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过原著的周念通一听就知道黄药师还没打消为妻子殉情的念头,但如果他去殉情了,蓉儿必定会伤心不已,所以哪怕是为了蓉儿,周念通也不得不绞尽脑汁想办法阻止他。不过这办法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想得出的,还是得先稳住他再说。等到过后自己可以偷偷的向蓉儿透露黄药师的想法,让蓉儿也一块儿跟着想想办法。
于是周念通开口说道:“父母有事,子女劳其服。有什么事情哪里还用得着劳烦岳父大人您亲自出面呢,还是交给小婿我去办吧。”
黄药师听了周念通的话后,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难为你有心了,不过我要去寻的是两个叛出桃花岛的逆徒,他们俩武功尚可,又是得了那《九阴真经》的下卷,经过这十余年的苦修,如今怕是没有那么容易对付了。”
黄药师对周念通的武功认知还停留在当初他刚上桃花岛时的阶段,护短的他怕周念通不是两个弟子的对手,到时候以一敌二会有所闪失,却不知这段时间里参悟了《九阴真经》上卷的周念通功夫已是突飞猛进,对付起练功练岔了的“黑风双煞”俩人都是绰绰有余的,更何况这两个人中还有一个早早的就挂了。
周念通说道:“难道岳父大人说的是梅超风和陈玄风二人?”
黄药师听他说出这两个名字,诧异的问道:“不错,你是从哪里得知他们俩的?”
周念通回答道:“岳父大人容禀,小婿乃是听闻全真教的几位师兄诉说往事,这才知晓的,而且在来桃花岛之前我还听到过一些关于他们俩的消息。”
“哦?那你说来与我听听。”黄药师说道。
周念通说道:“这梅超风和陈玄风二人当年修炼了《九阴真经》下卷上面的功夫,却又不得其法,好好的道门功夫却被他俩给练得阴邪歹毒,还得了个“黑风双煞”的诨号,所以已是不容于中原武林,早已远避到大漠去了。”
“原来如此,难怪十年前我曾遣人去寻找他们,却是得不到半点消息。”黄药师挑了挑眉毛,问道:“这么说来这两个逆徒现在身处北方大漠?”
周念通回答道:“正是如此,不过我听说那“铜尸”陈玄风早在几年前就已身死,而“铁尸”梅超风如今也是瞎了双眼,她现在孤苦依,倒是凄惨的很。”
周念通这么说是为了激起黄药师的同情之心,让梅超风有机会能够重新回归黄药师的门下,这样以后他见到梅超风的时候就可以以此为条件换取她手中的《九阴真经》下卷,省得还要亲自动手去欺负一个瞎眼的老婆子。
“哼……”黄药师此时不禁想起了当年那个本名叫做“梅若华”的天真烂漫的小姑娘,那时她在自己身边忧虑的学艺练功,还总是会问自己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谁曾想她竟然会因为与陈玄风有了私情而背叛师门?如今十多年过去,这两人一个殒命一个身残,却已是物是人非。
周念通见黄药师面露怀念的神色,知道念旧情的他对梅超风已经开始有了恻隐之心,那么自己的法子就有了实现的希望。
“待到此间事了,小婿便亲自前往大漠,去寻找那梅超风的下落,把她带到岳父您的面前来听候您的发落,您看如何?”周念通继续说道。
黄药师思索了片刻,微微颔首说道:“这样也好,到时候你且问问她,可还记得‘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若是她肯跟你回来自然是好,若是不肯,你也不要太过为难她,拿到《九阴真经》之后便直接给她个痛快吧。”
黄药师说出此话,显然是还念着以前师徒一场的情份,没有让周念通见到梅超风后就立时取她性命。
ps:感谢书友“葡萄帝国”、“清风的道馆”打赏。
ps:又是忙碌的一天,终于在半夜点前赶上了……【 。 快速高品质更新】
第39章 订婚宴席()
黄药师和周念通两人商定好了如何处置梅超风以后,黄药师便挥了挥手,让周念通先自行离开,而他自己则还要在圹室里面多陪陪妻子。;了一下刚才的经过。
“如此说来这事儿就算是成了?”周伯通听了之后很是替儿子感到高兴,不过周念通怎么看都觉得他更像是为了可以早日培养上“小顽童”而高兴。
“岳父他素来言出必行,所以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周念通回答道,他的心里也是激动不已,自己将要迎娶的可是黄蓉黄大小姐,前世多少男人的梦中**啊。至于郭靖郭大侠,大不了以后想办法把《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传授给他做个补偿吧。
周念通父子俩来到哑仆给安排的厢房中,周伯通好奇的东摸摸西看看,然后说道:“我在山洞里住了这么些年,如今住到这屋里面反倒还有些不习惯了。”
周念通听得有些心酸,还没等说些什么,老顽童又说道:“不过我有个好儿子,把他黄老邪的闺女给拐跑了,如此算来我倒是也没吃什么亏呀。”
他往屋内的椅子上一坐,想了想后摇着头说道:“不对不对,以后你和蓉儿那丫头还要生娃娃呢,哈哈哈,这么看来我岂不是不光不吃亏,还赚到了一个‘小顽童’,这不是得了大大的便宜吗?”
