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786章 天下形势(1)() 
吴孟明恭喜了陈越答应上府饮酒之后,便先行离去,他要去宫中看崇祯,过两天还要回扬州。吴孟明很懊悔,因为三皇子被害便是在他的辖地淮安发生,他身为淮扬总督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已经向监国公主请求处分。不过坤兴公主并没有怪罪他,还是让他继续做淮扬总督。

    吴孟明走了,陈越却走不开,一大堆的官员围着他争相道贺,明眼人都能看到陈越现在如日中天风头一时无两,朝堂上唯一的王爵再加上大都督的官职以及和坤兴公主之间的关系,这大明的朝廷恐怕以后便是他说了算。

    当然看不起陈越骤然得志的也大有人在,都是些清流官员,这些人簇拥在史可法的身侧,向着人群中的陈越露出鄙视的神色。看着意气风发的陈越,史可法微微摇头,便带头离开了。

    面对众人的祝贺,陈越微笑着应付着,很长时间之后,众官员才各自散去。

    是日,齐王府大摆筵席,以贺坤兴公主荣升监国、陈越封王,有资格参加宴会的都是齐王一系的重臣大将,还有和陈越关系好的勋臣如保国公朱国弼、镇北侯吴孟明,同属勋臣的怀远侯常延龄则被朱国弼强拉了来,喝了一会儿向陈越敬过酒后便告辞离去。

    宴会过后,齐王一系的几个核心人物留了下来,开始了陈越封王之后的第一次会议。

    与会的有即将重新入阁的路振飞,恢复原职的兵部尚书王寅,齐王府长史顾君恩,锦衣卫指挥使刘能,除了远在东番的钱枫林以外,齐王一系的核心人物悉数到场。

    陈越率先道“诸位,公主监国,以后的大明就是咱们说了算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咱们要议一个章程来。”

    众人相互看了看,由资格最老的王寅先开口,若论对现在大明局势最了解的,非位居兵部中枢的王寅莫属。

    “王爷,现在的国事可谓千头万绪,江西和湖广的西贼尚未剿尽,四川一省则完全被西贼盘踞,而襄阳以北则被顺贼占据,满鞑占据着北京以及北方数省,淮河以北的领土朝廷根本无力掌控。

    这半年多来,因为顺贼西贼合流出川牵扯了朝廷的全部精力,导致朝廷无法顾及北方,而幸好山东河北一带百姓反抗满清的起义此起彼伏,特别是山东,青州胶州登莱之地,义军牵扯了满清大部分的精力。所以朝廷无法趁机北伐,满清也没有精力举兵南下,双方算是相安无事。

    “

    王寅仔细的分析着天下的形势,明清双方眼下同样遭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西贼攻略湖广江西,四五十万贼军来势汹汹史致使大明的全部精力都被牵扯,靠着守孝的陈越夺情起用,才带兵于九江堵住了张献忠的大军,并战而胜之。可是匪首张献忠虽然授首、大部分贼军被俘,却还有十来万的贼军在张献忠义子张能奇、张定国的带领下流窜在江西湖广,迟迟未能剿灭。

    可以想象,数月的时间之内,恐怕朝廷都无法出兵北伐。

    不过运气的是,大明内部出现了问题,满清内部的问题不予多让。

    清军两路南下的军队被陈越击败之后,损失八旗兵数万,可谓是伤筋动骨。特别是对满八旗来说,精锐兵力几乎损失了三分之二,虽然还能从旗丁补充了,可战力却非短时间所能弥补。

    两路军队的将领阿济格、多铎都是摄政王多尔衮一母同胞的兄弟,多尔衮在满清朝廷的威望自然大降,皇太极长子豪格领兵回京,试图取代多尔衮,担心豪格获胜后回觊觎儿子顺治的皇位,满清孝庄太后勾结辅政王济尓哈朗,济尓哈朗多尔衮联合镇压了豪格。而此举也给满清朝廷带来巨大的伤害,很多英勇的宗室将领被杀。

    满清内乱的同时,山东百姓纷纷起来组建义军反对满清的统治,镇压了豪格之后,满清急忙派遣汉奸洪承畴统领汉军旗绿营兵前往山东镇压,在胶东半岛双方战事绵延达半年之久。胶东的山丘地形阻止了清兵的进攻,而为了震慑蒙古维持统治,满清朝廷竟然不敢再派满八旗士兵。

    三月的时候,青州起义将领赵应元终于被洪承畴指挥的数万绿营兵击败,青州失守,赵应元被杀,山东总督王永吉狼狈逃往登州。

    而胶州登州莱州三府光复已达半年之久,总兵吴平打着齐国公陈越的旗号,手下军官又都是陈越派去的老兵,又有胶州举人李彦直的竭力支持,早已稳固的控制住三府之地。

    而陈越在离开东番的时候早有交代,要全力支持吴平在山东的行动。在钱枫林的主持下,齐云商号源源不断的购买粮食各种物质,通过海运运到了登州。海贸赚取的大量银子,以及陈越以往查抄勋贵在扬州改盐制积累的银子如水一般花了出去,换来的却是吴平麾下的十万军队。

