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江战纪-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夫人有些天真的口气道:“哪种死法好点?”  人是最要面子的动物,就是死,也不希望死得太难看。

    黑头力士“嘿”了一声,道:“实话说,到了这里,要说好,那是鼓起眼晴说瞎话。下了天坑,死法如何,我们也不晓得,不过,慢慢下去,估计有个全尸。”

    巫夫人看了看丈夫,道:“那就慢的。费怎么交?”

    红头力士客气道:“三位好人下了天坑,有些物件便毫无用处了,随意赏点,可怜可怜我二人,看着办就是。”

    巫贞道:“财货,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除了书籍、佩剑、衣物,想要什么,只管拿去。临了临了,也当做件好事。”

    二力士如听到命令,手脚麻利翻开行囊,见除了有些值价之物有用,还有一串玉石颈饰,玉石形状为管形,共十一枚,十分精美,大喜。取出想要的东西之后,红头力士不忘认认真真为这一家黄泉路口的客人重新把包袱打理好。

    见黑头力士将玉石颈饰拿在手上,两眼发光,想欢天喜地,又觉得场景不对,巫贞道:“这串玉石颈饰是周穆王游历天下至昆仑山,当地女王,就是西王母所送的,后来到了我祖上手里,价值连城。本是应当留给小女的,这些日里糊涂,一时忘记了。罢了,在虎狼宫为奴,也用不着。”

    巫城不满道:“给一个蠢货说这些做什么!”

    黑头力士恭恭敬敬施了一个礼,道:“多谢夫子点拨。拿人财物,替人消灾。就是放了三位,也是应当应分的,但我二人上有老,下有小,确实不敢拿全家人的性命开玩笑。不过你们放心,我二人既有了好处,也要重信义。保你三位慢慢悠悠的、稳稳当当的、舒舒服服的下去。”说完开始准备行刑的设备。

    一会儿,打理好包袱的红头力士问道:“准备就绪没有?”

    黑头力士抬头道:“准备好了。哪个先下?”

    巫城道:“自然,是我最先。”

    黑头力士树了个大拇指,道:“这样好!我一看你长相,便知是个大孝子,死了也做个孝道鬼。愿你能成为第一个回来的人。”

    巫城大笑道:“生为人杰,死为鬼雄!我当然要回来!回来讨要虎安伯的命!还有,你们的命!”

    红头力士双手抱礼,笑道:“恭候!”

    黑头力士道:“我二人每日到这里来查看一次,若是将今日放下去的框儿提将起来,里面有人的物件,就是你们回来了,定然费九牛二虎之力,也要将你们提将上来。不过先说好,只等一个对年。”边边边竖起左手的食指。说完,令巫贞夫妇站到一角。

    二力士早将一个装人的青铜制蒌筐系在麻类编制的牢实的绞索上,看得出打制这害人的蒌筐用了不少费用,请巫城坐进去。

    巫城施礼道:“父亲、母亲,暂时别过,我先下去赶跑妖魔鬼怪,等你们下来!”说完迈左脚进筐。

    红头力士道:“你心慌什么?先求神灵保佑!”

    巫城怒道:“他要保佑早保佑了,这时求他做甚!日你神灵的母!”

    红头力士急止道:“莫乱叫!怪不得你要遭此大罪!神灵饶恕,不是我喊他说的!”

    二武士急跪下求神灵恕罪。

    巫城恨恨道:“你们神灵保佑的都是些烂人!不是看在果老儿端茶送水的面上,踢你二人下天坑作伴!”

    二力士起身,红头力士扶了扶头裹的红布,笑道:“若如此,你们就只能下最快的了。”

    巫城身长,偏个颈子才坐了进去,系好绳,向下一望,深不见底,道:“莫不是放到半途砍断绳索?”

    黑头力士道:“放心!我们慢慢放下去,直到绳索到底为止。”

    巫城道:“既然是可放到底,还有什么可怕!为何没人下去看了,再拉上来。”

    黑江力士长长地“嗯”了一声,表示不赞成巫城的说法,然后道:“持根灯草,说得轻巧。只怕是放到一个台阶,或是半空的大石之上,谁敢去?”

    巫城还要再问,红头力士道:“壮士保重!准备妥了,时辰到了,放!”

    不由分说,慢慢下放,不知巫城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上面巫贞夫妇紧张之极,拥抱在一起。

    过了好大个时候,大约是放到了底处,两力士重重一拉,手上轻了好多,料人已出了筐,慢慢拉将上来。

    一边接绳索,  红头力士疑惑道:“听前辈说,人一下去,一路惊抓抓叫,今日这人下去,嗡泡都不出一个?”

