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法子,谁让统治者是满人呢?不输还没天理了!

等到除夕时,台南的宫室已经修得很是不错,当时萧统一直居住在皇极殿里,对于皇宫的修缮工作并不太过关心,而且那时一堆人走来走去,乒乒乓乓的声音也太吵,加上都是些木板房,看起来也不甚华美,加上当时大陆形式紧张,内政问题也是多多,因此萧统根本没对这些事情太过上心。

可是,终于紧赶慢赶,在过年前把宫室修缮扩建完毕,陆秀夫等人请萧统前去观看时,萧统却大吃一惊。

台南的宫室完全仿照开封府的旧制,宫城周廻五里。皇宫的正殿曰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大庆殿之南,是三省六部御史台大理寺等机构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都在紫宸殿举行。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宫中的宴殿为集英殿、升平楼。

当然,由于萧统现在还没有立后纳妃,因此后宫的规制倒很小,可是勤政殿、福宁殿乃是皇帝的寝殿。慈宁殿、慈明殿是皇太后起居的殿宇,仁明殿、慈元殿等数座宫殿为皇后、嫔妃所居,这些东西陆秀夫说以后肯定还是要用,因此还是扩建出来,萧统一想也有道理,便没说什么。毕竟那杨太后也算是国母,不管别人如何,却不能让她住的太差吧。

只是,另外两个标志性的宫室,观稼殿和亲蚕宫。却被修缮的富丽堂皇,这是皇帝为了向天下百姓表示勤俭爱民和对农事的重视所专门建立的地方,按照祖制,每年自立春始,在祭祀天地后,皇帝须于殿前种稻,秋后收割。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每年春天在亲蚕宫举行亲蚕仪式,并完成整个养蚕过程。同时在春播秋收时,皇帝将亲自上阵,同时邀请百姓士绅前来观摩,以向万民传递朝廷劝课农桑之心。

还好,目前只修缮了这些,可是从外面看起来,也是富丽堂皇大气不凡,萧统不由有些担心,悄悄问陆秀夫道:“陆相,这……宫室建造修缮,怕是所费不少吧,前日朕允的五十万贯,该不到一个零头吧。”想到这里,萧统也有些后悔,当日答应修宫殿时也是太过自信,可是一想到这样的工程项目,必然层层盘剥中饱私囊,加上工程紧任务重,肯定花了大笔的钱吧,唉,这些钱可以建多少远洋船只可以打造多少兵器啊。

突然间,萧统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愤青叫嚣着要拆掉颐和园,他们看来若是没有了老太后要的园子,甲午也就能打赢了呢。

那陆秀夫却全然不顾小皇帝的脸色,只是微笑说道:“回陛下,那五十万贯却是不够,修建这皇宫,虽然臣等反复计算,柳大人严加监察,将各项开支压倒了最低,最终所费依然有一百八十余万贯。”

天!萧统差点没晕过去,这个数字对于目前的小朝廷来说,是足以压垮财政的一笔巨款!朝廷如何给得起?如果萧统没记错,那户部府库里,目前怕是三十万贯都未必有……

萧统强自压抑住震惊,悄悄问道:“那超支的百多万贯,何以得之?”

“陛下,那花莲金矿最近已经找到富矿脉,得粗金石止八千余斤,经过锻造扣除火耗,有赤金五万余两,即值钱五十万贯。”

萧统心中也在凑着,这么下,还有八十万,就算把家底掏空,那还有五十多万没有着落啊,这可怎么办?

