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上是冯双信兄弟吗,我是贺九仪,王将军让我带着被解救出来的兄弟先回城。”贺九仪站在火把之下,让火光照清楚自己的脸,高声对城头喊着。

    冯双信仔细看去,确实是贺九仪再喊,连忙问道,“贺将军你回来了,王将军呢?”

    “王将军打破了明军大营,正驱赶明军溃兵往北,要趁机攻破岳师门明军大营,好一举解除九江之围。他担心九江城兵力薄弱,怕明军趁机攻城,便让我带着被俘的兄弟回城修整顺便帮着冯兄弟你守城。”

    随着贺九仪的话语,明军大营北侧突然也响起了喊杀声,却是岳师门的余枫带着大军开往迎春门方向,和被派去阻挡的王和五千军队交战在一起。而冯双信却以为是王复臣带兵攻打岳师门明军呢,恰好印证了贺九仪的话。

    九江城只有五千守军,正是兵力薄弱的时候,冯双信连忙下令打开城门,让贺九仪军队入城。

    

第673章 肆意抢掠的大西军() 
以有心对无备,刘能指挥着三千士兵迅速冲入了九江城,占领了迎春门,斩杀了守将都尉冯双信。

    九江的贼军虽然还有五千人,却分散在整个城墙七个城门,把守迎春门的还不足千人,当然抵挡不住明军的突然袭击。

    占据了迎春门后,刘能立刻命令徐青田沈炼两位手下各带一千士兵,从迎春门顺着城墙分别往南北进攻,一路攻打各处城门。

    现在是夜间,守城的贼军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甚至不知道迎春门已经易主明军已经入城,攻城之战进行的顺利无比。

    迎春门明军大营,王复臣带领的一万大军已经彻底落入了陷阱,在无数的手雷的爆炸中,整个大军被炸的支离破碎,彻底不成建制。袭营落入陷阱,贼军士气崩溃,仓惶间试图逃回九江,然到处都是明军的阻击,黑暗中不时有利箭弹丸飞来,自相残杀的事情时有发生。

    王复臣带着随在他身边的几百亲兵左冲右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等终于冲出明军大营时,再看看身边只剩下不到百人。

    回身看去,明军大营仿佛一只洪荒巨兽,把他的一万大军尽数吞没。

    北面的方向也传来了喊杀声,应该是王和在和明军激战。既然明军早早设下陷阱,王和的五千人也决逃不了好。王复臣也没有去和王和汇合的打算,而是带着几十个手下往九江城逃回。

    然而还未等逃到城下,城上隐隐传来的厮杀声以及冲天的火光让他一下子停住了脚步,脸上露出了深深的绝望。

    没想到明军计策如此周密,先是引诱自己攻打大营设下陷阱,又趁机打下了九江城!

    “将主,咱们去哪里?”跟着他的亲兵也明白发生了什么,绝望的问道。

    去哪里?两万大军覆灭,九江陷落,自己还能去哪?也许可以逃往南方去找皇帝张献忠,可是,自己丢城失地,手下尽丧,以张献忠的残暴还能饶得了自己吗?王复臣苦笑了起来。

    。。。。。。。。

    太阳从东方升起,暖暖的照在大地上。

    经历了一夜的厮杀,整个战场已经寂静了下来,唯有尚未熄灭的火堆冒着着袅袅青烟。

    原本的大营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横七竖八倒伏着无数的尸体,上千名明军士兵正在战场上翻检,收集兵器,拾取各种物质,救治伤员,掩埋尸体。

    九江城头,贼军的旗帜已被丢落城下,换上了明军的战旗。

    一队队士兵拿着刀枪武器,押解着俘虏,从城门鱼贯而入。

    城北长江码头,停泊着数十艘大船,陈越带着经略府众人离开了江心洲,进入了九江城。

    作为此战献策并且亲自带兵打下九江的最大功臣,刘能得到了众人的一致夸赞,虽然口中谦虚,脸上却隐隐露出兴奋的神色。

    能够一日夜打下九江,为后来的布防赢得了数日时间。据探马来报,张献忠带着大军已经到达了南昌,士兵多达三十余万,船只数千,在鄱阳湖边立下了长达数十里的连营。

    九江到南昌三百余里,大军行军只需用不了十日即可到达,留给明军准备的时间并不太多。而想想张献忠多达三十万的军队,简直让人头皮发麻。

    虽然这三十万人中大部分都是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其中至少十多万是张献忠进入江西之后挟裹的新兵。可其中也有久随张献忠的精兵悍卒,不可小觑。

    而明军只有六万余人,还得分守九江湖口两处!

