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好女婿-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月六日,西北风起,桅杆上的旗帜被吹的齐刷刷飘向东南。所有的准备早已准备妥当,陈越当即下令拔锚扬帆起航,船队离开了生月岛,向着东南而去。

    二十余艘三桅海船行驶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猎猎的西北风催动船帆,带着海船乘风破浪。

    五岛,听闻生月岛的齐云商号已经启程,郑彩重重的叹了口气,命人去通知长崎的荷兰人。

    这些天来,郑彩过的十分的郁闷,当陆云求他说合让荷兰人归还抢走的海船时郑彩直接拒绝,然后陆云又求到齐云商号那里,谁知道齐云商号竟悍然攻打荷兰人,直接抢了荷兰人的海船,这件事让齐云商号在大明海商中威望大增,齐云商号背后齐国公陈越的威名在海商们中间广为流传,而与之相对的是,郑家的名声直线下跌。现在提起郑家,海商们纷纷撇嘴。

    你郑家收了大家那么多银子,关键时候却不能为大家出头,人人心里都有杆秤,也都知道能指望谁。

    正因为如此,郑彩时分的郁闷,可是他在倭国的船只数量实力都比不上齐云商号,况且齐云商号又和李国助勾结在一起,让郑彩拿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自个生闷气。

    现在郑彩已经把舟山当作威胁郑家的存在,和齐云商号不对付的荷兰人自然要善加拉拢,限于郑芝龙和陈越都是大明官场上的人物,郑家直接攻打舟山根本不可能,那就只有借刀杀人,借荷兰人的力量对付舟山,这便是郑彩打的主意。

第614章 山东迁民() 
    当陈越的船队还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时候,派往山东传消息的海船已经到了登州,带回了齐国公陈越的命令。

    看完密令之后,吴平不假思索的决定按照命令行事。

    “什么?现在清军大举进攻我山东,济南府各县均已沦陷,清军在汉奸洪承畴的督率下正攻打青州府,这个时候咱们竟然逃走?”李彦直震惊的看着吴平,不可思议的道。

    “这是齐国公的密令,再说也不是逃走,而是撤往舟山。。。。。。”想想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吴平便把信纸递给了李彦直。

    虽然不清楚陈越的笔迹,但看着信纸上面的画押以及鲜红的大印,李彦直知道这命令应该是真的,心中的失望更加强烈了。

    “原以为齐国公是我大明的英雄,没想到。。。。。。这分明是置我山东百姓于不顾啊!”李彦直失望的道。

    “国公是不是英雄不需要你来评说!本来我奉命来此不过是为了训练水军,是你非拉着我说什么攻占山东解救百姓。眼下朝廷自顾不暇只派来了山东巡抚王永吉到了青州,却只顾分化拉拢山东的义军,打压齐国公的影响。

    这种局面下想守住山东已不可能,说是几十万大军,其中大部分都是刚放下锄头没有几天的农民,又如何和满清大军对阵?

    齐国公的命令也是为了保全一些山东人,给大家一块存身之地,你还想怎么样,难道想齐国公他亲自来山东和你们一起对阵满鞑,死在山东才称得上英雄吗?”

    闻听李彦直此言,吴平瞪大眼睛怒斥道。

    李彦直顿时沉默了,平心而论,山东发生的事情和齐国公陈越一点关系也没有,是自己等人非要打着齐国公的旗号行事,现在埋怨人家毫无道理。

    可是,让他听从陈越的吩咐带着大家背井离乡前往数千里之遥的舟山,这让李彦直无论如何难以接受。

    “是我失言了,不该胡乱埋怨齐国公,不过就这样放弃山东我不甘心啊!”李彦直叹道。

    不甘心又能如何,半月以来,洪承畴督率着唐通、白广恩、姜镶、李成栋诸将,从德州出发进剿山东的义军,数日的功夫便攻下了东昌府,剿灭了济南府各州县的义军。

    洪承畴属下的虽然都是汉军旗绿营兵,可唐通白广恩诸将都是打老了仗的职业军人,李成栋手下更是训练有素的原平南军组成,与之相比,山东各地的义军不过是乌合之众,根本就无法和凶神恶煞般的清军抗衡。

