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咱们的火炮都是一些小炮,射不了那么远。。。。。。”一旁的中军都督王尚礼连忙道,明军开火的都是红衣大炮,射程可达十里之远,西军中的多是几十斤数百斤的小炮,射程远者不过三里,现在西军大队距离九江城还要五六里,所有的火炮都够不着九江城。

    张献忠却没有再说,只是用阴沉的双眼扫了王尚礼一眼,感受着张献忠目光中的冷意,王尚礼浑身打了个激灵,连忙道:“是,陛下,末将这就传令下去!”

    随着张献忠的命令,尽管迷惑不解,西军炮兵们也都听令开始装填火药,对准“遥远”的九江城开始开火。

    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着西军军阵上空,无数的炮弹飞离了炮膛,却又不知飞到了哪里?

    然而对于普通的西军士卒来说,却精神为之一振。光挨打不能还手的滋味太过难受,眼看着己方火炮向着九江城头开火,和明军火炮有来有往打的“热闹”,普通的西军士兵恐惧的心理便缓解了很多。

    绝大多数西军士兵根本不知道大炮小炮火炮射程的区别,因为西军中本来就没有多少火炮。眼看着己方也向明军开火,能够想象到明军现在肯定也和自己一样,在遭受着炮弹的蹂躏,西军士卒莫名的平衡了起来,心理便没有那么的恐惧。

    眼看着己方士兵由刚刚遭受明军火炮轰击的慌乱到慢慢平静了下来,又开始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向九江城缓缓逼近。中军都督王尚礼愕然了一会儿,才明白了过来,不由得向张献忠竖起了拇指,“陛下圣明啊!”

    张献忠瞥了王尚礼一眼,没有说话。若是定国我儿在,瞬间便能理解朕的用意,张献忠暗暗想道。

    。。。。。。

    “他娘的,西贼竟然向咱们开炮了!他们那屁大的火炮是想给九江城挠痒痒吗?”九江城南城炮台,负责指挥炮战的炮兵千户陈狗蛋看着数里外西军火炮打的热火朝天,目瞪口呆的说道。

    “西贼不过是一群无知无识的流民,哪里懂得使用火炮,他们多半还以为他们的火炮和咱们的红夷大炮没什么区别呢!”一个炮兵手下笑嘻嘻的道。

    “普通西贼不懂,西贼将领也不懂吗?”陈狗蛋微微摇头,实在搞不明白。

    “金总兵命令,所有火炮停止攻击,所有火炮停止攻击!”一个传令兵飞奔而来,向炮兵们传达了南城守将金声桓的命令。

    “这才打了几炮,还没过瘾呢?”一个炮兵不满的说道。

    “你还想怎么过瘾?一发炮弹连火药加起来至少八两银子,这打的不是炮弹是银子!用红夷大炮对付普通的贼兵有什么意思,还不够赔钱呢!等着吧,等着贼军到了三里之内,咱们的火炮能够精确命中目标,那时才是咱们发威的时候!”

    陈狗蛋冲着手下训斥道。现在贼军还在五里以外,虽然红衣大炮能够够着,却不是最佳射程,这时开火顶多打死几个普通贼兵,没有多大意义。

    。。。。。

    “明军火炮停了!”

    九江城红夷大炮停止了射击,使得数十万西军欢声雷动,他们还以为是己方火炮压制住了官军,获得了炮战的胜利。于是,进军的步伐更加快捷了。

    等到西军距离城墙三里之时,在金声桓的命令下,城头的火炮再次开火,炮声隆隆,在射程内火炮发挥了极大的威力,火炮对准了贼军的冲车渡壕车等攻城器械,往往数炮便能摧毁一个攻城器械。

    离城墙三里,城头的佛郎机火炮也进入了射程,数十门佛郎机火炮陆续开火,子母铳的佛郎机火炮射速远在红夷大炮之上。

    越靠近城墙,西贼士兵的伤亡越多,在威力极大的火炮面前,便是盔甲盾牌也无法阻挡。

    西贼在九江城外大军共三十余万,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派出,首次攻城的士兵约有三万人,这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而城头上明军展现出来的极大火力使得贼军损失很大,还未靠近护城河,已经有数十架攻城器械被摧毁,上千名士兵伤亡。

    于是,根本没有攻到护城河边,贼军便呼啦一声退了下去。

    。。。。。。

    “九江城共有红夷大炮百十门,还有其他各式火炮五六十门,加起来火炮近二百门之多。火力实在太猛!”

    “明军在九江城墙外修筑了许多的马面,犬牙交错,从任何一处地方攻城都会遭到正面和两侧马面城墙的三面夹击,想攻破九江城,还不知道用多少性命去填!”

