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3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顺贼全部龟缩在潼关,虽然咱们有着红衣大炮的优势,但想打破潼关全歼顺军却也很难。属下建议,可以派出一支军队乘坐船只由风陵渡向西进入渭河,绕到潼关顺军之后,从背后进行夹击,必然能够一举击败顺军。”李奕向陈越建议道。

    陈越摇摇头“孤军深入顺军之后太过危险,现在咱们占据绝对的优势,没必要进行冒险。记住,咱们不是要全歼顺军,而是逼迫他们按照咱们的计划行事。”

    按照李奕的建议,派出一支军队当然可以绕到潼关之后,但是因为根本没有多少渡船,能派出的军队有限,顶多也就数千人,面对的却是十余万顺军,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是未知,仔细想想,李奕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想法。

    就在此时,余枫攻克蒲州的捷报传来,陈越很是高兴。

    “余枫攻下了蒲州,用不了多少时日便能渡过黄河,然后便能从北面绕击潼关,李过将要退军矣!”

    “王爷英明!”李奕赞道。

    接下来的数日,陈越没有再试图派兵攻击潼关的顺军,而是把数十门火炮布置在关外,每日不歇的进行炮击,给潼关的顺军施加压力。

    数十门红衣大炮开火,其威势声震九霄,炮弹落到潼关城头,砸的城上堆碟齐飞,城墙摇摇欲坠,关内的顺军士兵心中充满了恐惧。

    顺军统帅李过担心明军会强攻,不时的派出军队趁着明军火炮停歇之时,修补被摧毁的城墙。

    而这时,从洛阳一路征调而来的数百艘黄河船只正在徐青田的带领下,在数千名士兵以纤绳的拉扯下,沿着黄河逆流而上,向着北面的蒲州而去。

    对陈越来说,胜负的关键不是潼关,而在北面的蒲州。只要余枫能率军渡过黄河占领大庆关打通进入陕西的道路,陕西战局便大势已定。

第998章 趁雨袭击() 
顺军总兵力二十多万,一半儿的军队驻守在潼关阻挡明军入关之路,五万余人守在黄河两岸的朝邑大庆关蒲州一带,剩下的军队则分散在从西安以及陕西其他府县。

    顺军的战略便是靠着潼关黄河天险阻挡明军的攻击。而潼关和蒲州大庆关两处全都不容有失。若是潼关失守,明军可以从河南府直入关中,而若明军从蒲州大庆关渡过黄河,更是可以绕到潼关顺军背后,那时潼关的十万顺军将会遇到明军前后夹击。

    潼关一带地形实在险要,顺军兵力又多,所以陈越的策略是佯攻潼关,真正的主攻方向却在蒲州。

    对现在的形势,李过同样清楚,当蒲州失守的消息传来,李过大惊,可却没法派兵增援大庆关。因为明军的统帅齐王陈越现在就在潼关对面,而潼关对面的明军无比的强大,光从明军强大的火炮轰击便能看出这一点。

    “父亲,咱们必须得尽快解决一路明军才能够挽回颓势。”李来亨向李过郑重建议道。

    按照现在的形势,只要任何一处被明军突破等待顺军的将是覆亡的危局!

    李过神色同样凝重:“以你看来,咱们该从哪里进行突破?”

    李来亨指着地图道:“父亲请看,明军兵分两路分别从潼关和蒲州展开进攻,潼关的明军火炮连连看似凶恶,其实明军却只是动用火炮,没有主动进攻的意图。而蒲州却不然,蒲州有咱们一万士兵镇守,却在明军进攻下连一日都撑不住,可见蒲州明军兵力之强盛。而距前线报告,蒲州明军的数量达到十万之多。由此可见,明军真正的主力是在蒲州,咱们对面只是明军偏师罢了,而那陈越却故意坐镇潼关迷惑咱们。

    先前咱们在洛阳时,进攻的明军也就三万余人,再加上河南的明军,孩儿估计对面的明军兵力也就五万多人,所以,只要咱们能够击败对面的明军,便能挫败明军攻势!”

    李过微微皱眉:“说的简单,可你要知道,对面明军战力可是强悍的很,当初在洛阳,咱们就是在他们的进攻下接连失败,想击败他们何其苦难?”

    李来亨却自信满满道:“父亲,我分析过,对面明军之所以战力强悍,是他们的火器太过厉害,无论是火炮火铳都要远远强过咱们。

    可是,火器却也有着自身的缺陷,那就是在阴雨天不好施展。据我观察,这几天天气阴沉的很,有很大可能会有一场大雨。大雨天,明军火器没法用,正是咱们击败他们的大好良机!”

