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获得功勋4点,资源27000(零头就别算了),现在剩余功勋46,资源57600。
“发达了,发达了!”刘云欣喜地自言自语道,他一边让王国强率领炮兵部队前来会合,一边计算着可以多要多少援军。实际上五万多资源还少了点,还没办法搞出数万人狠揍印军,还得靠大部队。
王国强率部赶到后不久,刘云得到消息,一团早已赶到战场,与二团联合,以略为优势的兵力(五千余人)共歼灭、俘虏印军三千余人,由于印军第七旅旅长和其他高级军官阵亡,印军一片混乱,指挥不灵,大部被我军包围,并被歼灭,只有小部分溃逃。而三团、四团也顺利击溃炮兵第四旅的两个步兵营,歼灭一千五百余人,残敌已经溃逃,三团、四团夺回了达旺地区。我军攻势猛烈,尤其是克节朗地区的一团二团,用尖刀部队摧毁防御工事,大部队再包围进攻的方法,印军无法抵挡,因此我军总体伤亡轻微。
至此,我军四个团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打赢了克节朗——达旺战役,共歼灭、俘虏印军近六千人,敌方第七旅整个建制覆灭!
第二天,我国政府宣告:我国完全不承认麦克马洪线,印军所划的分界线是非法的,我军必将收复属于我国的领土,克节朗——达旺地区的收复,证明了我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证明了印国妄图侵吞我国领土的行为必将失败!
1962年10月5日(战争与“历史时间”相比已大大提前),我新疆边防部队在西线的作战也取得了胜利,他们在环境、气候异常恶劣的情况下,从喀喇昆仑山到冈底斯山,转战千余里,拔除入侵印军据点37个,收复部分领土,歼敌一部,有力地配合了东段主力部队的反击作战。
而在东线克节朗——达旺战役胜利之后,我军主力乘胜追击,再次歼灭印军两千余人,之后收到上级指示,停止前进,防守克节朗地区,直到10月5日,我国政府准备在军事上极为有利的情况下提出和平解决边境问题。
在这期间,刘云的部队扩大了,在追击中歼灭了六百余人,获得功勋10点,资源35000,而前后花费了高达60000资源,获得了火神步行火炮五辆,泰坦步行机甲十辆,还有“武直11未来版”十架,以及相应人员67人,现今剩余功勋56,资源32000。
现在刘云的部队如下:
泰坦步行机甲20辆
火神步行火炮15辆
猎杀者直升机10架(也就是“武直11未来版”)
刘云本身驾驶的泰坦之王另算。这里介绍一下猎杀者直升机,这种直升机价格3000资源,乘员2人,没有螺旋桨,而采用了喷气式垂直起降装置(参考《战地2142》中的直升机),由于没有螺旋桨,因此对降落地点要求不高,可以适应山地飞行(说到这点,我想起汶川地震时救援的直升机无法降落的时期,空有救援物资,而且近在咫尺,却因为地形和天气没法输送下去,真是让人痛心,要是当时我国就有这种“未来型”直升机就好了)。而外形和火力上都和武直11相似,因此被刘云称为“武直11未来版”。配备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由驾驶员操作,另一人则操作六管机枪(武直10是三管,这里升级一下)和电视制导导弹,与武直10相比,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的威力有所提升,精度则大大提高,是地面装甲的克星。而且猎杀者直升机装有长距离雷达,可提前侦测敌方战斗机,并且提前躲避,其实,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升级,不过在这个时代,只要有雷达就足够了,而因为其雷达侦测距离远,刘云便拿它们当预警机用,作战时六管机枪最有用,其次是火箭弹,可以轻易摧毁印军喜欢修的地堡,比泰坦管用,至于最强大的武器——反坦克导弹,反而是最没用的,因为印军在这里没有坦克,无龙可屠,屠龙之术何用?
虽然猎杀者直升机比较贵,但它值,一对一单挑绝对能轻易挑过一辆相同价格的99式坦克(坦克遇到直升机的悲哀)。
刘云可谓是兵强马壮,火力强大了,虽然他现在手下只有一百二十多人,但他已经升为营长,是一团中最强大的武力!
