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清廷的规划,粤汉铁路是交给美国公司主持修建的,但美国人在协议签署后迟迟不开工,不仅向中国方面要求铁路沿线的矿产资源开采权,而且私自将其三分之二的股权转卖给了比利时的公司,这就给中国的民族主义者留下了口实。
于是,顺着收回利权运动的思路,粤汉铁路沿线广东、湖南和湖北三省绅民建议,朝廷收回粤汉路权,交给三省自行修建。
对于三省绅民的热情,朝廷好像甚为感动,1898年初,清廷以高价从美国人手里收回粤汉铁路修筑权,制定《铁路简明章程》,将民间资本引向铁路建设,并同意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绅民与铁路总公司会商,妥议办法,招股集资,承接粤汉铁路的修筑。
就铁路建设来说,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无疑是件好事,将一个新兴产业公平开放给所有资本,既有助于民族资本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遏制外国资本一家独大、挟制朝廷。
但是问题在于,资本的本性就像《资本论》所分析的那样。从来就以利润最大化为最高诉求,不会因为民族而更爱国,也不会因为国际而害人,那时中国人没有对民族资本、国际资本仔细分辨。出于一种爱国主义的热情,片面相信民族资本更爱国。
其实,结果并不是那么一回事,中国民间资本远没有估计的那样大,各省绅民虽然对介入铁路信心满满。但真的要他们拿出真金白银,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各省绅民甚至想出了许多出乎情理的手段,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向民间加捐加税、搜刮财富、筹措资金,弄得民意沸腾,怨声载道。
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后还衍生出一个新问题,原本大致统一的技术标准在资金来源多样化之后变得越来越不容易统一,这对于全国路网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如果将来各路建成后无法联通,那对整个国家发展来说。可能是得不偿失。
1906年,邮传部考虑制定了一份《统筹全局铁路折》,确定全国铁路干线和主要支线的大致走向,倾向于在适当时候由国家统一筹措资金,将铁路干线收归国有。
根据这个思路,邮传部稍后出面,将河南、陕西及江苏铁路公司集股不多且一直没有开工的工程作了处理,向这些工程注入一部分官股,将陇海路各段由原来的商办改为官商合办。
这个政策化解了这些路段的资金困难,因而在推行之初并没有遭到反对。许多人相信这或许是化解铁路建设难题的一个出路。
清廷将这些进展不顺的路段收归官办,出发点是好的,效果也不错,但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说。这显然侵犯了民间资本的利益,特别是清廷在政策上有个非常大的歧视,即官办铁路抵押路权向海内外融资,而商办铁路之所以举办困难,主要是因为政策上不允许他们抵押路权,因而中央和地方为路权吵得不可开交。一直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妥协办法。
根据前世的发展,这样的争吵一直持续到1911年,给事中石长信向朝廷提交了一份奏折,建议朝廷痛下决心,将涉及全国经济布局的重要干线一律收归国有,尤其是粤汉、川汉等路段连接西南边陲,具有战略意义,断非民间资本有能力予以修筑,而且从相关各省进展情形看,这几条线路也非收归国有不可。
像广东绅商虽然争夺路权非常积极,但并没有在修路上下力气,而是将路权作为一担生意,倒来倒去,设法牟利,至于湖南和湖北,经济原本就落后,指望民间资本去修路无疑望梅止渴,除了加重民众负担,让路权变成地方权贵牟利工具外,毫无助益。
问题最大的是四川,四川绅商各树朋党,各怀意见,虽然向民众筹集了大笔资金,但并没有在筑路上卖力气,更危险的情形可能是,四川绅商将这笔资金挪作他用,许多烂账估计已很难收回。
这不是一般的烂账,弄不好会激起民愤,引发骚乱。
石长信的理由明白晓畅,解决方案简单易行,很容易赢得朝廷的认同和批准,而朝廷此时正信心满满地准备进入君主立宪新时代,于是在第二天爽快批准了这份建议,宣布此前各省分设铁路公司集资兴办的铁路干线由于耽搁已久,即由国家收回,赶紧修筑,这也意味着几年前向民间资本开放铁路修筑权的政策废除。
