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录大人,咱们怎么办?”一个八旗兵惊慌的问道。

    “不用慌,慢慢走着便是。”哈德海故作冷静的道。他知道步兵想摆脱骑兵基本不可能,所以也没必要快走,那样太浪费体力。只要,只要等到夜晚来临,便可趁着夜色逃出生天。

    然而哈德海注定要失望了,没过多少时间,一大队明军步兵也追了过来,和那伙儿明军骑兵会合。

    哈德海知道不能再逃了,明军总人数是自己的数倍以上,又有骑兵在,再继续撤退的话非溃败不可。

    于是,哈德海便选了一处稍微高些的地方,两百余八旗兵开始布阵,等待着明军进攻。只要,只要能撑到天黑,便有逃出去的希望。

    见八旗兵不动了,负责指挥的明军哨长高勇便下令手下准备进攻。一千余明军步兵向着八旗兵缓缓逼去,一百骑兵在骑兵把总带领下则运动到了八旗兵侧翼,一旦八旗兵露出破绽,骑兵把总便会带着手下发起迅疾的进攻。

    在距离八旗兵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哨长马勇下令停下脚步,明军步兵开始重整队列,这个距离已经在弓箭射程以外。

    就在哈德海以为明军马上就要攻来时,却见到明军阵中推出数门火炮,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己方。

    卑鄙的明军!哈德海大惊,这个距离明军火炮能够得着自己,而八旗兵的弓箭却无法够着明军,但要是逃走的话,看看不远处游弋的明军骑兵,若是己方一旦后退露出破绽,这伙儿骑兵便会迅疾的冲杀过来,靠着战马强大的冲击力冲溃己方的阵列,而明军步兵再趁机掩杀过来,一切便全完了。

    八门虎蹲炮摆在阵前,陈越手下军队每个总旗都配备一门虎蹲炮,炮手们久经训练,虎蹲炮迅速调整摆放好,然后便有炮手把用油纸包好的定量火药倒入炮口,用铁棍捅实后再填入上百枚小弹丸,然后一枚大弹丸压住,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快捷之极。

    就在哈德海还未考虑清楚该怎么办的时候,明军虎蹲炮已经开火。

    一连串的炮声响起,无数的弹丸向着八旗兵阵列飞来。

    “盾牌!”哈德海高喊着,八旗兵纷纷把盾牌举起遮挡在面前,然后就觉得一股股大力传来,盾牌被大力撞击着。

    盾牌遮挡住了一批弹丸,但还有一些弹丸透过盾牌的间隙飞入清军阵列,五六个八旗兵惨叫着倒在地上。

    “杀啊!”一轮火炮过后,明军士兵冲杀了过来。距离五十步时,八旗兵弓箭手开始弯弓搭箭,一支支羽箭射入明军阵列中,不时有明军士兵中箭摔倒在地,但却无法阻止明军阵列继续向前。

    三十步,二十步,被八旗兵羽箭射倒的明军士兵越来越多,但明军的阵列继续向前。

    十步,眼看着双方即将短兵相接,随着明军阵中一声呼哨,走在最前面的明军盾牌手齐刷刷的放下手中的方盾,露出了后面的明军火铳兵。

    “砰砰砰”两百多支火铳同时开火,弹丸如同雨幕一般射入清军阵列。

    十步的距离,便是盾牌也无法阻挡高速飞来弹丸的穿透,一轮射击,至少五十多个八旗兵倒在火铳之下。

    “冲上去,杀明狗!”哈德海眼睛都红了,他知道若是再任由这种情况下去,自己这两百手下根本搁不住明军火铳的几轮射击。这种情况下只有杀上去,进行混战,明军的火铳才无用武之地。

    随着哈德海的命令,剩下的一百多八旗兵立刻举着武器向明军杀来。

    然后等待他们的却是一排锋锐的长枪,面对八旗兵的冲击,明军以盾牌防守,以长枪攻击,死守着阵列完整。面对明军长枪兵和盾牌兵的配合,八旗兵也无法轻易突破明军的防御。

    “火铳兵上!”眼看着后退的火铳兵已经装填好了火药,哨长马勇一声呼哨,两百余火铳兵端起了火铳,而同时正在和八旗兵厮杀的长枪手齐刷刷的蹲下了身子,把八旗兵暴露在火铳之下。

    “砰砰砰。。。。。。。”