    中军帐中,听着诸将的报告,张献忠意识到面临的困难是何等的巨大。光是火炮的数量,便是从军十多年的张献忠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些年来,张献忠和明军厮杀过无数次,足迹遍布中原两淮长江两岸,何曾遇到过如此厉害的火炮?。。

    而且明军又在城墙外耗费巨大成本修筑了无数的马面,每隔五十步便有一个,这又使得攻城必然忍受巨大的伤亡。

    张献忠突然有些后悔,自己应该在明军初到九江之时便向明军发动全面进攻,那时明军立足未稳说不定自己能够带领部队冲破明军封锁逃离江西。而现在明军把九江简直经营成了一座铁城,若是强攻的话不知要填上多少士兵的性命!

    不过计策定下,轻易便不能更改,哪怕你九江真的是一座铁城,我也要把你彻底砸烂!张献忠的双目放射出坚定的光芒。

    “九江城高壕深,明军数量众多,轻易不能打下,不过湖口呢?湖口不过是一座方圆数里的小城,拿下不会太难吧!”张献忠冷笑道,“传令下去,咱们从明日起佯攻九江,令张能奇全力对湖口发起进攻,三日内拿下湖口县城。我倒要看看,当湖口失守之时,九江城内的明军还守不守的住!”

第701章 总有人想作死() 
九江城打的如火如荼,一湖之隔的湖口县也不虞多让。张献忠自恃兵多,把五十万大军分为两部,同时对九江湖口发起进攻。

    湖口这边负责指挥的时定北将军张能奇,统领着军队十五万人。另外还有五万水军近千艘船只游弋在鄱阳湖中,防范着明军舰队的进攻。

    湖口县城规模太小,不过是周长六里的小县城,一面城墙不到二里长。这么小的县城当然无法入住太多军队,陈越便命金鑫为守将,带领一千东番军,余枫的安庆军三千步兵,以及一万京营兵,总兵力一万四千人,再加上城内两万百姓中能出三四千青壮协助守城。

    为了加强湖口的守备,陈越调了五十门加农炮,二十门佛郎机以及一百门虎蹲炮,安放在湖口城墙上。一万四千军队中有火铳兵三千,分布在最容易受到攻击的东南两面城墙上,就火力而言,还算很强大的。可他们的敌人却有十五万之多,兵力是湖口的十倍。

    湖口县城是修筑在群山之间,依山傍湖,一面临水三面环山,城池太小并无护城河,可山峦间也不便排兵布阵,敌军攻城时也十分不便。

    张能奇便指挥大军在湖口城外山峦之间扎营,从三面把湖口围得水泄不通。另一面的鄱阳湖中,明军的水师船队就在湖口外长江边扎下水寨,靠着水师强大的炮火,西军小船根本无法突破封锁,所以湖口靠湖的一面西军根本无法围住,也无法挡住明军的增援。

    接到张献忠命令之后,张能奇便组织军队对湖口县城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强攻。西军士兵抬着云梯如同蚂蚁一样一波又一波的向着湖口冲去,忍受着城上明军猛烈的炮火,进行蚁附攻城。

    这个时代开花弹技术远不成熟,加农炮威力虽大,却是实心炮弹,用以轰击敌舰轰击城墙无比厉害,对付散乱的步兵造成的伤亡并不算大。

    扛过心理的恐惧,西军冲到湖口城下时,加农炮便再也发挥不了威力。不过明军携带了太多的火器,万人敌、巨型开花弹,手雷,一窝蜂、飞天神龙等火箭,应有尽有,再加上明军数千支火铳,西军士兵第一波攻城未等云梯加上城头便被击溃,丢下了五六百具尸体。。。

    于是张能奇下令,以盾车掩护士兵进攻。车的前面是厚实的硬木做成的巨盾,顶部更是蒙着两层牛皮,一辆盾车可掩护五十名士兵,这样的盾车张能奇军中制作了两百辆之多,军中木匠还在不停的制造。

    在盾车的掩护下,大量的西军士兵再次向湖口城发起进攻。这次除了加农炮这样的重炮能够对盾车形成威胁,普通的火器火箭根本无法对盾车后面的西军士兵造成伤害,便是城上明军的火铳,也无法击破厚实的木盾的防护。

    而这个时代的火炮精度很是一般,面对移动着的盾车,往往十发也不能中一,二百多辆盾车逼近城下,被火炮成功摧毁的不到十辆。。。。。。

    靠着盾车的掩护,一万多西军逼近了城下,其中三千多弓箭火铳手躲在盾车后面,开始对城头明军进行压制性射击,其他西军士兵则抬起云梯,向着城墙冲去。

    石灰包,手雷,砖石瓦块如同雨点般从城头落下,间或着如同爆豆一般的火铳声,每一刻都有西军士兵摔倒在地,惨叫声接二连三的响起,却被铳声炮声完全压制。

    云梯架在了城头,无数的西军士兵口中叼着利刃手中举着盾牌,冒着弹雨向着城头攀爬,迎接他们的却是如同雨点般落下的石头、滚烫的金汁,白花花漫天飞舞的生石灰,还有那从两旁突出如同马面般的城墙上射出的密集的弹雨。