清廷铁路干线国有化的本意或许就是为了加快建设,并没有与民争利的意思,但是这个政策如果从民间从绅商立场进行解读,就有国进民退的意味了,在民间资本看来,这个政策太无耻了,不仅堵塞了民间资本介入铁路投资的通路,而且对已经筹集到的资金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随后,清廷任命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而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也以两湖厘金、税捐为抵押,与四国银行团签订了《湖广铁路借款合同》,由四国银行团贷款六百万英镑修筑粤汉川汉铁路。
盛宣怀尽管筹措了巨额资金,但他并没有准备用这笔钱去兑换各省路权,随后他和端方联名致电四川总督王人文,表示川汉铁路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均可由朝廷一律换发国家铁路股票,概不退换现款。
假如四川方面不能同意,一定要朝廷发还现款的话,那么就由朝廷另借洋债,而这笔洋债必须以川省财政收入作抵押,即是说政府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
王人文看了这个方案大吃一惊,以为这个政策一旦宣布必将举国骚乱,他希望朝廷收回成命,调整政策,妥善解决,然而盛宣怀太自负了,错误估计了政府的威望和人民的承受力,一味坚持既定政策不变,一再敦促各铁路公司清理账目,准备交接。
盛宣怀的一意孤行激怒了各省人民,湖南人最先举行万人大会抗议,紧接着,鄂、粤、川等省都有不同表示,各省督抚顺从民意致电朝廷,希望遵从民意,从长计议,不要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因此引起天下大乱。
然而朝廷太自以为是,盛宣怀太自信自己的正确能干,他与各省一一谈判,分化瓦解危机,但没想到独独在四川跌了一个大跟头。
其实,由于清政府对民间企业的缺乏管理,使得川汉铁路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全公司上下被当地官员、士绅、会党把持,筹集到的巨额资金没有用于开工,却被公司高层挪用三百多万到上海各钱庄保值增值,或者购买股票,其中以橡胶股票为最,等到这场橡胶股灾席卷而至的时候这三百多万不仅没有增值,反而亏损了二百多万,再加上各种损耗,川汉公司筹集到的款项没有修路就消耗损失了近一半。
清廷宣布铁路国有时,对于川汉公司高层或许求之不得的事情,不过条件则是朝廷要支付公司已经花费的全部费用。
精明的盛宣怀当然不会满足这些要求,公司高层在失望之余,为了洗刷自己,也为了转移各界对集资款去向的质疑,遂发动中小股东也就是一般民众起来抗争。(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立后()
大藏大臣山本达雄并不是倒幕运动的老臣,他是银行家出身,正因为他在财政方面有很强的能力,才在这一次西园寺公望内阁中被任命为大藏大臣,主管日本财政、金融、税收。
正因为山本达雄是银行家出身,他清楚的知道现在英国虽然在工业生产总值上被美国和德国超过,但英国依然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国家,其国内的黄金储备几乎占据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就目前而言仍然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在军事和金融方面强过英国。
山本达雄非常清楚日本政府与俄国和德国合作将会彻底触怒英国政府,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他决定在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时候将这件事泄露给英国政府,在他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德国在远东只有青岛这一处殖民地,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帝国德国也一直在致力于打破旧的殖民世界,建立一个新的殖民秩序,所以在对土地的需求上他比俄国还要迫切,不过这次德国却没有急于表态。
德国这次之所以忍痛放弃对殖民地的**,主要在于德国现在正在与徐卫的实验室进行一场秘密的协议,这项协议包括了实验室允许德国秘密委派的科学家参与其对特种金属和发动机的研究,现在又包括了铝合金飞艇的研究。
徐卫与德国的这项秘密协议是在徐卫进入波斯开始的,当时徐卫的实验室在合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其下辖的徐氏钢铁公司更是成为英国武器生产机构最主要的供应商,其生产出的军舰用特种钢材更是成为了英国各大军舰制造厂的首选,同时实验室也通过在金属方面的优势研制出更耐用、马力更大的舰用发动机。
