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清-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隆一声,玉澜堂内书房的书案倒在了地上。吓得周围低头侍立地太监宫女们一下趴在了地上。

    几个帝党大臣,更是头也不敢抬。

    才推倒了自己书案的光绪呆呆的站在那里,就听见哭声从伏在前面的帝党大臣文廷式那里响了起来。

    “皇上。皇上……都是底下人无能,您要撑住…………”

    文廷式是光绪年间有名的状元翰林,也算朝中清流一个得人望的人物。当初帝后两党借着朝鲜徐一凡斗法,帝党失利,让上折子鼓风潮的文状元充军到新疆。磨蹭半年还没收拾完动身。甲午战起。灰溜溜地帝党咸鱼翻身。文大状元一下又得了重用。近几日光绪才力排众议,让文廷式进军机学习行走。帮翁老头子分担一点儿。谁知道才进军机,第一时间得到的,却是辽南败报!

    驻锦州府盛京副都统长顺飞电朝廷,田庄台一线辽南大营十七日一战,全线崩溃。丰升阿先退至锦州,宋庆,依克唐阿也依次败退。大群败兵,蜂退至辽西走廊。杂乱不堪,器械全无,毫无约束,更有蜂抢民间财物诸事。虽然还无确保,但败兵风传田庄台惨败已为确事。丰升阿在锦州外扎营,不进城言事,情状若有所待。

    据长顺风闻,田庄台一役,丧师数万,败兵全无所恃,现锦州已经闭城准备死守,伏请光绪速发援救之师!

    “败了?败了?”

    光绪只是喃喃自语。底下大臣看着他们的圣君这么一副惨切模样儿,都呜咽出声。他们实在想不明白,圣君在上,权一时操于正人之手。调重兵于此,更激发将备忠义血性,怎么就会败了?就算丰升阿真如传言那种先跑,宋庆和依克唐阿也有五万人上下,怎么就对付不了二万日本兵?

    难道这种危局,就是他们,也根本无力回天?这大清,到底错在什么地方了?

    “丰升阿该死!皇上,速发旨意,将他军前正法!这样还能鼓一下军心士气,事情还有可为!”

    既然找不到自个儿的毛病,清流们自然就要找替罪羊了。逃跑的丰升阿正是现成。开口说一句借脑袋用用,也花不了多少口水。

    几个大臣纷纷附和,但一个个脸色都不好看。大沽人家说上来就上来。现在辽西敞开了,这京师也是不稳,身家性命计,是不是找个什么由头先溜走?反正咸丰爷都先一溜烟过,大家这个时候溜,也不过是有样学样。

    看着文廷式抽咽得动情,几个大臣附和得言不由衷。光绪只觉得浑身冰冷。

    他从来就没跳出过老佛爷的手掌心啊…………

    辽南战事。是他一手主持,却败成如此,也许转眼之间,老佛爷就要名正言顺的出来收拾局面了罢…………

    李鸿章的兵队正从山东抽调过来勤王,在大沽有警之后加强京师守备。这些兵一到。慈禧动起手来更百无禁忌,也许淮军入卫之时,就是他要下诏罪己,恭请老佛爷再度垂帘的日子!

    这李鸿章的兵还能回去么?当初是大家定下来地章程,京师要有兵保卫。如果辽南战胜,就算这些兵过来,他地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别人下手不得。可是现在辽南失利,这些兵队,却变成了老佛爷的泰山之靠!

    光绪一时觉得意兴阑珊,他是操切的性子。权在手的时候鲁莽,情势不对却极容易心灰意冷。当下摆摆手就想回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他不过也是慈禧捧上来的!

    看着光绪转身,文廷式抬头急切的就大喊了一声:“皇上!”

    光绪回头,弯着瘦弱的脊背,苦笑道:“还怎么?你们商量着办吧,朕想好好歇一会儿。累得慌…………”

    玉澜堂外,突然响起了翁同禾地声音:“天下如此扰攘,皇上怎么能歇得?”

