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家崛起,在于谢鲲、谢裒两兄弟。后者有子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铁,皆是名人,谢家崛起的就是后面这一支。然而崛起的重点,却在于谢鲲。
永嘉之乱后,政权南迁,时任王府掾吏的谢裒跟随琅邪王司马睿南下,而司马睿,便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这种元老级别人物,固然为将来提供了不少便利,但大头仍旧归功于谢鲲。
当时谢家门第不高,按照九品官人法,很难奔出个前程,于是谢鲲另辟他路,弃儒从玄!利用当时风气以风操特异、沽名钓誉扬名,一举成为名士,渡江之后,更是成为‘江左八达’风头无两。而后受晋元帝召见,用此宣传与强化政治地位。可以说,谢家的老底,就是‘装神弄鬼’垒砌出来的。
是了,这便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特色。门第不足?没关系,玄学来刷!这年头可谓人人信道,你说你不懂都不好意思出门。什么?会炼丹?太棒了,来来来,咱们聊会相互研究探讨一下……再进一步加深关系?哎呀,来来来,五石散了解一下?一起来嗨嘛。
谢家的家学是啥?不就是经学、玄学、文学么……
两兄弟打好底子,历经几代努力,先后与琅邪诸葛氏、琅邪王氏、颍川庾氏、太原王氏以及陈郡殷氏等建立起姻亲关系形成网络,加之谢家自身人才辈出以及能力本事,短短数十年间一举登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装神弄鬼’很重要!
所以,周少瑜决定‘装神弄鬼’……
说是说陈郡谢氏,然而南渡之后,肯定没可能还在陈郡待着,谢鲲因出任豫章太守而迁至豫章,也就是南昌了。这一支便留在了这里,而这个时间点,离谢鲲死在豫章任上早已过去二十多年,其子谢尚也早就娶了琅琊诸葛之女。
而谢裒因为南渡后任会稽郯县令而迁居郯县,也就是浙江省嵊县。其子当中有谢安、谢奕,而谢奕之长女,便是谢道韫了。
谢奕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眼下去世了四年未到,到是隔得不远。不过其后代却是留在了会稽。而会稽一带,便是北方侨姓最主要的聚集地之一。
在永嘉之乱后,北地泥阳傅氏、颍州鄢陵庾氏、高阳许氏、陈郡阳夏谢氏等皆迁于此。之后又有一批自都城建康一带东下流迁到会稽,比如陈留阮氏、太原晋阳王氏等。
当然还没有完,时至今日350年,其他如太原中都孙氏、江夏李氏、谯国戴氏、乐安高氏等陆续迁来,这种事情离中断还早着呢。之所以选择这里,也是因为这片地区南人士族势力较弱,可以减少冲突。
也正是因为这些迁徙,使得原本地广人稀的南方最大速度发展。至少在周少瑜看来,当真有几分繁华。
晋朝穿着风格讲究姿容飘逸,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是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老实讲,这种宽大衣裳穿起来的确舒服,透气性超强,平日里周少瑜自己也没少穿,显得更飘逸洒脱。可惜瞅了半天也没见谁手里有折扇,到是不好拿出来显摆。
有说法折扇起于东晋,不过字少眼下周少瑜没发现,而且就算有,必然和最终的成型模样肯定有所差别。所以还是忍住好了。
颇为闲散的走在街市之上,旁边跟着无精打采的黄月英,到不是困的累的,而是这妹子对于被强行弄来这里渡假很是有些不满,认为无所事事,提不起兴趣,自然而然便精神不佳起来。
还真是,叫人无奈的很。
第1109章 弃徒()
最近有件事于会稽郡闹得沸沸扬扬,一户寻常侨姓士族迁来本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哪怕这户人家的确有点小土豪,修建了一处不错的大宅子。除了正常的来往交流,仍旧没有多余关注。
不想大宅方成不等入住,却是闹起了鬼。与往常只听说传闻,可闻不可见不同,这次的闹鬼,可是实实在在的闹鬼。不但有声,还不止一人不止一次亲眼看见。漆黑之中白光一闪,一个看不真切的女鬼身影便模模糊糊悬在半空,伴随的还有令人惊惧的嘶吼和起一身鸡皮疙瘩不好形容的笑声。
索性这女鬼杀心不大,至今为止虽有伤人之举,却并未直接害过一人,似乎只是守着那片地方不容外人进出。
饶是如此,这户人家也想尽办法想要驱赶,本就是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好容易安定下来,修个宅子容易嘛?
