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宋军的弓弩手也迅速抄起了家伙,宋军的箭矢也很快开始还击,可是,毕竟宋军很多都是刚刚从惊恐中走出来,根本无法有效的组织动员起来,因此就算是还击,也依然那么的脆弱和无力,宋军的伤亡数字依然在不断增加,而在元军弓箭手的掩护和压制下,元军的船只正在不断逼近,宋军已经着火的船只似乎已经无力阻挡,而后面的,是一大堆几乎没有多少战斗力,装载着辎重家属的小船。

胜负似乎已经没有悬念,除非出现奇迹。

第三十二章 神风

 【冲击新书榜啦,大家多多支持吧,此外现在还在分类推荐中,数据太难看的话就不好了,俺小白刚一下火车,饭没吃澡没写,拿出本本插上网线就开始更新,够意思吧,票啊票啊我要好多的票啊,当收藏没增加200时,小白就在正常更新的情况下加更一章哦,多谢啦。】

。。。。。。。。。。。。。。。。。。。。。。。。。。。。。。。。。。。。。。。。。。。。。。。。。。。。。。。。。。。。。。。。。。。

奇迹会不会出现,既看上天的眷顾,也要看个人的主观努力,既要赌人品,也要赌运气。

当李福把萧统的命令带到时,张世杰几乎没有思索,就完全执行了,虽然他的兄弟张世豪有些不爽。

几艘火势尚能控制的五牙船迅速后退,那些尚在燃烧的五牙船也已经撤走了全部幸存的士卒,元军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弓弩手迅速动作,一顿猛射之下,不少宋军再次中招,死伤惨重,当然大部分士卒还是因为撤离及时而捡到一条命。

而步步紧逼的元军乘着东北风,继续向宋军压过来,或是带火或是带伤的宋军船只,怎么抵挡得住?

就在这危急时刻,萧统再次站了出来,他“铿”的拔出天子剑,艰难的举起那对他还有些沉重的宝剑,高呼道:“朕的勇士们!”

呼声不大,可是毋庸讳言,天子所在的帝舟,永远是吸引眼球最多的地方,天子拔剑,自然很快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正当萧统准备继续发扬自己的风格,进行第五次煽情演出时,突然感到背上一阵凉飕飕的。

是风!虽然只有那么一下的吹拂,可是萧统非常确定,那是南风!

先前呼啸的东北风,给宋军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肆虐的大火在大风的帮助下,疯狂的蚕食着宋军的生命,如今,居然风向变了,难道是上天真的在眷顾自己?

反正已经是生死存亡的时刻,萧统决定豁出去了,他要赌一把,赌自己的人品足够好,赌方才的南风不是小气候,而是大气候!

“勇士们,朕乃天子,天所庇之,地所佑之,如今尔等为朕尽忠,朕心慰之,决不让尔等受鞑子之荼毒。朕当上奏天庭,请风神水神,助朕击退鞑子。”

说完,在宋军士兵的发愣,和元军士卒的嘲笑,以及依然进行的战斗中,萧统开始浑身抖动,口中发出怪声。

其实萧统这些,完全就是模仿电视里看来的所谓杨秀清“天父下凡”的把戏,深谙无神论的萧统当然知道,这些都是胡诌,可是萧统没有办法,宋军如今可以说是败像已现,再不使点偏门,就永世不得翻身了。

可是萧统口中嘟囔的念着咒语,从“天灵灵,地灵灵”,“到纯洁美丽的圣母玛利亚”,大海还是没有什么反应,吹在脸上的风,依然是东北风。而元军依然没有停止屠杀宋军,宋军虽然还在勉强抵抗,可是谁都知道,这些也仅仅是尽人事罢了。

“上天!给汉人一次机会吧!”萧统在念着那些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咒语时,忍不住悲愤的仰天吼道。

就在这时,萧统的耳边,突然传来了熟悉的呼啸声,那原本给他和他的军队带来了噩梦的呼啸声!

这一次,萧统很清楚的感受到,是南风!绝对的南风!

奇迹终于出现了,就在这一刻,从温暖的西太平洋吹来的东南风,终于笼罩了厓山这片充满了忠魂的碧海。

东南风就像美人的纤纤素手一样,轻轻拂过宋军将士们的心,而原本气势汹汹的元军船只南下的步伐,也为之一窒。

东南风也像美人一般,总是暴躁易怒的,很快,轻柔温婉的东南风开始咆哮,还在海面上燃烧,却已经被抛弃的五牙船,被猛烈的东南风推动着,向北方狂奔。

大喜的萧统趁机高喊道:“上天赐福,风神相助,众将士随朕杀敌,光复河山!”