周念通被他的话给逗得不禁一笑,刚涌起的一些伤感之情也随之淡去,如今既然两家都已经成了亲戚,那么以往的那些恩怨纠葛也就不必再萦怀了,今后还是好好的相处过日子吧。
第二天,疼爱女儿的黄药师专门安排了一顿丰盛的订婚宴,还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女儿红,前日已经得到消息的蓉儿十分高兴,此番亲自下厨做了十几道拿手的菜肴。
黄蓉做的菜“色”、“香”、“味”俱全,每一道菜不但闻起来香味诱人,而且都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什么“玉笛谁家听落梅”、“二十四桥明月夜”……
其中就有一道菜,谓之“好逑汤”,但见碧绿的清汤中浮着数十颗殷红的樱桃,又飘着七八片粉红色的花瓣,花瓣底下衬着嫩笋丁子,红白绿三色辉映,鲜艳夺目。
汤中泛出荷叶的清香,樱桃的核已取出,另行嵌了别物,却是斑鸠肉。此乃出典于《诗经》第一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周念通向黄蓉表明心迹吹奏的曲子。
如花容颜,樱桃小嘴,是为美人,故樱桃和花瓣说的都是淑女;竹解心虚,乃为君子,莲花又是君子中的君子,故笋丁和荷叶说的都是君子。
上菜的时候,黄蓉特意将这碗汤端在了周念通的面前,还悄声在他耳边念出了这道菜的菜名,女孩儿家的心思已是不言而喻。
周念通虽然不知道这汤中的种种名堂,但是光听菜名就知晓了黄蓉的心意,两人含情默默的对望了一眼,黄大小姐便红着小脸带着一阵香风跑去后厨继续做菜去了。
黄蓉的厨艺都是黄药师教的,所以他当然知道这汤的名字,老丈人见女儿跟人家在那里卿卿我我的,心里有些不痛快,却是吃起了女婿的醋。
这时没什么眼色的周伯通还嚷嚷着要尝尝周念通面前的汤,黄药师一把拉住他,开始跟他喝起酒来。黄药师的想法很孩子气,那就是“你勾搭我女儿,我就灌你爹酒”。
不过喝酒前,场面话还是要说的。黄药师对周伯通说道:“伯通,咱俩怎么说也是在岛上相处了十余年,以前兄弟我有什么对不住的地方,今日就在这里给你赔不是了。”
周伯通摆摆手说道:“都过去的事儿了还有什么好说的,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黄药师颔首说道:“好!伯通你心胸豁达,兄弟我自愧弗如,今日你我二人就好好喝上一顿,咱们不醉不归。”
周伯通一听高兴的说道:“如此甚好,这十余年来你让那些哑仆送的饭菜味道倒是不错,就是送的酒却寡淡了些,哪像今日这酒,老远我就闻着酒香味了。”
于是黄药师和周伯通两人推杯换盏,还没等黄蓉把菜上齐,他俩已是干了好几杯酒。
待到黄蓉做好了最后一道菜后正式上座,黄药师这才放下酒杯,他郑重其事的对周念通说道:“我只有蓉儿这一个闺女,今后可就把她交给你了,你可不能让她受到丁点委屈。”
“岳父大人放心,小婿就算是委屈了自己也不会让蓉儿受一点儿委屈的。”周念通当然是满口答应,一口喝干了碗中的女儿红,然后拍着胸脯做出保证。
随后席间黄蓉和周念通两人又双双为黄药师和周伯通敬酒,虽然黄蓉已是羞得俏脸通红,但还是规规矩矩的跟周念通把酒敬完,一杯酒下肚,她的脸上也是愈发的红润了。
这一顿订婚宴吃的可谓是宾主尽欢,黄药师和周伯通俩人都喝得有些多了。
黄药师是因为想到女儿找到自己的归宿,将要离开自己,心中是既高兴又不舍,心情复杂之下难免会多喝上一些,而周伯通则纯是被黄药师给灌的。
等到订婚宴过后,已是到了腊月下旬,过不了多久就是除夕和新年了。
虽然黄药师已经不会阻止周念通他们离岛了,但是就算此时他们马上动身离开,这么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也根本不可能返回到大理,于是黄蓉和黄药师便盛情挽留他们俩留在桃花岛上,等过完了年再走。
