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贵女生存手札-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湘雯瞧了一圈妹妹们,心道都是半大孩子,也不怕甚,说道:“赵侧妃是一个厉害的,能够顺利的生下一个女儿,可是在府里绝无仅有的。”

    湘雯说的简单,湘玉却听出了弦外之音,不得不感叹,皇家真是磨练人的地界儿,她这个长姐,讲话一向爽朗,有话直说,何曾拐弯抹角过?如今讲话也是耐人寻味。

    这句话无非是点明这么几个意思:太子妃盯得紧,想生下一儿半女不容易,赵侧妃既然能生下女儿,也是一个心计深的。

    湘雯孕后精神头不好,整个人看着像抽了水的花儿,有些打蔫,还容易犯困,午饭端上来没吃几口就跑去外面墙角呕,看的人心疼。

    再好也终须别,临走前吕氏恋恋不舍,拉着湘雯的手,泫然欲泣:“你人虽然不方便出来,但是可以给家里写信,一个时辰的功夫就能收到,有事多跟温嬷嬷商量。”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时间荏苒,转眼湘玉已经十三岁了。过年前,湘雯顺利生下一个儿子,母子平安。

    圣上大喜!按照规矩,皇家的孩子需要先养养,待到了三岁以上,才给取名入宗谱,毕竟孩子夭折的太厉害,若出生一切都备的齐全,后面夭折就乱套了。

    规矩是人订的,圣上没理会这套,给皇孙取了名字,因为从的是黎字,所以取名叫黎昕。在朝堂上说起此事,据说圣上眉开眼笑,仿佛年轻了好几岁。

    圣上年纪不算大,五十左右,古人虽然命数短,但若保养得好,不说年富力强也能老当益壮。

    当今圣上不注意保养身子,夜夜笙歌不说,还让人炼制丹药,丹药吹嘘什么延年益寿的丹药都是骗人的,提劲只是短暂的,长久吃会掏空身子。

    湘雯是苏府的大小姐,生了太子的长子,连下人们都觉得腰杆更硬了。

    但这在几个男人眼里,并不算太好的事。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兴盛在明面上。苏重秉对着苏老爹叹气:“眼下圣上身子不好,皇子们明里一片祥和,暗地里你争我夺,太子能不能顺利继位,还未可知,别忘了贵妃娘娘还盯着呢。”

    苏鸿良默然,眼下苏家已经没有退路,之前苏家虽是太子一系,但好歹还有退路,若真的皇权政治斗争失败,还能奢望一下连累不到全家。

    现在想也别想,太子的侧妃是苏家的嫡女,这样的姻亲关系,才是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苏家几代都是靠科举兴旺,家里出的全是朝中的大官,苏鸿良年纪轻轻已是前途无量,又经过多年的历练,升官指日可待。

    下一代尤推苏重秉,他有着祖父的沉稳和苏老爹的精明,性子更加不浮不躁,有才有脑子,适合做官。

    明天开春的科举,苏重秉和元明清皆要参加,论年纪苏重秉已经十九岁,其他同龄人连孩子都好几个了,不过苏老爹也没替他操持,男儿先立业在成家,科举在即不能分心,若明年真能蟾宫折桂,再考虑婚事也不迟。

    儿子婚事可以等,女儿的却不能拖,一眨眼,一个个的奶娃娃都长成了大姑娘,冯氏操心的日子才真正开始。

    湘雪和湘莲已经十五岁,亲事应该相看起来了,有成亲早的人家,这个岁数都出嫁了,女儿做姑娘时的日子最为舒心,冯氏也是想稍稍多留两年。

    湘莲懂事知礼,冯氏自然愿意留,至于湘雪,她不是那等狠心的嫡母,即便她心术不正,也做不出坑害庶女之事。

    湘雪年纪大到了,说亲事嫁人亦是天经地义,论谁也挑不出理儿来,男人家粗枝大叶,苏鸿良整日忙于外面的公务,没时间细想后宅之事。

    冯氏跟湘雪母女的龃龉,苏鸿良再清楚不过,她也懒得讨嫌,越过湘雪直接问老爷:“湘莲转过年就要十六了,亲事我得帮忙相看,老爷你也留意一番,瞧瞧同朝官员的公子里有没有合适的,要求也不高,咱们湘莲是庶出,找庶出的公子哥也合适,只要家世清白,父母好相与,哥儿自己上进即可,千万别挑看着锦绣,内里污糟的人家,莲姐儿能过上好日子就成,要里子不要面子。”

