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怕错过什么:“他犹豫的是,要不要答应元人的条件,与他们暂时休战。”
此言一出,阿难陀再也难以抑制心里的激荡,径直惊呼出声。
这一刻,他是真的怀疑,这个身着普通的宋人男子,是不是真的能看穿人心!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实力()
不等阿难陀发问,杨行潜身上响起了一阵“滴滴”声,他道了一声歉,也不避人,自腰间拿出一个黑长的匣子,在上头按了按,放到耳边。
“嗯,我是,好知道了,语毕。”
“阿难陀先生。”杨行潜等他注视过来,朝着海面的方向一招手:“你的问题,口说无凭先生自行判断吧。”
阿难陀愕然转头,杨行潜没有同他解释的意思,两人并排站在码头上,很快海面上就有了动静,一只宋人快船顺着水道驶进了港湾,在它后头,是一只高逾三重的千料大海船,在快船的指引下,慢慢地靠上了栈桥的顶端。
“快快!”
一个都头装束的禁军军校从踏板上跳下来,返身不断地催促,在他的身后,排成单列的军士,分别拿着长枪、刀盾、弓弩依次快步下船,许多人一站到陆地上,就两腿打战,这是长时间在海船上呆着的结果。
等到三个都的军士全都下了船,他们并没有立时跑上码头,而是延着栈桥站成两排,以接力的方式,将船工们卸下来的事物传递到岸上,一袋袋的粮食、一捆捆的军帐,一根根的尖头檩子、一卷卷的绳索、甚至是吃饭的行军锅碗,直到的事物全都下完,已经在码头上堆起了一座小山。
杨行潜知道,这只是一艘前锋船,接待和安置的事宜,自有水军的军士出面,东西下完之后,那艘海船便离开栈桥驶向了港湾的泊处,为后头的船只空出了位置。
听到动静,在陆上商议的各国首领纷纷来到了码头上,一群打扮各异,口音奇怪的人,就在杨行潜他们的边上,对着港湾的方向指指点点。
中南半岛小国林立,所持的语言也是五花八门,来到这里许久了,他不过能听得懂一点点蒲甘话,反倒是这些人多少都能懂一点汉话,这才能够勉强交流下去。
“大宋,就只来了一条船么?”一个头戴圆锥帽,身披长袍的男子嘀咕了一句,杨行潜认得他是注辇国的国使,只是笑笑并不答话。
身边的大多数人显然是都是这种想法,几百人的队伍,不是没有先例,像国势最小的占城就是如此,原本他们打得也是跟在后头捡便宜的想法,可大宋是发起国,没有道理自己不出力,还要占大头,只是他们看到杨行潜安之若素的表情,都把疑问按到了肚子里罢了。
因为后面并没有马上来船,港湾里显得静悄悄地,他们只能看着那三个都的禁军行事,宋人的扎营地点就在码头附近,其他国家都很默契地为他们留出了空地,地方很大除了水军将士占据了一部分,余下的就是留给他们的。
由于离得够近,很清楚地就能看到他们身上的装束,轻便的聚脂头盔做成了铁盔的样子,高强度的工程塑料护甲表面刻成一道道,就像是金灿灿的甲片,一袭红袄下,每人都穿着护住整个小腿的军用皮靴,背上的范阳笠则是标配,既可防雨又能当盖毯,只是稍微适应了一下,人人的脸上都显得异常精神,他们在众人的眼皮底下,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栈桥走向码头的方向。
等到三个都上了码头,马上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的两个都在各自都头的带领下,延着划好的边界开始挖土,众人这才注意到,这些宋人的身上都背着一把带把的尖头铲子,铲头被涂成了黑色,边缘处闪着白亮的金属光泽,只见那些军士往土里一铲,脚上的大靴子这么一蹬,一兜斗大的泥土就给带了出来,“啪”地一声,被掀到一边,而一个深深的大洞就出现了。
两个都各自负责一条线,很快,就在边缘处挖出了一条宽一步、深半步左右的濠沟,这是防止骑军的突袭,然后,从船上卸下来的那些尖头檩子,被另外那个都的军士送过来,就在濠沟的边缘一根根地被打入地下,再用绳子扎起来,如同变戏法似的,一座军营就这么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行云流水般地顺畅。
先安营,再扎寨,是宋军的传统,哪怕他们刚刚经历了十多天的海上飘泊,深知内情的各国使者,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撼着,没有人再提出为什么只有区区三百人这个问题,要是真的来了几万人,都是这种素质,人家还真有独立灭国的能力。
就在前锋这三百人建好营垒,将堆在码头上的事物搬进去,开始搭建自家的帐子时,从外海的方向,终于传来了新的动静,而这一回的人看呆在了那里。
后世,这里是一个吞吐量极大的天然良港,眼下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完善的港口设施,进出方便,杨行潜还是命人搭建了五条深入海湾的栈桥,长长的栈桥一次可以供七艘海船停靠,五条栈桥就是三十五只海船,要知道,称本世纪最大海港的泉州刺桐港,也不过才三条而已。
可是很显然,区区五条栈桥,远远不敷使用,因为进港的船只,一艘接着一艘,给人以目不瑕接之感,很快就使得空荡荡的海湾里,变得黑压压的一片,满眼望去尽是樯帆。
“失陪。”
看到来人的一刻,杨行潜面露惊讶之色,他毫不迟疑地与众人道了一声,撩起衣摆朝栈桥的方向走去。
“传令各军百姓优先靠岸,其余的各船就地下锚,自行上岸。”
“咚”地一声,金明高大的身躯加上那一身铁甲,如同一座小山般,踩得栈桥摇晃了两下,他仿佛还想试试究竟稳不稳当,拿脚在上面试了试。
“金帅!”