    几个人都是一怔,就看见翁同禾大步走了进来。老头子两眼全是血丝,脸上神色阴沉沉的,竟然还有一丝病态地潮红。这些日子以来,翁同禾到光绪这儿,都是一概免通传。光绪瞧见他就觉得高兴,今儿却只是又苦笑了一下:“算了吧,闷得很。朕想喘口气儿…………”

    翁同禾一丝不苟的拜下,直起腰起来大声道:“皇上,山东飞电而来,十七日,日军约两万。已经在荣成湾上陆。兵锋直指威海卫!”

    几个大臣大哗,这又是一个天大的坏消息!京师北面门户。已经被日军踹开,南面门口,日军又探进头来!当初大臣们多少还有点指望,徐一凡还在朝回赶,他那名声在那儿,好歹也收拾过几万鬼子,说不定还能稳住辽南局势。打赢是不指望了,稍微挽回点面子,皇上也好下台,也好求和。现在山东日军又开始上陆,就算徐一凡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啊!

    这小日本儿真是地,生生把人望绝路逼做什么?

    大清,看来这场战事,是败定啦!

    光绪却神色动也不动,还是那副惨白,淡淡一笑:“知道了,你们商量着办。”

    翁同禾却不客气,一下站起来就要拦住光绪。今儿老头子举止都显得有些浮躁,眼睛瞪得大大的,精光四射,让人不敢逼视。他朝着底下几个大臣一摆手,大家都不知道翁老头子今儿犯了什么痰气儿,觉得和自己不相干地赶紧磕个头退下。只有文廷式文大状元直挺挺地跪在那儿,就当没看见。翁同禾看他那个样子,只是微微点头,也不理会。

    “老师,您想怎么着啊…………朕实在累了,乏了。这天下,还是老佛爷收拾吧……”

    光绪喃喃自语,躲闪着翁同禾的眼光。而老头子却脸上潮红地色彩越泛越深。到了这个地步,光绪还有退路。他翁同禾却是绝无退路!一天前天下第一大臣的位置还在向他招手,一天后却是惨败地消息传到。其他人老头子不知道,慈禧定然是恨绝他了!

    既然退后一步,都不知道死所在哪儿,这个时候,唯有挣扎着死中求生。他镇定的转了一圈,将太监宫女都打发了出去,还仔细的看了看,确定周遭无人,才用低而阴冷的声音咬牙道:“皇上,日军在山东上陆。赶紧将抽调出来到京师入卫的淮军兵队,再回原防!至于京师空虚,密调徐一凡的禁卫军,潜越辽西,入卫京师!”

    一语既出,震得光绪身子都是一抖。跪在那里的文廷式也瞪大了眼睛,几欲晕倒。

    帝党一直在对徐一凡示好。潜意识中也将他当作可以依靠的力量。这调徐一凡入卫京师,而不让李鸿章带兵队来北京,背后的潜台词,不问可知!

    没想到翁同禾竟然敢疯狂若此!

    光绪腿一软,就坐在了身边一把椅子上。文廷式猛地站了起来。低声切齿道:“翁大人,你疯了!”

    翁同禾回头,脸上肌肉都抽搐在一起:“难道你要看着圣君幽闭,小人再度当道,才肯甘

    “李鸿章调回去也就罢了,毕竟日军上陆,回返山东。名正言顺。徐一凡现在在哪里,你怎么能找得到他?这消息来往传递,时间耽搁不说,万一泄密,该当如何是好?”

    “我和徐一凡地拜兄谭嗣同早有电报往来,他也是一位心怀忠义之士!这主意,就是他出的!徐一凡动向,这谭嗣同尽知,按照他的推算,最多明日。徐一凡就要进辽阳城了!用谭嗣同密本直发辽阳电报局,他是钦差大臣,奉天将军,还怕收不到?圣上吁请他入卫京师,有什么不成?”

