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江战纪-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残酷的一种。”这件勾当,作为楚国人,他自然是三天三夜也想不通。

    验名正身毕,一个黑衣老者来领路,巫氏三人从一座高大石墙中间的门中穿过,步入一条弯曲长廊,两边布满牵牛花等腾状植物,地面由青石砌制,进入一个花园,园门上书三字:“思乡园”,巫贞认得这几个字。

    几天前;巫氏三人进过天坑牢,但这次未进牢房,先进了一个花园,有些纳闷儿。

    巫氏三人看这花园,不甚宽阔,却极别致,围在高大的石墙之内,插翅也难逃。园中草地茂密,松柏相映,还有一些灌木丛,一条小溪水从中间缓缓而过,流水咚咚。

    黑衣老者道:“这里是思乡园,思乡园里分为思乡花园、思乡酒园、思乡舞园三个部分。花园内按实境缩小布置有瞫氏境内但凡紧要的几处风景,凡打入天坑之人,都送这里来放风,最后看一眼家乡风景,以不忘记。”

    巫城怒道:“我又不是这里人,记住有个屁用!趁早送我上路,做这些假过场何用!”

    黑衣老者轻笑道:“壮士皆因火爆,才下手杀了人。不须动怒。”

    见老者态度温和,言语得当,举止不俗,本不想说话的巫贞道:“丹涪水风光自是不错,不过,我三人不需思乡。请问如何称呼,死了也好记住你的好处。”

    老者笑道:“我是这里的牢头,人称果老五,不是以排行而相称,是我姓果名五源,字从善。你们有一个时辰放风。一个时辰后,请你们吃阴阳两糙食、赏乾坤颠倒歌舞。”

    见巫城眼神中难掩愤恨不平之色,果五源笑道:“我知你武功高强,但不可动歪心思。动也无用,这里金门石壁,纵是仙家到了此处,也只好认命!”说完,果老儿自去了。

    巫氏三人不知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麻麻木木,难得管他,到园中四处观看。

    巫城暗道:“这花园四周虽是高墙,墙内却无守卫,想个办法逃出去”。又觉墙高至少三四丈,实在难以翻腾过去,心中气馁。

    一会儿,听到外面脚步声整齐,知有重兵把守。巫城想:“这如何心甘?杀了老儿,冲将出去,弄死一个算一个。”

    巫贞见巫城神态,猜想他有所图谋,道:“我知你心中所想。”

    巫城道:“这等怨死,实在窝囊,不如鱼死网破!”

    巫贞叹了一口长气:“若是我不强要从丹涪水、盘瓠江,循鳖灵当年入蜀之道转秦国,确无今日之大难,是我害了全家。事到如今,只能听天由命了。”

    巫城愤怒道:“我不怕死!但这样死法,也实在尴尬!”

    巫贞怒道:“糊涂!若是在这里弄出了事,不仅还是一个死字,就是你小妹,也必死无疑!全赖那夫人,还留得一个人性命。”

    巫城道:“父亲居然还不止一次念虎安山那什么妖婆的好!若不是这鬼地方不分好坏,我们何来今日!”

    巫夫人道:“人谁不死!  且休再吵!为了你妹妹,不准胡来!”

    人是他杀的,又眼见得是条不归路,巫城此时纵有万丈怒火,也只得放冷在心里,对花园中的各种景观毫无兴致,越看越鬼火冒,可怜其父其母临死还在观什么风景。

    “各位,请到鼓乐厅。”三人正心情颓废地消磨在阳间的最后一点时光,一名身穿腾根树皮编织衣衫的青年男子进了花园,巫城想,这里人也有穿布衣的,他这样穿戴,不过是想吓吓人。

    来人领巫氏三人转过一个木板小桥,前面是一小块平地,四周花团锦簇,有一黄桷根做的几案,已摆好各种菜肴、酒盏、酒水;中央一个小舞台。巫贞心想,这里送人上黄泉路的规矩还不小。

第074章 巴乡清() 
此时,果五源回来,已换了一件白衣,请三人落座。五源提起一个紧口、大肚的酒罐,刚要倒酒,又将罐儿放在几案上,对那领路的男子道:“去叫果璜把我藏在柜中的好酒取来。”

    那人去不多时,进来一三十六七的男子,拎一个雕有夸张蛇、鸟形图案的陶制酒罐子,放下酒罐,一言不发,告退出去,巫城见这人左手缺了小指。

    果五源打开酒罐,倒了四盏酒,酒香四溢。五源请尝一尝酒,三人不动酒盏。

    五源对巫贞道:“听说夫子是庸国贵族出生,又曾是楚国官员,多有见识,何故今日,反而拘泥?”

    巫贞道:“生死有命,本也怨不得谁,只是这一家老小,便这般瓦解,如何不悲!”

    “乱世之中,生死何异?”

