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清-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璇悄悄的走到张大嘴巴仰慕的看着徐一凡一举一动地李星身边儿,拧了自己哥哥一下:“看傻了啊?”

    李星吸口凉气儿:“痛痛痛痛!”又不好和妹子发脾气,低声解释:“瞧瞧徐大人的风采,真是咱们华人一流的人物。到哪儿一席话儿都说得风生水起,大家心头都是热烘烘的。瞧他那些随员,听说都是徐大人一手训练出来的学兵,瞧那做派……我们在南洋,哪里能看到这样的英雄人物?妹子,我这次是下定了决心,跟着徐大人回去,做救国地事业!”

    李璇一笑,精致到了极处的脸颊上就是一个浅浅的酒窝儿:“你会什么?”

    李星理直气壮:“机器我懂,做生意我也懂,身体又棒,家族打小儿地培养。我在徐大人身边儿,做个帐房总没什么问题吧?上阵打仗,我也不怕。”

    李璇撇撇小嘴,眼神一转,身边几个一直偷眼瞧过来的青年就是一种晕眩的感觉。她轻轻的道:“我觉着他也没什么了不起……爹说啦。咱们这次做得挺好,就是要坚持下去,他支持咱们。绝不向这些土著低头……爹还说,很欣慰你有这样的志气儿呢。比其他堂哥表哥强。”

    李星激动得脸涨得通红,只是用力点头。李璇又推推他:“我走啦!爹说爷爷发我的脾气呢,这些日子要我老实在家呆着……不过说不定,我一不小心就溜出来了。你可不许大嘴巴哦!”她又瞧了瞧徐一凡,再看看李星:“光会说好听的话儿,又有什么用?连杆枪都不敢卖给咱们!”

    ~~~~~~~~~~~~~~~~~~~~~~~~~~~~~~~~~~~~~~~~

    领事馆内,楚万里和李云纵守在徐一凡寓所的门口,都不敢离开半步。徐一凡白天一路宣抚回来之后,就守在房间里面儿写东西。

    李云纵沉默的站得笔直,楚万里却是一溜三道弯儿的站姿,在那里眉飞色舞的和李云纵低声吹嘘:“我现在才知道,洋婆子和咱们中华男子生出来的丫头,那个叫倾国倾城啊!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儿,反正一见着了,魂儿就不是自个儿的了。什么时候咱们也整个洋婆子啥的?我就不明白了,这世上还有骡子比马还漂亮的道理?”

    门轻轻一响,楚万里赶紧住嘴。却是杜鹃端着一砚台地废墨出来。

    楚万里笑道:“杜姑娘。大人还没写完东西来着?”

    杜鹃在徐一凡面前羞怯,对陌生人却大有野性。自己也觉着是小主母一个了。楚万里嬉皮笑脸的样子,总觉着有点儿不适应。轻轻哼了一声儿:“我哪儿知道?你自己问老爷去!”

    说着就下楼去了,楚万里吐吐舌头。就听见里面传来了徐一凡的声气儿:“都进来!”

    两人对望一眼,推门走了进去,就看见徐一凡在那里揉着自己的腕子。徐一凡先将一叠稿子递给了楚万里:“去致远那儿,让邓大人带着你,在港口水电报房,一字儿一字儿的发清楚了。一份给北洋,同时转报总理衙门的。一份是转发给咱们练兵衙门唐委员的……”

    楚万里还是笑:“这么多!一个字儿快两毫子的洋。又得掏多少腰包儿?”

    徐一凡拿自己这个手下也没办法,大事儿楚万里灵醒着呢。绝不让他担心。可是小事儿总有点儿嬉皮笑脸。他胎里带出来的脾气,有时真怀疑那份诛杀旗人的折子。其实是李云纵写地。但是潜意识里,他还是高看楚万里的灵活一眼。这僵化地官僚体系里面,出这么个人才,真是运气。

    他没好气的看了楚万里一眼:“多地那份是发给唐委员的!一字儿一字儿盯着,别发错了!”

    楚万里扫了一眼:“像是一篇文章啊……”徐一凡点点头,疲倦的朝椅背上面一靠:“唐绍仪来电报了,报馆已经在上海办了起来。这篇文章。就当是开篇吧。不知道我特特请的那位主笔,会把这篇文章润色成什么样儿?我现在,可是要借重他清流的名声儿来着……”

    楚万里神色淡淡的:“是不是学洋人借重舆论的法子?”

    徐一凡讶异地看着他,这小子还真不白给!他点点头:“就是要让大清识字儿的人,都知道这里发生的是什么事儿!”

    楚万里一笑,平胸行了一个军礼就要出门。突然回头又道:“大人,是不是咱们也准备点儿军械,存在领事馆里?致远上面有水兵用的洋枪。我觉着咱们还是备上几十杆为好……”

    徐一凡心里一动:“运得进来么?”