    这番话谁家的嫡母肯说?庶女养到嫁人,生怕别人说嫁的人家不好苛待人坏名声,不管对方的情况如何,听起来富贵也就罢了,又不是亲闺女,谁管你是不是火坑。旁人盯着的也就是家世,内里没人晓得。

    可见冯氏是真心实意为湘莲打算,这份心思也难得,苏鸿良有些动容,说道:“这些年真是难为你,孩子们渐渐大了,婚事都得留意起来,除了咱们相看,你托托大嫂,她在京城里毕竟待的久,认识的人更多些。”

    冯氏昨日睡得不好,眼下一片乌青,饶是拿脂粉遮上几层,也还是隐隐若现,她叹气道:“大嫂那我早就打招呼,不过大房的孩子也都不小,除了湘琳定了亲事,定下太常寺少卿的庶子,其他的也都在相看,哪里顾得过来。”

    苏鸿良默然,又道:“你是嫡母,湘雪今年也十五了,亲事也不能耽搁,一耽搁就成老姑娘了,太太大人有大量,一起帮忙操持起来,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去寻媒问礼,还得太太操心。”

    冯氏等的也就是这句话,她把丑话放在前头说:“我的性子老爷也晓得,用人不疑,等我找到合适的,老爷别说我故意难为她就成,若是老爷不满意,就自己去找罢。”

    冯氏自从生子之后,整个人柔软许多,身上的棱角仿若渐渐被磨平,说话虽算不上委婉,但举手投足间的气韵越发妩媚,夫妻二人的感情竟然和缓许多,苏鸿良心神荡漾,捉住冯氏的柔夷道:“一切但凭夫人做主。”

    冯氏得了苏鸿良的许诺,一切就顺利的多,婚事她撒手不管也是徒增笑话,到底是一家子,冯氏本来不愿意参加京城太太们的聚会,可现在不去也不行,好在有吕氏,两个人结伴一起去,除了普通的婚丧嫁娶,太太们也会聚集在一起赏花喝茶,谁家的儿子女儿多大,参加个两三回肚里就有数。

    这些太太们都是知根知底的,往上再追溯一下,没准还是亲戚,这点最好,门当户对,家里的情形问问人就一清二楚,不至于被人蒙骗,冯氏找了一圈,还真让她寻到两三家合适的。

第118章 姻缘() 
冯氏相看的几家,一家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庶二子,今年十七岁,在都指挥使司任职,听说长的魁梧端正。另外一家是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的公子,也是庶出,今年十九岁,都督佥事是正二品,而且她家的夫人脾气不好,连嫡子的正妻都刁难,虽说庶子以后搬出去单住,可对上这个嫡母,也是难相处,好在公子争气,所以冯氏也在犹豫。

    还有一家是苏鸿良的同窗之子,家境算不上太好,在靠近京郊的光门胡同置办一处二进的宅子,家境稍稍贫寒些,同窗任礼部主事,七品的小官,好在说合的是家里的嫡幼子。公子现下已经中了举人,明年春儿就科考,前途倒还好,就是家里贫寒了些。对方家里也不在乎嫡庶,说大户人家的女儿,无论嫡庶,教养指定差不了。

    冯氏亦挑花眼,不知择取哪家好,冯氏把身边适龄的公子哥都筛选了一遍,结果不容乐观,男子虽然成婚晚些,但到了十七八岁,基本都已经定下,或者有了合适的人家,湘莲是庶出,挑选各方面皆合适的更不易。

