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牧唐-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雨期过后,矿产有了盈利,就再去招一批人来,签上合同,按月给付工钱,这些佃农不能老呆在这里。”柳一条站在草棚的边儿上,看着手下的佃农一筐一筐地往上背上煤矿。轻声地向一旁的柳无尘说道:“可以优先考虑这土宜村地村民,有功夫去跟那洪村正沟通一下。”

“是,少爷!”柳无尘弯身轻应了一声,这两天跟着柳一条,他也算是长了不少地见识,同时也认识到了他们家少爷所买下地这个煤矿的真正价值。

这是一座金山。

简单,方便,易燃。柳无尘几乎都可以想象得到。在不久的以后,大唐所有的家户都用上这种黑色石头的情景。

少爷是一个天才。

之前的农具,营销方法。还有现在的石炭燃料,不是任谁都能想得出来地,柳无尘抬头看了他们家少爷一眼,一直在暗中庆幸他当初的正确决定,能够成为柳府的管家,是他柳无尘的荣幸。

“嗯,好了,咱们回去吧,这里,已经没有咱们的事儿了。”柳一条轻拍了下柳无尘的肩膀,笑着披上雨蓑,率先走了出去,连续两天的雨中奔波,他还真是有些累了。

回到家的时候,得知封小乙已经领着手下赶了回去,连带地,还有李纪和先前留下地那两个侍卫,柳一条轻点了点头,侯君集那边的隐患,短期内并不会发生,他们走了,也无所谓,而且,老是让一队保护皇后娘娘的护卫呆在自己地家里,也不合适。

回到自己的屋里,脱去身上的蓑衣,张楚楚忙着拿出了一套干净的内衣裤给柳一条换上,并着小喜去灶房端了碗热腾腾的姜汤来,袪除寒气。

拿着一条干巴巴的毛巾,张楚楚小心地给柳一条拭着额上,头发上的雨水,有些心疼地轻声说道:“外面雨大天寒,夫君整天在雨水里泡着,定是受了不少罪吧?”

“呵呵,哪有娘子说得那般严重,”柳一条把手中的汤碗放下,轻笑着向媳妇儿说道:“为夫与无尘在雨中的时间并不长,没有什么大碍,娘子莫要担心。”

说着,柳一条抓着张楚楚的小手,轻扶着她在一旁坐下,看着张楚楚又大了一些的肚子,轻声说道:“倒是娘子才应当多注意一些才是,这雨大路滑的,若无必要,就莫要再出了门去,以后再教小惠读书,就让那小丫头过来咱们房里好了。”

身哪有那般的娇贵,夫君你多虑了,”张楚楚看了柳见夫君这般地关心自己,遂甜甜地笑了起来。

“少爷,贺兰少爷来了,”远远地,透过窗前朦胧的大雨,小喜看到公孙贺兰正撑着雨伞向这个院落走来,遂开口向柳一条禀报。

“哦?”柳一条向外瞄了一眼,轻声笑道:“不必管他,一会儿他自己自会进来,小喜去给他备一碗杯来。”

真是应了柳一条的话,小喜还没走开,公孙贺兰便推门跨步,走了进来。

“大哥,嫂嫂,小弟这里有礼了。”大大咧咧地拱手冲柳一条夫妇行了一礼,公孙贺兰便一屁股在柳一条的下首坐了下来。

“叔叔有礼了,”张楚楚微微颔首,还了一礼,看向公孙贺兰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的笑意。

待小喜端送上茶水,柳一条看了公孙贺兰一眼,轻声说道:“贤弟来此,可是要与为兄辞行?”

