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时机一到,何无敌一挥手,早已拖到日月山口的五百门大炮,对着山谷口伯斯哈尔的牧民骑兵就是一阵炮轰。顿时,那些一辈子没怎么见过大炮的蒙古牧民纷纷被炮弹炸成了碎肉。

    恩克迪尔岱青迅速带领一万骑兵想撤离,不料被迎面冲来明军骑兵痛击。他们左手开枪,右手拿三米长的长矛进行冲刺。蒙古骑兵纷纷落马而亡。埋伏在山谷里两万明军步兵跟上前来,他们排成五列不停的射击。

    这时,明军的人数和武器优势开始发挥作用,蒙古军队伤亡剧增。女真骑兵和被包围的明朝步兵见自己得到增援,立刻士气大振,开始反冲锋。

    刚才还一片形式大好的蒙古部队,发觉自己经历了痛苦的逆转。这青海湖要变成蒙古人的埋骨地了。两万明军骑兵冲破日月山口伯斯哈尔的牧民骑兵阻拦,胜利和包围圈中的明军火枪手们会师。一万步兵和三万开拓团给他们带来了足量的弹药,忍耐了一个小时断续射击的他们开始向蒙古骑兵猛烈射击。

    俺答汗的六万军队统统被包围在了这青海湖畔的日月山上。俺答汗的随从帮助他杀出了女真骑兵的包围,让他撤退。俺答汗苦笑道:“我还往哪里跑呀!现在都乱成一团了。”

    指挥撤退的恩克迪尔岱青被乱枪打中,他的一万骑兵很快被一万明军骑兵和两万步兵围歼。

    伯斯哈尔的牧民骑兵被何无敌亲自率领的大军分隔包围,蒙古士兵全部下马,背靠背的组成环行防线。乱军中,伯斯哈尔被明军骑兵用手铳打中,掉在地上被跟上前来的步兵用火铳上的刺刀扎死。

    失去头领的牧民骑兵乱了军心,纷纷夺路而逃。这时,那些没逃走的蒙古归顺军则神气活现,他们用蒙语向自己的同胞喊道:“扔掉武器,跪下不杀,跪下不杀。”于是,牧民骑兵们纷纷扔下简陋的武器,跪在了地方。蒙古归顺军和步兵们用随身携带的绳索将他们捆绑起来。有时,绳子不够,还脱下了他们的蒙古袍捆扎他们的双手。武装开拓团的士兵们接手了这些俘虏,他们十个人被捆成一串。这些人都是财富,可以高价卖给葡萄牙和奥斯曼人。

    极少数抵抗的牧民骑兵都被杀死了。现在还在抵抗的只有俺答带领的蒙古骑兵了,不过陷入重重包围的蒙古士兵越来越少。见到战局已定,在外面担任警戒和堵截任务的最后一万明军骑兵也投入了战斗。

    看到失败已成定居,俺答汗大吼一声,率领自己残存的卫兵向明军发起了冲锋。结果,明军士兵一阵乱枪,将这些蒙古骑兵连同俺答汗统统打死。事后,俘虏辨认俺答汗尸体的时候,发觉他身中二十多枪。

    失去主帅,身陷重围的蒙古骑兵士气低落。他们纷纷向夺路而逃,不幸身陷重重包围之中,想逃跑的骑兵几乎都被打死或活捉。

    蒙古归顺军一边喊:”明军宽大,快投降吧!扔掉武器,丢在地方!”一边用套马索套住蒙古骑兵的脖子,让他们丧失反抗能力。

    终于,蒙古骑兵开始崩溃,他们纷纷嚎啕大哭,扔掉手中的武器丢在了地方。几个死硬的蒙古贵族想制止,但是他们很快被乱刀砍倒,或者乱枪打死。

    俺答汗这边剩余的将士共有一万三千来人,他们统统当了明军俘虏。加上先前抓住的俘虏,蒙古丁壮共有两万八千多人做了奴隶。女真部队在这次进攻中损失惨重,共死伤近四千人。不过这也打击了女真战士的骄狂之心,让他们重新对大明将领和军队服服帖帖。

    武装开拓团开始行动,他们和大明正规军相配合,迅速抓获了十四万蒙古牧民。这些蒙古牧民先被分为男女老少四组,然后把漂亮女孩和妇女都挑出来。然后,打包卖给了跟着明军远征的葡萄牙和奥斯曼商人。

