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此处,一股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让萧统一时间豪气冲天,他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一切,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

崖山的太阳已经挂在了天边,夕阳无限好,可是萧统知道,一旦落下,过去的太阳和将来的太阳,将不可同日而语。

明天的太阳,会在东方照常升起吗?萧统在心里问自己。

深吸一口气,萧统放声道:“将士们,朕,来看你们了。”

声音虽然稚嫩,却也有几分豪气,让身后的张世杰和陆秀夫点头不止。而皇帝亲自阅兵,虽然他只是八岁的孩子,不过由于对天子天生的敬畏,因此士卒们也都很安静,除了海浪的波涛声,这里就只有小皇帝的声音。萧统的话准确无误的传到了每个士卒的耳中。

可是萧统却发现,士卒们眼中虽然亮了一下,却又黯淡了下去,看来,他们已经没有信心,留在这里,一是心中还有一丝忠义,二是慑服于张世杰的军威。

如此军队,怎能打仗?萧统眉头微皱,旋即换上一副悲壮的声音,道:“为君者当上知天意,下顺民心,如今天下大势,诸位也都知道,朕。。。朕何忍因我赵家一姓之哀荣,让你们这些忠臣勇将,为朕捐躯,你们都有父母,你们都有妻儿。。。”说到这,萧统的声音哽咽了。

张世杰听了这话如五雷轰顶,这话不明显是瓦解士气吗?这小皇帝难道。。。而陆秀夫则早已跪下,悲声呼道:“万岁,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微臣等何敢不效死力,以报国家三百年养士之恩?”

这话一说,那几个剩下的文官也都稀稀拉拉的跪下,大哭不止。

见士卒们开始有些骚动,萧统心知有戏,而面上神情却哀伤不止,他淡淡的挥了挥手,道:“罢了,大事去也,张枢密,解开绳索吧。”说罢朝张世杰使了个眼色,突然高呼道:“诸位,如今朕解开绳索,愿意回家与妻儿团聚的可以离开,你们已经对朕尽忠了,不必管朕。”

张世杰见小皇帝对他眨眨眼睛,心中似乎有些明白,忙配合的高呼道:“陛下,那您怎么办?”

萧统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微微朝前走了几步,有些凛冽的海风吹拂在幼小的身躯上,他却巍然不动,好一会,才大声说道:“赵昺无能,祖宗三百年基业,如今就要毁在赵昺手上,赵昺所能做的,也就是以身殉国罢了,这碧波万顷的大海,就将是朕的归魂之所。”说罢怔怔的看着那翻滚的海浪,神情哀伤无比。

突然,萧统举起右臂,高呼道:“朕就是死,也绝不死在鞑子的土地上!”

这是一个八岁的幼童说的话吗?这是一个陷入绝境的少年天子说的话吗?张世杰不断的在心里问着自己,而当萧统说出那番话后,张世杰终于下定决心,“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呼道:“臣无能,当与陛下同生共死,以报社稷!”

几名武将见张世杰跪下,也都跪下,高呼:“同生共死,以报社稷!”

萧统见这几名武将都惟张世杰马首是瞻,一时间若有所思,而这一幕,恰恰被陆秀夫看见。

主将们这一喊,瞬时让那些心存忠义的士卒们纷纷跪下,高呼“同生共死”,而那些原本想要离开的士卒,很多人都心中愧疚不已,暗自发誓要力战至死。

这一下,绝大多数士卒的血,都重新沸腾了起来,高呼同生共死,而这时,张世杰霍然站起,“铿”的拔出佩刀,高呼道:“吾皇万岁!”

士卒们被其感染,纷纷高呼“万岁!”

张世杰一下站到船舷边,刀尖前指北方,再次高呼道:“万岁!”

“万岁!”一经呼喊,几乎所有人都不知不觉的进入了角色,就连那几个文臣都吊着嗓子,高呼万岁。

“万岁!”这一次,张世杰的嗓子已经哑了,可是,士卒们回报他的声音,却是响彻云霄!