    “肯定早吓晕死了。”

    “不对,晕死了还能自己出筐?”

    “应是早被什么怪物吞了。”

    随后,将巫贞夫妇依次放下。

    巫氏三人被放下天坑之后,二力士出了去兮归来洞,先去向果五源禀报事完,取下头上的辟邪头套,随后到后山上去,悄悄清点分财物,喜之不尽,你一件,我一件,不一时便分完了,只剩一串玉石颈饰。

    黑头力士道:“只有这件玉器颈饰,折散了就少值多少价了,须兑成财物,才好平分。”

    红头力士道:“我是这样想,那死人说价值连城,想来除了虎安宫,无人能换,也怕他人不识宝。”

    “不行不行,  这趟天上飞来的横财,不能让外人晓得。我想郁城是盐都,富人多的是,不如隔几日找个由头,去郁水一趟。”

    “说得是。先藏好,隔几日再说。”

    “好,先放我这里。”黑头力士把拿在手上的玉器藏在身上。二力士起身,向天坑牢回走。

    二人始料不及,他们早被一个人盯上,不是别人,正是被相善府中相厚买通过的天坑牢营伙夫金头癞儿,他不仅好财,也听说过讹诈下坑人财物的故事,因此留心。二力士出牢营时,他假装才从万风寨中回来,见二人神情可疑,便跟了过来,躲在林中,见二人分财,早已眼睛红肿,喉咙里伸出爪爪,又不敢贸然打扰,偷听了一会儿,果然是打下天坑人的财物。又见了那件玉器颈饰,定然要值多少价,心生贪图。想到二力士得了大把财物,自然不愿别人分享,可二人力能举鼎,硬来反为不美,心生一计。

    当晚亥时时分,金头癞儿备了好肉,又去把祭祀用的好酒偷来,来请两位大力士,叫醒二人,道:“打扰两位做好梦。这次回万风寨中,我又弄来几罐好酒,不敢独享,想到两位今日放人下了天坑,是几十来年没有的大事,正是值得庆贺,因此备了酒肉,请二位到伙房中喝一台,不知赏脸不?”

    黑头力士一听有酒肉,睡意全无,喜道:“时常多得金头兄照顾,你来相请,敢有不从的道理。”

    二力士起榻来,跟金头癞儿到了伙房。

    酒肉早已备下,不须客套,各吃了一大块野味,一大盏酒下去,两力士都大惊道:“酒中有毒!”

    两力士顿时明白过来,同时一把扯过金头癞儿,用尽最后之力,打得金头癞儿七窍出血。

    不多时,三人都死去,被早起煮饭的伙夫发现。

第102章 天坑怪象() 
再来说巫氏的天坑之路。

    巫夫人下坑之时,天色已在转阴  ,一时云来送行,风来迎接。越往下行,凉风变寒风,由外到里的冷,心境可想而知。

    之前第一个下到天坑的巫城,虽有恐惧,死猪不怕滚水烫,命到绝处反看轻,他又是吃雷的胆子,下到岩缝底,青铜框  子落了地,响了一声,撞在先前放下的多件包袱之上,几只鸟儿惊飞起来。

    巫城解了安全绳,只数步,走出裂逢,前面豁然开来,外面就是天坑的半岩之上。

    习惯性转了转两圈长颈,巫城环眼一看,果然如那个温柔抢劫财物的大力士预料,到了一层石台阶之上。

    这台阶一丈半余宽,还算平坦,上面有小草在风中瑟瑟发抖,还有不多的不知名字的几种小灌木,想必是鸟儿衔来的种子。台阶外面,便是第二层悬崖,下面有多高,看不清底。

    巫城抬头望来时路,只见到宽约五六丈的裂逢向上延伸,岩缝左右两面鼻直,偶有一些野草、藤类和小灌木长在岩石缝隙之中。

    巫城在下来的路上,已经看得清楚,这个裂逢的底(里)面虽然不是完全光滑,时有凹凸,总体较平整,且并不是鼻直的,而是有一定斜度,青铜框子就是顺着这一面石壁滑降下来的,并不是开始自己以为的悬空而下。但是,除了能够自由自在在光滑的墙壁上行走的壁虎等爬行动物和飞鸟,任何动物不借外力是根本不可能攀上去的。

    巫城暗想:“但愿当地人之所以不敢下到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完全是因为传说带来的恐惧,甚至,说不定曾有大胆的人到过这处地方,但仅仅到此为此。”

    巫城对着来路,抬头向上面大叫几声:“母亲!”没有人回话,只有嗡嗡嗡的回声。

    巫城转身,放眼天坑左、右、前、下四个方向,迷迷茫茫,看不清尽头,暗道:“难道,就是在这里饿死?怕没有这般撇头。”