陆秀夫却像看穿了萧统的心思一般,微笑道:“那剩余八十余万贯,微臣乃用交子支付。”

“交子?”萧统惊呼一声,“那户部存银,似乎已经不够交子币值吧。”

“陛下说的没错。”陆秀夫微微颔首,“臣就是知道存银不够,所以才这么做的。”说罢,陆秀夫不顾小皇帝嘴巴张的大大,居然微微笑了起来,“交子就是纸嘛,呵呵,如今台南的造纸作坊,却甚是忙碌哩。”

第六十八章 建筑学家

 陆秀夫的一番话,让萧统几乎绝倒,谁说古人思想都保守?谁说古人都没有想象力?只要给了他们空间和条件,他们的创造力可以说无与伦比!那陆秀夫居然敢在没有贵金属支撑的情况下强行发行交子,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上确保物价没有飞涨,萧统不由哀叹,如果蒋委员长当年让老陆取代当时那个昏庸无能的阁揆,是不是就能保住青天白日满地红而不至于让本该是历史创举的金元券成为某集团几十年的笑柄。

其实道理很简单,建造宫室肯定是要钱的,而朝廷肯定是拿不出金银铜,那么这次说白了,是陆秀夫利用朝廷的信用使没有金属支撑的交子成了一般等价物,这就已经是真正意义的现代货币了,如果说形式一切顺利,和金银脱钩的交子能够完成全流通,且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把金属赶出一般交易市场,那么说等于是萧统的金融改革不仅提前完成,而且大大超出了自己本来的规划。

“陆相此举甚妙,深合朕意,只是……虽然此事乃是朕一直思虑,然……依然嫌之过急,此事可一不可再,陆相且深察之。”萧统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小心翼翼的说道。毕竟陆秀夫这事情干的,说不好听点是骗钱,从工匠,材料商这些人手中骗钱,一旦纸币数量多到一定程度,那么经济也就彻底完蛋,和当年威风凛凛却最终土崩瓦解的国民政府一个下场。

那陆秀夫自然满口答应,萧统却不知,那陆秀夫心里,却也是惴惴不安呢,这种离经叛道甚至大逆不道的事情,不但那小皇帝干不出,自己又何尝干的出,可以说这一次,自己也担了诺大的风险,要不是那人的一番聒噪,恐怕……

接着,君臣又好生参观了一下其他宫室,萧统也从先前的震惊里逐渐恢复过来,而真正进入宫殿里面,就更可以深切看出,钱这东西真是不嫌少,由于经费紧张,那宫殿里面的装潢修饰,却远不如外面看起来那样华美,有些地方的木榫间墙缝里,甚至有些龟裂,小皇帝的手摸到那里时,随行的陆秀夫和工部尚书谢启不由有些尴尬。

“陛下……这……微臣一定重重责罚相关之人。”谢启见小皇帝神色古怪,盯着一根承重梁顶端的一条缝看个不停,不由有些紧张的说道。

“会塌么?”萧统伸出小手指了指,言语很是简洁。

“回陛下,此处留缝,乃是必需,因台湾天气湿热,尤其夏日,这木梁虽然表面无甚区别,然若细量之,则会伸长若干,若留一缝则可无虞,因此请陛下放心,此梁绝无问题。”

说话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清瘦汉子,那双眼睛却甚为有神,鼻子眉毛都不错,只是那张嘴却不知为何高高撅起,端得毁了一个美男子,他跟在谢启身后,看来也是工部的人。

萧统心中有些惊喜,他当然知道“留缝”的道理,不过见这人在这个年代也说的这般清楚,不禁有些好奇的问道:“朕没有记错的话,你是工部主事吧,叫龚……龚穹……”

“回陛下,微臣龚穹苍,字青蜂,现任工部主事。”那龚穹苍面对小皇帝,倒甚是大胆,说话一点也不怯场。

萧统听了点点头,又和陆秀夫咬了咬耳朵,旋即面向龚穹苍道:“青蜂,朕听闻你颇擅于建造宫室园林,此次宫殿修缮之事,就是以你为主的?”

“正是微臣!”萧统却没想到,那龚穹苍却丝毫没有意料中的把功劳归结为尚书谢启,而是当仁不让,这让萧统对其有多了几分好感。

再看看谢启,神色如常,甚至微笑,看来这谢启也不是心胸狭窄之辈,萧统接着问道:“那青蜂,你对这次的成果以为如何?可曾满意?”