两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金明回头一看,做文士打扮的是在临安城中认识的杨行潜,另一个武将则是泉州城下见过面的琼州水军都统杨飞。
“嗯,这是交割文书。”
既然都是熟人,他没有同二人客气,摸出一封文书递给了杨行潜,杨行潜匆匆扫了一眼就交给了杨飞,心知这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谁不知道此人的品级还在抚帅之上,他亲自到来,不用说一定是替抚帅掌总的。
“属下等参见节帅。”
等杨飞看完,两人再一次执礼,表示将一应权力交了出去。
“不必多礼。”金明虚抬了一下:“你们来得早,与本帅说说看。”
听到他的话,杨行潜简单介绍了下各国遣来的军力,以及他们之间的纷争,杨飞则禀报了水军的几次出击,包括不久之前,对占卑的袭击过程,金明听得很仔细,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敌情,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搞不清楚敌情,根本无法制定方略,战争都不可能凭着一张地图来完成,而杨飞和他手下的水军,显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依属下看来,他们的水军不足惧,属下有把握,彻底断绝他们的水道,保证凌牙门周边的安全。”
“凌牙门不是重点。”金明随意地打量了一个身后的小岛:“他们也不是重点,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海峡对面的那个大岛,杨参议,你留在这里同他们周旋,进兵与否,何时出动都由得他们去这些人来,只是一个大义的名份而已,杨都统。”
“属下在。”杨飞朝他一抱拳。
“大军会在此驻留两天,两天之后,用你的船,载上人,咱们去会会这个三佛齐。”
金明的眼中闪着强烈的自信,他的自信来自于何处,杨行潜心知肚明,随着一艘接一艘的海船靠上栈桥,从上面下来的,并不是盔甲鲜明的禁军军士,而是一个个普通装束的百姓,这里头竟然还有白发苍苍的老头,和明显是作男子打扮的妇人。
然而,站在码头上注视着这一切的各国国使,却从中看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宋人的准备功夫,做得极为细致,这些随军民壮,人人都是兴奋不已,没有被强迫来到异国他乡的惊惶和不安,可见他们全都是自愿前来的。
在这五条栈桥的间隙,沿着海滩,一艘艘的小船,载着与之前相同的禁军军士,一刻不停地穿梭在港湾和码头之间,将那些停在海湾里的大船上,所载的人和物,这么一趟趟地往岸上送,很快,码头附近的空地上,变成了红色的海洋,一面面的将旗下,那些同样兴奋不已的宋人军士,将人心中的侥幸彻底打碎。
能够一次性将上万军队,投射到了离着他们本土足有几千里外的海岛上,这就是一个大国的实力!