    这次是尽在咫尺的射击,火铳几乎顶在了八旗兵的胸口,想射不中都难。

    牛录哈德海惊恐的看到,又一轮的火铳射击之下,他手下的八旗兵还能站着的已经不到五十人。

    “啊!”一个年轻的八旗兵崩溃了,抛下武器掉头便跑,飞快的从哈德海身边逃过。然后更多的八旗兵加入逃跑的步伐。

    哈德海没有阻止,而是握紧了手中的钢刀,向着明军军阵方向杀去。

    “踏踏踏”马蹄声响起,明军骑兵终于动了,开始追击逃跑的八旗兵。

    更远处,无数的人影出现,那是附近村庄的村民,勇敢的出了村子,配合官兵追杀可恶的八旗兵。

第902章 多尔衮吐血() 
    当方圆数百里的村庄百姓被动员起来,配合着官兵开始剿杀之时,逃跑的八旗兵便走到了穷途末路。

    鲁北一带虽历经满鞑数次抢掠,但地处平原土地肥沃,人口比较稠密。平旷的原野上一望无际,便是想找到隐密之处躲藏都不可得。

    一开始的时候,分散逃走的八旗兵还能打下些村子抢些粮食,但正因为他们杀人掠夺的暴行,逼得各地原本胆小怕事的百姓不得不挺身而出,配合官府配合明军,剿杀满鞑保护家园。当然,官府开出一颗八旗兵首级三十两纹银的赏格也起到了很大激励作用。毕竟对很多苦哈哈的百姓来说,三十两银子可是好几年的收入。

    即便没能力砍下八旗兵首级,发现八旗兵动静并及时报告官府也能获得数两银子的奖赏。

    于是乎,逃跑的八旗兵便陷入了一场人民战争之中,清军溃败已经成了必然,大明收复旧土在望,八旗兵已经成了落水狗,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鲁北运河两岸本就多响马贼寇,现在便是这些绿林好汉也都群起响应,对逃跑的八旗兵动起了刀子。

    逃跑的多尔衮悲哀的发现,好像自己又下了一步臭棋,原本以为两三百八旗一队分为数十队,会使得明军无可追赶,横行乡下更是轻而易举,能够迅速的撤回北方。

    然而现在,顷刻间,广大的乡村好像成了铜墙铁壁,无数的贱民百姓统统成了明军的帮凶。每走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

    当然,八旗兵也可以选择不过村子,而就在旷野中行军,可是不打村子便得不到补给,饿着肚子倒下的更快,这已经是无解的局面。

    “摄政王,咱们接下来怎么办?”他的戈什哈统领,梅勒额真赤尔术恭敬的问道。

    几日来,多尔衮所在的三百八旗兵遭到了明军数次堵截,经过残酷的厮杀之后方才逃出生天。但以多尔衮亲卫的凶悍,连番厮杀下来,三百士兵到现在也只剩下不到二百人。

    也许只需要再一场厮杀,自己等人便会全部战死沙场,多尔衮深知经过数日艰苦的行军作战之后,所有手下都已经精疲力尽,战力士气到了最低落的时候。

    “避过村子要道,专走无人旷野,尽可能的避免也明军接触。”仔细思量之后,多尔衮艰难的道。堂堂的大清摄政王,现在竟然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这让他心中郁闷万分。

    “可是,不攻打村子,咱们上哪弄吃的啊。”术尔赤为难的说道。

    “不行就杀马!”多尔衮冷冷的道,于是术尔赤再不敢多言了。

    多尔衮的三百士兵,却是人人都有战马的,可是战马对骑兵何等的重要,谁又下得了手杀了充饥?

    事实上,仗着手下都是骑兵,多尔衮一行逃得速度算是比较快的。但因为害怕遭到明军骑兵追杀,一行不敢走大路,只敢选择无人的乡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骑兵的速度。这也导致明军跑到了他们头里,数次大战,都是靠着骑兵强行冲开明军的堵截才逃出生天,可是多尔衮也知道,一旦明军骑兵主力追击而来,再想逃就很困难。

    然而明军骑兵主力没有追来,最先发现多尔衮一行踪迹的却是一群马匪。

    这天晚上,多尔衮一行在一个树林里过夜,四月份的天气,哪怕是夜间气候也很温暖,到不用担心为冻着。

    然而就在一行人睡觉时,一群马匪悄没声息的接近了树林,幸亏八旗兵作战经验丰富,哪怕是夜间宿营,也放有值夜的暗哨,暗哨发现一批黑压压的人群向树林移动时,立刻便吹响了海螺报警。