“不满!”龚穹苍说的斩钉截铁,“主要有三,其一,陛下给的预算实在过少,虽然臣知道如今岁入不丰而大事不在于此,然就事论事,臣既然负责建造宫室,所谓在其位谋其政,臣只管建出美丽宏伟的宫殿,为陛下和太后提供住所,其他不在臣之所想,若是陛下此次给臣五百万贯,则臣可以确保这台南的宫室,绝对不比开封府的差。”

“其二,便是所用材料,如今木材等物,皆取之于台湾,虽然台湾物产颇丰,然为梁之木,为门之木,为台之木,为床之木,单是木头一项,若求其尽善,则所需之木遍及天南海北,一时难以卒其,更遑论金铁玉石之物,此其二也。”

“其三便在工匠,此事微臣不必多说,陛下銮驾来台然工匠不至甚多,因此臣虽有妙思,却无巧匠行之,臣心实憾之。”

龚穹苍旁若无人的说完,却让萧统眼珠子瞪的老大,看起来这人已经不管自己是朝廷命官,也不管前面的是当朝天子,却也沉浸在了建筑艺术的快感中,没想到自己来了一次,还能撞上一个赫赫有名的建筑学家,倒真是有几分意思了。

可是那龚穹苍却依然滔滔不绝的说着,从宫殿的建筑一路说下去,到园林,到山庄,到小玩意,看起来这人似乎还是个全才呢。

直到那谢启径自打断他的话,然后向皇帝告罪时,那龚穹苍才有些尴尬的停下来,不料那小皇帝却笑吟吟说道:“工部主事龚穹苍勇于任事长于为政,今工部侍郎出缺,着龚穹苍以递之。”

在龚穹苍傻在那里时,萧统又加了一句,“别忘了,可是你自己说的,待朕光复中原后,汴梁的宫室可还是你修,别说五百万,五千万朕都给你,可是若是修得朕不满意……”萧统顿了一下,“哼,到时候,朕要你好看!”

说罢,小皇帝大笑而去,那龚穹苍却还愣愣的站在那里,大嘴显得更是滑稽,直到谢启拉了他的袖子,才知道还要谢恩。

只是小皇帝却又指到一条缝前,问道:“青蜂,这条缝,却又是何故?”

龚穹苍一看,却不由张大了嘴巴,有些说不出话来,而谢启的神色也有些尴尬,就在这时,一只不小的壁虎,却大刺刺的从缝里摸了出来,冲着萧统摆了摆尾巴,便仓皇而去。

“原来,是养壁虎的。”小皇帝嘟囔两句,便带着陆秀夫往后面去了,留下谢启和龚穹苍傻傻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第六十九章 除夕(1)

 期待已久的除夕,终于到了。

台湾虽然乃是亚热带,可是年关之时,虽不至于寒冷,却也甚凉,还是凌晨之时,萧统就被叫醒,可是他却惊喜的发现,来叫他的,除了最近一直负责他起居的李福外,还有另外一个熟人。

马凌!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萧统以前不消说,自然是对太监这个群体深恶痛绝,可是来到了这个时代,那马凌却给他的印象甚佳,知情识趣且不说,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的不屈与坚贞,就足以让很多士大夫们汗颜,还记得马凌是在厓山海战时受了重伤,当时萧统还命太医仔细治疗,这对于宦官来说可以说是无上荣耀了,为此还让陆秀夫等人颇为不悦,而来台湾后,萧统并没有忘了这个忠心的内侍,还让安炳辉去给他诊治,没想到竟然在过年之时,居然看见了这个自己一直很器重的人。

