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初唐-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系绷耍庖畔阕硐窒虏坎欢啵四切┯胛壹医缓玫拇锕俟笕送猓谕獗呗舻囊采伲南癖竟泳锤馕宦淮笙嘁模羌分械募罚壕仆罚攘苏馔嬉猓聿凰滥阋材苋媚阃诽酆眉柑臁

第三杯干完,禄大相爷当即两眼发直,保持着最后的风采朝我作揖告别之后,在赶来的随从扶持下,歪歪斜斜地爬上了马,目送着他骑在马背上摇摇摆摆的身影渐渐离开我的视线,我内心有着预感,我跟他,一定还会见面的。

在浩浩荡荡的队伍之中,一大批的僧人一面诵经,一面疾走,我看到了熟悉的身影,很像是那位辩机,他似乎也瞧见了我,没有告别礼,也没有笑意,他很用力,也很坚定地朝我微一点头,继续吟诵着经文,匆匆而过,这群僧人之后。便是蜿蜒而行的庞大车队,这些都是李叔叔听了我的建议之后,亲自命礼部尚书重新分派的礼品,光是各种经书,佛道典籍,各种花纹图案、华丽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等等就装了十余大车,吐蕃人将会被这二万多册活字印刷术新印刷的佛道经典所淹埋,这是我为吐蕃的仁人智士准备的礼物。

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各种金玉饰物,还有各种精美的瓷器更是数不胜数。

而那些营造与工技著作,治病药方,医学论著,医疗器械,还有谷物和芜菁种子等,则一样也没有,至于那些原本历史上该随着文成公主一齐往吐蕃而去、携带着种植技术、种桑养蚕等能大幅度提高吐蕃人民生活水平的农技人员却一个也没有。不是我不同情吐蕃的平民百姓生活水平低下,但我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国家能繁荣昌盛,而不是为了别人,牺牲自己。

工匠们也有,只不过性质全变了,他们都是专门制作精巧的金银饰品、或是雕琢建造佛像的行家里手,要不就是热衷于建造高大建筑群、华美殿堂的偏执狂类型工匠,能更进一步地提高吐蕃上层贵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精英。

走吧,吐蕃,那雪山草原,才是你们为国争光,抛散热血的战场,我挥了挥手,内心很复杂,不知道是在向那位已经远去了的僧人,还是向那渐行渐远的,被房府之二男撞了一下腰的历史作道别……

……

一回头,李恪这位仁兄正在那别跟抱着俩酒坛的房成协商,房成一脸为难,不停地拿眼角朝我使眼色。“为德兄有何事?”我迈着八字步走了过去,一斤多酒下肚,虽然咱喝的不是酒头,可是遗香醉再怎么也是高度酒,已经有些头重脚轻的感觉了。

“俊哥儿,你瞧,为兄正在这思量,这两坛酒既已开封,跑了味道,不若为兄去找个地,咱们兄弟把盏而谈,岂不美事?”李恪兄的喉结正上下鼓动,很馋的模样死死盯着房成手中的美酒,当然,一坛是美酒,另一坛正是我让吐蕃大相喝的酒头。

“小弟我可是顶不住了,现下已经是头晕目眩了,不若这样,兄台既然喜欢,就都拿回去,也算是小弟孝敬兄长的。房成!”我很大方地拍拍胸膛,一扭脑袋朝着房成唤了一声,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那多不好意思,贤弟也太大方了,这两坛遗香醉,怕是得不少钱吧?”李恪作扭捏状,嘴角一个劲地往后裂。“无妨,你们兄弟,为兄弟两肋插刀都乃常事,区区两坛遗香醉,兄台若是推辞,就是看不起小弟。”我很兄弟地拍着李恪兄的肩膀,李恪很感动,为我的花言巧语?嗯,为我俩的真挚友情而感动万分,拉着我的手,都不知道该咋说话了。

