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然心中万般不甘,为了长远的计划和安全,现在就返回。就这样,世界尽头的噶拖寺渐渐消失在我们身后。但它高踞危岩,气势如虹的雄姿却从此永远深深烙在我的心头,噶拖寺啊,我一定还会再回来的。
归途的路途并不轻松,紧张得让我们忘记了放弃上山的痛苦。虽然不再开锅,但由于山坡坡度太大,车子即使挂上低速四驱挡仍然需要不断采取刹车制动,在有些掉头弯处,坡度大得感觉车子都快立起来了似的。终于,一股金属高温的糊味钻进鼻孔,不好,赶快找个稍平的地方停下,此时刹车片已经过热,水泼上去滋啦一声化为蒸汽。好在路边就是小溪,车上准备了不少瓶子,阿光和我不停的汲水给刹车片降温,大约用了20瓶水后,不再出现滋啦的声响,于是继续下山,刹车片很快升温,我们不时停车降温,幸好路边有的是冰凉的溪水,这样斗争了很久,终于回到了河坡乡,从此以后的路程就没有什么坡了,我们的心才稍稍放下来。
回到白玉时天还大亮着,看着美丽的白玉寺,宁静流淌的欧曲和赶来的朋友,我们一时间好像有了劫后余生的感觉。很快找到修理厂,联系了北京的技师电话指导当地技工拆下大灯,卸下螺丝,从前面打开机舱,故障慢慢解决了,天也黑下来了。
从川西北回来之后很久,心中无限感受都比不过这次经历带来的冲击,以往每次出行都十分顺利,从来没有任何意外,这次突发事件虽然很快平息,也没有造成损失,但在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直到现在,还在为自己当时的决定而责备自己,觉得自己不如以前勇敢,不如以前胆大了,但是反过来想想,有舍,才有得,如果这次顺利到达噶拖寺,也就不会对他念念不忘,不会对他耿耿于怀,不会反反复复去想他,更不会计划再去了。有些事发生时,结局可能已经注定。我们因此对噶拖寺有了认识和了解,这也算是最大的收获吧。
距离穿越罗布泊的集结时间越来越近,我也越来越经常地想到即将见面的切队同伴们,也会想到风,正在大香格里拉独自游荡的他总是很快乐很轻松地腐败着,并且给我发着轻松快乐的短信,让我嫉妒,我们虽然从未同行过也从不见面,却能始终如一地保持着轻松愉快的联络,就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没有隔阂。我喜欢这种暖洋洋的遥遥相望的感觉,就像在秋日暖阳下眯起了眼睛时的感觉。还有撒旦的秘书,自从阿里归来后,就再没有联系,此刻他和同伴们应该在唐蕃古道的艰难路途上吧,在我内心里,有时也会钦佩他的勇气,但我知道,就像天堂和地狱的距离一样,我和他之间的距离是不能用路程来衡量的。
噶拖寺简单功略:
噶拖寺,噶陀位于四川省西部金沙江流域的白玉县河坡地区白龙沟朵念山的山腰;海拔4800米,与西藏仅一山之隔。在宁玛巴传承三流,六大金刚道场中噶陀寺是最著名的一个。(其他五个是土登多杰扎寺,白玉寺,协庆寺,竹庆寺,敏珠林寺)距白玉县城55公里山路,路况很差。从白玉可以包车或搭乘班车前往,包车当天往返,搭班车需要在河坡过夜,然后在河坡找车上去,拖拉机我看更保险。
从白玉出发沿金沙江往北,在第二条汇入金沙江的小河处,过桥右转,那桥叫做革学桥,桥头有个和格萨尔王有关的遗迹,桥上栏杆上插满红色的旗子
噶拖寺是康区佛教发祥地后宏时期复兴的象征,有800多年历史,堪称宁玛派的主寺,鼎盛时期僧侣多达18万,之所以特别有名,是因为历史上在这里修行达到虹化的人特别多,据说800年间虹化的有10万之众。虹化是密宗修行的最高境界,人化做彩虹消失得无影无踪,也可以说就是成佛了,这在我看来即美丽又浪漫,令人崇敬,难怪隐在山中那么深还会这么有名。而且,正因为是在山里,才能够真正好好修行,所以,得道的人也特别多,不像那些著名的大寺,喇嘛都很有商业头脑,会拉赞助了。