周念通这一世从小到大每年都是跟瑛姑在一起过的年,后来又多了个妹妹何沅君,由两人变成了三人过年,一想到母亲和妹妹,周念通还真是对她们思念得紧。
ps:紧赶慢赶还是差了几分钟…………
第40章()
【手机小说阅读 。】04400000044004040044000404004400040400000400
自从周念通来到桃花岛以后,他只是通过岛上哑仆出去采买的时候帮他捎了封报平安的家信给驿站,但是也不知道瑛姑有没有收到。
周念通不禁怀念起后世发达的通讯技术来,那时候就算是远隔千里之外,只要一个电话就能听到声音,一个视频就能见到影像。哪像现在,一封信也要送上许久,最后还不一定能够保证顺利送到。
不过周念通就算是再思念瑛姑和何沅君,现在也赶不回去了,只能安下心来留在岛上,等过完年后再与他爹动身返回大理。
随着除夕将近,岛上的哑仆们也开始忙碌起来,有的负责杀鸡宰鸭,有的负责洒扫清洁,虽然工作繁多,但他们分工明确,倒也是有条不紊。
与哑仆们的忙碌相比,黄药师等人就要清闲得多了。周伯通和黄药师这几日里常在一起把酒言欢,探讨武学。
这一日,他们俩又在林中竹亭饮酒论武,而周念通和黄蓉闲儿事,也在一边旁听。
黄药师和周伯通两人俱是当世一等一的高手,黄药师的武功高绝,犹要胜过周伯通一筹,但周伯通参悟了《九阴真经》的总纲,于武学方面又有了深刻的领悟,所以他们俩所说的观点都是十分精妙,让在一旁的黄蓉和周念通都受益匪浅。
两人说到兴头起时,双双起身离开竹亭来到外边空地,却是要出手切磋一下来验证自己的观点。
就见黄药师甫一出手,双手已是连发了七招,端的是快速伦。而周伯通左挡右闪,把这七招全都让了开去。然后他身子一晃,右手架住黄药师的双掌,左手瞬息间也是还了七招。
黄药师喝了一声彩,手上不停,连连招架,两人都是各发快招,未曾点到,即已收势,互相试探对方虚实。就见拳势掌影在竹叶之间飞舞来去,虽是试招,出手之中却尽是包藏了精深的武学。
周念通在一旁看得出神,他见父亲和岳父两人或攻或守,一招不是出人意表的极妙之作。那《九阴真经》中所载的原是天下武学的要旨,不论内家外家、拳法剑术,诸般最根基的法门诀窍,都包含在真经的上卷之内。周念通虽然已经将真经上卷背的烂熟于心,但其中蕴含的至理哪能那么容易就全都理解通透?此时他见到两人每一次攻合似乎都与经中所述法门隐然若合符节,招法应对又都是精妙奇巧,正好可以借此良机让他与经文印证一番。可惜两人的出手速度实在太快,周念通只能用心强记下来,留待以后再深思细究。
转眼之间,黄药师和周伯通已是拆了三百余招,黄药师虽然功夫更加精纯,但周伯通仗着有左右互搏之技傍身,短时间内倒也不至于落了下风。
这时相斗的二人拳路已变,一招一式,全是缓缓发出。有时一人凝思片刻,打出一拳,对手避过之后,坐下地来休息一阵,再站起来还了一拳。
黄蓉修为尚浅,看不出其中的玄奥,心中暗想,这哪里是比武斗拳,较之师徒授武还要迂缓松懈得多。但是她看两人的模样,却又比适才的快斗更是郑重。
黄蓉转过头来看向身边的周念通,发现他亦在凝神观斗,手脚还不断的做出动作,正是在模拟黄药师与周伯通的拳招。
刚开始那番快斗黄蓉还看得挺热闹的,但像现在这般慢吞吞的她却觉得有些趣,于是便想去拉身边的周念通,此时周念通正在模仿黄药师反身推出的掌法,这一掌看起来平平奇,内中却是暗藏极大劲力。黄蓉刚一拉住他的手,却不料他掌中的劲力忽发,只感到一股强力把自己猛的推起,登时她便身不由主的向半空飞去。
周念通手掌推出后,这才知觉,他惊叫一声:“蓉儿!”赶忙纵身上前去接她。好在周念通收手及时,但见黄蓉纤腰一扭,已是借着他的掌劲高高跃起,稳稳地站在了竹亭顶上。
周念通落地后跟着向上一跃,左手拉住亭角的飞檐,借势腾空翻上,来到黄蓉的身旁,关切的问道:“蓉儿,你没事儿吧?”