“呃,大哥神算,呵呵,”公孙贺兰甩了下手中的折扇,轻笑着向柳一条说道:“本来上午封小乙他们要走的时候,小弟就也有了去意,在这里呆了四天,小弟也该回去看看了,不然家里的那个老头子,又该大发脾气了。”

“早就知道你在这里呆不长久,”柳一条轻笑着点了点头,看着公孙贺兰道:“回去后,代我向公孙伯父和公孙伯母问好,咱们两家离得不远,有时间常过来窜门儿就是了。”

“这就是你说的石炭?”太极殿中,李世民轻步走到公孙瀚南的近前,看着公孙瀚南随行带来的煤炭,轻声地向公孙瀚南问道。

“是的,皇上,石炭之物,古来有之,而且在我大唐境内,也遍布得十分丰富,只是一直都没有适当的应用方法,而不被世人所遍用,至今仍埋没于山体之间。”公孙瀚南从怀里掏出了一张薄纸,弯身递于李世民,道:“微臣这里有一方,可十分便利地将这石炭引燃,用于日常所需,请皇上过目。”

将这个方法献之于皇上,这便是柳一条送于公孙瀚南的天大好处,不过明显的,公孙瀚南并没有那种居功的心思,把方法递于李世民的同时,还不忘向李世民说一下它的出处:“这个方法,是柳一条柳先生所想,且在三原也已开始试用,并无不妥。现下雨灾不停,干柴难继,有了这种石炭,可保之前的防疫之方无忧。”

“哦?又是柳一条?”李世民接过纸张,看了公孙瀚南一眼,记得上次的防疫之方,也是由他所递,看他的样子,倒真是有着几分忧国忧民之像。

李世民打眼在纸上扫了一下,并没有看出什么奇异之处,把纸交给一旁的李然,让他依着纸上所述,把公孙瀚南带来的石炭都和水做成了一个矮小的圆柱形样子,再粗略地用木棍儿均匀地在上面插了几个小孔,放于火上。

“着了!皇上,竟真的着了!”看着蜂窝煤在火堆上烤了一会儿的功夫,竟自冒出了火红的红焰,李然尖着声音向李世民回禀,会燃烧的石头,在他看来,端是神奇得厉害。

“是啊,竟真的着了,”相比于李然激动,李世民则表现得平静得多,他早知这种石炭可以点燃,只是没有想到它竟能燃得这般剧烈罢了。

那柳一条,真是一个人才。

可惜,这样的人才却不愿为朝庭出力,李世民轻叹了口气,有了这个方法,确是可解燃眉之急,不止如此,不管是日常的生活,还是行军打仗,有了这种石炭,都会方便很多。

“公孙卿,不知这石炭,你是从何处得来?”李世民看着被烧得火红的炭球儿,轻声向一旁的公孙瀚南问道。

“回皇上,”公孙瀚南小心地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道:“这些全都是从‘柳氏煤坊’所得,那‘柳氏煤坊’,正是由柳先生所开,柳先生称这种石炭为‘煤’。”

“‘柳氏煤坊’?”李世民的眉头一下就皱了起来,难怪柳一条那小子这次会这般的热心,闹了半天,原来他竟是在这儿等着朕那?

第305章不愿

像是上次在三原打劫那些大户,敲他们竹杠时的情形。

虽明知是竹杠,可是他们还是会争着抢着去让人敲,因为那毕竟是一个希望,被敲了,总还会有一点的收成,挽回一点的损失,不被敲,那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粟米,一点点地烂在田地里面。

绣杠,在这种时候,它就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尽管它很贵重,但是却是还会有很多人愿意为它买单。

李世民现在也是如此,对于柳一条的这个提议他很赞同,可以说是完全地消解了他这几日心中的烦忧,但是听说柳一条竟想借此以发国难之财,他的心中又不免有些气愤。

商人行径!

