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杀破唐-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木仓道:“如此,就派孝章回去过渡一下,田夫人对他甚是敬重,夫人那更不必说了。”常木仓的意思李茂明白,平卢方面没有田萁稳不住,而田萁的存在势必会引起苏卿的不快,苏卿在淄青有着庞大的家族利益,无论是谁坐镇平卢都免不了要触及,一山难容二虎,必须做出取舍。

    李茂点点头,道:“等她过来,我好好劝劝。”

    听说苏卿要进城,田萁执意要走,李茂道:“一家人总归要见面,你现在走,岂不是火上添油。”

    田萁道:“夫人是个有主见的人,若说不让我去了,你怎么跟她解释,只怕怎么解释都解释不清楚,倒不如一走了之。我走不走她都恨我,可别把你卷进来。”

    李茂劝不住她,只好放她去了。

    李茂上次领军在淄青时,苏卿避难在登州,军务繁忙来不及相见,后走的又十分匆忙,始终未来得及见苏卿一面,回辽东后,一直未能稳定,直到李纯猝死,李恒登基大赦天下,天下暂时无事,李茂在幽州又稳住了根脚,这才派人请苏卿过来。

    苏卿乘坐海船横海至辽东,换乘河船溯流而上至东州下船,在辽东的腹地走了一圈,拜会了薛戎夫妇,在辽东城与芩娘会合后,由郑孝章亲自护送至山海关,乘船横海,沿桑干河北上,至幽州城南弃船登陆。

    李茂封郡王后,苏卿受封曹国夫人,国夫人有自己的仪仗,这份仪仗在辽东又放大数倍,一路上礼仪隆重。

    幽州百姓闻听郡王妃到,倾城而出,沿途观看。苏卿对芩娘道:“官当大了,越发讲排场了,害的阖城百姓都不得安宁。”

    芩娘道:“只怕是幽州百姓自愿的,前几年总是打仗,辽东百姓怨恨他造他的反,这两年轻徭薄赋,吏治清明,百姓是真心拥护他。”

    苏卿道:“做官哪有不贪的,也就是大唐的百姓好糊弄。”

    李茂摆出全副仪仗迎接苏卿,数年未见,见面时不免有些生疏。好在这种场合需要的是端架子,礼数周全,无须太多的私人交流。

    此地距离幽州城尚有十里地,李茂为苏卿准备了一辆装饰奢华的马车,马车是新造的,里里外外簇新,苏卿看在眼里,倒还满意。不过她谢绝坐车,围屏里换了短衣,骑上一匹青灰色的契丹马,和夫君并辔进城。

    燕地风俗尚武,见郡王的夫人短衣骑马,英姿飒爽,顿时好感大增,一时欢呼雀跃,齐赞苏卿的美德。苏卿马上答礼,落落大方,更增众人的好感。

    李茂望了眼笑颜如花的苏卿,不觉深赞她的才智。忽然也就明白了田萁为何要急着走,常木仓为何建议他在两者之间尽快做出抉择,一山难容二虎,放任她们两个在一起,准得出大事!

    分别多年,夫妻之间已经有了些许隔阂,这隔阂因为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更是剪不断理还乱。

    李茂决心抽出相当的精力来消解这种隔阂,解决这些矛盾,第一步当然是得重新赢得苏卿的信任。重温旧情的第一步,是做丈夫的得把妻子当成他的唯一,正房夫人到了幽州,闲杂人等一律靠边站。

    兰儿、朱婉儿等一干人只得乖乖地迁出王府,另择宅邸居住,除了芩娘,任何人非传唤不得进入王府后宅半步。

    望着空荡荡的后宅,和内内外外的恭恭敬敬,苏卿满意了,一日酒宴时对李茂说:“院子空了,人少了,一点也不热闹,我这个做夫人的,理应是后宅之首,领着众姐妹热热闹闹过日子,为何忽然成了孤家寡人,是谁把我与姐妹们分割开的。”