士卒们有如看天神一般,满脸热忱的看着他们的皇帝,是的,他才八岁,可是方才的一幕,在场的十余万人看得清清楚楚,天子请神而东南风起,天子果然是天子,有上天庇佑,看来天命依然在赵宋身上。

在君权神授的古代,对于普通的百姓和士兵,天命所归,一直比任何道义良知,都有说服力和震慑力,如今,天降祥瑞,岂不是上天在保佑宋人?

就像落水之人抓住唯一的那根稻草一般,方才一度绝望的张世杰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再次举起佩刀,沙哑的吼道:“吾皇天威!”刚毅的脸上有些动容,动容的神色显示着内心的激动,而激动中,张世杰似乎已经看见了临安的繁花似锦,甚至汴京的故都风情。

“吾皇天威!”士卒们的声音都已沙哑。可是,沙哑的声音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激动的心情让很多士卒流下热泪,而热泪就像人参鹿茸一样,让宋军将士们的心底暖洋洋的。

“吾皇天威!”传到蒙古人耳中的声音却是依然那么的豪迈,不屈,让已经开始意淫论功行赏的李恒恨的是牙痒痒。

只有一直神色淡然的张弘范,脸上没有变色,可是他的心情,又有谁知?

第三十三章 变数

燃烧着的五牙船,被猛烈的东南风推动着,开始加速向对面的元军冲去,而士气大振的宋军的其他船只,也在帝舟的号召下,重新开始集结。奇Qīsuu。сom书相反,元军的船只由顺风改为逆风,气势大为减弱。

就在这时,西侧厓山陆地上,突然鼓声大作,杀声四起,让所有人的目光,都瞬间集中到厓山岛上。

欢呼声此起彼伏,显然是胜利方在纵情的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而这时,宋元双方,尤其是主将张弘范和张世杰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因为,他们都在厓山陆上布置了一只奇兵,只不过张世杰是因为小皇帝临时起意,才把弟弟虎翼军指挥使张世豪带着15000军驻守陆路的通道,目的第一自然是为了守住退路,防止被元军逼到远海,第二也是留下一支预备队。

可是根据作战常识,元军自然不会对厓山岛置之不理,因此可以肯定,元军一定对厓山岛发起了攻击,只是问题在于,元军出动了多少人,出动了多少装备,自己的弟弟能不能抵挡的住。

张弘范心中同样忐忑,因为他本来指望的,是靠着风暴把宋军一举送入海底,最少要要让宋朝的军队士气衰落,基本失去战斗力,而他的主力,其实是去占领厓山,捣毁宋军在哪里的粮仓和残余部队,封死宋军的汲水路线,这样,就算在海战中不能一举歼灭宋军,只要自己的船队能在这片海域保持存在,粘住宋军的残余力量,就可获得完胜。

可是,如今这厓山岛上,终于传来了声讯,却让久经战阵,一向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张弘范,也患得患失起来。

没有人能真正对一切无动于衷,只要他还是人,张弘范自从军以来,战必胜攻必取,固然因为那时的宋军腐朽已久,君昏臣暗,可是,宋军方面也并不是被篡改后的史书中说的那样窝囊不堪,而当时的李庭芝等人,也算得上是良将,无奈张弘范简直冷静的可怕,绝对的理智就是绝少的失误,而在战场上,比别人失误少一个,也就够了。

可是这一次,这很可能是张弘范的最后一战,是封刀之作,是功成名就之时,当然,也有可能是鸟尽弓藏之时。因为张弘范经过反复的推演,详细的论证,再三的考量,结合自以为准确的情报,做出了稳妥中不乏冒险,激进中有着后手,按理说,不会有什么问题。

现在,厓山上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可是,宋元双方,却始终不知道究竟是谁赢了,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看见旌旗,没有看见士卒们的甲胄,也没有任何的信号传来,就是那唯一的线索——欢呼声,也是很中性的嚎叫,而没有丝毫鲜明的语言特征,让人无法判断究竟。

战斗依旧在进行,勇气倍增的宋军残余小船,在东南风的帮助下,很快和体积甚至比自己的船还要小许多的元军船只混战在一起,由于宋军士卒在方才的“天子请神,风向逆转”中得到了极大的鼓舞,加上宋军的数量毕竟远远多于而元军毕竟准备充分,以逸待劳,因此在弓弩对射,接弦格斗乃至登船白刃中,双方大体上不分上下。

可是,由于厓山陆地那边情况未知,因此宋元双方,却都不敢把预备队一次放出来,毕竟厓山在这片海域,是难得的陆地存在,也是宋军的补给基地,更是元军的战术支撑点。无论在谁手上,且不说对双方士气的消长,就是接下来采用面对面决战,拥有厓山的一方也会占有莫大的优势。

