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过主公。”
虽说李密曾对她有知遇之恩,但人非圣贤,能够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回报李密,已是沈落雁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之事,又怎么会愿意与李密一同赴死?
而李密在听到这句话时,眼中不由闪过一丝精光,但在看到沈落雁接下来的动作之后,便又恢复了那副古井无波的样子,看样子却是心如死灰了。
“诸位考虑得如何呢,在下保证,尔等投靠我之后,皆是一视同仁,”
此言一出,原本还在抱着观望状态的瓦岗寨等人,皆是有些意动,
有了沈落雁这个例子,他们随李密一同赴死的心便不是那么得坚定了,
更何况,李密也是在谋害了翟让之后才坐上了瓦岗寨的龙头,不少人对他本就没什么忠心可言,只是摄于武力,不得不屈服,在面对生死的情况下,
很多人顿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不多时,便有人从人群中走出,朝叶凡行礼道,
“拜见主公!”
有了第一个,紧接着便是第二个、第三个,到了最后,只剩徐世绩一人站在李密身旁,一脸果决之色。
见此,叶凡不耐地摆了摆手,一旁便有士兵将二人带了下去,
对于徐世绩此人,
叶凡知道他的确有着不错的军事才能,足以和李靖比肩,
不过敌之英雄,我之仇寇,
既然徐世绩表现出来一副不合作的态度,那么叶凡也没有拿热脸贴冷屁股的心思,
礼贤下士这种事情,做一次也就够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称王
第一百四十九章称王
(感谢“月殇saul”书友的打赏)
李密既除,天下暂定。
而如今,叶凡却是遇到了一件比攻打洛阳还要重要的事情,
那便是,称王!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古人对于大义名分,还是相当看重的,也正因如此,在攻下襄阳之时,虚行之等人便上书,恳请叶凡称王,
时至今日,称王之事已是迫在眉睫,
毕竟,李渊早已自立为“唐王”,若是不建立一个与之对应的体系,却是有些不妥,未免有以下犯上之嫌。
因此,在之后的一个月内,叶凡称王之事已在有条不紊的筹备当中。
八月初,大吉,宜祭祀,
便在此时,整座襄阳城内人声鼎沸,早有负责警戒的兵士戒备全城,以防有意外发生,
典礼开始,二千五百御卫,身披铁甲,外罩锦袍,旌旗如云,
叶凡换上了王服,帝十二旒冕冠,王者九旒冕冠,丝带系颔,允耳低垂,身披冕服,白色镶黄上衣、朱色下裳,其上绘有各类古老的章纹,踏赤、着蔽膝、戴佩绶。
叶凡瞑目在车架之中,不言不动,待吉时一到,大钟响彻城内,几乎是同时,下面礼官扬声高喝:“起驾!”
顿时,五乐齐奏,各种各样的旗帜飞扬,
便在此时,沿路的百姓,不论贤愚老幼,皆鲜花香案摆放于门前,全家老幼尽出,远远见了仪卫过来,尽皆三呼千岁,跪拜不休,
“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浪,直扑而来,
虽然早有准备,但叶凡还是被这种飘飘然的感觉传播到了全身,不由得闭上了眼睛,仔细体会着这种感觉,从今日开始,他就是这南方之王,日后也必是天下之主,统治百万千万军民!
与此同时,
一股奇异的能量,瞬间便从下边朝拜的人群之中传来,通通汇入叶凡手上的神戒之中,感受到神戒回馈的讯息,叶凡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
万民愿力,这种只在传说中才出现的东西,竟然是真的!