    李过仔细思量之后,重重的点头同意李来亨的建议。

    天色越来越阴沉,浓厚的乌云堆积在潼关的上空。看着阴沉的天色,陈越皱起了眉头,若是下起大雨,将会极大的影响自己的计划。

    “王爷,恐怕很快就会下雨。”李彦直看着天空的乌云,提醒道。

    陈越叹了口气:“传令暂停炮击吧,命令全军做好防雨的准备。”

    李彦直点头,把命令传了下去。

    下午时分,天空果然飘起了雨点,一阵疾风吹过,噼里啪啦下起了瓢泼大雨。雨势甚疾,地面雨水渐渐汇成一片,于低洼处形成溪流,携泥带土,向着北面的黄河滚滚流去。

    幸亏立营之时,选择的都是高岗的塬上,雨水虽大,对营地暂时没多大影响。士兵们躲在营帐里,倒是没有淋雨之虞,虽然简陋的营帐内很是潮湿,倒也不妨碍休息。

    潼关,看着疾风暴雨,李过和李来亨父子相对无言,这么大的雨,在雨中行走都很困难,根本无法派兵袭击。

    “命兄弟们做好准备,等雨势稍微小一点再出兵吧。”李过叹了口气,吩咐道。

    然而,直到天黑,大雨却丝毫未停下,李过的趁雨袭击计划不得不搁置了下来。

    大雨又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才变成了毛毛细雨。然而看着山坳里奔腾的水流,李过又发了愁。一夜的大雨,水流从南面的山岭滚滚而下,顺着沟壑流淌,形成了无数溪流,而便是高岗之处,土地也被泡的发软,根本没法正常行走。这种情形下,想出兵袭击实在困难。

    “父亲,别犹豫了!趁着雨小出兵吧,错过这个机会,再想歼灭明军恐怕就不可能了!”李来亨请求道。

    “可是现在这种情况,连正常行军都困难,如何跋涉数里进攻明军营地?”李过为难道。

    “父亲,正是因为这样,明军才想不到咱们会进攻,如此可以起到出其不意之效果啊!”李来亨坚持道。

    李过想了又想,总算同意了李来亨的计划,分出一半的兵力给李来亨,让他领着向明军营地发起总攻。

    陈越和李彦直确实没有想到顺军会趁雨进攻,然而明军营地都设在高塬上,有专门瞭望放哨的士兵,营地里设有吊斗箭楼可供瞭望,顺军的出关袭击根本瞒不过明军的耳目。

    闻报顺军趁雨来攻,陈越愣了一下,微笑了起来。

    “王爷,顺营也有能人啊,知道大雨天不利于火器的发挥。”李彦直笑道。

    陈越微微一叹:“可惜,李过等人只是农民出身的流贼,目光眼界太过狭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他们所不知道也想象不到的。”

    趟着水踩着泥,约五万顺军出关向着明军营地攻去,七八里的路程足足用了一个时辰,先头的部队才到了明军营寨之外。

    果如李过父子的猜测,这种天气下明军火器根本无法使用,不论是明军数量庞大的火炮,还是犀利的火铳,在顺军靠近之时都没有鸣响,任由顺军将士靠近了营地。

    这种阴雨天气火药受潮,然而弓弩却是勉强能用,眼看着明军的火器没了用武之地,而自己军中装备着大量的弓箭,负责指挥的李来亨欣喜至极,看着前面的明军营地,仿佛看到击败明军的希望。

    “兄弟们,进攻!”随着李来亨的命令,鼓声响起,一队队顺军士兵呐喊着向明军营寨冲去。

    。。妙书屋。

第999章 步步紧逼() 
冲在最前面的却是顺军弓箭手,现在明军的火器无法使用,正是弓箭手显威风的时候。只要用弓箭手进行覆盖性射击,压制住营寨内的明军,顺军士兵便可以拉倒明军木制寨墙攻入营寨。

    不过阴雨天,弓弦同样潮湿无力,射程要比平常要短,为了进入射程,必须得比平常更加靠近。

    然而就在顺军弓箭手接近明军营寨之时,“砰砰砰”如同爆豆一般的铳声连成了一片,正在努力跋涉的顺军如同被镰刀割掉的麦子,齐刷刷被射倒一片。

    “怎么回事?”后面阵中的李来亨大惊。不是说阴雨天气火铳没法使用吗?为何明军的火铳还能开火?

    “砰砰砰”一波接连一波的火铳声响起,正在向着明军营地逼近的顺军士兵接连被射倒在地,短短的功夫,足足上千人倒在明军火铳之下。大部分顺军士兵顿时止住了脚步,一个个惊慌不已。还未接近明军营地,便死了这么多人,让很多顺军士兵很是惊恐。

    “将军,明军火器还能用,弟兄们伤亡太大,退兵吧!”李来亨身侧的副将轻声建议道。

    “退兵?”李来亨睁着通红的眼睛死死的盯着他“咱们跋涉了一个时辰才来到明军营地,就这样灰溜溜的退走不成?传令下去,弓箭手继续前进,以弓箭压制明军火铳的射击!”