看到这一幕,阿难陀终于明白了,杨行潜给予他的提示,梯诃都王子所需要的,不是什么兵力上的补充,也不是攻克一两座元人的城池,而是大宋的。
因为一旦大宋拿下三佛齐的本土,离着蒲甘就非常近了,这种将是他最重的砝码,没有之一。
第一百七十章 贼窝()
南海,后世新华夏对外争端最激烈的地区,渔业、石油的开发和利用,是导致这些争端的主要原因,而历史上控制不力,则是由来已久。
重陆不重海,一向是中原王朝的传统,将百姓束缚在土地上,几乎是王朝的一致做法,从近在咫尺的琼州都可见一斑,远隔重洋的岛礁,就更话下了。
就在金明带着他的人抵达凌牙门,向来援的诸国宣示实力时,一支规模更为庞大,却行踪隐蔽的船队,也几乎同时到达了勃泥的海岸,这个不大的国家对于大宋的召唤表示出了顺从的态度,因为它本身就面临着来自于爪哇的威胁,不得不依附在有实力的国家之下。
从琼州到勃泥的航程,直线距离接近了四千里,大致上是琼州到西沙,西沙到南沙,南沙到加里曼丹岛沿岸,从地图上看,刚好竖穿了整个南华夏海,停泊于近海的姜才并不知道,水下的那片暗礁,就是后世华夏最南端的国土。。。。。。曾母暗沙。
“让他们快些,后头还有船来,补充完了马上驶离,遣人去岸上问一问,能不能弄些肉类、菜蔬来,奶奶的,飘了十多日,见天的鱼肉米饭,嘴都快淡出鸟了。”
姜才双手按在舷板上,大声嚷嚷着,显见得脾气不太好,这也难怪,任是谁这么飘上大半个月,都不会有什么好心情,好不容易看到陆地了,还没有时间上去停一下,他的嘴里哪还有什么好话。
搭手作棚看了一下天色,艳阳当空,可鬼知道,下一刻会不会就是暴雨倾盆,这大半个月,他无数次经历过这样的情形,好在这一路上虽然远,沿途却到处都是海岛,就这么一路走一路避地,终于在某一天看到了大片的陆地,当时他还以为自己的船队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加里曼丹岛,是后世的世界第四大岛,整个面积有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分别属于马、印、文莱三个国家,这个岛上最大的就是森林,全岛森林覆盖率高达八成,在这个时空,只怕要超过九成,勃泥这个国家,只占据了岛上北面很小的一块,可能还没有琼州大,人口更是不足三十万。
一个既没有战略价值,又没有经济价值,需要投入人力的荒岛,自然引不起刘禹的兴趣,大可以放到以后再来解决。
接下来的航程就简单了,沿着加里曼丹岛的海岸线,一路直行,就是他们的目标所在。
在补充了淡水、吃食之后,一艘接一艘的海船再次扬帆起航,在渤泥惊惧不已的目光中,离开了他们的海岸,庞大的船队沿着海岸线拉成了长长的一条,前面的已经看不见影了,后头的还在源源不断地开过来,如果不是宋人提前派人上岸接洽,他们肯定会以为这是冲着自己来的,乖乖,怕不有上千只船?
离开勃泥的国境,沿岸有着许多原始的小村落,这些的打渔为生的原始部民,对于突然见到这么多海船,似乎没有多大的疑虑,谁统治这片土地,他们都一样要上缴税赋,从勃泥换成阇婆或是别的什么人,有什么区别呢。
与金明的船队一样,他们也担负着纪录航线和沿途风土人情的责任,而姜才的眼睛,则盯在一张塑封的地图上,地图上已经用彩笔勾上了许多标志,代表着他们这一路所行经的地方,他在代表着勃泥国的位置上涂了一道,便将这个不起眼的小国丢开。
从地图上看,绕过加里曼丹岛的一角,最多再有三、四天,就能到达三佛齐的本土,这是一次长达数千里的奔袭,没有后勤,没有支援,在联系上凌牙门之前,连合作都没有,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身后这两个厢,人数两万五千的禁军和包括船工在内,为数三万左右的民壮。
这才是他脾气差的主要原因,带着两倍于主帅的人马,直捣敌国的腹心,对于极少单领大军的他来说,难度远比领着三千骑军作为前锋要大,当然,并不是就说,他只能孤军深入,在这只为数过千的大船队前头,还有一些早已经敌境的特殊人员。
后世的印尼称‘’万岛之国‘’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大部分都集中在以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所组成的大他群岛周围,从加里曼丹岛南行,就处于这个岛群的中间,在异时空的地图上,绝大多数都是无人居住的荒岛,或者就如那些大岛的边缘处,有一些土人的村落。
这些大大小小的岛屿,就像迷宫里的障碍物一样,将这一片海域分割开来,不熟悉的人贸然闯进来,没有海图在手,很容易辨不清方向,因为荒凉和隐蔽,它已经成某个海上讨生活人群的天然避风场所,比如说海盗。
