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道无常-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重阳看向邱哥儿:“哥儿,你是和我们一起回宁海还是留在这山中?”

    “当然是要和道长回宁海的。”邱哥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好不容易才找到道长,又怎么能轻易离开呢?”

    “呵呵呵,”王重阳捻着长须仰头大笑,“就算我对你再如何严苛你也不怕吗?”

    “不怕!”邱哥儿挠挠头说道,“虽然我现在并不大明白,不过我想道长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老伯呢?”王重阳看向美玉王。

    “那还用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不过听道长讲道也颇受益,自然也是要跟着去的。”美玉王说道,心中却想:“邱哥儿要去,我自然要跟着,我总要看着邱哥儿拜师圆满才能放心。”

    “好,那我们就一起回去。”王重阳说罢站起身来,吩咐马钰和谭处端各自收拾行囊,准备返回周伯通家中。

    一路之上,王重阳并不急着赶路,只是且走且停,显得很悠闲的样子,得空了还会给马、谭、邱、王四人讲讲历史典故、神仙故事,这些故事马钰和谭处端之前还从没听王重阳讲过,此刻听着师父轻松地讲故事,再看师父的神色更与之前大不相同。谭处端心下好奇,有一天就问师父:“师父如今神色与去时大不相同,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王重阳微微捻须一笑,看一眼邱哥儿和美玉王:“本次进山原为消除你们的凡心,以图修业有进,没想到你们倒各自用心,着实令我欣慰。另则,为师此次从陕西远来山东传道,如今七朵金莲俱已在眼前,又如何不喜呢?”

    “不知师父说的七朵金莲,又是什么?”谭处端问道,这次王重阳却只是含笑不语,而是转头看着马钰问道:“马钰,你在周伯通家时,庵堂建得如何?”

    “师父,我看周伯通家着实宽敞,就建议他把空闲的院落整理出来专门辟了一座庵堂,我出来时他正使人建墙辟门,现在应该已经建好了。”马钰答道。

    “不错!”王重阳微微一笑,“如今回到宁海,你和处端就在周伯通家协办与我办起‘金莲堂’来,有这庵堂我们更可广招门徒,弘扬道法,才不虚我山东此行,也能成就你们的一番功德!”

    “是。”马钰和谭处端齐声答应道。

    王重阳看着邱哥儿和美玉王,说道:“邱哥儿,之前你这周师叔每次见到我都要向我念叨你一番,对你只是赞不绝口。如今见到你,他却不知道有多高兴!”

    “周师叔待我们一向好得很!”邱哥儿说,“当时如果不是遇到周师叔,恐怕我和爷爷都不知道怎么办呢!”

    “咳咳咳!”两个人正说着,却听到美玉王突然一阵剧烈咳嗽,邱哥儿连忙扶住美玉王,“爷爷,你怎么了?”

    (本章完)

第116章 13、铁脚仙人() 
美玉王一阵剧烈咳嗽之后,突然就吐出一口血来,看着险些就要倒将下去,邱哥儿连忙一把扶住:“爷爷!”

    王重阳见状连忙上前搭住美玉王的脉搏,听了一会儿微一皱眉:“老人家不耐劳碌,我们先找个地方歇息吧。”

    “不碍事的,我只是老了。”美玉王微微眯了眼睛说道,看向王重阳,“道长千万不要因为我误了行程,我还走得动。”

    “爷爷,我来背你。”邱哥儿说罢就要将美玉王背起来,马钰一见连忙把邱哥儿背上的行囊取了下来,背在自己身上,将美玉王扶上了邱哥儿的背上。

    “好孩子,如今你能背着我走了。”美玉王趴在邱哥儿的背上,轻轻笑着,“想当初在艾山之中遇到你时,你还只是这么高的孩子,这一晃几年你都长这么大了!爷爷高兴得很!如果不是遇到你,我又怎么能一直活到现在!咱们爷儿俩啊,可真说不上是谁照顾了谁,说不得倒是你照顾我照顾得更多些。”

    “我就算照顾爷爷再多也不打紧的。”邱哥儿眼睛里含了泪,却只是笑着和美玉王说话,“爷爷年轻时是那么了不起的人物,如今把自己年轻时的本事都教给了我,对我何止是再造之恩,邱哥儿就算对爷爷再好也是报答不完的!”

    “不要说那样的傻话,如今你遇到了王道长,一定要再虚心受教,万万不可半途而废。”美玉王说道。

    “嗯,爷爷,我知道了。”邱哥儿听着,只觉得美玉王如同在说临终遗言一般,不由得眼泪成串儿地往下掉。

    “傻孩子,你哭什么,爷爷只是这么一说,爷爷一时还死不了呢!”美玉王说着用手轻轻地把邱哥儿的眼泪擦掉,“爷爷今年八十一岁了,我想着可能还能再活八十一年呢也说不定!”