徐卫与德国的合作仅限于他本人与威廉二世以及参与合作的科学家等少数人知道,就连德国总理也只知道有这件事,并没有看过协议的真正内容,而派往实验室的科学家则是以助手的身份受雇于徐氏实验室。
威廉二世虽然没有将于徐卫的协议告诉整个政府,但通过伯恩哈特。冯。比洛对徐卫的态度,甚至派遣现役陆军军官为徐卫训练军队。政府的其他人员也隐隐意识到德国在拉拢徐卫,这也是德国驻日大使对日本的提议没有多少意向的原因。
正如驻日大使所料,当他将日本首相西园寺公望的意向上报给德国政府后,受到了德国政府的拒绝。此时的威廉二世并不想就日本这点微不足道利益得罪能够给他提供更先进的军舰和武器的徐卫,在威廉二世的观念中只要击败了英国,德国将不会在乎日本在清国的那点利益,而如果被英国击败,德国也保不住日本在清国的利益。既然这样干嘛还要得罪能够为他增加击败英国筹码的徐卫。
与冷淡的德国不同,俄国却是对中国的辽东半岛垂涎久矣,而且他虽然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但有上百万的沙俄军队作为后盾,所以此时的沙俄政府并不怕与徐卫结怨,甚至可以说此时的沙俄政府已经在徐卫购买波斯石油勘探权的时候就已经与徐卫结怨了。
由于是秘密协议,在协议还没有达成之前,日、俄两国都不想将事情泄露出去,以防引来各国的干涉,为此沙俄政府将驻日大使任命为了谈判全权使者。第二天就开始了与日本政府的谈判工作。
对于日、俄谈判的事情,英国政府是非常生气的,不过还没等英国内阁就日、俄谈判时间达成任何有效的措施,德国政府率先将这件事情传了出去,这么轰动的新闻当然会以最快的随度传到英国,顿时在瑛姑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当然德国的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大藏大臣山本达雄的窘况。
既然事情已经被捅了出来,英国政府就不能再想无声无息的将这件事压下去,于是在国会和议会强烈的要求下,英国外交部门向日本下达了措辞非常严厉的抗议。
与此同时。徐卫递交给英国各大报社关于日本在中国旅顺的暴行的资料也开始被披露了出来,让整个英国国民认识了这个致力于脱亚入欧、以最开化国家所做的暴行,真个英国社会都开始反对政府继续援助日本。
就在整个英国都在对日本进行谴责的时候,日本与俄国的谈判也陷入了僵局。在谈判中俄国所表露出的胃口实在是太大,他不仅想要日本在大清的所有利益,还想要日本在朝鲜的利益,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俄国给出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不足日本底价的十分之一。
同时。日本国民也对政府与俄国的合作表示不满,他们不愿意将动用了上百万人的战争而得到的东西转手交给在在战争中失败的敌人,于是在国内外双重打压下,日本政府无奈终止了这个近似于玩笑的交易。
交易没有达成,但战争还在继续,徐卫的军队依然囤聚在朝鲜汉城外,而朝鲜的义兵运动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眼看着整个朝鲜北部都要脱离日本的统治。
在日本终止与俄国的谈判后,日本驻英大使秋月左都夫开始就日本现在的境况向英国政府取得谅解,同时请求英国政府将日本在英国订购的军用物资退还给日本,最后就是日本的贷款问题。
作为英国最大的债主,日本政府已经对英国各大银行欠下了超过二亿英镑的债务,这是日本近三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也是英国十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就算为了要回这些贷款,英国政府也不能眼看着日本被徐卫击垮。
就在日本政府纠结于贷款,英国政府纠结于远东和平的时候,在上海的徐卫却穿戴整齐的出现在今年刚刚建成的上海火车站。
上海火车站时沪宁铁路的终点,这是一条由英国人建造、先后共耗费290万英镑、历时三年才建成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908年4月1日全线通车,当时线路全长311公里,由上海北站至南京下关站,沿途共设车站37个。
徐卫现在所在的上海站虽然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正式使用,但其站内设施是在今年刚刚完成的,是一座四层的西式洋房。
站房设计采用英籍工程师西排立的设计图纸。造价总计329;440元银元,大楼一层外墙采用花岗岩修建,二层起及以上采用大理石廊柱与拱形门窗的式样,内设房间76间。
