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帝-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准备的烟火爆竹;顿时就响了起来。

    叶青见着迎接的人称颂;有点喜悦;于是就吩咐着:“行了半天了;就此休息片刻;让太后下来散散心;还有;本地县令是钟繁吧;让他过来拜见”

    一声令下;顿时车骑慢慢停下;艾群就去传钟繁上来。

    钟繁的钟家;家世衣冠;本郡望族;艾群也出身在豪门大族中;两人本是相识熟悉;见了钟繁;艾群对吏员点了点头;又对着钟繁说着:“半年不见;你的大名已传到主公耳中去了;主公就点名要见你钟呢”

    钟繁连忙作揖:“不敢;不敢”

    不能让太后、主公的车队多停;两人略谈了两句;艾群即前行引路;带着钟繁穿过了防卫线。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一章 颖水之畔

    此时阳光灿烂;夏风拂过;太后扶着下来散散心了。

    只是一眼;就见得了麦田郁郁葱葱;她不由眼睛一亮。

    沿途晴朗;只是太晴了;路过几条山溪里都没有水;一条又一条于涸的小河经常可见;这天下间的大旱越来越严重了。

    现在阳光高照;麦田却郁郁葱葱;自是有些惊喜;见着太后目光;叶青扫看麦田;也是一笑。

    “臣拜见太后;拜见主公”钟繁上前拜见。

    “起来罢”叶青摆了摆手示意;用亲切目光审量着这位县令;这位县令年有四十左右;国字脸;仪表堂堂;这还罢了;全身显出铁铮铮气质;才让他有些喜欢。

    这时叶青笑着:“本官过来;远望麦田;郁郁葱葱;农夫耕作;妇人奉饭;又有巡丁巡查;你这县令当的不错。”

    太后听了;并不说话;只是颌首。

    钟繁又作了揖;谦虚说:“这是主公下令修建水渠;建立水车之功;臣不敢冒领。”

    说着;又令后面的人奉上了给太后和主公的酒食。

    太后笑着点点头;说:“这我受了;只是这时农事繁忙;你想必有许多事要处理;哀家没有必要惊扰地方。”

    钟繁连忙叩拜应是;就见着太后回到了车上。

    叶青一笑;这太后是有些顾忌;偶尔听听;却不插话——却不知叶青根本不在乎这些。

    这汉时历史和体制有着惯性;可当封土体系带着天庭力量渗透下去;这一切都变得不同。

    下土世界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迅速变化;由阴转阳;灵力弥漫的结果;就是伟力渐渐归于个人;而非是完全归于体制。

    而除本土道士和吕布赵云一些巅峰武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重大变化;没有习惯这新力量体系;甚至包括皇帝太后都是这样。

    当然由于下土的局限性;抵达一定上限就无以为继;但就算这样;旧朝也难以适应;必须建立新朝了。

    太后这样谨慎;其实没有必要;但她这样;就由她去罢。

    当下;车驾停下进食进水休息;而在一处临时搭建的车棚上;叶青入了座;早候着的一班人;捧着一叠叠卷宗上来;都是州里叶青不在时积累的军情——政务方面虽徐庶(吕尚静)、戏志才、郭嘉都先后外放;留守的荀、荀攸、纪才竹也足以处理;唯独军情要紧;全是要呈递给叶青看。

    见着叶青在车上处理;有时颁布命令;都没有避忌;太后目光一闪;她并不后悔托庇于刘备的选择;没有别人可以保护她们母女安全了;刘氏宗亲总归多一些顾忌;只是实际相处起来;总是少不了一段磨合期;这谁也没有办法。

    夏日天气;她于脆透着窗;打量着;的确;这官道两侧都是大片的麦田;有一条水渠里有水经过;冬小麦郁郁葱葱;风一吹;麦苗起伏不定;看样子快收割了;这让她觉得舒畅许多;也多了几分信心。