    “爷爷活一千岁,一万岁!”邱哥儿边走边说,以往和美玉王从艾山到宁海,从宁海到昆仑山,以及在这昆仑山八年的山居时间里,其中的一幕幕都如同在眼前一样,共同的喜怒哀乐,一起扶持风雨同度,两个人虽为异姓,多年的相处却如同亲人一般。想到这些,他就算背着爷爷走再远的路都不觉得累。

    走了一程又一程,他们已经从一个村子走到了下一个村子,邱哥儿却只是低头前行,根本顾不得停下来休息。

    “哥儿,你累了,我来背会儿。”王重阳看邱哥儿已是满头大汗,连忙说道。

    “师父,我来。”谭处端说道,可是他本是书生,又能有多大力气?马钰是已经背了三个人的行囊在身上,此时已是自顾不暇,就只有谭处端和王重阳还能腾出手来,可是邱哥儿看这两人的情形实在是不如自己,因此只是执拗着不肯。

    正在大家争抢的时候,马钰听到前面响起一阵清脆的马蹄声,还伴随着叮当作响的马铃声,抬头看去,几匹高头大马正驾了一辆大车飞奔过来,他本打算往旁边避一下,再仔细一看,认得那赶车的人正是周伯通家的王管家,连忙叫道:“王管家,你这是去哪儿?”

    “吁!”王管家吆住了马匹,跳下车来,“马道长,我这是奉了我家周员外的命,去昆仑山接你们的!”正说着,周伯通已经从车上跳了下来,“师兄,马贤弟,我听郝大通说你们找到了邱哥儿和王老伯,我就特地来接你们了!”他一边说一边走过来,看到邱哥儿不由快步上前一把搂住:“邱哥儿,你都长这么大了!”

    “周师叔!”邱哥儿一见周伯通,顿时大感亲切,“您一向可好?”

    “好,好,我好得很。”周伯通看了看正伏在邱哥儿背上的美玉王,“老伯,您身体还好啊?”

    “伯通,”美玉王也十分激动,“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

    “老人家说哪里话来,看您这身板儿再活十年二十年的也没问题啊。”周伯通说着从邱哥儿背上扶下美玉王来,“哥儿,来,先把爷爷扶到车上说话。”美玉王的身体已经十分瘦弱,周伯通和邱哥儿没费多大力气就把他抬上车去,周伯通车上备了锦垫、被褥,美玉王躺上去倒也十分舒适。

    王重阳让周伯通、马钰、谭处端和邱哥儿都上车去,自己却只是在路上继续走着,“师父,您也上车啊!”马钰叫道。

    “不用。”王重阳看着王管家把帏幔放下来,自己跟在车旁疾行,王管家看着他,“王道长,您这两条腿又怎么能比得上这马的四条腿,赶紧上车来吧!不然一会儿我吆喝开了马匹,把您一个人落得远了我可怎么向我家员外交待。”

    “你尽管赶来。”王重阳背了手,大有闲庭信步的悠闲。

    “我可真赶了啊。”王管家看王重阳悠闲的样子,不由认真地说道,“我家员外在出门之时特意精挑细选,专门挑的惯常行路的千里马,我这一赶动起车马来,平常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未必赶得上。”

    “你且赶来。”王重阳微笑着说道。

    “驾!”王管家看王重阳的样子全不在意,不由也起了争竞之心,马鞭一挥打在就近的驾辕马上,骏马顿时四蹄翻腾,车子迅速地向前疾驶而去。

    王重阳脚下仍然不慌不忙,只是微微笑着看着马车从身旁飞奔而过,自己仍然悠然地走着,看看马车去得已远,这才突然轻轻地将身一纵,平地而起向前飞奔而去,很快就赶上了马车,与马车齐头并进。

    “俺的个娘哎!”王管家本来正赶着马车前行,突然看到王重阳从后面离地而起飞奔过来,整个人都飞腾在空中,不由大惊失色:“这就是传说中的活神仙吧!了不起,太了不起了!”

    “王喜,你瞎咋呼什么?”周伯通在车里一通笑骂,“好好赶你的车,又哪里有什么活神仙了!”

    “不是,员外,真是的活神仙哎!”王管家见周伯通不信,就动手把自己身后的帷幔一挑,“员外您看,王道长在天上飞呢!”

    周伯通隔着帷幔往外面一看,正看到王重阳飘在空中的衣襟,再往上一探头才看到王重阳的全貌,果然飘飘如仙,神态十分悠闲。他不由高声叫起来:“师兄,你这招儿可得教我!”