萧统眼眶里,此时已经噙满了热泪……

等到萧统被马凌搀回舱中时,萧统才想起来,吩咐道:“张相,还是快去把绳索解开吧。”

一直为方才自己的表现有些得意的张世杰听了一愣,却见萧统淡淡笑道:“天子一言,出口无悔,愿意为朕尽忠的永远都愿意,不愿意的,还是放他们离去吧,免得坏事。”

张世杰今天已经不知从这小皇帝那得到多少惊喜了,忙道“吾皇圣明”,就下去办理了。

而萧统似乎也体力消耗过甚,淡淡吩咐了马凌几句,就觉得周身无力,眼前一黑,竟然就趴在桌上睡着了。

第五章 战前

 远方,张弘范的眉头一直紧锁着。

自从昨日傍晚,夕阳西下时,持续许久的死寂突然被打破,南方的宋军居然齐声高呼万岁,声音远传数十里,张弘范心里就有些不对劲。

为什么陷入绝境的小朝廷,十几万即将死去的生命,居然能发出如此强音?

张弘范不禁问自己,难道自己怕了吗?

从十七年前,自己子承父业投效军中为行军总管,在济南一战击溃叛将李璮后,可谓是扶摇直上,声名鹊起,蒙历代元主不弃委以重任,从襄阳,鄂州一路高歌猛进,可以说是战必胜,攻必取,无论是吕文焕,范文虎,贾似道,甚至是名将李庭芝,宰相文天祥,哪个是自己的对手?

三年前,自己率军攻克临安,俘获五岁的宋恭帝和谢太后、全太后、众官僚和太学生,押送到大都,这可是盖世奇功啊,

如今,对面的张世杰虽然也算勇将,但是听闻他已经把所有的战船锁了起来,张弘范心中就已经知道,自己肯定能摘下这胜利的果子了。

张世杰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就是怕士卒逃亡,可是,作为主帅却对自己的士兵们不信任,这仗如何能打?加上已经有情报传来,宋军士气很是低落,看来无论是迅速发起攻击,还是再坚持几天,宋军都免不了全军覆没的下落,而宋军里的赵昺,乃是赵家最后一个嫡系子孙,他一旦被俘虏或者身死,那些对宋朝还没死心的人,恐怕就再也玩不出花样了吧。

可是,正当张世杰准备再次派出信使去劝降那油盐不进的张世杰时,却突然听见西南方那响彻云霄的“万岁”声,这让信心满满的张弘范心中开始嘀咕,按说宋军没道理士气陡然如此高涨啊,如今他们明明已经山穷水尽,在陆地上已经只有少数几座坚城还在苦苦挣扎,连文天祥都被自己给抓住送往大都,而被俘的小皇帝也写下诏书劝降各地将官,厓山这点子宋军可以说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他们还有什么盼头?

有些疑惑的张弘范思来想去,他很清楚这一仗的分量,自己虽然为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归根到底,自己还是外人,非我族类是其一,功高盖主是其二,这一仗,打赢了可能鸟尽弓藏,打输了那就是养寇自重别有用心,况且,对于宋朝小朝廷来说,那也是生死存亡之战,若是自己败了,那么他们一旦获得喘息之机登陆的话,凭着赵昺这面旗帜,还真能闹腾出不小的事情来。

虽然自己手上只有两万人,战船50余艘,而对面可是有20万大军,可是如果战争就是拼人头的话,那一切也就太简单了,回顾自己出道以来,似乎打得每一仗都是以少胜多,真让自己统领优势兵力作战,恐怕自己还不习惯呢。

失败?在我张弘范认得的字里,没这两个字!

张世杰下定决心,不仅要打,要狠狠的打,要一战功成!

