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卫的第二封电报则是发往新澳港,那里也有一个规模不小的粮食储备基地,不过那里的粮食要供应给新澳港和新华港数百万居民,自然不会给胡齐斯坦省供给太多。不过这里的粮食在速度上要快于朝鲜,自然能够缓解一时之急。
徐卫的第三封电报则是发往阿巴丹,在那里有一批数量更少的粮食,这些粮食是阿巴丹百姓出售的余粮。
在徐卫处理阿瓦士市的粮食危机的时候,城外的军营内有一支部队悄悄地离开了军营,这支部队的番号为第一师第二旅,他们全部轻车简从,以强行军的方式快速向东北方向行军,其目的地不言而喻,自然是胡齐斯坦省的四市之一伊泽市。
从阿瓦士市通往伊泽市虽然没有铁路系统,但其公路系统确实良好的,尤其是徐卫最早的石油产地马斯吉德苏莱曼就归属于伊泽市,在阿瓦士市和伊泽市之间就有一条石油的运输线。
整个阿瓦士市包括伊本在内的所有官员都将注意力放在了这次运粮之事上,同时徐卫为了加快粮食的运输已经提前结束了军队重新整编后的整训工作,而是让他们加入到运粮的大军之中,如此一来更没有人注意到军队人数的不足。
新编第二旅经过五天时间的长途跋涉终于在天黑之前看到了伊泽市的城墙,不过由于军队的行军随度太过迅速,沿途的百姓虽然发现了这支不知名的军队,依然不能讲消息传递到伊泽城,此时的伊泽城依然城门大开,而百姓们也在进进出出。
“敌袭!”西城门的守军率先发现了城外的这支大军,在第二旅靠近城门之前终于拉响了警报,不过城门依然处于洞开的状态。
第二旅来伊泽城是来接收城防的,第二旅的旅长有着完整的公文。自然不需要攻城略地,而且他们这次为了增加行军的速度,重武器只携带了迫击炮,连行动比较缓慢的37毫米步兵炮和马克沁重机枪都没有携带。
城外的军队只在城门不远处就停了下来。并没有趁着城门未关发动进攻,这让守城的军官松了一口气,随后城门便被十几个守城士兵合力关上。
“你们是哪里的部队,来伊泽城干什么?”伊泽城上的守军也不是酒囊饭袋,看到第二旅的部队是从西方而来。自然不可能是邻省的军队来进攻,再说邻省的诸侯也没有这个实力进攻胡齐斯坦省,于是他也没有命令守军开枪,而是站在城门楼向下喊话。
“我们是圣王麾下第一师第二旅部队,奉圣王的命令接管伊泽城!”在第二旅旅长的授意下,一名会说波斯语的士兵走到城门下向上喊道。
“我们没有收到接管城防的消息,你们可有公文?”守城军官闻言,问道。
“这个自然有,你们放下一个篮子,我将文书放在篮子里让你们拉上去。”城下士兵回答道。
就在城墙上的守军到处找绳子和篮子的时候。伊泽市的市长卡扎姆维奇来到了西城门,守城的军官赶紧走上去报告道:“报告市长,城外有支军队说是奉圣王的命令接收城防的,让我们开城门。”
“圣王的部队?”卡扎姆维奇通过城门楼向下看了一眼,果然都是汉人的军队,随后他问道:“圣王的部队来这里干什么?”