另外,在噶拖寺还收藏着格萨尔王用过的弓等东西,这就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河坡的手工艺在整个藏区都很有名,因为这里原来是格萨尔王的兵工厂所在,工匠都是他所征服的霍国工匠。他的爱妃珠牡的家族的领地也在白玉的山岩一带,用老范的话说,他研究了山岩文化很久,这里在过去可是个交通要道的,在没有汽车靠马的年代,这里山清水秀,海拔低,是个好地方呢。
购物功略:
白玉藏刀是很有名的,不过,好的都贩到成都去了。
在白玉,所能买到的纪念品就是从当地杂货店里淘出来的艳丽的丝制腰带,可用做围巾,很长,砍到才5块一条,到了丹巴一样的就要10块以上了。
还有就是毡帽,才15块,戴着遮太阳正好。
在白玉还有一次有意思的购物经历,离开白玉那天上午,吃了饭,我又冲到街上打算再买几条腰带,一个藏族男子拦住我,拿着一串老的红玛瑙石念珠问我要不要,他那种直截了当的态度吓了我一跳,几个汉子也围上来看热闹,我仔细看了看,大小不一有50多颗,绝对是老的,已经被人用手摩挲的光滑柔和的很了,就是大小不一致,其中有几颗色泽相当不错,类似西红玛瑙。
他要价500块一串,我说不要那么多,就要其中几个,他摇摇头不干,旁人相劝说也卖也卖,他想了想问你要哪几个,给多少钱?我挑了5个,他说其中一颗大的他不卖,我又换了一颗,他要60块,我说40。他不同意,就说不卖了,藏族人做生意是不会讨价还价的,说多少就是多少,没有商量余地,于是一拍两散。我往前走了几步,觉得就是50块的话,也是值的,于是跑回去找他,问他50块行不行,他先说不行,我说是真心想要,给便宜点吧,他说55块,怎么也不能少了。看着他那老实淳朴的样子,我想,估计他是真的需要钱用,不然卖这家传的东西干吗,想想55就55吧,难得的老东西,在北京绝不止这个价,已经占了便宜就别再变本加厉了。况且是可遇不可求的,藏区卖的首饰真料的并不多,都戴在他们自己身上呢。于是说好吧。
见交易成功,看热闹的人都知趣的散去了,我们来到旁边一个院子里,在一个窗台上把我要的珠子一个个摘下来,我给他钱,这时就剩两个爱看热闹的小伙子,其中一个说我家还有,我见他胸前戴的一串大珠子很不错,不过比较新,就说有就拿来看看,他转身就跑去了。另一个也就十几岁,高高大大的,挺精神,跟着我出院,我见他样子可爱,就回身给他照了张相,他还挺不好意思的。
来到当街,那个小伙子真的拿了一串项链来,有珊瑚,蜜腊,松石,玛瑙以及配饰的藏银珠,要价2000块。每个都有白果大,有的有山核桃大,乍一看很漂亮。不过,仔细看,就是其中两三颗石头是顶好的,想想还是推辞了。他们也不恼,笑着送我们上路。
2004。09。27
克拉玛依-布尔津
全程 313公里
心情指数:沉底
10点30分 克拉玛依饭店。
11点50分 开始破路,88公里。
12点50分 和什托洛盖,146公里。
17点10分 布尔津,313公里。
2004。09。28
布尔津-哈巴河-布尔津
全程 334公里
心情指数:飞扬
11点30分 出发。
18点20分 185团3连180公里。
20点30分 布尔津,334公里。
2004。09。29
布尔津-喀那斯-白哈巴
全程 200公里
心情指数:灿烂
10点45分 小韩包子铺。
14点40分 贾登峪,132公里。
17点15分 喀那斯边防站,169公里。
19点00分 白哈巴,200公里。
2004。09。30
白哈巴-喀那斯-布尔津
全程 209公里
心情指数:满足
11点45分 出发,159796公里。
15点18分 喀那斯/禾木岔口,159870公里。
15点58分 返回,159879公里。
19点00分 布尔津,160005公里。
喀纳斯,我的地狱,我的天堂
在寂静的夜,曾经为你祈祷,希望自己是你生命中的礼物,当心中的欢乐在一瞬间开放,我想有你在身边,与你一起分享。
——许巍《礼物》
灰色布尔津
都说南疆看民俗,北疆看风景,不错的,南疆之行,所见尽是大漠黄沙,而人与美食是最亮丽的风景,我内心悄悄盼望着,在最好的时间,去看那最美丽的喀纳斯。根本不敢去想像我在喀纳斯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一切都要看机缘的,通常希望得很多,得到的总是更多的失望,更何况还有前些天老河们游喀纳斯不幸遇雨的前车之鉴。
