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很纳闷,这位大师啥子意思?吃东西也是欲望啊,睡觉也是欲望啊,就连俺那幸福的性生活也同样是欲望啊,照您老人家这么说,这么倡议下去,你咋还有后代呢?你咋还讨老婆,还勾引人家尼姑呢?这位大师顶多也就灭灭别人的欲,咱可没吹牛。
……
历史有载:一贯道貌岸然的朱某,有次指斥他的政敌、太守唐仲友与妓女严蕊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为搞臭唐仲友,便逮捕严蕊,施以酷刑,迫她承认。然而严蕊虽为风尘女子,却不肯妄扳他人,宁死不认,尔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这件公案在历史上闹得沸沸扬扬,大凡读过几本史书的人都晓得,但后面发生的事,却不为人所清楚了。其实后来,朱熹的这套桃色攻击法,又被他人借去“以彼之道,还施其身”了。没几年,监察御史沈继祖上疏,指责朱熹言行不一,引诱两个尼姑为小妾。皇帝要降旨贬他的官,吓得他上表谢罪,认罪,还骂自己“草茅贱士,章句腐儒,唯知伪学之传,岂适明时之用。”
瞧瞧,意外吧?真真令人意外,看来,儒学家中“道行”最深的朱某,原来他不也过是那种专门灭别人的“人欲”,而不灭自己“人欲”的忽悠大师,更遑论一般儒学先生们了。
所以,为了杜绝这些能把化神奇为腐朽的忽悠大师们张嘴瞎来,保证今后这宗教不被人所篡改,保证宗教的本意不被歪曲,就得采取严格的系统性的培训制度来进行学习。
宋后期,由于事实上无法达到“灭人欲”标准而在理论上又已成立,造成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格局,许多人以说一套做一套来适应此种社会环境,社会便弥漫开了普遍性虚伪,这才是最大的道德沦丧,没办法,反正理论是理论,咱们哥几个继续实践咱们的人欲,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泡小妹妹就泡呗。
第429章 吃东西也分高下
而又恰巧是这些人主观认定应该并且可以“灭人欲”,于是习惯了以此标准去苛求他人,评价他人。而事实上他人又做不到“灭人欲”,于是便倾向于不满意他人,这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人际环境的残酷。
嗯,扯远了,他妈的,每次总是思路总是喜欢顺坡溜了一大截才发现自个已经跑出了三千多里了,一抬脑袋,流霜和袁天罡正死死地盯着我,才想起正事还没说完呢。
“呵呵,小弟这都不知道想到哪儿去了,刚才说哪呢?”扯的太远都忘记自个刚才说了啥了,汗一个先。
“刚才是贫道再说来着,贫道以为各派道友皆非同出一门,于道教之教义上,自会是各说各道,各言各法。”袁天罡只好又重复了一遍。
“好!精彩,太精彩了。”我边鼓掌边夸袁神棍的精辟言论,袁天罡像是被我吓到了一般,像是刚吞了一个鹅蛋被卡在喉咙里一般,翘着个兰花指半天吭哧不出个屁,倒是边上的流霜一个劲在那抒肚子,咋了?难道我夸你你还不高兴吗?
流霜似乎觉得在笑下去不妥,移了移身子,凑到了我耳边,轻轻地道:“公子,您刚才已经夸过我师尊了。”如兰的气息喷在我的脸蛋上,麻酥酥的,很好闻,就像是那春天的花瓣一般,我很想问问这位小妹妹是不是吃了什么高档品牌的口香糖。
“哦,其实嗯,这个小弟口渴了。”不知道该咋形容自己了都,袁天罡肯定也有些郁闷,坐在那朝我咧咧嘴露两门牙表示体谅。一句话,夸第一遍或许是真的,可第二遍听起来就怎么都觉得不对劲了。
……
有点尴尬地借喝茶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样子这习惯已经快成自然了,以后得尽量小心一点。
我咳嗽了声:“所以,我们要严格自己的规范和纪律,而且要结合国情,我大唐乃是开明盛世,我们就要作为国家发展的助推剂,而不能成为阻拦国家发展的袢脚石,所以,由此我们又能将道家的‘道’,分成若干层次:老子等天生圣人,可以参悟‘至道’。庄子等哲人圣贤,乃至自诩文化精英的文人士大夫,可以探讨天地、人生等玄之又玄的哲学逻辑,继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普通的道士,在宗教活动之余,可以动脑动手,实际研究万物之理,也就是通常所言的格物也就是其所使用的手段,而又从实践中参悟‘道’的要领,那就是至知,也就所说的真理或者说是事物的本质。毕竟,道教徒需要读经书,基本具有一定的文化,而且,衣食无忧,有一定的财力与精力,可以投入格物研究。这样,既与儒家学说挂钩,也改良道教过于虚无缥渺的缺憾,同时培养出道家的实践性学者,实实在在的使道家成为社会国家所需要的工具。”