“这个职部不太清楚,不过他们说他们有圣王发布的公文。”守城军官回答道。
“公文呢?”卡扎姆维奇皱着眉头问道。
“公文……”守城军官说着扭身看到被放进公文的篮子拉了上来,赶紧说道:“公文就在那个篮子中。”
卡扎姆维奇能够从波斯王国对巴布教的绞杀中幸存下来自然有着他独有的对危险的感知,这种感觉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他的身上,但在他看到这份文书的时候突然有了一股后背发凉的感觉。这绝对是危险的信号。
“你赶紧去电报局向阿瓦士给老师发一封电报,问一问老师那里是什么意思!”卡扎姆维奇扭身对身后的一名护卫说道。
“是!”这名护卫是卡扎姆维奇离开北方跟着伊本来胡齐斯坦省传教的时候就跟着卡扎姆维奇的,自然是卡扎姆维奇的心腹,听到卡扎姆维奇的吩咐后立即走下了城楼。
“市长。那我怎么办?给他们开不开城门?”守城军官显然也意识到卡扎姆维奇对城外军队的敌意,于是小心翼翼的问道。
“开什么开,不开!如果城下的人再聒噪,就对他们说没有找到我,你们不敢私自打开城门!”卡扎姆维奇有点烦躁的训斥道。
“职部明白!”守城军官自然不敢违抗最高长官的命令,赶紧回到道。
城下的第二旅已经得到了徐卫的授意。知道徐卫已经将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好了,伊泽城的城门肯定会自己打开的,所以第二旅的旅长在得到守城军官的答复后并没有催促,而是很耐心的在城外等待。
自第二旅离开阿瓦士之后,徐卫的军事总部就从城外的军营搬到了城内的电报局,然后让军队的电报人员接管了所有的电报机,而他对外的宣称则是美其名曰便于调节。
徐卫的这个说法也并不全是借口,在这几天内他连续向朝鲜、新澳港、阿巴丹发了好几封电报,电报的内容自然是催促运粮的速度。
“少爷,伊泽城的电报发来了!”军队的电报员在接管电报局时得到的命令就是严密注意伊泽城方向的电报,所以在收到伊泽城电报的时候,负责接收的电报员倒是有点小兴奋。
随着电报机噼噼啪啪的声音,一组组的字码出现在了电报员的笔记本上,在电报员写完最后一组字码的时候赶紧将整个笔记本交给了旁边的翻译人员。
伊泽城发来的电报是一组明码,军队的这位翻译人员不用密码本就直接将电报的内容翻译了过来,这在速度上快乐不少。
伊泽城内的电报其实也非常的简单,就是卡扎姆维奇向伊本询问徐卫的野战部队出现在伊泽城外的原因。
电报翻译的虽然快,不过徐卫并没有立即向伊泽城回复,毕竟回复太快就显得不太科学,容易让人生疑。
差不多过了半个小时,这个时间正好是从电报局到伊本的住处走个来回的时间,徐卫于是对电报员说道:“给伊泽城发回电,就说伊泽城外的军队是圣王准备进攻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以报复巴赫蒂亚尔部落酋长西尔达尔对胡齐斯坦省的进攻。”
徐卫的这个借口其实也不是信口开河,在波斯巴赫蒂亚尔人约有六十万人口,是游牧和半游牧部落,他们以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为其主要聚居区。
在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的巴赫蒂亚尔人分为两个基本分支,巴赫蒂亚里省北部的哈夫特兰部落大多是游牧民,南部的查哈尔兰部落基本上是定居农民,而巴赫蒂亚尔部落酋长西尔达尔完成了这两个部落的统一,可以说西尔达尔的根基之地就在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
这种半真半假的事情往往是最容易让人相信的,卡扎姆维奇在接到阿瓦士电报的时候并没有怀疑电报的真实性,随后对守城的那名军官说道:“开城门,让他们进来。”
卡扎姆维奇是伊本最忠实的信徒,自然也知道徐卫与伊本之间的斗争,在卡扎姆维奇的认知里徐卫是通过伊本才有了现在的整个胡齐斯坦省,而徐卫对伊本的诸多限制更像是一种过河拆桥,所以出于恨屋及乌,卡扎姆维奇对城外军队的感官也欠逢,随后卡扎姆维奇也没有去见城外的军队统帅,直接走下城楼回家吃饭。(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 全城搜捕()
感谢上浩哥帝和南宋剩男的打赏!!!!!!!!!!!
新编第二旅的旅长叫张明远,他原本是第三师第五旅的旅长,在上次阻碍波斯政府军进攻关隘时亲冒敌矢,是立过功的,在军队整训时受过徐卫的嘉奖。
徐卫在处理阿瓦士市违法收取农业税的案件时特意关注了一下伊本的这个学生卡扎姆维所管辖的伊泽市,得到的结果依然同阿瓦士一般也在收取农业税,于是在选派进驻伊泽市的部队时便选了他。
波斯的百姓其实与国的百姓没有任何的区别,软弱自然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一般而言只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很难考虑到造反这样的大逆不道之事。
徐卫在入驻胡齐斯坦省之初就制定了平分地权的策略,胡齐斯坦省的百姓也感念他的恩德视他这个圣王如真主亲临,这次阿瓦士市和伊泽市两地收取农业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骚乱,已经交惯了赋税的百姓也不会有什么过分之举。
其实相于胡齐斯坦省的各个诸侯统治时期,阿瓦士市和伊泽市两地的百姓现在的生活已经算得上非常幸福了,虽然因为繁重的农业税让家里的粮食不堪重负,但配合着野菜也勉强能够糊口,甚至在农忙季节还能够吃顿干的。
不过,冬季对于他们而言依然是一个很大的关口,此时他们家的粮食即将告罄,天寒地冻之下野菜自然是也不会有的,很多家庭不得不消减老人的口粮,从而造成了老人因饥饿而死的惨况,同时也因为营养不良,很多还在襁褓的婴孩也因此夭折,遍观古代历史,饥饿是除战争外制约人口增长的又一大因素。
伊泽城位列四市之一,在整个胡齐斯坦省自然也算是一座大城,其城墙周长近十里。城内有百姓两万多人,然而这样的城池对于一万多人的军队来就显得了。
卡扎姆维作为伊泽市的市长自然由任性的资本,但守城的那个军官就不敢直接拂袖而去了,他在卡扎姆维消失在夜幕的时候亲自跑到城门洞内指挥士兵打开城门。然后屁颠屁颠的跑到张明远的面前献媚道:“职部伊泽城西门值守,恭迎圣王大军莅临!”