    “将军不可啊!”副将大惊“地面泥泞难行,等到兄弟们接近明军营寨还不知道要死伤多少。有明军火铳兵在,咱们想拉倒明军营寨实在困难。将军,现在撤兵还来得及,若是再晚一些等兄弟们士气全失,明军再趁机冲出营来,恐怕等待咱们的只有覆亡!”

    然而此时,年轻的李来亨已经被冲昏了头脑,根本听不进去了,他自己想出的计策,若是就这样灰溜溜的逃回去,自感无颜去见自己的父亲。

    于是,在李来亨的命令下,顺军将士冒着明军火铳冲杀过去。

    明军营地中间一处高台,陈越和张煌言并立在雨棚之下,观察着寨墙处的交战。

    “顺军将领是聪明,可他们并不知道,咱们的火枪大半已经是燧发枪,每支枪都有专门的防雨罩,用的又是定装纸壳弹药,大雨天也许没法使用,可这种小雨天气,射击的成功率还在七成以上!”听着连绵不停的火铳声,陈越笑道。

    张煌言点点头,进入北伐军将近一年的时间,他对北伐军装备精良了解甚深,若论火器的犀利,盔甲以及其他装备器械的精良,整个大明也找不出第二支这样的军队。在雨天还能发射的火铳,除了北伐军,在其他的明军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支。

    顺军将领误判了明军火器的犀利,从一开始便决定了他们此次袭击的失败,此战根本没有多少悬念。

    果然,虽然李来亨执意强攻,可是顺军的弓箭在雨中弓弦潮湿松软,便是勉强射出射程威力都大大减小,根本无力和明军火铳对抗。

    泥泞难行的道路,明军的简陋寨墙,都使得他们短时间内难以和明军短兵相接厮杀,只能任由明军火铳射击。当伤亡到了三千多人时,虽然李来亨还未下令撤退,前面的顺军已经撑不住了,身边一个个同伴的被射倒让他们充满了恐惧。不知是谁率先掉头,顿时,前方的顺军士兵呼啦啦一下子掉头逃去。

    而这种情况下,除了李来亨其他大部分顺军军官也不愿再冒雨进攻,对属下士兵的溃逃根本不愿约束。

    眼看着前面的士兵如同潮水般逃回,李来亨虽然暴怒却无可奈何,只能跟着向下撤退。

    “王爷,是不是派兵追杀一番?”张煌言跃跃欲试道。顺军已经溃败,而且在来的路上耗费了太多的体力,明军营地距离潼关又有七八里远,若是派出一支军队出营追杀,恐怕这五万顺军能够逃回潼关的寥寥无几。

    陈越仔细想了想,强行抑制住诱惑,摇头道“算了吧,若是顺军败的太惨,对咱们的计划不利,兵力损耗太过厉害的顺军将无力攻略西域。”

    张煌言只能遗憾的摇摇头。

    满天的雨丝中,一支军队在雨中跋涉着,逼近了榆林卫城。

    这种雨天,榆林的顺军守兵根本没有想到会有敌军趁雨袭击,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在城内避雨,整个城墙上几乎空无一人。

    几十支飞爪被强弩射上城头,数十个明军士兵抓着绳索向城墙爬去,很快消失在城墙上。

    很短的时间后,榆林卫城门被打开,为首的明军军官一挥手,千余士兵冲入了城中。

    厮杀声在城内响起,整个榆林一片混乱,榆林的顺军约有三千人,但却分散在城内各处宅院,根本没有想到这种天气有敌人袭击,而且竟然轻易攻入城内。

    一方是突然袭击,一方措不及防,顺军士兵虽然匆匆迎战,虽然人数是袭击的明军三倍之多,但在有组织的进攻面前,根本形不成上规模的抵抗。

    一个时辰后,随着明军攻入榆林卫府衙,斩杀顺军都尉,厮杀声停歇了下来,榆林的三千顺军被斩杀了一千余人是,剩下的皆缴械投降。

    第二日,一支更加庞大的明军开入了榆林,正是吴平率领的大同守军。

    为了配合陈越的战略,吴平率领两万军队从榆林越过了边墙,一路向南攻去。

    顺军在延安府同样有着数千驻军,但在吴平的兵威之下根本形不成抵抗,延安府城很快被攻下。吴平丝毫不做停留,立刻带兵向南杀来,兵峰直指朝邑。

    大庆关,大顺绵侯袁宗第正率领四万顺军苦苦抵挡明军渡河进攻,靠着突然大雨黄河水位上涨,这才得以把余枫的明军挡在黄河以东。

    当听到一支明军竟然从北面杀来时,袁宗第大惊,连忙派出两万军队向北迎击。

    白水县内,吴平军和袁宗第派来迎击的军队相遇,一场短暂而激烈的厮杀之后,顺军被杀的大败。

    当溃兵逃回大庆关,袁宗第知道再也无力阻挡。

第1000章 被迫() 
北面阻击的军队大败,明军正在衔尾追杀,黄河对岸,明军集结数百艘渡船,正试图强渡黄河。对朝邑的袁宗第来说,即将陷入明军两面夹攻,朝邑和大庆关再不可守。