“这样一来,我道教于国于民有了数个方面之优胜。”我得意地扬了扬眉头。
袁天罡翻查了下他记下的手稿,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确实如此,不过,贫道还是想听听遗爱贤弟之见解,或许又能从其中有所斩获。”
夸我,不过我喜欢,既然如此,咱就给他细细分说一遍有何不可?我站起了身来,坐的屁股都发麻了,抬眼望了下天色,竟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天,晚霞都已经浮上了天际,我站在门槛处道:“道长,这一嘛,我道教本就与医农之术有着相当的联系,不知道小弟此话可对。”
袁天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所以,我们就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在我道教之内普及医术,应以求死扶伤之术,以馈百姓,治病救人,百姓自然对我教心存感激,至于那些个方士。例如罗道长等人,其实,也有他们的用处。”
“哦?”袁天罡不由得瞪圆了眼,为啥?因为道教之中修炼外丹的人士可不少,十数之中有三四为修炼外丹者,自从李叔叔下了旨意之后,外丹修炼没了市场,可并不代表那些方士于国于民没有功劳,至少中国古代的金属矿物冶炼上、化学品的试制、火药的发明,都有着他们不可磨来的功绩。虽说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能使人长生不老,可为什么继续研究这些东西于各个方面的用途呢?这不同样是在探索真理,追求问道的一种方向和目标吗?他们可以继续发扬在这一方面的专研精神,努力为我大唐的生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袁天罡点了点头:“贤弟此言,深得我心。”这样,等于把那些个心丧若死的方士又拉回了道教的阵营中来,不能长生不老,可换一个角度,退一步,同样,道路不一样了,前方一样会有海阔天空。既团结了道教人士,又统一了人心,这样的功德大事,袁天罡除非是傻子,不可能瞧不出其中的好处。
另外一点就是,死后的世界,有了地狱容纳罪人,同样有了天界收容好人,这样一来,驱以人向善之心,况且,天上的星星就是最好的证明,本来道教就与星辰有着莫大的联系,这会子,不过是让世人百姓也同样贴近了,每每晴空之夜,他们就可以对着天空祈祷,向着他们的先祖,向着我们道教的天帝企求福祉,又或求得心灵上的慰藉。
另外一点,天帝是应混沌而生的,所以,他是自然的极点,也就是道的终点,也就是无极,这一点必须得确定下来。正好也应对了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
而且道士皆是学文识字、擅医治药之人,他们同样可以协助政府,比如忠魂祠,比如随军道士,不仅仅救死扶伤,更能在军中传播教义,以让士兵们在生死存亡的边缘获得心灵的慰藉。
这样一来,让道教的出世改变成了入世,出世是为了修炼探求真知,而入世同样也是一种修炼,又能积攒功德,以证大道,而且又配合了统治阶级,这样一来,取得了百姓,也就是下层人士,还有统治阶级,也就是上层人士,同时获得了这些社会体系的认可和赞许之后,那么道教的发展与壮大还有什么可以阻拦?
“至于咱们之前所说的宗教神仙构架体系,小弟也就知道那么多,若是有何不妥之处,还要在以后加以圆满满和补充,但是要注意保持道教的原旨。”我最后做出了总结。嗯,没法不总结,我都快给饿疯了。
袁天罡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示意我坐下,他瞧见了我揉肚子的姿势,方才醒悟过来,一拍脑袋:“哎呀,贫道与贤弟论道,不想竟然都忘了用饭了,流霜,速去找你那些师兄,让他们整一些饭食来,要快。遗爱贤弟,请恕贫道失礼了。”
……
“哪里哪里,客气了,其实小弟也就是这会子方觉肚中甚饥,时间可过了真快啊,一转眼,一日便已过去。”我朝着袁天罡笑道,顺手抄起了茶水再灌上一大口。
不多时,流霜就端了食凳走了进来,美酒佳肴整上,好家伙,看样子,这忠魂祠里的道士们还真会享受。
鸡鸭鱼肉都整上了一点,嗯,还是道教好啊,我扭脸朝着边上看样子也有些馋的流霜笑了笑:“流霜小妹妹,咋样,既是饿了便一同吃些便是。”
“我不饿。”流霜赶紧扭脸,作出一副道姑嘴脸,可是吞口水的动作还是让我瞧了个分明,乐的连后槽牙差点都亮了出来,流霜很是羞愤地瞪了我一眼,恨恨地继续扭脸作无视状。袁天罡忍不住也乐了:“行了行了,流霜,既然公子也如此说,你就与为师一同用餐有何不可,快些在去拿副碗筷来便。”