    巫贞闻言叹道:“老丈高人。”

    五源道:“我不是什么高人,因常去林云观与杜夫子消遣,长了些见识。”

    巫贞听了果五源之言,道:“罢了!就喝了这盏断头酒!”举盏尝了尝,道:“好酒!”

    巫城死到临头更不会放弃最后一顿酒,道:“死在美酒下,做鬼也英雄!”喝了精干,道:“好酒!真是好酒!”

    巫贞喝道:“你喝酒有没有规矩!”

    巫城怒道:“命都要绝了,还讲什么臭规矩!”

    五源急劝道:“且休管他,他话不正理正,想怎么喝就怎么喝,今日,我们都少讲酒礼。”

    酒过数盏,巫贞道:“承蒙老丈看待。此酒人间少有,离世之前,能享此极品,也算少了个遗憾。”

    自从在荼氏酒庄吃过酒,巫城滴酒未曾沾到,酒虫长了一肚子,见到好酒,忘了性命,早有数盏下肚,罐儿空了,五源又让人送来。巫城醉意上来,把那生死攸关的事忘了大半,醉眼问道:“这酒何处得来?”

    果五源本是话多之人,也有几分醉意,便道:“这酒不是仙品,却胜过仙品,颇有些来历。多年前,从枳都来了一位酿酒的老师傅和一个徒儿。到了丹涪水龙溪口,见一股清泉从数丈高的峭璧上喷出  ,在阳光下形同彩虹,腾空而下,如同飞龙入水。老师傅叫舟家靠近前去,用嘴接来尝了尝,大喜,说是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水了,是龙水,可酿美酒。于是在就近的苴氏寨子靠岸,租一作坊,洗扫得干干净净,在当地请了两个伙计,收购些粮草类,酿制了三瓮清酒,取名‘龙乡清’,实际上完全是巴乡清酒的酿制法。”

    巫贞知道巴乡清是巴国名酒,最有名的出自鱼腹,一边听一边点头。据《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迳鱼腹县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巴乡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饮誉遐迩,以致后来秦昭王与巴人的一支板楯蛮订立盟约:“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据说,黄龙就是黄铜铸的龙,清酒就是巴乡清。酒能作为盟约的罚金,史上罕见,足见巴乡清名声之大。

    果五源继续讲道:“老师傅将一瓮酒倒入江中,名为谢龙酒;一瓮送与苴氏寨主人;一瓮与徒儿分成数罐带走。临离别时,老师傅将酿酒秘方传给老实厚道的一个伙计。得到秘方的那个伙计后来以酿酒传家,名冠一方,人又称为‘公侯醉’。今日这酒,就是苴寨主送我的,是最上好的一品,除了虎安宫中,常人难以喝到。我自任牢头,庆幸不再轻易将人犯打入天坑,断了人犯的后半世,故从未亲手将人打入过天坑。再过一月,我便告老返乡,相大夫荐由犬子继任牢营主事,邑君已恩准。自以为可功德圆满,不想前些日突然接到虎安宫令,有一干人犯要打入天坑。刚才见三位心思沉重,又无解劝妙方,忽然想到还有几坛美酒,聊解烦恼”。

    酒到肚中,巫氏三人飘飘然起来,暂忘险恶处境。

    巫贞道:“老丈恩情,只有地下再报了。那酿酒的老师傅从何处而来?”

    五源越说越兴奋,甚至有点语无轮次:“传说,老师傅祖上是为商王室、周王室酿酒的,后到鱼腹之故陵(今云阳县境)安身,那里人酿的酒全国最好。他原是巴主宫中御酒房的大师傅,专门负责酿制名酒巴乡清,因私制美酒,送一罐与其好友巴南伯。巴南伯性情豪爽,贪其醇美,多饮了,大醉,不慎把头部摔伤。事发当晚,老师傅害怕问罪,与爱徒连夜出城,因他孤身一人,便打算到他徒儿的老家丹涪水上游隐度余生,路过龙溪口配制了三缸纯真清酒,再后就不知所踪。”

    巫贞道:“如此说来,此酒大有来头,不品品,着实可惜!”

    巫城平生最好酒,说到酒,便来了兴趣,道:“巴乡清酒与其他的酒大有不同,是何物所酿?”

    五源道:“巴乡清酒是加了文草浸制,故其醇味天下少有。”文草,据说就是五加皮。

    巫贞再细心捧起酒盏,深嗅,但觉醇绵之气直惯肺腑,再喝上两口,已觉梦生不如醉死。

    酒又过数盏,巫氏三人心情在酒精麻痹之下,渐次开朗,巫贞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迟去早去,皆是一去。俗话说:死要死个明白,请问老丈,这天坑之刑,究竞为何样刑法?值得如此大操大办?”

