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清-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两万五千人被赶得一路跑,徐一凡带着这些禁卫军一出手就挡住了鬼子!据说还把整个第五师团和山县有朋那个日酋围住了。真是天差地远!

    徐一凡怎么就这么能练兵?

    他拱拱手:“我是革员,当不起大人的称呼,一路护送,足感盛情…………动问一句,老哥是带队回去,还是怎么?”

    那军官不过二十多岁,眉毛漆黑,精悍得让人羡慕。

    他大笑一声:“打鬼子去!咱们营长答应,护送的差使一完,就调咱们上去!在平壤,憋死人!好男儿不打这场国战,真是白吃了饷,白读了书!”

    他瞧瞧叶志超:“大人,这不就是祖宗一直教我们地道理么?虽然属下出生南洋,可是还晓得精忠报国四个字!知道被异族压在

    苦痛!”

    他握着拳头挥舞胳膊,一看就是德国操典调教出来地。拳头南指。他大声道:“咱们走哇!”几十骑手,同时抖动马缰,战马长声嘶鸣,不少而人立而起,数十虎贲,策马就向南疾驰而去,那些马上的背影,是如此的朝气蓬勃。如日之初升!

    这些淮军的残兵败将,呆呆的看着他们远去,半晌之后,叶志超才调转马头:“走吧……他们走他们的阳关道,咱们过咱们的独木桥!”

    少了这些禁卫军士兵的监视护送,一行人反而更加地意兴阑珊。前行不过个把钟头就到了铁山。

    这个地方不过是临近中朝边境一个小小的靠海城镇。百十户的居民,有一个驿站。甲午战事起后,本来诸军中朝边境的靖边练军一部已经派了马队来这里巡哨,作为耳目计。几十个兵大爷已经将这里糟践得不轻,估计这一带村子里面已经没有打鸣的公鸡了。这二百多人一来,架势就更加了不得。才进镇子,叶志超的戈什哈就去号房子,给大人打公馆。虽然都没枪。可二百多穿着号衣虎皮,再加上有顶子军官地模样儿,谁也不敢反抗。

    几个戈什哈冲在前面。就瞧中了镇子中心唯一的一个大院子。也不知道原来这里是衙门还是富户。顿时就气昂昂的冲了过去:“就这个,就这地方,给大人歇马!”

    到了门口,却发现早就有一排士兵在那里站着了,都穿着练军的号褂子。一排乌黑的洋枪指着他们!

    手里没家伙就是怂,几个戈什哈见不对,打马就要走。却被那些士兵扯住了马笼头:“混帐王八蛋。也不开开眼睛,连咱们北洋营务处总办的行辕也敢冲!”

    七手八脚,那几个戈什哈就给扯了下来,噼里啪啦的就是几个耳光下去,牙都飞了。一个个扯着漏风的腔调:“大水冲了龙王庙啊!咱们是叶军门叶大人地戈什哈!”

    “等的就是你们这些王八蛋!要不是你们败那么惨,咱们至于出这趟差?穿海过浪的,小命差点交给海龙王!”

    那些练军亲兵,打得更加兴高采烈。后面跟来地戈什哈看自己弟兄吃亏,纷纷的跟了上来,瞧着洋枪却又不敢上前,仗着都是一家人,先骂起来再说。扰攘到最后,叶志超他们跟过来了,他和卫汝贵在马上皱眉看了一眼,那些打人的练军亲兵瞧着两人气度俨然,大概也知道是谁,悄悄儿的住手。胆大的还嘀咕:“败军之将,有什么了不起?要是禁卫军,咱们跪着接倒也情愿…………什么玩意儿!”

    叶志超低低地叹了一声:“算了,咱们走!将就一夜吧,等朝廷来接应咱们的人………这个时候儿了,咱们就忍忍吧!”

    语调当真是唏嘘无限,他也不想再看那些练军亲兵,也不想打听他们护卫的是什么人。正调转马头,就听见那宅院门口响起一个声音:“叶曙青!你还想走?”

    叶志超和卫汝贵都浑身巨震,跟过来看热闹地那些淮军军官也都傻了眼睛。叶志超不敢相信的转头,忙不迭的就下马,飞也似的扑过去。以他没革职前武官头品到顶的身份,居然拜倒尘埃:“杨大人啊!中堂爷还没有忘记咱们俩这不成器的东西哇!居然让您来接我们!咱们对不起中堂爷哇!”

    身后淮军,已经下马拜倒一片,哭声震天响起,有的人还恰好犯了烟瘾,眼泪鼻涕混成了一片!

    杨士骧脸色苍白,一路风涛,他这个书生也早吃不住了。不过总算没有白费,比这帮王八蛋早到了铁山大半天。他冷冷的扫视了这些家伙一眼,心里面是恨不得都给一个个砍了,要不是他们,他杨莲房何至于走到这么一步?还不是为了北洋这个团体,才弄险如此?再这么一路败下来,徐一凡再一路胜上去,北洋真的是败亡无日!

