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无常-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在龙门山创建重阳会时的艰难,不过马钰向来说话言简意赅,于这艰难之处自然更不会着意渲染,所以两个人也只是知道曾有建会受阻一事,对师父当时的处境却并不能深刻体会。此次遇到李少武这些官府之人,虽然李少武并未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过五子几人对自己一再挑衅,李少武作为他们的直接上司,却也只是持以不闻不问的态度,五子等人又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虽说他们只是做捕快的,并没有多少实权,但是却更能体会上锋的意图。看他们此时的张狂无忌,自然能够看出朝廷自上至下对道教都持以什么样的态度。所以此时听师父的感慨,两人也不由都有些忧心忡忡。

    “师父,我们且不用管别人如何,只管自己行得正,走得端就是了!”过了许久,李子和才说道,“在龙门山,我们重阳会对当地百姓多有助益,一直深受百姓欢迎,便是官府却又能把我们怎样?”

    “是啊,师父,想当地百姓对您又是如何的感恩戴德!”李大乘说道,“便是师叔刚来不久,就不辞劳苦寻到了变龙甲的解药,不知道又能救活多少人呢!”

    “官民自然不同!”马钰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他早年曾在官府,自然知道官府所处的立场大大迥异于百姓,更知道官令如山的道理,想起当初在龙门山建会之时官府就曾屡次前来干涉,如今全真派作为道教一支,发展越是迅猛恐怕越是令官府不安,如鲠在喉,势必想要先除之而后快!再看如今李少武到处缉拿造反的假道士,恐怕不少真道士也会因此而受牵连,官府此时大力剿杀的态度更是可见一斑,想到此不由更是眉头深锁,闷闷不乐。

    正在这时,却见那老道士拄着拐杖喜滋滋地走了回来,一边走一边说道:“道长啊,我看那个房间倒是十分的合适,幽静雅致,最适合道长在里面施法救树!”一边说着一边就引着三个人向过道最深处走去。

    “如此最好。”马钰听老道士这么一说,当即就带着李大乘和李子和向那房间走去。进到里面一看,却原来是观里存放香火的地方,屋内满是浓郁的香烟气息。再看室内,空间虽然不大,但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在靠近墙角的地方是两张桌子,其中一张上面摆放的是满满的香纸蜡烛,另一张上面端端正正摆放着香炉,看上去却是刚刚摆好的。

    “道长,这屋子平时却最少人来,我这观里啊,是再没有一个房间能比这里更安静了!”老道士说道。

    “着实不错。”马钰点头说道。

    “那么就请道长施法吧!”看马钰点头,老道士忙不迭地说道,说完自己又拄着拐杖向外面走去,生怕自己多说一句话就会耽搁了马钰施法救牡丹。

    “师父,我们就在门外,有什么事您招呼我们一声就是了!”李大乘和李子和见状,也都向门外走去,两个人把门关好,分立在门的两侧。

    马钰看看桌子上老道士准备好的香炉,先是凝心静气,然后才走上前去燃香在手,对空遥拜,口中念念有词,而后才把香依次插于香炉之内,之后就盘腿坐于旁边的蒲团之上,双手掐诀,微闭双目,调息观想。微暗的室内一时香烟袅袅,薄雾升腾,但是内外悄然,却是静极。

    李大乘和李子和此时站在门外,静心等候着师父。李子和神情平静,只管眼观鼻,鼻观心,眼里心中再无他事。李大乘此时却显出极为不安的样子来,他一会儿看看过道尽头,担心会有什么人闯进来;一会儿又紧张地看看房内,侧耳倾听着房内的动静,终于忍不住轻声自语道:“师父到底行不行啊?”

    李子和看了李大乘一眼,没有吭声,继续凝神静立。

    “师兄,你说师父到底能不能救活那棵牡丹啊?”李大乘看李子和没理自己,只好凑近师兄,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又小声问道。

    “能!”李子和抬起眼睛来看了看李大乘,十分肯定地回答道。

    “师父都没有说能不能救活,只说试上一试,你怎么却这么有把握?”李大乘又轻声问道。

    “既然师父都没说能不能救活,那你却为什么又问我?”李子和反问道。

    “这……”李大乘这才知道师兄是给了自己一个软钉子碰,正要轻声反驳几句,却见李子和突然做了个噤声的动作,只是将手指向空中一伸,李大乘随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空中一道淡青色的轻烟袅袅飘过,这烟既不向空中高升而去,也没有四处飘散,而是像被什么力量牵引着似的只管笔直地向过道尽头飘去。