    几乎每一个攀爬的西军士兵,都要面临来自上面左右两侧三面的进攻,能成功攀到城头上的寥寥无几。

    每一时刻,都有无数的西军士兵惨叫着从城头摔落,生命在这一刻卑微的如同蚂蚁一般。

    当同一队的士兵,伤亡超过三成时,其他的士兵已经无比恐惧,架在城墙上的云梯就像通入深渊地狱一般,这个时候没人再敢攀爬。

    督战的西军军官厉声呵斥,而大部分的士兵已经胆怯,畏畏缩缩的躲在盾车后面,没人再愿出去。

    远离湖口城墙的西军本阵中,张能奇站在高高的指挥台上,用千里镜观看着攻城的情形,看到此处时便知道此次攻城已经失败,便下令撤退,然后再换一批军队上。

    “哗啦”一声,城下的贼军如同流水般撤离城墙,留下了一地的尸体撤回了本阵,还未等城上的明军喘口气,又一批贼军已经压上。

    以猛烈的进攻压得城上明军喘不过气来,消耗城上的兵力弹药士气,以人命换取湖口这座小城,这便是张能奇制定的攻城策略。

    张献忠下了三天破城命令,张能奇能做的只有不计伤亡的攻城。

    “将军,明军城墙太过古怪,每五十步便有一座突出来的马面,兄弟们攻城时得忍受城上三面的夹击,特别是左右两侧的射击根本无法防御无法躲闪,实在是爬不上去啊!”

    败退下来负责攻城的总兵回到指挥台上,向着张能奇请罪,详细讲解了攻城之难。

    张能奇嘴角抽搐着,挥手令他下去修整。他早就看到了明军城墙的古怪,可是那又能怎样?便是知道古怪,他也束手无策,只能拿人命去填。

    要是,要是自己有几十门红衣大炮就好了,那样就可以用火炮轰塌明军城墙,不用再忍受如此大的牺牲,张能奇暗暗想道。

    。。。。。。

    “贼军同时向着湖口发动了进攻,攻势猛烈的很,几乎是毫不停歇的进攻,不过兄弟们英勇奋战,并未让贼军攻上城墙。”

    九江城内,陈越听了敌情司禀告,点了点头。改造好了的城墙和西方的棱堡结构相似,除非使用大炮强行轰塌城墙,想用人命去填的方式破城,陈越倒想看看,贼军有多少人命可填!

    “南京传来消息,陛下的病又重了,一天有小半天时间昏迷不醒,而朝堂上暗潮汹涌,有大臣建议立藩王为嗣。”刘能禀告着来自南京的消息。

    “有些人总是想要作死啊!”陈越摇头叹道。

第702章 拥立哪位藩王?() 
虽身在九江,对南京朝堂的事情陈越也时刻保持着关注,锦衣卫现在掌握在刘能的手里,南京城发生的一切自然逃不过陈越的耳目。

    崇祯生病始终不好,身体是一方面更多的却是心病,虽然有御医进行调治却始终不好。

    崇祯三个儿子都下落不明,自己又身患重病,对朝臣们来说,选择嗣君已经刻不容缓。崇祯自己没有了儿子,自然应该从宗室子弟中选择一个皇位继承人。

    右佥都御史杨文骢率先上奏,以崇祯病重国不可无嗣为由,效仿武宗旧事,要求挑选一位藩王为嗣君。

    杨文骢上奏之后,御史郭维经、朱国昌,给事中熊汝霖、马嘉植也先后上书符合。便是一些朝廷重臣如刑部侍郎姚思孝,大理寺卿姚思孝也先后上书赞成。

    首辅大学士史可法,次辅钱谦益虽然未曾开口,可御史郭维经等人都是两位阁老派系之人,他们的态度众臣也都心知肚明。

    正常来说,皇帝病重,立皇位继承人本就天经地义,若不是大战一场接着一场,早就会有朝臣说这种事情。

    可问题是,崇祯还有一个儿子活着,那就是三皇子定王朱慈炯,虽然流落山东下落不明,从各方面反馈的消息活着却是无疑。

    不过出于小心期间,崇祯命令负责寻找朱慈炯的东厂中人一定要小心,不得有任何泄露。若是让满清朱慈炯还活着的话,想从满清的地盘救出恐怕很难。

    问题是崇祯知道自己儿子活着,可偏偏无法说出口,面对御史朝臣们纷纷而上的劝立嗣君的奏疏,崇祯心理着急竟然病情加重。

    自然,陈越也知道朱慈炯活着的消息,这消息本就是他授意刘能泄露给锦衣卫,然后才为崇祯所知。

    所以,对朝堂一些官员上蹿下跳,陈越很是不屑。这些人打着为国的旗号,更在意的恐怕是拥立新君之功。

    “那些官员咱们不用理会他们,不过咱们也得派出人手,去寻找定王的下落。”陈越对刘能吩咐道。只要三皇子朱慈炯出现,朝堂上立马就会安静下来。现在陈越没有精力去过问这样的事情,他几乎所有心思都在打赢眼前这场仗上。

    不过陈越不愿耗费精力关注,却也有人对此十分在意。

    千里之外的杭州,浙江巡按方明夏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诚意伯!”方明夏大惊,眼前此人竟然是诚意伯刘孔昭!

