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教堂内还有主教衣冠冢,为建筑家萨尔萨的杰作。萨尔萨是将图斯坎文艺复兴式建筑介绍到西班牙的第一人。教堂内装饰富丽,有金饰品、油画和包括全身塑像、胸像和浮雕在内的各种雕刻和绘画。城内较著名的宗教建筑还有中世纪的圣维森特教堂、圣佩德罗教堂和哥特式圣托马斯修道院等。
何无敌派遣朱三勇去征服这座城市时,本以为要流不少血。结果,大明军队仅仅放了几炮,这座城市就投降了。而且,这座五万人的小城被明军接管之后,也很老实,没有给明军添任何乱子。
相比之下,马德里的军队就太顽强了。好在,明军在攻城之前,有不少贵族都和明军取得了联系,在他们的帮助下,两万市民征集的军队首先瓦解,这样明军在城里就有了一块可靠的落脚点。
通过他们,何无敌得知腓力二世已经陷入了宗教的狂热中。四万国王直属的军队正群龙无首,那些国王麾下的军官和城内贵族们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何无敌向他们开出了继承国王皇家领地的好条件,这些军官纷纷率领手下的军队投降,这样明军从每寸土地都需要激烈争夺,变成了兵不血刃占领了半个马德里城。
更秒不可言的是,为了表示诚意,贵族军官们将腓力二世交到了大明军队手中。
腓力二世在自己的皇家祈祷室内祷告,等他祷告完毕,腓力二世的卫兵都被明军用枪指着了脑袋,或者直接被击毙。他走出祷告室才发觉自己成了明军的俘虏。
当腓力二世他被带到何无敌的面前,他紧张的问何无敌:“将军准备怎样处理我?”
何无敌画了个十字,说:“上帝会宽恕所有罪人,但是火刑这种残忍的事情一定会在西班牙的土地上消失。你既然喜欢祷告,那就当个神父吧!”
从此,腓力二世这一脉就成了神父,后来他们家还出了不少主教。在当神父之前,腓力二世做过王储,也做过国王,所以他留下了后代。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这一支血脉并没有彻底断绝。
和马德里城比起来,西班牙瓜达拉哈拉省的首府瓜达拉哈拉市的征服过程也很顺利。
罗马时期瓜达拉哈拉市非常原始和粗糙,这里被称作“多石之路”。在绿教徒入侵期间,这里被称为“石河”。那时,它是图勒多王国的一块防守要地。
在基督教徒占领期间,绿教的大本营几乎被完全损毁,16世纪时,它就成为了一堆毁墟。
该市在1058至1062年间为基督教徒统治,在1081年这一地区被阿方索六世征服。阿方索七世于1133年给瓜达拉哈拉市颁发了一份特许状,这份特许状之后又得到费迪南德三世及后来的阿方索十世承认和扩展。阿方索十世决定该市所有居民均为贵族,他还授权该市举办两个贸易节,这在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市具有投票选举国王的权利,这种选举在1390年和1408年举办了两次。约1450年时,国王约翰二世将瓜达拉哈拉的统治权授予了门多萨第一侯爵。这里虽然仍是国王的土地,但门多萨家族在该市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并持续了数个世纪,他们建造了该市许多重要的建筑物。
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初是该市最兴盛的时期,尤其是那些与门多萨宫有关联的当时的文化、文学和艺术宫殿。在1520年社区起义期间,该市许多贵族也加入到反对者当中,但是他们被由国王查理五世给镇压了。这次,明军的来到,受到了这批贵族的欢迎,所以明军轻而易举的征服了瓜达拉哈拉市。
相比之下,马德里的征服就艰难多了。安切洛蒂带领残存的七万军队仍旧在抵抗明军,由于战斗的激烈明军甚至不得不和他们展开肉搏战。
被明军俘虏的腓力二世下令安切洛蒂投降,安切洛蒂居然拒绝了。他声称自己效忠于西班牙,效忠于已经退位的查理五世。
腓力二世的鼻子都气歪了,何无敌说:“既然这个西班牙陆军司令给脸不要脸,那我们就给他点厉害的吧!”