“值守大人严重了,同为圣王陛下处理,自当勠力同心。”张明远虽然看不惯此人的献媚,但出行前徐卫曾反复交代不要对地方守备人员太过傲居。也就只好虚与委蛇。
“将军的是,请将军进城歇息!”西门值守依然献媚的道。
“传令下去,全军进城!”张明远随后对身后的传令官道。
“是,旅长!”传令官随后拿起旗帜挥舞了几下,本来由于等待而有点松散的军队立即精神了起来,在各自长官的指挥下做好了进城的准备。
“将军,大军太过庞巨,伊泽城,恐怕安置不了这么多的军队。”西门值守有点为难的道。
“这个我自然知道,这次军队进城并不是要去城内休息。而是要完成圣王陛下给我的任务,任务完成后自然会将大部军队派到城外驻扎。”张明远解释道。
“不知道圣王陛下派下的是什么任务,有用得到职部的地方,将军尽管,职部对城内的情况了如指掌,有些事情让职部做反而更方便一些。”西门值守信誓旦旦的道。
“这个是自然,这次还真的有些事需要你指引。”张明远一边向城内走,一边赞同的点了点头。
“将军请,职部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西门值守弯腰更在后面道。
“这事不急。一会再。”骑在马上的张明远已经进入了伊泽城内,随后他对身边的军官吩咐道:“三团一营负责驻守西门,在没有接到命令之前,西门不得让任何人进出!”
“是。旅长!”三团一营长领命后立即带着自己的部队接管了西门的城门。
“三团二营负责镇守南门,三团三营负责镇守北门,三团四营负责镇守东门,所有的城门都不得让任何人进出!”张明远随后连续下达了三条命令,第三团的剩余三个营长立即领命奔赴各城门。
“值守大人,我要去见伊泽市市长卡扎姆维。这次就有劳你带路了。”命令下达完之后,张明远扭身对一直更在自己身边的西门值守道。
“将军放心,这个自然是没问题的,只是我就拍卡扎姆维市长不愿意见将军。”西门值守有点忧虑的道。
“我拿的是圣王陛下的命令,代表着他老人家亲临,他卡扎姆维不过是一个的市长怎能违抗!”张明远对“圣王陛下”这个称谓越来越顺嘴,随后他不屑的道。
“这个是自然,圣王陛下的旨意就代表着真主的旨意,任何一个巴布教的信徒都会坚定不移的执行的,卡扎姆维市长自然也不例外,还请将军跟我来。”西门值守恭敬的道。
在西门值守的带领下,张明远率领第四团穿过了两条街才来到一处大宅面前,这处大宅应该是原伊泽城城主阿卜杜拉建造的,当年为了凸显他的荣光,他还在宅子正门前面建了一个非常大的广场,用来炫耀他的武力。
“你去敲门问一问卡扎姆维市长在不在家。”张明远在广场前驻足,扭身对带路的西门值守道。
“是,将军!”西门值守快速的从马上跳了下来,走到大宅的门口敲响了宅子大门。
就在西门值守去叫门的时候,张明远对第四团的团长吩咐道:“你派人将这座宅子围起来,一只鸟都不能让他飞出来!”
“是,旅长!”第四团团长领命后策马跑向后面的军队,随后跟在身后的各部军队都动了起来,在各自长官的号子下,齐步跑向宅子的两侧。
“将军,卡扎姆维市长今天不见客。”西门值守在回来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跟在张明远身后的部队将整个宅子围了起来,不过此时的他只能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回来禀报道。
“恩,我知道了。”张明远点了一下头。然后就没有再什么了。
“报告旅长,宅子已经被围起来。”传令官骑马走到张明远的回报道。
“好!”张明远这时来了精神,扭身对身后的军队道:“砸门!”