    十一月十日,唐通部陷临清,对临清展开了大屠杀,这座运河边的重镇为之一空。

    十一月十一日,李成栋攻下武定州,进行了残酷的屠城。

    清军的残暴使得整个山东大震,很多义军咬牙切齿发誓与清军不共戴天,更多的则悄悄丢下武器,回到家里重新拿起了锄头选择当顺民。

    洪承畴一入山东便使出了血腥的手段,残酷的镇压山东义军的暴乱。半个月的时间便肃清了东昌、济南二府的义军,入济南和清山东巡抚方大猷会合。

    派出了唐通带军一路向南攻打兖州府以外,洪承畴自己亲率大军攻向青州,进剿叛乱的义军主力。

    现在山东的义军主力分为两大部,一部便是吴平率领的义军十二万人,占据了登州莱州两府,另一部则是青州的义军,以赵应元为首,现在则听从朝廷派来的山东巡抚王永吉的调遣。

    王永吉从淮安沿着海路到了青州,一入青州便传令给各地义军,命其向青州靠拢。他是朝廷任命的山东巡抚,各部义军大都是士绅豪强发起,当然要听从大明朝廷的命令,便是赵应元,虽然手下军队七八万人,也需要选择朝廷做靠山。

    在青州府,王永吉聚拢了十多万的人马,并频频向登州的吴平发出命令,命其带领大军往青州会合,王永吉要聚集大军攻打济南府。

    然而,吴平又如何会听从他的命令?除了象征性的派出小部分军队到青州以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动静,对此王永吉也无可奈何。

    而事实上聚集在青州府的人马也已经不少,若是登州莱州的人马再到青州,会对后勤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即便现在,仅靠青州府供养十多万军队已经是力不从心,士绅们捐献的粮食根本支撑不了多久,山东土地本就贫瘠,这些年天气一年比一年寒冷,导致土地减产百姓们本来就吃不饱肚子,若是没有朝廷的支援大军根本吃撑不了太长时间。可是王永吉知道,朝廷的支援根本指望不上,前不久的二十万大军北伐,已经把国库里面的银粮耗光。。。。。。

    义军是大明的军队,自然不能向百姓们伸手动刀子,而清军却不会顾及这么多,他们的粮饷从来都是就地抢劫,至于被抢的百姓会不会饿死,则完全不会去管。

    一方靠着抢劫粮饷充足士气高涨,一方人数虽多却食不果腹粮饷不济,再加上战斗力的巨大差距,这场仗还未打胜负已经注定。

    当青州和济南府相接的淄川县被清兵攻占,王永吉属下两万多军队被杀的溃不成军的消息传到登州,李彦直长叹一声,终于放弃了守住山东的最后一丝幻想。

    即便登州莱州的军队增援青州,人数是多了一倍,可也会造成更大的后勤压力,也许会败得更快一些。战争很多时候打的并不是军队的人数,而是士气补给等各种复杂因素所决定。山东义军数量虽多,和清兵相比却都是战斗力为渣的平民百姓,若是能有一段时间的训练也许还能一战,可是清军来到太快太凶猛,根本不给义军成长的时间,这种时候想打赢已不可能。

    齐国公是对的,在没有朝廷军队支援的情况下,山东根本就守不住。而把登州莱州的军队百姓撤往南方,则可最大可能的保存山东百姓,为以后杀回山东积攒一些力量。

    而让李彦直放弃固守山东的另一个原因,是手下的军队士兵们已经谈清兵而色变,这些年来清兵数次入关抢劫,其中有三次抢到了山东,杀人无数,数十万的百姓被掠往关外为奴,山东人和满鞑仇深似海、却也被杀怕了。若是能够有机会逃到南方,没多少人会选择留下和清兵硬抗。。。。。。

    于是,吴平的命令得到了贯彻,他属下的士兵们开始收集沿海的所有船只,做着撤离山东的准备。在李彦直以及登州莱州两府的开明士绅们的帮助下,近千艘海船集中在登州和胶州,登州莱州两府都面临大海,沿海的卫所不乏海船,虽然都是一些不太大的船只,在顺风的情况下运载百姓却是够了,只要从山东往南几百里便可到达淮安府,哪里已经是大明的治下,大家便能得到补给。

第615章 欣欣向荣() 
    舟山岛,和半年之前相比已经完全变了个模样。

    舟山城城墙还是以往那样破破烂烂,可城墙外却出现了无数的建筑。

    有规划整齐的一排排竹楼;也有新建不久的军营,以木桩做成寨墙隔个几十步便竖有箭楼。这几个月来,在钱枫林杨正平单明磊等人的努力下,招募了数千渔民入伍,现在舟山的兵力达到八千之多,这些兵营便是为新兵所建。

    舟山岛西侧的山区,号子声喊杀声阵阵,这是新兵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操练,也就几个月的时间,队形已经非常的完整,现在正进行着武器战技训练。

    在舟山岛南侧,靠近海港的地方,新建了一处围有竹篱笆的市场,市场中熙熙攘攘无数的人身处其中。其中多半是附近岛屿的渔民,抬着大瘘小篓的渔获,到市场来买。对了,现在舟山面向各岛渔民广收海鱼,凡是渔民所捕渔获来者不拒,当然收购的价格要比杭州这些地方市场价低上几分,然后收购的渔获一部分会运到杭州、宁波、绍兴等地去卖,剩下的一大部分会用来制作鱼肉罐头。