    福王之乱时,时任操江总督的刘孔昭和南京守备赵之龙为马士英劝服,悍然带兵拥立福王反对崇祯继续当皇帝。陈越攻入南京剿灭福王之乱,刘孔昭却乘船逃离南京下落不明,没想到竟然出现在这里。

    福王之乱时,方明夏虽不过是一个南京城里一个书生,却认识当时的名流刘孔昭。复社众人曾经受邀去刘孔昭府上做客,方明夏当时也在场。二人算是旧相识。

    “没想到啊,你当初不过是一个秀才,现在竟然成了一省巡按,方面大员,而本伯却流落江湖成了丧家之犬。”刘孔昭自嘲道。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诚意伯。”方明夏一面敷衍着,眼神却往外瞟去。刘孔昭现在已经不是什么诚意伯,而是朝廷的钦犯,抓住他也算立下一功。

    “方大人不用乱瞅,外面都是我的人,别闹出了什么误会就不好了。”刘孔昭似笑非笑的看着方明夏,微笑道。

    “不知诚意伯来找本官有何贵干?”方明夏定下心来,沉声问道。刘孔昭是个武人,逃亡江湖手下肯定不少亡命之徒,自己还是不要做抓住他的尝试了。

    “这才对嘛,识时务者方为俊杰。”刘孔昭赞赏的道,“听闻方大人你和齐国公陈越有过节,曾经为他狠狠羞辱过,不知是也不是?”

    “是又如何?”自己伤疤被揭开,方明夏脸色顿时铁青了起来,怒声问道。

    “也不如何,齐国公位高权重,屡立大功,若是再击败了西贼,恐怕地位再无人能够动摇,方大人你的仇恐怕这一世都无法报了。”刘孔昭笑眯眯道。

    “那也未必,月盈则亏,过满则溢,谁也不可能一直顺利,总有走背道的时候。”方明夏闷声答道。

    “方大人勇气可嘉,不过人也得看清现实,你现在虽然是一省巡按,看似位高权重,却不过是区区七品小官,本身又没有进士功名,想进入朝堂举足轻重难入登天,非特别之机遇不行。”刘孔昭笑道。

    “诚意伯是特意来羞辱本官的吗?”方明夏瞪着双眼问道。

    “非也非也,本伯前来是为你指出一条明路,一条可以位列部堂高官甚至入阁为相的登天捷径!”刘孔昭笑容一收,正色道。

    “额?愿闻其详?”方明夏非常不屑,你刘孔昭自己都是流落江湖的钦犯,还为我指出登天捷径,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方大人身在朝堂,和东厂提督韩赞周过从甚密,自然知道当今皇帝朱由检已经病入膏肓,时日不多。皇帝驾崩,自然要重立新君,朱由检一个儿子都没有,自然要从藩王里面挑选继统者。方大人要能把握住这个机遇,飞黄腾达自然不在话下。”

    “哈哈哈。。。。。。”方明夏大笑了起来。

    “这种机遇,诚意伯,你是来搞笑的吗?且不说谁能继统自有陛下和朝堂各位大人做主,我这七品巡按根本没有插嘴的机会。而且。。。。。。”方明夏突然神秘的一笑,闭住了嘴巴。

    “正常情况方大人你当然没有任何机会,论血统无外乎从潞王桂王这些近枝藩王中选择,你当然没有插嘴的机会。

    可是,若你能施展你的能力,和我一起辅助一个原本没有任何机会的藩王继统,一旦这位藩王当上了皇帝,还会忘记你的功劳吗?”刘孔昭沉声说道。

    辅助一位原本没有任何机会继统的藩王?若能成功自然是大功一件,可那何其难也!可若是真的成功的话,就像刘孔昭说的,自己立马就能飞黄腾达,方明夏顿时沉思了起来。

第703章 竟然是唐王?()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方明夏知道自己只有秀才功名是最大的缺陷,连举人都不是又如何能够当高官?现在能当上一省巡按,也不过是因为击败满清时方明夏拼死立下大功。

    不过若是正常的话,这个七品巡按也已经到顶,按照大明的惯例,朝堂大佬们不会允许连举人都不是的人当上部堂高官。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