克拉玛依昨天的午后阳光给了我很大的迷惑,清晨,却没有预期的艳阳高照,薄云笼罩之下,仿佛孕育着不妙的天气,在白碱滩附近的弯道超车又被警察伏击,因为是外地驾照,无法开具罚单,因而侥幸逃脱罚款的厄运,只是教育。
天气愈加阴沉,心情也越来越沉重。阿东夫妇仍然处于兴奋状态,阿东不停地拍录像,几乎所见一切都能令他产生兴趣,而我在暗自担心,几乎不多说一句话,这样的阴天在平地上没有什么,但是在山上就意味着雪,如果真的是雪,喀纳斯之行即将成为一个最大的失败。
所担心的事情终于要发生,到达乌尔禾的时候天已经相当阴暗,根本无法游览,继续前进,道路进入了修路地段,200余公里的颠簸令人生厌,尽管不用再担心曲轴位置传感器了,但车子增加的负荷以及路面的恶劣,对车子的悬挂系统是个考验,我能应付可能发生的故障吗?阴天逐渐变成了阴雨,我的心也非常沉重,我把所有希望都压在喀纳斯上了,苦心孤诣地把到达喀纳斯的时间安排在一年中据说是最好的10天内,希望美丽的喀纳斯给我的旅行一个惊喜,至少是精彩的高潮,难道真的要以一个失败的天气来报答我吗?!
路很差,还下着雨,完全没有风景可看,我的心情也和路一样一团糟,每当路很差的时候就会想到阿里之行,想到撒旦的秘书,我现在能深深体会到他当时的烦恼,作为驾驶者,所感受到的路面和车辆的情况比乘坐者要多很多,因此也就承担了更多的担心和忧虑,而作为乘坐者,如果不是特别设身处地去想,是根本无法体会这一切的。然而,这一切必须完全独立化解,任何不安的情绪都绝不能暴露在乘坐者面前,因为驾驶者是车的灵魂,对长途旅行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我来独自承担这一切烦恼吧!
复杂的心理活动,完全被表面的酷掩盖,原来真正的酷是绝对来自内心的,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很多电影里演员酷的时候都面无表情,惟其如此,才能压抑情绪的宣泄,其实心里早就要发狂了,沉默是金,是永恒的保持镇静的法宝。
忧虑的心情在到达布尔津后达到顶点,这个漂亮的欧式小城,完全笼罩在风雪天气之下,朋友胖胖从山上刚刚下来,山上下雪了,路面也比较滑,一切经典的喀纳斯风景化为泡影。布尔津刮着大风,下着小雨,我们住在漂亮的别墅小楼改成的旅馆里,没有暖气,盖着三条被子,和严寒做着抗争,窗外还开着绚丽的花儿,它们也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这突如其来的寒流,在阴霾的天空下依旧灿烂。我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情,顺应这一切意外的变化,尽力说服自己不要太过沮丧。后面还有罗布泊要穿越,我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前半程旅行的劳累袭上心头,我打算顺应自然,在这里休息,写作,逃避寒冷,逃避不美的喀纳斯。与其看到她不美的一面,不如把她的美丽藏在心里,总会有机会看到她的美丽容颜,只是我的机缘还未到吧。
布尔津的街头,还用着长安街上那种复杂式样的华灯,欧式的建筑在夜色中仿佛梦境,只好以吃当地特产的五道黑和狗鱼等来平衡失望的心情,可是这样汉式烹饪方法做出来的饭菜让我没什么食欲,只是果腹而已。我仍然沉浸在对和田的馕坑烤鱼、烤肉、烤鸽子等美味的回忆中无法自拔,对北疆混血的饭菜没有兴趣。
布尔津是汉人和哈萨克人的天下,全城唯一的市场门口有个哈萨克女人用羊屎蛋在给人算命,她叫革命古丽,让我把照片给她寄回去,却无法正确写出她的邮寄地址,我打算在信封上写:布尔津市农贸市场门口算命的革命古丽收。