明军使用了重炮和榴弹发射器,同时让西班牙俘虏和降军拿着火绳枪在前面打前锋。只要有抵抗,明军就直接用重炮和榴弹发射器轰击。
何无敌摆出了一副不怕将马德里城的未投降区域全部打烂的架势,西班牙的残军在明军的打击下死伤惨重。同时,何无敌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全歼敌军。要是在二十四个小时内,马德里残余的守军不投降,那么这些人明军将一个俘虏都不接收。
这样一来,除了极少数宗教狂热份子,余下来的所有人都打算立刻投降。准备以打促和的安切洛蒂也吓破了胆,他立刻和何无敌的部下联系,表示愿意投降。
这样一来,马德里城总算落入了明军手里。明军开始对城内的西班牙残军进行整编,现在西班牙中部的铁锁已经被打开。明军俘虏了西班牙国王,同时开始搜捕查理五世。
(本章完)
第429章 查理五世的流亡之路()
查理五世在马德里郊外的山区呆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等到了机会,他逃出了明军的包围圈,经过一个星期的日伏夜出,他终于来到了巴伦西亚。这里和巴里阿里群岛,以及靠近葡萄牙的巴达雷斯、卡塞雷斯、梅里达诸地是仅存的不被明军所控制的城市。别的城市要么被明军所占领,要么主动归附明军了。
不过,何无敌已经派出了三十万大军去攻伐和征服这五个地方。明军在西班牙的土地上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征服所有的土地只是时间问题。
查理五世逃到了巴伦西亚后,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巴伦西亚,又叫瓦伦西亚,这里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也是仍旧支持查理五世的最后一个大城市。
一个占据大半个欧洲,以及横跨三洲的的帝国,现在只剩下这么一点土地,不过查理五世并不觉得自己犯了错。他决口不提已经投降明军的儿子,对前来探望的西班牙将士们他也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为了安稳军心,查理五世还专门弄了一个复位仪式。仪式上,他对那些辅助他的贵族们还有封赏。
查理五世对巴伦西亚的巴拉尔伯爵说:“你们不用绝望,奥斯曼土耳其已经和明军开战,这两个异教徒国家迟早打得精疲力尽。”
巴拉尔伯爵说:“是!”
查理五世又说:“奥斯曼苏丹数次想派军援助我,都被我拒绝了,因为我不想异教徒的军队踏上我们的土地。不过,奥斯曼帝国的实力也很强大,我们只需要等待它们和明军同归于尽。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收复西班牙的土地了。”
当然,巴拉尔伯爵也不是傻瓜,他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将军队都撤回了自己的港口,就是害怕明军强大的海军舰队,至于陆军,奥斯曼军人和大明军队出于对峙之中,而且大军军队占尽了优势,只是大明急于先吞并西欧,没来得及出动大军消灭奥斯曼土耳其而已。所以,奥斯曼的军人根本无法派兵援助西班牙!不过,既然查理五世要这么说,他只得顺着话茬这样说,让西班牙国王高兴。
查理五世问巴拉尔伯爵:“我们还有多少军队呀?”
巴拉尔伯爵回答说:“城内外还与两万军队,只是武器不凑手。”
查理五世大喜,说:“可有海军?”
巴拉尔伯爵说:“有,但都是渔船和货船改造的军舰,上面的炮少,恐怕不敌大明海军。”
查理五世说:“只要船快就行,别的不计较。”其实,查理五世是想留两艘船在情况不妙时逃命。
巴伦西亚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海港,号称是欧洲的“阳光之城“,位于西班牙东南部,东濒大海,背靠广阔的平原,四季常青,气候宜人,被誉为“地中海西岸的一颗明珠“。巴伦西亚是巴伦西亚是自治区和巴伦西亚是省的首府。巴伦西亚与马德里、巴塞罗那和萨拉戈萨等大城市有道路相连。
大明的军队迅速前进,他们包围了这座城市。六万大明军队由柳亦菲率领,她带领的军队士气正旺,所以她宣布立刻攻城。
查理五世傻了眼,在他想来,这明军至少要有个准备时间,还要劝降一番,使他没想到的是,大明的军队上来就打。柳亦菲攻城时,总共投入了三百门火炮和八百门榴弹发射器。炮弹将巴伦西亚变成了一片火海,大明士兵们叫喊着冲进了这座城市,两万西班牙军队一触即溃。
巴拉尔伯爵带着查理五世,乘船逃跑,他们跑到了地中海,飘荡在地中海。几日后,他们上了巴利阿里群岛。这里是地中海西部群岛,西班牙的一个自治区和省份。主要岛屿是马约卡、梅诺卡、伊比萨、福门特拉和卡夫雷拉等。群岛早就有人定居,西元前5世纪时受迦太基统治,西元前120年左右沦入罗马人手中,西元534年又被拜占庭帝国夺取。后来被阿拉伯人侵扰,10世纪时终于落入科尔多瓦的伍麦叶王朝手中。后为西班牙人征服,1344年并入阿拉贡王国。首府为帕尔马。面积5,014平方公里。人口约三十万。
