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是激动了。很快整个班级的人就都被这段视频给弄疯狂了,这是发生在他们家门口的事,坐公交车十分钟就能到达。这代入感杠杠的!
经过学生们的疯狂转发,仅仅一天时间,全校师生都知道了。甚至有人还真准备组团去市中心看看。
郑皓阳再次点开视频,翻了翻微博底下的评论,发现评论数早已破了三万。
有人惊呼大白天闹鬼了。
有人怀疑这只是电脑特效制作出来的。
而更多的人还是看出了老头似乎是穿着什么装备,就是那身装备帮助他站起来,甚至健步如飞。
“哇!这东西简直吊炸天,残疾人的福音啊!大家知道哪儿有卖的吗?我想给我父母也买一套。”这是许多人的心声。
随后就有大量的网友鉴定了出来:“卧‘槽!这不是胡扬的助力支架吗?!成品已经做出来了?”
“妈呀!这视频乍一看真是太吓人了!就跟一个人凭空漂浮似的。不过这助力支架还真是厉害!”
“哈哈,助力支架终于要出来了吗?”
还没等他们将视频多温习几遍,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微博上又陆续流传出几段视频,这些视频的内容更加震撼!
其中有一个视频里,是一位外卖小哥身背外卖箱在送着外卖。
这时候突然有人呼喊抓小偷,小哥听见后回头便看见有一个人已经跑远了。
说时迟那时快,小哥想也不想就背着外卖箱朝那人追了上去。
二十多米的距离,几乎是眨眼间就被外卖小哥追上了,随后他一伸手就将小偷拉住,并按倒在地上。
有无聊的人粗略计算了一下,小哥刚刚奔跑速度至少达到了百米8秒的样子。
背着一个箱子,跑出百米8秒的速度……大家的思维已经快跟不上了。
因为外卖小哥穿的是短裤短袖,大家可以很容易看到他脖子后方以及手上脚上的金属支架。
又是金属支架!
就在大家对这个金属支架好奇不已的时候,一段更加震撼的视频彻底踢爆整个网络。
这段新视频并不是由人录的,而是行车记录仪的视频。
视频里看到,前方的一辆小轿车突然违规转弯,猛地撞倒一位路人,而且前轮径直压在路人的双‘腿上。
不知轿车是不是打不着火了,反正车子压住人后就停住了。车主匆忙下车查看路人的情况,想要抬起车头救人,然而车子却纹丝不动。
这时候高‘潮来了!
一位牵着孙女在路旁捡废品的老太太发现这边的情况,立马走了过来。
等她走到车子面前时,行车记录仪拍到她的腿,竟然有一只是金属杆!
又又是金属支架!
视频中,老太太犹豫了一下,随后放下背后的大口袋,弯腰下蹲,戴着手套的双手扣在轿车底盘边缘。随后她微微仰头,双手就缓缓抬了起来。
那辆车就这么轻轻松松被抬起了一边!
一辆车少说也有一吨,就算只抬一边至少也得承受五百千克的重量。就算是全世界最强的大力士,也不可能抬起五百千克的东西吧!
关键,那是个白发苍苍还残疾的老太太呀!
看过这段视频的众人都凌乱了,他们觉得自己的三观是不是该更新了。真是搞不懂这个世界。
现在行为艺术都玩儿得这么大了吗?!
视频一经出现,瞬间刷爆了整个网络。
大家早已经看烦了奥运会的新闻,所以关注度全都到这儿上面来了。
。。。。。。
“喂,胡扬!我不是找人提醒过你,要降低助力支架的性能吗?你看看视频里那位老太太。我去!现在整个华科院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你到底怎么样的啊?”
胡扬在公司里与众人庆祝免费广告大获成功的时候,刚接通这个陌生电话,便得到一顿劈头盖脸的发问。
听到这个问话的内容和语气,估计是陈政学陈院士打来的。陈政学说话依旧风风火火、直来直去的,跟大赛时的样子完全相同。
胡扬理了理思路,随后笑道,“陈政学陈老吧?哈哈,您听我解释。我的确是按照政府的规定执行的。助力支架的奔跑速度以及弹跳高度我都降低了一半。”
“可是,你你你……你说那个老太太是怎么回事?那种力量,你别给我说是减了一半之后的效果!”