    袁宗第知道,若是继续打下去的话,自己剩下的这两万人也将全军覆没。所以,他不得不率军撤退,把黄河渡口拱手让出。

    吴平率军到达朝邑时,顺军已经撤退数里。

    “总兵,咱们追吧!”军中部将纷纷请令追杀,吴平却摇头拒绝。

    “对顺军保持威逼之势即可,没必要赶尽杀绝!

    吴平遂下令,在朝邑驻兵修整,接应河东的余枫部渡河。

    余枫部五万北伐军,再加上整编的山西兵将近十万人,想靠着渡船过河需要太多时间。

    于是,军械司一干人等开始搭设浮桥。以百十艘渡船横在河面上,船与船之间以绳索相连,上面铺设木板,便成了简易的浮桥。

    这样的浮桥不甚牢固,恐怕连一次大水都无法经受,不过用以通过河东的明军还是没有问题。

    不过即便如此,从搭建浮桥,到十万明军全部通过,也足足用了五日时间。

    所有明军渡过黄河进入陕西境内,和吴平的大同军合兵一处,向着潼关方向开始行军。

    而此时,潼关的李过已经得知袁宗第的败报,整个人处于挫败沮丧之中。

    原本以为,凭借潼关黄河天险能够把明军挡在山西河南,谁曾想等来的却是接连的败报。

    虽然李过手下还有近十万大军,还有着潼关天险在手,可是既然明军已经渡过黄河到了河西,很快就能杀到潼关背后。若是那样的话,等待自己的将是被明军包围,就只有全军覆没一途。

    所以,潼关已经不可再守!

    李过当即立断,下令撤退,退出潼关,向西安府撤退。为了防止明军追击,留下了大将贺珍把守后路。

    闻听顺军撤退,陈越立刻下令对潼关展开强攻。而此刻的潼关仅剩八千守军,主力已经撤退,仅剩下的这些军队军心早已动摇,面对绝对优势的明军攻击,根本无力抵抗。

    而此时的贺珍,也对顺军的前途心灰意冷,趁着明军攻势停歇之时,派人来到明军阵前请降。

    既然贺珍投降,李奕率领所部兵不血刃的进入了潼关,关中的大门彻底打开。然而,陈越却一点也不高兴。

    “王爷,怎么了?难道有什么不对吗?”张煌言忍不住问道。

    陈越微微摇头,叹了口气:“顺军投降的着实太快了些。”

    张煌言有些不解:“投降不好吗,省得将士们厮杀。”

    陈越道:“若是顺军走投无路都选择投降,咱们的计划还如何进行?”

    张煌言这才明白过来,微微一笑:“王爷,这好办。”

    。。。。。。

    贺珍的部队没有怎么抵抗便全部投降,所以八千军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明军收缴了降军的武器,把他们悉数看押在潼关南侧的野狼谷内。

    贺珍因为是将领,待遇稍好一些,有一个窝棚可以栖身。

    日已黄昏,从潼关关城方向飘来阵阵饭香,明军正在开火吃晚饭。而野狼谷内,却是一片凄凉,八千俘虏除了身上的衣服,什么东西都没有,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潼关方向流口水。

    “娘的,官兵没把咱们当人看,连一点吃的都不给!”终于,有俘虏骂骂咧咧的道,引得一片附和。

    “算了,咱们既然投降,就要有俘虏的觉悟。被饿上几顿总比吃刀子要强!”贺珍不耐烦的道。身为降军,还想着有好的待遇,这不是白日做梦吗!

    在贺珍的压制下,降军们才勉强安定下来。

    夜晚降临,大部分降军进入了梦想,却也有不少人饿的辗转难眠,士兵王扎根便是其中一个。

    王扎根本是南阳农民,家里贫的很,从生下来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当李过带着顺军残兵从荆州北上路过南阳时,为了吃上饱饭,王扎根毅然投了顺军。

    他身材很高很瘦,活着的唯一意义便是为了口吃的,从来除了吃以外啥事都不想,为了口吃的什么都肯干,被其他顺军士兵称为“吃货”。

    如今,这个吃货被明军营地方向传来的香味勾得心痒无比,根本难以入眠。

    终于,他爬起身来,借着寂寥的月色,向着明军营地方向摸去。

    途径躺着的顺军俘虏,却没人愿意理会他,都他娘的俘虏了,没有人愿意管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