没关系,不就是区区女鬼?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高人了,待请上几位高人开坛做法,额……
不好意思,高人被直接被吓尿两个,没搞定那女鬼不说,游走的范围似乎更加广阔了。甚至还会去隔壁闹一闹,弄的这一片辖区无人敢住,偶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前来探险验证,结局自然也是吓尿回去。
一时之间,此事传的沸沸扬扬叫人不安。当地侨姓士族商议一番,帖榜招人,准备找一个真正的高人前来降服。只是如此一来,反到让待在会稽的所谓高人一走而空,没法子,既然你是高人,且还待在这城中或附近,如此事情不去解决岂不是说明你没本事?索性跑远点,就当不知晓此事,继续在外招摇撞骗,往后再回来。
“皆是沽名钓誉之辈!”一众士族不由愤愤。
这话一点不假,其实沽名钓誉之人何止那些所谓高人?几乎整个士族风气都处于这么一种状态。名流士族见面,不谈国事,不言民生,谁说谁就是傻,庸俗不堪,众人齐齐鄙视之。要不屑,要淡然,要潇洒,要飘逸,要谈庄老,要谈周易,服服散喝喝酒,那才叫清丽脱俗。
也因此后人有人评价,所谓清谈,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耳而已。
没毛病。
言归正传,女鬼不解决,周围一片无人赶住,便是大白天都行人寥寥,若非紧急,宁愿绕路也不从这过。哪怕是距离稍远一些的居住之人也惶惶不安,天知道啥时候那女鬼就将地盘扩散到他们那儿去。然而无人可降,如之奈何。
王家居于会稽山阴,而谢氏居郯县。虽皆为会稽郡内,距离还是有的。按道理,周少瑜应当直接去郯县想办法接触谢家才是,然而偏生却选择了山阴,闹鬼之处,自然也是山阴城内。
侨姓士族众多,其中当以琅琊王氏为首。此时最具代表性人物莫过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了。出了这么大的事,王家自然要出头做个表率。这也是周少瑜所计划的,没有比直接和王家接触来的更便捷的法子。琅琊王氏,那就是一根标杆,绝对的顶尖世家,若是他能成为王家的座上宾,那么出身这一块的短板自然也能轻易的补上。
好吧,其实更重要的是,根据周少瑜打探到的消息,还有一月不到,前头为了布局闹鬼事件眼下更是只剩下一周,一周之后,谢道韫就会出嫁至王家,嫁给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
时间太短了,无论怎么勾搭,都是没可能成功的吧,除非再次很low的直接掳人。还不如从王家下手拖延时间先。
对于闹鬼一事,王家尤其重视,得知这时候真有人敢亲往做法驱鬼,王羲之长子王玄之亲自出迎。
(ps:公元350年的时候,王羲之一家还没到山阴,得在351年时候,王羲之母亲仙逝丁忧,出任会稽内史,这时候才拖家带口转到山阴越中,不过懒得麻烦了,提前好了。)
王玄之颇有乃父之风,擅草书隶书,也是书法家一枚。24岁的王玄之正式风度翩翩的时候,相貌俊朗举止洒脱,叫人一看就心生好感,可惜,早逝的命,还有五年便会病逝。
对于周少瑜的年轻,虽意外,却也没生出轻视之心,涵养自是极好的,所谓会稽王谢两风i流,其家风自不会差。当然了,心里头怎么想的却也未必,到底是大家族,在这个等级分明的世道,心里头看不起常人实属正常。
“山野之人蔡辩,字子机,祖上乃陈留人士,早年避乱隐居深山,百余年不出,近日先父羽化,蔡某了无牵挂,故下山游历,经由此地恰逢此事,特来相帮。”
没错,周少瑜又化名了。
“陈留蔡氏?敢问蔡中郎与蔡郎君……”
“正乃高祖!”