    “辽西还有大军在,徐一凡怎么越过他们,直入京师?要是那边知道,会不让大军挡着他?”

    “辽西一帮败兵,还想挡住徐一凡的万余精锐之师?他间道而动,越过辽西。以他当初五天八百里定汉城的速度。比谁都早到京师,到时候,大局就定了!”

    “万一消息走漏,皇上就在北京城!你置圣上于何地?这等变起京门,史书斑斑有载。哪个朝代。有好下场了?”“难道你就看着我皇上被幽闭,我等清流被禁锢…………皇上是老佛爷挑出来的。再挑一个,又有何难?同治爷驾崩如此之早,难道无因?”

    这句话说得是如此之放肆,若不是翁同禾心境大起大落,对来日恐惧万分地情况下,打死他也说不出来!这一句话也是如此之有力量,震得文廷式腿一软又跪在了地上,震得光绪大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翁同禾凛然的站在那里,冷冷道:“事急矣,非放胆不足以成事!”

    玉澜堂内安静了半晌,最后才传出了光绪似哭非哭的声音:“朕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言罢他已经掩面,踉踉跄跄的奔回了自己地内室。巨大地压力,让他那干瘦的身板在这一刻仿佛就要折断一般。

    文廷式却抬头看着屋顶,似乎要看穿屋梁一直望到天上。仿佛想从天上找到一个答案。大敌当前,辽南惨败,山东又有惨败的迹象。大清打一仗败一仗,帝后两党,却还如此纠缠不清,文大状元脑子里面转来转去,最后只是一声惨嚎:“想做忠臣,为什么这么难?”

    “大人,辽阳就在眼前,最多四个钟点,我们大队就能入城休息!”

    溥仰带着马,在一个小土丘下面团团转圈。在他身边,大队大队的步兵、骑兵、炮兵正在滚滚通过。大家都在不做声地行军,苍龙旗帜在队伍前后飘扬舞动。过了摩天岭,就是辽中平原了,人烟渐渐稠密。道左道右,零零星星地全是百姓在呆呆的看着这支虎贲。

    溥仰向他回报,徐一凡去立马在高处,只是向着西南面看。

    夏风掠过,隐隐就带来一片金戈杀伐地声音。

    “来不及了么?”

    历史是如此沉重,凭借一个人的力量,难道真的是如此难以撬动?

    算了,只要问心无愧就好。这场战事,自己求的也就是问心无愧四个字而已…………不能憋着捣这个煌煌大清的乱,真郁闷得慌。还是那句话,不冲着大清,还冲着祖宗呢。老子这个立志当曹操的人都不给你们捣乱了,就拜托你们自己少捣点儿乱子吧…………

    他突然自失的一笑,一打马,健马顿时长嘶着冲下土丘,融入了不可阻挡的禁卫军洪流当中。

    “禁卫军,进辽阳!”

    ( )

第六十四章 天公无语对枯棋(中)

    公元一**四年九月下旬,一直僵持的中日甲午战事,似乎终于到了分出胜负的时候。

    清军辽南大营被摧垮,而日本征清第三军在荣成湾上陆顺利,已经拿下荣成县城,兵锋逼近威海卫,即将展开围攻。清廷辛苦筹集的两支重兵,都或不能战,或已经危若累卵。局势之危殆,似乎已经是不可挽回!

    辽阳。

    在大清辽南诸军缓慢集结于田庄台一线之后,辽阳就作为后勤粮台之一使用。辽南诸军七万,光是人吃的粮食,马吃的草料就是天文数字,士兵的军饷可以欠着,可是不能不吃东西。还好这些粮食都可以就地征发,辽中平原本来就是一个大粮仓。前奉天将军增琪虽然在军事布署上没少给宋庆、依克唐阿他们捣乱这也是赌气,堂堂奉天将军,居然连一个钦差的头衔都没拿到!可是在朝前线转运粮食还是不遗余力的。七万大军没吃的,垮下来,还是他的地头遭殃。

    辽阳一地,这些日子都是人喊马嘶,几万民夫征集起来,还有几百辆大车,几千辆手推的太平车,几千的骡马骆驼…………整日价人来人往,流水般的没有停歇的时候儿。九月十七日一战,炮声隐隐远震辽阳,到了晚上,先有到前线送粮的民夫溃了下来,纷纷传言田庄台一带,七万人给小鬼子打哗啦了,不知道死了多少!