    这三家的夫人冯氏都聊过几嘴,她带着湘莲出去应酬,夫人们见湘莲落落大方,长相又端正美丽,反正是给庶子娶亲,面子上过的去也便可,加上苏家算是半个皇家的姻亲,更是没有不欢喜的。

    冯氏把这三家说给老夫人听,苏老夫人常年诵经念佛,整个人仿佛沾染了一丝仙气儿。

    她缓缓说道:”也是难为你,这三家都不错,条件相当,倒不一定要门第高,我瞧着除了五军都督府的不合适,其他两家都不错,湘莲也是你的女儿,你跟良儿自己个儿做主,我这土埋半截的老太太就不跟着掺和啦。“

    苏老夫人帮她剔除一家,冯氏省心大半,老夫人毕竟从小长在京城,谁家的情形明明白白,她说五军都督府内宅太乱,嫁进去操心,冯氏就把那家放下不提。

    苏鸿良下衙后来到后院正房,冯氏亲手递上一碗热茶,让老爷拿主意。苏鸿良更倾向礼部主事的幼子,虽说家境一般,但前程是靠男人自己挣的,靠着家里总不是长久之计,再者那个孩子他是见过几面的,温文有礼,也是有抱负的,配给他家湘莲不会亏。

    冯氏最多不过是比照一下家世,既然苏鸿良见过本人还大加赞许,想必是不错的,事关湘莲自己的亲事,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得问问她的意见。

    冯氏寻个时间,把湘莲叫过来,两家的情况摆出来说了一番,屋子里就她们母女二人,没有别人,省的女儿家的害羞。

    湘莲低着头,羞红的脸上浮上一抹红晕,低声道:“我相信老爷太太,全凭父母做主。”

    冯氏点点头,又让人唤来了韩姨娘。小姐的婚事不需要知会姨娘,韩姨娘在苏家也算勤勤恳恳,老实低调,冯氏还是给她这个脸面,温声道: “咱们湘莲如今也不小了,我和老爷给她寻了门亲事,说出来给姨娘听听。”

    韩姨娘受宠若惊,屁股从椅垫上欠起来道:“辛苦太太操劳。”

    韩姨娘面上欣喜,可心里不不算太心甜,最近太太张罗湘莲的婚事她是晓得的,她一个姨娘不好插手,期待着给湘莲找一个家世好的,也好替她扬眉吐气,好歹是苏家的女儿,总不会嫁的太差。

    冯氏挑选的几个人家她可是都听说了,她最中意的是都督佥事的儿子,庶出也不要紧,人家可是正二品的大官,她家湘莲如果嫁进去,那可真是有福。

    就这么好的一户人家,太太竟然都不选,找了一个八品小官的嫡子,再是嫡子又如何,那般贫寒,湘莲嫁进去就得受苦。

    韩姨娘也不敢埋怨,太太可是正室,她抱怨两句,万一太太记恨,只怕湘莲连这门亲事都捞不着。

    韩姨娘母女出门,湘莲感叹:”咱们家太太真是个好人,我的亲事用心劳力。“韩姨娘想说点什么,张张嘴没开口。

    礼部主事姓李,冯氏透露了风声,那边就找了媒婆上门提亲,不过是走个过场,问名合八字,卜婚的吉兆传到苏府,媒人替男方送来一把木梳、两节头绳、几尺鞋布,女方这边回了一双手工百蜡底血鞋、一方手帕。选了一个好日子送来彩礼,到这一步基本尘埃落定。

    湘莲虽然早就及笄,不过成亲也不急,反正男方公子还得科举,待明年成亲也不迟,免得分心。冯氏也想多留湘莲一年,做姑娘的日子最幸福,她们这些小姐感受不深,冯氏可深谙其中的不同。