华科院早就判断过最初版本的助力支架的各项数据,陈政学绝不相信那是降低过后的结果。
胡扬完全想象得到陈政学在电话那边吹胡子瞪眼的表情,不禁无奈的道:“陈老您听我说完啊。政府不就是担心助力支架的破坏力被有心人利用吗?我只需解决这个破坏力的问题就行了。”
胡扬在助力支架的控制芯片中增加了限制程序。当四肢的挥动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会自动降低挥动速度,以保证四肢击打出去的力度不会太大。而且胡扬还同时加装了红外感应器,助力支架能自动判断接触恒温生物时自己的速度,并作出相应限制。
所以想要穿着助力支架打人之类的,除非你一开始就用龟速挥拳,否则拳头在半途中就被强制减速了。
不过这样一来,既能大幅度降低助力支架的破坏力,又能保住助力支架的最大负重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陈政学听到这样的解释后,情绪渐渐的平和下来。他叹了口气道,“这样的解决方案,上面可能不太容易接受啊。”
“呵呵,爱接受不接受。汽车还能撞死人呢。他们怎么不勒令汽车降低马力或者减少重量呢?”
胡扬对政府或明或暗的限制也是忍受的差不多了,一直怕这怕那的,干脆别发展科技算了。大家都回到石器时代,什么麻烦也没有。
陈政学听得出他的怨气,无奈的笑了笑,道,“唉,行吧。我老头子就帮你向上面解释解释。”
“那就多谢陈老了。”胡扬觉得刚刚自己有些不礼貌,陈老也是关心自己才打来电话的。
“哈哈,没事。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行了,你忙吧。”陈政学哈哈大笑一声,在挂电话之前,又问了胡扬好几遍愿不愿意来华科院读他的研究生。
当然,胡扬还是婉拒了。
挂掉电话后,刘白萍走过来问道,“出了什么事?”
“没事。”胡扬摇了摇头,这种事说大也不大,还是不要让公司这边知道比较好。
刘白萍不置可否,她接着满面笑意的道,“这次的广告做得非常成功。虽说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些是我们公司的助力支架。但他们对助力支架也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非常受欢迎!”
“接下来,我们只要顺势推出正式的广告。相信助力支架就会迅速在全国获得知名度了。”
胡扬也相当同意的点了点头。
这次的宣传力度绝对够了!
接下来只要顺势打出正式的广告,同时再上架销售,助力支架就能一炮而红!
ps:灰常感谢“oo兜兜冇餹”、“金斯利”、“随风读后感法”三位书友的打赏!
兜兜书友再再再再再次万赏!并且攀上了宗师的宝座!加两更,两更呐!加昨天欠的那更,一共欠13更了……
感觉当我结课之时,就是我双手抽筋之日了。。。
这章总共6600字,是三章,三章啊!我只懒得分章跟取名而已。
等我先去洗个澡,回来再码第四章。
第130章 楼塌!()
关于钢铁骷髅的网络热议持续了三四天也就渐渐被人淡忘了。
网络世界就是这样,上面每天都会充斥着无数新闻信息。一件再怎么稀奇的事,能保持两三天的热度也就不得了了。
不过这个现象胡扬倒是不怎么介意,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人的脑海里都有个关于助力支架的印象。
等到下一波广告攻势袭来时,他们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在一瞬间想起视频中助力支架的各种神奇功能。
工厂已经开始加班加点的生产助力支架,第一期准备囤积一万套助力支架。
听起来非常少,事实上也确实很少。但是没办法,地心科技实在是没有资金买原材料了。
而在等待生产的过程中,地心科技也没有闲下来,离产品首发日期只有几天时间了,各部门都在高速运转着。
公司官网的建设与维护、仓库的管理、广告宣传的拓展与完善……等等等等,整个公司都忙坏了。
而此时,胡扬就在跟公司的广告部职员们一起讨论着广告宣传的方案。
原本他还想的是尽量少管公司的事,多些清闲。然而现在是公司打响名气的第一战,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
都说公司就像是创业者的孩子。现在孩子将要蹒跚的迈出第一步,当爸的自然得在后面保驾护航。
“网友们看过那些视频后,肯定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所以在第一‘波电视广告上,我们得着重突出助力支架对于残疾人的辅助性。”
胡扬拿着油性笔在白板上写写画画,“主旨就一个,我们的助力支架能让残疾人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大家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设计广告方案吧。”
众人用钦佩的眼光看着胡扬,一边听着会议,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自从胡扬施行那个免费广告的方案,并且大获成功后,全公司上下再也没有把胡扬只当做是一个年轻的天才了。
把天才改一下,他是全才!
