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仔细看去,就见所有的士兵脚步很齐,几乎所有人都是同时迈出同一边的脚,脚落在地上,发出整齐划一的“踏踏”声,几十匹战马的蹄声亦不能掩盖!

    虽然只有二百余人的队伍,可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让城头众人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谈笑,一个个默然的看着这支队伍渐渐的走进。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果然不愧是能打败八旗兵的军队啊!”城头,一个军官喃喃的说道。

    其他军官们也都默然无言,先前他们还不理解为何一支巡检司的弓兵能够打败满鞑骑兵,缴获那么多首级,总以为是机缘巧合,或者恰巧满鞑集体生了病,比如集体吃坏了东西拉肚子,这才让他们捡了漏。现在看来,这支队伍能打败满鞑不是没有道理。

    城下,陈越骑在枣红色战马上,看着不远处的西便门城楼,脸上露出了微笑。

    不过区区数月时间,自己又一破落军户,先是巡检,现在竟然做到了兵备道,掌管数县军事,想想简直像做梦一般。兵备道,放在后世应该是军分区司令这样的职位吧,最少是大校军衔!哦,不,现在的自己不是武将,而是文官,连秀才功名都没有的自己,竟然当上了只有进士才能当的高官,恐怕整个大明算是独一份吧!陈越自己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得意。

    “正平兄,你带着大家就在煤场宿营。陈平陈岩,你们俩随我进城。”

    在满洲鞑子没有撤退之前,北京城门是不会打开的,哪怕是满鞑距离北京很远,城外数十里根本没有满鞑的军队。因为没有人敢冒着城破的危险。故陈越入城面圣不能由城门进入,只能选择坐吊篮吊上城头。

    属下这二百多西山军战士是没法跟着进城的,只能把他们安置在城外,好在有煤场在,煤场连同旁边的大院数十间房屋,足以装下这二百余人。

    军队由杨正平带着向煤场走去,陈越下了战马,带着陈平陈岩步行走到了城下。

    城头早已放下了巨大的吊篮,三人坐上了吊篮,向着城上而去。

    跨上了垛口,跳到城墙之上,陈越一眼便看到了殷切看着自己的父亲陈江河,不由得双膝跪倒,眼眶湿润了起来。

    “好孩子,快起来!”陈江河一把扯起了陈越,双手把他抱在怀里,用手重重的击打着陈越的后背。

第一百三十二章 奏对() 
父子见过之后,陈越又向城头众将见礼,态度很是谦虚,使得众将连叫不敢。陈越虽然只是七品兵备道,地位已经高出他们太多。

    下了城后,跨上早就准备好的战马,向着内城而去。圣旨说的很清楚,让他即刻进城面圣,在见过崇祯之前,他连家都不能回。

    今日的北京比往日萧条许多,宣武门大街上少了很多摆摊卖东西的菜农,拜满鞑所赐,城门一直关闭,城外的菜农根本进不了城。

    当然,在这个寒冬腊月,也没有多少菜好卖,城门紧闭之下,物价飞涨,百姓们很多连饭都要吃不上了,又哪里买得起菜?

    张婶包子铺已经封上了门板,城门关闭数月,想必生意也维持不下去了,就是不知道她们母女现在靠什么为生?不过有父亲陈江河在,应该饿不了她们。

    一乘轿子静立在街角,轿窗的布帘掀开了一个角,一双妙目透过缝隙往外看着,看着缓缓走进的陈越一行人,当看清陈越以及旁边战马上的陈平时,妙目的主人身体颤抖着,双眼中泪光晃动。

    “你既然来了,为何不下去和他说话?”轿子内,张秀儿不解的对吴婉儿道。

    “他现在身负皇命,要入宫见驾,耽误不得,还是等他面圣过后再说吧,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吴婉儿不敢回头,生怕被张秀儿看到眼角的泪痕,悄悄用衣袖擦拭去泪花,低声说道。

    看着一身锦衣的吴婉儿,再看着自己的布裙荆釵,张秀儿暗暗地叹息,谁曾想当初那个傻子今日竟然如此出息。七品兵备道,吕相公就是考上了举人,不知多少年以后才能当上这样的高官?