趁着东南风,原本燃烧的五牙船速度越来越快,终于,有五牙船径自撞上了元军的小船,肆虐的大火没有偏见的也和元军船只来了个亲密接触,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鞑子们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在烈火面前,人人都是公平的,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接着,燃烧着的五牙船纷纷进入了元军船只所在的区域,虽然元军船小好掉头,可是,突如其来的五牙船速度也不慢,加上东南风对宋军的推动和对元军的阻滞,还是有几艘五牙船和元军的船只碰上了,这样一来,原本元军处心积虑点燃的五牙船,却也公平的把死亡之火还给了他们,而大火在面对人体时,更是没有丝毫的怜悯,并不因为火是元军点燃的就对元军的身体网开一面,而元军也绝不会因为有什么狗屁长生天的保佑而更能抗拒大火。

劣等民族的图腾自然也是劣等的,劣等的图腾和信仰,自然不会给本就劣等的人以福气和荣耀,而劣等民族的奴隶和走狗,无疑就更劣等了,所谓的众生平等,在战场上就是狗屁,唯有杀!用鲜血和长刀,用勇气和顽强,将这些不配生活在亚欧大陆的孽种送进地狱,天下才能太平,世道才能安定。

第三十四章 万岁

 海面上,双方的船只交错紧咬,船上的士卒们拼死的厮杀着,伤亡数字自然不断上升,横飞的血肉染红了海面,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只是,由于厓山的战局未知,宋元双方都留了几分力气,最后那几艘船和等待已久的预备队一直不敢放出来,虽然他们也不知道,这么点子人究竟能派上什么用处。

方才一番折腾,让生理年龄只有八岁的萧统早已疲惫不堪,可是,他如今就是宋军的旗帜,宋军的守护神,他必须也只能端坐在帝舟上,不能有一点点的松垮,他也不能咪上眼睛养神,也不能随意乱动,毕竟在这关键时刻,可能一个谣言就会使一切不可收拾。

作为前线主将的张弘范和张世杰自然更是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换了一艘三桅杆帆船的张世杰这一次带着士卒们冲在最前面,很快就和两艘元军小船纠结在一起,双方打成一团,不分胜负。

而张弘范冷眼旁观,思之再三,终于同意了李恒的请战要求,陆地上以冲击凶猛著称的李恒,终于带着几艘船加入了战团。

这一来,原本焦灼的战局略微有些松动,天平开始向元军方向略微倾斜,毕竟宋军的战斗力比起元军来,还是差距甚大,经常杀死一个元军,却需要以损失数名宋军为代价。可是,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汉家的尊严,为了五胡乱华以后就有些不太纯正的汉家血脉,他们也要死战到底!

民族之争,没有什么道理好讲,胜负或许是一时的,优劣却是永远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优等民族,终究会掌握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生活资料的分配权,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就在这时,厓山岛上的欢呼声,却渐渐的低了下来,接着的,居然是一阵阵的牛角声!

牛角,蒙古人的号角,悠扬而惨烈,尖锐而激越,端坐帝舟上的萧统忍不住心里往下一沉。

难道,真的是自己输了?萧统不断的问着自己。难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竭尽自己的绵薄,也只有这么一个结果?

牛角声响起的那一刻,许多还在拼死搏杀的士卒都忍不住一愣,因为这号角声太大了,从相隔并不近,那么就意味着,元军的号角手为数不少,而根据军队的编制来看,无疑的在厓山岛上,元军的数量很多,至少现在还在的,很多。

这样说来,厓山八成就是鞑子的了,宋军虽然有二十万之众,可是失去了陆地的依托,这二十万人就是二十万待宰的羔羊。

一方发愁,自然就有一方欢喜,张弘范座舰上的士卒们,终于看见自己的主帅露出了一丝笑容,这让他们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下来,毕竟这位大帅一旦发起怒来,那可是相当吓人的。

至于李恒的亲兵,在屠杀着宋军的同时,也纷纷作出奇怪的手势,以示庆祝,李恒乃是党项嫡系后裔,身边的人自然都是一直忠于他的西夏遗民了。

虽然宋军方面还没有任何反应,可是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宋军的士气这一次恐怕真的很难挽回了,虽然说士气这个东西,本就是可以用言语,举措等方法扇呼起来的,可是真正的百战雄狮,他们的士气靠什么?靠过往战绩和现在的实力,归根到底,一时的士气,是靠不住的。

如果小皇帝再次说话呢?恐怕已经不好用了,毕竟小皇帝三番五次的煽动士卒,也只是因为当前的情况实在特殊,这本是偏门,萧统早就已经严重透支皇帝的权威和信誉了,现在再说,只怕八成会起反作用。

气,永远是维持人最强大的动力,可是在这时,无论是萧统,陆秀夫还是张世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许多手软的宋军士卒就这样被杀死,而他们能做的,也无非是用袍泽们的鲜血和仇恨,来坚定自己抵抗的决心罢了。

就在元军上下,再一次掐着指头数着赵宋三百年江山,将在几时几刻完全沦陷时,厓山那边再次传来声音,原本的号角声依然,可是接着,明显压住号角声的,是响遏行云的“万岁声”!