李世民微瞪着眼,却又说不出什么话来,说到底,比起这些小利,毕竟还是柳一条帮得【文】忙要多一些,如果现在要【人】治柳一条的罪,难免会落一【书】个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屋】的名头。

况且,人柳一条本来就是商贾,想要赚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不乱抬物价,不拒缴赋税,他就是一国的皇帝,却也挑不出理去。

“皇上请过目,这是就微臣所知,大唐境内储有石炭之地。”看李世民面色有些不善,公孙瀚南不慌不忙地又从怀里掏出了另外一份折子,亲手递于李世民。

这是在公孙瀚南来时,柳一条特别地交待,多爆一些煤矿出来,让李世民知道。他柳一条所有的这个煤矿,只是大唐所有煤矿地九牛之一毛,根本就不值一提,让李世民不要放在心上。

不然,李世民这个明君要是发起怒来,他一个小老百姓,受不起。

说起来,柳一条也只是想在这种大形势下。发上一点小财而已。

二十处?李世民的眉头一下就扬了起来。不由得抬头看了公孙瀚南一眼。轻声问道:“公孙卿,这些,可都为真?”

“回皇上,”公孙瀚南拱手回道:“这二十处是微臣在古籍上据载所查,全是裸露在外,也经过一些外地徙来之人的证实,应是没有虚假。而且,”公孙瀚南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道:“这些炭矿,可能还只是大唐全部炭矿的一小部分,待这次水患过后,皇上可再派人去探查一番。”

“嗯,公孙卿说得有理,以前不知倒也罢了。现在知晓了。断是再无让它们弃之荒野之理,”李世民轻点着头,开口向一旁的李然吩咐道:“李然。你速去一趟尚书府,将左仆射房爱卿给朕请到这太极殿来,朕有要事与他相商!”

“嗯,还有太子,把他也从东宫叫来吧。”顿了一下,李世民又向李然吩咐道。

经过前次太子妃之事的打击,李承乾变得愈发符合李世民的心意,现在的很多朝政之事,李世民也都会派人将他叫到近旁,培养栽培之意,不言而喻。

“是,皇上!”躬身向李世民行了一礼,李然便转身退了出去。

“公孙卿且在一旁坐下吧,”看了一会儿地上燃烧着地煤球儿,李世民示意公孙瀚南在旁边地椅上坐下,看着他轻声笑道:“乌伤三年,爱卿总算是没有白呆,刚从乌伤回来,便为朝庭立此大功,卿能有如此作为,朕心甚慰。”

“前些天公孙将军还在朕地面前念叨,想让你到长安城中为官,说是想让你离家近上一些,免得他每次要想抱孙子时,都要等上几天方可,呵呵。”

轻喝了一口茶水,李世民颔首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待这次水患过后,爱卿便从三原回来吧,到吏部先去暂做一个郎中,也好全了公孙将军的思孙思儿之念。”

“多谢皇上厚爱,微臣惶恐。”公孙瀚南忙站起身,弯身躬首,向李世民说道:“微臣自知才学浅薄,并不足以担当重任,能得一方县丞,微臣便已感有些不足,更别说是吏部郎中一职,还请皇上能够收回承命,容臣再在三原历练几年。”

虽明知避之不过,自己又不能像柳一条那般脱籍成商,公孙瀚南还是想再拖上一拖。

三原虽不比乌伤清静,可却也是比之长安,要自在许多,最起码,在那里并没有太多的勾心半角,居心叵测。在那里呆着,不累。

如果不是这次的事关重大,公孙贺兰也不会亲自来到这皇宫。

说句心里话,柳一条给他的这份大礼,他并不想要,天,形势逼人,他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抛开其他的不讲,公孙瀚南还有一颗忧民之心。

嫌自个儿官儿小的人,满朝文武之中,比比皆是,不足为怪,可是这嫌自己官儿大地人,却是少见得很,李世民抬头看了公孙瀚南一眼,满意地轻点着头向他言道:“当初调你去三原任职,朕亦有让你历练之心,毕竟比起那些处理炼达的朝中大员,你的年纪还轻,行事也有一些稚嫩,有才,但却还不足以大用,你现在能有此心,朕心甚慰,如此,你便在三原呆上一阵吧。”

“多谢皇上成全!”恭恭敬敬地给李世民施了一礼,公孙瀚南又乖乖地坐了下来,心里边儿,也轻松了口气。却不知,在李世民这个明君的心里,已经有了把他留给太子大用的心思。

“贤婿啊,你,不错!”张卟亮面色潮红,眼中有了一丝的醉意,又往嘴里灌了一杯酒后,言语有些含糊地看着柳一条说道:“这才半年的功夫,你就白手起家,打下了这么大一份家业,亲家生了一个好儿子,楚楚嫁了个好夫君,我老张也得了一个好女婿!”