    (本章完)

第117章 14、雨中娇色() 
马钰一行人既有了车马,一路之上行进速度自然快了许多,到傍晚时分就赶回了周家庄园。王重阳一进宁海城即落地而行,虽是步行却仍然是脚程甚快,神态安然,几乎是和王管家同时回到了周家。

    美玉王经过一路颠簸,到达周家时虽然仍是强自打着精神,不过身体之劳乏自不必说。看着马钰等人先下了车,王重阳掀起车帘来,看看美玉王正斜倚在邱哥儿身上,他不由笑着问道:“老人家感觉怎样?”

    “我爷爷这一路上和我还有说有笑的。”邱哥儿笑着说道,“看起来好了很多。”

    “不错,我好得很哪!”美玉王强自打起精神,对着王重阳微微一笑,“王道长,我的身体自然是衰朽无比,不过此刻心里却是轻松得很,就好像昆仑山中飘荡的白云一般,那般的自由自在。”美玉王的眼神一转,从王重阳的脸上又投到极远的天空之中,心思好像也瞬间飘远了。

    王重阳给美玉王又把了一下脉搏,再细看其脸色,知道这人是已经走到了人生旅程的终点,就好言安慰了几句,叮嘱他只管安心调养。

    王重阳转过身来,周伯通慌忙一把拉住:“师兄,你且开几付药出来,我好让家人快快去取来给老人家服用。”

    王重阳和周伯通悄声说了几句,周伯通微一愣神,轻声说道:“师兄,我们给他用最好的药也不行吗?”

    “有好医好药或许能够延得几天性命,不过,寿数已到,你我又能奈之如何?”王重阳说道。

    “那就且能延得一时就是一时吧。”周伯通脸上露出些悲凄之色,说完就叫来家人小心抬着美玉玉到他们原来住过的客房之中,这边王重阳立马给开了几味滋补药物,周伯通赶紧差人去买来给美玉王服用。

    邱哥儿每天服侍在美玉王床前,美玉王此时已是昏睡的时候多,苏醒的时候少,不过每当他苏醒过来之后就只是和邱哥儿轻声说笑,不断地勉励邱哥儿好生听道长和师叔的话,以后不可为他更多操心劳神。邱哥儿虽然年轻,不过看此情形也知道美玉王年限不久,心中自然是忧心不已。

    这天,邱哥儿去厨房为美玉王煎药,美玉王醒来后看到只有丫头在跟前侍候,于是招招手让丫头前来,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孩子,麻烦你去把王道长请来,我有一些话想问他。”

    “是。”丫头知道自家老爷一向待客极尊,当下也不敢耽误,连忙跑向后面的金莲堂去请王重阳,周伯通此时正和王重阳在商议筹办“金莲堂”招徒授课之事,此时听美玉王请王重阳去,心下知道事情不大妙,连忙也把手头的事情放下,陪着王重阳到了前面。

    美玉王见王重阳和周伯通进来,强自支撑着要起身,王周二人连忙把他扶住,王重阳说道:“老伯不要多礼,你如今身体刚好,且只管放心调养就是。”

    “道长,如今我已是这把年纪,自己的身体又怎么会有不知道的道理?这每天硬撑着,有一半自然是你们好医好药的支撑,另有一半倒是我的心气。”美玉王缓缓说道,“我王之玉在这垂老之年得遇二位,着实是我今生之幸!”

    “老伯千万不要客气!且好生将养,我周伯通还等着跟您老人家请教识玉之法呢!”周伯通此时也只拣能激励老人的话来说。

    “唉,辨玉、识玉、琢玉这一些功夫我都已经教给哥儿,伯通以后如果真有兴趣,倒不妨和哥儿多加切磋。”美玉王说完,眼睛只巴巴地看向王重阳:“道长,今天我只有一件事相询,这件事我不弄明白当真是死不瞑目。”

    “老人家请说。”王重阳连忙说道。

    “邱哥儿天性善良,聪明颖悟,又一心向道,苦苦寻找道长已有八年之久,如今好不容易见着道长,一心拜师,我只奇怪道长为何一直婉拒不收?我也曾问过马钰,他说之前道长收徒倒从未这般严苛,却不知道如何对我这邱哥儿一再挑剔?虽然邱哥儿一直隐忍,我却知道他心中定然抱屈,别说是他,就算是我,这几年亲眼见了他的至诚,此刻看你如此待他,心中着实不忍。”美玉王说着眼中不由慢慢蓄起泪珠来,只是却不想当着人的面落下。他原本病了一段时间,这番话自是在心头盘旋了许久,此时强打着精神把这些话说完,不由停了下来,慢慢地喘着粗气,但是这些话他就算是硬撑着也要问明白的,所以此时虽然一味地喘着粗气,却仍然是不错眼珠儿地看着王重阳。

    “老人家,我,我并没有说不收邱哥儿啊。”王重阳看着美玉王的脸色,知道他心中定然十分难受,不由缓缓说道,“老人家,我知道您待邱哥儿一向很好,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我心中直待他如同亲子一般!”