    “这刘备治下这样;的确就是帝王基业了。”她不由暗暗想着。

    这时;许昌方向又快马奔来数骑;都是叶青熟悉的老兵;为首却是一个面貌清峻的文士;带来最新一批的军事呈报——主要是对曹操攻徐州战况、黄忠得到周风步骑五千支援后对夏候渊的新战况。

    “公达以为奉孝应对如何?”叶青看着面前三十左右的文士;这就是荀攸荀公达;历史上成为曹魏谋主的家伙;魏国初建时为尚书令;著史书《魏官仪》;但这时衣衫随便;有些不修边幅感觉;只有双眸中锐利的神光显出不寻常

    叶青知道这是个十三岁时就能识破杀人犯的家伙;与许多后来长残了的神童不一样;此人极善于守拙;慧识不用则已;一用就是妙计百出;因此许多兵事可以请教他。

    “策当无差。”荀攸说着;实际运用怎么样;总归有意外;这才是考验计策容错性和策士应变能力的关键。

    叶青平静看他一眼:“奉孝回来;我把这话和他说。”

    “啊;主公;臣闻人君以仁驭为善;以险驭为恶;岂有离间臣子友谊来维持平衡?”荀攸郑重说;目光严肃:“主公这样做不好……恩;当改此恶。”

    “……那不说便是。”叶青从善如流。

    荀攸一本正经:“主公不以恶小而为之;臣深深佩服。”

    “公达”叶青再也忍不住;失笑起来;这看起来狡猾的家伙;谁能想到他去年与友人何颚在洛阳密谋刺杀董卓?

    可惜刺杀事未成就被人发觉而入狱;何颚在狱中忧惧自杀;荀攸言语饮食自若;顽强硬抗到底;被叶青留在洛阳的暗骑伺机劫狱;救了出来。

    这事之后;大恩无以为报;更重要是确信刘备的势力;荀、荀攸这叔侄俩就此投效。

    因两人在颍川郡中的声望;带动大批士子投效;门阀出身和寒门出身都有;不得不说这时门阀初兴;还有种向上朝气和包容;不是后来晋朝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固化。

    “公达;最近颖川文会还在举行么。”叶青接过军情;仔细一字字看过去;随口问着。

    “正在许昌颖水之畔举行;外州士子赶来三百名;实是文坛胜事……主公可去看看……或将来能用得上。”

    “就你狡猾。”叶青评价的说着。

    一路无话;随着靠近许昌;沿途集镇变得多起来;不时有官员过来拜见。

    叶青心知肚明;有些都不是嫡系;这是特意跑来看太后;但太后确是真的;这就无懈可击;反使众官员战战兢兢;折服而去。

    有实力的前提下;大义光环区别很大……难怪历史上曹公会迎天子至许昌;这实在是助他撑过了中原动荡期;获得和袁绍一搏的机会;可惜天子年纪再小也会成长;会到亲政时。

    在长远来说;就付出了战略选择代价;还是太后性价比高……

    尤其在少帝、献帝皆丧;三立天子不被许多州郡承认;太后是先帝皇后、少帝和献帝的母后;就有了一种独特正统名份。

    当然;胜于曹操的根本;就是刘备是汉室宗室。

    这以前或有质疑;但叶青早就通过少帝时的册封解决了这根本问题——现在只要有着实力;有着光武的例子;天下向汉之士;都会云集而来。

    “使君在想什么?”太后问着。

    叶青微微一笑;自不可能说在考虑她的价值:“我在想;颖水之畔就在眼前了;或能见到不少士子。”

