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理了下思路,萧统轻轻说道:“母后,皇兄虽然只比儿臣大两岁,然其才情,豪气,威望均远胜儿臣,当此临安城破之危难时刻,皇兄挺身而出,扛起了光复河山的大旗,虽然上天不佑,让皇兄未能完成大业,然逝者已去,来者可追,母后为国为军计,也切要保重凤体,以免皇兄在天上还要背负不孝的名声啊。”

见杨太后神色稍霁,萧统决定趁热打铁道:“虽母后一直待儿臣如同己出,儿臣也从来以嫡母侍奉母后,然今日,儿臣还是要在母后面前盟誓,有黄天厚土,赵家五十代先祖为证,儿臣赵昺,必终身诚孝母后,急母后之所急,忧母后之所忧,母后有恙则以身代之,母后有虑则竭诚以解之,如有违者,祖宗不佑,天地不容。”

杨太后听罢,神色颇为激动的连连点头,说了好几个“好”,才道:“昺儿,我的孩子,哀家果然没有看错你,你父皇和皇兄的在天之灵,也能瞑目了。”

情到深处,自然又是一阵哭泣,好容易,让杨后止住泪水,杨太后却又变得神色妩媚,仪态万千,让萧统心中一阵激动。

寒暄了几句,杨太后犹豫了好久,才讷讷说道:“国舅日前还在泉州一代活动,总算没有给朝廷抹黑,陛下是不是……”

萧统马上就明白了,这杨太后就算再贤淑,终究还是要为娘家人打算啊,她所说的,就是处置使杨亮节。还在福州,也就是赵罡在位的时候,杨亮节居中掌权,仗着杨太后颇为跋扈,秀王赵与檡以赵氏宗亲的身份对杨亮节的所作所为多所谏止,遭到杨亮节的忌恨。杨亮节遂把赵与檡派往浙东。朝臣有人言秀王忠孝两全,应该留下来辅佐朝廷,杨亮节听后更为忧虑,担心自己地位难保,驱逐赵与檡的心意更加坚决。赵与檡后来在处州与元军交战,被俘不屈而死。说起来,后来陈宜中等人的党争,说实话是从杨亮节这里弄起来的。

本来心中隐隐升起一丝厌恶,萧统在后世看了太多的外戚专权导致国势倾颓的例子,不过旋即一想,这也是人之常情,若是自己在这个位置上,也不会不考虑自己的亲人,也就释然了。再加上自己回忆历史,这杨亮节虽然跋扈,却也忠诚,在历史上,杨亮节得知崖山兵败、少帝投海的不幸消息,也是悲愤不已,遂与两子渡海到浯州,也就是金门,隐居于官澳珠宝石下,誓诫子孙莫为元臣,而自己也郁郁以终,算是为大宋王朝尽了节了。而杨家子孙也都争气,世代都没有出仕,直到明朝建立。

想到此节,萧统面色也就柔和下来,轻轻对杨太后说道:“母后说的是,国舅一片忠贞,朕自然知晓,不过母后,国舅与秀王那事,做的确实不太妥帖,那时虽然还是皇兄当朝,但是秀王叔也算国之良臣,没想到……唉。”

杨太后见小皇帝神色先是阴晴不定,最终终于缓和,也舒了口气,本来以为小皇帝还要追究秀王赵与檡的事情,心中还很是担忧,毕竟杨后乃是贤后,很明事理,那事说到底还是杨亮节理亏(奇*书*网^。^整*理*提*供),自己只是当姐姐的不好不说话罢了,如今见小皇帝松口,自然喜不自胜,忙道:“无妨,亮节有罪,哀家也绝不护短,皇帝只需放手去做,只是如今亮节在外,也算为朝廷做事,就请陛下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将功赎罪吧。”

萧统微一思虑,觉得无甚不妥,便也允了。又寒暄了几句,杨太后已经露出疲色,萧统也就向她告辞。

待离开了美人的舱室,萧统却又一副很不爽的样子,因为,自己一直在美人怀里呆了那么久,又和美人近距离接触了那么久,虽然浑身火热,虽然心思也动了,可是,为什么小弟就是死气沉沉呢?!为什么小弟还是八岁而不是二十四岁呢?!