说话的时候,张卟亮地身子直晃,一副天悬地转地模样。

“岳父大人,您喝醉了,”柳一条起身给张卟亮夹了一口饭菜,轻笑着向他说道。

“没,没有的事儿,为父现在清醒得很,就是再喝上一壶,也不会醉。”像是要证明自己的话一般,张卟亮掂起酒壶,又想着要给自己斟倒一杯,不过却怎么也找不到了酒杯地端口,酒水从壶里洒出了不少。

“爹,你真的醉了,”张楚闻在一旁轻手把酒壶夺过,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这才一晃的功夫,张卟亮竟已然趴在桌上,睡了。

“让妹婿见笑了,”张楚闻歉意地向柳一条笑了笑,又把酒壶放到了桌上,把张卟亮身前的酒菜都向一旁移了一下。

“大哥见外了,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是岳父他老人家的大寿,多喝一些,无碍的。”柳一条提壶给张楚闻满了一杯,轻笑着说道:“再说,这酒桌之上,喝趴下的,又岂止是岳父一人?”

在张卟亮之前,老柳便早已趴在了桌上,还有柳二条与骆宾王,这两个小子也开始学着喝酒,酒量甚至连老柳都还不如,酒席刚开不久,两个小家伙便耍着酒疯跑出去淋雨玩儿了。

端起酒杯,柳一条向张楚闻示意,先干为敬。

“爹虽然醉了,不过他的话却是不错。”张楚闻含笑举杯,将杯中之物饮下,轻笑着向柳一条说道:“对于妹婿的才能,为兄也是佩服得紧,妹婿若是为官,成就定是非凡。”

张楚闻看着饭桌上被柳一条用新进的煤炭给整出的火锅儿,对柳一条这个妹夫也是越发佩服起来,从认识柳一条到现在,好像还从没见过,有什么事情能够真正地难得到他。正如张卟亮刚才所说,张楚楚嫁了一个好夫君,他们张家,找了一个好女婿。

“大哥说笑了,入仕为官,非小弟之愿。”柳一条夹了一块羊肉,在火锅里涮了几下,沾一些汤料,放在嘴里轻嚼着向张楚闻说道:“现在的生活,才是小弟所想。一家人能够安乐地生活在一起,对小弟来说,就已足矣。”

有大才,却无大志。

张楚闻轻摇了摇头,再一次地轻声叹息了一下,实在是想不明白他这个妹婿的心中所想,天下书生,十年寒窗所为何?还不就是为那一朝得名吗?

披红挂紫,光耀门楣,怎会有人不愿?

不过这种事情他也强求不来,人各有志,只要妹妹与妹婿能过得开心便好,张楚闻又自倒了一杯,喝下了肚里。

“来,大哥,咱们再来喝上一杯!”柳一条举杯与张楚闻相碰,微笑着说道:“今年科举,依着大哥的才学,长安之行,定不会空手而回,小弟在此预祝大哥前程似锦,一朝得名!”