    这一刻儿,张秀儿突然有些后悔,后悔当初不该那么对陈越。也许。。。。。。

    陈越并不知道吴婉儿在街边偷偷的看他,策马缓步向着皇城而去,心里却是心潮起伏。

    只是打了一场小胜,杀了百十个满洲鞑子,竟然被委任为类似军分区司令这样的大官,由此可见大明该有多需要一场胜利又是多久没有过胜利!可是陈越自己知道,之所以能够取胜并不是自己部下有多强,而是特定战场特定形式下的侥幸,再来一次的话自己也不敢保证能够稳赢。

    不过既然被委任为兵备道,这对自己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借着这个机会可以迅速的扩大实力,若能在一年内扩充出一支数千人的精锐,在这个乱世也就有了自保的实力。屈指算来,距离大顺军攻打北京的时间只有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了,形势已经极为紧迫了。

    站在承天门前,看着高大的城楼,陈越感觉少了点什么,想了一会儿,才知道少了一幅画像。

    在一个小太监的引领下,走过金水桥沿着最左边的门洞进入,穿过幽深的城门洞,经午门进入宫城。

    陈越前世多次游览故宫,对里面的景色极为熟悉,看着熟悉宫殿楼阁,若不是两边站着的盔甲鲜亮的大汉将军,以及路过的太监宫娥,陈越简直以为回到了另一个时空,正在故宫里参观。

    雕栏画柱、亭楼玉宇,到底都便宜了野蛮人!

    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了乾清宫外,引路的太监把他带入一间偏殿,便有几个锦衣卫士过来开始搜身。靴筒里的短刀、腰后的手弩,都被收起放在一边,几个人把陈越浑身上下彻查了一遍,确保他身上再无半点铁物,然后抱着东西离开了,把他一个人留在了这里。

    在偏殿等了不知道多久,没人上水上茶,陈越看着殿顶一个人发呆,就在他靠着椅背要睡着的时候,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告诉他皇上宣他进去。

    亦步亦趋的跟着小太监走进了乾清宫中,早已被告诫不可东张西望,只能低着头往里走。

    当小太监闪身退往边上后,陈越噗通跪倒,行一跪三叩之礼。

    “你就是陈越!”一个略显疲惫的声音传来,陈越微微抬头望去,就见一个身穿明黄色袍服的中年人正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己。

    “回陛下,微臣正是!”陈越恭声答道。

    “汝年龄未过二十,有何能耐击败满洲鞑子?”看着年轻俊朗的陈越,崇祯禁不住问道。

    在见陈越以前,在崇祯的印象中,能杀败满鞑之人肯定是一个虎背熊腰满脸胡须的壮汉,没想到跪在眼前的竟然是一个身材不算很壮面门清俊的少年郎。

    “微臣能耐一般,能打败满鞑靠的是吾皇龙威,靠的是弟兄们用命!”对崇祯的问话,陈越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说自己有能耐吧,显得有些骄傲,说没有能耐,却是真的打赢了的。便只能用拍马屁的方式混过去,不过这马屁拍的太过生硬,让崇祯止不住乐了出来。

    “朕的龙威吗?要是真有的话,满鞑早就被灭了!”崇祯好笑的说道,“你给朕好好说话,别弄这些虚头巴脑的。”

    一旁侍立的大太监王承恩忍不住多看了陈越一眼,这些年来,有无数的大臣们在御前奏对过,还从没有人能使崇祯乐开怀的。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在天子面前都是诚惶诚恐,哪有敢这样随意的啊!

    原本崇祯严肃的时候,整个大殿气氛压抑而沉重,随着他的一笑顿时轻松了许多,就连陈越也不再紧张了。

    “陛下,微臣要说之所以能打赢满洲鞑子,凭借的是运气,您会不会把封我的兵备道再拿走呢?”陈越有些摸着了崇祯的脾气,这是一个常年活在压抑气氛下的男人,别人甚至他自己在不停地给他制造压力,使得他的生活无比的苦闷。自己要是严肃正儿八经的奏对,估计引不起他的注意。兵出险招说不定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听了陈越的话,崇祯简直要被气乐了,他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还从未见过这么惫赖的臣子。

    “说,要是说的清楚说的有理,我把这兵备道给你留着,否者。。。。。。”崇祯冷哼道。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吹牛逼吹大发了!() 
“说,要是说的清楚说的有理,我把这兵备道给你留着,否者。。。。。。”崇祯冷哼道。

    随着崇祯的话语,殿内的空气顿时冷凝了起来,继续变得紧张而压抑,难道这就是一个帝王的龙威?陈越心里感慨着。

    “回陛下,微臣之所以说凭借的是运气并非妄言,也非自谦,事实真的如此啊!”陈越微笑道,通过现在的接触以及对崇祯往昔所为的了解,陈越基本上摸清楚了他的脾气。

    崇祯的控制欲极强,总是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控制在自己手中,对大臣们又很苛刻,稍有不如意就会惩罚,所以才有十多年换了五十个大学士、十四个兵部尚书之举。

    崇祯自尊心又强,还喜欢推卸责任,每当战事不利之时,会把责任推卸到大臣身上,这才有了袁崇焕凌迟处死,陈新甲主和失误被杀。

    崇祯并没有多少识人之明,只要大臣能挠到他的痒处就会被委以要职,当然若是大臣办事不利,崇祯也会把锅全推到大臣的身上。

    现在陈越要做的就是尽力挠到崇祯的痒处,好使得他信任自己,然后才能借以大展宏图,迅速扩展自己的实力。

    “陛下,微臣刚任西山巡检不过月余,手下也就二百四十名刚训练不久的弓兵,都是招募的西山百姓。这样的实力如何能和久经战阵的满鞑八旗精锐骑兵相比?这就是微臣说能取胜凭借的是运气的原因。”