    楚万里笑笑:“交给我吧!包不给那些傻洋人知道!”

    他夸下海口,徐一凡居然也相信,笑骂道:“滚蛋!”楚万里领命滚蛋而去。

    李云纵却一直站得笔直,一直不动声色的听着。仿佛徐一凡随时一个命令给他,他就随时豁出命去做。

    徐一凡交给他一份拜帖:“送给泗水有木堂李家,我明日前去拜访,给他们陈说厉害。顺便化缘来着……不要多事,不要生事,可明白了?”

    李云纵行礼接过拜帖,转身就走。到了门口,突然也转身过来,迟疑了一下。才低声道:“大人,您决定冒难处理此事,属下衷心敬佩。咱们学兵弟兄,也无一不是愿意追随大人效死。咱们觉得,跟着大人,也许真的是不一样儿地。”

    徐一凡一怔,微笑道:“难道你曾经怀疑过我么?”

    李云纵想了想,静静的道:“从来没有。”

    棋子都是布下去了啊,不知道随后的一切,会不会如自己所料?

    ~~~~~~~~~~~~~~~~~~~~~~~~~~~~~~~~~~~~~~~~

    在这座夜色渐渐笼罩地南洋城市的另外一边。德坦恩中校提着手杖,快步的走进了泗水警察局当中。

    一位白人高级警官早就在等候着他,两人只是一拉手,并不寒暄,就奔里面而去。

    看着总督副官到来,经过的警察都是敬礼。那些土著的警员看见洋大人经过。都是大气儿也不敢喘一口的屏息立正。

    而这些儿,德坦恩中校正眼儿也没看一下。

    两人一前一后的一直走到一处房间之内,那高级警官当先进去。顿时屋子里面几个人都跟弹簧一样跳了起来。

    等候两位洋大人都是当地土著,个个头发脏兮兮的卷着,打着赤脚。恭敬了看着他们。

    德坦恩迈进来一步,又赶紧退了出去,掏出一张手绢儿捂住鼻子才再度入内。听着那白人警官介绍:“这有码头土著工人的领袖,还有城区扒手头子,甚至还有爪哇土著轻步兵部队的人选……”听着介绍到了土著轻步兵,一个壮实一些的家伙赶紧站得笔直。

    德坦恩在手绢儿后面皱着眉头:“都准备好了?几天之后的事情,不会耽误吧?我要随时向总督大人汇报的!”

    白人警官笑笑:“阁下,这不过是一场土著和华人之间最普通的骚乱罢了。我们会随时监视他们的动向,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

    德坦恩厌恶的摆了摆手儿:“不要监视,不要控制!”

    白人警官一怔。德坦恩冷冷的道:“你难道没有听过那个家伙在华人当中的煽动么?每经过一天,也许将来华人就要难控制一天。总督大人的意见,不要控制。引起最大的骚乱,让华人明白,他们谁也指望不上,只有服从我们的统治!这是赋予我们白人的天赋权力!”

    ( )

第二十六章 南洋青年会

    光绪十九年,三月一日。天气依然晴朗。

    徐一凡坐在马车里,支着额头,心思沉沉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马车里面,只有一个强打精神的曹天恩曹领事,这些日子徐一凡在这儿上窜下跳,曹领事提心吊胆之余,只有将鸦片烟抽得更多。加倍的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今儿徐一凡要拜访有木堂李家。他没法儿只能跟着,坐在徐一凡对面儿,只是一阵阵儿的按捺着自己的哈欠。不时的掐自己一下儿大腿肉,好打起点儿精神来。

    车窗外面,章渝控驭着马车。这管家,除了阴沉和来历模糊,心思难测之外。实在是一个万能的管事儿。对他,实在没什么可挑剔的。

    十八人组成的学兵钦差委员仪仗队伍,森然的在马车左右。都骑着车马行租来的走马。顶着大太阳还保持着军容。到南洋这些日子,这些学兵们也是成了千万侨胞瞩目的中心,这种荣誉感和自豪感,甚至是作为民族武力对自己同胞的守护责任感,都是异乎寻常的高涨。

    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也互相之间以徐大人的新式军官团自诩。对这些基本班底儿的磨练,也是徐一凡坚持在南洋风潮当中挺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是这场风潮,到底将到什么地方儿为止?

    在徐一凡记忆当中,历史当中并没有记载着一**三年,在南洋爪哇一带有着规模巨大的骚乱爆发。小小的暴动,那是常事儿。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他也有信心能平下来。毕竟他还有一个可以用作交涉地头衔,有两艘铁甲大舰的全力支撑。

    如果一切如他所料,在这样的风潮中极力表现,那么他就反而能借着自己一直出力宣抚,甚至往来交涉的姿态。获取南洋的民心,甚至这些巨大世家也说不定能转换态度,全力支撑他这么一个能出力维护他们整体利益的钦差委员。

    只是,历史已经改变了啊……他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卷动了不少人的命运。改变了不少历史事实。至少1893年谭嗣同本来还应该安安稳稳继续他读书游幕的生涯。清朝不会委一个二百五道台宣抚南洋,致远来远,已经应该在到新加坡的海路上!