    “那,那又如何不收他为弟子?”美玉王直瞪着眼睛看向王重阳,喘息着问道。

    “老人家您也知道邱哥儿命运凄苦,如今我正要多磨练他,以消其苦运。”王重阳说道,“您必定明白‘美玉更需细雕’的道理,如今我只是更苦其心志,一则是看他是否道心坚定,因为他年龄毕竟还小,心智尚未成熟,如今只带他一心向道,恐怕日后外因有变,怕他会动摇了意志。二则正好借机磨练,以他之灵根悟性,唯有多加磨练,日后大器有成之时才能根基牢固,成就我全真一派更大的基业。”

    “如此说,道长对哥儿倒是寄予了厚望?”美玉王目光中透出些惊喜。

    “那是自然,邱哥儿如果能经受得住此番磨练,此后成就的事业恐怕倒远远超过他的几位师兄。”王重阳说道。

    “如此,我便放心了。”美玉王说完闭上眼睛稍微歇息片刻,显然是在整顿自己的精神,过了良久,他才伸出手去握住王重阳的手,说道:“如今我便把邱哥儿交给道长了!”说完闭上双眼,竟然是安然而逝。

    “爷爷!”这时邱哥儿端着一碗药走进屋来,看到这番情形不由扑到床前抱住美玉王,只是痛哭不已。

    马钰、谭处端等人赶来,看到此番情景,也不由和周伯通各自垂泪,感慨一番。

    王重阳却是已经看淡生死,又看美玉王临终前只是托付自己邱哥儿一事,其余竟再也心无挂碍,知道经过一生之奋进与漂泊,这老人此时已是无拘无碍,心中自在。想到此,他不由对痛哭的邱哥儿安慰道:“你不必太过悲伤,老人家临终已然得道,我们自当为他庆幸才是。”

    “是。”邱哥儿虽然心中悲痛,但是知道美玉王近几年的心境确实颇为悠然自得,除了以自己为念之外,其他竟是无一挂怀,也着实让人有为他欣喜之处。

    当下周伯通安排家人筹备丧礼,将美玉王厚葬在宁海城外昆仑山脚下,墓前立一石碑,刻有“山东美玉王”的名号

    (本章完)

第118章 15、庙中言志() 
安葬完美玉王后,邱哥儿虽说悲痛,但是知道美玉王离去之时心境悠然,心中也颇为安慰,每天就只是随着王重阳在周家修习听讲,遵照美玉王对他的嘱咐而行。

    王重阳带着周伯通、马钰、谭处端等人筹备金莲堂,以广招门徒、授经传道。周伯通早已经把那个院落修整完毕,此时那院落成为一个带有独立门户、与周家完全隔绝开来的跨院,高屋宽院,竟也十分气派宽敞,王重阳看了十分满意。这金莲堂落成之前,王重阳道德高深、神修妙行的消息就在宁海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如今金莲堂一落成,王重阳在此广招门徒的消息一传开,当地即有不少人闻名前来修道听讲,王重阳吩咐周伯通照管一应人等,自己则安排授课讲道,一时听者云集,颇为兴旺。

    这一天,王重阳授课完毕,正在厅中休息,受命看守全真庵的安儿在周伯通带领下匆匆走进屋来。

    “道爷!”安儿见到王重阳连忙躬身施礼,“道爷,小的特来请罪!”安儿说着已是满面羞愧。

    “哦,”王重阳看着安儿微微一笑,“错不在你,原是我没有说清楚。现在范明叔情形如何?”

    “范公子已无大碍,”安儿说道,“郝道长、王道长和刘道长回去后立刻就去了范家,幸好回来得及时,范公子的疯病已经好了。”

    “这就好。”王重阳轻轻捻着须髯说道。

    “师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周伯通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看你和安儿只如同打哑谜一般,可把我都听得糊涂了!”这时马钰和谭处端也闻声赶来,听了二人的一问一答也均感疑惑。

    “老爷。”安儿看到马钰进来马上行礼问安。

    “嗯,安儿,你就把范明叔的事情和大家说一说吧!”王重阳说道。

    “是。”安儿答应一声,看看周伯通、马钰和谭处端,“自打各位道爷走后,我每天除了打扫庵堂就是按照王道爷的吩咐看守庵堂,抽出空来就读《心经》和《清静经》。原来我以为我认字少,可能会读不懂,谁知道道爷推荐给我的这两部经我还都能看懂,不光看懂了,读的时候我这心里啊,尤其是觉得清静自然,心有所悟,真有那个人们说的醍醐灌顶之感。”安儿说到这儿,神情显得颇为轻松。

    “这些不打紧的事你以后再说,”周伯通看安儿迟迟不进入正题,不由催促道,“你且拣着范明叔的事来说,他出的什么事你还没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