“马凌……你,你的伤可曾好了?”原本还睡眼惺忪的萧统却马上清醒,有些激动的看着这个忠贞的宦官。

“陛下,陛下……”马凌却也哽咽了,浑身颤抖着给萧统行礼问安,可是那激动的神情却丝毫不掺假,旁边的李福也一直安慰着,才让激动的皇帝和激动的马凌安生下来。

原来,那一次马凌所受的伤可是不轻,倒下的桅杆直接就给马凌砸断了双腿,而其他太医虽然也用心给马凌诊治,可归根到底,马凌还是宦官,那些太医们怎么心里也是别扭,若不是后来安炳辉亲自医治,怕是马凌也就交代了。

如今马凌病好复职,李福也知趣的要求退出,不过那李福心思机灵,办事谨慎,也敢和萧统说实话,坦率说萧统也很喜欢他,于是萧统一高兴,两人都留下,不过马凌主管宫廷事务,算是给他的擢升,而李福依然留在自己身边。

按照规矩,除夕这天,虽然喜气洋洋不假,可是对于做皇帝的萧统来说,无异于大折腾,之所以要他这么早就起来【当然是相对于平时而非后世,朝会也是很早滴】,是因为接下来的一系列仪式,要从接神开始。皇帝于寅时即起床,到大庆殿的东、西厅及宫内其他十多处拈香行礼,出入门有爆竹声相随。是向各处请神佛来宫里过年。

完事后,则是踩岁,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行走之处,都撒上芝麻秸等,在上面走,叫做〃踩岁〃,既取〃步步高〃之吉祥,又含辞旧岁之寓意,萧统换上了衮冕,配九旒冕冠,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九章。,以示郑重和对天神的景仰,在李福的引导下迎着朝霞,在新建的宫室里,专门捡撒下了秸杆芝麻的地方踩,踩起来“咯吱咯吱”的,倒甚是有趣,当然这时,居于宫中的杨太后也须踩岁,只是按照祖制,此时二人却还不能见面。顺便说一句,为了此次的芝麻,倒还真费了些周折,无他,当日萧统居然没有想到这台湾岛上没有芝麻,为此杨亮节倒是有门路,从清远苏家买了不少,方才解了急,这也让萧统对杨亮节又有了几分好感。

在冷得发凉的宫室里转了几圈,萧统肚子早饿了,还好此时司仪及时高喊“早膳”,于是第三个议程开始,只是除夕时,皇帝却不是单独用膳,成年皇帝应该是和后妃皇子公主们一起,而萧统这样的,自然是和太后一起,说来也巧,其他的太妃等等,或是临安被俘,或是中途逃遁,或是香消玉殒,而自己兄长赵罡未曾纳妃,因此这后宫里,居然只有杨太后一人。

早膳乃是在慈宁殿中进行,不消说,萧统开始还是要给太后请安,今日的杨太后戴龙凤珠翠冠,身着深清色礼服,五彩翟纹。领、袖、裾都红色云龙纹样的镶缘,,腰饰深青蔽膝,另挂白玉双佩及玉绶环,下穿青袜青舄。无论远观之,近迫之,皆是花信少妇,绝代风华啊。

萧统看了,忍不住连咽口水,好容易才静下心来给杨太后行礼,而杨太后显然对过年也甚是高兴,如今她夫子皆亡,小皇帝可以说是她唯一的依靠,于是亲自把萧统扶了起来,又搂在怀里肉疼了好久,方才开膳。

按制,皇帝桌上须有黄米饭一品,燕窝挂炉鸭子、挂炉肉、野意热锅各一品,燕窝芙蓉鸭子热锅一品,万年青酒炖鸭子热锅一品,八仙碗燕窝苹果脍肥鸡一品,青白玉碗托汤鸭子一品,青白玉碗额思克森鹿尾酱一品,金戗碗碎剽野鸡一品,金戗碗清蒸鸭子、鹿尾攒盘各一品,金盘蒸肥鸭一品,金盘羊乌叉一品,金盘烧鹿肉一品,金盘烧野猪肉一品,金盘鹿尾一品,珐琅盘竹节卷小馒首一品,珐琅盘蕃薯一品,珐琅盘年糕一品,珐琅葵花盒小菜一品。以上共二十一品。太后同上,皇后嫔妃依次递减,可是一来目前后宫冷清,根本没什么人,二来现在朝廷偏安台湾,早不是当年汴京临安那般气象,便是这御膳,也是陆秀夫专门给跑贸易的张世豪下了死命令,才置办齐的。