    虽然说兵贵精不贵多,可当数量达到一定时,给另一方带来得压力也就显而易见。

    好在,明军先后连打了数场胜仗,歼灭了贼军达五万之多,自己却损失了了,这无疑极大的鼓舞了将士们的士气。

    有大明第一武将齐国公陈越的指挥,有长江鄱阳湖水面上无敌的船队,哪怕是根本没有打过多少仗的京营新兵,也对和贼军的作战报以乐观情绪。

    士兵们可以乐观轻松,陈越却轻松不起来,三十万贼军的庞大军队,让他不得不谨慎对待。

    既定的策略早已定了下来,那就是死守九江湖口,以残酷的守城战消耗贼兵的锐气,再寻找机会主动出击,一战而定乾坤,把贼酋张献忠的主力彻底留在江西。

    在白天的炮击中,九江城破损许多,必须要进行修补,而且为了增强防御力,也要像湖口那样在城墙外修筑无数马面结构,构筑炮台,建成棱堡模式。否则以明军单薄的兵力,想守住九江实在有些困难。

    好在前面的战斗中,俘虏了贼军士兵一万多人,这使得有了充足的人手进行筑城工作,张献忠大军攻来还有近十日的时间,一切应该都来得及。

    。。。。。。

    南昌城,这座江西首府,已经沦陷,城内城外到处都是贼兵。

    城内的百姓早已经过了一轮轮抢劫,无数名扬天下的士绅豪族都落了个凄惨的下场。

    对士绅豪族,不管是顺军还是西军,都采取了激烈的手段。顺军做的还算仁慈一些,只不过以助饷纳粮的形式强逼士绅豪族官员交出家里的财富,只要能够如数交出,往往全家能够逃得活命。

    而西军的手段却要残忍的多,往往是直接杀入家门,杀光满门老弱,抢走所有财富,走的时候往往还会放上一把火。

    虽然张献忠立国称帝以后,也有了经营地盘的打算,对这种灭门的情况明令禁止,可却无法完全杜绝这种抄掠现象。

    一是西军军纪本来就差,再就是西军士兵大都是贫苦百姓出身,恨透了那些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士绅们,能过抢掠的机会谁也不会放过。

    心中的欲望一经放纵,再想制止已经很难,经历过抢劫财富奸淫掳掠的快感,再想禁止实在有些困难。

    西军所经之处,士绅豪族遭到一场横劫,无数的士绅们惨遭灭门,与此同时西军上下也积累的大量的财富。

    然而这种征服快感最爽的时候,却突然传来了明军杀来的消息,湖口失陷九江陷落,西军的后路完全断绝,犹如一盆冷水一般浇在所有西军士兵头上。

第674章 西军的战略() 
能从区区流民拥有数十万大军甚至立国称帝,张献忠自然不白给,有着敏锐的战场嗅觉。

    当湖口被明军攻陷的消息传到吉安府,张献忠果断的下令停止攻城,全军退回南昌。

    吉安不过区区一府城,打不下来没有太大干系,而要是官兵占据了湖口封锁住鄱阳湖出江水道,进而甚至打下九江城,数十万西军便会被封锁在江西,张献忠自然知道这种后果。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张献忠刚刚带领大军回到南昌,九江失守、义子张文秀阵亡的噩耗便传到了南昌,这让张献忠勃然大怒之时也心惊不已。

    对义子张文秀的能力,张献忠自然清楚的很,那绝对是能够独挡一面的将才,要不然张献忠也不可能让他统领五万大军镇守九江城。

    可是现在,九江失守,五万大军俱亡,张文秀丧命!短短不到十日,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那可是五万大军啊,大部分都是跟着入川的老兵,如何竟然连区区一座九江城都守不住?难道明军的实力竟然强大到这个份上了吗?

    出于惊惧,张献忠没有带着大军迅速开往九江,而是就地驻扎在南昌,一边探听明军虚实,一边等待派往攻打江西各府的军队回归。

    除了驻守九江的五万人,以及张献忠身边十五万人,还有十多万人被派去了攻略各府县,现在明军势大,张献忠要召集足够的军队与明军决一死战。

    而张献忠的谨慎却也给九江的明军更多的准备时间,这倒是陈越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九江失陷五日之后,王复臣一行数十人风尘仆仆的逃到了南昌。虽然害怕张献忠的残暴,可王复臣已经无路可去。九江在明军手里,江西湖广则在大西军控制下,除非带着手下几十人去当山大王,王复臣已经无路可逃。