寒冷的夜晚,不舒服的洗澡水,寒冷的心情,满怀希望来到喀纳斯脚下,却是这样的情景,想不失落似乎都难。一个人的寒夜,失望之极的心情毫无防备地如泰山压顶般袭来,似乎无法避免,我仿佛跌到了深深的谷底,可我必须承受和化解这一切。
五彩哈巴河
中秋节的早上狂风大作,偶尔露出的蓝天给人以近乎绝望的希望,勉强打起精神来带阿东夫妇去吃饭,打算好如果天气仍然不好,路也不好走就干脆撤退算了。胖胖他们包的车今天去哈巴河,可是这样的天气里,我丝毫没有任何游玩的兴趣。
在餐厅里遇到几个北京来的自助游者,他们一句不经意的话引起我的注意:白沙湖很美。那我们就去哈巴河,去白沙湖吧。
风大得好像能把车子吹倒,也吹走了天空中的阴霾,荒原上,草和灌木已经变黄变红,色彩浓厚。风把乌云刮走,天越来越晴,但是又有新的乌云奔涌而来,狂风中,走来了转场的牲口和驼队,任凭大风肆虐,他们默默地走着。这个季节正是哈萨克人要把家搬到冬季牧场的时候,一直想看到的转场的情景就这样不期而遇,风依旧很大,天却很蓝,很蓝,白色的,褐色的,棕色的牛羊在骑着马的牧人们的驱赶下越过铁丝网,向荒草滩深处走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妇女们带领的驼队,骆驼驮着他们的帐篷和全部家当,结队而行,骑马的牧人兴奋地扬起鞭子冲我们大喊,情景激动人心。
我们冲下车去,追逐着转场的队伍一阵狂拍,直到最后一头羊儿也消失在沙丘后面。风大得能把人吹走,但是却把我们的心情也吹的兴奋得上了天。晴空和艳阳暂时化解了忧郁和沉闷,冷没关系,只要阳光灿烂就好。
转场是牧民一年生活中的大事,冬季到来时,要把牲口和家都搬到冬季牧场,反之亦然,逐水草而居,就是这个意思,转场的场面非常浩荡,是北疆牧区的一大民俗特色,现在也有采用汽车运输牲畜转场的了,时代在变啊。
浓厚的秋色啊,浓厚的色彩,赤褐色的长草在随风狂舞,如同女人的乱发,大片白桦林间,清澈的河水湍急地流淌,湿地中白鹭和野鸭翩然嬉戏,草原上牛羊成群,就连荒漠也充满着神秘的颜色,步步都可以是风景,就如同俄罗斯油画一般。肥壮的马儿们悠闲地吃草,任由鬃毛在狂风中飘荡,蓝天高远,白云飞舞,白桦树摇曳着金色的叶子,为我们奏着美妙的和弦。
过185团场30多公里,有个水泥的大牌子上书“三连”,一条蜿蜒的小路,从沙坡上的白桦树林中间穿过,延伸到树林深处。白桦树已经变红,金红色的叶子在蓝天丽日下分外鲜艳,风不知什么时候停了,阳光下温暖充满我们全身,我们整理好心情和器材,徒步穿过树林,向白沙深处走去。
在软软的白色沙漠上长着墨绿色的匍匐的柏树,远处的雪山长长地绵延着,雪线下是蓝紫色的山麓,黑色的土地刚刚耕耘过,散发着肥沃的油光。在白色的沙漠中走上半个来小时,终于又见到变红变黄的白桦树林,白沙湖就静静地躺在这树丛后面,乌云又上来了,天上忽然飘下很稀很小的雪花,却很快就散去,伫立在红色黄色的簇拥之中,忽然感觉到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湖很小,湖边密布3米多高的芦苇,和树林相连,几乎看不清湖的样子。那湖水辗转逶迤,在白色的沙丘里仿佛一片曲折的明镜,溢彩流光。
白沙湖的美,在于她的精巧和安静,太阳出来了,湖水光洁如镜,深蓝如宝石,秋色浓厚地围绕着湖水,浓重鲜艳的色彩美得令人窒息。阳光仿佛是在配合我们的脚步,刚才的狂风阴霾完全不再,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灿烂的秋色。
从三连再过去6公里,是西北边境第一连,原来并不是哨卡,而是屯垦的兵团连队,这里的人都是一张内地人的脸,却挂着西北人傻傻的笑容,朴实而发自内心的开心笑啊,让人喜欢。他们穿着20年前的旧蓝布褂子,可是他们的笑容却像满怀金子,再次向我们证明:幸福的感觉和物质没有关系。
沿着一个个破旧的木牌再走2。6公里的泥泞田间烂路,老上海知青沈桂寿升国旗的旧址就在国境线边,一个叙事的碑,一面飘扬的旧国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