    虽然,战争过程和明军武器对这些商人严格保密。可是战斗过后,出得起大价钱的他们总能优先挑选到最好的货色。

    接着,明军开始开进海西诸地,当地还有零星的蒙古部落,这些部落被围捕后,统统交给了葡萄牙和奥斯曼商人。

    接着,青海的吐蕃聚居诸地都被武装开拓团进驻。大明军队为了帮助开发青海,特地从河套平原移民三十万。本来,河套平原的移民还有些不愿意。

    后来,这些移民听说能管理吐蕃人,他们听说每个移民都能分到一个到两个吐蕃人做仆人,他们才高兴的前来了。

    (本章完)

第102章 日本女藩主的有趣发明() 
在征服青海蒙古诸部的过程中,武装开拓团的作用不可小视。人们纷纷感叹大明帝国这支与众不同的武装力量,这和以前中原朝廷的团练武装截然不同。

    它起源于保护移民安抚流民,但是迅速成为继大明新军之后最重要的战斗力量。由于武装开拓团的保护,移民成了大明新开拓土地上最有力的建设者。同时,大明的武装移民提供了后勤保障,以后再征服世界各地的过程中,他们居功至伟。

    嘉靖皇帝与陈皇后共同开设了皇家旅行公司,在大明帝国的土地上提供旅行服务。以前,如果你在大明的土地上行走可不方便。以那最牛的官员来说,他们因为旅途送命的就很多。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就写了篇《瘗旅文》,专门纪念一位带着儿子和仆役上路的北京小官:

    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早,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乌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霜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疠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耳,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

    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悲兮!道傍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这文章的意思是,正德四年就九月三日,有一个小官来自北京路过王阳明驻守的叫龙场的地方。那个小官吏是赴任之人,带着儿子和仆役,投宿了当地的苗人家庭。王阳明从篱笆院子里看见,想询问他们关于北京的信息。当时阴雨昏黑,本想提醒他注意,没能和他说上话。第二天一早,派人去探视,他们已经走了。中午时,有人从蜈蚣坡那边来,说:“有个老人死在坡下,旁边两人哭得很伤心。”我说:“这一定是那个小官吏死了。可怜啊!”傍晚,又有人来说:“坡下死了两个人,旁边一人坐着哀叹。”问明他们的情状,知道他的儿子又死了。第二天,又有人来说:“看到坡下堆了三具尸体。”那么,他的仆人又死了。唉,令人伤心啊!

    想到这三人的尸骨暴露在荒野,无人认领,我就带着两个小厮,拿着畚箕和铁锹,去埋葬他们。两名小厮脸上流露出为难的情绪,害怕有蛊或传染病。我说:“我和你们,和他们一样很危险呀!”两个小厮伤心的流下眼泪,要求一起去。于是,我们在旁边山脚下挖了个坑,把三人埋了。随后供上一只鸡、三碗饭。我们一面叹息,一面流泪,向死者祭告说:“唉,伤心呀!你是什么人,什么人啊?我是这龙场驿的驿丞、余姚人王守仁。我和你都生长在中原地区,我不知你的家乡是何郡何县,你为什么要来做这座山上的冤鬼呢?古人不会轻易地离开故乡,外出做官也不超过千里。我是因为流放而来此地,理所应当。你又有什么原因非来不可呢?听说你的官职,仅是一个小小的杂吏而已。你的薪俸不过五斗米,你领着老婆孩子种田也会有这么多。为什么竟用这五斗米交换你的性命?又为什么还觉得不够,要加上你儿子和奴仆呢?哎呀,太伤心了!你如果是为这五斗米而来,那就应该高高兴兴上路,为什么我昨天看见你皱着额头、面有愁容,似乎不高兴呢?一路上冒着雾气露水,攀过悬崖峭壁,走过万仞高山,饥渴劳累,筋骨疲惫,又加上瘴疬侵其外,忧郁伤心。你难道能免于一死吗?我知道你会死,可没有想到你会死得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你的儿子、仆人也会跟着死去。这都是你自己找的呀,还说它干什么呢?我不过是可怜你们三人尸体无人掩埋吗,才帮你们埋葬罢了,却让我引起无穷的感怆。唉,伤心啊!就算不埋你们,这山崖上狐狸成群,山谷中粗如车轮的蟒蛇,也一定能够把你们给吃了,不致于长久的暴露。你已没有一点知觉,但我又怎能安心呢?自从我离开父母之乡来到此地,已经三个年头。我历尽瘴毒能勉强保全自己的生命,主要是因为我没有一天怀着悲哀的情绪呀!今天忽然如此悲伤,是我想你的死太沉重,而把自己想得太轻啊。我不该再为你伤心了!我来为你唱首歌,请你听着:

    有歌说道:‘连绵的山峰接云天呀鸟而飞不过,思家的游子在远方呀不知道故乡。故乡不知在哪里呀,苍天在上都一样,地方再远万里隔呀,都在海洋怀抱中啊!四海中皆兄弟呀!想得开的人才能长久,又何必怀念家乡,想念自己的旧同乡。一旦离开家乡,死了也不哀伤!

    再唱首歌来安慰你:‘你我都是离乡的苦命人呀!苗人的语言谁也听不懂,性命没指望,前程一场空!假如有天我也离去,请把我埋在春风里。请带着你带着儿子和仆人紧紧跟从。我们一起遨游嬉戏,其乐也无穷。驾着紫色虎,乘坐五彩龙;登高望故乡啊,放声的歌唱!如果我能生还啊,你有儿子仆人在随从;不要以为无伴侣啊,就悲悲切切常哀痛。道旁几多枯冢啊,中原游魂在其中,和他们一起来呼啸,一起散步很从容。食清风,饮甘露,莫愁饥饿腹中空。麋鹿朝为友啊,晚间猿猴栖一洞。安心守分居墓中啊,不要变成厉鬼村寨乱逞凶!’”

    就是这么一件事,王阳明挥挥洒洒写了一大通。

    王阳明这人不厚道,明知道苗人会养蛊谋害汉人,这家伙也不提醒一下同僚。果然,那个老人被苗人的蛊和旅途中的瘴气所害。当然也可能是王阳明派人将老人谋害,否则他做贼心虚写悼文干什么。那老人可能是在旅途中得了什么传染病,所以很快死去,否则他的儿子和仆人不可能那么快就死。当然,这个小官也可能是来接替王阳明官位的。虽然王阳明书说自己不在乎官职,可受到杨廷和迫害的他,很需要大米和银两维持自己的生存。对于心学大事王阳明来说,生死存乎一心,先下手为强,派人下毒干掉对手也不是什么难事。之所以老人死得早,那两人死得晚可能用了类似现代凝血因子的老鼠药。当然,这都是后人的推测。

    不管怎么说,王阳明的文章都说明了当时人们旅行的艰难。住宿,饮食,毒物,瘟疫,各地不同的风俗都能取人性命,旅途变成了让人畏惧的事情。

    怎样让人将旅行从性命不保的难事,变成一场说走就走的心灵之旅,这就要感谢皇家旅行公司了。

    陈皇后和嘉靖皇帝一起亲自设计,规定了沿途驿站都要提供洁净饮水饮食服务。所有的水都要煮沸消毒,那些水质不好的地方还要先用明矾沉淀,然后用干净的细沙过滤消毒。旅客们的吃食是一种特产,这是来自嘉靖皇帝家乡钟祥的美食。钟祥酥饼,这种食物做好后,可以保存一个月以上,这为旅客们提供了美味又安全的口粮。因为其方便携带,这种食物也成了大明士兵的标准口粮,为大明官兵征服世界提供了后勤保障,立下了不少功劳。

    皇宫之内,陈皇后对嘉靖皇帝说:“皇上,你开设皇家旅行公司真是大功一件。现在各地的公务人员赴任,商人发货,民众旅行,邮件通传,都喜欢用我们皇家大车。可是,你为什么在各地驿站要提供医疗服务,并向百姓开放呢?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

    嘉靖皇帝说:“驿站是帝国必须的标配,但是仅仅为帝国政府部门服务,未免有些浪费了。我们向民众开放,促进了他的自身造血功能。现在,驿站附近不是动辄五六十辆大车吗?只要你有钱私人投资,国家开放技术标准,帮你造好通用的大车,你按照国家标准参与经营即可。国家只收牌照费,当然你也可以应聘为国家打工。双方各取所需。”

    陈皇后说:“皇上圣明,那马车采用通用部件制造,真是省了大事了。各地车厂,只要看到图纸就能制作,有些木匠、铁匠买来部件自己组装。只要经过国家检验,均可上路。按照大小不同,一车可以坐十到二十人,有四轮马车,八轮大车,还有两节车厢的十六轮大车。那十六轮大车足可容纳四十人,要用八匹到十匹骏马来拉。”