    苏鸿良跟李主事相识多年,知根知底,对方是一个纯厚之人,想必儿子也不会太差。

    既然双方皆是满意,就早早定下来,省得生出变数,再者苏鸿良看好那家的公子,万一没走这形式,明年及第后悔了亲,那就得不偿失。

    湘雪的亲事冯氏也在掌眼,不过她也就是筛选出几家,让老爷做主,省得都以为她坑害庶女。

    那日湘玉过来找重嘉玩儿,冯氏盯着湘玉瞧,心想湘玉还差两年及笄,一般人家的女儿,婚事也开始留意上了,这次冯氏才发现,京城里的好姑娘好公子,可一般早早就全定下了,身边的人都是拐着弯的亲戚,有合适的全惦记上。

    冯氏去跟苏鸿良商议,要不要留意湘玉的亲事,苏鸿良摇摇头道:“玉姐儿的先缓缓再说,如果不是两个女儿年纪到了,再拖就成老姑娘,就连湘莲湘雪的亲事,我也想缓一缓。好在玉姐儿小,再等上三四年也无妨,等时局稳定再说。”

    冯氏虽是后宅妇人,但从苏鸿良的话中也嗅出一丝的不寻常:“老爷的意思是……”

    苏鸿良叹口气:“圣上的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说不准什么时候,京城就要变天了。”

    湘玉还是几日后才知道湘莲定亲的喜事,她消息如此滞后,忍不住埋怨道:“我不知道就算了,你们几个竟然一点风声都没听说。”

    采薇笑道:“那可要怪蔓草,这几天她肚子疼,趴在炕上哼哼了好几日,自然消息滞后。”

    湘玉出门拐去湘莲的院子,平日这个时间她一定是在研究新的菜式,可湘玉进院子,发现湘莲倚着回廊在绣手帕,绣棚高高举起,她戏谑道:“果然和以前大不相同了。”

    湘莲自然晓得她指的什么,未曾说话脸先红:“就你最坏,小小年纪就会打趣人,难不成你没那天?”

    湘玉收起打趣的脸,认真问道:“那人如何?”

    出嫁从夫,古代女子成亲宛如第二次重生,湘莲摇摇头:“我没见过,虽然家世一般,听爹爹的意思人是极好的。”

    苏老爹看人虽然精准,但人隔一层肚皮,谁真正晓得谁的品行?再者审美不同,五大三粗的壮汉在苏老爹的眼里,还能美化成魁梧雄壮呢。

    湘玉去找苏重秉,苏重秉提笔的手都没放,脸都没抬,淡淡道:“我知道你寻我是为甚?是为了湘莲的亲事吧。”

    被戳穿后的湘玉没有丝毫的不自然,说道:“还是大哥了解我,你能不能……能不能帮着湘莲悄悄见上那位公子一面?”

    苏重秉当即说道:“不能。”

    湘玉泄气。

    苏重秉瞧了瞧垂头丧气的湘玉,心说这一位拉人见面还上了瘾,次次都要管。

    斟酌了一会儿说道:“我不认识他,不过你可以找明清,他认识李家的大公子。”

    元明清?湘玉一想也没什么难的,元大哥常来苏府,等何时来了她去求一下,保准他不会拒绝,湘玉光想着这点,完全忘了问为什么大哥不能帮她提一嘴……

    元明清答应帮忙,说改日带李家公子来找重秉,两个姑娘可以躲在后面的屏风里,悄悄见一眼。

    待送走欢天喜地的湘玉,苏重秉闷闷的说道:“可别说我没帮你。”

    元明清眼底露出一丝落寞:“多谢,不过且看吧,到底天差地别。”

    苏重秉不以为意,泼了一方墨汁洒在纸上,轻声道:“何必拘俗礼,对了,五皇子前两日找你去打猎了?”