萧统虽然来自未来,可是现在,他却并没有能力阻止厓山之战的发生。

清晨,萧统睁开眼睛,自己已经睡在了简易的“龙床”上,今天的海浪似乎很小,自己几乎感觉不到什么颠簸,就像自己大学毕业那年在西湖做的画舫那般平稳。

这难道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萧统自嘲般的一笑,而旁边的马凌显然一夜都守护着萧统这个“主子”,正趴在床头打着盹。

萧统畅快的伸了个懒腰,见马凌睡的正香,也不想打扰他,便蹑手蹑脚的下床,没想到自己“瘦小”的身躯只是微微一动,马凌就醒了。

见小皇帝醒了却要自己下床,马凌吓得又跪在地上,连道饶命。

虽然萧统对这些宫廷礼仪还算熟悉,不过他毕竟生长在那个口头上人人平等的社会,对这些还是有些不习惯,不过若是太过造作,又怕露馅,因此萧统也只好说“非常时刻,便宜行事”来让马凌不必多礼。

不过就算如此,一把年纪的萧统还是得老老实实端坐着,伸开胳膊让马凌和另一太监李福给他穿衣,伺候他漱口,然后戴冠,加延。

本来让男人伺候着穿衣服萧统就很不自在了,何况还是两个阉人,想到这点,萧统总觉得周身发寒!

等萧统刚刚在两个太监的伺候下吃完了四菜一汤的“御膳”后,陆秀夫已经在外求见。

陆秀夫自然是进来教小皇帝读书的,毕竟如今朝廷指令能到的地方不过是这一千多条船,而能管的事情不过是这些人的吃喝拉撒,问题在乎各船都有头领,各个头领上都有将佐,而陆秀夫虽然是百官之首,可是剩下的文官既没有州县也没有钱粮,说白了就是无所事事浪费粮食。

可是陆秀夫依然谨守臣节,这时候依然不忘教小皇帝读书,就凭这点,陆秀夫就是一代良臣!

“臣左丞相陆秀夫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陆秀夫神色如常,跪地说道。

就算萧统再怎么开通,在这封建王朝废除这些也是荒谬的,因此萧统还是有些脸红的受了这跟自己老爸差不多大的中年人跪拜之礼。

“陆相快快请起。”萧统对古礼还是知道一点的,只是他一直对自己原本充满磁性的声音变得这么稚气很是不爽。

第六章 希望

 “陛下,如今虽然战事频繁,然为人君者当垂拱而治,陛下乃真龙天子,虽然冲龄践祚,然聪慧贤明,远播四海,加之陛下上有天佑,下有民心,必可以驱逐鞑虏,复我大宋河山。”

想不到陆秀夫这般的直臣也不轻不重的拍了记马屁,让萧统甚为受用,不过,萧统毕竟是来自现代的人,只是高兴了一小会就正色说道:“陆相所言甚是,然朕虽年幼,却知祖宗创业艰难,如今大厦将倾,朕与诸位爱卿更当戮力同心,以渡难关,陆相虽然臣子,实乃朕师,还望今后陆相对朕务必严加督促,察朕之过失,匡朕之悖逆,朕虽不肖,仍图效唐宗之故事,不知陆相可愿当朕之魏征呼?”

唐太宗?魏征?这可是古代君臣的典范啊!为人臣者能做到魏征的地步,那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上面有李世民这样的贤君虚心纳谏,何愁做不出一番事业?绘图凌烟,更是所有人都难以抗拒的诱惑。

陆秀夫震惊了!从昨天起,这个原本读书老是走神,吃完就睡,睡完就哭的小皇帝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无论言谈,举止还是心机,比起前面几任皇帝来,无不是远过之。

更关键的是,他才八岁啊!

难道真是上天开眼,给已经濒临绝境的大宋王朝赐下一位旷世贤君?难道自靖康以来的百年国耻将雪,万里江山将复,而这一切都是由这八岁的天子来承担?