“失敬失敬。”
蔡中郎便是蔡邕了,周少瑜的师傅加岳父,蔡琰蔡文姬之父。而高祖,那就是爷爷的爷爷。说是蔡家后代,也是给自己谋个出身,好歹也不算纯寒门。
不过也怕追究太深不好解释,所以他这个蔡氏还有所差别。眼下这个时间历史还没修正成周少瑜最初后世所了解的那般,换言之,蔡文姬并没有流亡塞外,只是有传闻蔡文姬曾去过。且隐隐有周少瑜这名字的传闻,虽不多,却也知晓乃蔡文姬之夫。
于是周少瑜索性伪装成蔡家后人,乃蔡文姬之后,因感念父亲,留一子为蔡姓,又逢天下战乱,隐居避世。时至今日蔡氏再无他人,这才出得山来行走游历。
至于说证据,好说嘛,蔡家的家谱可就在周少瑜的手里,添上几笔虚构几个名字即可,不仅家谱,蔡家家学以及藏书,可都是在周少瑜手中。
固然蔡家早已没落,蔡邕的几个堂兄弟也避乱迁徙,其后代也不咋地,但蔡邕名头太大,足够不让人轻视。而且如此化名还有一个便利,谢道韫的母亲名为阮容,乃陈留阮氏,你看,都是陈留人,老乡呢。套近乎多好。至于说周少瑜这边的蔡家早早的避世隐居迁走,没所谓的,这世道,不都迁走了么。
嘛,就是被蔡琰占便宜占厉害了,直接变成了玄孙一辈,额……算了,不想这个。
周少瑜小模样还是可以的,算不得顶尖,但绝对拿得出手,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绝对能留下一个好印象。至于说气质方面,这就更特别了,还有比作为过客的他更加超然外物的嘛?除了要勾搭走谢道韫这一点之外,完全就是无欲无求么。
再加上一个还过得去的出身,起码最初步的公平对等是有了。接下来只要顺利驱鬼,以玄学忽悠之,那么周少瑜就算能在这世道站稳脚跟。
与王玄之的交流还算轻松愉快,王家父子素来好书法,这便是最好的突破口,或许在其他字体上周少瑜书写上算不得顶尖,但蔡邕所创的飞白体却是颇有几分火候。一来是老师所传,不练好实在对不住。二来么,自是少不得蔡琰的亲自教导监督。
“果不愧蔡中郎后人,此飞白苍劲浑朴,已有大家之相,想不到蔡郎君年纪轻轻,竟有如此笔力。”王玄之无不倾佩的道,旋即手痒的也写上几笔飞白,而后自己便摇头起来,道:“我不如矣。”
王玄之这便是谦虚了,他的草书隶书还是很有火候的,若不是英年早逝,搞不好‘二王’就会成为‘三王’了。
刚要回话,却闻屋外传来一阵疾跑之声,不过几个呼吸,一个娇俏可爱的小女孩就笑嘻嘻的跑了进来,嘴里还喊着:“大兄大兄,陪阿宁玩嘛。”
话音刚落,后头一个还要小一些约莫七八岁的男孩跑了进来,擦着额头的汗渍道:“阿姐不可胡闹,大兄正在会客,速与弟离去。”
说罢,跟个小大人似的弯腰拱手,歉意道:“阿姐年幼贪玩有失礼仪,还望这位大郎海涵。”
额……周少瑜眨眨眼,有点好玩哈,明明是弟弟,却说姐姐年幼贪玩什么的。不过这下子也猜到两人的身份了。八九岁的女孩儿应当是王羲之的独女王孟姜,当然了,人家现在肯定不叫这个,孟姜乃是字,现在年岁还小呢,肯定没字号,而名字并无记载,周少瑜也不清楚。而她还小的,那就是王献之了,王羲之儿子里头属他最出名。
话说回来,王孟姜长大后嫁到了南阳刘氏,后生了个女儿嫁入了谢家,此女又生了个儿子名为谢灵运,这位也是个谢家大牛,山水田园诗鼻祖,还称天下之才若为一石,曹植占八斗,他则占一斗,剩下一斗才是其他人的,没错,才高八斗的出处就是他了。
“无妨无妨,王小娘活泼率真,看着却是叫人心生欢喜,又怎会怪罪。”周少瑜摆摆手,笑道。看得出王孟姜在家里头很是受宠,想想也是,王羲之八个子女,七个都是儿子,就这么一个女儿,能不宠嘛。
伸手掏了掏,摸出几块奶糖来,瞬间就将这小家伙给收买了,围在周少瑜身边开始叽叽喳喳,周少瑜没所谓,可却是惹得王玄之一阵头疼,好容易才让王孟姜念念不舍的走掉。
待设宴用过晚宴,交流愈发愉快的两人关系显然又进了一步。
“子机可需何准备?”得知周少瑜今日便要去驱鬼,王玄之不由问到。
“一柄桃木剑即可。”
……
天色已黑,闹鬼陶家大宅前,周少瑜手握桃木剑一人独自进入。此事一段时间无人敢来,得知有人特来驱鬼,纷纷壮着胆子前来,一个个站在门外借着人头到是胆子大了不少。
“观此子不过弱冠,当真能收服那鬼物?”
“便是收不了也无妨,那女鬼至今未曾害人,总归能留的性命在。”
“万一那位郎君激怒了女鬼引其恼怒大开杀戒又如何是好?”
“慎言,莫要妄言,晦气。”
好么,看来基本都没怎么有信心,窃窃私语不止。
正说着,忽闻宅内一声渗人的咆哮,其声之大,绝非常人可以发出。众人一个哆嗦,下意识齐齐迈步后退,随后便听一男子喝到:“我道是何等鬼物,原来乃冤死鬼,不过鬼有鬼途,既已身死,自当投入阴间,你之冤屈,自有那阴间判官断绝,今日我便开启那阴界之门,让你……啊!好胆!某好言相劝汝却暗中伤人,简直愚不可及,既如此,莫怪某心狠,看剑!”