登基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便是祭天,
祭天台,
经过一个月的建造,已经完成,高九丈九尺,下面是黄土,上面是白色大理石所建,望之光滑如镜。
祭天台临近,更是近卫重重,上万军兵团团而立,上千弩弓,五千骑兵,数百高手,全部准备,那种沉凝如实质的王者威严,令人咋舌,让人敬畏。
而文武百官按官职爵位分列两侧,躬身迎驾。
乘舆落地,叶凡负手而出,顿时,钟鸣不绝,礼官高声应和,群臣跪伏在地。
旋即,叶凡登上三十六阶,直上祭坛,祭坛上,直望青天。
在早已准备好了祭坛前,叶凡亲自上前,三跪九叩礼,念了一篇骈四俪六的祭文,并且进行祭祀,
“臣叶凡,受命于天,总理河山……”
由是如此,叶凡算是完成了祭祀,接下来便是订立国号,册封百官,
叶凡称王后,国号敲定为“汉”,算是为了光复汉室正统,又参照宋明两朝制度,建立内阁,分左右丞相,皆是正一品,而第一任丞相,便是魏征与虚行之,
这两人,不仅最早跟着叶凡,本身也是王佐之才,担任丞相一职,却也是众望所归之事。
内阁之下,分为六部,至于人员安排,这些叶凡早已和虚行之、魏征、宋缺等人商议,如今只是照本宣科,按照流程走一遍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鲁妙子却也接受了叶凡的招揽,成为了工部尚书。
至于地方编制,却也参照了隋朝旧制,分为州、郡、县三级,层层管辖,也算是暂且安定了下来。
称王之后,
周芷若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成了王后,而为宋玉致也被立为侧妃,后宫之事,便也定了下来,至于其他人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也并未提出任何异议,
毕竟,这是叶凡的私事,他们也不好插手。
之后的三个月里,天下多数进入一种暂时的太平状态。
当然,这种太平是实是一种假相,
因为无论是李阀,还是叶凡这边,都在暗暗厉兵秣马,等待着接下来的大战。
不过,在这种情形下,慈航静斋却派出了人来,点明要求见叶凡,
师妃暄,
在听到这个名字后,叶凡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召见,毕竟,对于这位慈航静斋当代传人,他可是好奇的紧呢,
一袭淡青色的袍子,勾勒出她那凹凸有致的娇躯,特别是那双宛若清泉一般的眸子,绝世之姿,却无法令人生出任何亵渎的感受,背后一柄造型古朴的长剑,更添一种宁静安和的感受。
这种空山灵雨般的气质和清丽脱俗的容貌,饶是叶凡见惯了美女,也不由得生出一丝惊艳,这种美,不同于一般世俗之美,仿佛发自内心,没有丝毫伪装,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素闻仙子之名,今日却是在此地与仙子相见,”叶凡幽幽道,
他倒是很好奇,师妃暄此番前来,到底所为何事,
难不成是打算像原著那样,凭着佛门那舌绽莲花般的口才,说服自己,向李阀投降?
果然,
在听到叶凡的话后,师妃暄微微行了一礼,道出了来意,“见过王上,妃媗此次前来,的确是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王上可以看在黎明百姓的份上,放弃北伐,以免涂炭生灵。”
听到这话,叶凡终于忍不住笑了,
慈航静斋还真是这种德性,眼下,无论是从实力还是从武力来看,叶凡这边都要远胜于李阀,可师妃暄呢,竟然丝毫不提此事,而是打着为黎明百姓着想的旗号,劝叶凡投降,
开玩笑,真以为你们是国际警察嘛!
索性,叶凡也不再与她客气,干脆道:“师姑娘,本王如今坐拥南方,大半江山尽在我手,即使是为了黎明百姓,你们也不该来找我,而是该去找李世民吧?”
“还是说,你们其实不是在为了百姓着想,而是为了满足你们自己的私利呢!”
此言一出,师妃暄顿时现出一丝充满苦涩意味的神情。
第一百五十章 战书
第一百五十章战书
(感谢“网名被我吃了、”书友的500点打赏,感谢“游戏疯子胧月”书友的1000点打赏)
“王上,李渊从强势转为弱势,塞外联军将乘机入侵,纵使不能荡平中土。造成的损害会是严刻深远地,百姓的苦难更不知何年何日结束?中土或永不能回复元气,这又何解?”师妃暄皱眉道。
“呵,师姑娘这是在怨我么,”
叶凡忍不住嗤笑,神情渐渐转冷,“自古由北统南,天下才可长治久安,若是以南统北,不但外族入侵,天下必四分五裂,不过,此刻本王已掌握天下大半,若说放弃,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声音渐烈,到了最后,宛若金铁交击之声,却是显示出了叶凡那不可动摇之决心,
对于慈航静斋,叶凡一直是好感欠奉,
不止是因为它那打着为天下苍生造福,实则为了一己之私,妄图把持社稷神器之事,更是因为它一直宣扬胡汉合一的理念,
这是万不能接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对于这些养不熟的白眼狼,叶凡一贯奉行的政策便是恩威并施,
先是狠狠地打压,让他们不敢生出二心,而拉拢分化,待到百年之后,经过三五代的融合,这些原本的胡人,也会慢慢的习惯中原文化,并且不再承认自己的胡人身份,
直到此时,才可以说将这些人驯服,
若是一昧的拉拢,安抚,不但不会起到作用,反倒会让他们迅速的成长起来,威胁到自身统治,
这可是李二子用血淋淋的教训才换来的,
没有李二子给周边胡人送去的那些工匠、以及各种手艺、制度,也不会让胡人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便发展起来,以至于后世胡人肆虐,入主中原。
望着师妃暄那失神的眸子,叶凡不禁勾起了一个邪笑,幽幽道:“若是妃媗真的肯为天下百姓着想,此刻你最应该做的,便是将那李渊一家老小的项上人头给本王送来,才好早日结束这乱世!”