    他冷冷道:“叶曙青,卫达三…………中堂要我带话儿,想立功赎罪么?”

    两人抬起头来,也是鼻涕眼泪的,眼睛里面放出又惊又喜的光芒:“中堂爷还愿意给咱们机会?”

    杨士骧猛的一摆手:“爬起来,进来说话!还能不能保住你们项上首级,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

    咣当地一声。却是唐绍仪推倒了桌上的砚台。

    身上手上,全是淋漓墨水,他此时却浑然不觉,双手撑着桌子,整个人象风中树叶一样抖了起来,却不是害怕,从他双眼当中,能看到的只是怒火!

    “杨莲房!不是你。就是我!你这是活生生的汉奸败类啊!做人,怎么能做到这个地步?”

    在徐一凡曾经那个时空,作为北洋元老的唐绍仪失势多年之后,在抗日战争当中,作为一个犹犹豫豫,将要落水的汉奸。被军统砍死在书房当中。在这个已经改变了的时空当中,他却是在全身心的喝骂着另外一个即将做出汉奸行径地人物。要是杨士骧就在他的面前,唐绍仪毫不怀疑自己会将他活活撕碎!

    张佩纶一身风尘,神色委顿的坐在椅子上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袁世凯和他对坐,脸色也阴沉得如暴风雨将临!

    李鸿章的女婿,居然甘冒万险,跑到平壤来。告诉了他们一个惊人的消息。

    杨士骧假借李鸿章的名义,奏请朝廷调叶志超和卫汝贵回去议处。唐绍仪和袁世凯当时都没当一回事儿,早打发这些人走一天。还少些嚼裹,还省得监

    。也从没想过,凭借这些家伙能闹出什么乱子出来,有那种挑战禁卫军地血勇,还会从汉城一路败退下来?

    可是杨士骧偏偏想利用他们。还有那些淮军军官,趁着徐一凡集结全部主力于正面,对付第五师团。淮军独镇东线侧翼的时候儿,潜回聂士成所部,掀起兵变!现在就只有安州有两营禁卫军第二镇的新兵,守住后路总基地。慈山一带,淮军那里没有一点禁卫军,最多几个联络军官…………杨士骧他们有很大可能潜回去!

    谁也不知道杨士骧会用什么手段说服这些已经落胆的淮军骨干,谁也不敢小瞧了这个李鸿章幕府后期最加信任的小诸葛。打仗练兵他和徐一凡天差地远,但是论起官场权谋,杨士骧浸淫其中数十年。亏得徐一凡是在朝鲜,天高皇帝远的可以瞎来硬扛。真的放在朝中,杨士骧说不定早就玩儿死徐一凡了…………这些在淮军根基深远的军官加上叶卫两人,再加一个完全可以代表李鸿章地杨士骧潜回去,淮军就是李鸿章养出来的,就连聂士成会不会生变,都难以预料!

    杨士骧的目地很明显,他们打得稀里哗啦,禁卫军也别好过了。

    大家一起败,至少也是一个法不责众。而且徐一凡就是靠着这些兵,才屹立到如今,兵没有了。到了最后,北洋还是大清的中流砥柱,北洋这个团体,还是会始终不倒!

    就算李鸿章下台,朝廷还是不敢拆散北洋这个庞然大物!几十年来,依托北洋这个团体而上位,而权力在手的这个官僚集团,仍然是什么都不会变!

    一个李鸿章亲自养大的权力团体怪兽,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也不受李鸿章地驾驭了。它在张牙舞爪,为自己拼死一搏!

    日军第三师团已经登陆元山了啊,要是淮军让开东面,日军可以直冲平壤——真要那样也不怕,平壤坚城,还有不少兵,守备足够。徐一凡回师也方便,说不定可以回来继续击破第三师团。

    唐绍仪和袁世凯都不是笨人,两人都想到一个地方,安州!日军聪明的话,就会沿着东线巨大的缺口,转而向北攻击安州。完全切断禁卫军地退路,将禁卫军封死在大同江一带。徐一凡在朝鲜的全盘战略主动权就此落空。只要徐一凡一旦被封死,短时间又冲不开安州一线的话,看到徐一凡这支大清唯一能战之军陷入绝境的情况下,谁知道日本人会不会转变兵锋,迅速增援朝鲜,甚至转兵在大同江口登陆,几路彻底将他夹死。

    旅顺陷落,海口丧失,淮军不能战,唯一的长城之靠徐一凡再完蛋,那日本方面就是全胜之局了。

    就算朝廷屈辱求和,李鸿章背黑锅下台,可是北洋这个官僚团体,却依然还在!