    “哦……”太后信以为真;笑起来:“山不辞土;固能成其高;海不辞水;固能成其大;明主不辞人;固能成其众……对刘使君而言;自是多多益善了

    叶青微微颌首;也笑了起来。

    颖水之畔

    初夏来没下过几场雨;水涨有限;河床裸露大片洁净卵石;河畔芦苇不多;青青的草地;适合踏青。

    颍川文会就在河畔聚办;一些士人成群结队;本地外地汇聚四五百人;在几个文坛大儒下举行郊游、集会、饮酒、论文。

    太后知道这不是玩乐;而是游学的一种。

    士人这一阶层本就是贵族血统和知识向平民转移产生;受先秦尚未消退民风影响;这时士人普遍不是窝在家里;而是喜欢开阔风景来交流学问。

    苍莽的天地;开朗的气象;无疑熏陶了士人心中的野性。

    每到春秋两季;甚至许多青年士人携剑带弓、结伴入山射猎;汉风喜欢携带驯丨养的猎豹、猎鹰、狼犬;原始森林的危险也阻挡不了他们;有时借着狩猎战果向亲友或恋人炫耀。

    太后看这一幕;嘴角微微勾弧;她回忆起许多年幼时的时光。

    “转眼二十年了;那时朝廷的动荡离民间很远;天下旱灾、蝗灾也没现在这么严重……”

    河畔郊游集会的士人;这时留意到道路上连绵的步骑队伍。

    只见一队队士兵而来;他们步骑交加;军容严整;慢慢行至了颖水之畔一里之处。

    步骑肃然;虽在行军;整个军阵没有一丝喧哗。

    远远看去;一片红色;让人不由生出敬畏之心。

    “这真是强军;这是谁的大军?”

    “你看;汉豫州刺史刘;这两面赤红旗帜高高挂着;还能是谁;这必是玄德公无疑”

    本地士人自是认识旗号;都纷纷过来恭迎;以示对刘刺史敬重;能在乱世中庇护一州百姓;确实让他们佩服。

    更有士子议论:“刺史大人回来;必有好消息”

    又见马车内;有着龙凤标识、金赤绸带。

    这些士人都是一惊;面面相觑:“皇室……哪位?”

    叶青耳尖;听了大笑;救援太后是绝密的事;事先都是保密;现在虽上层已经知道;但中下层还不知道;当下就让人下去宣布喜讯。

    立时一个军将奔出;带了几个甲兵;策到了士子前二十步的距离;就停了下来;高声喊着:“董贼两弑皇帝;人神共愤。”

    “刺史大人领兵杀了敌将徐荣;又救了太后;现在太后就在军中。”

    “太后有旨;今夜就在颖水之畔;接见士民”

    这话一落;顿时士子喧嚷沸腾了。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入城

    听了这话;几个德高望重大儒面色一肃;对着马车大拜:“董卓豺狼也;自掌中枢;几行大逆;欺天废主;人不忍言;公治政清明;扶植农桑疏修坝灌渠;桑蚕麻丝;诚是与民休息;乡野欢声四起。”

    “公又集兵练卒;今斩杀敌将;接回太后;当是报国效忠之臣;听闻消息;重负如释;无以报效;请受一拜;要有驱使;即当奉命”

    见着众人拜下;虽听不见声音;太后远远望着;动了一下身子;又坐稳了;神情难辨说着:“刘使君;看来你很得士人之心啊……”

    芊芊就笑起来;她虽不在意这些;但听闻;自是引以为傲;却是吩咐车夫:“继续前行罢”

    “是;夫人。”车夫应一声;车驾继续前进。

    出于某种自觉;太后放下自己车帘;金赤丝帘隔绝视线;只有阳光透过来;映在她静默的脸上。

    她微微怔着;叹了一口气。

    叶青看了一眼这窗帘;不禁一笑。

    人才这事;关系国家气运;颖川文风天下闻名;号称天下人才半出颖;这是夸张;但可见对士人的影响。

    在他的视角中;只见虚空中;白红气运丝丝凝聚;这就是这些士子的运数了;可惜不能尽为所用。

    不过就算投了别家诸侯也没有关系;一旦时势到了;需要投降和内应……应景的时记起这一幕;或会跑来到刘备军中说:“故人来此;玄德公愿接纳否

    就演一出倒履相迎;历史上曹操就是这样于;叶青占了这地利;自是抄袭……哦;学习到底。

    当下叶青传令:“众士子其心可嘉;怎能避礼;请太后撤去乘舆;慢慢而行;以正天下之心。”