门自然是不用砸的,刚才为西门值守开门的仆役还没有走。士兵们刚刚砸了两下门就被从里面打开了,然后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波斯男子,对着正在砸门的士兵训斥道:“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府邸吗,不想要命了吗?”
负责砸门的大多数士兵对波斯语是听不懂的,他们一把推开还在聒噪的的年仆役。然后呼呼啦啦的都冲进了院子内。
院子外的吵闹声自然早已经惊动了院子的主人,在士兵们冲进远在的时候卡扎姆维也已经来到了前院。
“我是伊泽市的市长卡扎姆维,你们的长官是谁,让他来见我!”卡扎姆维看着冲进院子的士兵,用汉语大声的道。
进入院子的第二旅士兵只是将院子内的人团团围住,在张明远的命令没有下达之前自然不会上前抓人,纵然只是这样,依然将整个院子搞得鸡飞狗跳。
“我是圣王陛下麾下第一师第二旅旅长张明远,奉圣王之命前来捉拿违法收取农业税的原伊泽市市长卡扎姆维!”进宅子的张明远已经从马上走了下来,他来到卡扎姆维的面前问道:“你可是原伊泽市市长卡扎姆维?”
“我……我是伊泽市市长卡扎姆维。”卡扎姆维没想到负责进攻恰哈马哈勒…巴赫蒂亚里省的军队竟然成了来捉拿自己的。惊惧之下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是你就好,左右给我将他拿下!”张明远厉声道。
“不……我是圣王陛下和大毛拉钦定的伊泽市市长,你们不能这样拿我,我要见圣王陛下,我要见伊本大毛拉!”等到第二旅的士兵将卡扎姆维架了起来,卡扎姆维才终于醒悟过来,只是一年多的安逸生活让他失去了原有的锐气,剩余的只是不断的哀求。
张明远在来的时候曾经从徐卫那里知道这个卡扎姆维早年是一个了不得的任务,是从当年巴布教起义的尸山血海摸爬滚打出来的,本来还以为要经历一番波折才能将他抓住。却没想到竟然会这么顺利。
卡扎姆维在跟随伊本来胡齐斯坦省传教的时候不过是孜然一身,在任伊泽市市长的这一年多的时间内虽然也纳了几房妻妾,但或许是早年的奔波伤了根基,并没有生出个一男半女。在卡扎姆维被抓之后竟然全部收拾了盘缠准备一哄而散,不过都被分布在四周的军队给堵了回来。
对于这一群女流之辈,张明远倒是没有为难她们,也不管这些人拿的盘缠是不是她们自己的,只要不是太多以及携带账本一类的东西,都全部放行了。
抓了卡扎姆维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大功告成了。这只是所有环节的第一步,在派了一个排的士兵驻守这个宅子后,张明远便在西门值守的带领下又相继抓捕了伊泽城内几乎所有的政府官员。
以后的抓捕自然没有像抓捕卡扎姆维这么简单,第二旅这次搞出的动静委实太大,有不少的政府官员已经得到了消息,这些人有的抓紧时间带着家眷逃离伊泽城,有的想要将关于农业税的来往公和账簿烧掉。
那些想要逃跑的自然很快就被守在四门的第二旅士兵堵住了,对于他们这种近似于走投罗的行为,让正在抓捕他们的张明远轻松了不少,至于那些焚烧公和张博的官员,则被行动迅速的第二旅军队堵在了家里,不过却委实损失了不少的证据。
这场抓捕运动从天色渐黑一直持续到深夜,在西门值守的带领下一共抓捕了二十三名伊泽市政府官员,可谓是将伊泽市内的政府官员一打尽,随后这些人全部被投放进伊泽市的大牢内。
第二旅这次的行动有一个最大特点,那就是没有祸及家人,这些官员的家人想要继续留在自己家的则被第二旅划出一片区域让他们居住,如果想要离开的,只要没有带走重要的东西一概放行,这种有别于古时候的株连的制度将是徐卫统治下的基本法治。
抓捕活动结束后基本上就没有军队什么事情了,接下来的审讯工作自然是交由受过专门培训的生活委员们了,随后张明远在伊泽城内留下了一个营的士兵,其余的全部回到城外驻扎,于是刚才还非常拥挤的城内顿时空旷了起来。
一万多人的军队全部涌进城内虽不所有的街道都是人,也确实是人满为患,尤其是在抓捕的过程还碰到了反抗的力量,动用了武器,自然引起了全城百姓的恐慌,于是为了打消百姓的恐慌,张明远在大部军队撤离后命令会波斯语的士兵敲着罗宣读安民告示。
伊泽城深处波斯内陆,地处波斯高原山麓,属于地广人稀的区域,全境总人数不过十三万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