    而且,王复臣的家人都在西军之中,他要是不回的话必然牵连家人。把心一横,王复臣带着手下回到了南昌,寄希望张献忠能发善心,免去自己的罪过。

    一到南昌,王复臣及一众亲兵立刻便被控制了起来,张献忠没有杀他,因为要从他嘴里知道九江丢失的经过。

    王复臣一路上早就把说辞想好,当即把战斗的经过和盘托出。从张文秀主动带领三万兵力试图夺回湖口却全军覆没,到明军兵临九江城下以炮火猛攻城墙。眼看着城墙即将被明军火炮轰塌,自己为了多守几日坚持到大军来援,不得不冒险夜袭明军大营,却中了明军的奸计。等等事情一五一十的向张献忠说了。

    因为王复臣知道,肯定会有不少溃兵逃回南昌,事情根本隐瞒不足,不过为了减小自己的罪责,他没有说自己是中了贺九仪的奸计才导致九江丢失,而是说成自己主动进攻明营失败。

    王复臣知道张献忠的性格,张献忠生性狡诈,自以为聪明绝顶,最看不上的便是愚蠢的人,自己因为愚蠢没有看破贺九仪奸计的事情若是让张献忠知道,绝对饶不了自己。

    而为了避免消息泄露,贺九仪派人联系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和心腹王和知道,现在王和生死不知想必已经无法幸存,那就没人知道,王复臣便把此事隐瞒了下来。

    真真假假,九真一假,便是张献忠也无法听出王复臣话里的破绽。

    “陛下,明军火器之犀利超乎寻常,其红衣大炮足足数百门之多,百炮齐发糜烂数十里,其威势惊天动地。抚南将军便是水寨受到明军红衣大炮连续攻击,营寨残破士兵损失惨重士气大降因而失利。而明军以巨舰载火炮从江上炮击九江,仅仅一日的时间,九江城墙被轰出数个裂口,罪将担心第二日城墙被轰破因而失守,便冒然做出趁夜偷袭明军大营之举。谁知那伪明齐国公陈越狡诈的很,竟然事先有准备,在大营设下了陷阱。我带着一万五千大军在明军营地里中了埋伏,厮杀了一夜才侥幸逃出,而明军竟然趁机派兵打下了九江。。。

    陛下,九江之失完全是罪将之责,是罪将不该擅自出击,还望陛下看在罪将多年鞍马之劳的份上,只追究罪将一人,免去其他将士之罪!”

    王复臣说完之后,深深的跪了下去,连连磕头不已。

    “齐国公陈越!”张献忠说着陈越的名字,眉头深皱。对陈越的大明他早有所知,能击败两路十万清兵南侵,一力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对这样的猛将张献忠自然会非常关注。

    在整个天下,能让张献忠服气的人不多,也就明总督杨嗣昌、李自成等寥寥数人。当年杨嗣昌以“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战略几乎把整个陕北各路义军全部歼灭,张献忠也被追杀得上天入地几乎存身的空间。而李自成的凶狠狡诈不在张献忠之下,当年若非“曹操”罗汝才的暗中帮助,张献忠几乎要被李自成吞并。

    当然还有更强大的满鞑,却因为没有接触过的原因,张献忠并不知道满鞑的厉害。然而从鼎盛时期的李自成被满鞑接连击败,一路追杀,最后竟然死在九宫山来看,满鞑战力绝对不容小觑。

    而这陈越能够击败十万满鞑大军,绝对是后生可畏,让人不得不叹服。现在张文秀、王复臣被陈越击败,便是张献忠也认为理所应当,故并没有多少怪罪王复臣的心思。

    “陛下,从王将军以及逃回的士兵诉说来看,明军之强强在火器强大,然而其却不是没有弱点。”一旁一直静静听着的左丞相汪兆麟突然说道。

    在后世之时,张献忠有着杀人狂魔之称,而因为他入川导致四川人数大量锐减,而汪兆麟便被说成屠川的献策者。

    而事实上,这完全是后来统治阶级为了推卸罪责的污蔑,把自己的罪过泼在了已经无法说话的张献忠大西军的头上。

    张献忠之所以攻打四川,便是听从潘独鳌、汪兆麟等谋士的献策,把四川当作自己的根基,岂有屠杀光全川百姓的道理?若是把四川的百姓全部杀光,又有谁给他交粮纳赋?他的数十万大军谁人供养?