陆秀夫也是堂堂男人,更关键的是,他是读书人,年轻时谁不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奈朝廷昏庸,不思进取,以致鞑子南下,朝廷也是风雨飘摇,自己一路走来,拥立幼帝,坚贞不屈,更多的是尽人臣的本分,至于能维持多久,以后会怎样,陆秀夫根本没想,也不敢想。

而如今,他却看见了希望!君王如此厚爱,臣子岂能不报?陆秀夫震惊过后就是感到,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两行热泪缓缓而下,一时间竟然凝噎不语。

萧统心中一动,跳下那对他来说有些宽大的龙椅,走到正跪在地上微微发颤的陆秀夫面前,轻轻抓住陆秀夫的双手,缓缓道:“陆相何至于此?如今虽然鞑子横扫江南,然忠贞之士何止百万?陆相才华横溢,张枢密勇冠三军,昔日少康能够凭借五百人马、十里方圆中兴夏朝,难道我文武百官不能依靠数十万兵民、万顷碧海复兴大宋王朝三百年的基业吗?”

陆秀夫抬起头,满眼含泪的看着这个以前总是拖着鼻涕的少年天子,如今正微笑的凝视着他,小皇帝虽然面色稚嫩,声音也充满了童真,可是他似乎一夜之间长大许多,至少,他的眼神,绝不再是8岁小孩能有的了,眼神中有睿智,有决心,有勇气!

罢了,大不了就用这六尺残躯,殉了朝廷三百年养士之恩!陆秀夫下定决心,一抹脸上的泪水,朗声道:“陛下待臣之恩,如黄天厚土,陆秀夫虽然不才,然此生此世,来生来世乃至生生世世,都为陛下尽忠,为朝廷尽力,臣就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保着陛下回到临安!”

“不,”萧统微微一笑,“不是临安,是汴京!”

陆秀夫一听,眼神中闪过一丝炽热,他重重的给小皇帝磕了三个头,沉声说道:“多说无益,陆秀夫怎么做,上天为证,大海为凭。”

萧统心知,陆秀夫已经归心,也就不再多说,轻轻扶起陆秀夫,自然,陆秀夫是来教小皇帝读书的。

萧统深知,自己毕竟不是真正的赵昺,虽然如今看来自己的面相和那小皇帝完全一致,可是显然,原来那赵昺就算不是昏君,可是八岁幼童却也不可能有什么主见和作为,而如今自己几次小试牛刀,却已经让众人叹服不已,长此以往,恐怕会露出破绽。

最大的破绽有两处,第一就是超出年龄的成熟,第二就是对其他人的陌生。对于第一条,萧统实在没有办法,如今厓山已经是宋朝最后的希望,风雨飘摇之中,如果自己再装糊涂,那么就一定完蛋,自己岂不是白来了一次?至于第二条,萧统打定主意,要用最短的时间熟悉这些大臣,毕竟到了现在还没有弃小皇帝而去的臣子,忠贞上基本是不用怀疑的。

陆秀夫讲的是《大学》,《大学》萧统自然读过,可是萧统读得却是后世人所批注的,和陆秀夫讲的却是大相径庭,说不上几句,萧统就忍不住开始和陆秀夫辩论。

辩论的焦点自然集中在伦常之上,萧统一时高兴,居然把后世卢梭的平等博爱这些玩意扯了出来,这下子把陆秀夫吓得跪地请罪,倒让萧统好一阵安慰。

后来见陆秀夫一定要纠正萧统脑子里那种“无法无天”的思想,却又碍于对方是皇帝而不好直说,萧统干脆说“思想是没有对错的,完全可以求同存异,目前紧要的是朝政和军务”,才让老头子收手。

可是一说起朝政之事,萧统毕竟是后来人,就远没有陆秀夫精通了,这陆秀夫虽是文臣,且不能上阵打仗,但是兵马钱粮,礼仪交通,陆秀夫都处理的井井有条。

不过,陆秀夫忠贞能干,但是其他人就问题很大了,宰相陈宜中在关键时刻逃跑,带走了大批文官,而先前杨亮节等人的党争更是让朝廷伤了元气,如今这些文臣,虽然忠贞不二,但是能力上却。。

不管怎么说,萧统还是决定,尽快把这些人收服,可是,正在这时,嘹亮的号角声突然响起,而一直平稳的帝舟突然剧烈抖动起来!