    嘉靖皇帝说:“每车都有牌照,牌照仅收证件费,牌照数字为九位数,以免重复。牌照上各省都有一简称开头,看着牌照数字就可以知道这大车是哪里的了。”

    陈皇后说:“你是看到以前旅行者疫病过多,才下令每个驿站都配备医生的吗?别说,这驿站医生还起了大作用。各个药店也把生意做到了驿站里。”

    嘉靖皇帝说:“各个驿站医生,各个驿站周围的药店都是从我皇家专营的福庆堂药店进的药品,你不吃醋吗?”

    陈皇后说:“我吃什么醋,无非是福庆堂大药房是钱贵妃经营的。别说福庆堂牌清凉丹,福庆堂白虎油,福庆堂藿香正气液还真是好用。另外福庆堂大药房整理出的《旅途常见病急救方法》还真是救了不少人的命!那个钱贵妃召集各地名医《大明地方病种诊治手册》也是一时洛阳纸贵。臣妾看见钱贵妃是皇上的好帮手,我也心呀!”

    嘉靖皇帝说:“说来好笑,我大明新近征服的青海省吐蕃百姓居然为你们建庙了。”

    陈皇后说:“莫不是无耻小人在青海为讨好皇帝做的好事?按说青海巡抚章项阳不是那样的人呀!”

    嘉靖说:“那倒不是,我大明军队开进青海后,大明内地和吐蕃加强了交流。因为我们送医送药,结果当地吐蕃百姓就把你和钱贵妃捧为了药王菩萨,还为你们塑了金身,一个是白度母菩萨,一个是绿度母菩萨。”

    (本章完)

第103章 拴住八岐大蛇的锁链() 
在皇帝的寝宫里,陈皇后生气的说:“药王菩萨和白度母、绿度母本身就不是一回事儿,吐蕃百姓愚昧,难道地方大员就可以如此欺君媚上吗?皇上既然崇尚道教,为何又被那佛教众僧所迷惑。”

    嘉靖皇帝说:“宗教都是百姓的麻醉剂,只要不是邪教,鼓励犯上作难的,我大明都一视同仁。那吐蕃本地有苯教,后来印度佛教入侵,加上大唐文成公主入藏带来内地佛教,终于融合成了吐蕃密宗。”

    陈皇后说:“那密宗和尚吃肉喝酒,兼带玩女人,还美名其曰为度顶。吐蕃百姓愚昧,都是那苯教害人,我看着密宗比苯教是有过之而五不及。”

    嘉靖皇帝说:“那佛教源于小国尼泊尔,兴盛于印度。印度本有婆罗教,主张交合悟道。那小乘佛教的南洋诸国,和尚均可以喝酒吃肉,而且都能娶媳妇。即使在我们新征服的日本诸省,和尚也是不忌荤腥,不戒女色的。只有那南北朝时梁朝糊涂的梁武帝,才引进了大乘佛教,给和尚烫伤戒疤,和印度人一样吃起了素。”

    陈皇后说:“都说那梁朝的罪犯只要临时抱佛教,就可以免除重罪处罚。那些罪犯逍遥法外,百姓怨声载道,所以梁武帝不得不将他们的头上都烫上了戒疤。”

    嘉靖皇帝说:“那吐蕃百姓也是好意,皇后就不要太计较了。”

    陈皇后见皇上都这样说了,也怕自己再斤斤计较,皇上会不高兴,就没有在就此话多说。嘉靖皇帝盯着皇后,陈皇后有些不好意思,说:“皇上今天怎么这么好兴致,总是盯着臣妾。”

    嘉靖皇帝说:“我总是忙于政务,却冷淡了眼前人,把你这样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给闲在这里。”说完,紧握陈皇后的玉手。陈皇后因为钱贵妃专宠,经常暗地里骂她是个狐媚女子。其实,说起相貌来,陈皇后才更省一筹。陈皇后高挑的身材,脸如银盘,目似点漆,丰满的胸儿,大长腿。嘉靖皇帝看着皇后,欲火顿起,心想着母仪天下的美人可以任由自己把玩,自己却辜负佳人,实在可惜。

    陈皇后见皇帝兴起,十分高兴,娇声道说:“皇上,现在还是白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