    李茂对内宅总管说:“夫人说冷清,明日便把她们都接回来吧。”

    芩娘刚应了声:“是。”

    苏卿道:“何必明日,今日就去接,我亲自去接,免得诸姐妹们都怨我。”

    芩娘道:“尊卑之礼不可废,夫人在家里坐着便是,她们回来一个个过来行礼。”

    苏卿道:“可不敢坐着,人都说李太尉最是多情,后宅妻妾一律平等,家里有长幼无尊卑,我怎么敢坏这个规矩呢,我呀还是到门口迎接她们,免得人说我坏了规矩。”

    李茂暗中吩咐了一声,被遣散出去的众人便在后门前取齐,热热闹闹的一家子齐向苏卿见礼,苏卿答了礼,当着众人的面说:“幽州李太尉因为疏远了我,心里不安,就变着花样讨好我,我很感激他有这份心,可是这马屁实在是拍错了地方。我与诸位姐妹情同手足,一起患难过来的,岂能因为我来了,就要冷落你们。这把我当成什么了,幽州第一号的妒妇吗?”

    兰儿笑道:“他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夫人休要理他。”

    苏卿蘧然变色道:“这位是谁,怎敢在我面前编排郎君的不是?”

    兰儿讶然失色,芩娘一面为她求情,一面示意她赶紧谢罪,兰儿赶忙认了错。众人这才知苏卿的厉害,在她面前再不敢放肆谈笑。

    在幽州住了一个月,一日苏卿对李茂道:“专房之宠就到今日吧,我不是那种得理不让人的人,更不想你欠着我的情还不清落你埋怨,日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夫唱妇随。”

    李茂道:“夫人宽宏大度,倒显得我小家子气了。”

    苏卿道:“你不是小家子气,你是心里有话要对我说。”

    李茂笑道:“夫人明察秋毫,眼下正有件事要跟你商量。”

    苏卿道:“你不必说出来,我只说两件事,你若答应,一切都好商量。”

    李茂道:“请夫人明示。”

    苏卿道:“我任用的旧人三年之内一个都不须撤换,三年之后,你爱换谁我绝不过问。”

    李茂道:“夫人说的极是。”

    苏卿道:“这是第一件,第二件,我在哪她就不能在哪。你说一山不容二虎,我还就容不得她了。你答应不答应?”

    李茂道:“这又何苦呢?”

    苏卿道:“你只需回答我能不能答应。”

    李茂满脸堆笑:“自然答应,你才是正牌夫人嘛。”

    苏卿推开李茂伸来的爪子,冷笑道:“果然是官越大人越无情,你现在里里外外哪还有一点真的,真是虚伪到了骨子里。”

    李茂强抱住苏卿,笑道:“你说的对,我是虚伪到了骨子里,跟你这个霸道到骨子里的女人在一起,我不虚伪行吗?你自己说说看。”

    苏卿双手用力撑持着,尽力把身子向后仰,避免和李茂的口唇接触,怎奈李茂越来越用力,终让她无处可躲,她只能张嘴朝李茂啐了一口,这便笑道:“冤家,戏弄老娘够了么,放开你的狗爪子滚一边去。”

    李茂哈哈大笑,抱住妻子狂亲,他终于找到了一点做夫妻的感觉。

第587章 天马腾空终有日() 
时间是长庆元年上巳节,循例这日幽州各幕府和地方州县官吏放假一日,以便和家人团聚,李茂同时规定这一日官员之间不得相互馈赠和走动,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上巳节踏青是一种风俗,但对于成武郡王府来说,享受这项风俗并不容易,幽州城里城外可供踏青的地方很多,但到处都是人山人海,若郡王想与民同乐,结果可能是郡王乐而民不乐,因为王府卫队和地方保安局会将游人驱逐的干干净净,以确保郡王和家人的绝对安全。