    元明清颔首道:“嗯,一行不超过十个人,要我说,五皇子才是有宏才大略的,只是可惜出身不好,朝廷众人有保太子的,有押七皇子的,也有选大皇子的,唯独没人注意这个没恩宠的五皇子。”

    苏重秉亦说:“我听老师提过,说五皇子性子不张扬,但很有见解,和圣上性子南辕北辙,加上生母是纯嫔,地位太低,故此在朝中地位不高。”

    五皇子常年在外领兵,甚少回京,军中众人极为拥护,本朝重文轻武,行军作战交给将军即可,不需圣上亲自领兵,所以五皇子虽然战功赫赫,但却未曾晋封过。

    近几年圣上身体渐微,越发在意手中的权柄,对五皇子产生了忌惮之心,两年前召回后收回军权,再没让他出京。

    五皇子倒是闲然自得,每日饮酒作对,很少插手朝中之事,本来对他观望的朝臣,渐渐转入其他皇子的阵营。

    苏重秉意有所指的说道:“大丈夫加官进爵、平步青云,从来不是看一时之长短,政权倾轧更迭间,方显英雄本色。”

    元明清脸色不变:“或许你说的是。”

第119章 遇到劫匪() 
元明清只认识李家的大公子,二人在学子的聚会上见过,加上父辈相识,相对较清贫,也算是惺惺相惜。

    两个小儿女婚前见上一面也不算大事,李家大公子捶道:“你这是受了谁的托付,还来寻我。”

    元明清掸掸衣衫:“受人所托罢了,你只说应还是不应。”

    李大公子自然没什么异议,幼弟的婚事全家人上心,母亲说苏家的小姐人不错,但幼弟到底没见过,心里也是惴惴不安,既然有了这次机会,倒还合适。

    元明清常带国子监的学子来前院书房找苏重秉,也没人在意,寻了一个日子,带着李家小公子过府,湘玉那边跟湘莲早早就在屏风后面坐等。

    屏风是今早拿出来摆上的,透过镂空的图案,可以隐隐看到外面。湘莲有些紧张,两只手不停的揉搓,湘玉覆上去安慰道:“是骡子是马还得拿出来溜溜呢。”

    湘莲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你这么安慰人,还不如不说话。”

    李家小公子穿了一身墨青色长衫,脸瘦腿长,面庞温和,举手投足温文尔雅,苏重秉心里不住的点头,果真比那些纨绔子弟要强。

    都是即将应试的学子,聊的自然是之乎者也,安邦镇国之道,湘玉听的昏昏欲睡,待人走后,元明清冲着屏风说道:“都出来吧。”

    湘玉跳到元明清面前,发现自己最多到他胸前的位置,不忍有些憋闷,她仰头说道:“多谢元大哥出手相助。”

    许是湘玉的笑容太过于灿烂,元明清有些晃神,他微微低头,轻声说道:“可没下次了。”

    湘玉轻扯一下他衣角:“元大哥放心!我总共没几个姐姐,一定没有下次!”

    元明清:“……”

    那片被湘玉扯过的衣角仿佛还残存着温度,他的洁癖向来让人发指,身边很少人去碰他触霉头,湘玉的手上还沾着刚才吃糕的残屑,耀武扬威搬挂在他的衣服上,元清明却没有任何的动作。

    苏重秉在一旁冷眼瞧着,轻笑着没说话,怕被人发现,拿起书本遮住面容。

    湘莲见了真人,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她要求也不高,只要对方明理懂事,能举案齐眉就行。

    最让冯氏操心的,还是湘雪的亲事,吕氏给她出主意,把烫手山芋扔给老夫人,省的全都盯着她。

    两个人都是做嫡母的,院子里有一群庶子庶女,最能感同身受,苏老夫人可不讨这个累,说二房的婚事自己操办,冯氏也寻了一些人家,基本都是跟湘雪合适的,给湘雪找就不像湘莲那般用心了,只要家事好,统统都留意,省的别人以为自己舍不得让庶女嫁的太好,湘雪跟她隔阂的厉害,她懒得讨嫌。

    湘雪依旧每日都去老夫人那里,只是老夫人始终对她淡淡的,不及以往那般亲热,她像是完全不在意一般,依旧晨昏定省。

    万姨娘听说太太要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