“小的在。”房成抱着俩小酒坛子立正。

“这些就都会交予我兄长,小弟酒量甚浅,改日再与兄长把酒言欢便是。”朝房成挤挤眼,房成只得作不舍状,将两坛酒交予了李恪的侍卫。

“两个坛子里的酒都还有吧?”剩着李恪领着一票侍卫洋洋得意地在跟前走的功夫,我压低了声音,拽着房成问道。

“少爷,小的还没来得及把那坛酒头倒掉,吴王殿下就窜我跟前,非说是要让我给他留着。”房成很懊恼的模样,为完不成自家少爷给为的任务感到沮丧。

啪,我一巴掌拍在房成的肩膀上,很是庆幸地扯扯嘴角:“做得好!记住了,这事可得保密。”

“放心吧少爷,打死我也不说。”房成也想笑,好半天才忍住,看样子,他也对让吴王殿下吃苦头感到兴灾乐祸。嘿嘿嘿,我的好兄台,您就等着受罪吧,咱也算误打误撞报了一次插兄弟两肋一刀的仇。

“他们会绕行一大圈,然后在入冬之后到达河源,吐蕃的国主松赞干布,会在水草肥美的河源,迎候这位从大唐迎娶来的新娘,然后,历史终将又要翻开新的篇章……”是夜,轻披薄纱的俏脸晕红的宫女姐姐在房府之二男自传上,在历史上,落下了沉重或者说是欢快的一笔。对于我来说,很欢快,对于吐蕃大相来说,会很沉重,哇哈哈哈……

第二天大清早,二位小王爷就跑在家门口堵门了,非要与我同去军事学院,很样子,很喜欢兽血沸腾的场。

我嚼着蒜泥炒青菜,蘸着豆腐乳,喝着豆腐脑,头也不抬地问道:“你们三哥呢?怎么今日不与我们一同去了?”

“三哥昨个夜里头疼了一夜,现下还在哼哼叽叽的,哪有功夫跟我们去。”李治看我吃看得眼馋,毫不客气地让侍女再添两副碗筷,刚端坐到位置上,立即向后逃开:“哇,臭死了,俊哥儿你吃的是啥玩意?”

“切,没见过世面,这叫豆腐乳,懂不懂生活,这玩意,可是好东西,枉费我大好心血,再鼓捣出来的好东西,下稀饭和豆腐脑可是好东西。”美滋滋地蘸了一小点豆腐乳,放嘴里涮涮,美美地吞了一大口豆腐脑,生活啊,这才叫生活。

“豆腐乳?”作夸张的掩鼻状的李治跟李慎疑惑地对视了一眼,小心地凑到了跟前,再拿小鼻子耸了耸:“好像没一开始闻那么臭了,这东西真那么香。”李治吞了吞口水,瞧我吃得唏哩呼噜的样子,很跃跃欲试。

……

“自个尝尝不就知道了?”斜了这两小孩一眼,再蘸上一点,抿进了嘴里,一副陶醉的表情,这豆腐乳,说来也是误打误撞,也就是上个月,家中祭祖,买回来的菜剩下的几块豆腐没有吃完,刘婶说是馊了,倒了又嫌可惜,正想要试着拿去喂鸡,正巧让饭后散食溜步的我瞧见,一闻到了那股子熟悉的臭味,才想起这么道名菜来,赶紧拦住,特地找来个小坛子,花椒、酒、盐一酒,盖起,收藏在本公子的房间里。前两天一打开,异香扑鼻,熏得俩漂亮妞狼狈逃窜,还好,在我的鼓励,与其说是鼓励,还不如说是威协下,两丫头战战兢兢地也尝了些,很快,这东西就是房府里风靡起来,还好,做法只有本公子和房里的两个丫头知道,就连当初闻着这味掩鼻大骂有辱斯文的老爷子也喜欢上了这东西,现在每天早上的早餐除了小菜,都得来上这么一小碟,说是开胃,家中唯独只有大嫂,对这东西敬而远之,避之不及。