    多尔衮及手下也都和衣而眠,听到报警声立刻拔刀而起准备作战。

    然后便听到呼啸声响起,一排标枪飞入树林之中,登时便把数个八旗兵刺了个对穿。

    八旗兵立刻拿起弓箭还以颜色,不得不说八旗兵射术之精悍,借着微弱的星光,羽箭像长着眼睛一样飞入马匪队列,瞬间便有十几个马匪被射杀。

    “点子太硬,扯呼!”眼看着还未攻入树林,手下便被射杀好几个,马匪头领不敢恋战,带着手下远远的逃了出去,黑夜之中八旗兵也不敢追赶。

    第二天一早,匆匆掩埋了被标枪扎死的同伴尸体,八旗兵便离开了树林。

    然而没过多久,一队马匪便跟在八旗兵身后,多尔衮派人驱赶时,马匪策马便逃,然后过一会儿又重新跟在身后,竟然如同跗骨之蛆一般。

    什么时候马匪竟然敢追赶八旗勇士了?多尔衮心中满是凄凉。完了!看着这种情形,多尔衮心中露出了绝望,现在如此大的声势,明军不可能不知,很快便会有明军主力过来。

    “快速前进,不用再体恤马力!”多尔衮咬牙道。现在唯有靠着战马的速度摆脱身后的马匪,让明军来不及部署对己方的围剿。

    于是,在多尔衮的带领下,一百多八旗骑兵策动战马,向北方狂奔。而在他们的身后,马匪们也都提高了马速,紧紧的追赶在后面。

    然而没跑多久,前面突然出现一条河流,“顺河往东!”多尔衮低声下令,带头往东面跑去,没跑多远,却一下子勒住了战马,就见到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支足足数千人的军队!

    回头往后看去,却见那股马匪如同跗骨之蛆一般出现在身后一里多处。

    “掉头往西”深陷绝境多尔衮依然不慌,带着骑兵调转马头,顺着河流往西跑。

    马匪刚要试图接近时,却被八旗兵一阵箭雨射的远远逃了出去。

    又往西逃了二十多里,身后的追兵终于没了动静。

    “王爷,有船!”一个手下惊喜的指着前方。多尔衮定睛看去,便见到前方出现一个小小渡口,一条渡船停泊在岸边。

    “王爷,渡河吧,只要渡过这条河,便安全了。”术尔赤高兴的道。

    这条东西向的河流完全阻挡住了去路,不渡河的话便没法安然逃回北方。看看明军以及那些马匪已经不见了踪迹,多尔衮决定迅速渡过河流。

    但渡船太小,只够一次渡过四五个人。没奈何,多尔衮只得命令手下分批渡河,至于战马,只能逼着它们下水泅渡。

    好在河流只有十多丈宽,船夫已经被捉住,渡船一来一回也就一刻钟时间。这些人全部过去,看到出现在远处的吴三桂部骑兵时,心中却充满了绝望。因为他知道吴三桂部战斗力即便不如八旗兵,也十分的了得。现在自己身边只有不到一百的骑兵,而远处的吴三桂部兵力却是己方五倍之多!

    “杀!”吴三桂没有废话,手中骑枪前指,一行五百骑如同风卷残云一般向着远处的八旗兵杀了过去。

    “摄政王,术尔赤不能再追随您了!”术尔赤冲着河对岸嘶吼一声,带着手下骑兵展开了对冲。

    两股骑兵飞驰着,相向而行,片刻之后撞在了一起,战马嘶鸣,碰撞声,嘶吼声,各种声音响成一片,数以十计的士兵掉落马下,然后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刀枪挥动劈砍着厮杀着。

    河流对岸,在几十个手下簇拥下,多尔衮呆呆的看着,看着河对面的厮杀。

    他手下的亲卫戈什哈都是从数万八旗兵中精挑细选的勇士,战斗力非同凡响,然而经历了这些时日的逃亡,食不果腹精疲力尽,十成的战力顶多还剩五成,而面对的却是原本就战力强悍,人数又是己方五倍之多的关宁铁骑。所以,对交战的结果,多尔衮心中清楚。

    果然,一个对冲,双方脱离接触又在不远处调转马头,关宁骑兵还剩下四百多,术尔赤的的骑兵能坐在马上的只有不到二十人。

    “跑啊,跑!”多尔衮冲着河对面大吼着,命令术尔赤放弃继续战斗,立刻带着剩下的骑兵逃跑。

    然而,也许是双方距离太远,术尔赤并未听到他的命令,而是再一次带着仅剩的骑兵,向着关宁骑兵发起了冲锋。。。。。。

    “走吧!”不忍再看结果,多尔衮调转马头,向北开始狂奔。

    过了河后,终于安全了许多,身后再也没有出现明军骑兵,便是马匪也消停了。

    数日后,多尔衮带着仅剩的七十余个骑兵逃到了德州,终于和博洛部骑兵会合。然而让他震惊的是,出现在眼前的并非三万骑兵,而只有一万多骑。

    “摄政王!”见多尔衮逃了回来,博洛大喜。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博洛早就知道大军战败的消息,他之所以驻兵德州,就是想着接应败退的主力。谁想到明军死守武城一线,又有运河中大量漕船相助,让他不敢轻易向南越过武城到临清去。

    多尔衮手中五万八旗主力都败了,自己手中这一万多骑兵又算的了什么,博洛不敢再冒险。

    “摄政王,其他的军队呢?”博洛看着多尔衮身边稀拉拉的骑兵,忍不住问道。

    其他的军队,多尔衮脸上露出了凄惨的神色:“恐怕,恐怕只有这么多了。”

    “啊!”博洛真的惊了,那可是五万大军啊,即便战败,也不至于就逃回这么点人吧!