公司里好些自认为外表条件还不错的女生们都在暗自懊悔,心说都怪父母把自己早生了几年。要是晚个几年,说不定老娘就扑上去钓老板了。
胡扬回到座位上,端起桌上的茶水喝着。
一旁的刘白萍手中转着钢笔,有些忧虑的道,“胡董,你真打算将价格定为一万吗?”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她觉得胡扬的这个决定太草率了,也太没道理了。
如此逆天的科技产品,他竟然只卖这么个白菜价。这根本就不符合正常的市场规则。
假如这世上还有其他做动力外骨骼的同行的话,说不定他们还会将公司告上法庭,控告公司恶意压低价格。
胡扬咂了咂嘴,说道:“刘姐,说实话我还觉得价格高了点呢。等公司的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我要让价格再降低至少三分之一。”
“胡董,这我可就有些不明白了。”
哪个企业家不是想方设法的提高利润,赚取更多的钱。刘白萍还从没遇见过这样一个喜欢把钱往外推的老板。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胡扬目光看着不远处落地大窗外面的景色,笑道,“我求财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求名。名是主要的,财……只要足够为名服务就行了。”
“如果价格不亲民,这个目标怎么办到呢?”胡扬无奈的耸耸肩。刘白萍给他的感觉就像是很亲切的长辈一样,所以他在刘白萍面前也不做作。
刘白萍白了他一眼,摇摇头道,“唉,我都不太懂现在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想法了。”
说着,她双手微扶桌边站了起来。
胡扬疑惑道,“咦,刘姐你干嘛去?”
“还能干什么?为了实现咱们小老板的伟大理想,也为多增加点公司的盈利。我得再去找各级主管商量一下怎么降低成本啊。”刘白萍学他的动作,也无奈的耸耸肩。
“嗨!这事不用着急,你……”
胡扬话还没说完,却突然感觉地面开始猛烈晃动起来,虽然摇摆幅度不大,但是频率却非常高。那感觉就像是踩在脚底按摩器上一样。
但脚底按摩器只震动脚底,而现在是在震动全身。
会议室的其他人也瞬间感觉到了,整个场面顿时混乱起来。
有女生尖叫一声“地‘震啦!”,然后蹲在桌子底下。其他男生也没见得有多冷静,各个表情都很惊慌。
胡扬刚开始也以为是地震,也下意识蹲下降低重心,以免摔倒。
然而震动只持续了几秒钟便结束了。而且胡扬竟然通过密封的钢化玻璃窗,听到了外面的巨响。这时他便意识到情况有些不对。
他两三步走到窗边,望向外面,而看见的场景让他吓得冷汗直流。
窗外不到一百米远的地方原本是一栋五层的楼房,而现在竟然变成了一堆废墟,只剩最上面的两层楼还依稀能看出原来的形状。
这绝不是正常的爆破工程,因为那栋楼一直都在使用,而且楼房外围也没有设置障碍和必要防护措施。
所以,那栋楼是突然倒塌的?
那么里面的那些人呢。。。
想到这,胡扬全身的寒毛瞬间竖立,他想到了一个很坏的结果。
其他职员也一一走到窗边看到了外面的场景,他们无一不尖叫恐慌,同时也为楼里的人揪了一把心。
胡扬望着远处愣了几秒,随后立刻冲出会议室吼道,“大家都停下工作,跟我出去救人!”
办公区的人都还处于地‘震过后的茫然状态,他们乍一听见胡扬的话,都纷纷理解不了。
等从会议室里跟着出来的人三言两语解释过后,他们二话没说,立刻就离开了座位准备出发。
“来二十几个男人,一人拿上一副助力支架,跟我走!其他人能拿什么工具就拿什么,急救药箱也提上!”