回应叶凡的,是师妃暄那毫无一丝血色的俏脸,
“叨扰了,王上,妃媗告辞。”说着,便转身离开了王府。
“哼,慈航静斋连美人计这一套都使出来了,接下来是不是该派出他们的打手呢,宁道奇,我可是很期待与你一战呢,”叶凡暗道。
似乎是那股山雨欲来气势震慑住了困守洛阳的王世充,也可能是长时间得不到物资,使洛阳城内人心惶惶,终于,这位称霸一时的枭雄还是坚持不住了。
十月,宋缺亲自率军,大破洛阳城!
“轰!”
厚重的城墙在檑木攻击下,轰然倒塌,碎石尘屑飞扬。
大火熊熊燃烧,直上云空,
数万汉军在宋缺、寇仲等人带头下,纷纷冲进了城内,
厮杀声、叫喊声、响彻洛阳城,为这座古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王世充则是带着一干手下,亲自来到了叶凡面前,毫不犹豫的臣服了,倒头便拜,
“臣,王世充,拜见王上,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王公免礼,今后这洛阳城,还需尔等同心协力才是。”
虽说对这些繁文缛节很不习惯,但叶凡也在慢慢地学着适应,至少,也展现出了作为人君应有的姿态,不管怎样,这座洛阳城算是拿下来了,
至于城中的人员如何安置,却也不是叶凡应该思考的问题,自有魏征等人提出方案,再由他来决断,
而叶凡面对的,却是一封来自李阀的战书!
信的内容不多,寥寥百字,却是点明了李阀与叶凡双方的大致情况,以及可能到来的突厥人的威胁,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
宁道奇,
这位道门第一人,鼎鼎有名的大宗师“散真人”,竟然指名道姓了要与叶凡来一场决战,以此来决定天下的归属,
若是叶凡胜,
那么李唐将主动投降,
反之,则是要求叶凡解散手中的兵马,看在黎明苍生的份上,归附李唐。
“这慈航静斋,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诸位,你们怎么看?”
书房内,面对着宋缺、虚行之、魏征等人,叶凡幽幽道。
“王上,此事不可,”
作为心腹之一的虚行之,立马提出了意见,“王上您乃是千金之躯,又怎么能以身试险,行那白龙鱼服之事?”
闻言,
场中众人面色各异,至于魏征,则是沉吟道:“此事关系到黎民社稷,李唐那边肯定要大张旗鼓的宣扬此事,若是王上不理会,那民风便会倒向李唐那边,于我等不利。”
“宋阀主,您怎么看?”
作为汉军之中的主帅,宋缺的意见,无疑是相当的重要,经过这短短一年的争霸内,宋缺以他独特的军事才能,赢得了众人的认可,所以这一次李阀下战书,叶凡也干脆将他请了过来。
面对众人的询问,宋缺面容不变,微微颚首道:“我与王上同去。”
短短几个字,却是表明了他的决心,
众人这才想起,宋缺除了在军事方面有着深刻的造诣外,他本人更是一位刀道大家,其实力并不在三大宗师之下,
想必,有了宋缺的陪同,即使李阀那边有什么阴谋,也可自保无虞。
一干人这才将此事同意了下来,
之后,众人更是仔细分析了一下李唐那边的动机,以及可能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应不测。
消息传回到李唐,那边似乎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得知叶凡愿意应战,竟然出乎意料的将地点定在了静念禅院!
随着洛阳城的攻破,
这座堪称奢华的禅院,早已是人去楼空,不仅是其内的僧侣尽皆离开,就连那些金铜所塑造的罗汉像,也在攻下洛阳之后,被叶凡命人熔铸,
所得之金铜,足以支撑整个汉军三年的粮饷!