    “那是什么?”李大乘刚想张口询问,可是却猛地顿住,害怕惊扰了这股轻烟似的紧紧闭住了口。

    李子和没有听到李大乘的问话,但是却十分肯定地把头点了两点,表示自己已经意会了李大乘的意思。

    “师父果然……”李大乘眼睛里满溢出喜色,两个人的目光就开始紧紧追随着这道轻烟而去,一时都不敢再出一声,甚至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生怕一张口、一呼气就会把这道轻烟冲散。

    只见那道青烟袅袅飘去,一直飘到了过道尽处的回廊之上,围着朱红的柱子轻轻地转了几转,又向院子之中飘去。

    老道士正站在那株牡丹跟前,两只眼睛盯着无比凋零的牡丹,嘴里止不住地喃喃自语:“唉,也不知道道长究竟能不能救活我这牡丹!听道长说这是什么逆天而为,那难道说我这牡丹它就该有此劫?这可真真是要了我的老命噢!道长若能救活牡丹还好,若是救不活,却又伤了自己的体力,却让我又如何对得起人家?唉,五子给我出这个主意好虽然是好,不过,我这心里怎么却是这样的不踏实,总觉得怪不落忍,怪对不住人的哟!”

    老道士只顾嘴里嘟嘟囔囔的,全然不管身外之事。此时天近中午,天空原本厚重的云层却突然间散去,温暖和煦的阳光从高空之中照射下来,整个院子顿时光亮无比,倒好像沐浴在一片明亮的霞光中一般。老道士一直心疼、担心自己的牡丹,原本已是极度困乏,此时被暖烘烘的阳光一照,不由一阵困意涌上来,他却仍然舍不得离开这棵牡丹,仍然在原地站着,身体微晃,看上去就像要睡过去一般,原本紧盯着牡丹的两只眼睛也不由微闭起来,最后终于是阖在了一起,头无力地垂了下去,突然又猛地一点,老道士这才惊醒过来:“哎哟哟,我这是睡着了啊!该死该死,我的牡丹怎么样了?”他一边警醒过来一边睁开了双眼,却觉得自己看到的仿佛是梦境一般:

    一棵硕大完好的牡丹正展现在他的眼前,那新鲜水灵的样子就和遭受暴风雨之前一模一样!

    (本章完)

第216章 113、弘道终南(十五)() 
老道士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相信地揉了揉眼睛,眼前却仍然真真切切是自己鲜活水灵的牡丹!

    “活了,活了!道长果真救活了我的牡丹!”老道士一时欣喜若狂地喊了起来,声音和神态完全不像他那么大年纪的人,整个人好像突然就被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一般立时精神抖擞,眉飞色舞,如果不是因为拐杖在手,恐怕都要手舞足蹈起来。

    李大乘和李子和闻声跑了出来一看,李大乘不由喜上眉梢,一把拉住李子和说道:“师兄,你说得还真准,师父果然救活了牡丹!”

    李子和只是轻轻一笑,说道:“你要相信师父,也要相信我们自己,别人再怎么怀疑、为难我们,可是我们自己总要心里有数才好!”

    “师兄说得很对!”李大乘此时却并没有仔细听李子和在说什么,只是随口应和道,然后就满心喜悦地去看那株牡丹,还有牡丹旁边那位好似突然之间便返老还童一般的老道士。此时他的心里充满的不只是对师父的崇敬,对自己的师兄也多了些敬服。

    这时,五子闻声也飞一般地赶了出来,后面跟着李少武、小六等人。五子第一个赶到牡丹跟前,乍一看到鲜活如初的牡丹,五子的眼睛睁得有原来的两个那么大:“我的个娘哎,简直神了!”他大睁着双眼这样喃喃自语着,脸上的神情倒好像呆住了一般。

    李少武在五子身后看到了复旧如初的牡丹,脸上的欣喜却好似这事情是他亲手做出来的一般,他轻声赞叹道:“好道长!好法术!若世间道士皆如此,倒实在是我朝万民的福气!”

    几个人正在不停地惊叹赞赏之时,却见过道处红色的柱子之旁人影一闪,正是马钰从室内走了出来。李大乘连忙快步上前,扶住马钰说道:“师父请看,牡丹果然活了!”

    马钰微笑着点了点头,这时那老道士正要上前拜谢马钰救牡丹的恩情,可是他年纪既大,反应又慢,走起路来更是极其迟缓。谁都没想到的是,五子这时却突然一溜烟儿似的跑到了马钰面前,双膝突然一软,直直地跪了下去,倒头便拜:“师父,之前是我有眼无珠,对你们多加刁难,实在是,实在是瞎了我这双狗眼!师父您有这么大的本事,可算是让我开了眼,从今以后我也要信仰道教,好好地做师父您的一个徒弟!师父,您老人家就收下我这个不肖的徒弟吧!”