    他尚清醒到了险境,紧要的第一件事是从先前放下来的行囊中找出宝剑。

    巫城提剑,再来悬崖边上查看,先向右行,走出不远,就越来越窄,直到人、兽不能行了;回过头来再向左走二十余步,发现有一段台阶整整比前后段宽了两三倍,宽约三四丈,长约有七八丈,离台阶面约小半人高,有两处洞口,相距五六步,洞口大小差不多,均约一人半高。

    巫城首先不考虑从洞子里继续前行,于是再向前,发现石壁上有一幅模糊的什么图,也不细看;再向前,看到台阶同右面一样,越来越窄,直到消失在悬崖中。

    前行无路,巫城回到台阶的最宽处,站在离第二个洞口几步远的地方向洞子里中张望,只见可见光处,洞孔斜着向下方延伸,里面有稀稀疏疏的、并不高大的石笋,但没有流水的痕变,洞内尚可以步行。

    突然,从洞里露出三只兽头,向外张望,巫城从没见过这种野物,“嘘”了一声,三只兽头同时转身跑进洞深处去了。

    巫城这才唬了一惊,道:“什么怪物?”

    巫城回到原位,右手提剑,耳听八方,防被偷袭,仰头静待第二个下来的母亲的音讯,多时不见下来,不知因为什么,意料那财物管用,要慢慢放下来,又去看那洞口,见第一个洞子里面同样是有石笋,也可行走,但方向是向上。巫城想,要想出天坑,一定是向上方走,正想进里面去细细查看,听到母亲的哭喊之声,知是光临了,急去接到,帮她出了青铜的框子。

    巫夫人一路下来万种心惊,此时却又大喜:儿子还是个活物。一颗心总算暂时放回了半个原位。

    夫人瘫坐在地上喘大气,儿子用并不擅长的话来安慰。

    夫人气歇得稍可匀净,巫城才道:“我查看得仔细,到了这里,除了两个救命洞,再无出路,只不知通与不通。”

    夫人喛了一声:“你让我多歇会儿。等你父亲下来再说。”

    过了好大一阵子,巫贞面色煞白下来了,顾不得自己惊心,先劝慰了夫人一通。好在三人都没有恐高症,不然早昏迷了。

    听说有洞口,巫贞同来查看,先查看第一个不规则的洞口。

    巫贞道:“这是一个天然的石洞。”他不知道后人称为溶洞,这一带属于喀斯特地貌,这样的洞子比较多。

    巫城道:“这还用说!”

    巫贞道:“听说历代放下来十数号人,此处却并无一根尸骨,说明洞子是可通的。既已到此,是生是死,听天由命。”

    巫城道:“万一是吃了不吐骨头的妖怪也未可知。”

    巫贞恨了儿子一眼,道:“你母魂才归了半个位,又说这些怕人的做什么!”

    巫城指第二个洞内道:“不是我故意要吓人,是刚才那边个洞子里出了个怪物。”

    巫贞道:“什么怪物?”

    “从未见过,那东西一个身子,三个青青的脑壳。”

    巫贞看着洞子里面,想了想,道:“难道是双双?”

    夫人道:“什么叫双双?”

    巫贞道:“那兽莫非名叫双双。”

    夫人道:“食人否?”

    巫贞摇头道:“这却不知。但记得《山经》中有记载。可是,那东西是远古之物,这里怎么会有?莫不是看花眼了?”

    巫城不服道:“你儿还没有被吓傻!”

    巫贞疑道:“难道天坑与外面不同步,仍是远古时代?可惜在别人处借的那册《山经》粗粗读过,便被庄直大夫先又借了去,否则或可有个参阅。”

    巫城道:“此时还说这些做甚!”

    再来看第二个洞口。巫城这次眼尖,道:“好象有字。”

    巫贞细看,果然洞口上方的石壁上刻有字,由于时间长了以及风化,看不太真切,巫贞看着字迹,仔细揣磨,猜测是“地心洞”三个字。心中纳闷道:“这里怎么会有颛顼发明的文字?”

    既然这洞有字,说不定第一个洞子也应有字。

    回到第一个洞口前,巫贞站到儿子肩上,将洞口上方的灰尘轻轻抹去,果然出现三个字迹,仍然是看不真切,猜测是“天足洞”,更加纳闷。

    巫城道:“上面写的什么?”