    一开始当地驻守的一些队子,还有负责转运粮饷的官吏还强自镇定,不过也有不少人也已经望风先逃。等到第二天,大队大队的败兵涌了过来田庄台一败,清军四下逃散,有的退往辽西走廊锦州一带,有的可就朝辽中跑了。这些家伙比朝辽西跑的还要不堪。退到辽西,背后就是山海关,就是北京城,朝廷肯定还要逼他们打仗挡着鬼子地兵锋。朝辽阳这一带跑,辽中腹地大得很。他们练营又没有守土的责任,鬼子一来可以撒着欢的继续逃,谁还能挡着!

    这些败兵以淮军总兵赵怀业为首,不少营头混杂在一处。他们这一溃下来,地方守官,粮台官员这下知道真的大事不好,谁也不知道鬼子会不会追到辽阳过来!这些守土有责的官吏,旗营拔腿就是一溜烟。辽阳一地。乱纷纷地都是溃兵,地方可就遭了大殃。民夫给强拖着随军转运军火,骡马被强抢,甚至还有破门而入地方百姓家中抢夺掳掠的事情发生。不少屯粮的地方更升腾起烟火,一片兵慌马乱的景象。

    这种乱象,一直持续到当日下午,一支穿着西洋式军装。打着苍龙旗帜的铁流开入辽阳城。这支无头无尾的大军,在队伍前面飘扬的除了苍龙军旗,更有四个大字,徐一凡到!

    遭逢兵灾的辽阳百姓,顿时口口相传,是海东徐大帅地队伍,是禁卫军回援国内了!当地汉民如望云霓,当地旗民却是心态复杂,他们既也盼望着有人来坐镇,稳住这一片乱象。但是对这个以汉人身份出任奉天将军的人物,也有些不托底儿。汉人当了奉天将军,咱们旗人的月银旗地,可还有没有了哇?

    这支大军和大家见惯的清军是截然不同的气象,士兵光头没有辫子,结实而整齐,队列严整,只是滚滚向前。军官年轻而剽悍,骑在马上,下巴都快扬到了天上。精悍得刺得人眼睛疼。这支军队更从上到下,都有一种百战归来,而且是百战百胜才打造出来的骄傲昂扬的气概。队伍开进过来,卷起地是满天的烟尘。带来的也是满天的杀气腾腾!

    随着禁卫军的开进辽阳,一道命令传下来。参谋本部军法处会同派出官兵。顿时就收拢了已经有点不可收拾的乱局。雪亮的刺刀下,一队队溃兵被集中起来。送到了辽阳城内文庙外的广场集中,不管官兵,不听招呼的就枪托招呼。有些营混子还想强项,都被拖出就地正法。禁卫军的老兵,刺刀下面多少都穿倒了几条性命,有朝鲜人,有日本人,现在再加上这些兵痞。不光光是对士兵,就连溃兵地军官,凡是公然抢掠的,为非作歹的,焚烧仓库的,全部拖出来,打掉帽子就一刀剁下去,不少人头高高挂起,熟悉的人认得出来,从副将参将,到游击都司,全都在那里示众!

    捧着红色大令的骑兵往来穿梭,大声传达着军法处的一个个命令。

    “就地正法!”

    “就地正法!”