此时,一团连同整个东线主力都在休整中,因为我国政府提出要和平解决边境问题。周总理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其中一条是中印双方均退避二十公里,避免接触。刘云得知这个消息,并没有很愤青地跳出来指责政府软弱,而是相当理解,因为国家确实处于最困难的时候,三年自然灾害还未结束,即使已经结束了,也要等明年收成才有缓和,所以现在是青黄不接最困难的时候,前段时间的果断出击已经显示了保卫领土完整的决心,现在的讲和是为了争取时间。
事实上,刘云知道这次讲和是不会有结果的,印国阿三必然会再次恼羞成怒地进攻,不但他这个“了解历史”的人知道印国不可能接受,中央也知道结果定然谈崩,但这样做也有意义,至少在国际上给人留下了已经仁至义尽的印象,这样道理就站在我方,日后也能理直气壮。
十天后(10月15日),周总理再次致信尼赫鲁,呼吁印方接受平等的三项建议,事实上这三项建议反而对印军有利,不过,尼赫鲁这个蠢猪(此时他利欲熏心,当然是蠢猪)竟然叫嚣要中国军队退回开战前的位置,这个无理的要求当然被拒绝了,然后印国就明目张胆地开始全国动员起来,不断在边境上增兵,另一方面则同时向美苏寻求帮助。
说来也怪,在六十年代,美苏处于遏制中国的需要,竟然同时支持印国,印国一时间可谓左右逢源,好不得意。苏联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支持印国,而美国在六十年代初也给了印国好处,印国表面上宣称所谓“不结盟”,实际上充当了美苏的走狗,而自身还以为自己多么牛逼,连美苏都要向他示好。
中央看见印军这种行动,自然也要向边境增兵。好吧,既然你要打,那么我奉陪,看看你印国这个纸老鼠能不能打过我中国!
再过了十日(10月25日),印军已经在东线集结了三万余人,其中还有个装甲部队,而我军也在东线增派了八个步兵团,三个炮兵团,总兵力达四万人,其中炮火力量大大增强,刘云那点步行火炮根本不够看,除了移动迅速、定位精准之外,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印军在这二十多天里从美苏双方都要了不少东西,信心大增,此时准备发动新一轮进攻。而刘云这二十多天来真是闲得慌,没有战争,他的功勋和资源就没有增长,真是郁闷透了。不过他在这段时间里天天和团里的各位肉搏高手拼斗,虽然他的力量大,但他刻意压制了力量,同时和几人打斗,每次都要受伤,不过每次受伤他都乐得直咧嘴,弄得所有人都以为他骨头贱。实际上,刘云却是在利用bug不断强化自己的身体(用营养液和潜能激发系统强化的,没有控制),并且肉搏经验在不断提升,到最后他已经藏不住力量了,轻轻一拳就把人击飞,弄得那些高手都不跟他打了。此时他的属性值为:
HP1600
MP450
力量212(20)
耐力159(20)
敏捷96(20)
意志109(20)
状态100%
等级下士
升级所需功勋26/100
其中HP的增加是因为练武首先要学会挨打,而他又消耗了30点功勋升为下士,不过这下士也没什么用,只是又增加150点可分配属性值,现在拥有400点可分配属性值。可以说,刘云目前已经相当强悍,颇有异能者的感觉。
第十一章 西山口——邦迪拉之战
刘云刚刚升了下士,系统便提示道:“恭喜你在实战训练中达到下士,在时空战场你还是第一个,系统决定给你赠送一个获取极品个人装备的机会,但需要消耗功勋20点,是否接受?”
“20点?太多了吧,不过,最近功勋消耗得少,资源消耗巨大,这样也无所谓。”刘云一咬牙,便点了“确定”。
忽然,刘云面前紫光一闪,出现的竟然是一套全方位盔甲,就像是《命令与征服3》中的特种兵的装备。刘云查看了一下属性,发现属性高得惊人:力量增幅4倍,敏捷增幅一倍,配备个人喷气飞行装置,可飞跃100米(参照命令与征服3),采用特种可自动修复装甲,装甲强度为泰坦之王的两倍,拥有光学望远镜、红外探测装置和威胁指示器(探测瞄准自己的导弹和枪械等),内环境全封闭,有空气处理装置,可保持空气新鲜和防范生化毒气的作用,另外可以再水下提取氧,加装小型水下动力装置。总之这个就是超级无敌水陆两栖高科技科幻个人盔甲!如果拥有合适的武器,那么一人就能对付一支军队!
刘云幸福得都要晕了,开始他还嫌贵,现在终于知道功勋兑换的东西有多牛了,由于只有他一个人触发了“将军速成之路”任务,也就只有他一人能在这个阶段获得如此多功勋,才有机会搞到这套装备。
剩下还有武器,可惜武器只有两种选择,第一是加强型六管机枪,这个被刘云毫不犹豫地否定了,因为这样意味着消耗大量弹药,不是他买不起,而是背不动!第二则是一把刀,看似冷兵器时代的刀,其名字叫做“封魔刃”,一般人都认为热武器时代冷兵器已经无用,但刘云现在却不这么看,因为他第一场战斗中功劳最大的就是那把砍刀。实际上封魔刃也没什么特点,只是非常坚硬,非常锋利,无论怎么砍都不会损坏,而且其重量高达60公斤,也就只有刘云才使得动,而且是轻易地使得动。最后刘云选择了这个封魔刃,因为他试过了威力。
刘云穿上特种盔甲,拿起封魔刃,一百二十斤的大刀拿起来轻飘飘的。刘云特地一条大钢柱(实际上免费),其直径有一米,刘云拿着封魔刃重重劈下,竟然直接将钢柱劈成两段!这也就意味着他拿着封魔刃可以直接砍坦克,无人能挡!实在是太逆天了!