    袁世凯和唐绍仪对望一眼,目光激烈的默默交换着意见。

    “来得及么?”

    “现在挽救还来得及么?”

    “恐怕…………只怕…………”

    “没有恐怕,没有只怕!”

    袁世凯拍案而起,胖胖的脸全是忍狠的神色:“我去安州!唐大人,你带着张大人马上通报徐大人这个消息,让他尽速转兵!第五师团怎样,都不必管了。咱们要应付这里的危局!”

    唐绍仪慨然道:“你去,你去!我不是军职,也不方便。打输了,咱们一起跳海就是了!反正不要看杨莲房的嘴脸!”

    袁世凯一拱手,就要出门,临出门的时候却回头看了神色黯然的张佩纶一眼:“幼樵兄,你为什么不发电报给我们?多给我们一点应付的时间?”

    张佩纶苦笑,缓缓摇头:“我是中堂的女婿,受恩深重…………我怎么能去电报局发这个报?人多口杂,消息万一传出去,中堂还如何做人?我不能让他背负几百辈子的骂名啊!”

    袁世凯一笑,淡淡道:“中堂老啦…………也该换换人了…………”

    “徐一凡么?”张佩纶低声反问,袁世凯却不回答,一笑拔腿要走。唐绍仪却叫住他,这个时候儿两人没有了暗中的隔阂,剩下的就全是关切了:“慰亭,真的来得及么?”

    袁世凯仰头向天,默然一下苦笑道:“但愿聂功亭能感徐大人的恩,能挡一下儿,我还能有点时间!…………管他呢,大丈夫生不五鼎食,就死当五鼎烹!告诉徐大人,我袁世凯在安州等着他!”

    说罢,就大步出门,再不回顾了。

    唐绍仪默然半晌,转头看着张佩纶,轻轻问道:“幼樵兄,你此次前来,中堂说什么了么?”

    张佩纶苦笑:“中堂说…………他等着看徐一凡能做到哪一步…………”

    唐绍仪站得笔直,傲然道:“那就瞧着吧,徐大人准能挽回局面,谁也压不垮他!徐大人…………比李中堂强!”

    ( )

第四十五章 风雷(上)

    元一**四年八月的下抄,在东亚大陆的东北角,在周,局势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的演进着。

    八月二十二日,日军登陆大连湾。

    八月二十二日,日军第三师团登陆元山。

    八月二十三日,拼凑集结于辽南金州前沿,数目逾十营的各路练军,在日军第二师团一个先锋小崎混成大队,不过三四百步兵,二三百骑兵的威力搜索前进的攻击下。十营练军,纷纷溃败,未曾见仗,就一路放弃险要,直退金州。

    靖边练军,毅军,拱卫军…………见仗绝无,闻风而溃。日军数百先锋,直逼金州。当面清军,畏惧朝廷法度的还退向金州,试图拱卫旅顺门户。胆子更大一点的,就退向复州大道,干脆向北跑,朝辽中腹地退,估计那里日本人也追不过来。

    守备辽南旅顺一带的七总兵,加上龚照屿这个赶鸭子上架的文人总办,纷纷去电朝廷,称倭人军势如急风奔雷,洋枪洋炮,精利难当。辽南一带万余清军面对优势日人,血战经日,虽屡挫敌锋,但仍然只有退保金州。纷纷向朝廷,向北洋请援。要水师出战援护旅顺,要调大量的新锐练军来增援旅顺一带。照屿更悲观的请朝廷革他的职衔,他愿意到北京待罪。

    :。持到九月,尚在未定之天,旅顺陷落。则渤海湾就成日人天下,他们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天下大震,朝廷大震,士人大震!

    前些日子,大家都以为圣君在上,权操一处,无数正人君子列于朝。风气为之一改,天朝上国本来就没什么问题,只是给其他人搞坏了。现在上面儿振作了,还怕拿不下一个小小日本?

    徐一凡从朝鲜传回来的捷报更带给大家希望,认为北洋实在无能。光绪也从善入流。

    在辽南筹防的时候,委了不完全属于北洋地毅军宋毅。还有绝对和北洋不是一个派系的徐邦道以重任。大家都以为从此辽南固若金汤,海口无虞,只要在朝鲜的徐一凡再打几个胜仗。小日本就要求和了。

    谁知道等来的是这样的消息!北洋精锐主力盛军等不能战,而光绪委以重任的其他人,也同样不能战!

    国家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连一个一直蜷缩在天朝脚下的小小日本,都已经不是对手了?

    不少士人拿起了曾经被他们痛骂的大清时报,看谭嗣同做的日本明治维新地系列文章。看看究竟为什么日人一跃而强,而天朝竟衰落如此,洋务自强数十年,都是一场画饼。

    天下扰攘纷纷,士人们几乎同时发出了声音。

    “诛李鸿章以谢天下!”