黄蓉见他如此着紧自己,心下欢喜不已,她摇摇头回答道:“我没事,周哥哥,你看这里视野这么好,咱们就在这里看爹爹和公公他们比斗可好啊?”
周念通点头答应,于是两人并肩坐在竹亭顶上,居高临下的继续观战。
此时周伯通已经开始露出颓势,每一次出手后凝思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临到最后,他终于停了下来,抬头说道:“还是黄老邪你厉害些,老顽童不是你的对手。”
“伯通,你的武功兄弟决计不敢小看了,这十余年来我虽然也在勤修苦练,但功夫的进境却是要比你慢上一些,想必用不了多久,你便可不在我之下了。”黄药师也停下手说道。
像黄药师这样的一派宗主,武功早在十几年前就已是趋于化境,而在华山论剑之后,他更是潜心苦修,功夫愈益精纯,但周伯通却能够慢慢迎头赶上,足见《九阴真经》的总纲确实妙用非凡。
周念通和黄蓉见他俩已经切磋完毕,便携手从竹亭顶上跳下来。周念通赶忙上前,把自己刚刚观战时遇到的想不通的地方提了出来,周伯通和黄药师见他提出的问题都是言之有物,也乐得为他一一解答。周念通有了这当世两大高手言传身教的指导,他的武学修为又是精进了不少。
黄药师见周念通如此聪慧,许多东西都是一点就透,遂起了爱才之心,在此后的几日里没少提点他,甚至连“劈空掌”和“指神通”这两门绝技的要旨也都说与了他听。
黄蓉于学武并不专心,自己有这样武功高强的爹爹,也没好好跟着学,但她见到爹爹肯悉心指教周念通,却很是替他高兴。于是黄大小姐心情大好之下,这些日子里一直亲自下厨,烧了不少的好菜给他们吃。
ps:感谢书友“八年神坑”的大赏,感谢书友“孫离”的大赏。
ps:晚上写到一半没熬住睡过去了,半夜爬起来现在才写完……【 。 快速高品质更新】
第41章 离岛返乡()
春节过后,周念通便和父亲周伯通两人拜别了黄药师和黄蓉,离开桃花岛踏上前往大理的路程。|道:“快,快,再不赶紧过去怕是赶不上了……”
他旁边的人说道:“是啊,这回也不知道他们会在这里摆上几天的擂,听说在临安那边可是摆了四五天呢。”
又有一人接着说道:“说起来那位姑娘还真是厉害,寻常的壮汉都不是她的对手……”
几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远,听到他们对话的老顽童却是来了兴趣,他对身边的周念通说道:“难道此处还有人设了擂台比武?走,儿子,我们也跟过去看看。”
周念通知道他爹周伯通生性就喜好凑热闹,只好顺着他的心意一起前往。
他们跟着那群人没走多远,忽听得前面人声喧哗,喝彩之声不绝于耳,远远望去,围着好大一堆人,不知道在看甚么。
老顽童一看有热闹可瞧,好奇心大起,拉着周念通就往人群里挤。以他们俩的身手,只用了三两下的工夫,就排开众人,挤到了最前面。
周念通只见人群中间围了老大一块儿空地,地下插了一面锦旗,白底红花,上面绣着“比武招亲”四个金字,锦旗的左侧地下插着一杆铁枪,右侧插着两枝镔铁短戟。
周念通仔细打量起站在锦旗下的那个中年汉子,但见他腰粗膀阔,甚是魁梧,但是却背脊微驼,两鬓花白,满脸皱纹,神色间还带着愁苦。他身穿一套粗布棉袄,衣裤上都打了补钉,虽然破旧但却洗得十分干净。此时他正拄着铁枪密切的关注着场上的比武情形,并没有注意到场边的周念通正在打量他。
再看那旗子边的空地上,一个红衣少女,一个灰衣汉子正自拳来脚去的打得热闹。周念通一眼就看出那少女举手投足皆有法度,显然武功不弱,而那大汉却武艺平平。周念通心下明了,这比武招亲的父女俩人必然就是杨铁心和穆念慈了。
话说这杨铁心当年与官兵相斗,背后中枪,受伤极重。他伏在马背上奔出了数里,这才摔下马来,晕倒在草丛之中。直到次晨醒转,他才拚死爬到附近农家,养了足足月余,才勉强支撑着可以起床。他寄居的村子叫荷塘村,离牛家村有十五六里。幸好那家人家对他倒是尽心相待。
杨铁心心中记挂妻子,却又怕官兵公差在牛家村守候,因此隔了数日后才偷偷半夜里回家查看。他来到门前,只见板门反扣,心下先自凉了。杨铁心开门进屋,见事出之夕妻子包氏替他缝了一半的新衣兀自抛在床上,墙上本来挂着两杆铁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