    “三位有所不知,瞫氏境内有五处著名的险地,巴国人皆知大名,分别为金巴山、梦幻谷、万风林海、龙峡、天坑。进了这五处,能活出来的都是神鬼保佑,因此当地流传了几句顺口溜:金巴山,有公子杉(银杉),野人脱你衣衫穿;万风林,深如海,日头出来看不见;梦幻谷,多歧途,不知归家是何路;龙水峡,长夹夹  ,十人进去九成渣;大天坑,无底深,妖魔鬼怪把人吞。”

    巫贞惊道:“这里为何多险境?”

    “这却不知,枳都、江洲有个口前话:养儿不用教,丹涪水去一遭。瞫武子时,全境皆归瞫氏,独有梦幻谷、龙峡、天坑三处,未有人来归降。瞫武子说:‘当地人所谓的天坑、龙峡、梦幻谷险地,我料是自我白虎巴人进入虎安山,逃脱的土人进了深山、峡谷,世代与我们为仇,历代都有虎族人不明不白被杀的事情发生,曾多次清剿,总不能除根。什么险地不险地,危言耸听!我看不过是土人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他那些不地道的巫术,不信胜得了白虎神和鹰神的法力。在我的领地内,岂容他人在旁边睡好瞌睡!’于是派三队武士,各二十名高手,前去探路,然后打算用兵。众人劝止不住,求占卜,又是凶,武子道:再行一次。第二次才是吉,于是坚持派人去。结果,三队武士去了数月之后,梦幻谷中活回来四人,龙峡中活回来二人。天坑用长绳坠下二十人,上面的人等了整整一年,一个人也没回来。”

    巫贞再惊道:“知道发生何事了吗?”

    “从梦幻谷和龙峡中回来的人说:有的失踪了、有的被杀了、有的被吃了、有的没到河中了、有的不知什么原因就死了。瞫武子因之大惊,说:他不听神鬼所示,致使死了五十多勇士。五处险地,今后再不可轻易进去,并在天坑和龙峡边缘施法术,布下鬼兵,防妖魔出来。后来,他又说:龙峡和梦幻谷还活出来几人,那天坑一个人渣渣也不见,以后,将罪大恶极的人,打入天坑,算是处决,若是能探得消息回来,免他的罪,还要重奖。瞫武子是个不服输的人,临死都想要弄清天坑秘密,于是下令建了这处天坑牢营,并让下坑之人享受好景、好菜、好酒、好歌舞,以记住要回来报信。因此,后世虎安伯记住他的话,都想完成这件事。最开始,天坑牢本来很简陋,后世有人想超越瞫武子的功绩,对天坑牢营的规矩也就越做越大。连氏雄祖瞫武子都怕了天坑,除了被打下天坑的人,哪里还有人敢去?多少年过去了,又哪有人回来?”

第075章 杜漪寻书() 
三人屏住呼吸听果五源讲:“单说这天坑,在林海之中,到底有多深,多大,从无人晓得。

    “传说天坑以前本是一片大山,远古时,有巨龙从山底飞出来,就形成了一个大坑。附近还有一个龙峡,传说是龙出入的通道。天坑看不到底,四周悬崖绝壁,绝壁之外是茫茫林海。传说里面是毒蛇巨兽、妖魔鬼怪,人一下去,就被撕成碎片,也有传说里面就只有几条龙。

    ”但究竟如何,无人能知,能知的就是一条:没有一个下去的人能回来。更残酷的是,打入天坑里的人,死了做不成鬼,不能享后人供品。因此,打入天坑是瞫氏最残酷刑法,人人闻之丧胆,宁可千刀万刮,也不愿下天坑。”

    听到这,恐惧重袭三人而来。

    五源又请喝了一盏酒,接着道:“说白了,打入天坑,就是让犯了死罪的人提起脑壳下去探看下面到底有什么。没有人会自愿下去送命的。”

    巫城酒已七八分醉,听到这里,大笑道:“原来是这样!何不早说!不过是去探个险!何可惧哉!见了那虎狼、妖魔,一剑下去,便要结果!”猛然醒悟:“我的宝剑在何处?”

    果五源道:“按瞫武子当年定下的天坑牢规矩,人犯被打入天坑,其所有物品,均当归还,并为下坑之人备好各种用具、用品、干粮。”

    巫城抬手道:“多谢多谢!只要宝剑在手,就是龙潭虎穴,又有何妨!”