    这种经陈越提议,钱枫林召集专业人才(主要是大厨)研制而成的罐头,把鱼肉煎炒之后辅以盐香料装入特制陶罐以胶泥密封之后制成的罐头,经实验能保存数月的时间不会变质腐烂,如此渔民捕获的海鱼便可以制成罐头,发往内地各处进行销售,也可以作为军粮。如此就解决了渔民辛苦捕获的海鱼卖不掉的问题,在以往很多时候渔民的捕获的鱼在大陆根本没法卖掉,或者根本卖不上价格(因为江南本来就是鱼米之乡,百姓们随处都可以捕到鱼),这也导致了岛屿上的渔民贫穷无比。现在罐头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这一情况,虽然卖出的价格依然便宜,至少辛苦打的鱼有了销路。

    而这也使得渔民们对舟山齐国公府感恩戴德。然后就是舟山岛上出现的市场,在林福成的主持下,从杭州等地采购了大量的生活用品,在舟山进行销售,低价卖给渔民。

    各岛渔民的生活物质非常的贫乏,完全是出于自给自足的状态,一是没钱,二是没人愿意划上半天一天的船到大陆集市上去买东西。现在好了,他们把鱼卖给舟山,换得铜钱,再从市场上采购自己必须的生活物质。

    只这两项,各岛渔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好转,也使得齐国公府迅速获得各岛渔民之心,为顺利的征召渔民从军创造了条件。

    在陈越带队前往倭国贸易的这一段时间,舟山的一切欣欣向荣,让返回舟山的陈越惊异之后高兴万分。

    庞大的船队突然从北方出现,直接向舟山岛驶来,这让舟山的守军颇为紧张,也让海港中的渔民们惊惶失措。不过当看清楚桅杆上悬挂的旗帜时,守军的戒备很快解除了,国公回来了!众将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钱枫林单明磊等匆匆从舟山城来到海港,迎接陈越的回归。

    在舟山水军小船的导引下,一艘又一艘的海船驶入了海港,高大如楼的船身,高耸入云的桅杆,数十艘大船停在海港中,不远处的渔船与之相比仿佛如同小孩的玩具一样,让渔民们骇然变色的同时又十分的兴奋,舟山的强大更会护住他们这些普通的渔民。

    在小船的引导下,陈越乘坐的荷兰武装帆船缓缓靠上了新建的码头,顺着船板下了船来,陈越一眼看到码头上迎接自己的钱枫林等人。

    “国公!”上前见礼寒暄过后,钱枫林惊疑的看着这两艘比原本的福船大上一号模样完全不同的荷兰武装帆船,“这两艘船是?”

    “在倭国和荷兰人干了一仗,抢了他们两艘船。”陈越淡淡的道,让钱枫林目瞪口呆。

    船队入港,物质从船上卸下的事情自然由专人负责,在钱枫林等人的陪同下,陈越坐上马车,从码头向着舟山城而去。

    舟山城中,原来的舟山参将府经过整修之后被作为齐国公府,府中的“女主人”吴婉儿闻听陈越回归,亲自迎接到府门前,看着从马车上下来的陈越,忍不住喜极而泣。

    然而陈越却顾不上和她多说,只是用眼睛抚慰一下,便让钱枫林等人跟着进入了府中。现在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暂且还顾不上儿女私情。

    会客厅,陈越和钱枫林单明磊分上下落座,丫鬟端上茶水退下之后,由钱枫林讲诉了陈越走的这些时日岛上发生的事情。听闻岛上情况一些良好,连同征募的新兵,总兵力达到八千余人,陈越非常高兴,有了足够的兵力,便可迅速的展开攻伐东番岛荷兰人的事情。

    “有一件事属下要向国公请罪,几个月前拦截宁波海商时抓到的宁波杨家的杨文清跑了,咱们劫持宁波海商的消息泄露了出去,现在浙江的士绅气势汹汹纷纷言说要找咱们算账。”钱枫林脸露惭色对陈越道。

    杨文清不知怎么的从关押的小岛上逃回了宁波,这使得舟山劫持海商的事情泄露了出去,士绅们气势汹汹讨伐的同时,也导致舟山产的罐头在宁波府再也卖不出去,派出的人纷纷被地方官府扣押,要舟山方面给士绅们一个交代。

    “扣押咱们的人?除了这他们还有什么举措没有?”陈越冷冷问道。

    “据王巡抚说,他们在朝堂上鼓动很多御史弹劾国公您,可是却因为北伐失败朝廷上正为北伐的事情焦头烂额,顾不得理会这样的小事,朝廷也只是给舟山发来了呵斥国公您的圣旨,让你归还他们的海船货物了事。”钱枫林苦笑道。