李治身为李慎的兄长,自然要担当起排头兵、尖刀连的作用,战战兢兢地蘸了一个筷子头,表情很难看,拧起了团,在我和李慎殷切的目光鼓励下,鼓了好半天勇气才塞进嘴巴子里。接下来……两小孩子你一小点,我一小点的,不一会功夫,一寸见方的豆腐乳被他俩消灭得一干二净。

“咋样?本公子可没骗你们俩吧?”我朝着正在抹嘴巴子打饱呃的李治挑挑眉角。“果然是好东西,咸鲜可口,太开胃了,这么一大碗豆腐脑若是平日里,我也就能吃下这么一半而已。”李治砸砸嘴,很意犹未尽的模样。李慎还拿筷子头在空荡荡的豆腐乳碟子里戳来戳去,目光很遗憾。

嗯,这借机会,顺便教育一下两位王爷,就当是饭后动作。

第236章 做人,要有勇于吃臭豆腐的精神

“吃东西,也与做人做事有关。”摸摸肚子,涨得的些过了,干脆先休息一下,顺便调教下这俩小王爷,抿了口茶水,吐掉茶沫,该死的,特地订购的新茶茶叶还没送来,等送到了,咱在耍两把式,炒些茶,到时候,让这些人见识见识真正的泡茶艺术。清清嗓子,目光很严肃地摸摸鼓起的肚皮:“任何事物,都要敢去勇于尝试,不要人云亦云,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要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了解,才能确定一件事物对于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害,就说这臭豆腐来说吧,臭,这是你闻到的感觉,可是若你因为它臭了,而不去碰它,那么,你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小碟美味,就代表你连尝试的勇气也没有,做人,要有勇于试吃臭豆腐的精神!”站了起来溜达,在两位小王爷敬佩的目光注视下,围着软榻绕圈,一面继续:“做人,就该有勇气去打破常规,不能一切按老规矩办,这样,国家才能发展,商人才能致富,士子才能写出新文章,工匠才能建造出庞大的宫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才能提高……”每一刻,每一件小事,都要时时刻刻提醒、言传身教这俩位小孩子,竖立他们作事勇于开拓和创新的作风和观念,这叫啥来着,很熟悉的一个词,我这个教育家竟然忘记了,靠!

“小王受教了,俊哥儿的话,治回去之后,一定抄录下来,铭记于心。”李治和李慎很严肃地向我拱手为礼,“不用行礼,为师只是要你们记住,前人虽然有些东西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进步,但也有好的东西,就像是孔老二曾曰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小鬼,这句话,就是很有用地嘛……”我很慈祥地、很首长地打了个饱呃,拍拍两位一脸黑线、哭笑不得的小王爷肩膀。在房府前厅上演了一场忽悠?嗯,说错了,是师徒和谐、共同探讨做人的道理。

赶到了军事学院,又开始了一场热闹的军事整训与操演,一团三百人分成三十个小队,由火长带领,进行队列操演,向左向右,向前,向后,总之,要让方向感成为他们的本能,而我,正在与段云松等一干将校聚在一起,还有工部郎中钟骅。在一间已经刷上了石灰,四壁雪白的房间里商讨着军国大事,李治和李慎两个跟屁虫作为旁听者,没有发言资格,摆着小王爷的架势,傻不楞登地瞪着大眼睛坐我屁股后头,专心地观察我的一言一行。

……

“禀报大人,属下以为,咱们的士卒应先行换装,再作夜间演练,还有其他,因属下等昨天对大人带来的装束都进行了试穿,皆以为此装束不仅节约布匹,让手脚的活动也更加的便利。”其中一位果毅校尉的发言获得大家伙的一致赞同,我把目光望向了钟骅,请他来的目的,可就是为了这个,如今,陛下的旨意已下,他可是大唐武研院的一把手,而本公子,虽然不担任武研院的任何职务,却得李叔叔亲自首肯,随时可以对武研院进行指手画脚,挂了个武研院主事的名头。而武研院,与大唐军事学院相距不过里许,而钟骅,身为军事学院和武研院的头目兼两处基建项目的监工头子,自然每天都得在这边呆上好几个小时,然后再回去参与武研院的建设,那边的工地也同样的热火朝天,工人嘛,自然是从这边调过去的一团悍卒,既省了工钱,又让他们对于工兵的技能加强锻炼,一举数得。