紧接着便是各种打斗声传来,伴随女鬼的嘶吼喊叫以及男子的呼喝,更让人惊奇的是,宅内时不时发出各色幽光!此景委实叫人好奇,奈何无人敢入内一探究竟。
好吧,其实压根就只有周少瑜一人而已,摆个音箱,弄几个彩灯,妥妥的没毛病,至于那飘在半空模糊的女鬼身影,同样不过后世科技手段罢了。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可以说,论装神弄鬼,这世间没可能有谁比周少瑜弄的更厉害。
也是恰巧,原本的微风徐徐却是忽然狂风大作,伴随着几分凉意之下,直让人感觉此乃阴风。
“不好!竟敢化作厉鬼!此世断断容不得你!”只听那宅内又是一声暴喝,紧接着便是一段法咒:“九天玄刹,化为神雷,煌煌天威,以剑引之。”
轰的一声炸响,那一瞬间夜若白日,大地震颤。那女鬼一声凄惨的叫声之后再无声息。
待过得片刻,周少瑜走了出来,衣着头发凌乱,脸色煞白,嘴角还有几分血渍,连迈步都有几分不稳。一拱手,虚弱道:“幸不辱命,厉鬼已除,只是不得已毁了几间房舍……”
废话,都动用火药了,能不毁才怪。压根就是周少瑜故意的。
然而谁知道呐?火药这东西,说是说最早起源于春秋,可真正被发明创造出来,那都是隋朝去了,用于军事更是在唐朝,烟花什么的,直接到宋朝去了。
放到眼下东晋,谁都看不出啥情况,只会认为乃法术。这般一弄,周少瑜不火才怪,就差没直接当做活神仙了,没见雷都能引么?
什么?想在见识见识术法?对不起,为了驱鬼伤了元气,没有一年半载怕是难以恢复,等好了再说。嗯?问我师从何处?
“哎……在下,隐世宗门,青云门弃徒尔……”
这一刻,周少瑜有点小遗憾,若是化名韩立那才叫好玩嘛,就是这里没人会懂便是。
第1110章 忽悠()
按照最初的计划,周少瑜原本不打算搞的这么夸张,却也是无奈,毕竟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被承认和立足,而是需要足够的话语权。
一连几天,客居于王家的周少瑜没少被拜访,原本丢在客栈的黄月英也给接了过来,看起来先前丢在客栈的做法挺无情,实际上黄月英还巴不得呢,完全可以宅着不动翻阅书籍研读嘛。
被问起最多的自然莫过于青云门,这方面周少瑜也自由说辞。
“既是隐世宗门,外间自然难以知晓。其实蔡某乃至家师,皆算不得青云门弟子,更莫说弃徒。只不过师祖的确乃青云门弟子,因早年错杀犯了门规,这才被逐出师门,只念起非是有心,师祖一身修为得以留存。师祖出山之后,言‘乃不知有汉’,故入深山隐居,其后偶救一女,由此留下子嗣……”
顺带就将黄月英的身份也弄了个来头,至于说黄月英没法力,嗯,传子不传女。若非如此,周少瑜也无机会拜师修道。至于哪个提出想学,不好意思,咱这一支一直以弃徒自称,不得允许,传內不传外。
众人一听了然,这对师兄妹就算今日不是夫妻,将来肯定也跑不了。
“敢问周郎君,不知周郎君对天师道有何见解?”问话的乃是王羲之次子王凝之,也就是即将大婚迎娶谢道韫的那位。这货对天师道深信不疑,十分推崇,乃至于到了昏庸的地界。晚些年孙恩叛乱攻打会稽,这货就曾‘求援’,信誓旦旦说他已经焚香向天师寻求帮助,皆是自会派数万大军来援……
真尼玛奇葩!再反观谢道韫,招兵买马于家中训练数百兵丁,孙恩杀入城中时,谢道韫提剑亲战带人奋勇杀敌。这对比,啧……要不怎么所王凝之是草包呢,两人压根不搭。
天师道也就是五斗米教,后者之称缘起于入教需缴纳五斗米,不过此称带有一定贬义,此从其弟子从不会自称五斗米教就可以看出。
张陵在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在鹤鸣山自称受太上老君之命,封为天师之位,创立天师道,与蜀中影响力甚大。不过数十年前,青城山道支持下,李特崛起建立蜀国,眼下人称之为后蜀,而后世历史称为成汉。如此一来,天师道不得不迁移,由此进入中原。
一番传教之下,包括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在内的一些列高门士族皆开始信奉。然而世道艰难,衣冠南渡,士族百姓南迁,自然便将天师道的影响带入南方,连带吴兴沈氏等南方士族也开始信奉。
可以说,眼下的天师道,影响力相当大,周少瑜傻了才会说坏话,而且此时天师道教首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