10月26日,我军通过情报得知印军将要发动突袭,但并未先发制人,而是静静地等待印军来打,为的是“仁义”的名声。
此时部队驻地战争气氛浓厚,刘云正在指挥着他的猎杀者直升机和泰坦机甲,正在模拟二者如何配合,不过他认为这有点多余,两种装备任一种就能对付印军,其中直升机的杀伤力更强大,速度更快,绝对是利器。
忽然,直升机上的王国强发现警报(雷达很牛逼),立即向刘云报告:“营长,印军飞机已经起飞,目前正向我军方向飞来,预计30分钟后到达我军上空。”
“哦?”刘云奇道,“你确定是战斗机而不是运输机?印军一直用它的空军运送补给,但从未出战,或许他们认为自己的飞机太落后,不敢过来,现在怎么有胆子来袭击我们了?”
王国强道:“本次印军共有七架飞机,是一个小队,具体是什么飞机还不清楚。因为这些飞机已经越过机场,而不是返回印度国内,所以显然不是来运输的。”
“哈,哈。”刘云尴尬地笑了两声,这么简单地东西他竟然想不到,真是有点丢脸。“所有直升机降落,留下一架开启雷达,防空火箭兵立即集合!钱福,你去把泰坦之王开过来!”
刘云命令发出,很快直升机都藏回机库了,至于泰坦机甲则隐蔽起来,刘云不知道印军为何出动空军,“历史上”印军空军一直没有动(后世的印国阿三还在YY当年如果出动空军会怎样),但刘云还是担心印军飞机的轰炸,普通泰坦不能还手。
防空火箭兵共有10人,此时已经找好位置躲好,而刘云和两个战士正在驾驶着泰坦之王,刘云亲自操作激光炮,准备把那些印军飞机当野鸭打。
三十分钟后,印军飞机果然来了,其中两架是苏联的伊尔-2攻击机,在二战时期被称为“空中死神”,但这时候早就落伍了,印军这些都是苏联人的淘汰货,另外五架是轰炸机,似乎也是苏联货,看来五十年代苏联给了印国不少东西。
“嘿嘿,这么慢的速度,简直是活靶子!”刘云得意地笑着,激光炮装有瞄准用的望远镜,刘云像使用狙击枪一样瞄着一架伊尔-2,轻轻按下启动按钮。瞬间,强大的激光脉冲就将飞机烧穿一个洞,那架不幸的伊尔-2变成一只火鸡坠落下来。
“混蛋,混蛋!那是什么鬼东西,快给我炸毁它!”一架印军轰炸机上的机长疯狂地咆哮着,然后命令所有飞机轰炸刘云的泰坦之王。
“想炸我么?你们这些又不是精确制导炸弹,我还怕你不成?”泰坦之王的威胁指示器已经显示炸弹正往这边飞来,不过落点相差很远,所有刘云根本就没躲,静静等待十秒冷却时间过后再次开炮,而此时,泰坦之王上面的防空导弹已经发射,10名防空火箭兵也都发射了防空导弹。
现下的飞机可没有那么先进,不会侦测到自己已被导弹瞄准,也不会释放干扰目标,速度也慢,所以十二枚导弹就这么直直往印军飞机飞去。
此时,刘云附近的地区稀稀拉拉落下许多炸弹,但没有一颗炸到刘云的泰坦之王,而导弹与飞机已经近在咫尺。
十秒过了,刘云再次瞄准,果断地开炮!“轰!”又一只火鸡落下,此时那些防空导弹也纷纷击中目标,剩余五架飞机全部命中!而有两枚导弹原本瞄准一架轰炸机,可惜已经被刘云击毁,所以只能去炸残骸。
“哈哈,印国空军就是一群菜鸟,这种程度就想搞空袭?真是痴心妄想!”刘云开心地骂道,他开心,不仅是因为刚才收获很大,而且这表示战斗已经打响,自己很快就可以进攻了。
刘云亲手击落两架飞机,获得功勋4点,现有功勋30,总共击落七架印军大型飞机,每架奖励3000资源,共获得21000资源,现有53000。刘云正准备多兑换一些猎杀者直升机,忽然系统提示:“你已击落敌军攻击机和轰炸机,现在可以购买‘堡垒’攻击机和‘战争狂人’轰炸机。”
刘云仔细查看了属性,发现堡垒攻击机需要资源10000,装备两门25毫米机炮,两门40毫米机炮和两门105毫米机炮(参照使命召唤4的AC130),同时装有两枚(仅仅两枚)空空导弹作应急保命用,实际上主要用途还是对地攻击,火力非常强大。堡垒攻击机和猎杀者直升机一样,采用喷气式垂直起落装置,机翼可在空中展开,对起降地形要求低,不过其体积较大,因此还是要考虑一下有没有地方降落。
至于“战争狂人”轰炸机则更加强大,需要资源12000,本身是隐形轰炸机,速度比堡垒攻击机快得多,携带精确制导炸弹,能轻易摧毁敌军战略目标,比堡垒攻击机的狂轰滥炸有效多了。另外有四枚空空导弹来保命。