“这事,不属于武研院之管辖,不过,下官会与其他工部官员交涉,想来应该不是难事,不过千多套,该是要些时日才能全部备完。”钟骅很懂事地把要说的话全抖了出来。“嗯,那就先暂时这样,咱们现在的军装暂时别管,钟大人一定尽快为我们解决这一千多套新式装束了,这点大家可以放心,至于这位校尉所提的夜间出操困难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因此而却步,记住,我们是军人,大唐帝国骄傲的将士,我们的荣誉何来?建功立业,守彊扩土,所谓台下?咳咳,战场下十年功,战场上一分钟,平时若不付出汗水与艰辛,到了战场上,那就得用血与生命来买教训,同志们?咳咳咳,诸位同僚,并非我想为难诸位,可我更不想让诸位到了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时候,才来后悔……”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很多既能使人热血,又能让人警醒的名言如此批发,炸在这帮子兵痞头子的脑门上,心坎里。

“陛下曾与我言,你们这一府将士,将来,就是大唐士卒们的榜样,而你们,这一群精英,更是日后的打造一个钢铁大唐的基石。要努力啊,有条件,咱们上,没条件,咱们就自己创造条件来上……”当初,那个唐僧似的政委,每天都在我们的脑门跟前像只可恨的苍蝇似的嗡嗡嗡直叫唤,可也正因为这样,他的话我几乎能全部都背上来了,效果对我这个听多了口号,习惯了政治语言、报告文学的优秀年青来说并无大用,可对于这帮一千多年前的、只知道鼓胸肌耍帅、拿刀捅别人肚子的,文化水平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大老粗将校、土老冒来说,简直就是警世良言,听得一个二个如醉如痴,目光如同袁大神棍在看三清道尊神像一般,崇拜之中饱含着敬畏之情,两位小王爷亦同样的表情与目光。

“大人放心,我等既为大唐军事学院第一批的帝国军人,当事事争先,大人有命,我等莫不遵从,为我大唐,我等皆尽全力练好士卒。”段云松很是急迫地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对于军事工作负有极高的热情。然后,一个个地都站起来,如同后世的革命党人宣誓一般,很激昂。

目送着一帮热血上脑的将校出门之后,我拉住了也要离开的钟骅,扫了眼还没走过来的两位王爷,压低了声音:“对了,钟大人,那种带色的透明度高的水晶找着了没?”

“有倒是有了,可就是没公子您所说的黑色的,绿色和紫色的倒是有些,不过绿色的少见一些,紫色的嘛,较多。”钟骅向我报告道。

“绿色和紫色?”我眨巴眨巴眼,绿色?似乎不对劲,戴绿帽子的见识过,带绿眼镜的好像还没有瞧见过,紫色嘛,嗯,不错,男女都能戴,到时候,本公子驾着五彩云霞,戴着墨镜去泡妞,既帅又酷,爽死。

……

“房公子,房大人,您怎么笑得……”钟骅在我的笑脸跟前显得不太自在,赶紧从歪歪中自拔出来,“做了,记住,磨制了两面都平的镜片,过来,我给你画个图样。”弧度不好掌握,先磨成平光的也一样,后世那些电视剧里戴起眼睛装文化人的小白不都这么干的吗?拿起纸笔照着记忆中的蛤蟆镜的形状画好了图样,再画了个蝴蝶镜片的图样,这可是拿来泡妞用的。在二位小王爷和钟骅迷惑的目光中,郑重地交到了钟骅的手中:“记住了,绿色了,要四块,就照这个样式做,紫色的嘛,要十二块,其中两块也照这种式样磨制,其他的就按这种。记住了,钟大人,此物较为紧急,切记啊。到时候,陛下可是要用的。”在钟骅的耳边咬出了最后一句话,李治支起耳朵也没能偷听到,很是遗憾的样子。