    “调徐一凡进京师勤王!”

    “朝鲜兵事务必速定,徐一凡禁卫军已为天下有数骁锐之师。不可虚掷于偏远藩国属地,务必回守腹心之地!”

    “练军不可用,新募之军不可用。天下唯一可用之师,非禁卫军莫属!”

    这样发言是很容易。可是这些士人清流,谁也没有太深的概念,在丧失了海权之后,徐一凡的禁卫军从陆路要怎样援护辽南,一路怎样为数约两万地禁卫军提供后勤保障,怎样转运物资,时间到底如何配合。他们想来,只要光绪一纸飞檄,徐一凡就该神兵天降了。谁也未曾想到,徐一凡面前还有第五师团的残兵,还要进行艰苦地攻击作战,才能清除,侧面还有第三师团上陆,而这支孤悬于朝鲜的禁卫军,正面临一场最大的危机!

    ~~~~~~~~~~~~~~~~~~~~~~~~~~~~~~~~~~~~~~~~~~~~

    “聂军门,日军第三师团前哨约步兵二百余人,骑兵数十,已经过成川,正窜犯慈山!”

    “聂军门,我前营已经于日军步队接火,双方射弹如雨,我前营正鏖战中,请军门调大队为后殿!”

    一个个骑兵飞也似地策马而来,匆匆的回报军情。聂士成坐在自己军帐外面的大马扎上,面前放着大幅的地图,都是这两年禁卫军参谋在德国顾问的指点下,绘制的朝鲜北部大比例尺的地图。上面的等高线当时看得淮军上下军官一阵阵眼晕,全靠派驻聂士成所部的几个参谋军官指点解释,他们才能明白大概。

    在八月二十四日,在元山一带张开威力搜索幕的禁卫军直属骑兵标就已经将日军上陆地消息传到了慈山的聂士成中军处,没想到,仅仅过了一天,八月二十五日,日军的前哨就已经和聂士成所部在成川接触,在成川一带聂士成放有几百名盛军作为警戒。他们略微抵抗就撤退下来——聂士成也没指望他们能在成川血战死守到底。他指望地还是他那二千人的本部。

    这二千人分为五营,已经得到了徐一凡给予地补充,在他的指挥下,是准备血战到底的。这五营官兵都放在慈山一线,属于东线的枢纽地位,两翼才是二十个营的残破盛军。只要守住慈山,东线就有了屏障,就可以等待徐一凡的主力回师。

    枪声已经依稀可闻,在远处的丘陵山地回响,骑兵往来回报。大家的心思都不怎么在地图上面,反正形势清晰得很。死死守着就对了,聂士成可没有什么进退的自由。死保东线,他是对徐一凡拍了胸膛的。

    大家只有一个感觉,这股日军来得好快!

    上陆不过三天,就逼近了慈山一带,还绝不停顿整理,悍然发起了攻击!这种素质,让在场所有聂士成的

    下,甚至包括他都脸色难看得很。

    。>;。(|了…………”

    他低声问:“今天什么日子了?”

    一个麾下军官大声回答:“军门,二十五日了!”

    。>;到慈山,就算五天好了,咱们要死守到八月三十,就凭我这二千兵…………”

    大家都默然无语,慈山地势也很险要,周围山地。标高也越千米左右。一条官道直通,过了慈山就分为两路,一路向安州。一路向平壤。扼住慈山,就有些象徐一凡当时扼住洞仙岭主阵地一样。主力攻守战毫无疑问是发生在这里。两翼盛军,就算再不能战,挡挡那些爬山就累得半死。无法携带多少武器弹药的小股日军,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问题就在于,当初在牙山,聂士成所部士气尚高,也是据险而守,也没挡住日本人一个支队地攻击几天!

    这股日军来得出乎意料的快,徐一凡回师不知道还来得及与否,要是丢了慈山一线,那朝鲜全局恐怕就有不忍言之事了。谁都知道,为了打掉第五师团。徐一凡已经拿出了吃奶的气力,将所有能战之兵都抽调上了!

    一个派驻聂士成所部的禁卫军联络参谋军官猛的站了起来,整整军帽:“聂大人!没什么好商议的了。咱们死也要为徐大人守住后路!在这里联络筹划已经无此必要,属下等几人愿请拿步枪上前线。给战壕里多添一可战之兵!聂大人,属下等几人奉请!”

    话音未落,几个联络参谋军官全部起立,肃然行礼。

    。>;。齿,有的人脸色铁青,还有地人目光犹疑,明显是心怀惧意。

    “打***!我不能让左冠廷白救咱们一次!他葬在汉城,我就葬在慈山了!都上前线,各督一营,谁都不许后退!大家都是五尺的汉子,咱们再逃一次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