    听了陈越的解释,崇祯点点头,身为皇帝的他每日批阅的奏折成百上千,战事方面的奏折是批阅的重点,绝大部分关于战事的奏折都是以明军战败为结束,很多前线的将军大臣为了推卸责任也把满鞑描述的是无比的凶悍。陈越手下只是一些刚加入军队的百姓,肯定无法和满鞑相比。

    “既然如此,你又是如何取胜的呢?”崇祯的兴趣一下子被挑动了起来。

    “微臣派遣夜不收查探到满鞑攻陷了房山城,虽然属下只有这二百新兵,却不甘示弱,臣是大明的巡检,如何能看着满鞑在大明的土地上肆虐?无路如何也要和满鞑大战一场,好解救万民于水火!”陈越的话语铿锵有力,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巡检的形象跃然纸上,听得崇祯心情激荡,看向陈越的目光顿时柔和了起来。

    “微臣心生一计,觉得利用山道的狭窄崎岖伏击满鞑,便在一处山道布下了天罗地网,并亲自前往房山城下做诱饵引诱满鞑。

    。。。。。。

    微臣和部下杀死了一名满鞑骑兵,没过多久百十满鞑骑兵追赶报复,追着属下来到了山道口,可是他们太过狡猾,竟然看破了微臣的埋伏,转身退走了!”

    经过陈越之口,一个跌宕起伏的诱杀满鞑的壮举描述了出来,听得崇祯全神贯注,就连一旁侍候的太监们也都竖着耳朵聚精会神的听着。

    “唉!”当听到满鞑识破埋伏退兵之时,崇祯不禁扼腕叹息。

    “臣带兵回到西山镇后,知道满鞑肯定会前来报复,西山镇数千百姓的生死就握在了臣的手中,顿感压力巨大。是退入山中还是和满鞑死战?臣的内心矛盾的很。

    以臣手中的实力,和满鞑打肯定是打不过的,可要逃的话,天寒地冻,山里很多地方积雪尚未融化,数千百姓逃入山中,肯定会有无数人冻饿而死。

    最后,微臣决定,要和满鞑力战一场,哪怕打光了手中的兵力,哪怕微臣战死沙场,也要和满鞑死战,为的就是护住西山镇这数千老弱。臣是西山的巡检,这数千百姓就是臣的子民!”

    陈越添油加醋的述说着,拼了命的往自己脸上涂脂抹粉,把自己描述成了一个为国为民的忠臣义士,一切的行为都是为国为民。

    听着陈越的话语,崇祯的目光愈发的柔和了。

    “臣自己出钱出粮,带着所有西山百姓连夜挖掘了无数的沟渠,为的就是限制满鞑的骑兵纵横。没过几天满鞑真的来了。

    。。。。。。

    战事进行的极为激烈,城下满鞑弓箭手厉害的很,城上的弟兄们根本无法露头,满鞑攀援着梯子,轻易的就攻上了城墙。十几个白甲兵穿着三层的铠甲,刀砍不破枪扎不进,眼看着城墙就要失守,关键时刻,那刘能扛着一袋子生石灰越上城墙,一通石灰扔了出去,当下迷瞎了满鞑的眼。”

    跌宕起伏的战事从陈越嘴里说出,战场的惨烈刺激血腥扑面而来,听得崇祯眼睛眨也不眨,死死的盯着陈越的嘴巴。

    崇祯每日批阅奏折无数,对战事也都很了解,可是他看到的奏折都是文臣们艺术加工之后的战报,对战争描述极为笼统,用的多是一炮下去糜烂几十里这样夸张的词汇,又哪里有陈越描述的直接刺激。

    陈越用生动的语言把两次战事描述了一遍,重点讲诉了满鞑的凶猛和己方士兵的无畏,着重突出了自己的英明领导沉着指挥,这才能以弱胜强,最终击败满鞑。

    “爱卿能取胜实在不易啊!”崇祯听完之后,对陈越道,这还是他第一次说出体谅臣子的话语。

    一旁侍候的大太监王承恩深深的看了陈越一眼,知道从这一刻起,陈越已经简在帝心。

    “爱卿能以两百弱师不惧强敌,击败凶恶的满鞑,可见爱卿一片忠心!可是哪些手握重兵之人,面对满鞑却只是闭关自守,从来不敢主动和满鞑作战,任凭我大明子民在满鞑的屠刀下哭号,真是该杀!”听了陈越的故事,再想想那些拥兵数万的总兵大将,崇祯脸色阴沉了下来,一个念头突然涌上心头。