    徐一凡的禁卫军一入辽阳,就开始乱世用重典,不仅杂乱的溃军给镇慑得服服帖帖,就连受惠的辽阳百姓,转运物资粮饷地民夫,都给吓得大气儿不敢喘一

    溃军的几个统带,以总兵赵怀业为首,缩在旗营临时大帐,登上箭楼望远,就看见黄色的兵队轰轰的卷入城中,还有那副杀气腾腾的模样,当然也少不了看到队伍前后飘扬地那张牙舞爪地苍龙旗帜,这支军队绝不是现阶段大清自己能养训出来的!

    赵怀业回首长叹:“禁卫军回来啦,这当年地二百五不光光成了奉天将军,还成了杀人魔王!一路杀回来,这条路是血铺成的!小鬼子碰到了对手,咱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底下还有一个副将营官充硬汉:“咱们的兵,他怎么就动手乱杀?还有王法没有?咱们归他节制,营务可是咱们自己整肃!”

    赵怀业指着那支仍然在整齐卷进的队伍:“你能和他讲道理?赶紧准备跪接大帅吧!他一杀回来,辽东就是一场腥风血雨!以前我还不信,今日瞧见,才不能不服气。这是魔星下凡哪!大家收拾收拾,准备请罪吧!”

    一进辽阳就扮了黑脸的徐一凡,并没有将自己大帐设在城内。而是设在了太子河边努尔哈赤当年筑起的充作宫室的新城之内。

    这座宫室,当年就是建州女真初得辽阳时的宫禁,后来女真迁都沈阳,又进而入关定鼎天下。这处新城,仍然被后来官府小心保存,作为满清所谓龙兴之地的宝地。辽阳本来就是小城,到了光绪年间,也不过是县的规模。这座简陋地新城宫室。却一直由奉天将军派人洒扫保养,无人敢住。

    而徐一凡一到,就大张旗鼓的开了进来,顿时充作自己的帅帐。

    这个时候,他的戈什哈们正在忙忙碌碌的打扫,参谋本部也进驻大堂,见习参谋正在挂地图,拼地图。还没拼完,就有人在上面标注各部最新位置了。后勤部门统计地辽阳存粮存物数字也流水一般的报了上来,从各处搜集的战场情报也在汇总。这些工作都压在楚万里身上,平时笑嘻嘻抄着个肩膀到处乱晃的楚万里,这个时候也忙得不可开交,手批文件耳朵听情况嘴里还要不是发布命令。也难为他居然料理得开来,一项项井井有条的布置下去。禁卫军进入辽阳之后。就要展开正面,做临战状态,要根据最新情况调整部队态势,做进一步作战的准备。种种桩桩,都不是轻易的事情,需要极强的综合能力和判断能力。楚万里平时懒散,这个时候可就显出本事来了。

    而徐一凡则是好奇地看了一圈这个简陋的宫室,暗自撇嘴觉得努尔哈赤当初品位实在够呛。然后就晃到参谋本部那里,坐在椅子上面抱着一杯茶左顾右盼,听着楚万里在那里发号施令。

    “存粮数字统计出来没有?赶快报上来!有了数字。才能确定辽阳能支撑多大部队作战!”

    “从败兵那里得到的日军动向,马上标图!复写之后,立即发下!”

    “沿着东西向展开!我不管你们怎么调遣部队,也不管部队多疲劳,必须有一个加强的支队占领太子河南岸的大砾子岭!怎么编组?你脑子坏啦,参谋本部还管你们娶媳妇儿?这当然是云纵的事情,我只提要求,一个加强的支队!”

    徐一凡正坏笑地看着楚万里那难得的七窍生烟的模样儿,就听见外面一声通传:“大人,南阳镇总兵赵怀业。狼山镇副将刘如虎,桂林镇副将黄继业带到!”

    一声通传,让满室忙碌的参谋们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想瞧瞧这些逃将的样子。徐一凡练兵在外,除了数字有限的北洋学兵。其他军官团多是白手起家拉扯出来的。以南洋学官出生为主。吃了当兵的这碗饭,说是对母**队什么样子不好奇那是假话。徐一凡如此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