萧统正在不爽和意淫,突然,一阵急促的鼓声传来,元军又来进犯了!

第二十二章 火攻

 匆匆走上甲板,正好看见一脸惶急之色的张世杰快步跑来,似乎正在寻找小皇帝。

“张枢密,怎么了?鞑子又来了么?”萧统沉声问道。

“臣参见陛下。”张世杰一个军参,却不等萧统说话,就直接站起,指着北方道:“陛下您看,张弘范这次是倾巢而出,得有近200艘船呢。”

萧统眼睛微微一眯,正北方向,百余艘战船蝶形排列,杀气腾腾,当中的应该是张弘范的座船,居然也是二层三桅,旌旗招展,元军舰船上士卒们分排站立,甲胄鲜明,看来这一次,是真正的恶战了。

“这次鞑子来势汹汹,请陛下坐镇主舱,且看臣为陛下退敌!”张世杰还是老一套,让萧统暂避一时。毕竟那时候,做臣子的必须表这个态,不能让君王处于危险之中嘛。

“张枢密,迎上去,和他们对战!”萧统狠狠挥了挥手,却压根没有理会这一遭。他要在甲板上,亲自看着这场决定命运的战斗。

“微臣遵旨!”张世杰也没有坚持,匆匆而去,而陆秀夫等人也及时赶到,侍立在侧。

随着宋军的战鼓再次响起,五十余艘轻型艨艟离阵而出,这五十余艘艨艟乃是宋军的根本,不但精兵锐卒大都在其上,艨艟本身以犀革蒙履其背,两相开掣棹孔,前后左右,开弩窗矛穴,敌不得接近,矢石不能及,更重要的是,这些艨艟不仅有帆船的速度,舷侧还有三层桨手,近距离作战时也能如飞奔驰,转弯也甚是灵活。

眼下正是初春,东北风甚疾,元军的船只顺风而来,速度飞快,而宋军的艨艟有桨手奋力划水,倒也能当面迎上。

钱能熙这次亲自上船,五十艘艨艟正面迎上元军的小船,艨艟的前后左右开有棹孔,宋军的弓弩手埋伏其中,当然近战时也可以伸出长矛对刺。

眼下,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钱能熙一声令下,从棹孔里无数箭矢飞速射出,如雨般密集的箭枝准确的落在元军的船上,只是这次,在舱外的元军依然顶着巨盾,开始威不可挡的箭枝到了后来,其势已弱,碰上元军坚硬的盾牌,也只是徒劳的发出一阵撞击声罢了。

后将军钱能熙见此不效,只得掏出玄色令旗,宋军再次祭出老办法,火攻。

只不过,这一次当宋军的无数火箭如火龙一般呼啸射出,扎在元军的船舷时,开始还熊熊燃烧的火,却瞬间熄灭。

原来,那元军的船上,居然也效仿宋军,涂上了湿淋淋的泥巴,火箭上去,自然很快就熄灭了。

观战的张弘范冷酷一笑,轻声对身边的李恒道:“可以开始了,这一次,本帅要让宋朝皇帝哭都哭不出来。”

李恒会意,一声令下,元军突然齐声高呼:“谢宋朝皇帝的箭!”

阵阵高呼让元军原本低落的士气为之一振,而宋军们则俱都愤恨不已,眼睁睁的看着穿着重甲的元军士卒盯着盾牌,将大海之上最宝贵的箭矢就这样从船舷上,盾牌上拔了下来。

张世杰见小皇帝面色铁青,狠狠的一砸船舷,道:“该死,居然让鞑子玩了次草船借箭,他还用真人!”