    “具体的以后再说,我且问你,其他军队呢,勒克德浑呢?”多尔衮急切的问道。

    听了多尔衮的问话,博洛脸上露出黯然之色,让多尔衮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王爷,蒙古兵生变了!”

    随着博洛的诉说,多尔衮才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不由得浑身发冷。

    原来,博洛和勒克德浑带着三万骑兵绕到明军水军前面,终于从德州渡过运河。

    虽知道刚到达德州,便传来了八旗主力兵败的消息。

    勒克德浑和博洛并不肯相信,因为那可是五万八旗主力,哪怕是面对数十万明军也不可能败的如此快。

    二人决定,立即带兵前往临清,救援多尔衮。然而军队刚到武城,遇到了逃出的八旗溃兵,佐证了兵败之事。

    大军既然溃败,再去救援已无意义,而武城还有着一万多明军把守,博洛二人便带着骑兵暂且驻扎在武城以北,并派人打探多尔衮等人的下落。

    而就在此时,范天宇受陈越委派,来到了武城,范家本来就是满清的皇商,一直负责军队的军需,对范天宇,博洛等根本就没设防。

    谁知道范天宇到了清营没多久,竟然说动蒙古人。一万多蒙古骑兵不声不响的离开了大营,向北方撤去。

    蒙古骑兵和八旗骑兵并未混编,营地也是分开,直到蒙古骑兵离开了大营,博洛和勒克德浑才发现事情不对。

    勒克德浑立刻带人去追,仅剩博洛一万余骑,根本无力继续和明军对峙,不得不撤回了德州。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听了博洛的话,多尔衮就觉得嗓子一甜,“噗”一口鲜血喷了出来。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903章() 
    八万大军出征,现在仅剩下不到一万五千骑兵,如此情形,多尔衮如何能吐血?

    眼看着多尔衮吐血昏迷,整个清军上层一片大乱。

    “五万大军啊,就这样全军覆没?”博洛呆呆的坐着,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竟然会败的如此之惨!

    出战的大清绝大部分精锐之师,领军作战的也是久经沙场战无不胜的摄政王多尔衮,难道明军战斗力如此强大,强大到连八旗勇士也无法匹敌?

    “贝勒爷,咱们怎么办啊?”手下将领们纷纷问道。多尔衮吐血昏迷,很明显无法理事,而且如此大的战败,近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多尔衮必须为此次大败而负责,所以可以想象的是,回到北京后,多尔衮肯定会被朝廷问责,昔日的权势将不会再有。

    “传令下去,全军准备,撤离这里返回北京!”博洛咬咬牙,下了命令。

    八万大军就剩下这一万多骑兵,已经没有本钱再和明军匹敌,现在要做的是尽快回到北京,保护北京的朝廷上下撤退。

    北京守不住了,灭亡大明一统天下的策略基本失败,现在要做的便是自保,保住大清最后的实力。

    “是,贝勒!”

    见博洛决定退兵,其他八旗将领也都送了口气。大败的情况下,已经没人再愿和明军作战。

    。。。。。。

    “清军退兵了!”消息传到临清,整个临清城沸腾了起来。

    清军退兵了,意味着此次战役获得了全胜。

    一战而消灭五万八旗兵,如此大胜大明立国二百多年来前所未有!

    数十年来,自从建州满跶崛起在辽东,面对满跶,大明接连败仗,丢城失地,无数的精兵强将战死沙场。

    区区几十万人口的满跶,生生把大明拖入了深渊,拖得几乎处于亡国的边缘。大量的钱粮用在九边,用在剿灭满跶的战场,致使国内灾荒连年却无力赈灾,逼得朝廷不得不连年加赋,致使流民遍地,反贼四起,京师被闯贼攻陷,皇帝仓皇南逃。

    然而短短的几年后,在齐王陈越的带领下,明军拿下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终于挽狂澜于即倒,把大明从灭亡边缘挽回。现如今满跶主力已经被彻底摧毁,再也没有威胁大明的本钱。

    “大明万岁!”

    “齐王殿下万岁!”

    整个临清城内外,到处都是欢呼之声。

    “恭喜王爷!”

    “恭喜王爷!”

    大都督行辕,诸将一个个兴高采烈,纷纷向陈越祝贺。

    “只不过取得了一场胜利,满跶还未彻底驱逐,京师还未收复,庆祝早了点吧。”陈越笑道。

    “满跶大败,已经无力再守北京。王爷,末将原为先锋,率军直驱北京!”李奕朗声说道。

    “姓李的,仗不能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