    这自然不是李茂所希望的,因此鉴于出行可能给地方带来的巨大麻烦,李茂只允许众人出幽州西门,到城西的松林苑转了一转。松林苑本是一座军垦田庄,因这支军队的番号被撤销,队伍被改编,田庄因此移交给幽州地方,幽州地方将其拍卖,因水土不好,离兵营太近,竟无人肯接手,久而久之便荒废了,苏卿到幽州后出资购入,在庄内引水开塘,养鸡养鸭养鱼,弄的十分兴旺。

    这里人烟稀少,远离闹市,没有扰民之烦。出王府侧门通过一条僻静的小街出幽州西侧门便可到达。李茂携众妻妾、子女在庄中游乐一日,未时方回城,众人玩够了,也累了,各自散去,约定向晚时分再续家宴。

    李茂回到书房,护兵打水来,正泡脚,石空来报太原方面有信使到,有急件呈递,齐浩要求务必当面交给李茂。

    来的是齐浩兄长齐正的儿子齐岷,不过十来岁年纪,跟着叔叔历练,为人成熟干练,浑身透着一股精明劲儿。

    李茂示意将人带进来,对齐岷说道:“都是自己人,大家都不必拘礼,坐,喝茶。”齐岷未敢轻慢,行了礼,由贴身处取出一封密件,呈给石空,却不敢坐。

    石空请其落座,亲手奉上茶水,轻松自若地聊道:“元宵节才刚刚打过一场,怎么,又要拉家伙开战?”

    齐岷道:“小子离开太原时,情势已十分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说完喝茶,显然不愿意在李茂面前多谈太原的事。

    李茂看完密件,问齐岷:“朝廷诏令各镇销兵,河东各军都是什么态度?”

    齐岷道:“朝廷以天下太平无事,要各镇每年裁汰百分之八的军士,持之以恒达到削减兵额,减轻负担的目的。可对被裁汰的将士又无一语交代,地方本不愿意裁兵,也故意不做安排,因此军士怨气很大,那些被裁汰的军士贫无立锥之地,又没有谋生的手艺,又是吃粮惯了的不肯卖力气给别家,个个落魄,而今许多人啸聚山林,为匪为盗,官府也拿他们没办法。”

    “销兵之策”是李恒登基后采纳宰相萧俛、段文昌的建议推行的一项国策,以元和中兴,天下太平为由,要求各地藩镇削减兵额,以减轻度支财政负担,让利于百姓。兵马是各藩镇割据自雄的本钱,销兵之策无疑是触动了众人的根本,因此除了南方少数藩镇,各镇多阳奉阴违,故意将政策弊端放大。

    李茂深有感触道:“元和改成了长庆,新朝要有新气象,两位新宰相急着立功,就给陛下献了这么一条计谋,可苦了天下藩镇。而今各方都是阳奉阴违,明着奉诏而行,实际都在卖力挖坑,只是时机不到,谁都不愿意做出头鸟,可都怎么憋着总不是个事,早晚还是要酿出大乱子的。”

    齐岷道:“太尉所言极是,我这来的路上就遇到六股盗匪,一问都是被裁汰的河东军士,天下本无事,却被人撒了满地火种,真不知道朝中那两位相公是何居心。”

    石空笑道:“他们只是无能无才,好心办了坏事,能有何居心?”

    李茂道:“信我就不写了,你带口信回去:量力而行,以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我判断一两年内还不会有大乱子。”

    齐岷起身告辞,石空送出,命人带他去宁园拜见姑姑齐嫣。

    李茂把齐浩给他密件又看了一番,闭上眼睛琢磨了一阵子,然后点火烧了,一般来往密件都需要交给曾真存档,但部分特殊密件便是曾真也不宜过手,李茂看过之后便会亲手毁掉,这封密件就属于其中之一。