佛门之富有,可见一斑,
而李唐竟然提出了这个地点,却是有些奇怪,让叶凡不禁想起了原著之中,宋缺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与宁道奇定下了“九刀之约”,
真可谓是世事难料,造化弄人。
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道奇
(感谢“倾城灬焰”书友的300点打赏,感谢“女王的奴隶”书友的500点打赏,)
“铛铛铛,”
悠扬的钟声传来,似乎是在迎接即将到来的二人,
再度踏上这条长达八百零八级的石阶,叶凡的心思却不由得回到了当初盗取和氏璧的情形,如今的静念禅院,已是人去楼空,再无往日那般繁华景象,不免让人生出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天气渐冷,山中依稀飘扬着细细的雪花,寒风呼啸,丝丝雪粒飘落,似乎要将山色渲染成雪白,
不过无论是宋缺还是叶凡,都丝毫没有受到一点影响,武功到了他们这般境界,以不再受到天气的限制,
“阀主,前些时候,鲁妙子已经传来消息,说是已经发现了惊雁宫的位置,不过想要开启的话,却是需要在等五年,”叶凡幽幽道。
“五年,”
听到这个消息,宋缺面色不变,甚至没有丝毫的停顿,“宋某自问这副老骨头还能再坚持些时日,希望这《战神图录》不要让我失望。”
见宋缺这样,叶凡也只得微微摇头,他本是打算趁此事结束之后,便调动手中全部的人力、物力,将惊雁宫打开,可按照鲁妙子的说法,却是要等待天时地利,二者缺一不可,
由是如此,叶凡也只能熄了这份心思。
第二重门山现眼前,
宋缺悠然止步,念出雕刻门柱上的佛联道:“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有意思!不过既身陷苦海,方外人还不是局内人,谁能幸免?故众生皆苦。”
宋缺又再举步登阶,待叶凡赶到身旁,边走边微笑道:“我曾对佛道两家的思想下过一番苦功,前者的最高境界是涅磐;后者是白日飞升。
佛家重心,立地成佛;道家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合道,把自身视为渡过苦海的宝筏,被佛家不明其义者讥为守尸鬼,事实上道家的白日飞升与佛门的即身成佛似异实一。
道家修道的过程心身并重,宁道奇虽是道家代表,实和道佛两家之长,故其散手八扑讲求道意禅境,超越俗世一般武学。”
叶凡知道,这是宋缺有意提醒他宁道奇的底细,
看来,即使是冠绝天下的“天刀”也不能免俗,不过也是,这一次的比斗,关乎着接下来的战局,无论是李阀,还是叶凡这一方,都刻意将此次比斗宣扬的天下皆知,
即使一方在事后反悔,也可以狠狠地打击对付的士气,那是任何人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
可以说,天下的归属,便在此战!
“宁道奇的肉身对他至为重要,是他成仙成圣的唯一凭藉,若他肉身被破,将重陷轮回转世的循环,一切从头开始,所以这一次,他倒是牺牲颇多,”叶凡幽幽道。
宋缺点头,“不错,这一次,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身后的慈航静斋,必定会动用一切手段,王上,看来我们要经历一场苦战了。”
虽是如此,但他的脸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畏惧之色,有的仅是满心的战意。
终于,
二人踏入了这静念禅院,
禅院开阔的广场上,银装素裹的大殿矗立眼前,不见任何人迹,雪铺的地面干干净净,没有一个足印,但是一股无形的气机已经充盈广场之上每一分每一寸。
明月取代夕阳,升上灰蓝的夜空,遍地满盖积雪的广场,银装素裹的重重寺院、佛塔钟楼,温柔地反映着金黄的月色。
在这白雪和月色泽融为一的动人天地里,宁道奇的声音从铜殿的方向遥传过来,不用吐气扬声,却字字清晰地在叶凡耳鼓响起,仿似被誉为中原第一人,三大宗师之一的盖代高手宁道奇,正在他耳边呢喃细语,
“我多么希望王上今夜来是找我喝酒谈心,分享对生命的体会。只恨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任我们沉沦颠倒。机心存于胸臆。
今中原大祸迫于眉睫,累得我这早忘年月、乐不知返的大傻瓜,不得不厚颜请王上来指点两手天刀,却没计较过自己是否消受得起,请王上勿要手下留情。”
“哦,”
闻言,叶凡眼睛微眯,却是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嘲讽般的笑容,“原来道长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