    在连年灾难的山东,普通百姓基本上活不下去,有粮食便能招募军队,而在李彦直的劝说下吴平的武力胁迫下,胶东的士绅们也都慷慨解囊拿出救命的粮食来换的全家前往安全的南方的资格,所以就兵源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吴平粮饷无虞,又有着东番系统的竭力支持,把三府所有青壮编制入伍,半年的时间编练了足足八万的军队,完全是仿造昔日平南军的练兵模式。这八万军队都是真正的青壮,根本没有老弱,虽然都是新兵,可除了没经过仗没见过血,其他比之以前的平南军差不了太多。而胶东半岛自古便是出精兵的地方,贫瘠的土地换来的是士兵们坚韧的性格。

    而吴平一直遵循陈越的吩咐,不贪功不冒进,牢固的扎在胶东半岛。朝廷派去的山东总督王永吉数次欲调遣胶东的军队,均被吴平挡回。

    不过青州失守以后,吴平不得不直面清兵的攻击,自三月份以来,双方在胶东一带反复拉锯,仗着船队往来补给支援,吴平也打出了水平,和清军互有胜负。而就在这时,顺军余部在李过等人的带领下突然通过明军放弃的襄阳经武关向关中进发。豪格带着八旗兵离开陕西之后,关中一带只有投降的绿营兵镇守,根本挡不住十数万顺军精锐的攻势,三月底,李过指挥顺军攻破了西安,整个满清大震,满清朝廷连忙下旨,从山东抽调吴三桂、姜瓖两部,往陕西镇压顺军。为了鼓励这些降军,满清朝廷大肆封赏,姜瓖、李成栋、高进库等人皆被封王。

    吴三桂姜瓖部的军队被调走,也使得清军的攻势缓了下来,吴平守住胶东已经不成问题。

    。

第787章 消除郑家之隐患() 
总之,现在的局势是南明乱,北方的满清更乱,双方都是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向对方展开进攻。满清朝廷内部经历了豪格之乱,大明朝廷则是崇祯中风,唐王一党叛乱,到现在才算恢复稳定。

    “唉,若不是当初仓促北伐,若是能够忍到现在,若是朝廷一开始便不是让齐王您守孝而是夺情起复,凭着齐王您当初留下的平南军精兵,在王爷您的带领下定然能一举北伐成功,把满鞑赶出大明领土,恢复旧日山河!”路振飞懊恼的道,为自己昔日失败的北伐懊悔无比。

    “现在也不晚啊!王爷,诸位,现在公主监国,朝廷已经稳定了下来,西贼虽然未完全剿灭,却也根本成不了气候,以地方军对付即可。

    咱们现在完全可以从江西抽调出咱们的主力来,多了不敢,五六万军队还是能够有了,以五万军队北伐,足以收复河南威逼山东,策应山东的吴平。而若是能和吴平将军会合,咱们就有了十多万大军,如茨兵力便是和满清兵决战也没有问题!”

    兵部尚书王寅一直是坚定的北伐派,闻言忍不住道。

    路振飞摇摇头:“上次便是仓促北伐这才失败,此次万万不可再如此。而且现在的朝廷远远未到稳定的时候。唐王之乱虽然平定,可是诸位别忘了,支持唐王的可是福建郑家,郑芝龙身为福建总兵,手中掌握着十多万军队,战船千艘,又通过海贸赚取了庞大的财富,郑家军队、财力均不缺。而现在郑家拥立唐王的阴谋破产,又背负着杀害三皇子的罪名,别的不,监国公主绝对不肯饶恕郑家。如此焉知郑家不会铤而走险?做出背叛大明的举动来!所以我们不仅不能北伐,反而应该抽掉兵力,准备应付即将而来的郑家叛乱,随时做好平叛的准备!”

    路振飞如此一,王寅等人火热的心顿时冷静了下来,是啊,大明内部远未到稳定的时候,内乱未平,又如何前去北伐?

    “诸位,福建郑家暂且不,而在荆州还有着郑森的三万士兵,若是郑森带兵作乱,荆州又是再湖广腹部,事情将非常麻烦!”一直静静的听着的刘能突然提醒道。

    是啊,还有郑森的三万大军,诸人顿觉形势之严峻。

    “王爷,诸位大人,其实大家也不需过分忧虑,郑森虽然有三万人,其粮饷却掌握着朝廷手中,若是断了他们的粮食,用不了十日其军自乱,再加上有郝摇旗数万人在武昌牵制,郑森根本做不了什么。”顾君恩道:“而且,南京现在发生的事情荆州未必得知,只要以朝廷的名义给荆州传旨,令郑森叔侄离开军队回南京述职,同时派出将领接管其军队,不定三万人能轻松掌握在朝廷手郑郑家虽然在福建根深蒂固,军中士兵也都是福建子弟,但他们更是大明的子民,郑家又有何能力令普通的士兵为之效忠?