“承贤弟吉言!”张楚闻举杯相应,一声脆响,两杯酒便下了肚去。

第306章把柳一条也带上

大雨来临的第十天,朝庭派人在境内的十几个州府开露天煤矿的开采,第十一日,这种被人们称为黑色石头的东西,便被官兵冒雨运及了大唐水患最为严重的区域。

也就是在这一日,黄河决口,蓄积了近半个月的雨水,终于找到了一个渲泄的出口,汹涌而出。

黄河,泥沙,激流,肆意地浸蚀着每一块它能到达的土地。

雨水依旧,河水奔腾,无数的灾民无处安置,一个个由朝庭搭建的草棚,成了他们唯一的避风之所。

这次的决口,是人工所为,决点在豫中,事前官兵已将当地的百姓全数迁至了安全的地方,所以,这次的决口,水患遍布虽广,但却没有多少的伤亡。

洪水泛滥的第二天,太子李承乾便带着大量的物质及到了豫中灾民的所在之地。

人山人海,老老少少,一个草棚一个草棚地聚集在一处,看上去黑压压的一片。

站在雨中,李承乾披着蓑衣,现场指挥着手下的将士,将一些粮食,煤炭,石灰,还有大蒜分发给这些灾民,并命人将防疫治疫的方法,全数说于灾民们知晓。

三乡一里,每一个聚集地至少都有三到四千人,若是真的发生了瘟疫,后果真是让人不敢想象。

所以,当日在朝堂之上,李承乾说要亲自前来赈灾时,满朝的文武,都纷纷地出言阻止。李世民在心里更是紧皱眉头。

水患虽缓,可是这雨水正急,谁能保证太子到了之后,它不会再来一次危情?

还有柳一条地那个防疫之方,若是无效,或是效用不大,该怎么办?那样,岂不就是让太子殿下。这个堂堂的一国储君。身处在疫群之中?出了事。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那个时候的李承乾很有魄力,让李世民在担忧的同时,又感到很是欣慰,他看得出,他的这个大儿子是赌,赌豫中不会再有水情,赌柳一条的那个方子真的有效。

果敢。决断,这一点李承乾颇有几分李世民当年的气势。

这,也是一场战争,胜了,李承乾太子地地位便会更加稳固,以后也再难有谁能撼得动他。败了,有太子殿下在那里,李世民会让他地儿子有事么?

“去吧。顺道去一趟三原。把柳一条也给带上。”李世民一句话,便把事情确定了下来,而柳一条。也在不知情地情况下,便被李世民给算计了进去。

虽然不想,也不愿,但是李世民是谁,皇上,一个一句话便可决定一个人生死的人,他的话柳一条敢不听吗?难道柳一条还敢硬着脖子,跟李世民,李承乾嚷着要人权吗?那样,他怕是会死得更快。

所以,在当天中午,因夜里给老丈人拜寿而喝得有些高的柳一条,从床榻上爬起来后,便被李承乾给征用着,离了家去。

同时,老柳一家也终于知道了李承乾的真实身份,都傻了眼儿,太子,未来的皇上,多大的一个官儿啊,竟到了他们地家里,而且还与他们一同吃过酒水。

张楚闻更是激动得想要蹦将起来,难怪他的妹婿会说他是一个难得的大树,这棵树,确实很大。

所以,柳府里的两家人,是在既激动,又失落的心情下,把李承乾这个太子爷和柳一条给送走的,为了路上有个照应,马成也被柳老爷给吩咐着跟在了柳一条的身边儿。

路赶得很急,骑兵加马车,全是急驰而行,雨天路滑,积水难行,经过了三日三夜再连带着一个上午的时间,他们才赶到了受灾地地面儿。

汪洋一片,人迹寥寥。

在一些地方官地引导下,他们才找到了这片避风之所。

柳一条坐在马车里,喝着车上自带的茶水,透过窗帘,看着正站在雨中,卖力地给灾民分配物质的李承乾,来之前他或许是为了作势,为了名声,那么现在,虽然仍有着几分作做地嫌疑,但是从他的眼里,柳一条已经看出了几分的实意。

这个李承乾确实变了很多,才几天不见的功夫,他就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懂得了给自己造势,懂得了去耍一些暗里的手段,更像是一个太子了,比起之前有些纨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