查理五世将临时政府设在了伊比萨岛,虽然这里不时有来自北非和英国的货船来到,但是查理五世觉得这里比其他几个岛屿还是安全些。随同查理五世上岛的不过四百多人,到了伊比萨岛上,他倒募集了一支约两千人的队伍。西班牙军队每日操练,查理五世在地中海海风的吹拂下,每日吃着海鲜,日子倒也惬意。伊比萨岛的人口约为八万,梅诺卡岛的人口为六万左右,马约卡岛约有十万人。
虽然有人说,为了安全,最好把流亡政府设立在其他岛上,可是西班牙国王不听。这里离西班牙本土最近,可查理五世觉得正是这样,才有利于将来的反攻。
这些岛屿有着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气候温和,具有明显的岛屿气候特征,而较大的湿度也使四季温度变得更加突出。巴利阿里群岛春季的平均气温约为摄氏19。5度,夏季27度,秋季20。5度,冬季15度,全年的平均气温在摄氏17度左右,各岛屿的平均温度差别不大。巴利阿里群岛由马约卡岛、梅诺卡岛和伊比萨与福门特拉岛这三座大岛和许多小岛屿组成。
群岛的总面积略大于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的长度为1239公里。帕尔马与巴塞罗那和巴伦西亚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32海里和140海里,每天都有航班和渡船往返于三地之间。
历史证明,此地至少在2,600年前即有人居住,西元526年汪达尔人占领群岛,554年又落入拜占庭之手。903年穆斯林完全占领群岛。亚拉冈国王詹姆斯一世于1229?1235年间占领了马约卡岛和伊比萨岛。1287年马约卡岛又为詹姆斯後裔阿方索三世占有。巴利阿里群岛于1298年成为自治王国。1349年并入亚拉冈。
巴利阿里群岛地处西地中海,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大明法国行政大区南部和北非之间。巴利阿里群岛由一系列的岛屿组成,这些岛屿之间既有许多共同点,也存在着不少明显的差异,以至于有人认为仅仅是由于这些岛屿的地理位置相近,所以才被统称为巴利阿里群岛。各个岛屿不同的历史经历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伊比萨岛主要接受的是迦太基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古罗马文化对马约卡岛的影响较为突出;梅诺卡岛则明显带有英国文化的烙印。
风车是这一地区传统的汲水方式,在以马约卡岛为首的农业灌溉区内,一架架风车为秀丽的田园风光注入了特殊的韵味。查理五世在伊比萨岛站稳脚跟后,就派出两支八百人队伍,占领了其余两个大岛,并各征兵两千。传统的地中海作物如小麦、葡萄和洋橄榄等一直占优势。随著运输工具的改进,使多种新的经济作物如杏仁、桃子、杏、角豆和番茄可以运销到更远的市场。虽然穆斯林引进的水车、风车可以用于灌溉,但旱耕仍然盛行。
岛上留下各种文化的遗迹。虽然史前时期塔拉文化(以粗大石塔称塔拉而得名)在岛上源远流长,未受太多干扰,但由于处在地中海地理位置焦点,因而不能不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考古发掘证明,当地出土文物有铜剑、单刃双刃斧头、触角剑,以及各种动物如公牛头像,都说明长期以来受到外来影响。陶器大部出于当地塔拉文化的造型,似乎到罗马人征服以前仍在长期流传,很少变化
正当查理五世的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的时候,何宁远带领大军来到了。
首先,被攻取的是巴利阿里群岛。何宁远率领大明的地中海舰队和六万海军在巴利阿里群岛上登陆。这里的人不愿意为西班牙王室的利益卖命,他们有自己的生活。
大明的军队计算着角度,不断向海岛开炮,刚刚建立的西班牙军队根本不是对手,他们一触即溃。明军上岛后,只放了几枪,西班牙人就被吓得举手投降了。
大明军队占领这些岛屿不费什功夫,查理五世再次率领他残余军队和侍从流亡。
柳亦菲和自己的部下,一边努力巩固着在巴伦西亚的统治,一边品尝着这里的美食。这里的水果很出名,味道也很不错。
巴伦西亚的柑桔和柠檬久负盛名,远销欧洲各地。这里距离马德里345公里车程,距巴塞罗纳有380公里车程。巴伦西亚的海岸线大部分又直又平,只有阿利坎特以北,山脉一直伸到海边。这里海岸线多岩石,景色美丽,长长的海滩闪烁着白色的砂砾,被称为“白色海岸”。