    这话一落下;就有人顿时上前将车帘车座撤去;顿显出她一身太后朝服的华贵姿容。

    太后吓了一跳;在众目睽睽中;她下意识挺起腰身——长年汉宫礼仪熏陶和习惯;让她的姿态完美无缺。

    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叶青心里暗赞;摆手让开。

    众士子都望了过去;年轻士子罢了;有几个年纪大些的大儒;甚至在洛阳南宫的正殿列席过;亲眼见过帝后;这时目睹金赤鸾驾上这个女人;顿时震惊:“果是太后娘娘”

    顿时上前大礼参拜;深深叩下头去;已是泪流满面:“幸睹天颜无恙;臣等拜见太后”

    见着几个大儒叩拜;这些来自郡县的士人;都是心怀远志;而选择刘刺史治下的颍川郡无疑有过某种心理准备;这时相视间交换了认识;立刻跟着叩拜;目睹太后的凤颜。

    黑压压四百士人;最后跪了一片:“臣等恭迎太后鸾驾”

    “诸位多礼了。”太后虽有些心中忐忑;又略觉放心;叶青此举;固有着利用自己影响;但同时也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而这一幕;当让许多百姓看到;虽不解里面政治意义;但凡社会基础没被天灾**摧毁;汉室在民间影响力还深入人心;这时纷纷拜下:“太后娘娘千岁”

    叩拜中;将士不由昂首挺胸;军容更是严整;整齐的步骑队伍滚滚而行;旌旗赤红一片。

    太后见着;身子微微一震;目光恍惚;多年前她曾随皇帝参观征羌凯旋归来的北军将士;也是这样夹道欢迎;赤色如火的军气冲至云霄;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大汉军气盛荣;再往后就是不断的削弱……

    这种久违、熟悉而陌生的冲击感……

    太后身子晃了晃;她想说些;却脑海里空白;受了这些士人军民之礼;她抬手示意:“众位请平身。”

    这只是一次路遇;车驾继续前行。

    太后这才说着:“刘使君;哀家新丧二子……这样是不是……”

    “您入许昌;臣有哀肃礼仪和丧期;但这眼下是迎太后之礼;是大政迁移;必须宣称出去;让子民都看到太后您的荣光”叶青说着;神情郑重;又吩咐着车夫:“入城时;经过集市放缓车速;以使人民得以瞻仰。”

    说到瞻仰一词;叶青是有些恶趣味;可惜只有芊芊觉察;暗里瞪他一眼……原来是把太后当作泥塑偶像么?

    真是大胆。

    太后没有听出来;这时只是说着:“是哀家想差了。”

    太后并不全信;叶青只是笑笑:“许昌是个好地方;您会习惯;您先进城;三日后在此颖水之畔正式接见士民。”

    说着微笑;转首望着西北方向;在得到洛阳之前。

    沿途景致正在飞快倒退;草木葱茏;空气清爽润肺;带着一种新清灵气;太后暗暗想着:“很奇怪;总感觉这几年来;这样的气息越来越浓郁了。”

    骑兵在前开道;步卒紧随;车驾越过这片文会之地;许昌渐渐出现在视野中。

    自古以来一座正规城池都有两道城墙;内墙长数里叫城;城里面集中住着权贵、官吏、工匠;集中手工业是城市的原始职能……

    外墙长十余里叫郭;郭里面住着普通百姓;许多是工匠家属以及服务行业的居民;郭的出现比墙要晚;这城郭的区分是一种分工明确的城市规划传统;还有双重保护的作用。

    但随人口繁衍倍增;围起来的墙郭就不够用;中原一带外族绝迹;这种保护限制渐渐失去意义;许多中原繁华城市的城郭外面也聚集了民居、街道纵横整齐;甚至有着集市。

    许昌经过两年扩建;已经是比较繁华的中原大城;人口十五万;城郭外面有几座集市;这正是每月大集时;远远近近的村民、行商都赶过来;再有城里的市民来出售一些手工器物;集市里很是热闹。