    一时苏卿派桃红来请李茂去赴家宴,李茂心里有事,但也不忍拂了众人的兴致,打起精神应付了一场,宴散,去向军府中堂,批阅了几分急件,与常木仓商议了几件大事,派蔡有才将胡南湘找了过来。

    胡南湘刚由归州调任度支局,还在熟悉业务,听闻李茂召唤,心里十分紧张,怕答非所问挨训斥,李茂待身边人一向苛严,打是谈不上,骂是家常便饭,对胡南湘这样的心腹亲信尤其严厉,每次都能骂的胡南湘满头大汗。

    不过今晚,李茂脾气格外的好,他甚至离座到门口迎了一下,不过胡南湘落座后仍旧有些紧张,李茂的脾气他太了解了,用秦墨的话说就是笑里藏刀,说着说着就翻脸了。

    问了两句闲话后,李茂忽然话锋一转:“本来孝章从淄青回来,我是想让他回辽东的,眼下看却要有所调整。辽东区的总管人选,你有什么意见?”

    原来是向自己征询意见,回答这样的问题,无须去揣摩他的心思,更不能顺着他的意思去回答,否则会被他骂作没脑子,一次两次,然后疏远,这个时候只须说出自己的见解,一般来说只要不太离谱,他都不会说什么,你的意见只供他参考,本来也就没有什么对错之分。

    胡南湘从容答道:“辽东是大帅的起家之地,幽州的后院,我们的大本营,万不容有失,虽说辽东屯有重兵,新罗、渤海暂时安宁,靺鞨、室韦也都还老实,但总管之选仍要以懂军事为第一,本来金道安是最佳人选,但因薛尚书之故,却不能再起用,我建议起用马和东为总管。”

    李茂道:“说说你的理由。”

    胡南湘道:“辽东尚不安稳,对外用兵频繁,周边有哥、勿、平壤两大战区三位都统,有新罗、渤海、靺鞨等强敌,将来还要打仗,辽东区需要支应四方,总管若不懂军事,实难胜任。马和东从淄青起就是大帅的部属,也是辽东的创世元勋之一,资历自然是够的,此番平定黄立、黄中兄弟内乱,是立下大功的,也算洗刷了过去的污点,他年纪大了,再无太多的追求,又是个很纯粹的军人,由他出任辽东区总管,我以为十分合适。”

    李茂道:“他带兵是把好手,不过治理地方还欠些火候。陈光道这个人怎么样?”

    胡南湘摇摇头:“辽东总管除了是两战区三都统的后勤总管,也暗含有监督的意思,陈光道资历不够,只怕未能服众。”

    李茂还是摇头,让胡南湘想想是否还有其他人选。

    胡南湘提出一个人选:王俭。

    李茂道:“据我所知,我的这位老兄打仗是把好手,当父母官也很一般。昔日他做营州刺史,有人告邻居偷了他家牛,告到州衙,他左右审问不出来,一怒之下,在门口支了口大锅,烧了两锅沸水,扬言要把撒谎者扔进去煮了,结果是什么,两个人立即都改了口,被告说他偷了牛,悄悄卖了,原告却说他家牛没丢。结果又弄成了一笔糊涂账。”

    胡南湘忙道:“若王统领出任辽东总管,我愿去协助他。你不是常说我治理地方还有点意思吗?”

    李茂道:“放着好好的财神爷你不做,跑去跟百姓刁民打交道,你脑子让驴踢了?”