“唉,想当年在临安,你皇考大开宴席,钟鼓齐鸣,那是大宋是何等的威风,而如今……”杨太后拿起玉箸,却似乎又想到了昔日临安的繁华,忍不住眼圈都红了。想来也是,那时候一场早膳都堪比后世的国宴,光往来的宦官宫女都是成百,而如今这殿内,能看到的人还不到二十个,这还是因为除夕而专门拢起来的呢。

可是,还没等萧统劝解,杨太后却又展颜笑道:“罢了,大过年的不说这些,昺儿,如今你坐朝理政,母后知晓你做得甚是出色,大宋已有中兴气象,而百官对你也都很服气,不但是母后心中高兴,就是你皇考皇兄,看了也一定高兴。”

出乎萧统意外的是,这次杨太后提到先皇,却没有哀伤幽怨,却是满腹豪情,而放开了的母子俩也相言尽欢,还喝了几杯,萧统自然使出浑身解数来讨杨太后的欢心,并且表态要重用杨亮节,自然,气氛是融洽的,欢快的,和谐的,而那杨太后几杯酒下肚,更是眼波流转,娇慵动人,看得萧统心中发毛。

第七十章 除夕(2)

 此时,普天之下,尽皆庆祝新年,元廷虽然乃是蒙人,可是在真金的劝解下,忽必烈早就下诏,与万民同庆春节。

先前在漠北的战事,最后在阿里海牙的拼死奋战下,终于逼退了海都,而突如其来的大雪,也让原本如火如荼的军事行动被迫停止,后王诸军不得不北退,而忽必烈也趁势轻骑回到大都,宣布此次北征结束。

总体统计起来,元军此次伤亡人数更多,而且漠西之地如今大半还在海都手上,伯颜部将阔端坚守凉州,确保了河西走廊没有被切断,而辽东一线,元军也是采取了守势。

等到忽必烈匆匆赶回大都时,已经能清楚的感觉到新年的气息。

真金依照旧制,由司天监选定吉日,也就是腊月二十四,布告天下,各个衙门,照例封印。宫殿封印,举行仪式:将宝印安放在大殿之上,设酒果,点香烛,真金面北遥拜忽必烈后,代天拈香行礼,官员捧着宝印出殿,到应天门外,洗拭宝印后,捧入殿内,加以封贮。这也就表示,天下衙门在此期间休假,皇帝太子也不再听政。

封印后,真金特地设宴款待三省官员,而其他各部院衙门的掌印官员,也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谢一岁辛劳。同时,从现在起,天下的官学私塾,大小衙门一律休假。

大都毕竟在北地,比起台湾来还是繁华甚多,虽然在程序上,台湾做的可能比大都更严谨,可是大都毕竟人多物多钱多,那真金又醉心于汉文化,可以说如今大都的春节气息,丝毫不比台南差。

入腊月起,就有文人墨客,在书房,在市肆,书写春联,准备过年。祭灶之后,千门万户,粘挂春联,焕然一新。民间或用朱笺,或用红纸,但内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不过,今年却与往年有所不同,贴上的楹联很快就被人撕毁或者污染,还有人在大都繁华之地,贴出了诸如“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这样的所谓“反联”,鉴于过年,真金也不好大索全城,于是下令抓几个人关起来了事。

等到忽必烈赶到大都城外时,就能从外面感受到大都城里张灯结彩的华美,体会到那洋溢着的过年的气氛,而真金亲自带领百官出城郊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