    太后饶有兴致看着人来人往:“刘使君治政甚佳;才几年功夫;就这样繁荣了。”

    叶青笑着:“比不上洛阳。”

    “这怎么能……”太后说着;又把话咽了回去;默默捏着袖中玉玺;抱紧了女儿宁姬;望着车窗外面。

    “这就是许昌么?城郭倒没变过。”

    叶青笑了笑:“没钱修;且这只是临时……太后来过这里?”

    “恩。”太后打量着说:“大概有二十年吧;哀家小时随家族北上到此;十岁已有了印象;那时还叫许县来着;城郭外空空荡荡。”

    叶青扫一眼这些民居;随口说:“算起来是违章建筑;不过我上任了给规划迁移了下;给了些拆迁补偿;以后有钱了再在这外面修第三道城墙。”

    “违章建筑……拆迁补偿……”多亏汉语独有的一脉相承;许多字放在一起就有着联想作用;太后仔细想想感觉字面意思能懂;但又费解。

    “不是说没钱么?”

    “做实事的钱我是有的;但知这城墙无用还修;这钱我是一分没有。”

    “难怪都说玄德公仁德;在百姓中声望极高。”太后笑着说着;意味深长;这不修城墙;莫非是有信心许昌不受敌军威胁?

    马车的速度变慢下来;赶集行人匆匆避让施礼。

    叶青笑了笑;入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百官上殿叩拜太后;同时太后会正式宣旨;任命叶青。

    得了豫州牧和荆州牧的名义;叶青就会立刻接管两州;有着抵抗者格杀勿论;接着就是整合大军——现在三万大军底子;立刻扩军到十五万不成问题。

    下面就是连绵大战;和诸侯、和董卓……都要在战场上见分晓。

    太阳下山;天色渐渐暗下来;叶青笑着一指:“太后;请入内城”

    太后腰身挺直;下意识抚了抚衣袖;忽有一丝紧张;就似许多年前被选中;进洛阳城感觉一样。

    她知道这是命运转折的感觉;心里暗暗感慨;不想自己还要有这一次。

    再行一段;一座坚城耸立在众人面前;炊烟袅袅;映在夕阳中;隐隐见得一丝丝气相;这就是内城了。

    鸾驾抵达内城城门;就有百官相迎。

    甲兵林立;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气息;夕阳道道金光;落在车架上;让人人都沐浴在一种光辉中。

    真正是百官;黑压压一片各色袍服的人群;见了太后车架;“轰”一声;齐刷刷的跪倒在地;高喊:“臣等拜见太后;拜见主公”

    “愿太后千岁千千岁”

    这一霎间;就见着丝丝气运冲起;又联成了一片;遍地腾起了赤雾;弥漫而来;叶青虽早有准备;还是身心一醉;不由在马上伸手答礼。

    文官中徐庶外放在汝南郡任太守;这时作豫东前线的后勤支点;一时脱不开身;而郭嘉在豫东设计曹操军

    武官中关羽、张飞尚屯兵在虎牢、张辽在洛阳待机而动;黄忠在谯县对阵夏候渊;周风也留在那面。

    所以留守诸臣中;一边是以荀、荀攸、戏志才、纪才竹等人为首的文官队伍;一面是赵云、张方彪、洪舟为首的武官队伍;一个个文武英才;初具一个小小朝廷的气象。

    太后听闻“太后千千岁”的喧啸;内心一阵阵激动;脸色变得潮红;不过见着叶青举手答礼;又扫看过文武百官;她能识人;顿时心里一惊;一种说不出是喜是惧的感觉;油然而生。

第一卷 第三百八十三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