    至于福建的郑芝龙,也可用同样的办法处理,朝廷可传旨郑芝龙令其进京觐见,同时命令福建巡抚张肯堂掌握住福建军队,而咱们也可派出军队经仙霞关入福建,配合着东番水师给福建施压,做好万一不成强行镇压的准备。

    郑芝龙在福建虽然势力庞大,可福建却还是大明的下,福建的父老士兵未必愿意随之反叛朝廷。也许不用动刀兵,便能把郑家的势力铲除!”

    陈越点点头,“顾长史所言深和我意,诸位,我们现在代表着朝廷,有着大义在手,奉子以伐不臣!大明现下虽然动荡不止,却也有着三百年的威严在,大明的统治深入民心,少数乱臣贼子根本无法动摇大明的根基。

    我明日便入朝和史可法商议,就按照咱们刚刚商量的思路来办,由朝廷下旨召郑芝龙父子进京。同时,我会令吕泰带着船队返回东番岛,会合东番的钱枫林从海上给郑家施压,别忘了咱们在东番岛还有数万的军队,经历了这半年的训练应该能拿出手了吧。若郑家胆敢反叛,则可以立即从东番发兵越海攻打泉州。

    同时我会令金声桓和金鑫全力追剿江西的张能奇,然后分出一部兵力从江西越过仙霞岭进入福建,配合福建巡抚张肯堂掌握住福建全境。”

    陈越把心中的打算缓缓出,和顾君恩等人又商量了半,终于形成了详细的计划。

    先平定郑家这个隐患,再在剿灭西贼的同时进行募兵练兵,等到秋后粮草充足士兵训练有素之时,再发兵北伐,收复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便是齐王一系诸饶共识。

    次日一早,陈越便去了内阁面见首辅史可法,陈越头上有着参知政事的头衔,朝廷的政务均可过问,自然可以随意进出内阁。

    史可法很忙,却还是放下手头事务接待陈越,让过茶水之后询问来意。陈越便把对郑家会谋乱的分析了。

    史可法疑问道:“齐王确信杀害三皇子的事情郑家参与了其中?”

    陈越点头道:”锦衣卫严刑讯问韩赞周,韩赞周已经招供,他透露了三皇子的信息给郑家的人,当时郑芝豹带兵正在南京,现在锦衣卫正在审讯郑芝豹,必能问出其口供。

    不过本王以为,不管如何,郑家在唐王事件中牵涉太深,其绝对有谋反的动机,郑芝龙掌握着十数万军队上千艘战船,势力太过庞大,若是其真的动起手来,必然祸患很大。

    故朝廷应该先发制人,把叛乱消除在萌芽状态!”

    史可法:“可是这样的话郑芝龙会来南京吗?若是贸然给其下圣旨岂不是打草惊蛇?”

    陈越道:“郑芝龙既然做出了拥立唐王之举,肯定有着失败后的打算,若是他肯听从朝廷的旨意来南京,一场祸乱便能轻易消除,若其不肯听旨回京,也不过是把祸乱早引发几日。我会命令军队进行准备,一旦郑芝龙真的谋反,大军便会从江西进入福建,同时水师从东番向西,水陆夹击福建,定能一举把郑家的势力铲除!福建虽然兵力众多,却都是没有到过仗的弱兵,如何能和我久经沙场的大明精锐相比,不出两月时间,便能彻底平定郑家之乱!”

第788章 可怜的小公主() 
陈越言之灼灼,史可法自然相信,过往无数的战斗验证了陈越及其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不过这么大的事情,身为首辅史可法必须得想清楚,刺杀三皇子若真的是郑家主谋,那事情就有些大了,在拥立唐王一事上,有着太多的大臣站到了郑家那一边,很难说他们牵扯其中有多深,若是锦衣卫大兴牢狱的话,对现在的朝堂来说便是一场灾难。

    “齐王,现在公主监国,朝堂趋于稳定,理应各司各负其责,前不久唐王一事涉及面太大,以本阁看来,应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司会审,锦衣卫从旁协助,如此才能保证尽快查清案情,不失偏颇,不知齐王以为如何?”史可法突然问道。

    陈越愣了一下,随即恍然。钱谦益已经把和史可法交谈的事情密报了自己,陈越已经明白了史可法的想法。这是要保钱谦益以及朝中的很多大臣了。想到这里,陈越嘴角露出丝丝的冷笑。

    “元辅说得对,现在大明内忧外患,锦衣卫探查敌情都顾不过来,确实没精力处理这些事情。如此,请元辅尽快促成三司会审。”

    该得到的口供已经得到,没必要再抓着这些人犯不放,既然史可法想要,交给他便是了,反正陈越也没想着借着这个机会把朝中的大臣们都干掉。对现在的朝廷来说,稳定才是第一位的。而陈越手中掌握着诸多朝臣们的把柄,不怕他们不听自己的。

    “齐,呃?”史可法以为陈越会反对,正要反驳时才察觉陈越竟然同意了,竟然如此轻易的同意了!