    “爱卿,若是给你数万大军,可能击溃满鞑解救万民否?”崇祯殷切的看着陈越。

    啊?陈越愣了一下,看着情形是要自己带兵和满鞑主力作战啊!这不是坑爹吗,给我数万大军,哪里的军队,不外乎京营以及京城附近城池的驻军,可是这些军队早已畏敌如虎,怎么敢和满鞑作战啊?真是吹牛逼吹大发了,坑着了自己。

第一百三十四章 寡人不吝封侯之赏(第三更,为舵主修炼飞鱼的心酸加更)() 
“若是把密云、昌平、通州、天津的兵马俱都拨付于你,合计有大军八万,可能击破满鞑,解救万民于水火否?”崇祯两眼炯炯的看着陈越,眼神中充满了希翼。

    统领数万大军?这个诱惑还是非常之大的,可后果也十分严重,陈越心里不由得暗暗叫苦,刚刚的牛逼吹得有些过了,让崇祯以为自己是一个打仗厉害的牛人。大明现在的军队都是些什么货色陈越还是知道的,密云的唐通部或许还有些战力,昌平通州天津都是些卫所军,守城还可以,若是主动和满鞑作战,恐怕没有到战场就会逃走一半儿。。。。。。

    “怎么?你不敢吗?”看着陈越犹豫的样子,崇祯逼问道。卢象升战死,洪承畴投降,孙传庭被李自成部流贼牵制在陕西,大明已找不到能带兵之人。满鞑破关两月,朝廷大臣们无数次争吵,讨论派兵迎敌之策,却无人敢担任统帅之职。崇祯是个性子急噪的人,恨不得一下子把满鞑歼灭在大明境内,所以听陈越诉说他的英勇战绩之后,下意识的认为陈越知兵善用是个能带兵打仗的人。

    “陛下,请赎微臣直言,”寻思片刻,陈越决定实话实说,承认自己不行总比被逼着上战场送死要强,“并非是臣贪生怕死,实在是以臣现在的地位不足以胜任这个任务。”

    “我可以封你为北直总督,持尚方宝剑,总督京畿所有兵马!”崇祯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自己操之过急,委任一个二十岁军户出身之人为总督,恐怕会遭到朝廷所有官员的反对吧!“唉,你现在仅仅是个七品官,任命为总督确实有些骇人听闻,你为何不早生二十年啊!”

    唉,陈越心里也微微有些感动,崇祯敢于破格任用人才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番交谈之下,相信了袁崇焕五年平辽的大话即委以袁崇焕蓟辽总督、负责抵御满鞑之重任,可惜不能有始有终,当满鞑绕过宁锦防线从龙井关、大安口破关而入之后,崇祯把所有的锅都推到了袁崇焕的头上。

    “地位是一方面,其次是京畿之兵不堪使用,别说微臣,就是戚少保复活,恐怕也无法带着这些人打败满鞑。”陈越继续道。

    “哦?难道在你的眼里,朝廷的军队就是如此不堪吗?”崇祯微微皱眉,明军的孱弱他心知肚明,要不然也不会任由满鞑驰骋,可是他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寄希望能出现一个帅才,带领军队击败满鞑。

    “不是不堪,是很不堪!”陈越叹道,看着崇祯变黑的脸色,忙解释道,“微臣出身京营,自然知道军队的许多情况。现在的军队已非大明立国之时,卫所制度已然糜烂,拿通州、密云等地的军队来说,虽然号称有数万大军,人数确实也有数万,可是其中能战之人却少的可怜,恐怕数万人中只有将领的几百上千亲兵可堪一战,其他的都是缺兵少甲的普通士兵,顺风仗还可以,恐怕稍有不利这些人就会望风而逃一溃千里。”

    听了陈越的话,崇祯只能默然,这些情况他岂能不知,可又无法改变。

    “若是陛下派臣统兵和满鞑作战,且不说那些将领会不会服气微臣,就说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和精锐的满鞑骑兵正面交战?即使勉强拉上战场,恐怕也只有兵败一途。”

    “难道就任凭满鞑在我大明的土地上肆意驰骋吗?”崇祯呆呆的看着面前的桌案,喃喃道。

    那还能如何?陈越面带同情的看着崇祯,心说再有一年时间,大明就将亡国,陛下您也会在煤山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然后就是满人的天下了。

    陈越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只不是一个先知先觉的普通人罢了,他从来没想过能够改变历史,现在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在这个乱世能够活下去。要说能在一年后击溃李自成的大顺军,打败满洲鞑子,保住大明的江山,陈越自己都不信!

    不过虽然心中知道,话却不能这么说,还必须得好言宽慰崇祯,使得他相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