普天之下,只有汉人的百姓,才会对他们的贤明君王呼以万岁。

四海之内,只有汉人的军队,才会在胜利之际高呼万岁!

那么,不必动员,不必提醒,所有还活着的宋军士卒,都放声高呼:“万岁!”

而所有听见万岁声的鞑子,心中受到的震撼,也都无以复加,就算那一直对汉家文化心存藐视的李恒,也忍不住停下的挥舞的长刀。

这一刻,万岁,就是一切。

。。。。。。。。。。。。。。。。。。。。。。。。。。。。。。。。。。。。。。。。。。。。。。。。。。。。。。。。。。。。。。。。。。。。。。

第三十五章 契机

 很快,远处厓山岛上,旌旗林立,士卒们拼命的欢呼着,跳动着,放眼望去,一片欢腾的海洋。

虽然他们大都带伤,浑身血污,虽然他们已经有很多人少了胳膊少了腿,可是,没有什么,比死战得胜后的感觉更让人快慰呢?

毫无疑问,波折再三的快感,积蓄已久的快感总比一帆风顺来的强烈,来的持久,就好像房事一样,宋军的心情从波峰到谷底再到波峰,然后被打入深渊,就在所有人快要绝望时,却瞬间来了个最强音,这样强烈的刺激,岂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而同样,对于元军,宋军就像一颗熟透的果实一般,在眼前跳来跳去,几次抓到手上,又几次滑走,就当他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将果子死死攥在手里,就要一口咬下去时,却发现一切都突然远去,那种强烈的失落感,自然非同一般,而对士气的打击,对士兵意志的挫伤,更是无与伦比。

趁此时机,张世杰令旗一挥,冲在前面的宋军船只同时击鼓,振奋的鼓声响彻云霄,宋军所有能作战的船只同时开拔,向着北方,向着胜利,向着辉煌灿烂的明天发起冲锋。

元军当然也得调出所有预备队来,张弘范亲自带着剩下的十五艘船也冲了上去,这一下,双方都一次性投入了所有的兵力,真正的决战开始了!

这一次,和前面双方的对决没有什么区别,依然是弓箭,登船,白刃格杀,只是这一次,双方都彻底的没有了退路,没有了妥协和商量的余地,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击败对手!

刀尖纷纷被折断,弓弦纷纷被拉断,船壳有的被撞断,海面之上,再无一寸宁静之地,碧波之中,再无一滴纯净之水。血色,在这一刻,充斥着厓山天地间的,只有血色!血色的天空,血色的大海,血色的甲板,血色的士卒。

端坐帝舟之上的萧统紧紧握住拳头,恨不得把拳头挤出血来,他知道,这一次也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一次,经历了千百次的筛选,才让自己来到了中华民族的转折点,自己绝不应该半途而废,一定要让天汉旌旗,永远不再落下。

被船上大夫简单医治的陆秀夫,不顾劝阻,坚决的来到了甲板上,誓要和皇帝永远站在一起,深知陆秀夫之忠义的萧统自然不阻拦,而马凌虽然是太监,可是忠义也不让与须眉大夫,在几名小太监的搀扶下也侍立在旁。

张弘范自然也丝毫不敢懈怠,虽然此时海战,尚且不必他亲自上阵,可是多年来,也算是他临战场最近的一次,不管怎么说,张弘范的出现,对于那些亲兵来说,依然是莫大的鼓励。

舍生忘死的搏杀,拼尽全力的战斗,不顾伤亡的对决,厓山的天是死亡的天,厓山的海水是埋骨的海水,此战伤亡之惨烈,过程之惊心动魄,足以让这场战斗没有胜利者。

终于,在厓山那边的欢呼声渐渐变小的时候,元军的侧翼也出现了一支新的船队,虽然没有什么大船,可是也全是快速双桅鲫鱼船,船上士卒也都甲胄鲜明,军容甚盛,很明显,是宋军在出海口的船队,前来增援。

宋军已经竭尽全力,所以能调动的,不能调动的船和人,已经全部云集这片海域,再也没有其他办法。而调动这支守护着宋军最后出路的船队,也是萧统在危急时刻力排众议做出的决定。

如果元军还有后手,怎么办?

如果这支船队加入,依然不能奏效,怎么办?

如果统兵之人不听指挥,怎么办?

可惜,世事没有如果,事实上,这支由范武雄率领的舰队就像一只利剑一样插入焦灼的宋军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