胡扬率先从库房提出一副助力支架,小跑出公司。一些反应快的男职员也赶紧进库房拿上助力支架,总共还剩下二十四副很快就被瓜分完。
此时外面的街道早已混乱不堪,楼房倒塌飞出的大块碎石飞溅到马路上挡住了道路。很快马路就堵着了。
有些路人被碎石无辜击中,伤势轻重不一。有一些伤情严重的人,身下都成了一摊血泊。
大家都很惊慌失措,只有少数反应快的人,开始在废墟外围查探着里面的情况,寻找着幸存者。
幸好离这里不远处有一个消防局。几分钟的时间,便有三辆拉着警报的消防车开了过来,但却被堵在了路上。
胡扬匆忙穿戴上助力支架,过马路的途中尽量将地上的大块碎石移到一边,以疏通道路的拥堵状况。
另外二十几个穿好助力支架的职员也跟了上来,大家一起动手,很快就将马路清理了出来。但是马路上早已堵得不行,一时半会儿是通不了了。
那些消防员果断抛下消防车,拿着工具徒步来到废墟开始救人,周围也拉起了警戒。
所以胡扬等人来到废墟外围时,就被消防员给阻挡了。
胡扬焦急的解释道,“我们是来帮忙救人的。”
那名消防员摇头拒绝,“里面很危险,有我们就行了。你们若是有心,就在外围帮忙救治一下那些碎石砸伤的人吧。”
胡扬也不废话,右手一捞便将脚边一坨大石块提了起来。这块石头少说也有一百来斤重。
消防员登时就懵逼了,瞪大眼睛一瞬不瞬的看着胡扬,嘴巴张得老大。
胡扬拿起石头掂了掂,然后扔到身后。后面的人依次接过石头,都是单手接,单手传,像传接力棒一样传到最后一个。
而最后一个人顺势一个摆臂,将石块丢到一旁的空地上。
“我们能帮你们搬重物,抓紧时间吧!”胡扬颇为着急,有些伤者很有可能就因为自己等人浪费了一点点时间而失去了救援机会。
“哦,哦。好的!”
消防员吞了口唾沫,而后回过神来。他也不犹豫,立马拿起对讲机,通知队长这边的情况。
等队长过来后,胡扬又向他解释了一下情况。这位队长没时间追究他们的神力从何而来,而是立刻领着他们进入废墟开始救援。
就这么短的时间里,消防员们已经大致弄清楚了各处人员的生还情况。
所以当胡扬等人进去后,便迅速在消防员的指示下开始搬动压在生存者上面的石块。
由于消防车开不进来,消防人员用不成起重机,所以胡扬他们反倒成了救援的主力。
两三个人一组,飞快的扒拉着碎石,很快就救起一批又一批的伤者。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胡扬领导着二十几人已经清理了一多半的废墟,救出将近一百人。
而这时,救护车、警察、记者、政府人员等等该来的都已经来到了现场。
原本他们都是怀着沉痛的心情来的,但却被胡扬他们各处飞奔的身影给震住了。
一名记者指了指正在搬起一块巨型水泥块的胡扬,一脸震惊的向一旁负责调度的消防员问道,“诶,同志。那些人也是你们单位的?他们身上戴的什么装备啊,竟然能抬起这么大的重物!”
消防员叹息一声,“一群好心人呐!他们身上穿的应该是一种特殊装备,可以增强力量。要是我们消防局有这种装备,那该有多好。”
说着,他立刻有些心动起来,想着回去之后一定要上级提议,购买这种装备。
记者闻言眼睛不由一亮,他向后面招了招手,一台摄影机立马杵到前头。
而摄影机捕捉到的第一个镜头,便是胡扬随手将有三个篮球那么大的水泥块往身后扔的潇洒动作。
ps:感谢“万世大帝”、“自由的实诚”、“鸡蛋无盐真淡蛋”三位书友的打赏!
又是三千字大章!今天我可吐老血了啊,总共更了差不多一万字了。
明天估计只有一更。我下个星期要考四科,好歹还是要稍微复习一下,总不能真果考吧。那可是要死人的!
第131章 上新闻()
“这!这不是胡扬吗?!”
当记者们看见领头人居然是胡扬这张熟悉的面孔,瞬间都惊呆了。
这位在奥运会上搅出狂风暴雨的体育界大神,媒体们真是太熟悉了。
据说胡扬退出奥运会后,不是去开公司了吗?他怎么会出现在这儿?身上穿的这是什么,难道就是他开发出的那什么助力支架?
无数个疑问萦绕在记者们的脑海中,以他们平时的尿性,肯定会迫不及待的冲上去一顿乱问。
但此时的情况不容许他们这么做,现场的人们都在紧急营救着,他们不帮忙搭把手就算了,不可能还上去影响别人救援。
于是记者们只能在救援现场外围忠实的记录着现场的一切。
胡扬他们的救援一共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