子度大名,今日一见,果不虚传。”

    法正回道:“法正不过巴蜀一军议参谋,无名无辈,刘使君抬爱,法正受之有愧。”

    孟达望了一眼刘备,讲道:“孟达无名之人,入不得使君之眼。”

    刘备笑道:“两位皆奇士也,备如何不知,子乔常讲法孝直有汉之张良,陈平之谋也。”

    (备注:张松字子乔,法正好友。)

    法正道:“此乃子乔夸大之词,使君莫要当真。”

    刘备道:“恕备冒昧,有一事相问,望孝直一解其惑。”

    法正道:“刘使君有话但讲无妨,法正定会知无不尽,言无不完。”

    刘备道:“汉室倾危,奸臣窃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拥七州之地,带甲百万,战将过百,备有心兴复汉室,匡扶正义,孝直可有大略。”

    法正摇头道:“刘使君不过荆州五郡,岂是曹操对手。”

    刘备道:“忆往昔,王莽篡汉,倒行逆施,百姓不得活,揭杆而起而生赤眉,新野王刘秀募五百丁壮而出,一战而定汝南赤眉贼,后一路平叛,得天下英雄相投,经十余载扫平海内,推翻王莽新朝,重建汉王朝,才有今汉家百年基业,备不才,立志愿效仿祖宗,聚得天下英雄,兴复汉室,还天下壤壤乾坤,让百姓安居乐业。”

    法正拱手道:“法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备道:“孝直但讲无妨。”

    法正道:“刘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