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巴伦西亚历史上一直充当着西班牙通往地中海的门户的作用,因此它也拥有海洋港口城市的独特魅力。此外,细软的沙滩、干净的海水、广阔的海洋和附近的山脉使巴伦西亚的海滨独具魅力。巴伦西亚的海滩和沙丘十分有名,海边一派休闲繁华的景象。
柳亦菲满意的看着海边惬意的人们,她明白,只有百姓安居乐意,大明王朝的统治才能巩固。
(本章完)
第430章 猞猁()
查理五世在海上飘荡了一段时间后,又潜回了巴伦西亚郊外。这让明军没想到,也让在巴达雷斯、卡塞雷斯、梅里达三地坚持与明军战斗的王党份子没有想到。
巴伦西亚的巴拉尔伯爵对查理五世的这一招也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说以前他不过是为了利益而配合和尊崇查理五世的话。现在,巴拉尔伯爵对查理五世佩服的五体投地。
只有查理五世敢于到这样危险的地方来,也只有他才能在这种地方火中取栗。
查理五世满不在乎的对巴拉尔伯爵说:“我们没有找到明军的命门,但是并不是说明他们没有缺点,虽然他们科技什么的比我们先进,但是他们的庞大帝国必定会培养出一批官僚阶层,这些官僚阶层以及其所管辖的官吏,必定像猞猁一样,将其他阶层吃得一点都不剩。”
猞猁是对大明官僚阶层的恰当形容,事实上在大明本土确实有那么一批如同猞猁的人物。
他们在大明国内倒行逆施,虽然嘉靖皇帝砍掉了许多这样混蛋的脑袋,将许多这样的杂种下到了诏狱之中,可还是无法让他们绝迹。
大明的官僚将大明变成了一个万证之国,许多根本不需要证件的地方,他们非要搞个证件。相对来说,这条产业链上附属着太多的利益相关方。以大明的检车机构为例,从各式马车,到最新的蒸汽马车,以及试验阶段的内燃机车,都要检验。
如果说检验有用那也罢了,但是这些检验狗屁用没有。大明的锦衣卫交警总队队长严世蕃一瞪他的独眼,说:“怎么说检车没用呢?这不是解决了官吏子弟们的就业问题吗?”因为嘉靖皇帝长驻承天府,所以严嵩、夏言以及大半个大明王朝的内阁都在承天府钟祥办公。严世蕃这个新任的交警总队队长自然也在钟祥办公。
经过交警总队队长严世蕃的谋划,他设立的车管所和检测中心是为官吏子弟们解决了就业问题,官僚集团能在百姓身上狠狠搜刮一番,他们也很满意,但是大明百姓就受苦了。节假日往往是购车高峰,所以也成了车辆年检高峰期。在大明湖广省承天府荆门县掇刀区的一家马车综合性能检测有限公司,等待检测的马车排起了长龙。
车主们密集检车,这也让车辆年检耗时、费力的问题凸显,检车制度饱受诟病,改革呼声渐高。私家车检验究竟该取消,还是保持不变?检车服务是推向市场,还是维持现有的“垄断”?如何才能既保证安全,又让广大车主满意?这些问题宗是无解,只要那些官僚们还在台上,这种手续多、排队长、密集又无用的制度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各类兔子们也趁机与车管所的成员勾结在一起,想方设法的谋利。
多个省市的官绅们,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各种工商团体,大明百姓关于检车制度改革的议案和提案不断等在各种报纸杂志上。这大大提高了“检车”一词在社会上的热度,“大明特色的汽车年检”,“检车就是资源浪费”等说法深入人心。
一时间对检车制度的吐槽和大讨论再次受人关注,很多大明百姓甚至发起公车上书,呼吁取消汽车年检。
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检车的确是件头痛事。“位置偏、手续烦琐、排长队、冷面孔。”在大明荆门百姓何天佑看来,检车非常劳心费力,无非是为兔子们增添一次增加收入的机会。八年前,对于第一次检车的他来说,他对自己的新车通过检测的信心十足,但一到验车场还是让他傻眼了。“得排着长队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接受繁琐检查。”等不起时间的车主,干脆找路边的“黄牛”帮忙,结果被索要一两百元的费用。
根据大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马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大明的最新规定,其中小型、微型非营运客马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超过20年的每3个月检验1次。对于这一规定,很多吐槽者都认为过于密集,有的甚至建议取消。
针对大明百姓建议取消车检的呼声,严嵩的儿子严世蕃说,从专业角度看,取消马车年检不利于保障道路安全。“多数私家马车每年行驶的路程短,又定期保养,出问题的几率很小。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