远处的张弘范放声大笑,他很久没有笑得这么惬意了,旁边的李恒陪着笑,道:“大帅,平白借了人家的东西,总归是要还的不是?咱不像南人那般偷奸耍猴,咱这就把这些上好的狼牙箭雕翎箭,还给他们可好?”李恒知道张弘范也是汉人,为了和宋人区别,就冠上南人的称呼,他自然不知道,臭名昭著的四等人政策,南人这称呼还就是从他这里出来的。

张弘范心情也很好,前番无论是进攻还是俘虏事件,都让张弘范生着一股闷气没地方发,如今可算有机会出这口恶气了。

“不错,传令下去,万箭齐发,让宋朝皇帝尝尝他们自己的箭矢!”

果然,元军很快就拿着宋军精心制造的箭矢回敬了宋军,只是这支部队,虽然大都是汉人,可是毕竟是从山东一路打到厓山,射术可是比宋人高的不是一点半点,不少箭矢竟然直接就是从棹孔里射进去,让不少本以为躲在舱室里就没事的宋军死于非命。

更为危险的是,元军很快拔出本已熄灭的火箭,再次用火棉将其点燃,然后对准宋军艨艟的棹孔,搭弓引箭,挽弓如月,箭如流星。

宋军的火箭被回敬给宋军,虽然宋军的船体外壁上也涂满了湿泥,可是元军精准的射术却能让火箭不少从棹孔而入,艨艟的内壁可是完全的木壁,也没有任何的防火措施,只有一大群活生生的人!他们的衣服,肉体可都是易燃物!

更为可怕的是,有些火箭直接射入底层桨手的舱室,底舱船板间的缝隙,为了防水,却是用桐油链接,而桐油遇火,自然是一点就着!

很快,原本精锐的艨艟纷纷起火,而本来是为了保护士卒而建造的封闭式舱室,居然成了人间修罗场,士卒们的身上很快着火,而身上带着没点燃的火箭,火棉以及油脂的更是惨,一团团的火人在舱室里痛苦的嚎叫着,翻滚着,可是,他们的翻滚不仅不能扑灭身上的火,却把灾难带给了同伴,而很快,舱室的内壁也开始着火。

第二十三章 鏖战

 很快,宋军的艨艟大半已经笼罩在火海之中,“吡啵”声四起,一艘艨艟的桅杆率先倒下,砸死了不少正在苦苦支撑的宋军弓弩手,而桅杆却也入火即燃,接着带下的,却是涂满油脂的风帆,风帆本就是布做,很容易就着了火,上面还涂着油脂,自然火势愈演愈烈,加上已经被烈火烤化的桐油纷纷自燃,让原本就已经失控的火势更加难以控制。

观战的萧统无奈的说道:“张枢密,让将士们弃船吧。”

“可是陛下……”张世杰面有难色,毕竟如今小朝廷财政上可以说是捉襟见肘,这样的艨艟造价可是不低,就这样舍去实在和割肉无异。

“首先要保住人,船没了还可以再造再买,人没了就没了,朕治国理政,以人为本。”萧统说这话时,神情却是哀伤不已。

“吾皇真乃仁德之君也!”张世杰一个军参,马上下去传令。

很快,一阵铿鸣声传来,落在后面的几艘艨艟侥幸没有着火,还有十几艘火势还可以控制,在桨手的奋力划水下,已经很快的退回了后方,至于前面的二十多艘艨艟,却已经没有办法挽救了。

随着宋军的一阵鸣笛声,许多满身血污的,或是一身火焰的士卒从船上跳进了水中,尤其是身上还在燃烧的士卒,入水时发出的“哧哧”声甚是可怖,嘶嘶蒸汽迅速起来,可想而知当时的疼痛。

可惜,宋军将士的噩梦并没有结束,张弘范悍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元军的弓弩手可是一点也不闲着,趁着大量的宋军士卒落水,也拼命的对着在水里挣扎的士卒们一阵发射,很快,海水已经被染红。

“快!快压住鞑子!”钱能熙放开嗓子大声吼道,随着他的吼声,宋军弓弩手也朝着元军的弓弩手齐射,试图掩护落水士卒的回撤,可惜元军这一次有大量的盾牌手保护,宋军的弓箭手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张世杰见战况不利,忙道:“陛下,请准许微臣亲自上阵,击退鞑子!以保陛下周全。”

萧统见张世杰神情坚定,眼中一片热忱,昂扬的斗志让张世杰更添几分男人气概,忍不住重重的点点头。

张世杰一个军参,正待离去,却听小皇帝道:“枢密相公且慢。”

“陛下还有何吩咐?”张世杰连忙回身,却见小皇帝抓住他满是老茧的手,轻轻道:“张枢密,你答应朕,一定要活着回来!朕需要你!”