    五子的举动实在是事出突然,当时在场的人们不由都呆住了,尤其是五子的兄弟小六,此时更是把眼睛睁得老大,从几个捕快之中走出了几步,一直走到五子的跟前,“哥,你说的是真的吗?你这事是不是应该回家和老娘商量一下?”

    “我说的都是真的,一句都不假!”五子此时跪得笔直,眼睛只是盯着马钰说道。

    马钰又是呵呵一笑,上前一步把五子扶了起来,“五子你的心情我明白,不过拜师这事且从长计议!”

    “怎么,难道师父是嫌弃我太笨了吗?”五子不解其意,只管梗着脖子问道。

    “那倒不是。”马钰笑道。

    “那是为什么?”五子不甘心地继续问道。

    “哎,我说,”这时李大乘有些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插嘴说道,“你以为这拜师是你想拜就能拜的?你以为你这样双膝一软、双嘴唇一碰,我师父就能收下你了?我们重阳会拜师的讲究那可多了去了!”之前受够了五子的欺负,此时他的语气之间自然带了些情绪出来。

    “请师兄指教!”李大乘原本是想三言两语把五子打发走,没想到五子此时反倒做出一副诚心请教的态度来,看着李大乘非常恳切地说道,他这样一来一时反倒让李大乘颇感意外。

    “这个嘛,”看五子现在的态度,李大乘也不好再继续刚才挖苦打击的态度,只得暂时把心中对五子的不满放下,认真想了一想说道:“师兄却也不是随便叫的。对了,你既想拜师,那你是要做出家弟子还是在家弟子?”

    “这个嘛,”五子微微一愣,说道,“都行!”

    李子和在旁边听五子这么一说,差点笑出声来,不过他却颇有涵养,此时连忙收起笑意,只专心观看李大乘如何答复五子。

    “还都行?”听五子那么一说,李大乘不由锁起了眉头,“这个你还是要好好想一想的,到底是要出家还是在家!”

    “不管出家还是在家,总之能学到师父的本事就行!”五子昂昂然说道。

    李子和在旁边一听,差点儿又笑出声来,心想:“我和大乘师弟出家拜师也有几年了,在师兄弟们之中,平时修行不可谓不勤谨,可是也只学了师父本事的不到十分之一,你这还是个门外汉,却有这样的痴心妄想,却不想想要学这本事却要承受怎样的辛苦、要经历多少时间磨练来!”

    “你想得倒挺美啊!”李大乘心直口快,此时更是乐得两只眼睛都眯了起来,“每天卯时即起,诵经、打坐、忌荤茹素、清静身心、端正言行,这些却是最基本的,有哪个是你能坚持下来的呢?”

    “这个……”听李大乘如此说,五子不由犹疑了起来。

    “尊天地,敬鬼神,待人柔顺,处事真诚,又有哪个你能够做得来呢?”李大乘又接着问道。

    “这……”五子明显是第一次听到这些,一时不由更是呆若木鸡,“有这许多的讲究么?我却从来都不知道!”

    “照我说啊,你还是正经地做你的捕快为好!”李大乘故意做出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来说道,“众人都道‘一入空门万事皆休’,却不知道入空门却只是修行大道的开始,我若不自修心却难为空!先空才能有所得!若不经历之前万般磨砺,又怎能做到‘空’字,不空自然就无所得,又怎么可能学得到道门高深莫测的本领?”

    听李大乘如此一说,马钰在旁边却只是轻轻点头微笑,不由想起当初自己教导弟子们时的样子,如今李大乘把自己那一番理论整个都现搬了出来,外人看起来却是说得头头是道,只道他学有所得,自成体系。

    再看五子,听了李大乘这一番话,站在一旁不由更是神情惶恐,背上冷汗涔涔,额头之上也有汗珠缓缓地冒了出来。

    (本章完)

第217章 114、弘道终南(十六)() 
马钰看李大乘一番话把五子说得直是惶恐不已,心想:“如果按照这几天五子的性子,听了大乘这番话,定然是暴跳如雷不可。可是现在这五子不怒反而却是这个样子,说明他毕竟善根未泯,尚有药可救,此后若能改正前非,他于公门之中定然不再像之前那样只管鱼肉百姓,勒索钱财。道心一起,专心修行,却不知道又可以惠及多少百姓!”