第七章 盟誓

 好在帝舟只是震动了一会,便恢复了平静,可是,萧统深知,这绝对不是海浪所造成,绵延的海浪只会让船不断的摇晃,而不是这样剧烈的震荡。

果然,不一会,神色焦急的张世杰就推开舱门,一个军参,便急切说道:“陛下,张弘范的船队已经来了,先前的震动正是张弘范的舰队发炮示警,如今大战在即,还请陛下暂避一时,臣定当击退鞑子,保陛下周全。”

终于来了,萧统心里升起一丝激动,决定命运的时刻终于来了。

“他们距离这里还有多远?”

“回陛下,方才的炮声是一艘侦舰所放,据臣的经验,大概还有20里地。”

萧统微微皱眉,道:“离战斗开始,最多还有多久?”

张世杰犹豫了一下,道:“考虑到他们顺风,装药,劝降,布阵等等,最多还有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萧统沉吟道。

“陛下,还是请陛下到内舱暂避一时吧。”张世杰再次努力道,而陆秀夫和马凌也开始帮腔。

躲?哪里躲去?这是在海上,躲哪里都不好使,想通这节,不顾马凌和陆秀夫的焦急神色,萧统走到张世杰面前,扶起这位久经沙场的忠勇之士,淡淡说道:“张枢密,朕且暂避,暂避到何处?四周皆是茫茫大海,若是上天不佑,朕又往何处去?”

张世杰听了一愣,忙道:“臣有罪。。。”

陆秀夫和马凌听了,也都跪在地上,萧统却挥手,示意他们不必纠缠,徐徐说道:“如今大宋乃是危急存亡之秋,朕和诸位爱卿,更当戮力同心,共渡难关,朕虽年幼,却也知道,君臣相交,贵在知心,如今朕也不怕说出不敬历代先皇的诛心之论,江山落入鞑子手中,以至于斯,归根到底是君王之过,而非臣子之失,是赵家历代先皇,对不住天下苍生,可是今日,朕还是希望诸位,能同心合力,击退鞑子。”

这话一出,陆秀夫和张世杰面面相觑,而马凌则哭成一团,一直称愧对先皇厚恩,考虑到马凌这几日伺候自己还算用心,而且也没像自己印象中的太监那样大进谗言,萧统对马凌印象还是不错,于是就先把马凌扶了起来,温言宽慰了几句。

这时,张陆二人才回过神来,陆秀夫早已泪流满面,而张世杰更干脆,将右手食指放入口中狠命一咬,然后将血涂在自己的嘴唇上,举手指天,朗声道:“陛下之恩,黄天厚土也难及一二,张世杰无能,使时局恶化至斯,然今日张世杰歃血对天盟誓,必要保吾皇驱逐鞑虏,复我江山!”

陆秀夫也不甘示弱,同样咬破手指,歃血为誓,大表忠心。

看来古人对忠义着实看得太重,难怪华夏五千年文明不灭,难怪堂堂中华至今依然屹立东方。

虽然我们的民族多灾多难,历经坎坷,虽然游牧民族和西方的殖民者,总是试图阉割我们的思想,阉割我们的勇气,可是真正到了绝境,无论士农工商,无论三教九流,那不屈和血性,那忠义和正气,永远守护着华夏。

萧统自然心中感动,扶起二臣,温言道:“卿之忠义,朕心中有数,不过如今战事紧急,还是先说要紧的,张枢密,连环锁可曾解开?”

张世杰神色一凛,道:“回陛下,遵陛下口谕,已经解开,只有不到万人,大概50条船要求离去,臣没有阻拦。”

萧统听了,点头道:“不错,看来大部分士卒还是心怀忠义的,好了,你去召集众将,商议军事去吧,朕也要听听。”

“臣遵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