流霜朝着袁天罡应了一声,回头,拿眼镖戳了我一下,腾腾腾地故意重重地顿着地面而去。
“还是咱们道家好啊。”我感慨了一声,吞下了一大块肥嫩的鸡肉。
“哦?为何如此说?”袁天罡吃东西很是慢条斯理,而且还不吃鸡皮,什么人嘛,也不知道节约粮食。
“我们道家在衣食住行方面,就可以看得出比之僧教的理念要高出一筹。”我使劲地嚼着软骨,一面说道,边上的流霜吃东西还算斯文,一块菜,一口饭,吃相很可爱,最主要的是下巴上粘了粒米,看起来更可爱了。
第430章 封神演义:教科书
流霜见我盯着她看,回瞪了我一眼,直到我拿手点了点自个的下巴,朝这漂亮妞施了个眼神,流霜方才明白过来,拿手把米粒拔进了嘴里,轻轻地咀嚼着,微一抬眸,见我的目光依旧似笑非笑地瞧着她,不由得粉白的脸蛋微微一红,不过总算没再拿眼神回瞪我,嗯,知道害羞了。
“哦?贤弟为何有此一言?”袁天罡一愣,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就从这盘羊肉说起吧。”我拿筷子挟起了一块羊肉,嗯,咱就喜欢这样的,半肥半瘦,最是有嚼头,而且比尽瘦要香得多。
丢进了嘴里,举起了酒盏向袁天罡邀饮了一杯后,我清了清嗓子:“佛门禁食酒肉,为何?那就是因为他们只认为这个世界的动物才有生命。岂不知道,万物皆灵,我道家就是因为明白天地间的致理,万法自然,再说了,僧人只道动物宰了吃便是杀生,焉知一草一木也是生命,也有灵性。否则,何来传说里的山精鬼精,梅精柳妖,牡丹花神……他们提倡食素,焉知不是扼杀生命?天下万物,相互循环往复,只求做人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且我道教就一直遵循天地循环、住复不止的道理,不禁婚嫁,不禁荤素,光从此层面上看,我道教就高出一筹。”
“好,好一个遗爱贤弟,连这吃食也能说出个道理来,呵呵呵,不过也是,我道教本求的就是万法自然,一切顺意而为,不像有些……”袁天罡听我此言,很是愉快,连连向我邀饮了数杯,又朝我说了许多佛教的不足之处,相谈甚得,终于天色擦黑了方才一同步入了忠魂祠,方到了门外,袁天罡却顿住了脚步。
“道长难道不回青羊观了?”我有些好奇。
袁天罡摇了摇头笑道:“不回了,贫道还有许多事还没做,今日与贤弟这番讨论之后,贫道还多有想法,得加以整理,反正贤弟每日都会到学院来,到时候,贫道若有疑问,再向贤弟请教,岂不是比住在青羊观要方便得多?”
“哦,那小弟可得先行告辞了,若是有事,道长尽管来询便是,小弟绝无藏私之心便是。”我朝着袁天罡行了一礼,终于踏上了回长安的行程。
……
回到了家中,我自个蹲在书房里边一边思想,一面找着以往宫女姐姐抄录下来的那些个东西,我可是记得我跟她们说了封神榜这个故事的,眼下不拿来整出来,还待何时?是的,今天,与袁天罡的一席话下来,我自己也感受颇深,是的,如果道教能保持着这样的大方向不变,保持着一种开拓与进取的精神。
或许,我可以做一些小动作,借用道教的科研力量来揭开这个世界的秘密。这样我就可顺理成章的把那些跨时代的知识传授给他们,随着今后的科技进步,每当他们证明这些知识的正确性时,都会产生新的宗教热情,这新宗教就会越来越推广。这么一样,物理化全给整进追求大道里边去,就把道教科学事业挂了勾。
这样一来,道教在探索着这个世界,继续致力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做出他们应有的贡献。至于那个佛教,不思进取,不进孝道,违背生存法则,自古以来,华夏民族自下而下,不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都以仁孝为名治天下,士大夫乃至平民无不推崇孝悌,而佛教先天的断六根绝俗缘、无父无君。中国传统讲究传宗接代、祭祀祖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旦上纲上线,将佛教提到违背仁孝的高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势必大受影响。
而且佛教势力拥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偏偏不税不役,还继续吮吸百姓的供奉,这实质是在与国家政权争夺统治权利。