    “齐王深明大义!”史可法叹服道。

    史可法答应便代表着内阁赞同此事,很快便拟好给郑芝龙父子的圣旨、以及给福建巡抚张肯堂的密诏,经监国公主盖上玉玺之后便会送出。

    “元辅实在辛苦了,”看着忙碌的内阁中人,陈越忍不住道,“如此多的国事压在元辅一人肩上,真是太过辛苦。”

    史可法叹道:“非是本阁揽权,原本还有钱阁老王阁老为本阁分忧,可是王阁老已经上折乞骸骨,钱阁老因参与唐王之事正在家听参……

    不过本阁已经向监国公主上书,请求增加内阁成员,等监国公主批示之后,便会立刻着手挑选入阁大臣。”

    陈越点头:“元辅想的周到。对了,路振飞路大人在随我剿灭西贼中参赞军机,立下很多功劳,以本王看来,路大人已经非比原来,若是能重新入阁,必能胜任!”

    史可法深深看了陈越一眼,知道这是和自己交换了,入阁必须经过三品以上的京官廷推才能产生,而以路振飞在朝中的人脉,若是自己不同意的话,想通过廷推着实有些困难。当然也可以由监国公主下中旨入阁,可是对很多大臣来说,非廷推入阁实乃耻辱,特别是已经入过阁的路振飞,性格是何等的自矜,若是没有通过廷推的话,其绝不会经过中旨入阁!

    “钱谦益钱阁老虽然唐王一事上有些过失,却戴罪立功,拿下了唐王以及郑芝豹等人,功足以抵过,以本阁看来,钱阁老理应继续留在内阁。”史可法缓缓道。虽然陈越无权决定内阁成员人选,可是以他对坤兴公主的影响,若其执意阻挠的话,只要坤兴公主不同意,谁也别想入阁。

    陈越想了良久,缓缓点头,而肚皮却要笑破了。

    “兵部尚书王寅,能力卓著,见识非凡,足以担任阁老!”陈越继续道。

    史可法冷冷看了陈越一眼,你还有完没完?

    “王兵部能力是强,奈何只是一个举人出身,而且入官场不过三年时间,能当到兵部尚书已经是邀天之幸,是陛下念在他不远万里从北京追随立下的从龙之功。

    至于入阁的话,即便本阁同意,恐怕也通不过廷推……”

    史可法淡淡的道,脸上却出现一丝忧虑,因为他知道即便王寅无法通过廷推,却依然可以由坤兴公主中旨入阁,而对举人出身的王寅来说,根本不会像路振飞那样在乎脸面。

    好在内阁有自己还有钱谦益以及自己会全力推入内阁的高宏图,人数比例依然占优!

    史可法如此说,陈越笑了笑不再多言,告辞出了内阁。

    权力之争是朝堂上永远也不会停歇的主题,史可法再怎么也不会拱手把权力让出。而陈越自己限于身份,根本无法直接过问朝政,毕竟以大明的体制,根本不可能出现摄政王这样的东西。而陈越自己也不愿把精力都耗在繁杂的朝政上面,所以培养朝堂上的代理人,便是陈越自己的打算。

    不出意外的话,内阁中会有路振飞、王寅这两个自己人,而被自己揪住小辫子的钱谦益很多时候也不得不站在自己这边,所以在内阁陈越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至于朝廷六部各衙各司,需要慢慢培养自己人任职,不过现在已经有一小部分官员选择投靠了自己,以后可以慢慢把他们推上位。总有一日,自己可以彻底掌控整个朝廷!

    从内阁出来以后,陈越“顺路”又去了一趟内廷,对这个监国公主的心上人,宫里自然无人阻止,一面派人飞报坤兴公主知晓,守门的太监一边笑嘻嘻的要引领陈越入宫。

    陈越却止步宫门前,坚持要征得监国公主的同意后才会进入。

    “要来便来呗,还非得本宫让人去请?”坤兴公主白了陈越一眼,又俯首在大堆的文档之中。

    现在的坤兴很忙,身为崇祯的女儿她身上自然遗传了崇祯的某些特性,她不愿做个摆设做个人形图章,而是决心要凭着自己的能力把大明治理好为父皇守住江山。

    当然坤兴公主也知道自己见识能力的不足,所以她在积极的学习处理国务,对不懂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