    张献忠虽然残暴,但是不傻,如何会做出这么愚蠢的事情。

    而被污蔑为屠川献策者的汪兆麟,更是天大的冤屈。

    汪兆麟能被张献忠封为左丞相,能力自然不俗。另一个时空被孙可望李定国斩杀,并把屎盆子扣在他头上,也不过是争权夺利的结果。毕竟他的权力太大,威胁孙李掌控整个西军。而孙李二人为了掌控所有军队,不仅杀了丞相汪兆麟,甚至连张献忠的皇后也一起杀掉。李定国是抗清的英雄,被他杀掉的汪兆麟自然是奸臣,再加上满清的污蔑,泼在他身上的脏水自然无法洗脱。

    而联合顺军出川伐明,便是汪兆麟最先提及,先是得到了孙可望李定国的支持,最终得以成行。故在张献忠心中,汪兆麟实为可以倚重的谋士重臣。

    现在听汪兆麟如此说,张献忠神色顿时凝重了起来。

    “丞相,你能不能给俺说的详细点,明军到底有什么弱点?”张献忠急切的问道,虽然当上了大西国的皇帝,他却没有皇帝的自觉,满口都是俺俺的陕北话,很少自称朕。

    “明军的缺点一是兵力薄弱,据王将军和其他溃兵禀告,九江的明军全部加起来也就六万余人,却要分守九江湖口两城,每一处也就两三万人。而我们却是有着三十万大军,如果需要可以征调更多的民夫。”汪兆麟微笑道。

    当然征调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无非是强迫江西的百姓从军攻打城池当炮火,整个江西有着千万的人口,人力自然不缺。

    “第二个缺点便是明军的火器了。”汪兆麟接下来的话让众人疑惑不解,不过汪兆麟很快就解了众人之疑。

    “明军之强强在火器,可缺点却也是火器。明军红衣大炮便有数百门之多。可是红衣大炮每门都重达五六千斤,移动起来极为不便,所以便像王将军所说,明军只能以战船载着红衣大炮进行作战。只要我们尽量不在鄱阳湖中和明军水战,明军的红衣大炮便发挥不了多少威力。

    当然他们可以把红衣大炮移到城头,以火炮阻挡我军攻城,不过红衣大炮虽然强大,却只能远攻,明军兵力单薄无法与我军直接对阵,只要我军逼近城墙,其便没有多大作用。所以不必过分恐惧。”

    汪兆麟的话让众人连连点头。火器,西军中也有不少,各种火炮火铳在西军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故众人也都以为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有王复臣见到众人如此模样,在心中暗暗叹息,只有经历了明军猛烈的炮火,才知道他们火器是如何的强大!

    “陛下,明军的火器还有一个弱点,便是无法在阴雨天使用。眼下已经到了三月中旬,很快便会到了阴雨季节,我们也可以趁着雨天对明军发起进攻。

    明军虽强,不过六万余人,兵力只有咱们的五分之一,便是用人数去堆,也能把明军全部堆死,也能夺回九江。”定北将军张能奇也道。

    “齐国公陈越是伪明第一战将,其部下也是伪明仅存的精锐,若是能在九江把陈越杀死,伪明将再无战将可派再无兵力可用!我军便可趁机顺江而下,打下南京消灭大明一统天下!”

    右丞相严锡命也兴奋的说道。

    众人东一句西一句,听的张献忠越来越兴奋,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此战等于是我大西和明军的决战,谁若胜了,便会拥有整个天下,不可等闲视之,必须得慎重再慎重。臣提议,可以派人往湖广送信,命安西将军张定国停止攻伐两广,带领大军前往武昌,从长江上游对明军展开压力。同时给顺军传信,让李过带领军队攻打凤阳一带,牵制明军江北的军队,为我军减轻压力。”

    汪兆麟再次提议道。

    汪兆麟的话让张献忠连连点头,众将也均庸服,这已经是着眼整个天下进行布局了。

    于是,张献忠便写下数道圣旨,派人分别传给张定国和李过。虽然九江被明军占领,使者却可以选择翻山越岭沿着陆路前往湖广,只不过山岭崎岖难以通行,无法通过大军罢了。

    张定国接到圣旨后肯定会带兵回归,至于李过肯不肯听从张献忠的圣旨可就不知道了,毕竟双方分属两个阵营不过只要李过不闲着,便能为大西分担压力。

    在张献忠的命令下,整个江西的西军动了起来,无数的人马物质向南昌移动,南昌城外联营数十里,兵力越来越多,然而让九江明军惊讶的是,西军却没有向九江进军的趋势。

    这种情况对明军来说当然是好事,可以使得明军有足够的时间修整城防,调集援军,而金声桓的五万大军距离九江也只有数日的路程。

    不过这种异常还是让陈越心中不安,担心的贼军攻打没有出现,肯定酝酿着更大的阴谋!在陈越的命令下,刘能的锦衣卫密探被迅速的派出,探查着贼军的动静。同时,九江城内的百姓都被征发,连同三万京营士兵一万多贼军俘虏,开始了日夜不停的筑城建筑防御工事。

    九江城外的壕沟被挖深挖宽,挖出来的泥土用来建筑马面城墙,每个五十步便修建一截突出的曾马面形状城墙,如同从城墙延伸出的尖刺。同时在东南两面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