    这南洋的风潮。也会不会因为自己而改变呢?

    这是他思前想后,推定自己一路作为来。唯一担心,也唯一觉得不在全盘掌握当中地事儿!

    只是。多想也无益啦。他刻意的重重甩甩脑袋,眼光投向了车窗之外。车子已经出了泗水地市区,直奔郊外。到处都是稻浪翻滚的水田,戴着斗笠地农夫们在田间穿梭,就像金黄色的海面上缓缓而过的圆形小船。更远处是密密的胶林,满眼之处,都是各种各样饱满到了极处的颜色。向另一边望去。又是碧蓝的泗水海面,海鸥上下盘旋,一艘艘小小的船影由小变大,拖出地烟气儿点缀着澄碧的天幕上。这些船将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出产输送到世界各地。橡胶,铜矿,银矿。稻米,热带海产……成千上万的商船在这里经过,数十万勤劳的华人在这里发家致富。这里实在是一个太过于富饶的地方。这里本来应该按照地缘政治。成为大陆巨大帝国地势力圈。可是在后世,偏偏又成为了扼住大陆国家咽喉的岛群!

    这些儿,应该是要得到改变的。至少让南洋地华人和大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处,成为命运的共同体。这就是他现在正在做,也必须做好的事儿!

    车马队伍,远远的已经看到了有木堂李宅的深远宅院。几乎将一个月牙状海滩完全占满。海滩外面,还用水泥浇铸了两条侧交的私家防波堤。这中式的宅院,深广得都看不清楚全貌,只是觉得黑压压的一片儿。院子当中最醒目的就是一个高大的钟楼。到了夜间,估计还能起警戒瞭望的作用。一条宽敞的便道,蜿蜒着直通向宅子的大门。道中还横着三座牌坊,第一座牌坊上面几个鎏金大字儿“南洋孝义第”落款儿居然是前淮军重臣,李鸿章心腹,已经故去的做到过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刘铭传!

    李家富贵,仅仅看这牌坊,就已经知道一二。牌坊入口,早就有一堆人衣帽整齐的恭候。看着这些人物,人人都穿着补服,凉帽上面的顶子,不是红的就是碧蓝的。都是在朝廷捐有官衔儿。一个舞狮队伍,白衣招扎,架着狮头也在那儿候着。班锣班鼓上了清漆,阳光一照,耀眼生光。大串大串的鞭炮挂在叉杆上面儿。粗粗的香头拿着下人手上,就等着点燃。

    徐一凡车马队伍才出现在他们眼前,顿时一声儿令下。锣鼓敲打起来,鞭炮也噼里啪啦的炸响。狮子生猛的舞了起来,门口恭候着的人们。都堆笑拱起了手。

    到了李家这种地方,迎接的人光看顶子也有道台的班儿。徐一凡一点儿也不拿大。远远儿的就下了马车,堆笑拱手一路迎了过来。就见一个中年人快步的从人堆当中走出,一个长揖到地:“在下李家长子李大仁,代表父亲和四宗堂数万父老,恭迎钦差委员徐大人!”

    徐一凡赶紧将他搀乎起来,瞧瞧这位李大仁,顶子是红的。面相也很憨厚,眼神儿里也透出一丝精明。像是一家长子那个气度。没想到自己居然还请不动那位李老爷子来迎接一下儿……他不动声色的只是微笑:“老哥,咱们正是同班,还弄这个礼儿来干什么?我这是晚辈来拜门儿,当得起这仪式么?走,里面儿说话儿!”

    徐一凡出人意料的和蔼让李大仁顿时大起好感,但是虽然捐着了大清的道台。这些南洋世家子弟。对于官场揖让进退儿也实在不精通。他们这些南洋世家子弟,都是打小儿就送到店铺锻炼,有地还要去割胶种田。一边干活儿一边读书,没有国内世家子弟那些浮华气象。当下也只是憨憨一笑,肃然揖客。

    鞭炮齐鸣当中,几个穿着短衫的汉子,早抬过来肩舆。请徐一凡曹天恩上了二人抬,一路前行。

    南洋世家的富贵,国内官宦门第都很难追及!这是徐一凡过来的心理。国内世家,少有三代。因为宦场风吹草动。往往就是一家败落。而且培养子弟,也是想书香传家。至少耕读不废。就算当官儿积攒了一些造孽钱。后代不善经营,就是很快败落。而南洋世家。多是七八代,上百年的积累下来!培养子弟,也少有一门心思让他们进官场的打算,都是踏踏实实的做生意,积累产业。这样下来,这李家气象,就是绝对的惊人!