饶是久经风浪,张世杰的眼中,依然溢出两滴热泪来,他一声哽咽:“陛下!”如山般魁梧的身躯,竟然微微颤抖。

“不要让朕失望,朕相信你。”萧统就像大人一般,轻轻拍着张世杰的肩膀,神色充满了信任。

“陆相,马总管,保护陛下周全!”说罢,张世杰“铿”的拔出了佩刀,大喝一声,跳下了帝舟舷侧的小船。

而就在这段时间,宋军遗留的那些艨艟,已经开始缓缓下沉,而海面上还在扑腾的宋军已经不多,却见不少身上扎着数十支箭矢的宋军尸首,飘荡在海面上,随着一波一波的浪花上上下下。

而元军的数十艘小船,则在盾牌手的庇护下,在弓弩手的掩护下,开始向帝舟靠来,他们的目的,赫然正是坐镇帝舟的小皇帝!

“贼子敢尔!”张世杰刀尖一指,“挡住他们!”,随着张世杰的命令,几乎所有的宋军弓弩手,也不管射程什么的,径自对着元军欺压上来的小船开始齐射。

虽然元军的盾牌手尽职尽责,虽然盾牌的布置也算合理,可是这一次,在宋军不顾一切的齐射下,还是有不少元军的士卒被射中,惨叫声不绝于耳,“扑通”落水声也时有耳闻。

宋军的弓箭手在依次上前射箭时,每艘船上都还有十余人,手上拿的,却是那小巧的弩机,且左右手一边一个,见元军士卒落水,便毫不犹豫的对着落水处狂按机活,“嗖嗖”的箭矢飞快而出,让落水处平白浮起一道道血环。

宋元双方拼死厮杀,死伤不断提高,碧波荡漾的大海逐渐由淡红,鲜红,最终成为带着点黑色的暗红,可是,双方的交战依然焦灼着,宋军人多船多,而元军单兵战斗力却是更强,饶是船只接战前的对射,就已经让无数双方士卒死于非命。

坐镇帝舟的萧统面色平静,这样惨烈的大战,他已经经历过一次,对于血肉横飞惨叫连连早已心如止水,只是他担心的却是,如今双方的拼死厮杀,却一直处于相持阶段,这样打下去,后果实在难料,而如今,由于自己的到来,厓山之战的进行已经不是历史中所载的那样,自己也无法简单的逆着历史来就可以,如今自己只能寄希望于张世杰的临场发挥和士卒们的三军用命了。

“大帅,看来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握中啊。”远处观战的李恒满脸的喜色,在他看来,这一仗胜局已定。

“唔,不出意外的话,宋军已经力竭了。”张弘范矜持的点点头,“不过说实话,自从先帝钓鱼城一战之后,还从来没有见过宋军这般拼命,就是文天祥的军队,也没有这么悍勇,在这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天下的宋军都是这般剽悍,恐怕……”

张弘范的意思很明白,当然是蒙古人没可能入主中原,只是这话着实犯禁,就算是张弘范,也不敢直接说出来,虽然这船上都是自己的亲信,可是在飞黄腾达面前,这些算个屁,保不定谁为了荣华富贵就把自己卖了,毕竟宋朝一完蛋,自己就是待烹的猎狗了,朝廷应该很希望有人去告密吧。

李恒自然也不敢接茬,只是嘿嘿笑了两声,然后正色道:“大帅,是不是该有我们的那件‘宝贝’了?”

张弘范斜睨了李恒一眼,再看看仍然胶着的战局,微微叹口气,道:“再等等吧,不过让兄弟们都准备好,既然要干,就要一次功成!”