最后,刘云选择了堡垒攻击机,原因有二,一是轰炸机需要机场,而刘云一直“流窜作案”,没有机场可用,虽然可以申请使用西藏军区的机场,但距离远,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赶到。其二则是战争狂人轰炸机的攻击力还不如堡垒攻击机,因为现在这个时代还相对落后,刘云追求的是杀伤力,他要的是杀敌数,用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壮大自己的部队,而且印国也没用什么“战略目标”可炸。
刘云忍痛兑换了四架堡垒攻击机,现在他还有功勋30,资源10000(那几千是人员费用),然后就带着他的部队跟着大部队上战场。
中印战争的第二阶段,在东线,印军从西山口——邦迪拉地区和瓦弄地区这两个地方发起进攻,而我军也在这两处地方发动反击。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我军有八个步兵团和三个炮兵团,是主力,瓦弄地区则有四个步兵团,战略目标是配合主力作战。这邦迪拉地区在达旺河以南,刘云前些日子就在达旺地区作战过,现在刘云的部队则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担任突击队。
西山口——邦迪拉地区靠近不丹王国,印军沿公路摆成南北一条“长蛇”,实际上这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公路是用来行军的,不是用来布阵对敌的,你若是想和别人交战,那么完全可以从公路上退回去,从容展开兵力。若是在行军中被人偷袭,那不叫愚蠢,只能说运气不好或者自己其他方面出了问题,而印军却在公路上停下来迎击中国军队,这就是彻头彻尾的蠢蛋了。实际上这也是有原因的,前面的达旺地区已经被中国军队占领,印军又不敢去攻击,退又不肯退,因为他们一退后就表示他们放弃这部分中国领土,所以就傻傻地呆在公路上等着人来打。窝在公路上摆“长蛇阵”的就是印军第四师的四个旅,总共一万余人。
我军指挥官描述印军的阵势时引用了刘伯承元帅的话,说印军是“钢头、锡尾、背紧、腹松”,因此对其“头”、“腹”、“尾”三处分头进攻,对其分割包围。可以说,印军完全是犯了兵家大忌,而且人数和战斗力都逊于我军,哪有不败之理?
刘云将他的空军和陆军分开,作为两个梯队,空军沿着公路对印军进行最大杀伤,一边辅助我军打开局面,一边尽量杀敌,陆军,也就是泰坦机甲则担任先锋,随一团、二团向印军的“头”发动攻击。
刘云此时在一架堡垒攻击机上,王国强则去指挥泰坦突击。看着地面密密麻麻的印军,刘云正操作着一门40毫米火炮,向地面的印军疯狂扫射,印军如此愚蠢的布局,简直就是给他当靶子送资源送功勋的。
40毫米火炮的好处是射速高,达到3发/秒(比泰坦的机炮射速高一些),不像105毫米火炮,3秒钟才能打一发炮弹,虽然单次威力大,但杀敌效率还是40毫米火炮高一些。“哈哈,真人版使命召唤4,最简单的一关,来自空中的死神!”刘云打得很开心,四架堡垒攻击机正在疯狂地向下倾斜弹药,目前不用担心弹药不够,因为“堡垒”上有多达30吨的弹药!
猎杀者直升机也打得正欢,六管机枪只是小意思,一枚枚火箭弹呼啸而出,在印军阵地上炸出一团团火焰,地面惊慌失措的印军正在向天开枪,可步枪能打到飞机吗?这里的飞行员都是谨慎小心的,而且这些飞机质量好,不像那些被AK打落的阿帕奇,刘云的空军可不怕步枪(实际上被AK打落的阿帕奇只是个倒霉鬼,是小概率事件)。
“老王,老王,你那边杀敌多少?什么?才一百人?太菜了,我这里已经打死四百人了,哈哈!”刘云正哈哈大笑着和王国强通话,王国强对“老王”这个称呼满意得多,不像以前的“小强”,每次都让人起一身鸡皮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