    “北伐失败,皇帝和朝中大臣们还指望着国公您领兵呢,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处罚您。”陈越还未说话,单明磊在一旁冷笑道。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同单明磊所言,对现在的朝廷来说,陈越就是救星,若是满清再一次举兵南下,朝廷还指望着陈越重新带兵打仗,和这相比,士绅们损失的那些财物不过是小事一桩罢了。

第616章 攻伐东番(上)() 
宁波和舟山不过是一水之隔,虽然陈越不怕这些士绅,可得罪了他们对舟山以后的事业终归不利。现在正是做大事的时候,犯不着为了一点小事树敌太多。更何况这件事情本来就是舟山做的不对,强行抢劫人家的海船,连人带货物劫掠到倭国,然后把主人囚禁在荒岛之上,算起来很是过分。。。。。。

    “这样吧,你派人通知那些士绅,让他们派人来舟山,商量一下赔偿的事情。”陈越想了想,吩咐道。

    “为什么要赔偿他们?他们私自出海走私,被咱们拿下理所当然查收他们的船和货物!难道咱们还怕他们不成?”钱枫林还未回答,单明磊却道。

    “倒也不是怕,不过国公要做的是前古未有之大事,这个时候犯不着和这些士绅们斗气。这些人虽然奈何咱们不得,不过他们拉帮结派勾连甚广,得罪了他们,咱们在大陆很多事情就不好办。”钱枫林解释道,他能够理解陈越这么做的目的,也深感欣慰。刚柔并济,能屈能伸,这才是做大事的表现,一味的逞强只会事事不顺。

    陈越点点头:“就按枫林兄的意思办吧。对了,正平兄呢?”

    “杨将军正在带着船队出海操练,晚些时候就会回港。”钱枫林道。委托宁波私家船场打造的盖伦船已经造好,交付了舟山,可是这种海船不同于以往所见的福船,操作起来有些麻烦,这些天来,杨正平日日带着水兵乘船出海操练,把训练新兵的事情交给了金鑫李奕等副将。

    “有些事情先给你们二位说吧,等正平兄回来我在专门告诉他。这几日咱们舟山要做好出兵的准备,三到五日后正式出兵东番岛!”

    “何以如此急迫?”钱枫林和单明磊震惊道。

    “出于无奈啊!”陈越叹了口气,将在倭国和荷兰人冲突的事情对二人说了一遍,“一旦等消息传到大员,荷兰人势必会做准备,到时会增加攻伐东番岛的难度。现在趁着消息没有传回,荷兰人茫然无知下,我们出兵攻伐,至少打下东番岛北部鸡笼,占据东番岛西中部的北港毫无问题,然后在北港修筑防线以逸待劳,击溃荷兰人的反击。”

    “而且,很快就会有大批的山东百姓迁移到舟山,我们若不打下东番岛,小小的舟山根本安置不下太多的人口。。。。。。”陈越无奈的道。

    “为何会有山东百姓到来?”钱枫林震惊的问道。

    “这件事说来话长,”陈越苦笑着把派吴平带着船队进行拉练顺便打探一下北方的情形,谁知道吴平却在山东弄出那么大的阵仗的事情一一的说了。

    “国公,咱们何不趁机全军前往山东,若是能够打下山东岂不是比去什么东番要强得多?”单明磊眼睛一亮,急促的说道,就连钱枫林也闭住了嘴巴,殷切的看着陈越。

    说到底,众人都对放弃大陆去海外荒岛不太理解。

    “且不说咱们去了山东能不能在满清的倾力进攻下守住山东,即便守住山东,以贫瘠的山东再加上朝廷的牵制,咱们又能做些什么?山东距离北京如此近,恐怕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日复一日的打仗,又哪里有时间进行发展?

    东番岛虽然偏僻,却也沃野数百里,足以养活数百万人口,更兼那里一穷二白,可完全按照咱们的想法思路治理,用不了即便咱们便可训练数十万精兵,积攒下一份庞大的基业,倒是再举兵北伐一举把满鞑逐出中原岂不快哉!”

    陈越不得不再一次述说自己的想法。

    “国公说的是!”钱枫林叹道。轻易改弦更张最是要不得,既然早已设定好道路,只有坚定的走下去。

    单明磊也点点头,不再多言。

    接下来的数日,舟山岛非常之繁忙。军械司主事潘学忠和司马南郭林峰交接,把从倭国带回的赤铜硫磺还有大量的银两从船上一一卸下,运到仓库封存。

    有了这么多的原料,军械司终于能够大规模的进行开工,几个月来,各种工坊又重新建立起来,就等着原料的到来。

    按照原来的协议对雇佣的船员们支付报酬,陈越又命人问他们远不远加入舟山,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