    想到此处,马钰不由笑着说道:“大乘,你说的却都是全真出家弟子的日常修为,像五子这样在公门之中的修行却自有另外一番修法,和你们却未必相同。”

    “师父却原来还有别的修行之法?”李大乘惊奇地问道。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修法。”马钰笑道,“五子身处公门之中,常言道‘公门之中好修行’,他的修行却可以不似你们这般只以清修为主!待我一会儿再向他细细讲来。”

    李大乘听师父如此一说,他原本悟性极高,当即就说道:“师父对不同的弟子教以不同修行之法,倒和孔夫子‘有教无类’颇有相通之处!”

    五子虽然此时一片拜师的热诚,不过他出身原本贫苦,读书少,所以此时听马钰和李大乘说话只明白了大半,他眨巴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问道:“师父到底是收我还是不收?”

    马钰听五子这么一问,不由笑道:“我全真一派一向广开善门,你既有此善根,我焉有不收之礼?”

    五子听马钰这么一说,不由喜形于色,乐道:“这么说师父是收了我了?”

    马钰微微点了点头,这时那老道士走上前来,对马钰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说道:“多谢道长救了我的牡丹!我这里观小,却并没有什么可表谢意之物,只能请道长多受我几个头了!”说完弯腰就要在地上给马钰磕头,慌得马钰连忙伸手相搀:“老人家,天下道人是一家,这原本是我举手之劳,老人家又何必这么客气!”

    那老道士此时感动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他伸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看看旁边的五子,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这个孩子还真是个有福气的,又有眼光,现在拜了道长为师,我若是再年轻几岁啊,说不得也要拜师的!如今么,这一大把年纪,胡子都白了,却不敢再提拜师不拜师的事了!”

    五子听老道士絮絮叨叨的这么一说,生怕他一不小心再说出自己给他出主意的事来,连忙说道:“老道长,现在您的牡丹也救活了,就快请我师父他们到房中就坐吧,有好茶、点心尽管招待来!”

    听五子这么一说,老道士才省悟过来,又慌忙地把马钰他们往厅中让去。及至大家到了厅中就坐,马钰看着五子思忖片刻,从随身携带的背囊之中取出一本经书来,招手示意五子前来,说道:“五子,我知道你如今一片向道之心,虽说你是喜我道门法术,不过现如今我却不可轻易传你,总要待你有一定根基之后才可择以相授。”

    五子听了马钰的前几句话,本来已经喜欢得眉开眼笑,及至再听,却不由大感失望,只听马钰继续说道:“要筑根基总要以经文为先,这是我师父亲手抄写的《清静经》一部,你平时只管读来,以求开启智慧……”说着将手中薄薄的一个册子拿到五子的面前,五子只得接了过来,双眼向下一垂,低沉着声音答道:“是,师父!”

    马钰看五子的神情,知道他于经文之上并没有多大兴趣,于是继续说道:“我知道与经文相比,你或许更喜欢法术?”

    “是啊,师父,我又不是刚开蒙的孩子,却只管读些经文做什么?这经文如果是给孩子读么,还可以识字启蒙,我虽然读书不多,这些字嘛,却都是认得的!我还是更喜欢法术,像我这样的人,法术才更相配是不是?也唯有高强的法术才能让我出类拔萃,更像个能干的捕快不是?”五子说道。

    马钰听了,不由轻轻摇了摇头:“不可。”

    “为什么?”五子不甘心地问道。

    马钰看着五子,不由想起范明叔来,当初范明叔不就是因为喜好学些法术,结果拿到师父的《符录集注》之后,在熟悉了几个符录之后就敢去给人驱鬼治病,结果最后落个惹祸上身,鬼没驱成,却把自己弄得疯疯癫癫的。如果不是师父有所觉察,派了郝师弟回去解救,还不知道事情会闹到怎样不可收拾的程度。想到这里,他便耐起性子慢慢地说道:“法术,乃是以术御于外物;欲御外物,先须御心;欲御己心,除读经文却再无良法!”

    “师父……”五子原本读书并不多,听了马钰这一番话却连一半都没有弄明白,想要再问个明白,看此时马钰的神情却较之前严肃了起来,再加上现在自己已经将马钰视作师父,就突然不敢再像之前那样大胆妄为起来,一时无形之中却多了不少限制自己的规矩,所以他此时虽然心中有诸多疑问,却突然胆怯,不敢再多加追问了。

    此时马钰却一点儿都不愿耽搁,转身就向老道士告辞。老道士这几天见识了马钰师徒三人的本领,今天又幸得马钰救了他的牡丹,心里正自敬佩、感激之情浓厚,怎么舍得就放他们走?所以只管一再恳切地挽留,马钰却是去意已决,老道士好说歹说也没能留住,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