“是!”

第二十四章 五牙

 战事依然处于胶着状态,只是宋军无论士气多么高涨,可是,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他们,就算爆发出全部的战斗力,单兵实战能力,也是比不过元军的,再加上元军士卒多为百战余生,作战经验丰富,相互之间的掩护也做得很好,因此在近距离格杀中,虽然双方士卒都跳到了对方的船上,企图展开白刃战,可是事实上,还是元军远远占优。

虽然宋军士卒们悍不畏死,虽然很多士卒就算受了重伤根本无力再战,也要死死抱住元军的腿,宁可自己被戳上那么十几刀,可是,战斗毕竟是实力的体现,精神的亢奋虽然能引起量变,却很难引起质变,英勇的宋军士卒一个个倒下去了,可是,他们依然死战不退,他们知道,自己的身后就是皇帝,就是这个民族最后的旗帜和希望!

渐渐的,开始有宋军的船只易主了,虽然钱能熙迅速做出反应,很快那艘被元军刚刚占领的船只就被夺了回来,可是,疯狂的元军四处的砍杀着,让宋军有些顾此失彼。

就在这危险的时刻,张世杰大吼一声,亲自率领宋军最后的预备队,二十艘五牙大船,气势汹汹的朝元军开去。这五牙大船最早乃是隋朝权臣杨素发明,起楼5层。高100余尺,能容战士800人.有6个拍竿,高50尺.用以击碎敌船,对付元军灵活的小船,正是其拿手好戏。

张世杰亲自站在居中的五牙船上,二十艘五牙船中间突前,两侧微微落后,竟然摆出却月阵!

这五牙船两侧各有三层桨手,虽然比不过风帆,可是在这近距离海战中,却甚是有效,很快,五牙船组成的阵势将元军蚂蚁一般的小船分割开来,张世杰座舰前方,正有一艘元军小船微微斜着,将船舷露了出来。

自然,元军的弓弩手也会疯狂的向着五牙船放箭,可是五牙船外包铁皮,根本不惧箭矢,元军的箭雨根本不能阻之分毫。

很快,元军那艘小船就在眼前,张世杰甚至能看见船上元军惊恐的脸。

“这群狗汉奸!”张世杰握紧了手中的佩刀,咬牙切齿,神色狰狞。

“大帅,怎么办,前面那小船,我们要不要拍沉它!”身边的亲兵问道。按照惯例,五牙船最骇人的,就是那舷侧的拍杆,基本上一砸下去,就能把下船给砸碎砸沉。

“不,”张世杰摆摆手,冷冷笑道:“这次,我们要给陛下献礼,传令下去,撞沉鞑子的船!”

“是!”那亲兵眼中闪过一丝炽热,迅速跑下去传令。

横亘在张世杰座舰前的那艘小船却是一点都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在船上的士卒看来,自己船小好掉头,加上舵手和撸手都是久经考验的行家里手,操舟这么多年都没见出过岔子,你有拍杆怎么招了?我们小船可以轻盈的闪过,你能奈我何?

可是很快,船上的士卒就发现不对,那迎面而来的大船,并没有像舵手描述的那样,拍杆先被拉起,而是微微侧帆加速,竟是劈开海水,径直冲着自己的小船而来。

众元军士卒还在张大嘴巴发愣,常年在水里打滚的舵手已经发现不对,他怪叫一声,操起舵疯狂的转动着,试图操着小船躲开这一劫。

可是,还是晚了一步,随着一声巨响,巨大的五牙船毫不犹豫的切开了元军小船的船体,几名倒霉的士卒当场被撞的血肉模糊。张世杰的五牙船倒也剧烈的晃动了一下,却没有什么大碍,毕竟吃水摆在那里,又是正面碰撞,不是那小船能奈何的了的。

很快,海面上出现了大量的木屑,元军士卒倒是机灵,纷纷跳水,可是他们毕竟不是生长在水乡的人,所谓的游泳水性,也只是张弘范突击训练下的产物,平日里在死水中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