“皇上?”一听到有拍马屁的机会,钟骅兄台立即猛拍胸脯一个劲地保证,就算是再苦再累也要加班加点把这几个样品做到完美无缺。

“俊哥儿,您让钟大人做的这些水晶片能有啥用?”待钟大人大步匆匆离去之后,李慎忍不住问出了口。

“当有大用,不过,暂时保密,呵呵呵……”嘿嘿,到时候,给李叔叔进贡一副绿色的,老家伙见猎欣喜,自然会闭上嘴巴子,也方便本公子占占公家的偏宜。不知道李叔叔带起一副很吊的绿色蛤蟆眼镜出现在朝堂上时,会是何等样的风采,我很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第237章 美酒与教育,相得益彰

“想不到啊,呵呵呵。贤婿文采一流,武功嘛,嗯嗯,力夺千军,也能斩将夺旗。”看样子,李叔叔不看好本公子的刀法,倒是对咱那一把子力气很是佩服。继续抿了口酒道:“练兵之术,更是令人眼界大开啊。”

“哪里哪里,小婿不过是沾了前人之光罢了,自从岳父大人授命以来,为了提高我大唐士卒的作战素养,为了不负岳父大人的厚望,小婿不敢懈怠,日夜钻研兵法,就算是来了磕睡也要悬梁刺股,夜不能寐……”唾沫横飞,听得李叔叔身后的赵昆这位毛脸大叔不停地伸脖子,很像是要夜观天像,什么人嘛,大白天的就想观天象了不成?咱不理他,继续跟李叔叔吹嘘。

“集兵法之大成,从中总结得失、吸取精华,终让小婿摸索出了些道道,嗯,多谢岳父。”李叔叔涨红着老脸给我挟菜,等我把全副心神用在对付案上的酒食之时,李叔叔似乎才顺过气来。李治和李慎早趴桌子底下去了,不敢笑出声来,咱就当没瞧见,若是敢大笑出声,我不抽,李叔叔也是要耍大捧捧的,耻笑师长,可是不得了的罪名。

“贤婿啊,老夫知道,嗯,知道你确实甚是辛苦,来人,再给我贤婿上一盘獐腿肉,吃慢点,瞧你那样,跟什么似的。”李叔叔笑着摇头嗔道。

“嗯,这味道不错,很补,多谢谢岳父了,不知今日唤小婿来有何事吩咐?”抹抹嘴角的油,朝着李叔叔问道。吃的差不多了,也该问问李叔叔倒底唤我来干吗?

“老夫不过是想与贤婿论一论这本书中之人物罢了,你书中的诸葛亮,真乃天纵之材尔,用兵如神,善用谋略且不论,为政之上,也多有可圈可点之处事无巨细,也皆细问之,有如此大材相佐,蜀国却仅能困守一地,蜀国后期更是人材匮乏,就像你这里所言一般: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老夫思量已久,今日既有闲暇,特地让贤婿来此,与老夫计较一番。呵呵呵……”李叔叔理了理长须朝我挑挑眉头。朝着李治李慎一声清咳,边上早有人准备好了笔墨纸砚,拉开了架势,看样子已经恢复了正常表情的二位小王爷也赶紧研墨备笔,从李叔叔与我的谈话当作,记下一些他们觉得有用的东西,然后交给李叔叔品评,这也是李叔叔对子女的一种教育吧。已经习惯了,几乎每一次与李叔叔交谈,边上都会有人进行记录,不知道这些东西会不会流传到后世,装订成册,成为历史的一部份。

……

李叔叔对于本公子的大作:房二版《三国演义》,可以用爱不释手才能形容,不光他自己看,甚至还让人特地撰抄了十余份,每个儿子一本,要他们细细研读,品味其中的真髓,前几日还赐给了李靖一本,再李叔叔的眼中,这不仅仅是一本所谓的小说,更是兵书,也是一副掺和进了文艺元素的野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