佛教的势力,经过数百年乱世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问题,更是一个宗教势力的问题,查看史书就知道,南北朝以前,佛事法场的开支全由权贵达人乐施捐助,寺院没有稳定收入和财产;到了南北朝,寺院遍布全国各地,养‘白徒’,也就是那些个没有出家在寺院服役的男人,尼姑可以养‘养女’也就是没有出嫁在寺院服役的女人。僧,尼,白徒、养女均不入户籍,不课税赋,至隋朝之时,皆不贯人籍,天下户口几亡其半。寺院还建有“长生库”、当铺等资产机构。而民间更是“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之风日尚。
佛教势力拥有大量的人力物力,偏偏不税不役,还继续吮吸百姓的供奉,这实质是在与国家政权争夺统治权利。北周武帝灭佛,就是为此,而且灭佛的效果显著,增户口百万,国力骤强,遂能攻灭北齐。而隋朝大兴后,隋文帝却又开始广建寺宇,佛教势力再度膨胀。
先人你个板板的,道教改革不可能短时间内奏效,但是咱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加强对于宗教的打压,宗教绝对不能对国家的政治体制造成过多的影响,我可不希望咱们开放的、开明的大唐也出现像欧洲一般的黑暗,所以,首先,得把宗教压缩,只能让宗教向着国家靠拢,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而不能让他成为国中之国,当然,我这些想法是不会让袁天罡知道,况且,道教绝对不能像天主教一样给整出一个教皇来,那根本就是在与世俗,与统治阶级夺权,相信李叔叔等统治者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我也相信,只要道教能保持着他探求真理,追求大道的大方向大目标前进,肯定能推动大唐各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成为一种助推剂。因为大道是永远止境的,那你就得不断的控索下去。
至于佛教,我还有一个阴招等着你呢。终于找到了,嗯,拈了拈这一大叠厚实的书稿,等着吧,这本崇道抑佛的小说咱再好好地修整一下,总之三清比佛祖利害,道教徒不需入甚子轮回,死之后化功德仙上天当星星去玩儿,要不就去天界耍耍数来宝啥的,总之下场都很好。
说改就改,提笔就开始在原本的房二版《封神演义》上做出了修改,反正作者是我,出版人也是我,印刷人还是我,咋了,我咋写就咋写,只要不反帝反封建,不反他李叔叔家的天下就成。
而且,封神演义说实话对于道教可是具有教科书一般的意义,其中几乎囊括了道家的各路神仙,顺便可以在这儿理出个高低来,也就是给大伙依次排座。
“俊郎,夜深了,今日公务这么多?”程鸾鸾推开了半掩的书房门,还端着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米粥。
“哦,是鸾妹啊,快些进来坐下,一会就好,这些倒不是公务,只是在校一些过往写下的书稿罢了,呵呵,这米粥是你亲自下厨煮的吧?真香。”端过了碗,挟了一筷咸菜丢进了嘴里头脆生生地嚼着,喝着热气腾腾的米粥,爽很。
……
程鸾鸾眨着水灵灵的大眼,红唇微启:“公子怎知这是妾身所煮的?”
“那还用说?”我得意地一笑,朝着程鸾鸾挤挤眼:“当初为夫在你家中大醉,尝到的米粥也就是这股子香味,不是你给我煮的,莫非还是旁人不成?”
程鸾鸾嫣然一笑,似乎忆起了当时的情景,或者是想到了起时自个的爹窜出来疯言疯语的情景,嘴角微微的翘着,含笑不语,看的我老半天才回过神来。
想起了这几日的呢喃风景,心中一荡,情不自禁地握住了她了温润的手儿:“鸾妹……”
“俊郎还是快些吃粥吧,若是凉了,可就没味了。”程鸾鸾嗔道,顺势摆脱了我的掌握,移步到了书案跟前。
“俊郎您这是?”程鸾鸾好奇地打量起这份书稿起来。
“哦,我就是改一改,过几日,拿去印刷了,反正放在家中也是放着,还不如印刷出来给大家伙听个热闹。”我捧着稀饭走到了正在翻看书稿的程鸾鸾身边笑道。
程鸾鸾滋滋有味地瞧了半天,方自恋恋不舍地道:“俊郎果然好才情,写的这么好看。不过这是说道家的吧?俊郎可不再撰写一部关于佛门的小说呢?”
“佛门?”我方喝了一口米粥,听了程鸾鸾此言,不由得一愣。我写佛门干吗?我又不认识佛门高人,他们又不给我钱花,再说了,眼下我还正想狠挫他们一把,哪有闲功夫写他们。
第431章 石猴的故事:仙履奇缘
关于佛门的能有啥子写的?西游记?这会子我正那啥呢,哪有那闲功夫,还不如整个猴子精出来玩玩?
“猴子?!”我端着碗大喝了一声,脑海里浮现出了那一句最最最经典的话言,让无数国人奉为经典的那一句话,这不就是一篇凄美的故事吗?
把程鸾鸾给吓了一大跳,拿手掩在心口处:“俊郎您这是怎的了,一惊一咋的。”
“美人儿,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