    胡南湘道:“财神爷固然威风,却也不好当,八方都要钱,来钱的路子却又被各方大神把持着,实在是为难的很。”

    李茂讥笑道:“所以你就急流勇退了。”

    胡南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李茂道:“也罢,就遂了你的心愿,去辽东帮王总管一把,辽东是我们的福地,万不容有失。”当即任命胡南湘为辽东节度判官、辽州长史、辽东城兵马使、辽州保安军行军司马和第一师观察使,协助王俭坐镇辽东,支应四方。

    因为有苏卿的授权,打理海东社的崔谷很给面子,郑孝章淄青之行总算功德圆满,各方关系基本理顺,此番横海直奔幽州,本想觐见过后就会辽东做土皇帝,却没想到李茂改了主意,让他留在幽州,主持改革后的政务系统。

    这一来手中权力倍增数倍,地位也提升了一格,但郑孝章却只剩苦笑,伴君如伴虎,李茂就是幽州的君,伺候他一个人就已经勉为其难了,现在却又多了一头母老虎需要陪伴,这以后的小日子可怎么过哟。

    倒是李茂和他做了一番推心置腹的长谈,给了他坚定的信心。整个政务系统的核心是度支局,要害是个“钱”字,要想把政务系统抓起来,抓出彩,就得广开财源,以支定收。

    在李茂的强力支持下,郑孝章开始推行他的财政革新运动,这项改革从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幽州现在统辖十五州之地,地方很大,人很多,各种关系错综复杂,搞什么财政革新,那是注定要失败的。

    只有极少数人看到了此项改革背后的雄心和野心,一旦改革成功,幽州将脱引而出,绝尘而去,像一匹长了翅膀的天马,展翅冲向蓝天。

第588章 火烧天使() 
王守澄最终一字不易地准了萧俛拟就的诏书,选了飞龙副使周弘为使者,带着诏书一路去了恒州。

    王昱在节度使府大堂外听了宣旨,伏地颤抖,连说有罪,周弘见自己把一个十来岁的小儿吓得浑身哆嗦,难免觉得有些滑稽。想那数万成德的骄兵悍将,连朝廷都无法收服,又怎会真的向一个黄口小儿卑躬屈膝?

    果然他的眼睛刚刚移开就看到了一束刺人心寒的目光,那道目光来自一个叫王承苏的人,他虽跪在王昱的身后,却无疑是成德的真正主人。

    看得出王承苏对自己并不恭敬,周弘忽然恨上了这个不识相的家伙,即便是在长安城,自己这个飞龙副使也是响当当的一个人物,那些个尚书、侍郎、大将军、将军见了自己还要赔个笑脸,你一个小小的外镇牙将竟敢不买自己的账。

    周憋了一肚子气,代天询问王昱时的语气不觉加重了几分,骇的十岁小儿满头是汗,几乎晕厥过去,再偷眼看王承苏,脸气的通红,但碍于人多也不敢发作。

    周弘心里稍稍好受了一些,你跟我横,我就给你点眼色看看,今天是骂你主子,这叫敲山震虎,你再不识相,我就直接指着你的脸骂,叫你没脸,一个在被朝廷骂没脸的人,看你怎么在藩镇混?

    自当众抖了威风以后,周弘发现王承苏对自己的态度忽然变得恭敬起来,红脸变成了笑脸,腰杆也不像自己刚到恒州时挺的那么笔直,略略有些弯曲。在盛大的接风宴上,王承苏甚至还主动要求剑舞一场以助兴。

    周弘心里好笑,这个贱骨头,老娘不给你点颜色瞧瞧,你当我是吃素的。

    王承苏的前倨后恭,让很多人看不懂,众人揣测他这是为了顾全大局,毕竟恒州如今有把柄捏在朝廷手里,一旦翻脸闹将起来只能是自己吃亏,眼下还是以忍耐为要,对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皇使客气一点,哄着他别坏事,大丈夫能伸能屈,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种猜测很快得到了王承苏本人的回应,他逢人便说自己这是顾全大局,不跟周弘一般见识,否则依自己的暴脾气,早操起板刀将这个半男不女的货色一刀两断了。

    只有一个人冷眼旁观,看穿了他的心思。

    王庭凑一口咬定王承苏前倨后恭的真实用意不是他说的那么冠冕堂皇,这个睚眦必报又自以为聪明的蠢货一定会干出点让大众惊讶的事情。譬如,操起板刀将周弘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