另外在大楼底层另建6间大型平房。与底层相连,构成候车区域和邮政、售票的服务性区域,大楼二层及以上则作为沪宁线总管理处的办公用房。
由于这条铁路时由英国人建造的,其款项也是从英国银行借贷的,所以沪宁铁路管理局虽然名义上派有华人主持局务。但管理实权仍在英国人手中,按照后世的历史,这条铁路的经营管理权直到1929年后才由国民政府铁道部逐步收回。
徐卫的父亲徐麟自一个月前返回长沙就是去接自己的家人来上海与儿子会面,同时也是让家人来这个与长沙齐名的大都市参观一下,今天就是他们从江宁由江轮转坐火车到达上海的时候。
既然沪宁铁路管理局的管理权在英国人手中,作为英国忠实二鬼子的徐卫当然在这里拥有非常大的特权,沪宁铁路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不仅允许徐卫的警卫连派兵把持整个车站的各个进出要点,还将一间不小的休息区单独给徐卫使用。
此时与徐卫一同来火车站的人除了管家福伯外还有曹劝珊的女儿曹玲,当初答应为徐卫保密的姚欣然最终背叛了徐卫,将徐卫的真实身份告诉了自己的侄女。顿时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变成女张飞,对徐卫一番惩罚之后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多年的上位生涯在徐卫的身上培养出了一种特有的人格魅力,同时徐卫还拥有超越这个世界百年的各种知识,诸多因素综合在一起成就了徐卫对女性的杀伤力,而曹玲就是这样沦陷的。
曹玲不认识林志祥本人,但并不是表示她不认识徐卫,徐卫的成就让他在中国乃至华人世界有着很大的关注度,而他的那些八卦韵事当然就成了大家谈论的焦点,曹玲早就从这些只字片语中了解到徐卫的花心。
“卫哥哥,伯父伯母有没有见过我。你说我来这里接他们合适吗?”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曹玲对徐卫的称谓就从林大哥变成了令人起鸡皮疙瘩的卫哥哥,乍一听还以为是威哥呢。
“我爹倒是脾气非常好,也很好说话。不过我娘的脾气就大一点,她有一只特制的鸡毛毯子,不过这点你放心,她也就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用她那只鸡毛毯子,你注意一点就好了。不过我以前也告诉过你,我娘一直想让我取我的表妹。现在看到你这么漂亮的女孩站在我面前,不知道她会不会心情不好?”徐卫看似安慰,实则恐吓道。
“啊!伯母怎么会这样,我看我还是回去吧?”曹玲被徐卫的胡诌吓了一跳,立马就打了退堂鼓。
“曹小姐不用怕,少爷说的都是吓你的,夫人除了脾气稍微急躁一点,待人还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像曹小姐这样漂亮的女孩。”旁边的福伯看到吓得有点花容失色的曹玲,于是劝慰道。
“那伯母那根鸡毛毯子也是编的?”曹玲最畏惧的还是徐卫口中那只特制的鸡毛毯子。
“这倒不是,夫人确实是有一只特制的鸡毛毯子。”福伯解释道。
“啊……”曹玲惊恐的捂着自己的嘴,立即从沙发上站起来对徐卫和福伯说道:“我看我还是等过段时间在来看伯父伯母吧,我先走了!”
“曹小姐不要急,我还没说完。”看到曹玲从沙发上站起来,福伯也跟着站起来阻止道:“夫人的那只鸡毛毯子是为两个少爷准备的,大少爷小时候非常顽皮,经常闯祸,于是夫人就让人特制了一只鸡毛毯子,每当碰到大少爷闯祸就用那只鸡毛毯子教训大少爷,大少爷也就在那只鸡毛毯子的教训下才收敛了顽皮的性格,在学堂的成绩也好了起来,可以说大少爷有现在的成就与那只鸡毛毯子是分不开的。随着大少爷出国,本来还以为这只鸡毛毯子已经没有了用处,但渐渐长大的二少爷的性格也与大少爷如出一辙,于是那只鸡毛毯子就成了夫人必备的东西了。”
“原来是这样,刚才吓我一跳。”曹玲拍了拍自己伟岸的胸部,随后对徐卫轻轻的打了一下说道:“我看伯母还没有将你改过来,等见到伯母的时候我得向她建议对你严加管教。”
“你不知道我娘现在有多疼我,我估计你的愿望实现不了了。”徐卫有点自豪的说道。
就在这时,沪宁铁路管理局的一个工作人员走进徐卫的休息室,对徐卫说道:“先生,火车马上就要进站了。”
“好,我知道了。”徐卫说着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然后对曹玲和福伯说道:“我们该去接车了。”
为了徐卫的安全,警卫连这次是全体出动,其中有半数的士兵将手中的毛色军用手枪换成了步枪,用步枪和刺刀为徐卫在候车区拉出了一个长长的通道,甚至还在附近的屋顶安置了神枪手和重机枪手,同时在车站的附近还有一个团的海军陆战队出于随时待命状态,其安全程度据说可以抵挡一个日军师团一小时进攻。
在十几个身高至少在一米八的士兵包围下,徐卫同曹玲和福伯走出了休息区,而这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