    一路上徐一凡都有点儿目迷五彩。各色各样风格的建筑,在不同的庭院里一处套着一处。草坪星星点点,各种各样地奇花异草镶嵌其中,穿着白色热带服装,戴着斗笠的工友到处都是,正不知道有多少。各处宅子里面人头闪动。都是服务地下人。除了这些,当时这个年代,所有的。所能想到地洋玩意儿也到处都是。连花园小径,都有专门的铸铁煤气灯柱照耀。

    百年世家,名不虚传。

    一路来到了大堂之前,大堂四周,都是白色的百叶窗。几个丫头在擦着窗棂。两人才下了肩舆,就看见两个下女扶着一个老者出来。正是李家家主李远富。他今儿也是一身清朝官场打扮,顶着红顶子,后面儿还有一根翠生生的双眼花翎。宛然就是一副大官儿气象。看着徐一凡那他们落地,顿时在门口就是一个长揖。老头子大概这辈子也没笑得这个客气过。

    “恭迎母国钦使大人!”

    ~~~~~~~~~~~~~~~~~~~~~~~~~~~~~~~~~~~~~~~~~

    就在徐一凡拜会李家的时候儿,一群华侨青年也聚集在培智学校当中。学校的大讲堂窗户都关上了,大讲堂里面儿又闷又热。几盏马灯挂着,更增添了这里面儿的温度。

    比气温还要高地,是聚集在这里面儿的华侨青年们的热情。

    一个个青年走上讲台,慷慨陈词。其中有世家受过良好教育的子弟,也有一边割胶种田,一边读书的清寒子弟,有小店员,有成年在海上的青年水手儿。还有些才和家族迁到南洋未久,说话做派都和这里土生华侨不同地青年。

    大家翻来覆去,就是这几个话题儿。有徐大人还有致来两大兵船给他们撑腰。是不是做一些事儿,来发泄他们过去日子受的欺负委屈!游行示威都是可以考虑的方式。有地激进胆大一些儿的,更是提议武装起来,建立自卫团!

    任何时候,青年们的热血都是澎湃,有时候儿也显着盲目一些儿的。

    不过也是因为有太久太久的时间,没有这么一个人物深入到他们当中,支持他们,宣慰他们,给他们指出一条道路。

    南洋华人的自强道路,必须依靠着祖国的强大!

    李星在沸腾的声音当中,脸涨得通红的走上讲台,开口声儿就是极大:“咱们就是要团结起来,要组织起来。象徐大人说着的那样,尽咱们自个儿的心力。将南洋局面维持好,尽力支援国内,让国家也变强起来!”

    底下轰的一声儿,都是在拍拳打掌的热闹。李星妹子李璇也偷偷儿的溜了出来,和几个女伴坐在后面。虽然不少青年的目光不住的向这里投过来。看着李璇也香汗滴滴的小脸儿。但是对这样光彩照人的天使,这些华人青年似乎都有个默契。既然自个儿没这个底气儿去追求,大家就谁都不要去亵渎了这天使。大家都瞧着就好。

    所以李璇和几个女伴坐在这儿,倒也安静得很。离那些汗臭味道远了不少。她拿着手绢儿擦汗,看着自己这个过继来的哥哥捏着拳头激动。嘟着小嘴在那儿思量:“那年轻的大官儿。怎么又那么个本事?不过跑了几个地方,哥哥他们就跟快疯着了似地。我瞧着,也没什么出奇哪?”

    李星才不知道他妹子的心思,在上面神色严肃的一字字儿的道:“我决定了,徐大人走。我也跟着走。去做一番大事业!徐大人在这儿期间,我们都要将爪哇整个的华人社会团结起来,从此大家心望一处使,劲儿朝一处用!咱们不能再是分散在各个华校的护校队了。咱们青年,首先要捏在一处!要保华校,要强国。咱们必须要跟一个人一样!南洋华社的未来。还不是瞧着咱们年轻人?我提议,咱们结拜!立个誓言。命也能豁出去!愿意干的,从此就是兄弟。不愿意干的,请走!”

    底下一片叫好的声音,也有人不满地扯开了嗓门儿:“还是说说咱们现在该怎么干吧!结拜起来,立了咱们青年的堂口。结果还是耗子一样儿地等着人家欺负上门儿,那有什么用!”

    李星冲着喊过来的声音也吼了回去:“咱们当然要干!华社青年联合起来。游行示威,向爪哇省总督陈情,递上请愿书。开放华校禁令。惩治以前地暴徒凶手。这几天就组织起来!咱们华社青年组合的名义我都想好了,就叫南洋兄弟会!大家一个头磕在地上,从今天开始,立刻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