    “这个是天足洞,另一个是地心洞。”

    巫城道:“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生为阳,死为阴。我看走应阳洞天足洞,或可出得了天坑。”

    巫贞轻轻摇摇头,再细细观察一通,才道:“天坑本是阴极之地,上天无路,入地或许有门。我看应该是走阴洞。”

    巫城知道,父亲也不知自己说得对与不对,道:“前面还有一幅图画。”

    三人又到了离第二个这洞口不远之处,发现光滑的石壁上有一幅已经模糊的尖器刻的草图,图案的构成为三个部分:下部形如一只独木舟,中部形如一张木梯,上部是一个太阳形状。三个部分共有两人高矮。

    巫贞道:“这是绝望的前人所刻。”

    夫人道:“进入巴境,多处见到类似的这种图案,是为何意?”

    巫贞道:“下面刻的是棺材,中间刻的是天梯,最上面的表示日。此是说人死后先乘独木舟渡过险恶水域,再顺天梯升天之意。此必是以前打入天坑的巴人所刻,希望沿这天梯登上天。”

    巫城“嘿”了一声,道:“这天梯不如我脚长,坑尚出不了,还上什么天!异想天开!且听父亲曾说过,登堡山才有天梯,这里为何又有天梯之说?”

    巫贞道:“登堡山是群巫往返天上和人间的天梯,或许,这里的天梯也是一个巫师所刻。”

    巫城道:“管他是巫师还是剑师,我看都是蠢货!”

    夫人道:“说这些怨气话无用。今日吓得半死,看天色又暗,先在洞中休整一晚,要死要活,等明日再说。”

    父子二人说“好”。

    巫城去将所有行李提了过来,打开行囊,发现果五源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里面有三把青铜刀子、数断浸过什么动物油的柏木皮以及干粮、绳索等等。

    一家人吃过果五源为他们准备的干粮,喝了水囊中的水,见这时风却小了,就在天足洞口,坐了下来。父子二人轮流值岗。

    当晚,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大雨倾盆,三人只得进到地心洞里。大雨三更方止,雨水灌入洞中,还好里面有一个高坎处,可以立足。一家人在哆哆嗦嗦、战战兢兢中度过了天坑第一夜。

    次日一早,一片雾气腾腾,数步间不见物体,三人不敢出洞。

    一个时辰过后,天空陡然放晴,三人出了洞口,放眼看去,底下仍是雾气浓浓。

    巫贞道:“别无出路,且吃个饱食,打足精神,再进地心洞去,看看有何妖怪。”

    一边吃干粮,一边晾晒柴木、衣物,可喜当日晴空高照,未到晌午,昨夜淋湿的东西便已干了。

    巫城取了火种,点起火把,三人背上行装,巫城持火炬在前,夫人在中,巫贞押后,进入地心洞石门口。

    三人进了洞,小心摸索前行,发现是天然的洞子,弯弯曲曲,时不时有石笋,也能见到石钟乳,景致还很不错,但是可以看出,里面没有流水或滴水,这洞处于非活动期,说明这洞子很古老。

    洞子一直向地下延伸,时不时见到兽骨,也有少量的人骨,不知是通向天堂还是地狱。

    走到半途,出现一个斜向上的支洞,巫贞认为应当仍然坚持向下行走,他不知道这个支洞与天足洞其实是相通的。

    随着时间越长,柏木皮越来越少,而出口却还不知在何方,甚至有不有出口,都是一个大问题,三人越来越担心。越担心,话便越少。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三人汗水湿透全身,所有柏木皮终于燃完了。

    这一刻,希望也一下再度同时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最深度的恐惧袭来。

    巫城先骂道:“果老儿也不多准备点树皮!”

    夫人叹息道:“如今,走是死,停下来也是死,也走乏了,不如先歇歇。”

    巫贞道:“火把燃完了,不歇也得歇。”

    三人靠坐在洞壁上,仍是进洞的顺序。

    黑暗中,巫贞悔道:“或许应走阳洞。”

    夫人道:“你父子争论之时,我就在想:两个洞都应是不通的,否则何为不归路?不要埋怨,就当是一斧头砍了。现在这死法,还有个全尸。”

    休息片刻。夫人道:“在这里等死,也不是办法,慢慢摸索前行,或许还有生路。”

    巫贞道:“再稍息一会,让我想想。”呼吸声渐渐平静,然后微弱下来,三人身心疲惫不堪,半醒半睡。

    过了好大会儿,夫人睁眼,感觉前面有微弱的火光,道:“有火。”

    巫贞惊醒,定睛细看,哪里有什么火?

    不知他们看到的是什么火,或许,是产生幻觉了。

    巫贞道:“或许,那是灵火,也称鬼火,此时却不见了。”

    夫人道:“鬼火也是火,摸着向那方向走。”

    叫起巫城,朝着时不时出现的一点鬼火方向走了一段路,连鬼火,或者幻觉也没有了。

    巫贞道:“再摸一段,看能否再见到灵火。”

    三人深一脚,浅一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