海盗是个非常古老的职业,它的历史可能比娼妓还要悠久,毕竟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金钱的欲望远大于满足一时的冲动,对此,从事过这个职业的郝老二就有很深的认识。
脱下宋人制式的轻甲战袄,裹上一块麻布,用一根草绳系在腰间,将发髻打散了,拿根布条在脑门缠上一圈,配合一个狡诈的眼神,他便从宋人的水军甲士,毫无破绽地变成了一名纵横海上的盗贼。
如果刘禹在此,说不定还会为他弄上一顶插着羽毛的船形帽,再用黑布蒙住一眼睛,披上一件对开的制服,就可以直接去演《加勒比5》了。
郝老二此时根本没有调侃的心情,他站立在船头,不住地打量着周边的那些小岛,试图从中找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人沮丧的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都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这一片的岛屿之多,已经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实在是多如牛毛。
“郝都头,不如歇一下吧。”
他的脚下是一只当地人惯用的舢板子,只是原本一人坐一边的桨手,被他稍稍改造了一下,变成了宋人发明的摇撸,一个人就可以划动双桨,后头的划手看样子累得不行,呼呼地直喘气。
“某来吧。”郝老二退后几步他站起身,自己顶上空位,也不坐下就这么站着双臂用力,摇起了木桨。
“老郝。”被他替下的是个机宜司的探子,身形矮小,皮肤黝黑,不仔细辩认的话,很像是当地的土人,许是发现刚才自己的称呼有些不对,他马上改了口。
“没曾想这里如此大,俺瞅着这些岛都相去不远,你是怎么想到,他们可能藏身于此的。”
“这一路南下,可能的点都被咱们探过了,他们不敢栖身琼州周边,就只能朝这边跑,这一片正是藏身的好去处,你看,离着三佛齐、阇婆、勃泥都不远,这些国家的商船要经过,不是走上边就是下边,若我是水贼,也会选这里。”
是的,郝老二就是那个在海贼围攻琼山县城时,差一点逼得刘禹使出穿越大法的海贼二当家,被俘后,刘禹利用了他的身世,许以亲手报仇,换得他的相助,泉州城破,蒲氏等一干主犯被押解入京,而害了他全家的那个州中小吏,则被他亲手开膛破肚,祭在了亲人的坟前。
宋人达成了他的心愿,他也需要实践自己的诺言,带着人追踪那伙海贼的老窝,从琼州周边的西沙、中沙、南沙等群岛一直到这里,虽然还不曾找到真正的藏身之处,他的面上毫不气馁,心中的感觉上已经越来越近了。
这一片属于大陆架地形,没有丝毫污染的海水清澈见底,无数游鱼在漂亮的珊瑚礁之间穿来穿去,累了一天的探子闭着双眼,仰躺在小船上,两只手在水里划拉着,感觉小船慢慢地前行,最后停了下来。
“怎么了?”
他睁开眼,只见站在小船后部的郝老二放开了摇撸,脸色有些凝重,听到他的问话,只是无言地摇摇头。
探子从船底爬起来,往前一看,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他们所处的是一条窄窄的水道,前面更是只容一只小船通过,看样子已经到了某个岛屿的内湾,而从水道的两边,一些土人打扮的身影现身站在高处,用一种警惕的目光打量着这两个不速之客,他们手上拿着一些矛棍之类的东西,有些人身后还背着弓箭。
“朋友?我们迷路了,只是路过。”
探子用了好几种土语同这些人打招呼,不住地强调自己身上没有武器,这些人的眼光依然是冷冷地,不知道是听不懂他们的话,还是不加理睬。
小船随着水流缓缓前行,水道两边的人也越来越多,正当探子已经无计可施时,身后的郝老二突然大喝了一声,声音震得他两耳嗡嗡直响,差点就没站稳。
“东海无量,敢问把门的,是哪位兄弟?”
第一百七十一章 谈妥()
“二当家归寨喽!”
“二当家归寨喽!”
随着海盗们一声接一声的呼喊,郝老二当先走在前头,一路上还不时地同相熟的人打着招呼,跟在他身后的探子这才明白,感情方才那些人,全都是宋人。
他们的小船扔在了水道的尽头,上去之后,就是一处天然的洞穴,这些海盗的呼喊,往往会惊飞一群栖息在洞里的蝙蝠,越往里头,空间就越大,而光线则渐渐地暗了下去,等到两旁的牛油火把被点亮,照得里头红通通地,看着十分幽深,不知道究竟何时才是个尽头。
郝老二走得不紧不慢,面上尽是笑容,很明显他在这里认识的人为数不少,甚至还有些直接扑上来,抱着他嚎陶大哭,每到这时,他总是轻轻地拍拍对方,安慰几句,转过几道湾之后,前面豁然开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