    五源道:“不用谢,这原本是规矩。”

    又喝一盏酒,果五源更醉了,道:“先人有传说:能自由出入天坑的,非仙即龙。因此,不管是谁,也不管犯了多大的罪,都以隆重的仪式壮行。”

    三人酒后神经不作主,听他这一神吹武吹,又旷达了许多。

    果五源只管敬酒,三人如云里雾里。

    正在此时,卫士进来叫道:“时辰已到!”三人酒醒一半,悲复重聚。

    果五源领路,三人出了思乡酒园,穿过“长生轩”,再过“来去亭”,便看到“思乡舞园”牌扁。上有两行字:“莺歌燕舞起,鬼哭狼嚎来”。

    适才饮酒时,场地已经布置停当,早有人在此等侯,招呼入座,五源中间坐定。珍木长几上早已摆好茶具、果品。果品自然是果氏最有名的鸭脚果等。

    三人酒已到位,任从安排。

    一会儿,歌舞声起,几名花花绿绿的男女在表演。

    三个客人无心细赏。

    巫贞却只管与果五源谈说风土人情。

    “这一场歌舞,分为三场。第一场名为离乡,第二场名为思乡,第三场名为归乡。  ”

    五源侃侃而谈,忘了对方的身份,“几样果品,不过山野土产,不足评说,唯有这茶叶,却是极品,是虎安宫赏的。”

    五源招呼品茗,一名穿绿树叶子的少女上前来焚香,五源祭茶神,又一名少女上前洗烫茶具,再才开始泡茶。

    出身楚国的巫夫人不懂茶道,也忘记了自己是将死之人,暗暗观察,见茶具上图案特别,似为手心纹(蛇纹),当然她不知后人叫这名称,看那少女这套手法,觉得新奇,想不到这蛮夷之地道理不讲,却偏讲茶礼,忘了这是送行茶。

    品茶之际,歌舞已至第二部分。五源看巫贞三人对所演歌舞兴致索然,对侍者道:“去把扶英叫来。”

    这扶英乃是天坑牢的小头目,也姓果。

    扶英领命而来,道:“寨主有何吩咐?”

    “前些日新练的曲儿好了没有,这几位不是本地人氏,哪对这些歌舞有兴趣。巫夫子读书之人,去把那新曲儿请来一演。”

    “演排尚未成熟。”

    “不妨。”

    扶英正要离开,突然想起一事:“果春之子屁巴虫在等寨主,他说等了近两个时辰。”

    “我有贵客,让他等一等。”

    扶英领歌舞的小队人出去,不一会儿带进一个少女,两个乐师,年纪较大。音乐起处,一人敲小土鼓,一人吹竹笛,少女唱起曲来。

    唱了半曲,扶英带进来一个后生,径直到五源跟前道:“寨主,他定要见你,说是送书。”

    五源轻怒道:“简真荒唐!天牢重地,岂可轻入!”

    扶英道:“这人我认识,不是歹人,确是来送书的,之前听艮风说起过。他说事急,便让进了来。”

    五源对屁巴虫道:“你也是想下天坑?”

    屁巴虫面如土色:“不敢不敢。确是等了两个时辰,家中有急事,母说须亲手交给寨主,不敢交与他人,才央求扶大哥带了进来。”

    说完,他取出一竹简交给五源。

    五源顺手放在茶几上,喝道:“快滚!”

    屁巴虫抱头鼠窜。

    关于这册书的事,需要补叙一下。

    此前,林云观杜清涟得了强盗送来的一册书,日夜攻习,不能破解。

    一日,又看那书,突然想起一件往事来。数年前的秋天,果五源寨主给他送来一部书,说是族中有家放羊的,家主名唤果春,六十余岁,家里来了一个青年,身受重伤,求在他家中养伤,当以厚报,果春收留了他。

    数日后,那人剑疮伤重,病危之际,对果春道:“感谢留家养伤,身上贵重的东西,皆被盗抢去,只有一册宝书作谢”。然后便说不出话来,当夜死去。

    果春将其掩埋,清理遗物,果然在那人包袱里有一册竹书,却不认字,拿来请教五源。

    五源本不读书,竹简上的字,他抹起不硬手,掐起不出血,他想到杜清涟肯定认识,于是携了书册去见杜清涟,请他鉴别是何样宝书。

    杜清涟一看,还是个睁眼瞎,也不知是用什么族人的图案文字所刻,便放在书案之上。

    一日,侍者来为他打扫书房,将此书与《山经》之第一册并排放在书几上,杜清涟回房,偶见二书并放,两书虽文字不同,字数排列很相近,猛然想到是否同为《山经》之一册,打开逐字对照,果然如此。

    此事过去数年,杜清涟因此忘了。

    这一日,杜清涟突然想起果五源送来的那册《山经》,其中有字似与手上这册书上的字相似。

    于是,他让人到天坑牢营请果五源将上次送去鉴别的那册《山经》借来再看,以期对比译出手中这册书的内容。

    不想,五源回话说,果春已死一年多,那书一时不知下落。

    果五源是个有心人,也是热心人,并未忘记找书。

    近日,果春之子找到了书,送到天坑营中,因五源不在,便先回去了,因此他今日特地再送来。

第076章 竹枝调() 
话头打转回来。扶英正要退走,五源道:“去叫老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